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因作品本身的开放性与多义性,再加上学生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与知识储备,因此,对同一文学作品,学生会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所以,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以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彰显学生个性。

一、多方位分析人物形象,多元解读文本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是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由物性格特征切入,探究作品意义。一般而言,性格指对事对人的行为与态度上所体现的特点,比如怯弱、活泼、刚强等。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时往往将其定格化、简单化,而忽略了人性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学生自主阅读机会少,这就制约了学生创造的发展,与多元解读要求不符。在文学作品中,正是多元化人物性格才为作品带了无限魅力,给人以探索空间。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方位分析物形象,使其多元解读,深刻理解作品。

第一、引导学生辩证地研究人物性格特征。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并辩证地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在文章中,若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与性格特点,我们自然地得出如下结论:他们势利、虚荣、冷酷、无情、自私等,其态度随着于勒不同境况而截然不同,这有力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但是若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文学作品的主题远不止上述所说。在小说中,也真实地体现了当时如菲利普夫妇般挣扎于社会底层的那些小人物的辛酸生活。因此,若辩证地研究,则会发现菲利普夫妇也有着值得同情之处,有着无以言说的辛酸、悲凉之境。尽管他们存在拜金主义,若细细研读小说,则可读出菲利普夫妇的无奈与辛酸。

第二、研究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在文学作品中,环境主要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这是人物性格得以形成的“土壤”,影响着人物性格的变化与发展。而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环境又是影响人物性格的决定因素。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除本性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形菲利普夫妇无情、自私、贪婪、势利。譬如贫寒、拮据的生活,让这对夫妇难以接受一无所有的于勒,因而冷酷、势利、自私。而以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正是这些性格得以形成的温船。此外,还可引导学生把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方法。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不同的描写方法,可突显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因此,在多元解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常用描写方法,如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等描写。

二、多角度探究主题意蕴,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在阅读与解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抓住作品主题,以发掘作品的关键意蕴,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然而,在文学作品中,其体现的内容是复杂而丰富多彩的,其体现的主题也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同读者会因文学修养、生活体验不同而会由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主题,得到各种看法。通常而言,文学作品内容愈丰富,那么给读者带来的视角则愈广阔,那么其主题则愈开放而多元。然而,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因受考试标准、教学进度与课堂时间的制约,不少语文教师侧重由正统教育层面提取文本主题,而并未放手让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主题,致使学生思维单一,导致文本主题单一化与简单化,限制了学生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伟大而著名的文学作品,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内涵。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教参上,其教学目标则是利用对比手法来揭示文章主旨。也就是将三味书屋里中陈腐而枯燥的生活与百草园中快乐而自由的生活加以对比,反映了孩子喜爱自然,向往自由与快乐的心理,体现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孩子的损害与束缚。翻看其他资料,我们会发现,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是众说纷纭。如由批判说来看,主要是批判封建教育,反映了私塾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由儿童心理说来看,则是回忆三味书屋与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体现了孩子喜爱大自然,并追求新事物、新知识,快乐而天真的心理等。面对不同主题,教师可根据课本,结合学生个人体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辩证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主题。如将上述主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读与选择,并说明原因。这样,可发挥学生主体性,激活经验与知识,实现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第2篇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

