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其中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物质的消费,而更多的转向发展和享受的消费。于是,旅游便成为大众普遍的一种消费方式了,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们去旅游,更多的是为了融入自然,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感受异域文化。我们所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在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断加入适当的人文关怀,让大众“游有所乐”,满足他们的需求,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的第一部《旅游法》在2013年10月1日宣布正式实施,其中对旅游的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以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为主线,与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关键词:

人文关怀;旅游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越来越开始重视人的发展及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旅游业也成功实现了转型,由最初的纯粹观光旅游向个性体验观光旅游转变,游客也不再单纯的满足于拍照留念、购买旅游纪念品,而渴望进行全方位的参与,即通过个体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种种感觉投入其中,这种体验是相当奇特的。当然,这都得益于旅游景观的巧妙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了人文关怀精神,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成为旅游业的发展的基础。在旅游景观中不断的渗透人文关怀,不断创新旅游景观的设计,可以不断完善旅游业的相关服务,持续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逐步实现,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文关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文关怀概念的起源

人文关怀,是西方世界的一个概念,它起源于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实现人的个性解放,人要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还要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等。在西方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概念的发展

从西方世界的人文主义来看,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包括: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肯定人处于主体和核心地位,即在物质、精神生活中均处于主体地位,不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方面都占核心地位;追求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统一的目标;注重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注重人们物质层面的需要,而且注重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而且要致力于人的享受层面的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总之,人文关怀的内涵丰富,但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的个性,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

二、旅游景观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关怀,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关怀。物质方面的关怀是最基础的,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生存;精神层面的关怀是更高层次的,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发展和享受。旅游景观中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游客的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要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落实好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二是要重视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人文关怀,不能忽视对旅游景观的人文关怀,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更多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构建美好的、和谐的相处环境。

三、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休息和服务设施不完善

目前在好多旅游景观中,基本的休息和服务设施还不是很完善,设计也不是很合理。例如:洗手间数量比较少、座椅和座凳设计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且比较缺乏;对一些自然景观的描述不详尽,无法满足人们的知识;草坪上的警示语比较生硬,不能很好的深入人心等等。由于旅游景观中的人文关怀设计理念,要求关注人的需要,因而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游客游览观光累了的时候,很需要一些专门的提供休息和服务的场所及设施,比如停车场、凉亭走廊里配置的一些座椅座凳、洗手间、饮水器、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应尽可能人性化点。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本区域文化的传播,可以在旅游景观中尽量设置一些壁画、雕塑品,通过利用能形象展示旅游地区文化的方式,来传达一定的人文精神。

(二)缺乏无障碍设计理念

无障碍设计,指的是在旅游景观中应充分考虑到无障碍物和危险物。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尊重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所以,我们的旅游景观设计更要有所体现。然而在许多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这些弱势群体,比如一些旅游地只设有台阶,而没有残疾人通行道,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从而导致弱势群体无法参观相应的景观,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设计就缺乏无障碍的理念,相反却给他们造成了障碍。因此,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者必须要全面考虑,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为他们提供一个方便和安全的途径,努力营造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参与的环境。

(三)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

旅游景观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考虑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忽视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应加强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景观的设计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旅游景观。

四、人文关怀在的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成功案例

人文关怀是园林设计的灵魂,也就是说,园林是为人而设计的,为人而服务的,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地制宜,对景观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所和空间,满足人们的种种需求。要使园林在历史上长存,它的设计必须要有人文关怀。下面我们就以苏州园林为例,说明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中应用的成功典范----苏州园林,它是东方文明造园艺术的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骄傲,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旅游景观的设计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这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二者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观点都是重视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在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矛盾,人们只想着征服自然,却不主动承担责任,这样的发展会引起反面影响,大自然迟早会对人类进行“报复”。苏州园林的造园家贯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这个因素,采取了独特的造园手法。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它的总体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轩榭皆临水而建,突出水资源丰富的特性,独具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把水作为园林的灵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平桥、配置的建筑及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共同构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画面。拙政园的建造利用园地水资源的优势,实现自然与人相互融合,和谐相处。

(二)突出浓郁的家园情怀

浓郁的家园情怀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体现,苏州园林是古代富商、官宦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上,为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结果,家园不仅是人们日常的栖息地、住宅地,更是人们向往的精神世界的家园,因而,苏州园林也一向被人们称为“文人园林”。许多文人都致力于造园、改园,他们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苏州园林的建筑都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使得园林呈现出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在建筑中配置各种各样的点缀艺术品,比如匾额、楹联、书画、雕刻、家具陈设、摆件等等,这些都为园林的美贡献了一线生机与活力,使得苏州园林更具家园气息,为文人提供了抒感的理想家园和精神的寄托之地。

五、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叙述,我们得出文人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维护生态,把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景观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为人们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作者:程巍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蒋聚波.浅议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06).

