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基本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 建筑业
0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然而与此同时,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都被极度压缩,施工企业要想扩大利润空间,降低工程成本是重中之重。
1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监督和控制,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其控制主体则是人,其手段主要是通过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因此,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应坚持以下原则:
1.1 厉行节约原则
节约就是工程项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当然,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要着眼于施工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从提高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角度来达到节约的目的。
1.2 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即工程施工项目的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所谓全员控制是指成本控制涉及到施工项目部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过程,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利益都有关,因此成本控制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而不能认为成本控制仅是负责预、结算及财务部门的事情。所谓全过程控制是指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如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阶段要按照设计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在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从而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1.3 目标落实原则
目标管理是把围绕目标,通过计划、控制、分析、考核等实现既定目标,它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在工程施工中,要通过逐一落实施工阶段性目标,完成成本控制的任务。实施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责任要全面,要突出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人的业绩进行考评,做到奖罚分明。
1.4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后,要及时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以便迅速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在动态控制中要注意 “例外”事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例外”的情况通常需要我们采用灵活的办法加以处置。比如实际成本支出低于标准成本太多,它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后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作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造成质量低,除可能带来返工和增加保修费用外,质量成本控制还影响企业声誉。尽管有些成本差异虽未超过规定的百分率或最低金额,但一直在控制线的上下限线附近徘徊,亦应视为“例外”。意味着原来的成本预测可能不准确,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对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公司与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其次,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笔者认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降低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关键
按时购买材料是降低材料资金占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过早购买,材料款就会过早付给材料供应商,增加资金占用费,而一旦不能及时付款就会引致供应商起诉,浪费人力财力,还可能因为存放的地点与施工地点不一致而增加二次搬运费;但如果施工进度赶上来急需材料,而材料没有提前预计,这样不仅会影响进度,还会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
加强地方供材的管理,也是降低材料费用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许多地方地材料供应商垄断地材料供应,哄抬价格,并且不许外地的供应商供料,强买强卖,要求收料员按他们提供的方量进行收料,甚至对收料员进行威胁殴打。因此施工单位首先要做好料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其次是对收料进行有效监管,必须两人以上进行收料,而且必须要求物资人员在场。
2.2 充分利用夜间、冬季、雨季施工,降低工时成本
目前国内许多施工单位,除了工期要求很紧的国家重点建设的高速铁路以及一些市政工程等项目外,夜间都没有或者很少组织施工。本来如人们所想,工地晚上应该是灯火通明、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但是这种场面在许多在建的工程项目上几乎看不到。施工单位可以完全可以安排三班人员,进行三班倒,如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路基拉料上土方、路基碾压等完全可以在夜间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可以见缝插针,在小的作业面上合理安排,组织好冬季施工和雨季施工,如桥涵又特别是涵洞、通道的施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在雨季可以搭建临时塑料蓬,以减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减少人工费用。
2.3 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机械使用费
为了满足在开工几天内上足设备的要求,施工单位往往不得不从千里之外的公司总部调来设备,而上场后却没有多少作业面,造成机械设备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施工单位在上场的时候通过租赁来解决。施工企业可以在当地外租一些设备,以减少上场运输费用。各施工队之间还可以合租或者由项目部在各施工队之间相互调动设备,从而从整体上减少租用机械设备费用。另外就是在施工现场允许的情况下,租用当地的农用运输车、农用小型挖掘机等。不仅成本低,而且在许多大型设备去不了的地方充分发挥机械体积小的优势。
2.4 精简机构,压缩开支,节约工程施工间接费用
目前许多施工项目部机构大而全,人浮于事。建议压缩机构和人员编制与人员外聘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在社会上招聘或者联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本单位实习,对他们进行帮、教、带,不仅给相关人员以实践的机会,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减少项目部的各项不必要开支。比如目前许多施工单位上场时就购买新车,并且是价格不菲的中高档小车,还有的是耗油料量大得惊人的越野车。其实在用车上大可不必相互攀比,完全可以使用旧车,或者是购买中低档的小车。如果是工地现场使用小车,建议租用当地的车辆。
2.5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尽管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也引发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一些质量较差的工程,在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下,往往会造成相当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比如2008 年初的冰灾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 无论是工程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 都明显体现出整本素质偏低的不足, 不具备对工程施工的整体规划性, 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很多管理人员甚至不具备投资效益观念, 更惶论施工人员, 无法充分发挥合同效能的作用。其次, 施工进度把握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违规现象比较频繁,很多电力工程实际的施工进度管理中,工程管理人员缺乏施工技术的整体贯穿引导能力,岗位安排不合理、职责不够明确等,从而导致工程施工出现工程私自提前、作业过程中未以相关施工规范为指导,最终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最后,不具备成本管理意识。在很多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工程管理人员无法组织设计科学的施工计划, 因此人员窝工、浪费材料、设备闲置等问题比较常见,因此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也有所提高;还有一些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设备配置时,无法做到合理、有效,浪费了大量的设备资源;而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更快的工程进度与工程效益,而忽略了质量管理与成本分析。
