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第1篇

本文通过对岭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梳理,从岭南建筑的立面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岭南建筑的特点,阐述在民居建筑中的设计手法和装饰手法。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主要阐述岭南的发展,各时期的文化,人口的变化,对岭南地区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

整体分析岭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在布局、装饰等方面与北方、江南园林建筑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再对岭南建筑外立面整体做分析。

【关键字】传统建筑;立面;装饰

绪论

夏商周时期,中原及江淮至江南地区的华夏或少数民族诸侯国、部族受到压迫和征伐,纷纷南徙,迁人岭南地区,文化上受到了中原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北战争加强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岭南文化对于岭南地区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经过无数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在充分利用岭南的自然资源,并结合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岭南园林建筑设计

岭南,位于五岭以南。从秦朝开始的不断迁徒过程中,形成了岭南园林。与北方园林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透着瘴雨气息。

岭南地处北回归线两侧,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长年繁花似锦,又盛产观赏石材,具备良好的造园条件。又因气候特点,岭南人常在住宅中设庭园,以调节小气候环境。

1.1岭南园林特点

(1)通透

岭南园林的通透特征,是它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截然不同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岭南自然气候所决定。北方园林在建筑设计上,都要考虑气候特点,冬季的保暖尤为重要。但是在岭南,情况有所不同,气候炎热,冬天,也在零度以上。夏季酷热,周期长,所以,岭南的园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宽敞,通透,遮光聚荫的降温效果。

(2)兼蓄

岭南人,从中原迁徙来到岭南,又往海外其它地方谋生。他们在海外创业,然后衣锦还乡,不仅带回大量财富,同时也带回来海外文化。具体表现在建筑与园林上。例如广东开平的碉楼。

造园时,吸收传统园林特色,在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上,融入西方建筑文化。同时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

(3)秀茂

秀,相对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而言,岭南园林总体秀气,轻盈,精巧。没有北方园林那样厚重,端庄,也不及江南园林那样繁密。岭南园林就是轻巧秀美。

1.2岭南园林建筑特点

(1)岭南园林建筑布局

在岭南园林中,园林建筑是庭园中重要内容,常为主体。岭南园林建筑重在选址,建筑体形简练,多无复杂的轮廓组合,屋面构造简单,檐口和山墙多用硬面硬檐。园林建筑的门窗等部件都精雕细刻,再镶上纹样图案的套色玻璃,显得极其绚丽。

岭南建筑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屋顶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

(2)岭南建筑装饰

在装饰部位上,施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门、脊、墙、窗、壁等。而装饰的重点因建筑类型的不同也有所变化。装饰题材或是传说故事或花木鸟兽,大部分源于生活,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从装饰手法上看,“三雕”、“三塑”及彩画等传统工艺被广泛使用的岭南民居的建筑装饰中。具有浓郁的岭南乡土气息,使人叹为观止。

岭南园林十分注重建筑的装饰,门洞口的楹联都要做浅浮雕造型。建筑装饰十分注意色彩的运用,装饰形式常敷以重彩,门窗的玻璃也大量使用彩色玻璃。因此,建筑显得十分鲜艳华丽。

2. 建筑立面综述

我们发现建筑立面构图,有着丰富的、变化甚多的外轮廓线,十分精巧的构造和装饰,适合近赏。大部分的建筑的立面基于为构成院内的景观而设计,受到院落的限制,近观梁、柱、隔扇、雀替、雕栏等精巧的形状肌理都能看得很清楚,所以装饰都做得很精巧

2.1 建筑立面形态

岭南地区遗留的古建筑中,立面上,可以见到在几根廊柱之间都有石枋相联结,这种石枋中间太高,两端向下,成一虾形。中国古建筑的梁枋多喜欢加工成月梁以求美观,月梁形式中间向上拱起,两肩下垂如弯月状。中央拱起的梁枋背上多有石料或木料的雕花垫木承托着上面的枋子,两端枋子下面还有雀替与柱子相联,这种构架与装饰形式在广东都能见到,成为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式样。月梁位于入口立面上,与人视点很接近,它们与屋檐下的雕花封檐板,屋顶的陶塑屋脊,与大门的门枕石、门匾等组合在一起,装饰得华丽而细腻。

