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1篇

一、目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单一化。

随着现代教育界有识人士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越来越多,这些书籍不断地充斥着市场,但是,真正适合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却很少。中职学校的心理教师无论是选择教材,还是课程内容设计上,都喜欢自主决定,自主摸索,虽有目标性,但缺少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连贯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教学形式简单化。

由于场地的限制,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欠缺,往往采取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形式,心理理论知识以传统的方式讲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肯定是有失实效性,这严重违背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要求,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感受和领悟,就不会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提升。

(三)课程评价体系盲目化。

因为新课程中还没有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统一评价标准,所以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没有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他课程,它关注的不是学科知识本身,而是学科知识的内化,是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因此,呈现出课程评价体系盲目化的局面。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下面笔者根据五年多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方法:

(一)精。

“精”就是内容要吸引力,形式要多样,方法要恰当,如根据中职生的兴趣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笔者曾随机做一个问卷调查,中职生喜欢的话题是:性教育、人际关系、情感情绪、自我意识等。而不同专业对安排的课程和设置也不一样,机电部男生居多,他们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财会、服装设计以女生为多,她们偏向人际交往。为此,机电部的学生上心理课内容侧重性教育,并以《我是男生,我爱我身》为主题安排一系列的性心理内容,如《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的烦恼》《青少年与性》《青春期心理》等。经济部、服装部侧重人际交往,如《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手挽手往前走》《捡拾亲情》等。

在内容安排中,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个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

(二)简。

“简”就是简单,把内容简单化。对于中职生,对他们长篇大论说道理根本没用,所以怎样把内容简单化,深入其心尤为重要,如每讲一个话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视频。视频,最大的优点就是生动、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上《挫折面前也从容》中,播放《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视频,放完后,学生最深感触的是里面的主人公――约翰?库缇斯,他没有双腿,却能潜水;他没有双腿,却能驾驶汽车;他没有双腿,却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他时时刻刻面对着死亡,却能拥有最完美的生活与爱……他的精神告诉世界上每一个人: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困境的时候,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三)乐。

“乐”就是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具体做法如下:

(1)把心理游戏引进心理课堂。

玩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喜欢玩。特别在中职课堂中,玩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与快乐,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比如自信心、人际交往等。为此,可以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二个游戏,让学生思考和体会。如在一次《开发自己的潜力》的心理课上,笔者把“过河”游戏穿插在其中:有一家六口人,包括爸爸、妈妈、两个女儿及两个儿子在旅行途中迷了路,还不幸遇上了一个逃狱的犯人,幸好犯人让一个也在旅行的警察逮捕,一家六口才得以保住性命。他们只有通过一条河流方能回家,能帮帮他们么?玩家的任务是,帮助这些人渡过河,交通工具只有一艘小船。只有爸爸、妈妈以及警察能控制小船,此外,不论成人或是小孩,小船每次最多只能搭乘二人。在渡河期间,玩家还要防止以下三种情况发生:①当警察与犯人分开时,犯人会伤害一家六口。②当爸爸看见妈妈离开女儿时,爸爸便会教训女儿。③当妈妈看见爸爸离开儿子时,妈妈便会教训儿子。一说完,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答案,通过他们的竞答,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他们思维的火花也点燃了。

(2)把角色扮演引入心理课堂。

角色扮演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把表演引入课堂,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新鲜感,把学生的情绪调到“优势兴奋中心区”,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3)把音乐带进心理课堂。

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听歌曲,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课前使用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歌曲,对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活动会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此外,有时对于一些诗歌、散文和故事配上贴切的背景音乐也相当能够扣人心弦,但是此时切忌喧宾夺主,让音乐声盖过了语言。否则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2篇

