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血液内科 临床教学 临床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80-01

内科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独立性较强同时也是实践性更强的临床医学学科。而血液病学是指以血液病为中心的学科,其内容常随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由于基础医学的发展,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广泛渗入及应用,传统的血液病学有了迅猛的发展,研究范围明显扩大,现主要包括:①临床血液学;②血液细胞形态学和骨髓组织病理学;③血液遗传学;④血液免疫学;⑤血液流变学;⑥造血干细胞移植;⑦输血医学;⑧实验血液学;⑨血液生化学。由于血液疾病常累及血液的多种成分,加之对疾病本质的不断深入了解,近年来有学者建议,可继续将造血系统疾病进一步分为:造血干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粒细胞疾病、淋巴/组织细胞疾病和血小板病等,因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出不但责任心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这是血液内科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谈血液内科临床培训的体会,以供参考。内科学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之外,最主要的是培B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临床思维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等。

内科是临床教学的主干课程,也是涉及面较广、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法制教育的普及,使患者的维权意识大大增强。但由于医疗保障、社会环境和医疗发展等同题,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处于高风险的血液内科科学,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即把学员培养成“思考型”人才,使他们养成正确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是我们临床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1]。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其临床实践技能的提升,既包括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包括带教老师的方法与技术,二者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应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单独对分管的住院患者询问病史,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提出诊治方案,书写病历,开具医嘱,并亲自参与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如各种有创检查、手术及术后换药、拆线等基础操作技能、基本的医疗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带教老师要注重床边教学,查房时以提问的方式、汇报病情的方式以及简要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实践技能。同时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在尊重患者权利、不侵犯患者利益的同时,要优先保证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收治病人和手术操作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先选择权[3]。在诊疗操作中,老师要做到在不放眼的同时尽可能的放手,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以提高其工作后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践技能的高低是评价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的标志性指标[4]。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血液内科教学的教育理念也要转变,要由传统的授课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其次是带教老师自身学术水平和对学生的责任感要加强,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所说: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的教师的质量”。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者的学术讲座及手术演示,使学生了解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与创新应该能得到内在的统一[5]。

总之,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也是一门艺术,医学生能否顺利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带教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并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愿与各位同仁及学生共同积极探索有特色、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内科临床培养体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又佳,张振方.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保障[J].中国卫生法制.2007,15(1):32-34.

[2]陈道荣,王丕龙.如何提高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823-824.

[3]蔡行健,刘振全,贺祥.从临床硕士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看临床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07,(6):8-9.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文第2篇

      

        名家追忆

        (f0003)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游苏宁

        论著

        (281)龋齿dna疫苗pgja—p/vax1生产用菌种库的建立和检定 罗丹 闭兰 赵亚杰 张爱华 杨晓明

        简讯

        (284)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可以降低儿童住院率 无

        论著

        (285)鸡胚细胞疫苗制品宿主细胞蛋白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赵玉秀 梁宏阳 马可 赵硕 李爱灵 苏桂民 张月兰 王辉

        (289)治疗用卡介苗抑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徐永革 潘海龙 彭农 张坤 刘菊

        cochrane评价

        (292)益生菌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无

        论著

        (293)细菌表面展示纳米级白蛋白的实验研究 刘薇娜 陈庆稳 王学华 王春阳 鹿炳武 孙有岭

        简讯

        (296)rts,s/as01疟疾疫苗ⅲ期临床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季敏(整理)

        论著

        (297)郑州市金水区2009-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韩焕侠 杨雯雯 谷园园 王培培 丁照宇

        综述

        (300)生物防御用dna疫苗 刘文宇 朱晓斐 戚中田(综述)

        (304)基于碳水化合物的抗肿瘤疫苗研发进展 李媛媛 孙晓雨 徐静(综述)

        (308)伤寒疫苗的现状及展望 潘殊男(综述) 肖詹蓉(审校)

        (313)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博(综述) 军 朱争艳(审校)

