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艺术不仅是一门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而且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经济条件得以不?喔纳频牡毕拢?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环境艺术所带来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因而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从空间意识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含了广告、绘画、雕塑、园艺等内容,如果说广告和绘画属于二维空间的话,那雕塑和园艺就属于三维空间范畴。正是由这些不同的实体和空间构造,才显得环境艺术设计富有层次感和错落感,并在无形中提高了整个设计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让人们能够尽享多姿多彩的生活。因此,实体和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想要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就需要环境艺术设计者在注重对实体造型和布局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空间意识,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空间环境的艺术特征
(一)真实性
建筑是最能体现空间环境的艺术造型,其除了对室内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外,还对室外环境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以带给人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要充分了解空间环境,就需要深入其中,通过对现存审美信息的接受来对整体环境艺术设计来进行认知和评价。比如,造型的视觉冲击、泥土和花草的芬芳、建筑的质地感等,这些都是单纯照片或绘画无法表达的感受。只有让深入空间环境的人们感受到艺术造型所带来的真实感,才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从图纸设计往真实环境的转变。所以,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过于注重对设计图纸或虚拟设想的表现是舍本求末的,不能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二)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所针对的建筑物均具有真实的坐落,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存在的明显差异。比如,房屋、街道、广场、公园等,都坐落于特定的空间,其不仅体现了自身的实体和空间,更与周围环境保持了紧密的联系,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固定性直接关系到设计的质量和成败。只有在兼顾建筑物内在表现的同时,注重处理建筑物同周围环境之间的协同性,才能让环境艺术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当下环境艺术设计往往忽略了这一特征,过于强调对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这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或者无法把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优势发挥到最大,使得建筑物缺乏了吸引力和艺术感。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空间情景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实物参观考察为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创设空间情景,成为了提高学生空间意识的主要方法。比如,初学者往往空间感较弱,难以准确把握和理解空间环境的内容,而多媒体则可以把抽象的空间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以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来提高空间意识的培养效果。所以,老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当涉及到空间环境内容时,可以适时插入图片和视频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空间情景中建筑物的空间造型,以最大限度还原建筑实物给学生带来的冲击感和情感体验。
(二)加强实践教学比重
单纯课堂教学在空间意识培养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除了上述空间情景创设外,老师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到建筑物所带来的空间感,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比如,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的地标建筑和著名景点,然后根据实地情况来给学生布置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来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善或重新设计,以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和功能体现。之后,老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加以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加以发扬和改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现有资源,比如图书馆、教学楼、操场等来强化学生对空间的认知,鼓励学生勤思考、勤动手,根据自身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来进行大胆创作,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练习中把握好空间环境中各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在实践教学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空间意识。
(三)丰富空间环境的教学内容
单一的教学内容可能使学生形成片面的空间意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意识培养,可以以建筑物和园艺的造型为切入点,逐渐加深空间环境的相关知识,再辅以绘画和雕塑方面的空间表现方法,以从在外空间和内在空间两个角度来丰富空间环境构造。另外,老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景观,提高作品的空间契合度,使之形成科学全面的空间意识。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现状;方法