在厅堂建筑中常隔扇窗和隔扇门组合成通透的建筑立面。隔扇门以落地式给主,也有正面都是隔扇门,在开启的时候有很强的韵律感。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廊道连接,丰富建筑空间,灵活变通。

2.2 建筑立面

建筑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分。“下分”就是台基;“中分”就是屋身,包括墙柱和外檐装饰;上分”就是屋顶。

(1)台基

台基又称基座。在建筑物中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以承托建筑物,具有防潮、防腐作用,并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台基一般为砖石构筑,也有花岗岩的。在园林建筑和民居中常见的素平的普通台基。形成简单,整个台基构成简洁朴实、很不凸显的下分。

在岭南园林建筑中高度都很低,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现做法常为贴花岗岩片,在转角的地方砌花岗石。

(2) 屋身

屋身处理得十分平淡的,主要是柱子、隔扇和实墙,极少有非功能的装饰。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立面的特色。屋身高度,包括柱基、柱身、斗拱的总高。在屋身设计中主要是门窗、墙体之间的组合形式,

(3 )屋顶

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较为常见,其高度可近似立面高度的一半。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使坡顶形成曲线,坡面、正脊和檐端都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角上做翘起飞檐。大体量和柔和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简单,但变化多样。(图)华丽的吻兽和雕饰;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陡缓变化,出檐可短可长。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上体现了建筑的等级和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几千年的洗礼,有完整的制度。岭南园林建筑在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岭南园林建筑发展较晚,在融合北方、江南园林建筑的同时也受到西方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健华. 2006.岭南传统民营造技术研究.硕士毕业论文

[2]田永复. 2004.中国园林建筑构造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大可. 1993.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楼庆西.李秋香. 2004. 南社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5]侯幼彬. 1997.中国建筑美学. 黑龙江.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6]冯钟平. 2000.中国园林建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陆琦. 2008.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西园林;艺术思想;差异性

园林不但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且内涵着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审美倾向,是一种既有实用价值,如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娱乐休憩等,又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如观赏游乐、审美赏玩、怡情悦性等双重功能的艺术设施。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园林艺术的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美的巨大而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在设计上往往在严谨的布局中呈现出一种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环境,不仅充满了自然之美,而且常常在自然中能够巧妙地营造出的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可以让观赏者置身其中而留连忘返,甚至可以在其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安慰。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最能代表西方园林特征的是十八世纪兴起的几何规则型园林。园林题材的配合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 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形式、风格差别十分鲜明,充分体现其园林艺术思想的差异。

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目前的总体发展情况

中国园林艺术已经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成就,然而园林艺术理论大大落后于园林艺术实践的要求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缺少理论指导,在国内的现代园林建设中,时常出现一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偏向。不少人从表面上来”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使我国的园林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在传统中兜圈子,滞步不前的状况,致使仿古之风、古建筑热、假山热盛行。同时,我国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出国考察提供了许多机会,他们在赞美西方文化艺术新奇之际,弃”我”媚”他”,不切实际地片面追求所谓”西洋风格”,刮起”草坪雕塑热”,更糟糕的是竟有人自以为新潮地全盘抄袭西方的模式,重复当年不可挽回的错误,诸如17世纪的英国在不规则土地上所进行的几何形态的花园设计,前苏联的”理想环境”规划,日本战后的城市现代化和香港的殖民色彩等,其结果使中国当代的园林建设,从复古到崇洋,从古典到现代,造了很多的园林,却没有形成中国现代园林的风格和特征,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存在不少抄袭模仿、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中西园林风格的不同

西方园林艺术美突出科学、技能,呈现出平面、立体几何形,一切景物,无不方中矩,圆中规。原因在于西方美学历史传统,最早的美学家都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于明确。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阔、坦荡、规则、整齐、豪华,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就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体与宇宙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与西方园林不同的是,中国古典园林虽然也有人工堆山凿池,并配以花木、建筑、石景等人工创造的因素,但是却要体现出天然山水之真趣,讲究”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建造理念,造园要素的布置和设计均依自然地势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特定的关联,力求展现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和谐一致、参差不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影影绰绰以及含蓄回味的特点,园林内常常是依真实山体之势,并以假山片石点缀其间,使山体更富玲珑雅致。园中还用石材叠置体量庞大的人工假山,或为真实山体之局部,以形成真山假山相融之山势;或自成一体,展现创作者理想之丘壑,从而做到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