2 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2 .1 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预控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均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对于电力施工行业的相关规范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电力施工行业的质量规范条文比较多,质量管理人员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熟悉规范、条件,边干边学、边学边提高。严把材料质量关,严禁伪劣产品入场。施工前要做好全面的计划工作,比如施工人员的组织进场计划、机具设备配置计划、材料采购进度以及施工进度计划等,并根据业主单位提出的施工质量要求与安全管理要求等内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艺安装标准与效果图,将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质量管理做进一步细化。
2. 2 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可以说要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性, 就要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因此要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进一步改善电气技术措施与操作用点。具体如下:如果手电钻的电压超过36V,则施工时要佩戴绝缘手套与绝缘鞋,并且要保证劳动保护用品的完整性;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所拆除的电线, 如果线头带电要用绝缘带包扎好; 高空作业前要对安全带的性能进行仔细检查, 且扶梯要有防滑措施;如果作业环境露天、潮湿, 或者在金属构架上施工, 采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其负荷线要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而且不得有接头;保证手持型电动工具的性能正常,使用前要进行空载检测,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所有入场的绝缘保护材料与设备均要做绝缘检查。
2 .3 施工过程的管理
2.3.1 基础工程
电力工程中基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杆塔、设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发生变形或倒塌, 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下沉等情况; 可以说对于输电线路及变电一次设备而言, 其运行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跟基础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尤其是转角塔和35kV以上断路器,由于其运行及分合闸具有较大的上拔力,基础施工过程中,地脚螺栓埋设要与基础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 以保证地脚螺栓强度, 一般来讲,对于输电线路杆塔和变电一次设备的基础都应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杜绝“挖坑填土”方式经行基础施工,以确保线路及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3.2 杆塔工程
根据受力特点不同, 杆塔分为两种即直线型杆塔与耐张型杆塔, 在实际工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何种类型的杆塔,否则会对电力工程的可靠性、运行效率以及后期维护等产生不利影响。通常对于运输、施工均比较方便的平地丘陵地区, 可以优先选择钢筋混凝土杆与预应力混凝土杆, 而出线直廊受到限制的地区或者垂直档距比较大,则要选择铁塔杆塔。
2.3.3 光缆的施工
光缆施工过程中, 重点管理内容即为光缆的防雷措施,虽然光纤不会引雷,但是其中有金属,因此要采取合理的避雷措施。在进行光缆施工前要对设计资料、施工原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性能良好; 然后严格按照技术说明书以及安装作业规范进行施工操作; 在架设光缆前要保证光缆的技术性能处于稳定、良好的状态,如有必要,要对每盘光缆进行测时。
3 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措施
3.1 成本预测
要做好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做好工程成本预算,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因为电力工程成本投入大、工序复杂、工期长, 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对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较为关注, 而忽略了工程的成本造价管理, 因此要在施工初期在做好工程成本预算的基础上, 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 从而对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操作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帮助其树立成本意识。具体而言,成本预测要从设计阶段开始, 在设计阶段要基于审查的角度做好设计目标、设计任务、施工图等资料的检查、验收,如果设计手段或者施工工艺与工程要求不符,则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证;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杜绝由于设计原因而导致的返工问题, 真正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有机结合;此外,设计阶段要对设计人员进行相关施工工艺的培训, 防止设计人员仅从设计的角度设计图纸, 而忽略了施工工艺的实用性以及成本管理的适用性。接下来针对施工阶段的重点工序和重点工艺, 将整个变电站施工阶段的成本做大致的规划和预测, 给出详细的成本预测报告, 并结合实际的施工工艺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给出详细的规划建议。
3 .2 动态性的成本控制
在完成电力工程的施工成本预测后,就要结合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法, 进行整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要注意该环节的成本控制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具体而言,施工过程中动态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工程材料费用等。通常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用与施工机械使用费相对固定,即使出现波动也不会超过一定的幅度,而工程材料的成本是由设计图纸、施工条件、市场价格、施工工艺及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因此工程材料成本存在较多变数, 所以动态性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针对工程材料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在施工前要仔细阅读图纸,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阶段材料需求详细计划, 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 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先进的工艺以减少浪费, 在关键点位置必须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跟班作业, 防止因施工不善而返工造成人工、材料、机械的严重浪费。
4 结语
总之, 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需要更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措施和技术, 电力企业要想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的探索管理的新思路,同时加强软、硬环节的同步建设。
参考文献
[1] 练志生.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18(2).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的常见故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53-02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分类和结构
1.分类:三相异步电动机可按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按转子绕组形式分鼠笼型、绕线型;按工作原理分异步、同步;按电源相数分三相、单相;按电动机机壳的防护形式分开启式、防护式、封闭式、防水式、潜水式、防爆式。按绝缘等级分A、E、B、F、H、C。
2.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定子和转子。
定子:其作用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铁芯是电机磁路的一部分,绕组是定子中电路部分,它由三个独立的绕组组成,分别为A相、B相、C相,三相绕组按规定结成三角形或星形,机座用来安装定子铁芯和整个电动机用的同时散发电动机运行中产生热量的作用。