中职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继续发展和趋向成熟的时期。心理学家认为在此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生急剧变化,将出现体力、智力、社会需求、创造、超常行为的高峰,对应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胜、好动、好疑”。在这一时期,他们希望受人尊重,把他们看成大人,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却又是一个谜。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故意违背家长、老师的意志行事。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如不能及时的纠正,就会滑向行为偏差生行列。行为偏差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等)较差的学生,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除了面对一般群体外,还要面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在这些行为偏差生中,要让他们接受美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理因素占据了很大比例,这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帮助他们,在心理上给予健康指导?答案是要解决行为偏差生的心理障碍。

1 行为偏差生有哪些不良的心理特征

作为行为偏差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那么美术行为偏差生是指:在学习美术这门学科上没有兴趣、没有动力,缺乏审美情趣和体验;学习态度不端正、美术成绩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完成或应付了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行为偏差生给班级带来了负面影响,使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其形成原因大多数都是由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心理:

1.1 心理滞后型

这是行为偏差生的普遍心理。现在普遍中职学生认为比起普中的学生低人一等,智力比不上他们。而对美术基础学科,认为学了对以后就业也没什么大帮助,也就对美术基础抱着“冷漠”态度,得过且过。他们由于听不懂课,成绩差,害怕被同学嘲笑,所以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有的对作业拖拖拉拉,乱画一气,从未获得过成功,导致后来讨厌学习,甚至干脆就不学了。

1.2 意志薄弱型

行为偏差生对美术有学习兴趣和热情,但一旦遇到困难(比如画面内容复杂多变)就以“麻烦、太累、学不好”作为借口和推托。往往学习时间持续不长,意志比较薄弱;对一切活动都缺乏兴趣,个人极端懒散。

1.3 动机缺乏型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但偏差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动机不明确,把学习的目的归因为为“父母学、为老师学”。他们认为自己画画不好是由于客观如材料不好、发挥失利等,并把今后学习希望寄托于此。

2 根据上述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拨正教育

2.1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美术的心理意义

美术基础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通过绘画可以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工艺制作,如制作贺卡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协作精神;通过校徽设计体验自己设计的成就感。

2.2 教师要有有教无类的博爱心理

教师要做到博爱,承认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及在创新思维中所反映出的差异程度,并针对不同的条件和智力实施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特别是行为偏差生有了问题,老师要做认真分析正确引导,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对行为偏差生,教师应热情地伸出双手,及时鼓励、评价,使他们在教师和同学们的面前都能获得尊重和信任。

2.3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时,在学习中就较为主动,反之就会产生烦闷,从而放弃学美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色彩《感受春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走入校园,用欣赏的眼光体验校园的春天美景,绘画春天的色彩;如手工《剪纸》教学中,我们可以请学生自己做模特,剪出人物肖像图样。通过有针对性地融入美术学习环境中,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就油然而生了。

2.4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美术学习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是意志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视觉的观察、判断,应用形象思维并动手去解决问题,最后产生视觉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好美术要有学习的顽强毅力。

2.4.1 树立自信,形成“我也行!”的观念。对于行为偏差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应予以帮助,一般先选择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完成,然后再一点点地增加难度,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和期望,他们更需要成功。信心和期望能激励孩子更快的进步,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2.4.2 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坚强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形成的。老师可以在学习中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完成,对行为偏差生要给以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学习了素描《艺术造型语言的表达》,可以选择相对有趣而简练的静物来完成作业,老师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一步步提高难度去继续探究。又如学习《策划一次画展活动》,学生往往会觉得那么多策划内容要做多久?其实,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组内人员可以根据能力或特长分工完成策划内容,这样人人都有任务,最后由老师作整体和合作效果评价。结果不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同学间互动合作有趣,面对合作成功的喜悦便油然而生。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原因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此时也正是他们身体和心理迅速生长发育之时,告别了天真无忧,伴随而来的是对自己、对社会事物的思索和疑惑。常见的中学生心理疾病有:学习适应障碍、自我心理意识膨胀、反抗及逆反心理增强,还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压抑、焦虑、孤独、人际交往障碍、社交不良等心理问题。据国内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约占在校中学生总数的10%―15%。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引进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当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中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健康心理的培养。例如,我尝试把心理学原理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运用其中,融洽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能向较高层次的需要迈进,乃至追求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按马斯洛的主张,学习不能由外铄(指条件作用下的学习),只能靠内发。外铄的学习,只是由外在影响加给学生的一些片段的习惯与行动而已。对学生来说,外铄学习是缺少个人意义的,只是对个别刺激所做的零碎反应。学生所学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像这种学习,无论学到的是什么,都不是学生自己决定的,而全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