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的,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其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知识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不能为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学生阅读量不足和学生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学生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学生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先让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学生的欣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很难安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愿意读。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复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在学习当代文学,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学时,可以将流行的作家作品选出来讲一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敌不过学生的“兴趣”二字。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文学课程中的“史”,而是文学作品。相比较“史”的冷静与机械,文学作品就显得温情与灵动了许多,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在情感的净化作用中升华个人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课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其次是解读经典,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产生于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兴趣。既要选“好”书,又要“读”好书。鼓励学生就文学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学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不随便否定或指责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从理论上加以引导,或者将学生的看法与“史”上存在的意见相比较来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由的研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经典作品时,不能将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个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试着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建立一个对话,“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经典的作品超越时空,经典的文学观点也能超越时代,这种对话的作用既有潜移默化的,又有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学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论述。以解读经典作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一系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历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学史的形成,“史”是构架,“文”是构成要素。教好文学课离不开宏观的“史”的讲解,也离不开微观的作品解读与文献分析。毕竟,“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这一点必须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内在情感的意蕴则要靠反复品味才能知晓。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教学,在一种愉快的形式中学习,获得知识。如果“史”是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那么文学作品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出两篇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两者的异同,再与文学史上的观点相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以情感人的,让人愉悦的,这也决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相关“史”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的关注“文”,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还要靠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还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断出现,新的研究视点也不断出现,“史”在“文”的丰富中形成。因此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让学生把文本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写实小说”中我们所见的是以凡人琐事为中心的故事,叙述语言也很朴实,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因此,在对这样的文本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对生活的评价和对作品的理解相对比。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提出“文学本体”也就意味着文学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性质,“张扬文学性”不是说忽视对“史”的学习,而是指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注重“文学”的一面。现当代文学课不是文学理论课,也不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它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理论升华。它的学习与教学也应该从感性的作品入手,这样才不至于忽略这门课让人愉悦的一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注重这一课程的“实用”性,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一个方面。综合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争取做到“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作者:李贤单位:蚌埠学院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第3篇

    在初中语文文学课教学中引进文学批评方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作品,这样就可以开阔文学课教学的视野。在文学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这样虽然可以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会使我们的分析过于单一,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若是引入文学批评方法,则可以从文化、历史、心理及地域、宗教等各个角度去解读作品,使作品分析更加丰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观念:如果没有详细的讲解,学生是读不懂文学作品的,所以他们在教学中一味地对课文进行讲解,却很少教给学生解读作品的方法。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绝不仅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同样也是作品的阅读者与创造者,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只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见解,还应该引导学生发表学生的见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文学课教学中,教会学生文学批评的方法,学生就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课内外的作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文学批评方法在初中文学课中的运用

    1.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内容。这一种方法主要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来对文学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重点是对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研究,侧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首先,通过社会历史评价方法,能够探寻到作品中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如真实的生活、人物、情感及细节等。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历史评价方法来理解作品中的真实面貌:自由自在地在百草园游戏、听长妈妈讲故事、雪地捕鸟、在三味书屋向老师请教“怪哉”、上课描绣像等,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童年的生活。

    其次,通过社会历史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文学作品必然会依赖一定的社会背景,那么运用这种评价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背景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特别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法解析文学人物的心理。这种方法主要是要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心理现象、作者的创作心理及读者阅读后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认识文学形象的内心世界。

    首先,剖析人物心理。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法去体会小男孩当时的恐惧心理及变化过程,由吓得冷汗直冒到几乎晕倒,到无助啜泣,再到怕摔死宁愿不下去,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自我发挥作用,迈出一小步,又迈出一大步,最终战胜恐惧。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选修课;阅读课堂教学

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即《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文学欣赏被列为选修课系列之一。下面本文以2012 年温州市高中英语深化课改教学培训暨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温州中学李晶老师和刘秀萍老师执教的M6U4Global Warming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文学作品的阅读课堂教学。

一、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刘老师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学生能从引言部分预测文章主旨;(2)学生根据文章标题预测文章主旨;(3) 学生能运用有具体人名的引言,具体数据,正确属性的词等论据使观点具有说服力。李老师的教学目标为:(1) 通过标题预测文章;(2)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全球变暖和科普类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特色; (3) 学生提高评判性阅读能力。这两位老师都是基于科学杂志上的科普说明文的特点设定的教学目标,但第一位老师侧重科普文的语言特色,而第二位老师则侧重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正有了这样合适的、学生通过一堂课能够达到或基本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向导,文本解读过程才能运行在理性的轨道上,“教师就会带着批判的、审慎的目光走近文本,检视文本内容和目标的相关性”(段湘萍,2011)。