        (318)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张囡 张爱华(综述)

        (322)鸡卵黄抗体igy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杜洪桥(综述) 严家新(审校)

        国际会议介绍

        (327)2011年太平洋健康峰会 章建康(整理)

        简讯

        (329)改良的重组减毒沙门菌疫苗的毒性降低 无

        (329)小干扰rna技术可增强dc疫苗的效力 无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文第3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

(1)微生物絮凝剂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张蔚萍 刘燕 侯梦然

(5)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 张新华 杨期勇 王慧娟

(10)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模式思考 杨期勇 张新华 黄卫

(15)九江市“山江湖”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熊晓蔚 阎朝兵 段宝斌

社区医学教育

(18)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梁光霞

(2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学》课程改革构想 刘怀 荀春华 胡志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26)苯乙烯压缩机填料密封泄漏原因及其改进 林伟明 宋士华 刘良文

(30)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线粒体电镜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林雯

(35)时间序列等距离粗集预测模型研究 赖松兆

(40)kks编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海滨

(43)服务器虚拟化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陈滨

(47)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李红丽

(49)oracle rac 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网络中的应用 王志飞 李刚

数理科学

(52)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的两条定理及应用比较 闫瑞玲

(55)三元切触有理插值新型构造方法 马锦锦

(58)kmpn的全色数和邻强边色数 雷波

(61)例析平面方程的形式和解法 冯园新

(64)复变函数虚数的应用探讨 张双林

基础医学

(67)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何丁文 殷嫦嫦 殷明

(71)藜蒿总黄酮对顺铂化疗增敏效应的研究 何观平 邱国胜 李玲苇 杨世伟 任红梁 曹俊

临床医学

(74)2009~2011年九江市某医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陈波

(76)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6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王延玉 阮燕山 蔡业清

(79)胸腔镜及其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的对比分析 郭颖

(81)疑似丙肝患者丙肝抗体、hcv—rna及alt结果分析 陈越 王建国

(83)无痛胃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36例疗效分析 李宏韬 蔡长春 梅万甜

(85)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秦晓云 刘春华

(87)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5例临床报道 韩再香 李萍 万冬强

(88)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邱玲蜊 余静 何花

&n

bsp; (90)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梁光造

(92)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桑卫东

(95)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道武

护理学

(98)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比较研究 胡颖

(103)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袁小荣

(105)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对策 袁荣华

心理行为科学

(107)软式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行为抑制影响探析 甘正永 辛杰瑾

(110)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趋向 刘映杰

教育教学

(114)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旅游开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代表性高校为例 叶仰蓬

(117)教育仿真软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小斌

(120)从电子设计大赛看大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陈朝峰 郭书超 查代奉

(123)地方工科类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郭景娟 徐蓓 胡芳

(126)“互惠合作”在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茆飞霞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血液学;教学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33-03

血液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有密切联系,其理论较深、难于记忆,致使教学课程难度较大,如何提高血液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医学的发展中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血液学教育技术正处于观念更新、优化重组、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寻求新发展的阶段。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多头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医学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清晰度显示技术等组成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大家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传统的血液学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参考大量文献,探讨在血液学教学方面的尝试及感想。

一、强调基础教学,辅以渊博知识

血液学与各基础学科紧密相连,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和药理学等,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有发展潜力、有精湛技能、有创造力的专科医生的必备条件。因此强调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不断巩固所学,将各科知识相互结合,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打下坚固的基础。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在课堂中可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可采用比较、归纳总结和演绎的方法,讲述中注意分析阐述,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解难释疑,深入浅出,启迪思维。同时引用病例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深学生的感想认识。范丽玲等[1]关于儿科学病案教学的再探讨研究报道显示,80.8%的同学认为病案教学能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91.2%的同学认为病例教学能提高理论水平。因此,在学完某一系统的疾病后,可适当引入一些相应的病例,向学生提供其简单的病史,有关检查结果,血象及骨髓象报告单等,由学生讨论后进行诊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及诊断能力。讲解中可以提问学生,该病例初步诊断考虑什么,哪些实验室检查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等,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探讨,各抒己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对该系统疾病的理性认识,增加其学习兴趣。例如遴选一些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的变化,给学生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讲解,从而将大课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还能对一些常规的化疗方案有感性的认识。对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则可以结合具体的病史、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并训练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儿童贫血在临床上很常见,也是很多疾病的首发表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见到血红蛋白减少要首先判断贫血的程度,然后结合发病年龄再分析其病因,如在婴儿期则要多考虑营养缺乏性贫血,儿童期发病者多考虑慢性失血性贫血、全身疾病引起的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等。