三、中西园林风格不同的原因探析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认为不论诗文还是书画,它们的美都离不开”尽殊”、”各异”、”参差”、”相杂”,其哲学理念崇尚”自然天成之趣”。而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表明,自然界本身不存在单一、规整、均齐,那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要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就必须突现其参差不齐之美。因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总是尽量地接近自然,融入自然,尽可能地避免人工斧斫的痕迹,通过精心设计达到自然而然的美感效果,即”妙造自然”。此外,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西方园林可看作是古希腊数理美学的感性显现和历史沉淀,换句话说,就是试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来确定美的标准与尺度。因而,西方造园刻意追求的是理性主义的形式美。兴起于公元15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园林艺术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反对宗教神权,寻求精神解放的运动中,唯物主义思想占了上风,并提出”人文主义”的口号,强化人的力量,主张人和控制秩序的一种意识。”有时与园林之外自然界那明显的”杂乱无序”或”难以驾驭”形成对照;有时与园林之外城镇或都市的骚乱相关联;有时则与同花园相接的住宅生活的繁忙和紧张有关。这就是规则式花园的由来。”体现在园林建设中,就是在西方的园林中极少感到自然美的气息,处处强调的是人工美,甚至将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整划一,所有的一切都被纳入严格的几何制约中。

总之,不论是中国园林艺术还是西方园林艺术,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瑰宝奇葩,其内容博大精深,传承着人类文化精妙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从比较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继承和发展、借鉴和创造、从而使古老的园林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周武忠. 寻求伊甸园[ M ]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P:184)

基金项目 :2011 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西园林艺术比较研究”(W2011035)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xisting park, summed up the garden design is the natural scenery of reproduction art. In the park planning should follow the natural landscape design methods, obtain raw material locally.

Keywords: natural scenery; garden; landscape garde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园林是再现自然风景的一种艺术,它通过园林设计师对山石、水体、小品建筑、植物、等不同的素材,运用统一与对比、主体与本体、主调与基调、节奏与韵律等美学规律进行组景,而形成的一种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园林特点是自然山水风景园,表现在造园构图上,采用的是自然的不规则式,园中没有中轴线,在表现手法上运用的是自然山水,具有丰富的叠山理水艺术手法。此外,我国园林的建筑风格、植物品种和配置,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鉴于中国园林的特点,欣赏中国园林以“游览”二字最为恰当。而日本园林虽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它的布局为“茶庭”,其表现手法为“枯山水”,是供静观的,因此只览不游。西方园林以法国为代表,凡尔赛宫是其代表作品,有明确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几何图形的花坛群、喷泉和雕像,以及修剪成规则形状的树木,由于不组织风景点观赏,所以可以说是只游不览。

中国园林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概括,是由理水、叠山、小品建筑、植物组成的综合性艺术作品。它的发展一直深受绘画、文学、音乐、书法等艺术的影响,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都是在文人、画家的亲自参与下设计建造的,欣赏中国园林,除了品味实物构成的景观外,还必须注意其象外之景、景外之景。如此,片石方能多景,寸石才可生情,碧波鲤跃也终能构成佳景。

