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Credit management in oil and gas sales enterprises is very important,therefore,establishing credi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very critical,the relevant management personnel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a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oil and gas sales deeply, which i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油气销售企业;信用管理;俗蓟
【Keywords】 sales of oil and gas companies; credit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F0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09-0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油气销售企业信用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导致资金损失相当严重,进而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建立标准化的信用管理体系,成为了当下油气销售企业领导和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首要难题,必须加以重视。
2 油气销售企业信用销售现状分析
2.1 管理力度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气销售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力度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油气销售企业缺少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分析,使得经常出现客户信用度不够,而不能按时结算货款的情况,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一些油气销售企业仅仅重视油气销售后的货款催收,而缺少对事前和事中的风险控制,由于对其风险管理的不到位,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风险,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
2.2 信用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油气销售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由于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销售信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开展,最终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国大部分油气销售企业通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以达到客户信用管理和货款催收工作。然而在此环节中,业务部门往往只是根据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信用判断,缺少相关专业化的判断依据,使得对客户信用的管理出现问题,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缺乏标准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客户信用评价的规范性与否决定着油气销售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油气销售企业都缺乏标准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仅仅是根据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就对其做出信用判断,这显然是缺少科学依据的。由于不能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判断,最终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进一步发展。
3 油气销售企业信用标准化管理机制的构建
3.1 信用管理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
油气销售企业信用标准化管理机制的构建是建立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即将油气销售的各个环节与信用管理相结合,使其形成一个动态的管理形式。在这个全程信用动态管理模式中,主要包括对销售环节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信用的标准化管理,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1]。
3.2 全程信用动态管理体系的构建
油气销售企业全程信用动态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在“5+3”信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所谓的“5+3”信用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即五方面的信用管理流程体系和三方面的信用管理基础保障体系。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
3.2.1 信用管理流程体系
信用管理流程体系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第一,资信调查。资信调查是通过对客户信用度进行实地调查,从而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由于该环节是建立在动态管理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对客户的信用变化进行实时地分析和判断,并进行相关的信用度调整,以降低油气销售企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信用评估。信用评估是通过调查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评价,从而为销售资金赊销工作创造条件。信用评估方法多采用“SC”分析法,即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分析,从而确定客户的信用评价等级。
第三,债权保障。债券保障是建立在销售环节的信用管理手段,通过对该阶段授信审批环节的有效控制,提高信用审核力度,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确保油气销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四,账款清收。账款清收是对销售后这一阶段的信用管理。企业账款清收方式大体包括以下三点,即通过电话方式进行账款清收、由收账机构进行账款清收以及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账款清收。企业在进行销售后阶段的账款清收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费用,例如通讯费、诉讼费等,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账款清收时,相关人员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以保证企业在损失最低的情况下完成账款的清收任务。
第五,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是信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责任追究的具体实行需要参考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明确信用管理责任人,即责任由信用调查分析人员承担;其二,实行“谁经办谁负责”的货款清收责任制度,由具体经办人员负责信用款项的发放、管理和收回。如果造成风险和损失,根据损失大小由责任人实施赔偿,不因人员岗位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3.2.2 信用管理基础保障体系
信用管理基础保障体系内容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油气销售企业必须要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该部门的专业水准,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专业化的调查和分析,并且做出信用等级判断,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2]。第二,建立标准的客户信用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进行客户资料的全面搜集和整理,为客户信用调查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三,信用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人员素质是影响信用管理工作的关键,可见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相当重要。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加强信用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提高人员各方面的知识水平,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用评分;消费信贷市场;启示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43-02