转子:是电动机转动部分的总称,其作用是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获得一个转动力矩以带动生产机械一同转动。转子铁芯是由硅钢片叠成的圆柱体,固定在转轴上,它与定子铁芯组成电机的闭合磁路,在转子铁芯的外圆上有均匀分布的槽,槽内安放转子绕组。按转子绕组构造不同,电动机可分为绕线式和鼠笼式两种。
(1)鼠笼式:鼠笼型转子铁芯上均匀分布着许多槽,每一个槽内都有一根裸导条,在伸出两端的槽口处用两个环形端环把两端所有导条都连接起来。如果去掉铁芯,整个绕组的外形就像一个鼠笼,故称鼠笼型转子。(2)绕线型转子的绕组和定子绕组相似,是用绝缘导线嵌在槽内,接成三相对称绕组,一般用星形连接。三根引出线分别接到转轴上的三个彼此绝缘的集电环上,在通过电刷把电流引出来。
二、旋转磁场及旋转方向
1.旋转磁场:当定子三相绕组接到三相电源上时,绕组内将通过三相对称电流,并在空间产生旋转磁场,此磁场以同步转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静止的转子和磁场之间就有相对运动,在转子导体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由于转子导体两端分别被两个端环连载一起(鼠笼)因而相互构成了闭合回路。在此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内就有电流通过,此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将产生电磁力。作用在转子导体上的电磁力对于转子的轴形成了电磁转矩,其作用与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一致,因此转子就顺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转动起来。
2.若要改变磁场的转向,只需改变通入三相绕组中的电源相序就行了,也就是将电源的三根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电动机就反转了。
三、电动机绕组
绕组是电动机主要部件,也是电气结构的核心。三相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彼此相隔120°电角度,每相的导体数、并联支路数相等,导体规格一样,每相导体或线圈在空间的分布一样。绕组是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起来,具有一定功能的组合体,是产生电磁变化和能量转换的关键。
绕组的几个基本术语:节距、极距、极数、电角度、级相组、每极每相槽数、绕组并联路数。绕组常用的形式:单层有同心式、链式、交叉式绕组。双层有叠绕组和波绕组等。电机绕组接线:庶极接法、显极接法。我们只有充分了解绕组的结构、排列规律、接线方法及操作规律才能更好地掌握使用方法和维修。为了增加电动机使用寿命绕组需要浸漆。绕组经过浸漆处理,增强了机械和电气性能,改善了散热条件,加固了绕组的机械强度,提高了防潮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延缓绝缘老化程度。
四、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有些生产机械在工作时需要调节速度,为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在负载不变的情况下,用人为的方法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改变电动机转速有三种方法:(1)改变电源频率来调速:电网电压频率是固定的,如要改变电源频率对电动机调速,可采用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频率固定的交流电变换成电压和频率可调的交流电,若均匀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则可以平滑的改变电动机转速。(2)改变绕组磁极对数来调速:当改变定子绕组磁极对数时,可使电机转速改变。如果绕组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就减小一半,因而转子的转速差不多减小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3)改变转差率来调速:这只有在绕线式电动机中才能实现。它是在转子绕组中接入调速变阻器后(起动电阻不能用来调速)由于惯性转速或转差率不立即发生变化,于是转子电流减小,转矩也随之下降,转子转速就下降,转差率增大。
五、电动机的启动
将定子绕组接上三相电源,如果此时起动转矩大于轴上的反抗转矩,则电动机开始起动。
1.全压起动又称直接起动。是利用闸刀开关或接触器把电动机直接接到具有额定电压的电源上,这种起动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起动转矩大,起动过程短,但起动电流较大。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长,全压起动的电动机功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只要电源的容量或变压器的容量足够大时,应尽量采用直接起动。
2.降压起动。当电动机功率较大时,起动电流也较大。为了减小起动时对同一条线路上其他电气设备的影响,可利用降压设备降低每相绕组的外加电压来减小起动电流。(1)电阻(或电抗)降压起动:这种起动方式是在电路中串联电阻或电抗以降低起动电压。启动时将电阻(或电抗)串联在电路中,因此限制了起动电流。当电动机达到相当转速时,将电阻(或电抗)短接,电动机便在额定电压下运行。(2)星-三角起动:它只适用于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是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启动时将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当电动机转速升到接近额定转速时,再将定子绕组换成三角形接法,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自耦变压器起动:这种方法多用于中型和大型电动机起动。启动时电动机在经过自耦变压器降压情况下起动。当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将自耦变压器切除,电动机直接与电源相接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4)延边三角形起动:延边三角形起动方法使采用星形和三角形混合连接,将电动机定子绕组一部分接成星形,另一部分接成三角形。以上四种减压起动方法,不论那一种,电动机起动转矩都与电压平方成正比的减少。
3.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1)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特点是在转子电路中串入变阻器,使起动电流减小,提高了转子电路的功率因数,使起动转矩增大,从而使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2)频敏变阻器起动:频敏变阻器是三个铁芯柱上绕有星接的三相绕组,当刚接通电源时,转子速度为零,频率最大,频敏变阻器的涡流损耗也最大。启动后,随着转速的上升,转子绕组中电源频率逐渐下降,于是频敏变阻器铁芯中的涡流损耗逐渐减少,直到结束。
六、异步电动机试验
为了保证电动机在生产或修复后的质量对电动机应进行一些必要的试验,以检查电动机的质量。试验大致有以下几个项目:
(1)绝缘电阻测定。(2)直流电阻测定(用双臂、单臂电桥)。(3)耐压试验。(4)匝间绝缘试验。(5)转子开路电压测定。(6)空载试验。(7)短路试验(堵转试验)。(8)超速试验。(9)温升试验。(10)负载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检验电动机绕组有无故障,监听电动机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情况,以确保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1、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二、社会功能的增强:
1、包含对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能力的关注
2、包含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包含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考点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包括理论假设和治疗技巧两部分
1930年,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概念
1937年,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 Hollis)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展成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长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1)过去的压力-早年经验;(2)现在的压力-当前社会环境导致早年问题的呈现;(3)问题处理的压力-情绪控制能力欠佳导致问题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价值和潜能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
1、直接技巧:非反思和反思
(1)非反思: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位置;不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的反应。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p142)
(2)反思:互动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分析实际状况)、心理动力反映(分析内心世界)、人格发展反映(评价以往经历)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考点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三阶段
一、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理解服务对象(研究阶段)。