二、充实教学内容、掌握新动态

医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存在许多未知领域,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中,另一方面,其处理对象为人而非物,这就决定了其极大的特殊性。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传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原理,更需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的最新动态,让学生主动去寻找新信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沟通也是一门艺术。血液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短,书本上的知识已赶不上当前的学科新进展。这就要求老师随时省察自己的学术思想是不是站在或接近学术发展的前沿,随时更新知识,在课程中适当添加新内容和新进展。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血液病的诊断已由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转向联合应用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迭,由输血、药物、放射治疗发展到联合应用成分输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因子及放射性核素等[2]。因此授课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外,应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方向,起到活跃思想、拓宽视野、提高综合医学水平的作用。报道新方法新手段,例如介绍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当代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对于没有手术机会和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病人,通过大量的DC-CIK细胞重复移植,不但能迅速缓解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还出现瘤体缩小甚至消失,或长期“带瘤生存”的效果。为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开拓了美好的前景,学生的兴趣不不断增长,知识面也得到扩展。

三、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教育。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抽象的学习内容,比较强调使用多媒体教学[1,3],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是结合以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能形象生动地了解血液学科特点。多媒体能通过多种感官,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它的优点在于:(1)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2)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了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3)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将血液学中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的东西,比如骨髓图片中各个阶段细胞形态的变化特点,枯燥地讲解这个,学生并不容易理解,但如果配合图像、VCD录像,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且有助于记忆。此外,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典型病例的临床表征、一些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完成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图示或者视频的方式予以展示,有效扩充了学生的视野[4]。

四、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培养动手能力

临床血液学与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密切相关。细胞形态学在血液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5]。必须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结合血液学图谱辨认各系统各阶段的骨髓细胞,带教教师进行指导。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巩固细胞形态学知识,加大实验室的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思;多分析血液病的血片和骨髓片,做出判断和分析。能培养学生掌握识别显微镜下正常或异常血细胞形态、临床分析血液疾病的能力。

五、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Evidenced-Based Medicine,EBM)是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项全新的医学理念,是指在临床工作中要遵循证据,指导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任何一项医疗卫生决策均要以客观的医学证据作为基础[6]。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循证医学强调将严谨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医学生,并通过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分析及治疗效果的科学评价,在血液学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按照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训练,注意循证医学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选择带有普遍意义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循证医学实践,使学生建立完整、全面、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在询证医学中遵循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集合临床经验与患者对患者作出处理、效果评价五个步骤,使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在学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课程时,在其治疗方面引出以下疑问: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使用培门冬酰胺酶还是左旋门冬酰胺酶疗效更好及副作用更少的问题上,临床上常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按照传统的、经验医学的理念,左旋门冬酰胺酶是传统的、经典的治疗药物,疗效好,而新近有研究者提出,使用培门冬酰胺酶副作用少,减少患儿平均住院日。是传统的观念正确,还是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合理?带着疑问,带教教师引导医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使用培门冬酰胺酶还是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指导医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找出所有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门冬酰胺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有关的中英文文献,选出所有随机对照研究。分析文献发现培门冬酰胺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ALL治疗中疗效相当,但培门冬酰胺酶具有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通过以上实践,得到了问题的答案,科学、准确、圆满地对问题做了释疑,使医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文献的方法。

此外,双语教学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医学各大专院校不同专业、临床医学不同阶段纷纷开始了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刘婕等报道[7]在血液科教学实习中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血液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需与时俱进,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复合型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范丽玲,杨志洪,余佳,等.儿科学病案教学的再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4):90-91.