[3]丁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植被;美;意蕴

植被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多采用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植被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较为多见,并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独特的风格。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园林内植被的形式美

植被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也往往是观赏的主题,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植被命名,以描述景的特点,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松风亭,柳阴路曲等等,其他各园此类名称也数见不鲜。

利用植被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手法。例如各园厅堂前的玉兰与花台上的牡丹,侧重春景;怡园内群植的紫薇,拙政园与狮子林等的荷蕖,主要供夏季观赏;留园西部土山上的枫林,以及各园的桂花与,构成秋景;拙政园西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以及各园小院内栽植的天竹、蜡梅,则为冬景。不仅如此,园林中对花木混合布置的方法更为重视,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前院和留园冠云峰庭院,都配有四季分别可观赏的花木,花期衔接交替,形成四时景色的变化。此外,不同季节的植被一地栽种的手法也经常被造园者使用,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以适当的常绿树,与土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组合,掩映于宽阔的水面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苏州园林内植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根据观赏植物学分,可分为1.观花类,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如桂花、广玉兰、海棠,紫薇等;2.观果类,此类花木主要作为夏秋观赏之用,或作为冬季点缀。如枇杷、桔、枸杞等;3.观叶类,是园中不可缺少的树木。如丝兰、棕榈、柳等;4.林木、荫木类,这类树木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因素,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如银杏、榆树类;5.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因其习性攀缘,故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如蔷薇、爬山虎类;6.竹类,性喜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姿态挺秀,经冬不凋,与松柏并重。由于生长快,不择阴阳,墙根池畔,皆可种植,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箬竹、石竹,观音竹之类;7.草本与水生植物类,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芭蕉、芍药、、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莲、芦苇等。这些造型各异的植被,为园林景致平添一份活力与朝气,可谓是园林的点睛之作。

二、园林内植被所体现的意蕴美

任何建筑都需要立意,然后才能有图纸。苏州园林的立意除了与喧闹的城市隔开从而享受幽静和闲适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意境。达到这样的效果似乎需要颇费一番心思,而栽种不同的植被为苏州园林提供了最好的建造方案。苏州园林的植被美不仅体现在其形式和色彩上,还体现在通过它们我们所能窥见到的造园者广博的内心世界。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擅于借植物以寓情,通过栽花种树来表达自己或淡薄,或高远或坚韧或豁达的高尚情操。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无穷变换,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这才达到了在园林中游赏,既像在品诗又像在赏画的效果,使苏州园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绝无雷同。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花草不仅体现了园主的思想和处世方式,还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寄托了诸如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者之类的文人雅士们的美好愿望。古代造园者所栽种的植被无外是他们某种精神世界的外化或象征。古人爱松,因为松柏象征正义神圣长寿等,成为中国园林文化中永恒的审美意象。同时,松柏枝繁叶茂,新枝茁壮,旧枝不凋,因此有子孙兴旺,绳其祖武的寓意,松柏在苏州园林的山巅山麓上随处可见,更是有很多年岁过百的参天古柏;宋人植梅,梅花风姿卓越、清香宜人且生性耐寒,作为最早报春的使者,古就有寄梅送春的典故。另外,梅花娴静优雅,人格清贞,与遗世独立的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深合宋人黜雅废俗的心理,故宋人最为爱梅,怡园锄月轩便是来自古人“自锄明月种梅花”的诗句;种荷,说起荷花莲花的文化内涵,人们首先联系到的肯定是菩萨的坐下莲花,不错,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乃是三教共赏之物,成为美丽、纯洁、坚贞的代表。且中华自古爱莲,早在周代的青铜器上,就有莲花的装饰纹样,荷花的广泛运用,构成了远香堂、藕香榭、香远益清等园林经典景观的意境;栽菊,菊因着与隐士陶渊明为伴,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稳稳把菊抬上“隐逸之宗”的崇高地位,可惜菊并非四季盛放,但它为满目明黄的秋日园景增加了许多亮彩;园林中还随处可见竹,竹既有美的姿态和意向,又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契合。自魏晋以来,竹就成为名士们理想的人格化身,敬竹、崇竹,引竹自况,蔚然成风。此外,竹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这在我国古代更是被大为推崇。苏州怡园中的四时潇洒亭、玉延亭都是以种竹而闻名。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拥有比较典型的内涵象征的植被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植被在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者手下灼灼生辉。