政治课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层次作相应的调整,如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选择适当的需要层次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如在初三“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讲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首先说明两者具有因果关系,这首先包含人的低层次需要,教师给予认可,再说明我国现阶段这是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进而告诉学生当社会发展到生产力极大丰富时,“我为人人”不再需要以“人人为我”为前提,“我为人人”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时把学生引导到较高的思想境界,有益于健康活泼人格的形成。

我认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实际可避免学生抵触思想说教,教学气氛融洽,教学目的容易达到。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意志力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罗伊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志力通常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在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

当人们善于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而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如果说认识、情感主要关系到人的意识的形成的话,那么意志就是意识的能动方面。它的特点表现为根据预定的目的对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例如,学生勤奋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搏击;战士奔赴抗洪前线,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用压倒一切的气概与洪水搏斗。他们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并战胜了重重的困难,这就是意志的表现。我在讲“主观能动性”时,就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教育。在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时,我讲了牛仔裤大王李维斯的故事,并引用他的格言:“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并让同学们大声地背了两遍。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的心态,以及勇气和力量。我还引用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晚年在大学演讲时所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以此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学生内心压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或争取更大的成功,竞争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压力是好事,它是你前进的动力源泉,同时压力给人的身心又带来巨大的痛苦,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在教学中,我曾经运用心理学课程中所列举的23个题目对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有100%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有压力。于是,我就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根据五中杨静平老师的心理暗示疗法对学生实施“放松疗法”,它是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之一,非常便于操作。放松的顺序是:手臂部―面部―躯干部―腿部。(注意教室环境和提示语的运用)一套训练下来,缓解了学生的心理紧张感和身体的疲劳感。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尽量不要给学生制造不必要的压力,而用矛盾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辩证观,帮助学生正视压力。压力对人既是威胁,又是挑战。压力充实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构成了我们有意义的生命历程的华彩乐章。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科定位;思维模式;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124-02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在课程标准逐渐完善中,信息教师还是有些困惑,比如:信息学科中偏理论性知识教学,由于此部分较为枯燥,这是信息教师教学中较为头疼的部分,怎样加以改进呢?下面,仅以在我区进行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为例,说明关于偏理论性知识教学方面的有益探索,以供同行们借鉴。

一、案例研讨再现

长春市电化教育馆教研室在我区召开的初中信息教学研讨活动中,98中学史晓莉老师上了一节《知识产权保护与使用计算机道德规范》研讨课,这节课是长春市市编教材七年级(下)第二课中的教学内容。在普通教室中上课,采用分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故事导入,借助事例引出知识点,利用案例分析,竞赛活动检测方式引发学生协作、讨论;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掌握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增强了使用计算机道德规范意识。听课教师在研讨中,对本课均给予了充分肯定,感觉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二、在普通教室而非计算机教室上课,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1)信息技术课在普通教室中上,会冒着引发大家争议的风险,这是不是信息技术课呢?

