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9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儿童的常见健康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儿童保健,对儿童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2]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个社区都应配备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1新生儿家庭访视

1.1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1.2指导按需哺乳并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合理,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增强婴儿免疫力。此外喂养简便、安全卫生、温度适宜,还能增加母婴感情交流,并利于母亲产后恢复与身体健康,指导产妇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

1.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1.3.1此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常见于3个月-2岁小儿,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国北方佝偻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可能与北方冬季日照短,严寒季节缺少户外活动有关。其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夜间惊啼等,常伴有多汗,尤其是头部,致使小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严重者可出现骨骼改变,如鸡胸、肋外翻等。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

1.3.2指导产妇为预防佝偻病,出生后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加强室外活动,每日不少于1小时。此外,生后1-2周开始,作为预防,应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IU,直至2周岁。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对体重增长不足500g者应查找原因,按体弱儿进行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3.1满月后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力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3.2幼儿膳食指导:4个月左右可以添加辅食,添加的原则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需选择细软食物,同时注意均衡选用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避免小儿挑食。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5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3]

6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出板报、发传单等。

7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儿童保健工作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卫生保健也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促进与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3]

参考文献

[1]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0~6岁 非户籍儿童母亲 儿童保健知识 探讨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46-0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实现,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儿童由于其生理发育不完全,免疫防护能力较弱,抵抗外界环境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且其患病后病情发展较快,死亡率较高[1]。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目前我国非户籍儿童的比例较高,如何对非户籍儿童卫生保健情况进行分析,确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对非户籍儿童保健的现实状况的了解主要还是从非户籍儿童母亲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选择仁怀市城区三个办事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两年期间的180例0~6岁非户籍儿童母亲育儿保健资料,对这些母亲的儿童保健知识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观察其认知结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城区三个办事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两年期间的180例0~6岁非户籍儿童母亲育儿保健资料,这些儿童都在0到6周岁之间,为非户籍儿童。儿童母亲的年龄分布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27.6岁;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中有初中109例,高中41例,高中以上的30例,包括了高职、大专和大学本科等,儿童的家庭条件中年收入在一万到五万的有123人,年收入在五万到十万的有47人,年收入十万以上的有10人,在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以后,对这些非户籍儿童的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的调查研究。

1.2 方法。对该组非户籍儿童的母亲用的是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统一用0-6岁的非户籍儿童的卫生服务现在所处的状况及问卷调查,现场对目标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有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儿童的自然情况、儿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状况以及儿童母亲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需求。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母亲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母亲表示不知道这些上述儿童保健项目占40%。

3 讨论

儿童保健主要是在儿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预防保健医生与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情况进行开展和具体管理的。其包括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及学龄期保健。新生儿保健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实施的保健,这个时期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保健工作以喂养、保温及清洁卫生为主。婴幼儿保健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过程中实施的保健,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智能发育比较突出,语言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但缺乏对危险识别的能力,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创伤、中毒、传染病为主。学龄前期保健是指3~7岁儿童的保健,此时期儿童发育减慢,求知欲强,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和传染病为主。学龄期保健是指7岁到13岁(青春期前)的保健,此时儿童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保健工作以防止龋齿、近视和慢性疾病为主[2]。其中对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工作是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非户籍儿童的母亲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给在非户籍的人群中展开儿童各种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非户籍儿童的母亲对于儿童接种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的需要性相对较高,但受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的影响,对育儿的咨询以及对新生儿进行访视的要求却比较低,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该人群的非户籍性很大及母亲儿童的保健知识十分贫乏、宣传教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大多数非户籍儿童的父母亲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3,4],她们不愿意到妇幼保健机构和医院去咨询,就是医务人员上门提供服务,她们也不太乐意接受保健服务。针对非户籍人口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并且利用这类人群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指导,以便更好的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针对非户籍人口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卫生部门应加强并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接受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基层儿童保健问题的了解,对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张德英,刘英涛,张立.管理者与提供者对非户籍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12(09):716-717

[2] 史晓浩,杰.非户籍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南方人口,2010,14(02):528-529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范文第3篇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视学前教育”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进一步规范我市托幼园所管理,促进等级幼儿园的建设,不断提高办园(所)水平,加快托幼一体化进程,推进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和持续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1、建立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经市政府批准,由市教育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组建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确定联系会议成员,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形成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各镇区要相应建立学前教育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服务。