植被因为他们的不同形态与风姿,才有这些意蕴,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意蕴,才成就了苏州古典园林中植物的旷世风采。

三、园林植被的保护和发展

林木与园景,总是一体化来布置,什么地方要丛木,什么地方须植单株,何种树要群植,何种树宜独植,都有讲究。如苏州拙政园中的海棠春坞,园内有大树,榆枸连柯,十分罕见,今已亭亭如盖;而园香堂对面的小岛上则林木浓郁,有丛林之感。又如原来狮子林北部有古松五棵,故又名“五松园”。五棵松树没有被保留下来,在原址东侧后有元代所植古柏数棵,苍虬如铁,成为狮子林主景之一。

园林中的植被种植不仅要顾及自然规律和植物的不同习性,还要注重同园内建筑、山石、水流等之间的联系。园林之假山池沼,皆真山水的缩影,因此树木花草的配置体积不能过大,姿态务求入画,虬枝傍水,盘根错结,景物随形苍老,不能任其自由发展。

此外,我们今人对苏州古典园林植物的保护和发展要建立在尊重先人的劳动基础上,就像保护古建筑需要修就如旧一样,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的植被保护和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仿效古人栽种的方式,如今天留园和拙政园中的一部分山巅山麓只植大树,而虚其根部,俾可欣赏其根部与山石之美,此乃仿元代画家倪瓒(云林)的清逸作风;沧浪亭的一部分山巅山麓树木皆出丛竹或灌木之上,山石井攀于藤萝,使望去有深郁之感,此乃效明代画家沈周(石田)的沉郁。又如根据植物不同的习性可在河滨低卑之地,种柳、栽竹、植芦,而墙阴则栽爬山虎、秋海棠、叶翠等,高洁耐赏,同时,还要注意定期的修剪塑形。

由此看来,苏州园林内的植物的保护和发展必须说是门复杂的艺术。

四、结语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范文第3篇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美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多样,有厅、堂、轩、馆、楼、阁、舫、榭、亭、廊等,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韵味。可以说,苏州古典园林里几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建筑,可见园主对建筑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居住的目的,观赏性也成为了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目的。石舫是江南古典园林中常出现的建筑形式,舫体构造下实上虚,舱顶各部分式样变化,欲动实静的感官对比,构成了石舫舒展轻盈的造型美。亭亦是常用建筑形式之一,其空间造型丰富多样,在园林中起着重要的点景功能。单就亭来讲,就有多种形式,从平面上分有方形亭、长方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圆形亭、扇形亭等。如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怡园的金粟亭等是方形亭;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绣绮亭等是长方形亭;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怡园的小沧浪亭、留园的可亭等都是六角亭;拙政园的塔影亭、天泉亭等是八角亭;拙政园的笠亭是圆亭;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狮子林的扇子亭是扇形亭。正是这多样的建筑形式,组成了苏州园林那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形象的特征,可说是突出的表现在屋顶的形式上,屋顶是古典园林建筑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屋顶造型多变,翼角轻盈,形成了建筑轻巧灵动的风格特征。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硬山、歇山、卷棚、攒尖等。不同的屋面形式表现不同的视觉感受,如硬山简单朴素、歇山端庄典雅、卷棚流畅飘逸、攒尖灵巧活泼等。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檐角起翘大多都很高,建筑檐口在角部的处理以嫩戗发戗为主,就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到屋角处有很大的起翘,形成翩然欲飞的意象,如苏州沧浪亭的看山楼、留园的明瑟楼、拙政园的远翠阁等,建筑看上去轻巧灵动、飘逸飞扬。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屋身造型大多疏透空灵,精巧雅致,由于江南气候温暖潮湿,空透的造型便于疏通空气,降低湿度。比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和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整体造型疏透,墙体开敞,漏空窗格。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十分讲究细部处理,比如门和窗的形式就非常讲究。门的类型多种多样,有长方门、圆洞门、八角门、梅花门、如意形和各种瓶形门。窗除普通形式外,还有花窗、漏窗、空窗,而窗上的花纹,几乎各不相同。比如沧浪亭的花窗就有一百多种,分布在园内各条走廊上,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构作精巧,无一雷同,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型。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装饰美