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十分注重格调的高雅,即所谓的“情景交融”,“雅而不俗”。所谓俗即一览无余,一望即止,或景色杂乱无章、荒芜零散,因此游人走马观花不愿留恋。而雅则耐人寻味,供人凝想,包含了深邃内涵的精神层次,令人流连忘返。园林要达到雅的效果,就要求艺术处理上曲折幽深,无曲不成幽,无雅难造深。优秀的园林作品无一不是在自然曲折、参差变化中移步变景、步随景移,形成园林这个小天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一个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应以自然美为主,辅以人工美,充分利用山石、水体、植物等,塑造自然景色,并把人工设施和雕琢痕迹溶于自然景色之中,其手法除应符合一般造型艺术的基本构图规律外,还讲究空间景色的层次区分。开朗与封闭、季相与日相、对景与借景、分景与框景等,以组成各种不同的连续景观,并与各种功能的游憩空间相结合,组成连续的景观展示线路,使之有起景---展景---转景------转景---结景,游人随着景观的变化而兴趣盎然,趣味无穷。如包头阿尔丁植物园,从北大门入园,左右花木呼应,对景为高大的杨树丛,树回路转,是视野开阔的大草坪。路引前行,便是拱桥垂钓佳处,继续前行则来到了八瓣梅园、马兰园等,游人在达一系列景观、空间的变化中,在视觉上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花鸟画卷,在心理上有开畅、欢乐、娴静的感受。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中式风格景观介于古典中式与现代中式之间,它延续了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景观要素并做了一定的改进,根据各地特色吸收了当地的

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兼容了一些时尚的元素。能

从景观外表上捕捉到中式景观的影子,也能从意境上感受

到中式生活的韵味。新中式是介于古典中式与现代中式之

前的风格。 由于新中式风格在传统景观基础上有较多改

进和创新,目前在别墅和公寓项目中都有应用。

1、新中式园林产生的背景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东方文化又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以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功能需求和审美爱好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新中式园林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提升,同时也是对古典园林精髓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表达。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二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

2、传承发展

2.1新中式景观的造园思想源自古典园林,直接表现在对古典园林景观布局与造园手法的再现。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融合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成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造园思想。依次而产生的内向与外向、看与被看、主从与重点、空间的对比、藏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虚与实、渗透与层次、空间序列、花木配置等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和手法,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现代景观的设计。

2.2中国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而古典园林作为中国画的实践版本,通过山水建筑、植物四季变化、诗词牌匾等将大自然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新中式景观,在借鉴古典园林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场所精神、文化设计创造景观空间,最终达到传统空间意境的现代再现,让使用者和景观空间真正地达到情景交融。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的手法创作出“街-巷-院-家”的层层递进的传统空间秩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邻里交往空间。这样对中国传统生活模式的再现,深系中国情节,体现新中式景观对中式情感与情节的表现,达到了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追求。

3、万科第五园——典型新中式景观解析

3.1 设计风格

万科第五园是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3.2园林营造

新中式景观设计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其中,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框景手法的应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趋势

4.1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类从过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现在成为自然界的一员。与此相适应的是,风景园林师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则倾向于将自然作为设计的主体。

4.2就风景园林设计而言,所有的景观元素也都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样,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选择不当,嫁接就很难成功。同样,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随意去掉一些景观元素,或破坏了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极有可能在许多层面上影响到原先错综复杂、彼此连接的景观格局。如前所述,这类设计手法对于非自然环境而言,造成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只不过是原有景观类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对于那些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环境来说,这样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就会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而且设计本身也难以获得成功,强行实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价昂贵。

4.3地域性景观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遗产等。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就是要再现本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设计应从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观察和利用景观的方式。风景园林师应是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不应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追求本地区地域景观的完整性。

5、结语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激烈演进,以及西方园林景观概念的传入,其发展之路几度调整,从全部照抄西式园林景观的浮躁冒进到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式园林的实践尝试。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也初步形成了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新中式景观。

参考文献:

[1]姜凌,万婧,潘鄱. 新中式景观初探[J],北方园艺, 2011(06):119-121.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节约型理念;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节约型园林景观指的是指的是最低限度的节约所有物资,包括土地,水资源,金钱等,最少的干扰周围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模式。节约型园林景观体现了人们自然环保及资源节约意识的提高,是世界上公认的绿色环保的新型园林模式。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我国园林景观规划现状,并对节约型园林景观规划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节约型园林景观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现状

我国园林景观发展历史悠久而又业绩辉煌,自古以来,我国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对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而言,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主要朝向两个方向,一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二是西方园林艺术。下面,我主要从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两个方面对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简要介绍:

1.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主要起源于中国古代园林,这种园林完全按照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进行园林设计,与西方的园林艺术有着极大的区别。中国传统园林,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传统上,我国习惯上将传统园林分为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注重地形地貌、乡土植被、水文地质与人的精神的有效结合,以达到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的目的。