[2]张星星.《血液学》的教学体会[J].广东医学学报,2003,21(5):520-52

[3].张鼎.医学CAI课件制作原则初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99-1001

[4]王洋,余源,曹蕾,等.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的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5(13):431-432.

[5]唐雪元,蒋铁斌,彭伟莲,等.血细胞形态学MCAI课件教学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04,1l(2):196-197.

[6]黄丽虹,樊毫军,李晓雪,等.循证医学、创新意识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6):547-549.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00-03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等多个层次,来研究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学科[1],其理论及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是当前医学生物研究最活跃的前沿地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必修课,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形成系统的全局观,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成为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本文结合实践教学过程,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包括教学中教材的选择组合、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2]。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内容涉及许多相关领域,如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等[2]。因此现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普遍篇幅较大、知识覆盖面很广,以人民卫生出版社陈誉华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为例,分为细胞生物学概论、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社会学、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细胞工程五个部分,共17个章节。而目前临床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学时安排为40学时,如果授课时每章面面俱到,不但与后继学科内容重复,而且学生势必觉得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如何将条理清晰、重难点分明、容量较大的知识点系统地传递给学生,是应该首先进行思考的。

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在教材选用上,进行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结合使用。主教材采用科学出版社杨抚华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其最大特点在于线条清晰、内容浓缩、重点突出、框架分明。对于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这种风格让其容易很快掌握所学知识点的整体框架和相互关系,不会陷入过多繁冗的细节之中而迷惑。辅助教材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陈誉华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其优点在于各个知识点讲解得透彻详实,知识面辐射广,案例较多。在授课上,以主教材拉章节线条和框架,在对重要知识点扩展时,让学生参阅辅助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让其在学习中慢慢地参悟自我学习的思维方式,学会如何有效学习。

其次,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备课时,查阅下游课程,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了解细胞生物学与它们的衔接、渗透、重复部分,做好对后继课程的铺垫作用。对重复的内容要淡化或舍去,对延伸的内容要讲透。比如细胞膜与物质转运这部分,离子泵内容涉及到生理、病理、药理的一些知识点,因此这一部分必须讲透讲深,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比如核糖体章节中的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内容,在生物化学课程中,会深入学习,因此在这里只需要简单地介绍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其余设为学生自学内容[1]。再如信号转导部分,这部分新名词较多,转导路线繁杂,内容有一定难度。虽然在生物化学中将详细学习,但由于该内容会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如生理学、药理学等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抓主线轻细节,让学生建立一个受体、配体、信使、细胞信号转导特点和路线的宏观整体印象即可。此外,对于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将各个章节的一些最新动态、前沿专题引入。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形式

(一)重视案例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基础学科的学习[1]

由于授课的学生将来都要进入临床,他们关注的重点常为所学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未来的临床工作。因此,经常会有初学者问我,学习细胞膜、细胞器这些内容,到底和今后的临床或者科研工作有多大关系?

因此在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沿革,特别是近年来的前沿领域和重大发现,同时特别介绍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实例。如2001年以来的生理或医学诺贝尔奖、化学奖的获奖内容,包括2001年生理或医学奖“发现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2002年生理或医学奖“器官发育的遗传基础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2003年化学奖“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2007年生理或医学奖“胚胎干细胞、基因敲除技术”等,通过这些对生物医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奖项的介绍,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细胞生物学一直活跃在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前沿,并非只是过时、毫无价值的基础理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理论教学中,设立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这一章节,而此部分是很多院校细胞教学中的删除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教材中各种细胞与亚细胞结构图的来源,以及细胞组分的分离与培养过程,好奇而充满兴趣。生物学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学科,任何数据的产生,都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案例引入的方式简要介绍常规研究技术和方法。其重点集中在以显微镜介绍为主的细胞形态研究技术、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细胞组分和亚组分的分离、测定技术。让学生对细胞的研究过程有一个系统、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对后续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