园林中的建筑装饰主要呈现出的是一种图案美,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装饰图案可谓是精巧雅致,美轮美奂。而这种美又不张扬,表现的恰到好处。金学智老先生在《中国园林美学》一书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装饰性概括为三“隐”三“显” ,这个概括同样很贴切地适用于苏州古典园林:一、大处隐小处显;二、明处隐暗处显;三、室外隐室内显。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门楼总体比较质朴,但细节的雕饰美轮美奂。建筑的屋面和墙体整体简单,“粉墙黛瓦”凸显了素雅,但暗处的斗拱和挂落又精巧细致。建筑整体比较朴素,但室内的装饰又十分讲究,装饰性极强。室内的柱子、门窗、乳艿鹊淖笆挝薏痪巧美观,装饰的雕刻、镂空、构图、花纹都十分细致到位。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人文美

苏州古典园林多为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所,其建筑深受人文因素的影响,有些园林在设计之初,就有文人雅士的参与,在园林中表现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如文征明参与了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与建造,园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味和诗情画意。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命名表达了造园者或园主的审美情趣,如苏州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远香堂、听雨轩、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月到风来亭等。好的园景命名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按园景的具体对象命名,有的按绘画意境命名,有的用古典名诗名言命名,都包含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建筑上的匾额楹联反映了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融诗词艺术于造型艺术中,融思维空间于自然空间之中,有着很强的人文意味。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多有匾额和楹联,不仅起到装饰作用,同样能起到情景相容的升华作用。苏州古典园林的匾额或写景抒情,或寓意言志,如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就是写景类,拙政园的远香堂就是寓意言志类。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匾额楹联不仅有很好的装饰作用,美化了建筑,同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已经很难用言语去表述清楚,它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巧妙地处理了景与情、意与境、动与静的种种关系,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吴地文人的文化情怀都已深深的融入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作为后人,我们在游园的过程中,惊叹于建筑的精巧美观,感怀于古人的闲情雅致。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供后人参观欣赏,同时对现代建筑的建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范文第4篇

我校位于江南部的常熟,以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让常熟拥有了丰富的美术资源。结合现有教材,我就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利用常熟的美术资源谈谈想法,以飨读者。

一、走进展馆寻宝

提高高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除了要增长美术鉴赏基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鉴赏经典的美术作品。优秀作品看得多,知道得就多,鉴赏时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甄别、评价等思维活动就会比较快、比较准确。博物馆、美术馆无疑是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集中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些展馆的最大优势就是使学生直接面对美术原作,身临其境地欣赏美术作品,得到与学校教育所不同的美的享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素养。

常熟博物馆、美术馆定期免费展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玉石、书画、瓷器、陶器、织绣、印章、石刻、碑帖等艺术品,并时常举办现代书画名人名作展览。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博物馆、美术馆,不仅增加了鉴赏作品量,而且开阔了视野。有的学生在参观后回到教室总会说:“原来我们常熟的历史也是这么悠久啊,我看到了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龙,和美术书上的造型很相似,色泽也很好,还是方塔街上几个城市雕塑的原型”;“原来元明清时期的好多画家都是我们常熟的,他们原作的墨色很滋润,笔法很纯熟。如黄公望、王的墓就在虞山上”;“庞熏、陆抑非的绘画都是我们常熟人的骄傲,他们的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了形式美与艺术美”……