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快速发展,并且在各方面增长的潜力巨大。虽然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是我国已成为除日本之外在亚洲个人消费信贷贷款余额最大的国家。据调查,从2005—2011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据BCG公司测算,这一目前规模在7万亿元的市场在未来五年将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长,并在2015年发展成约21万亿元的规模。
随着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由于种种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个人客户的信用水平准确把握的难度越来越大,个人信贷风险随之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个人信用水平进行准确和科学的测算,成为金融机构能否更好地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减小信用风险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个人信用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是个人信用评分。目前,我国个人信用评分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另一类是征信机构基于个人信用报告数据信息开发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一般称为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
二、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及其分类
(一)个人信用评分的定义
个人信用评分是信用评估机构利用信用评分模型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分值形式表述出来,是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一种量化描述。展开来说,个人信用评分机构利用自己建立的特定数理模型,整合个人的基本信息和信用数据,再把个人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个人信用具体情况,如开户数量、还款历史、有无违约记录等大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一个衡量个人信用风险的一个具体数值。通常情况下,分数越高说明个人信用风险越低;反之,分数越低,风险越大。
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美国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广泛应用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管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住房贷款管理及其他个人零售贷款管理等领域。在美国,三大征信局艾可菲(Epuifax)、益百利(Experian)和环联(Trans Union)都提供基于FICO公司(美国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主要是Fair Isaac Company推出的,FICO评分系统也由此得名。)评分模型计算的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这些评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以及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要求对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逐步加强,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迫切需要。
(二)个人信用评分的分类
1.个人信用评分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风险评分,预测消费者违约/坏账风险的大小;第二,收益评分,预测消费者开户后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潜在收益的大小;第三,破产评分,预测消费者破产风险的大小。
2.我国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发展现状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较晚。目前,我国还没有推出全国性的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深圳鹏元资信和上海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最早在我国开展征信系统试点的公司,两家公司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运营模式,上海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由政府直接投资,深圳鹏元资信有限公司由中介公司投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在美国环联公司的帮助下开发了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系统,并于2002年末推出,可以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但是,最终这两个公司的信用管理局评分系统并没有得到央行的肯定,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我国采取政府推动、央行主导的全国征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06年开始研发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系统。
三、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评分的应用方式
(一)适用于中小金融机构的截线方式
截线方式是对信用管理局评分最简单的应用。在图1由横轴表示的由低到高的分数上,金融机构设定个分数线,通过这个分数线进行授信决策。采取保守策略的金融机构采用较高的分数线,采取宽松策略的金融机构采用较低的分数线。金融机构接受评分高于自己所定分数线的客户,而拒绝评分低于自己所定分数线的客户。截线方式基本上是直接应用信用管理局评分进行决策,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决策,缺点是过于简单,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般金融机构应用此方式时要兼顾其他方式统筹考虑。
(二)适用于较大金融机构的双矩阵方式
图2方式就是对图1方式的很好补充。图2方式是将信用局评分和金融机构现有的内部评分相结合进行信用审查的方式。对一般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他们都有自己内部的个人信用评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两者相结合进行决策,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区分低风险和高风险客户的能力,而且可以兼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其他目标。
四、信用管理局评分对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启示
一、互联网的企业信用体系简述
互联网的企业信用是指在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网络共享与其他企业之间通过网络互通、互联进行利益交易而产生的信誉活动的总称,一般在企业发展建设中主要分为商业信用、资金信用和商誉信用。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建设中,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保证了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对企业客户的信息数据库、客户信息的获取以及对客户信息的有效披露进行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建立信用体系对其获取客户的可靠信息提供了保障,同时,能够确保企业和客户之间相互的对称活动。
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源共享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信息资源互通、互联的企业信用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大数据技术下能够从商业运作模式、企业经营模式以及企业管理方法等方面加强与客户之间信用的沟通,加大客户对企业利益往来的信任,从而确定交易关系,实现企业与客户的互利共赢。
(一)全新商业运作模式客观要求
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发展,尤其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商业运作模式,使得全球的业务资源共享往来变得更加便利,而随之带来的传统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控制因电子商务而带来的企业风险,企业就必须对客户的信用互联、互通程度加以确定,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在销售中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科学的判定,但是,对于客户的信息资源的搜集和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传统的人工搜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下,使得企业对信用体系的建设更为重视。
(二)全新企业经营模式内在要求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封闭式经营已经成为过去时,而企业联盟在企业发展中一以全新企业经营模式逐渐显现出来,企业之间为了自身利益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合作的前提下创建企业信用体系,以其作为企业之间能够密切合作的重要保证,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得客户在业务往来中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同时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并为企业发展带了更多的潜在客户,保证了客户队伍在发展中的可信度。