2、加强对民办托幼园所的积极扶持,引导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

(1)积极探索加强民办托幼园所规范管理的方法。建立幼儿园、托儿所量化管理模式,通过量化管理,提高全市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促进办园(所)质量的提升。各镇区要在依法落实扶持民办托幼园所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其办园(所)行为,加强保教管理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加强招生、收费管理工作,杜绝违规招生和恶性竞争,以规范化的管理手段促进各类托幼园所健康有序地发展。

(2)着力抓好托幼园所的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作为辖区学前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要监督指导辖区内托幼园所把保护婴幼儿的生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强化婴幼儿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同时要通过组织各项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提高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意识和管理能力,要积极协同卫生保健部门做好年度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检查工作,并主动与消防、建设等部门建立密切的关系,及时通报安全情况。

(3)积极稳妥地做好托儿所补办开业登记的后续工作。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要在开学初,根据《关于做好托儿所补办开业审批登记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教通[*]21号)要求,切实履行对辖区内托儿所整改后的复查、验收工作,协助整改后符合条件的托儿所申领办学许可证;对需关停的托儿所,要监督、落实其在限期内停止招生和办所,并解决好人员的分流问题。同时,要加强托儿所规范管理的宣传力度,借助报纸、电视等媒体,告知家长办规范托儿所的必要性。对于符合条件办理办学许可证的托儿所的名单,也要进行登报宣传,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托儿所审批工作更加透明和规范。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办所规范、质量较好的托儿所,为规范托儿所办所行为,提高托儿所保教质量奠定基础。

(二)大力推进等级幼儿园建设,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要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府[*]132号)中提出的“到2010年,全市等级幼儿园达到20%以上”的要求,结合实际,研制并落实本地区等级幼儿园的创建规划。一方面,要对现有非等级幼儿园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大对创建等级幼儿园的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另一方面,严把新办幼儿园的入口关,力求每新办一所幼儿园就增多一所等级幼儿园,为我市学适龄儿童提供更多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三)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1、继续全面启动幼儿园园长(托儿所所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学习方式,满足广大幼儿教师受训的要求。

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要根据本镇区幼儿园的实际水平,制定本地区幼儿园园长的培训计划,建立由教科文卫办(教办)引领,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组织实施,各类幼儿园园长共同参与的教研培训制度,为园长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帮助她们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把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认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理论修养与业务素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考核、评估机制,激发幼儿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落实《纲要》精神,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园”观念,积极开展全市托幼机构的教科研活动,使幼儿园、托儿所的教科研活动逐步走向常规化,促进托幼机构保教质量的提高。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系统化;健康教育;婴幼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145-02

Infant Family Implementation System of Diarrhea Effect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of Health

WEI Hongp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uyao,Yuyao 315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althy education for the infant diarrhea and there families. Methods All 120 cases diarrhea were divid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s 60 cases respectly, conventional education groups, nurse randomness in advance to accept the education plan, without careful with experience to different individuals shall guide the emerging health problems. The observation group executes systematic education mode, by set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prescription, systematic health by responsible nurses use morning evening nursing,infusion,hair medicine,dosing and spare time for health miss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ealth education conten 95.00%, hospitalization satisfaction96.67% than conventional group63.33%、85.00%; Diarrhea stop time days(3.84±1.25), complications 5.00%,less than conventional group(5.12±1.68) days、20.00%(P<0.05). Conclusion Infant family implementation system of diarrhea can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care and satisfaction, worth of clinic application.

[Key words] Systematic;Health education;Infantile diarrhea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儿科常见病,严重时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并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1],有计划地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儿的恢复能取得重要的作用[2],本文我科对住院患儿家属进行了系统化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120例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腹泻病相关诊断[3],男/女比例为65/55;年龄3月~3岁,平均(17.89±7.67)月;体重4.34~25.67kg,平均(14.68±4.73)kg。12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月龄、性别、喂养方式、病情、体重、患儿家属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接受随机性教育,护士事先无周密的教育计划,凭经验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