一、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艺术的概念进入中国至今,经过20多年循序渐进式的普及教育和社会实践,同时结合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艺术与诸如环境生态、环境保护这些概念一样,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在全国已有近2000所各类高等学校设立了艺术设计学科,这其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学科都包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每年有数万名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硕士、学士或专科生毕业,投入到城市设计或区域环境设计的第一线上,并为中国的城市环境设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综合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两点因素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关键,简言之,一是要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二是要主动宣传,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首先,发展的关键是自身调整。自身调整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应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战略目标的调整与重新确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更清晰明确地确定自己的行业战略目标,从摇摆于城市规划、建筑学、室内设计、园林绿化之间的模糊定位迅速确定下来,既完善和突出自己的特点,又继续保持与相关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态势。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目标不应狭义地理解为美化生活、装饰城市或从视觉角度调整环境面貌,而应将目标定位得更高、更广。应从为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标本兼治的设计这个角度重新确立环境艺术设计的战略目标。
(2)强化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社会学角度去看,每个人的行为都包含既对自己负责,又对社会负责的双重性质,但其程度不同。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大多为学绘画艺术出身,艺术家的高傲不羁的性格特点,更多地以个人好恶决定行为取舍的态度亦影响到了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职业性格。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种种特殊性,要求从事此专业的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前人后代负责的历史使命感。
(3)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极其复杂的多问题、多层次、多信息、多答案的设计过程。如何从众多的条件设定和复杂多变的答案中选择相适合的方案,需要设计师具备相当高的综合素质与全方位的修养方可完成。
由于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较多的知识来源于艺术和艺术设计,造成了处理设计问题重表面效果、轻内在规律,重感性、轻理论,重概念表达、轻逻辑程序的现象。这种现象必须调整,才可使环境艺术设计师适合时代的要求。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人类对获得丰富文化和生活资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责任就是要借助设计的语言、艺术的形式,利用空间构成、装饰构筑、色彩及风格形式的变化等手段,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和解读多义性的空间环境。这是时代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的使命,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生存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的介入。具体地说,环境艺术设计的介入是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保持中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内心深处对环境的要求是在安全感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追求异质性,人类需要变化和复杂的环境。由于人类所具有的个性因素,要求环境场所的形式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通过物质环境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要求获得更为丰富的感知经验。个性化和丰富的感知经验有助于对环境场所形成清晰的形象记忆。人类喜爱旅游,喜爱不同地区和地域的文化,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喜爱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域环境的复杂丰富及其变化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城市建设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秩序感和丰富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好的城市设计应该从秩序与复杂、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中演化出来,有秩序的复杂性能体现出高水平、高文明程度的秩序,秩序本身的复杂性又在于多种因素的交融互动、多种形态的构成变化。
三、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有两个重要的专业方向,这两个专业方向都与建筑存在着紧密的图―底关系。一个方向是室内设计,这是建筑物内部由围合物与空间形成的图―底关系;第二个方向是环境景观艺术设计,这是从城市空间去区分,由城市建筑物组成的实体与城市建筑物之间或之外组成的虚体空间形成的图―底关系。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进行这部分的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措施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改造:
(1)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增加积极外部空间、改善区域环境,形成统一协调和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通过增加休闲区、小广场、小公园等渗透空间,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停留空间,促进人们的交往。所谓空间的积极性,是与自然的无计划的消极空间相对应的空间,积极空间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与人对场所的介入和参与紧密相关,空间中人的参与度越强,空间愈呈现积极性,反之,则呈现消极性。