(三)创新企业管理方法的应题之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任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逐渐出现了分离,这就使得互联网环境下信用体系的资源共享建设逐渐面临巨大挑战,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企业资源的互联、互通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具有核心性的网络平台。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要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较为安全的网络管理体系,而其中所包含的信用管理体系越来越体现出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环境下建立企业信用体系,需要通过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企业信息评估系统,通过对工作的逐渐完善来创建企业信用体系,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快速建立完善的企业资源互联、互通信用管理系统,就必须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提升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出发点。
(一)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中建立信用体系,有必要建设完善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和开展互联、互通的网络信用管理工作来发挥工作人员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实质作用,并将信用责任落实到个人。在企业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将人员组织结构划分为矩阵式、职能型、事业部以及混合式的组织结构,但是部门之间也大多缺乏相应的信用体系。因此,如何在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共享的信用关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可以根据互联网的资源开放性原则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部门,并通过职能关系将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紧密的联合起来,共同推进企业信用体系的有效开展,全面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信息评估系统
第一,对资源共享之间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例如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行业的盈利性,、行业的周期性以及行业的成熟性作为企业对行业当前发展状况的评估,并通过行业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第二,对资源共享之间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例如通过对企业的市场分析、产品分析、风险分析、技术创新性分析、经营策略分析以及企业的信用记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分析之后考虑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第三,对资源共享之间的管理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对企业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其管理状况做出明确的信用评价分析。
[关键词]信用管理;一体化平台;数据中心;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33-01
1.信用管理背景与现状
1.1 信用管理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日渐成熟,现代市场经济已迈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体系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如何更好的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将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1.2 国网公司信用管理现状
国家电网公司持续开展主体的企业信用评级,获评“AAA级”的最高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并积极推进电力行业信用建设,公司部分下属企业也有自行开展企业信用建设。但是均仅针对各企业本体的信用建设,缺乏对客户、合作企业、内部员工的信用管理,依旧存在电费回收、供应商履约等各类经营风险。
1.3 信用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国网公司现已建有一体化信息平台、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实现各项业务的深化应用与融合,以及企业级数据资源的全面纳管和高效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公司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企业信用管理的提供有力支撑,无疑可以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经营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控制,助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2.信用管理系统简介和架构的探讨
2.1 系统简介
公司信用管理系统可涵盖公司信用体系、客户信用、供应商信用、内部员工信用等多方面应用,对公司主体、公司下属企业、员工、客户、工程建设企业、供应商的信用信息统一进行采集、整理、存储、分析,通过合理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管控、事后评定,有效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
2.2 系统架构
信用管理系统可采用统一建设,二级部署,多级应用的架构,为每个国网公司的下属企业都建立自身的信用管理系统,同时上级企业可以查看下级企业的信用建设情况,达到多级应用,纵向贯通,信息共享。
2.3 数据交互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而完整规范的信用信息是信用管理的基础。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完善信用标准化体系,规范信用信息数据管理。
系统将对国网公司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抽取,通过财务、人资、安全、生产、营销等多套系统采集所需数据。
除了内部的数据交互,系统还可与社会上的政府各级信用管理系统、第三方征信平台等进行互通互认。从而获取外部企业、客户以及公司员工的社会信用信息,也可将客户缴费与欠费信息反馈于外部信用管理平台。
通过公司与内部以及社会征信平台的数据交互,建成公司的信用数据中心,纳入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3.信用管理系统功能与作用
3.1 大数据助力企业提升信用等级
信用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交互,根据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要求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从人资、财务、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等各系统取得企业自身信用评价所需要的各项信息,进行集中展示,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
建设企业内部各级单位的信用体系评估机制,实现内部评估功能,及时通过大数据以图表等直观的方式展现各单位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掌握薄弱环节,从而针对性的提升企业信用等级。
3.2 与社会征信互认提高电费回收
公司信用管理系统可通与过CRM、营销管理等系统以及外部社会征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实时跟踪客户信用变更,实现客户资信评估,对电能交易实施全过程的信用管理,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
将电费缴纳、偷电窃电纳入社会征信系统,与企业或个人信用挂钩,类似行为将影响企业或个人的信贷业务的办理。而从社会征信平台中获取的客户信用情况也将纳入公司客户信用档案,从而影响客户的用电业务办理,也可为不同的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有效的提高电费回收率,将电费回收带来的经营风险控制在企业经营的可接受范围内。
3.3 供应商征信档案规避经营风险
国网公司每年有大量的工程建设以及物资与服务采购,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影响着工程进度与质量。因此供应商的选择不仅仅通过技术与商务来判断,还应该加入对其信用的评估。
建立统一的供应商信用档案,使用一套评估体系,与内部供应商管理系统、社会征信平台进行动态同步,对供应商企业信用进行评级,将其信用等级做为评标的一项重要标准,进一步规避项目采购的进度、质量、资金、廉政等各类风U。
3.4 员工信用管理践行诚信价值观
“诚信”作为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项,早已深入公司员工的内心。公司可以通过信用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信用管理融入员工日常的工作行为中,以制度约束行为,进一步增强员工的信用理念,提高诚信意识。