1.2.2 观察组 实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评估患儿腹泻的实际情况、饮食生活习惯,根据患儿家属的文化背景评价患儿的健康需求,确定教育目标的,制订系统化健康教育处方,按预先设计的健康教育计划,由责任护士利用晨晚间护理、输液、发药、加药及空余时间进行健康宣教。系统化健康教育计划包容:①入院时。家属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及消毒隔离制度,告知患儿家属减少探视。搞好饮食卫生及大、小便处理。②检查前后。告知患儿家属检查的目的、检查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及时告诉家属检查、化验结果及好转程度,介绍治愈的病例。③入院后第1天。根据医生诊断情况告知患儿病情,讲解疾病的防治知识、用药特点及促进康复的相关知识,对于急性期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婴儿,向家属讲解暂禁食的重要性,应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使胃肠道得到适当休息,以利于恢复消化功能。④入院后第2~3天给予生活护理指导,勤换尿布,用固定盆装大小便,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女孩应自前向后洗),然后用软布吸干,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皮布。护理患儿前后用流动水洗手,食具、毛巾、便器用后清洁消毒。腹泻伴高热患儿给予多饮水,温水擦浴或用冰敷,避免腹部受凉。⑤入院后第4~5天给予饮食指导,饮食喂养主要强调腹泻患儿继续喂养的重要性,暂停辅食摄入,母乳喂养儿缩短喂奶时间,少量多次喂奶;人工喂养儿指导配方奶稀释成11或21(奶水),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浓度和奶量;对于6个月以上婴儿可用已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加些植物油、蔬菜、肉末、鱼末等,也可喂养果汁。向家属宣教饮食调整的原则:由稀到稠,尽量鼓励多吃,逐渐过渡到平时饮食。⑥出院前1~2d指导合理喂养,培养小儿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儿童饮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者及早治疗;气候变化时要注意腹部保暖。⑦及时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每周举行一次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讲座由主管护士主持详细讲解腹泻的相关知识,及时收集患儿建议,改进健康教育计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 观察指标

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并发症(红臀、泌尿感染);住院期间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验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内容掌握95.00%、住院期间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的63.33%、85.00%;腹泻停止时间为(3.84±1.25)d、并发症为5.00%,低于常规组的(5.12±1.68)d、20.00%(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医观念及就医时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接受疾病的诊治服务,同时还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健康和防病等方面的知识。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和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4],但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按照医嘱进行护理,以护理目标作为教育目标,是在患儿出现问题时才进行指导,缺乏预见性、系统性,因此应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把健康宣教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工作的始终,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5]。

系统化健康教育计划是通过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期及制定适合病程各阶段的全面教育内容和指导方法;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计划按照每天计划进行,避免以往随意性强、针对性差、效率低的缺点,使健康教育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目的[6];在健康教育前进行评估量化,充分调动患儿家属的积极性,体现健康教育的个性化,提高了患儿家属疾病知识认识能力,取得治疗上的配合和参与[7];通过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使患儿家属了解了本病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了诱发因素有关;实施健康宣教,加强了医患沟通,减轻了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同时及时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运用循证医学原理,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内容掌握95.00%、住院期间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的63.33%、85.00%;腹泻停止时间为(3.84±1.25)d、并发症为5.00%,低于常规组的(5.12±1.68)d、20.00%(P<0.05),因此婴幼儿腹泻应用系统化健康教育计划,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9]。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

[2] 黄香爱.对小儿腹泻患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57-1758.

[3] 沈烧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6.

[4]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导[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0-221.

[5] 徐伟.小儿腹泻病诊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59-61.

[6] 宋华丽,常艳芬,于卓.腹泻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吉林医学,2008,29(18):1516.

[7] 张月娟,何娅娜.规范化健康教育对秋季腹泻患儿的应用及评价[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3):58-59.

[8] 张锦霞.系统健康教育在腹泻病患儿家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5下旬版):1365.

[9] 张兰.腹泻病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l(4):164.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范文第5篇

目的研究实施保健护理系统管理方法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12月及2015年9—12月在本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6例。常规组实行一般管理,干预组实施早期保健护理。观察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组男童身高、女童身高、男童头围、女童头围、男童体重及女童体重分别为(76.01±1.49)、(75.51±1.48)、(45.71±0.89)、(45.01±0.81)cm、(9.81±0.55)、(9.02±0.36)kg,均低于干预组的(77.03±1.51)、(76.49±1.25)、(46.77±1.13)、(45.58±1.42)cm、(10.15±0.67)、(9.61±0.43)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幼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交流、环境适应性及个人交往评分分别为(71.81±1.32)、(72.18±1.31)、(80.03±1.51)、(76.12±2.02)、(80.81±2.10)分,均低于干预组的(90.90±3.41)、(93.90±3.35)、(94.81±2.92)、(90.63±4.34)、(93.71±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幼儿提供早期全面保健护理,通过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智力及增加辅助运动训练,同时注意按照月龄调整饮食结构,及时添加辅食,为幼儿提供充足营养及培养幼儿对颜色、图案的辨识度,多与同龄儿童交流,可有效提高幼儿发育商评分。