二、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动态诊断(人格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评估)、
2、缘由评估(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分析)、
3、分类诊断(判断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三、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
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
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p143
1、减轻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适应能力;
4、开发潜在能力;
5、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考点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源于行为治疗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主要涉及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治疗技巧
一、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在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加入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人有语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以语言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2、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之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改变,环境的改变状况又反过来影响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的老鼠实验。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强调人的认知在学习中产生。(班杜拉)
这三种理论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2、以学习作为核心
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二、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1、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获取、储存、利用
2、信仰系统:想法、态度、他人的期望、个人经验等
3、自我表述
4、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三、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是与系统脱敏相反的治疗策略
4、厌恶疗法
5、模仿:榜样示范和模仿练习
6、果敢训练:五个步骤-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无效行为、分析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挑战和改变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寻找有效行为、扩充有效行为的储存库
7、代币管制:用一种替代币的方式计算服务对象做出正确行为后获得的报酬。五个步骤:确定行为修正计划(包括目标行为、测量标准、修正时间)、选择强化物、建立代币管制(类型、方法、人员)、执行计划、逐渐取消代币管制
考点5、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既有认知又有行为,既有内在又有外在
考点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由艾利斯提出,他与哈帕合作,于1955年正式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入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ABC理论
A: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事件
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eliefs)-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C: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非理性信念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是指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绝对化p148-要求过高,希望完美无缺
普遍化-把某些看法概括为普遍特性
抽象化-把具体场景的经验抽象为一般准则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1)反映感受
(2)角色扮演
(3)冒险
(4)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1)辩论
(2)理性功课
(3)放弃自我评价
(4)自我表露
(5)示范
(6)替代性选择
(7)去灾难化
(8)想象
考点7、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考点8、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
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为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
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具体讲述了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问题解决的手段。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求:
1、介入时间有限
2、介入目标清晰
3、介入服务简要
4、服务效果明显
5、介入过程精密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把沟通视为工具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p152
沟通需要达到五种功能:
1、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需要承担的任务、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2、组织: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3、意识水平的提高
4、鼓励
5、方向引导
考点9、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一、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
2、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3、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4、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二、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必须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2、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三、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也是可行的: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考点10、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介入理论
1、危机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二、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时间: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考点11、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当前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考点12、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
一、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开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自我实现倾向
2、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心理适应不良: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服务对象借助曲解和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的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适应失调: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服务对象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二、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能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1、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物,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2、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3、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4、面临众多选择,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5、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考点1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二、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表里如一