通过人资系统建立每位员工的信用档案,建立员工信用等级评级机制,采用内外结合、动态管理的方式管理每位员工的信用等级。
内部方面,国网公司已有安全工作、员工行为、保密工作、供电服务等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再结合公司其他的一些廉政行为、违章违规、离职审计、弄虚作假、文明督察、图书借阅等行为,将这些措施融入至员工信用等级评级机制。外部方面,将社会个人信用以及违法违纪、交通违章等方面带入公司内部参与评级。
员工的信用等级将与员工的评先评优、职位晋升、人才选拔、岗位应聘、年终绩效等各方面挂钩,信用良好者机会优先,信用不良者甚至遭遇一票否决,在企业内部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
3.5 多措施健全失信监察惩戒制度
利用大数据分析、随机抽查、重点督查等手段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发现。通过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实现企业内部跨部门、跨公司信用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开通举报平台,通过匿名举报、实名举报等方式,保障举报者身份保密,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预防举措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在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对于广大企业而言,市场已经处于十分饱和的状态,产品的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并且使用产品的用户通常情况下都较为集中,因此用户在产品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主动权。加之有很多产品隶属于同质化系列的产品,用户转换的成本相当低,遴选的空间很大。因此,不少用户采用压价、拖欠余款的方式,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借助赊销的方式展开竞争。虽然一些企业运用赊销的方式打开了产品的销路,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库存量。可是,我们也必须十分客观地看到,因为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增加了企业的运行风险。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三方面去操控企业应收账款出现的风险。
一、构建完善的企业销售机构回收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预防企业销售人员单纯追求产品销售任务的完成而采取盲目性的销售举措,对此企业必须在内部操控中进一步明确回收产品的账款并非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而是产品销售人员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应构建严密的产品资金回笼考核体系。用收到的产品货款作为企业销售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每个产品的销售人员都必须对每一项产品销售业务从合同的签订一直到产品资金回收的全部进程负责。彻底落实“谁操办、谁催款、谁负责”的收款准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企业销售机构收回账款的积极性。构筑强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激发产品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销售产品。对产品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既要看销售业绩,又要看回收账款的业绩,将两方面的业绩结合起来综合衡量销售人员的整体业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应将考核销售人员的重点放在回收账款方面。对于账款回收业绩突出的销售工作人员应结合收款的难度以及收款的数量给予与之相配套的物质奖励,当然,有奖励必然有惩罚,对于因为销售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大意造成产品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也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处罚规则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
二、构筑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专职信用管理机构最为基本的职责是开发与管理产品客户的资信信息,信用策略的制定以及对产品客户信用额度的审核,对产品应收账款的操控,回收欠款的具体策略等。对于广大企业而言,所面对的客户形形,不尽相同,由于在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要使用大量的产品资源才能得以生存,因此面对身份复杂的企业客户,企业必须通过专职的信用管理机构对所有客户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认真调查赊账客户的详细资料,主要包括拥有资产的情况、财务使用情况、经营情况、过去的业务记录、企业所拥有的信誉度等。依据详细调查的最终结果对客户的信誉等级进行分类,构建完善的赊账客户等级信誉系统档案。信用管理机构必须对客户的赊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对客户的赊账监控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接受客户订购产品的订单,对赊账销售的信用予以批准,对销售产品与回收资金的进程进行全面的记录。信用管理机构必须构筑完善的客户动态资源体系,依据详细调查的客户信誉情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息,最后决定是否批准相关客户的赊账行为,并且在产品的销售单子上签署明确清晰的意见。在记录销售过程以及回收账款的进程中,财务机构必须将产品的销售数据以及收回账款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内告知信用管理机构,从而更新客户动态化的信用资源。
信用管理部门在制定产品应收账款的最大值时一定要进行全面周到的考虑,不但要认真研究当前产品市场的销售情况以及相关客户的信誉度,而且还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能承担的风险情况。从客观角度而言,倘若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了进一步降低应收账款在企业账目中所占有的比例,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定实际应收款项的最大值,从而保障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譬如硬件设备的购买,员工工资以及相关福利的发放等。从本质上说,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在最大限度发挥应收账款功效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应收账款投入的相应成本,提升商业信誉度,让产品销售所获取的收益远远大于应收账款所付出的成本。因此,企业的信用管理机构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信誉制度,并且还应对这种信誉制度所能增加的利润与运用这种制度估计要付出的成本之间进行严密的考究权衡。唯有当这种信誉制度所增加的利润远远超过运用这种制度所付出的成本时,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广泛推广这种信誉制度。信誉制度的制定并非始终不变,而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定期修改信誉制度。如此一来就能让企业确定的信誉度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也能有效保障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在能力范畴内。
此外,信用管理部门还要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强化日常管理工作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前采取对策,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收现保证率分析以及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其中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是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的重点。要想提高应收账款收现率,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企业要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提前有所准备,针对不同账龄的款项制定出经济上可行的不同的收账政策和方案。
三、打造完善的不良账目预备基金系统
客观的说,不论企业运用如何严谨的信誉制度,其实只要有商业信誉行为的存在,就无法避免坏账目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进一步预防应收账款的风险,企业的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可能出现的坏账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预算,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坏账目预备资金,从而避免企业因为拖欠的账款带来的巨大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否合理管理应收账款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管理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质量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