再次,在教学中加强病案的分析。医学细胞生物学与临床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分章节讲述后进行相关的病案分析,将增强学生的兴趣,加大与所学专业的联系。比如在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中,引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介绍,让学生对膜受体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在讲授内膜系统中的溶酶体时,以“矽肺”和“痛风”为例进行讲解。引发学生探究发病机制,加深对溶酶体的认识和理解。在细胞周期的讲解中,将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肿瘤治疗策略贯穿其中,举例讲述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作用机制和使用原则,加深学生对细胞周期运行机制的理解。

(二)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如细胞及细胞器结构,各种生理过程)多集中于细胞的微观水平,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和枯燥。因此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中应强调图形、动画、文字的三结合。如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中,学生很容易混淆离子通道和离子泵这两种运输的原理。在讲解中应对比图形并引入动画,将两者差异变得直观可辨,一目了然。在细胞连接中,涌现出许多关于连接的新名词,如紧密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桥粒、半桥粒等等,光从语句上辨析,容易混淆。通过细胞连接总图的展现,各个连接类型的区别及其功能便清楚可辨,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立体完整的细胞连接通讯网络。又如细胞微丝和微管的装配,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文字在脑海中呈现出“踏车行为”这种动态的组装过程,一个几秒的动画,能让学生获取直观的印象。细胞信号转导的动画演示,能强化转导线路中的每个传输节点,能形象展示信号传递中蛋白修饰或结构的改变,以及之后信号级联放大的生物事件,让学生从冗长枯燥的文字表述中脱离出来,得到一个完整的印象。因此,在一些不易区分、不易理解的微观水平的分子事件的教学上,加大图形和动画的使用频率,通过动画图形之间的对比,区分相似事件,建立动态的概念,形成相互联系的全局观,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3,4]。

(三) 适当应用PBL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PBL教学法的特点[6]。在医学细胞学教学中,适当穿插PBL教学法。如细胞骨架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的讨论。在内膜系统教学中,在讲述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及相互动态关系时,以“胰岛素如何合成、分泌”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胰岛素如何翻译合成”、“如何加工修饰”、“如何分泌出细胞”这三个问题,从而具体到“这个过程和哪些细胞器有关”、“每个细胞器扮演的什么角色”这些细节问题。通过讨论这些细节问题,最终完成对中心问题的学习[7]。

三、加强实验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来说,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第一门与动物相关的实验课程,学生对仪器、动物充满好奇感,容易忽略对知识点的关注和理解。在初期实验教学上,应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将预实验所拍摄的照片及录像穿插在课件中,在操作关键点上进行讲解,将学生的兴奋点引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在中期实验教学上,应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强调实验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使用药品和操作步骤的目的性,得出实验的流程图。在实验过程中,提倡能够丢开书本,按流程图,有逻辑地进行独立操作,使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拥有一个系列性、完整性较强的实验体系,并非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就能做好实验。此外,还应加强实验课堂最后10分钟的实验小结,让学生分组讲述实验的心得体会,并由老师进行点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协助精神,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2,8]。

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和心态,对于部分有专业兴趣倾向和喜爱科研的学生,可开放实验室,让其根据相关的课题进行实践,过程中采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查文献、写综述、写实验方案、实验小结、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其实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及形式方法的初步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一定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慧芳,肖桂芝,刘朝晖.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3).

[2]张锦宏.曾军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

[3]王艳杰,孙阳等.“多元化”整合与优化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初步实践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3(9).

[4]李玲.秦军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

[5]杨飞.向光盛等,细胞生物学事件主导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

[6]李正荣.朱栋梁等,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

[7]方瑾.于敏等.构建多元化的细胞生物学PBL教学模式[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35(1).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福建省科技厅

岩土力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