2、不评价
3、同感
4、无条件接纳
5、无条件的爱
6、保持独立性
三、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考点14、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由米纽秦(S. Minuchin)提出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形成的组织化系统
2、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p160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1、重演
2、集中焦点
3、感觉震撼
4、划清界限
5、打破平衡
6、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8、显现似是而非的观察视角
9、强调优点
考点15、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二、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评估的基本框架:
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p162
2、家庭系统的弹性
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的关系
三、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需完成三个任务:
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
2、改善家庭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考点16、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
阶段
工作要求
其他相关知识点
接案或转介
一、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意愿
二、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三、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
四、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关于转介服务的概念、注意事项、转介的条件(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p164
收集资料
一、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需要确定三方面的内容:1、服务对象的问题;2、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3、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
*在确定问题过程中需坚持:1、个别化视角;2、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3、警惕自己的价值偏向;4、避免简单归因;5、了解自己的判断标准
制订计划
一、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二、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三、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四、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五、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服务计划的内容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的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
签订协议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三、服务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五、服务双方签字
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2、联系人;3、教育者4、倡导者
5、治疗者
结案
社会工作者需做好4项工作:
1、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
2、 巩固服务对象取得的改变和进步
3、 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3、变化联系方式
结案的五种情况:
1、目标达成;2、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双方关系不和谐;4、服务对象出现新问题,需要其他机构解决;5、因不可预测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评估
评估的内容
1、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2、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3、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的方法
1、 由服务对象评估
2、 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
3、 由机构评估
追踪
追踪的任务
1、 安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取得的进步
2、 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对其支持
3、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考点17、个案工作的技巧
工作阶段
技巧
会谈
1、支持: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2、引领: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
收集资料
1、会谈运用 2、调查表的使用 3、观察的运用
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
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效果评估;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基线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服务对象影响评估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
考点18、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英国,在90年代后发展出“照顾管理”(care management)概念,强调提供一套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服务,目标是管理案主处境和提供支持。
个案管理是介于社会工作直接工作技巧与间接服务之间的一种整合方法,也被称为“综融性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的含义、特点
1、含义:个案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体系取向和过程取向
体系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用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被照顾的需求”
过程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一种协调的过程,通过协调和获得各种资源,来协助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服务对象”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提供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个案管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并在资源取得和使用上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
2、工作方法: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
3、功能:具有双重功能:(1)经过协调实现服务提供;(2)展示责信态度的服务提供(社会问责、强调效率)
二、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1、服务对象参与
2、服务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其生理、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
评估分为:初始评估、需求评估、财务评估、社会工作专业评估
3、照顾协调
4、资源整合
5、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6、服务的监督
三、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一种服务体系、也是一种服务过程
(一)个案发掘与转介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技术: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角色