二、充分解读文本,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文学作品选修课的阅读课堂教学往往不受老师的重视,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问题,注重词的用法的讲解,课堂教学缺乏主线。上完课后,学生会很快就会忘掉文本。如果选修阅读课只是进行词汇的反复练习,没有深入,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培养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呢?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体裁特征、结构特点、语言特色、作者意图等,才会合理设计教学,让学生深入、有效地阅读。刘老师和李老师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能看出两位老师在以上几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正因为深入的解读,才为我们呈现了各具特色的精彩的两堂课。在解读结构方面,李老师透过概括性的标题和首段editor’s notes引导学生预测文本的线索和脉络,再给文本的主体部分分段。而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编辑笔记以及正文三大部分的文体框架对文章进行预测、并得出文章主旨大意。老师通过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很快地把握了科普类文章的框架脉络。在解读文本语言方面,李晶老师侧重表达赞同观点的丰富表达方法。而刘秀萍老师则注重科普说明文的严谨性,通过“how to make your opinions convincing”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些紧扣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得出科普文语言令人信服的3个特色,即引用名言使用具体人名、使用具体数据和选择与观点情感倾向一致正确属性的词。这些活动为之后输出活动,学生充分使用这三个语言特色改写段落,使论据更具有说服力搭建了支架。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抓住文章的标题,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三、注重文本欣赏,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在文学作品选修课的教学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文学作品又称“美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在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学生只有用心去体会英语语言的美,才能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刘老师关注文本欣赏,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特征,关注科普文文体中作者如何让自己的论据更convincing。

四、利用深层阅读,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的任务过于简单、形式过于单一,不能挖掘文本设计深层次理解的任务。如设计文本结构等概括性的任务、有关作者意图等深层理解的任务缺乏,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激活学生思维,不能帮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深层含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评判性阅读,如预测、推理判断、评判、归纳总结等,从而使学生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成为积极主动、有思想的阅读者。李老师围绕全球变暖的原因、科学家对全球变暖的态度、作者的态度等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握了文本的主旨。之后的输出活动,李老师紧扣输入,要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should we stop Global Warming?Can we really stop Global Warming?”这个输出活动以文本信息为依托,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答案是开放性的。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阅读能力。讨论之后,老师的总结“We human beings can slow , control and make use of Global Warming.”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总而言之,上选修阅读课,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才能更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只有充分解读文本,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只有注重文本欣赏,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只有利用深层阅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有思想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李杰.利用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 (9)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第5篇

虽然说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需求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得古代文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下降。虽然说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成效却并不明显。1、古代文学教育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古代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之、乎、者、也”,更是让学生学习做人,培养学生认知、情感和人格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到现实主义教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以“会做题、能考试”,学生所学只为考取一个高分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古代文学教育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2、教学内容陈旧、单一由于古代文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艺古代文学教育的投入甚少,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这些都导致语古代文学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且授课过程过于模式化和流程化,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强调共性,无的放矢。缺少特殊性,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3、教学缺乏时代特性古代文学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而是应该时时站在社会的制高点,紧跟时展的潮流,并与现代文化进行无缝衔接。教育工作者应从社会本位出发,对古代文学的实用性进行深度挖掘,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生活化”

如前所述,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改变。笔者在此提出古代文学教育的“生活化”教育方法,有利于古代文学教育的进步和改善。教学“生活化”是指让教学处于一种日常生活的状态。古代文学教学的“生活化”有以下三种含义。第一,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描绘的生活场景,解读文学作品中客观存在的内容。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体现。哲学讲“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文学作品的出现,正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反映。这些反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内隐的,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发掘,帮助学生轻而易举的读懂作品,并作品的内容产生兴趣。第二,了解作品创作时期,作者的现实处境,及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经历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会被牢牢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当时社会的影子,也要联系当下的现实生活,追古溯今,为作品解读服务。第三,“生活化”教学是指创造一个自然的、愉悦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和现实生活,采用通俗的方式,把日常生活的用语融合到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中去,着重授课幽默感和通俗性。幽默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俗易懂的解读,让学生能更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场景、人文环境,记忆作者的人生理念。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