关键词:

保健护理;生长;发育;影响

生长指人体各大器官、系统及身体形态发生改变;发育指人体组织、细胞及器官功能上日趋成熟[1]。两者之间联系密切,生长为发育提供基础,发育直接反映生长变化。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但依据个人进食情况、消化功能、遗传等因素影响,呈现一定个体差异[2]。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为其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幼儿的饮食应遵循平衡膳食原则,早期实施保健护理也非常必要。本文研究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9—12月及2015年9—12月于我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幼儿均为足月健康儿童;无先天性疾病;出生时未出现产伤[3]。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6例。常规组男28例,女8例;接受管理时月龄1~12个月,平均(4.3±1.2)个月;干预组男26例,女10例,接受管理时月龄1~10个月,平均(5.1±2.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采用一般护理指导,包括对儿童进行常规体检指导,再依据儿童体检结果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幼儿饮食添加原则等相关知识,告知儿童智力早教的重要性及其他成长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1.2.2干预组

实施早期保健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依据幼儿体检结果制定适宜护理保健措施,教会家属如何实施,告知父母幼儿在成长阶段中需要接受的疫苗种类及接种时间。(2)叮嘱家属为幼儿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包括高热量、蛋白质含量丰富、高纤维素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依据成长阶段不同可听取医生建议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适当增加辅食,及时补充钙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D。(3)注意细心关注幼儿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幼儿接触可能危险物。(4)每日对幼儿进行智力及运动训练,带领儿童做趣味游戏,多与同龄儿童进行交流,在不同月龄实施不同辅助训练指导。(5)为幼儿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父母相关生活行为及态度对其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父母应给幼儿树立榜样。(6)及早进行颜色、图案辨识等行为训练。(7)适时锻炼幼儿进行俯卧、抬腿、转头、手掌抓握能力训练及语言交流能力。(8)父母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幼儿,给予其爱与温暖,有意识引导幼儿树立正确行为意识。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幼儿体重增长情况、头围、身高等情况。进行儿童发育商测定,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交流、环境适应性及个人交往等指标,采用百分制,评分越高表明儿童发育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身高、体重及头围情况比较

常规组男童及女童身高、头围及体重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发育商情况比较

常规组幼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交流、环境适应性及个人交往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如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及幼儿健康等已经成为父母重点关注目标,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精心呵护,不仅要在饮食上给予支持,还要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及运动指导,促进幼儿体格发育的同时注重对其神经及大脑发育的训练[4-5]。幼儿脑部及神经功能有较大发展空间,良好的成长环境及早期智力锻炼可有效提高幼儿智力、学习及适应能力。幼儿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会受到营养支持、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保健护理时应尤为注意[6]。研究表明,对幼儿早期实施保健护理系统管理措施,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可显著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帮助其体格发展,使幼儿机体各方面生长均符合正常值。但目前家属对儿童保健护理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正确认识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应向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告知其此项护理管理模式可帮助幼儿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更积极健康的发育成长,使其机体各方面功能、与人交往、语言、对环境适应性等各个方面均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7-8]。学者研究发现,对幼儿实施早期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提高幼儿发育商评分[9-10]。本文结果表明,常规组男童及女童身高、头围及体重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常规组幼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交流、环境适应性及个人交往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综上所述,为幼儿提供早期全面保健护理措施,通过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智力及辅助运动训练,注意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按照月龄适当添加辅食,为幼儿提供充足营养,有意识培养幼儿对颜色、图案的辨识度,多与同龄儿童交流,可有效提高幼儿发育商评分。

作者:王金燕 单位:汉中市3201医院儿保门诊

参考文献

[1]许小菊,严丽梅.早期儿童发展中保健护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27.

[2]李慧,邱小容,麦梅东.保健护理措施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39-1741.

[3]冉伶,吴霞飞,杨爱萍,等.关于成立儿童居家保健中心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96.

[4]羊小勇.保健护理系统管理下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情况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172-173.

[5]陈红香,刘艳萍.0~1岁门诊患儿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及护理服务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2):209-211.

[6]姜玉娥,杨丽,谢春华,等.0~6岁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J].护理杂志,2013,30(21):26-28.

[7]田慧,刘振寰,马美美.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J].中医儿科杂志,2013,9(2):46-50.

[8]张凤英,覃树勇,兰作平,等.4000名5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8):9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