2、引出服务对象问题的信息
3、把握服务对象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可能带有的负面感觉
4、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5、厘清角色期待
(二)评估(assessment,预估)与选择
(三)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在服务计划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个案管理者必须确保能有适当的资源来提供给机构服务使用者,满足其需求;2、个案管理者必须对使用昂贵和稀少的资源负责
(四)监督和评估
服务结束后评估的主要指标:
1、是否符合服务使用者的需求
2、服务使用者对整个服务结果是否满意
3、目标是否实现
(五)结案:p180
考点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该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方法。(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
意识: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符合理性)
前意识: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需通过思考才能觉察到
潜意识: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难以觉察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非理性)
2、人格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本能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3、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
治疗的基本思路:个人的问题源自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调解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
实务原则:个别化;签订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基本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倾听、感受、支持、接纳、理解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协议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治疗计划、时间表)、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
2、治疗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支持与安全
3、治疗性对话:p114包含三个方面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阐释过程
考点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2、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
3、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思维定势、不假思索p115
4、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5、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p116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1)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习得的,所以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服务对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更是认知的结果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2、社会工作实务应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认知、不切实际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助人过程
1、确定评估重点: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2、专业关系的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协议,建立结构性、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次数、见面主题、目标确定)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
三、服务步骤p118
1、确认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
3、发现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
4、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
5、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
四、结案与跟进
1、当受助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回到正常轨道上时,应进入结案阶段
2、社会工作者应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作为结案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提供帮助应注意的几点:
1、应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改变是相联的,服务对象的自主意志和信念非常重要
2、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认知错误
3、服务过程首先要明确界定服务对象认知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逐步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4、鼓励合作,逐步使服务对象成为自我帮助者
考点3、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p125
1、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是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2、社会工作专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Hearn)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概念
3、平克斯和米纳罕将社会环境分为: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
4、系统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将人与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社会工作的干预就是对系统的干预。
5、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系统,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6、社会工作者应该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中进行考察
生态系统理论:p126
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知识
1、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
2、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生态资源分布等关于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与环境的互动、互惠、互调
2、个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发展,理解个人须将其置于环境中
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要放在环境中进行理解、判断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系统生态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环境障碍是个人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要从相关系统分析入手
(3)服务对象与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
(4)要把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在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考点4、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相信人性本善,恶是环境的派生现象,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主要观点: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进行选择
基本原则(临床社会工作者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提出):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p129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深入的应用