二、走进园林探美

提到园林艺术,地处江南的教师往往将苏州园林作为主要内容讲解,而与苏州园林一脉相承的常熟园林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二分春色在虞山。现有教材只列举了苏州园林。我在教学中从常熟的燕园和曾赵园入手,着重介绍园林艺术的移步换景、借景虞山、诗画相称、入园即入画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旅游,让他们比较外地的园林与常熟园林的异同点,谈感受、写体会,以此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评价能力。他们时常写道:“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的园林小中见大,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借景虞山,借景尚湖,真正成了大园中有小园,人就像生活在山水画中一样。这就是江南园林所要追求的意境。”

三、走进民间学艺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民间美术,它拥有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最广阔的展示空间、最原生态的审美要求,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它的美。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民间美术是弘扬地方美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

常熟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特色各异。既有传统民间美术的剪纸、年画、风筝,又有江南特色的苏绣、印染、竹编,更有常熟特色的花边、红木雕刻、服装、花灯。在实际教学中,先让学生掌握教材上民间美术的知识,再以班级为单位确立关于常熟民间美术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最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收集资料、观察学习制作工艺、总结提炼完成研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四、走进城市寻根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为了商业、为了地产,许多原有的古建筑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被损毁、拆除。现今许多城市虽然已越来越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古建筑的作用,正如教材写道:不科学的维修、改造甚至重建,“毁坏了真古董而造假古董”,不但破坏了古建筑的历史内涵,而且污染了观赏者的视线,降低了参观者的审美品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的常熟在保护古建筑方面做得很好。这不仅提升了城市历史文化品位,而且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源。如:介绍建筑时,既可以在市中心找到江南民居,又可以看到古城墙遗址;既可以感受历史名人故居,又可以体验宗教建筑,让学生亲眼看错落有致的小桥流水,亲耳听优雅的吴韵古曲,亲手摸城墙上的斑驳砖块,亲口尝色香味俱全的特色食品,亲笔画城中村人们的惬意生活。

五、走进商城觅香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商家为了推销商品,在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更是形式多样。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这一类视觉传达艺术是学习内容。各地都有商场、超市,规模大小不一,可以从中体验到商业美术的特点。我利用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常熟服装城作为素材基地,让学生深入服装城,对服装城内三万多个店铺、摊位,有选择地进行观察、比较、体验、分析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是如何利用美术手段宣传商品的。同时利用网络、杂志等各种媒体,对那些企业作进一步的了解。常熟建材市场也是学生体验设计艺术美的重要基地,家具灯饰、门窗铁艺、假山根雕、软装布艺等都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工艺品。走进商城,学生深刻体会到商业美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把当代美术流行元素运用于学校学习、家庭生活中,提高美术综合素质。

六、校园文化点睛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涵盖全校教职员工,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导向,融合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一种群体文化。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发挥美术教育功效。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艺术

1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

1.1中国古典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任何设计都是文化的体现,是精神的再现,通常会受到社会一定时期内的精神、价值观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设计艺术可以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如出土的马家窑舞蹈纹彩盆的人物纹饰,通过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向左右延伸,将古代先民生活的纯真朴实的稚趣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夏商周的青铜器的纹饰,先期见线条粗犷、凝重,之后逐渐变得较为抽象流畅。楚国时期的漆器主要以凤纹为主,富有变化,通过各种分化、异化及各种组合,使得设计更加丰富和富有特色。

1.2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

对环境的艺术设计是人类主动改变自然的一种行为。其设计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如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庸、平和,在相关的各种传统建筑中就体现出这一点,表现为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在空间设计中尽可能的融合自然中的各种景象,将天然的各种石、水、花、草、树、木自然应用于设计中,相互之间配合协调。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能够与自然环境达到有机协调和平衡,相互结合,相互映衬,达到较为完美的状态。本质上来说建筑既是物种财富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思想的体现和创作。不存在孤傲兀立的个体建筑,见到较多的大都是有着对称、协调和错落有致的有着和谐美感的建筑。