(2)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通过雕塑、艺术品、构筑物、视觉导向系统、标识、环境小品和城市设施的设计,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功能,为创造积极的交往空间打好基础。在一个空间中,雕塑及艺术品往往可以形成视觉中心和人们谈论的话题,国内外很多城市的雕塑作品往往成为区域形象的标志。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设立广告牌、钟塔、路灯、展示广告、指示牌等各种尺度适宜的人性化设施,可方便市民生活和促进信息沟通,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活跃气氛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设施和系统的设立要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协调,形成有秩序感、节奏感及变化统一的环境氛围。
(3)通过绿化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是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软质”构成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配置有利于景观和环境改善的绿地;利用绿化加强步行环境的特色,将城市中的水体、绿化等自然景观和休闲街道、广场等人工景观融于一体;在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创造出步移景异,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
(4)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色彩与环境照明控制,提高环境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色彩与照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之一,在环境设计中,为了避免景观的杂乱,可以利用色彩控制和照明设计创造既变化又统一的城市景观,提高人们对场所的辨认感和归属感。
(5)通过对城市街区建筑立面的整修改造和对商业广告牌匾的整理规划,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环境优美、秩序整洁的整体环境。
建筑物是城市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生活的主要承载物,它的建筑风格、色彩、材料、体量、外形轮廓等都是形成环境观赏感受的基本要素。故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建筑物的立面进行整改设计、治理调整,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一项主要工作。
另外,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商业空间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对城市中商业街道的广告牌匾及设施进行综合设计、统一协调管理已经是当务之急。只有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综合设计,才可能达到功能合理、配置适宜的效果,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购物、休闲、娱乐的商业环境。
关键词:空间;设计;创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261-0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促使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趋于多元的设计和多维的空间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全面的空间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的局限,我们主要侧重于二维平面以图解的形式来表达构思内容,对学生的三维空间能力的培养不够,所以造成学生空间设计能力的参差不齐。
许多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似乎已经学完了所需的课程,但大部分知识内容是似懂非懂,这对她们毕业出去找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阻碍,主要体现空间感、材料、施工工艺等,其中最基础的是空间感。设计出来的作品可能在图面上看看还行,但是一落到实际空间中时,要么偏大或时偏小,搞不好整个工程就这么成了烂尾。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环艺设计这么热门的一个专业,却面对一个冷门的就业的缘由。刚毕业学生大部分的不得以手绘或电脑效果图制作作为入行的敲门砖。
空间感的形成在校的四年是可以培养的,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安排中也有立体构成这门课程,也许大部分的学生似乎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了一点点感觉,但是因为下门课的设置与它联系不多,这种感觉的强度慢慢的被减弱。还有就是作为空间训练的材料在制作中很费时间,可能刚好有一个好的想法,等我把材料买回来的时候,灵感可能已经消失。
现在在很多学校都将课程大纲中除了要求老师讲授每个课题的基础知识外,在学生作业部分也分别设置了画图作业和模型制作。模型制作对学生的空间能力的锻炼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很多作业交上来时,会发现他们模型可能还是似是而非的模仿,并没有体会到空间设置的内涵和我们要他们做模型的意义。这也说明他们是最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空间。
在讲授空间设计章节时,我们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讲课时,我们往往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变成“听众”。通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学生上课时也许大致能掌握空间的组织和组合的基本知识,但并没用多少时间和消化,真正的领悟其中的规律。第二次上课学生还是会把模糊的概念还给老师了,如果学生能通过自己参与制作这些空间的关系,可以更快的提高他们对空间关系掌握的程度,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巩固。但是因为制作的时间比较长容易磨灭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应找出一些快捷、方便的方式。在讲授空间中组织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讲它的概念:
空间组织关系
(1)包容性组合:以二次限定的手法,在一个大空间中包容另一个小空间,称为包容性组合。
(2)邻接性组合:两个不同形态的空间以对接的方式进行组合,称为邻接性组合。
(3)穿插性组合:以交错嵌入的方式进行组合的空间,称为穿插性组合。
(4)过渡性组合:以空间界面交融渗透的限定方式进行组合,称为过渡性组合。
(5)综合性组合:综合自然及内外空间要素,以灵活通透的流动性空间处理进行组合,称为综合性组合
把以上基本概念讲完后,利用多媒体的将相关的图片讲解分析给同学们看,让他们了解空间的重要性及其它们与以后设计作品之间的关系。这之后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做出所讲的空间形式,让他们自己从三维上感受空间,这样无形中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让他们在课下分别从横向或纵向上来发展空间。
如图所示:
这种方法,可以更快的提高学生空间设计思维的能力,橡皮泥塑形可以提高学生设计创作、创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一的接受者,学生可以容易的通过改变形体的韵律、节奏、均衡、冲突、疏密等关系探索出空间更多的形式关系,更清晰理解其中的规律,拓展空间想象能力。