1、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差别,差别应该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观点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个人的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P130
考点5、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基本知识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2、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之间的共同点: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彼此理解
3、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实践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4、受助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
存在主义的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基本概念
1、觉醒:个人意识的觉醒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5、实行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内在的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有意义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他们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考点6、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点:
增能(empowerment)
1、巴巴拉·索罗门(Barbare 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
2、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无力感的三个来源:p132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无效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
3、服务对象有能力、有价值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三、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
1、干预认可:p133是指来自各个方面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
2、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理论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人们的能力可以不断增强。这里的能力发生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环境层面
3、助人过程的注意方面:
(1)协同的伙伴关系;
(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3)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5)以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巴巴拉·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他们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词:目标责任 成本控制 问题 对策
当前工程施工企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把成本管理费用责任通过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层层落实,以帮助施工企业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摆在每一个工程施工企业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企业只有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努力降低成本,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施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控制概述
所谓的目标成本控制法主要是指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市场行为,是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产品周期综合性成本的一个控制工具与方法。施工单位的阶段目标可以借助于目标成本得到反映,其具有先进及可行性。所谓的责任成本控制法主要是指以具体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为对象,实行“分包到个人”的方式。
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意识不强
从我国目前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虽然许多施工项目具有一定的成本意识,但仍待加强。比如很多施工单位都在施工前制定有减低成本的规划,可是只是纸上谈兵,不能落实。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上,各层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明确。导致大家互相推卸责任,没能贯彻落实之前制定的目标计划。
(二)主体不明确
目前,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由预算单位来确定,这种方式导致成本预算机械,落后,往往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施工过程的各种变化需求。导致很多资源浪费,很多方面资金又不到位。须知施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控制的目标不单单只是预算人员拍拍脑门动动笔头就可以解决的,它的实施对象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深刻的认识清楚。
(三)缺乏系统性
一些项目团队和项目经理对于具有前馈作用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依然处于忽视状态。其财政方面的管理模式落后,呆板,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往往是哪里有需要,就给哪里增加资金,往往导致财政周转出问题。控制结果也不能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没有形成一个施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控制体系。更谈不上对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舍本逐末,事倍功半。
(四)没有量化管理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要么采用简单的提取比例法,导致定量不够准确;要么干脆“拍拍脑袋”来定指标,导致很多指标不合理。这些单位都没有建立起科学的量化成本管理系统。首先就会出现项目成本需要花费多少、能够节约多少、可以增收多少,这些都心里没有数明确的概念。再者就是项目的奖惩盈亏标准没有量化,考核奖励的依据没有或者不充分,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改进建议
(一)增强企业成本意识
成本控制首先需要领导的重视,这是关键因素。各级领导不能只在口头上说说,而要亲力亲为,做好表率。领导要提供一切必要的基础资源,提高认识,积极施行,正确带领员工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决策者应该树立“左手抱西瓜右手捡芝麻”的管理观念,增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开源不忘节流。
(二)明确目标责任成本控制的主体
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要想取得有效的控制,本能只给预算工作人员上紧箍咒。之所以采用先进的目标责任成本控制就是要把成本控制从管理人员到基层施工人员都要行动起来,形成一个使成本利益最大化的氛围,把这一方法在全体员工中实施起来,用做少的资源,创造最好的工程。只有每个参与目标责任成本控制的人员思路清晰,认识深刻,才能把这一高效的成本管理方式贯彻落实下去,在企业内让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体系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三)树立系统的成本控制理念
施工单位必须改变落后的观念,不能认为成本只是由项目经理和财务人员负责就行,以及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毫无关系。企业必培养系统集成的先进成本理念,把质量、安全、工期、环保和资金成本当成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正确处理它好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必须全力做好施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控制工作的每一个工序和每一个环节。
(四)设立定量指标
由成本目标制定开始,到目标完成考核,期间都必须有科学系统的量化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要将设备、材料、劳务、招标的成本节约和施工组织方面的节约,以及节省工程数量和缩工期的节约等方面的指标都逐级量化,最终实现“量体裁衣”。
参考文献:
[1]可淑玲,王伟.施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管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