2.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指的是近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园林艺术,它通常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以住宅、道路、公园为依托,讲求人对自然的改造,这种造园艺术同中国古代造园艺术有着天壤之别。近代以来,现代园林艺术在我国的发展颇为迅速,原因除了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意外,还与西方园林本身独特魅力有必然联系。因此,西方现代园林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同中国的传统园林共同铸就中国园林的美好景观。

二、节约型园林特点

节约型园林作为新型园林,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改善,更主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的普及。我们从节约的角度对节约型园林的特点作出如下概述:

1.节地

节地是节约型园林的一大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发展节约型园林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土地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节约型园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缺乏的问题。因此,发展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达到了土地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2.节土

土壤是建设花园的必备材料,节约型花园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宝贵的土壤资源,继而缓解花园绿化与农林生产之间的矛盾,为我国农林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此,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既要做到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又要做到对土壤资源的节约,尽可能的保持原有地貌,减少大规模的土壤改造,真正发挥节约型园林的节约的作用。

3.节水

节约型园林在节水方面是极为有效的,它采用集水技术,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注重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水准。这些技术措施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为植被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4.节能

节约型园林在节能方面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通过利用自然资源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在园林中安装太阳能灯,让灯在白天充分吸收太阳能,储存能量,夜间为人们照明。节约型园林的这种节能功能能够实现园林的安全清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

5.节材

建设节约型花园需要正确做到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合理、循环利用,这也是节约型园林节材的要求。例如,将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园林既清洁卫生又节约材料,真正达到了节约型花园的目的。

6.节力

节约型园林的节力,即减少人对园林的保养、管理与维护,减少园林管理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型园林采用现代先进设施,利用高科技手段,能够减少人对园林的管理,真正使节约型园林成为无人管理的园林,真正做到节财节力节物。

二、节约型园林景观规划思路

1.正确处理建设节约型园林与建设精品园林的关系

理论上来讲,建设节约型园林与建设精品园林是相互矛盾的,但在实际中,建设节约型园林与建设精品园林在是不冲突的。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建设精品园林为目标,既节约又精致,达到节约型园林与精品园林的完美结合。为此,园林设计者应正确的理解建设节约型园林与建设精品园林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精品园林要节约,节约型园林也是精品的程度。

2.正确处理节约土地与保护绿化用地的关系

节约用地不等于不给予地或减少绿化用地的供给,而是要在保障城市园林绿化用地的基础上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因此,节约土地与保护绿化用地也不矛盾。因此在实际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既要要多想办法,开辟新途径,保证必要的城市绿化用地,又要使园林绿化效益达到最大化,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节约土地。

3.处理好节约用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是园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节约用水不能一刀切,应处理好节约用水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应大力推广中水回收,收集雨水,将强对地表水的利用,做到开源、节流双向实施。

4.正确处理好绿地建设的生态、景观、文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园林绿化建设包含了生态、景观、文化、服务四个要素,其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互相作用、不可分割的,因此要正确的处理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生态、景观、文化、服务功能的关系,片面追求景观、文化、服务功能,必然产生不了节约型的园林。在处理四者关系时,应将四者的轻重缓急、主次要关系梳理清楚,避免因不合理规划造成节约型园林出现问题。

5.正确处理好节约型园林当前措施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当前措施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园林的建设是为了服务于人们,因而不应出现因为过度追求当前效果而对园林以后的利用出现不好的现象。因此,对于有利于今后长期节约的措施, 要从实际出发 ,积极加以利用 。

总结:

节约型园林景观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园林景观,这种园林景观在世界的普及体现了人们自然环保及资源节约意识的提高,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改善,更主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的增强。建设节约型园林,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应大力普及节约型园林,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晓冬.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2] 邓旭,李土荣,武丽琼,罗文扬,戴小红,张广明. 观光农业中生态园的规划初探[J]. 热带农业科学, 2011,(04)

[3] 刘丽红. 浅析影响我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因素和园林规划发展趋势[J]. 现代园艺, 2011,(09)

[4] 金新琼.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