橡皮泥塑形有以下几点优点:
1蹦嗨芤脖阌谛带,随时随地依据不同的心里感受,捏出独特的空间形式,充实了学生的表现方式,并增加了自己设计素材的积累。由以前老师管着学生学,变成了自己不知觉的学,将学容入到玩中去。
2毕衷诤芏嗳硕曰肪骋帐跎杓频难生的评价都是眼高手低,这也说明我们现在教育中的弊端,眼高是对的,但手低就应该改变了,泥塑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我们在眼高的同时能更深入观察和分析到作品的精髓上去。
3敝谱鞒杀镜停便与修改
橡皮泥可以反复的利用,在塑造完一个空间后,我们观察、分析后,可以把它捏回原形或放置一段时间后,下次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利用,同时也比较环保的设计方式。
4痹诜桨干杓瞥跏冀锥危可用橡皮泥将主体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现出来,如果感觉于当初的想法不一致还可以立即做出修改,帮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方案设计的可能性。设计构思初步确定之后,再用概括的手法表示设计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空间中人、环境的之间关系等,从整体上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积木的运用
作为儿童游戏产品的积木对学生的空间能力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积木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抽象形体。这些恰恰和我们空间的设计元素有些相似,学生们可以更容易利用积木中的元素进行叠加、穿插等方式来搭建空间形式。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平面、立面、剖面、透视效果,并通过所搭建的积木形体来表现空间的限定性、空间的内外的连续性和空间的渗透性,让学生在模拟空间构造时参与空间设计中去。
这种游戏产品有助学生推敲难以想象的空间关系,训练设计思维,使他们轻松的了解书本和图纸上难以表到的空间。能够提高表现复杂空间的能力,更适合开拓学生的创作设计思维,更易于传达设计者的构思和想法,使设计内容体现的更具体,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逆向思维的训练
前面所讲的是去制造空间,这里我们要让学生去收集空间。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建筑,可以将比较好的建筑进行简化,抓住建筑大体块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抽象的组合形体。纳入学生自己的设计素材库中去。
如图所示:
这个建筑其实是由长方体和柱体等抽象形体穿插而成的。让学生多做这样具像转抽象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对空间特性和空间的比例与尺度关系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做平时设计时从大的关系开始着手的设计习惯。
以上几种方式是一种直观的,能展现的表现形式,特别对于初学者更易于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可以满足空间结构的变动和多样性的需求,是设计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训练形式。学生如果能坚持长时间的运用以上几种方式来进行空间感的训练,对后续的各门课的学习有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分布式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消息传输;协议;消息中间件
1 研究背景
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等行业。这类系统通常很庞大,有很多的子系统,比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告警服务子系统、备份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彼此之间需要通信和数据交换。出于系统扩容能力及对其他系统的接入能力的考虑,需要一种松散耦合的接口;并且由于对性能要求高,在协议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支持异步操作。
举例:发生“告警雪崩”的时候,可能会有数千甚至于上万条告警,需要在短时间内被处理。如果采用中间件来传输,势必导致整个系统处于挂起状态:系统忙于处理传输告警而导致监控界面无法响应操作员的指令,不能及时处理新的数据。
电信部门对于系统互联协议有自己的标准,但这些协议仅针对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系统互操作而设计,没有定义与水平可扩展性等相关的内容,直接使该标准将显著增加实现的难度。
鉴于以上原因,研究设计一套适用于监控系统的消息传输协议是必须的。本文所讨论的协议借鉴了MOM的架构,但又除去了MOM的复杂性,再在消息处理方式上尽可能使用异步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性能;而在协议实现方面使用分层实现,即分为原语层、消息传输层,以API共享库的形式实现。使用协议的各子系统只需调用原语层接口,消息传输层可以TCP/IP、MOM等技术实现。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底层传输技术。
2 系统的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结构同使用MOM的情形相同,如图1所示。消息服务器是整个消息传递系统的中心,一般只需一个,可以增加备机避免单点失效。对特别大的系统可设多个,并设单独的通道以便在消息服务器间路由消息。图中除消息服务器外的其他系统均可以有多个,以便扩容之需。
每个连接到消息服务器的系统都在消息服务器上开设一个单独的队列来缓存消息。
数据采集服务器。担负采集现场FSU的数据的任务,负载受扩容的影响最大。提供操作台要查看的实时数据,产生状态变化事件,历史数据等消息。
告警服务器。根据数据采集服务器的状态变化事件执行告警逻辑。由于数据采集服务器负担很重,系统中又配置了很多逻辑告警,于是为了减轻数据采集服务器的负担,将告警逻辑移到单独的子系统上执行。
数据存储服务器。执行存储数据的动作。数据入库是一类非常耗时的工作,为了避免执行入库阻塞其他任务,尽可能采取异步作业的形式以提升性能。利用消息服务器的队列的缓存功能,数据存储服务器可以以一个合适的速率将短期内产生的大量数据存入关系数据库。
C接口接入服务器。提供规范[1]要求的对外部系统的接口。
操作台。执行日常的四遥、告警处理、查询等功能。
系统监视器。监视系统运行,提供疹断信息。可用来监测消息发送的情况。
其他子系统。
3 主要原语
3.1 管理原语
订阅/退订消息原语。订阅感兴趣的公告消息。消息体需包括要订阅的消息标签、数据ID清单或设置订阅/退订全部选项。消息服务器为每一客户端维护一个订阅清单,据此清单处理订阅;数据的提供者将负责公告被订阅的数据,如数据采集服务器公告事件,告警服务器订阅事件并公告告警,操作台订阅并显示告警。
配置变更原语。在运行中的系统仍需在不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变更配置,因此在业务操作台处理完配置变更之后,由处理的那台业务操作台发出变更消息,通知各子系统应用新的配置。因此,任一子系统都必须订阅此类消息。
3.2 事件通知原语
数据采集服务器在检测到监控量发生变化,达到设定的触发条件时,发出状态变更事件,通知需要用到相关事件的子系统。告警服务器是事件通知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其二是用于与外部系统联动。
3.3 告警原语
当事件足以触发一条告警时,由告警服务器发出,主要由操作台接收,也用于联动。
3.4 数据请求/响应原语
数据请求/响应原语可以公告或点对点的方式发出,主要用于下列情形:
操作台查看实时监控数据。由于操作台的界面一次能显示的数据非常有限,因此只需要请求要显示的数据即可,不必发送全部的数据到监控台。监控台根据配置信息找到所要数据属于哪个数据采集服务器,再发出数据请求原语。原语内容应包括消息标签、接收者标识、接收者业务系统类型。接收者标识不应入配置数据库。如果操作台初次启动,可能没有接收者标识信息,这时应以公告方式发出数据请求,待得到响应之后,从响应信息中得到接收者标识;得到标识以后的请求应以点对点方式发出,以减少公告方式带来的性能损失。接收者标识不入配置数据库,这样服务器出故障时可以用备机快速替代。
操作台查看当前活动的告警。如果操作台在告警发出之后启动,就再也收不到通知;而使用数据请求原语可从告警服务器取得已经发过通知的当前活动的告警。
告警服务器查询数据采集服务器,查询与告警逻辑相关监控量的状态。如果状态已经公告过就不会再次公告,通过此原语可以使当告警服务器在通告发出之后启动时仍然可以得到监控量的状态 ;如果数据采集服务器曾经停机,告警可能已经在停机期间解除或者产生,因此数据采集服务器不可能再发出解除告警的通知,使用数据请求原语可以执行数据同步(对于操作台查看实时数据的情形同样如此)。
3.5 操作原语
操作原语主要用于遥控被监控的对象,或遥调其运行参数。一次成功的操作包括:查询作对象―发出操作指令―检查操作结果。查询使用公告方式,发操作指令及检查结果用点到点方式。
4 结束语
通过本协议,使得系统之间的耦合度降到最低,扩容只需增加机器即可,扩容能力几乎不受限制,接入方法简便。异步数据处理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数据吞吐量;事件通知方式仅发送发生变更的数据,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减至最少,辅以同步功能消除数据的不一致性;子系统标识动态查询方式可以方便地替代故障机而无需整个系统停机;配置变更通知可使系统配置变更时无需重新启动。协议可以多种技术实现,更换不同的技术只需更换与协议的程序库,无需修改系统。因此,该协议充分考虑到了大型系统的架构,能较好地适应省一级大型分布式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中国移动通信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C接口规范:3.5.0版,2009.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空间艺术设计、感官艺术设计、光影艺术设计、造型艺术设计等。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种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点,空间艺术设计和其余环境艺术设计种类不同,因为空间的设计属于单独的空间构造,其余的设计种类属于物质形式的改造设计,这就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空间的具体含义。从广义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具有可重复性,依托不同事物的重叠能够获得不同的空间效果。从狭义上看,环境艺术空间具有不可复制性,因为任何事物的交叠都不可能是原事物,空间也不可能是原来的空间,因此存在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空间设计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因为人们观看树叶的时间、空间、环境、情绪以及树叶本身都存在差异,正是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引导着人们对艺术的不同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既有空间层次的不同,又有组合效果的不同。因此,空间含义定性为随时改变又具有永恒性质,这涉及哲学领域。
二、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教学探讨
空间既是多变的又是不变的,所改变的是对空间的设计。我们在划分空间构成时,可以将空间分为多层次空间、多元空间、立体空间三个种类。多层次空间的教学理论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认为空间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层次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多维空间,而是一种空间的层次感。如,底层空间摆放什么造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的效果,高层空间摆放什么样的物品能够发挥出高层空间的艺术特性,这些分层的空间感形成了环境设计师的空间层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着眼于流行的空间划分,而应当注重对现实层次空间的把握。多元空间与多层次空间的区别在于,层次是指空间各个方面的空间容积,而多元是指空间与人、与物之间形成的联系特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我们总是强调搭配设计,认为设计的根本在于搭配物品之间的艺术魅力,这一艺术设计形式来源于多元空间设计,它强调人、环境、物品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在不同的空间中摆放不同的物品,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不同的人观赏所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每个事物或者人在其中都充当了“元”,空间也不是具体的“容积”,而是由多个“元”构成的艺术形式。立体空间是多元空间的进化。在教学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元”的构成能够直接影响空间的每一面,让空间从虚幻的触碰感中回归现实,即“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以人的认知为根本的立体效果”。因此,无论中西方教学,都将立体空间的设计感观看作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教学方向,通过不同事物的搭配以及空间特性,使空间效果逐步释放,使它和人产生真正的联系。环境艺术教学的构成和培养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是人文艺术的积累,更是对空间把握的积累。它注重锻炼思维的创造能力,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当中提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时展会使得文学艺术的创作环境发生变化,文艺创作以及设计观念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审美需求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创造性思维。在空间构成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空间设计最新的发展动态,通过网络资源以及新媒体,有效整合最新的设计观念与思路。新的语境为空间构成教学带来了鲜活的时代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时下一些优秀的空间设计案例进行欣赏与分析,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开阔其设计思路。没有个性与文化内涵的环境艺术形象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空间构成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意识。环境艺术根植在周围环境中,同周围环境保持着内在的联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