1.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代表――苏州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可以说以苏州园林为例最恰当不过了,它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体现。苏州园林的拙政园,疏密有致、厅榭典雅、花木茂盛、有山有水、体现出江南水乡的灵性;有被称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其厅堂宽阔轩宇、走廊周绕、奇石壮观,有富有变化、类似迷宫探幽的狮子林等等。在苏州园林的有限空间内既可以看到文字、书画作品,也可以看到相关建筑、雕刻艺术的展现,通过艺术化的设计将自然的山、水、月等巧妙的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为人类创造出一幅美好的艺术自然景观。正如“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古代园林的名师巧匠,通过对人文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考察,对布局及设计进行精心策划,富有创意的营造景物,使其富有意境,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古典园林风貌。此外,古代设计者善于将古代的道家的辩证唯物思想应用于园林的设计创作中,景物既有动,也有静,在设计之前就事先考虑到位。所谓的静观,就是在园林中设计出给游人驻足观看的景点,动观就是通过步步设景,廊引人随,移步换景来达到景观的变化。从布局来看,苏州园林主要借助水来设计园林,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步步景观;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效法自然;在空间上既有开阔明朗,也有曲径通幽,亦深亦浅,亦虚亦实。如拙政园的不对称的格局,留园疏密有致的设计,都设计得巧妙到位。又以少胜多的网师园,以小见长,但小而精,不乏景观,通过假山的设计使得建筑富有特色。通常在设计中设计的密度较大容易而粗犷较难,绮丽容易而淡雅难,但拙政园的中部在设计上“疏而不失旷,淡雅不流寒酸”,二者结合的相当巧妙,可谓心血之作。苏州园林的各个景观的设计无不浸透了古代造园家的艺术手法和心血,使其富有特色,并有着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其中游玩,不仅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可欣赏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诗词中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成语中的曲径通幽、峰回路转都可以在苏州园林中找到原景,真是巧夺天工,人间仙境。实际上一座优秀的建筑,其文化内涵常常会大于其建筑本身。从这里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于建筑的巨大影响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2.1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传统文化使为中国建筑奠定了文化基础,使其不断发扬光大,但也使得中国建筑的过于保守。因此,在建设设计时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还要不断创新,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使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获得不断的充实、创新和发展。解除传统文化对建筑的桎梏,使二者都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

2.2传统文化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不仅影响建筑,同时也会对现代的园林设计产生影响,因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较强的正确性,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在当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认可,和现代的自然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例如在现代的水景处理中,也体现出对古典园林中水景动态美的设计手法,不同的是现代水景观使用高科技手段,将富有变化的水景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又如现代景观中的栽植设计,植物的种类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设计理念且效果高于传统设计。这些无不体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总之,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当代的建筑及景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博大精深的丰富素材。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及设计风格的融合与发展

3.1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在现代众多的建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要数建筑师贝聿铭莫。在其设计的香山饭店中,其设计风格不仅和广州、漓江、苏州等骨牌式的建筑不同,而且也和国际上设有旋转餐厅、灯笼电梯的“现代化旅馆”不同,具有自身的特色。其色彩主要以白、灰和黄褐三种颜色为主,在有机融合地形的基础上建设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较多使用的正方形和圆形,使得建筑即中规中矩,又富有中庸特色。院落式的建筑布局体现出中国的独具特色,而且在入口处的前庭绿化较少,按广场设计,这不同于我国众多的传统园林设计,是顺应现代旅游设计的集中体现,而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敞开,远处可以看到山,近处可以看见水,鹅卵石小径,树木林立,土地铺草,布置的景观错落有致,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设计思想。

3.2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的融合

目前的现代设计不乏流行色彩与古典风格的结合,在现代流行装饰材料中不乏古典元素的身影。传统设计风格重视“禅”,而现代风格则追求“酷”,形成了平和安详与激烈尖锐的激烈碰撞。恰当的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的融合与平衡,是目前消费者心理的真正体现。在现代派中经常使用点、线、面,色彩上以黑、白、灰为主,较多的使用不锈钢饰面,体现出“冷酷的情感”;在装修中,空间上较少使用曲面,较多以直线交叉与层叠来设计空间;在局部的装饰与色彩选择上,可以看到古典元素的运用,如使用古式的案、椅、雕刻等,在颜色上选择藏青、赭红,来表现现代人潜意识中的怀古观念。从这写设计中,可以看到古典与现代的激烈交锋,体现了现代人在思想上的复杂、矛盾,既不排斥传统而又注重现代。

当代设计师在设计中不仅要继承“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传统思想,而且还要结合现代实际,在借鉴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让现代建筑及设计体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殷惫平,赵思毅.中国古代建筑窗饰艺术欣赏[J].建筑知识,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