(2)教学素材的合理运用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发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重视。

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1)教师和学生都已适应在微机室中上信息技术课,这一固有思维模式一但被打破,便会引发大家思考。

学生在微机室上信息技术课是十分熟悉,但对于偏理论性的课还是比较排斥;由于有机器干扰,学生注意力往往在对于机器的操作上;在机房中这一不利因素会得到放大,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换到普通教室环境,对学习本课内容是个有益的尝试;而且在上课过程中,看到学生学习效率比在微机室中更高,效果更好。

(2)教师对信息学科定位及教育功能还是比较模糊,导致如何开展教学思路不明晰。

将信息学科教学仅停留在技能操作,停留在是不是用计算机上。

(3)教学素材资源重要性,大家都十分熟悉,但能合理运用在教学中将起到显著效果。

学生对知识产权及一些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已有所了解,结合教师列举的大量生活中常见事例,既运用了学生本身对该方面的知识储备,学生又比较熟悉。

同时,运用合理的方法,如:利用政治学科关于案例分析的思路来理解本课内容;再如: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喜欢评比活动的方式。基于此,利用竞赛活动方式,学生更乐于参与,在乐学中学习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素材资源的功效。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较好地破解了抽象知识难于理解的难题。

四、本节课的教学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这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本节将其较好地加以落实;教学环境的改变,在普通教室中学习偏理论性的知识,效果更好,学习效率也有较大提高。

(2)信息教师未正视自身的优势,又懒于动手去做一些适用的教学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

(3)教学素材资源不充足。一方面素材资源本身就不足,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又不注意日常的搜集与积累,导致教学素材资源得不到有效积累。

教学素材的合理运用,将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典型事例、生活中常见素材,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在分析案例中巧妙化解抽象知识难于理解的难点。同时,要注意对素材资源的积累,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范式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1]。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1913―1914年桑代克(E.1.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独立的研究。尽管目前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关注和透视,从而揭示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期尽可能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初创时期主要是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做了不少独立研究。到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干,同时兼顾教育教学情境中其他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除重视学习心理外,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日渐重视。但这些内容体系所包含的课题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目前教育心理学家们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偏重于品德心理,还有的则转向教学心理的研究[3]。这表明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零乱和内容庞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学者认为,这种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容庞杂,无统一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第二,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庞杂的课题充斥着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领域和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交往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产生之初,一直沿着两种取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定量研究。它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力图精确而客观地用数据表达研究结果,具体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如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研究就属于这种取向。二是现象学方法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自然现象,主张采用非自然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为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5]。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和罗杰斯(C.Rogers)等人的研究则属于这种取向。这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始终。研究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一门学科前进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有待加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独具开创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研究方法仍偏重于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的方法占据主要地位,并未真正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手段缺乏现代化程度。尽管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但他们使用更多的是局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具有如下原因:第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深远影响。自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实验法等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便一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华生和桑代克等行为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纷纷采用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即使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仍然没有抛弃这些定量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第二,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研究者希望矫正方法内的一些误用而造成的不足,而学习者则只关心如何熟练运用业已成型的研究方法,两者都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纵观现在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籍,缺少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只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数都是借用,借用的方法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现象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缺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对该学科性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理论性学科,它既独立于教育之外但又不依赖心理学的特殊性,更偏重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规律。这种“应用性”与“理论性”之争,使得教育心理学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性质并存,并偏重于应用性[6]。尽管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的程度还不够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导致研究者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理论到理论,其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教师只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凭经验摸索,明知教育心理学有用,但不知如何用。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更直接、更积极的角色,它除了可以用其发现的关于人类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第三,学科服务范围狭窄。目前教育心理学只是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对象,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应当是伴随终身和全人类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之所以难以有效结合,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教育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他们从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而没有在教育实践里思考问题,没能看到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用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难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他们忙于繁重琐碎的教学工作,很少去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解决途径的初步探索

(一)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7]。因此,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统一、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不仅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学习,也要从动机、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的本质;要在整体上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自我监控技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有机结合等等。

(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

第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但是教育心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8]。因此单纯使用定量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心理研究中的问题。定性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9]。定性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但是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主观性强。因此,我们应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创造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第二,增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研究效能。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继续保留,同时应该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比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丰富,操作更经济、便捷。

(三)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是主张放弃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一味地追求“实用”,相反,在强调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可以建立起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理论性教育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4-36.

[6]章泽渊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7]段蕙芬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