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遥感遥测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遥感测绘;测绘工作;测绘技术
一、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所谓的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相关设备对遥远的事物进行监测,从而获取信息及感知的有效方式。其中,传感器这项装备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关键的设备。利用传感器自身的传播性能,遥感技术感知附近及地面事物,在经过确定及筛选之后,获得有用的数据,同时再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利用传感器传递到地面,采用分析法与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最终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信息。此外,遥感技术渗透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及地球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了各个学科的优点,整合而成的一项高端、先进而又精确测绘技术。
二、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应用的现状
1遥感工作资金造价价高
遥感技术在工作中价格较高也是制约遥感技术进一步普及应用的重要问题。伴随着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正在从实验阶段走向技术应用阶段,其地理测绘、地质勘探、灾害监测、环境资源检测的功能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反观当前的各项测绘工作,遥感技术的应用反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角色。主要原因就在于应用遥感技术花费太大,造价太高,因而我国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主要是在重点部门的重点科研项目,比如说运用遥感对地质灾害、环境污染、资源勘探等进行测绘,而一般的工程地质检测、煤矿开采等应用不多。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遥感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必须亟待解决。
2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测、环境污染检测等方面的优越性将会大大推动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事业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而提高遥感技术信息源的空间分辨率,对于加强数据、的准确性、拓展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测量水平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当前的遥感信息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信息源空间分比率较低,导致遥感技术对于微观事物的检测精度不高,只能局限于宏观范围的检测。未来对于信息源空间分辨率的研究,是推动遥感技术发展的关键。
3测绘遥感应用不够广泛
从遥感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发展前景比较乐观,而且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不断在拓展。但是就当前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实际应用范围不够广泛,遥感技术在当今依然是一项不为人所熟知的测绘技术。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的测绘工作,比如地形地质勘测、工程勘探等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测绘技术,对于遥感技术还比较陌生,对其应用就更加受限制,观念上的制约以及对遥感技术的不熟悉制约了遥感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其作用,也不利于遥感技术的大力推广。
(1)当前的遥感技术功能已经波及到许多勘测领域,其全天候、实时性以及监测数据受人为干预较少的优势是传统人工测绘技术难以达到的,测绘数据的精度高、误差较少等也会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如果许多测绘领域依然采用传统的测绘手段,遥感技术的功能就难以全面体现,将不利于遥感技术的深度开发,挫伤遥感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2)遥感技术应用不广泛也不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遥感技术是以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他体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现代空间勘测和开发中的诸多优点,并且是对空间信息技术功能的具体体现和延伸。遥感技术需要GPS技术进行空间导航和定位,这直接影响着遥感技术定位和勘测的精度与准确性。
三、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
1加强对遥感技术深度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调查是相当必要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就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遥感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人员要从加强遥感技术深度研究这一方面出发,提高遥感技术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1)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遥感技术开发研究的鼓励和推动,采取相关措施推动遥感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比如,利用政策优势,鼓励相关部门在开展测绘工作者运用遥感技术,将遥感技术从示范性试验阶段推动到大范围应用普及阶段,使遥感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其技术的优越性,对传统测绘手段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和开创。这将会大大推动遥感技术与实际测绘工作的联系水平,不仅有利于遥感技术发挥其测绘水平上的优势,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发掘遥感技术的弊端,从而推动遥感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2)加大对遥感技术的资金投入也是深度研发遥感技术的关键举措。一项技术从开始研发到投入使用要历经漫长的过程,遥感技术从最初出现到现在也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国也逐渐成为遥感技术大国。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我国必须向着遥感强国的目标前进,因此加强技术的深度研发是极其必要的。
2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与传统测绘工具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极大的规避了传统测绘工作的弊端。(1)遥感技术覆盖范围比较广,能够全面了解所在区域的地理情况,获得全面的资料数据;(2)遥感技术能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实时的检测。这是遥感技术最大的一个优势,遥感技术以全球定位系统作支撑,完成空间导航和定位之后,可以全天候24小时对所检测区域进行动态实时的检测,比如对矿区环境污染的检测,可以获取全面动态的检测数据和画面,从而为矿区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研究数据;(3)遥感技术受人为干预比较少,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所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传统测量手段受主观因素干扰比较大,因而测量的数据会出现误差累积、偏差较大等问题,但是运用遥感技术会有效规避人力测量的劣势,误差不累计,测量数据精度较高。例如在矿区资源监测与定位上,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资源所在范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不科学开采导致的生命安全问题。遥感技术的上述优点使其在许多测绘领域展现出其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拓展了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必将会大大拓展,遥感地质、环境资源监测、气象、灾害检测乃至工程矿区勘探测量中的遥感应用也必会进一步拓展,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灾害预防等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覃永勤.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关键词】遥感影像;水域监测
引言
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主动、快速、准确地获得地表信息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监测区域大、监测目标分散的问题[1],目前已经在国土、林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水域信息主要是依靠水体与其他地物的光谱反射差异[2]。但是基于光谱信息提取的水域范围实际是水面范围,与水利部门所关心的水域范围有一定差异,而且不同时期水位差异会导致水域范围的差异。因此基于光谱信息提取的水域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问题。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影像空间分辨率增大,地物信息表达更详细,水域信息提取中辅助信息更丰富[3]。本文将结合水利部门的实际需要,以高清遥感影像以及大比例地形图为依据,提取苏州市水域范围,并通过实地测绘调查检验提取结果。通过该方法可调查清楚全市水域总面积和分布情况,为今后加强河湖管理,确保水面积不减少提供依据。
一、研究区及数据介绍
(一)研究区概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太湖流域东北部,东邻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与无锡相接,北枕长江。根据《2014年苏州统计年鉴》,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苏州河湖资源丰富,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河湖相连,形成“一江、百湖、万河”的独特水网。全市拥有长江和太湖岸线300多公里,大小湖泊300多个,各级河道2万余条。其中,列入江苏省保护名录的湖泊94个,列入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的河流93条。各类河湖水域在苏州市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和生态景观、水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功能。
(二)数据介绍
本研究遥感影像主要是2013年拍摄的彩色航空影像,已经过正射校正和波段融合处理,空间分辨率为0.2米。研究基准年为2013年,以基准年航空影像为工作底图,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常水位岸线采集水域范围边界。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苏州市测绘基础地形图、苏州市电子地图数据,是各项调查相关信息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另外还可以利用苏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湖泊勘测成果、堤防规划调查资料、各乡镇水系规划成果和其它各种水域调查相关图件、文档和表格等作为参考。
(三)技术路线
二、水域信息提取
水域面积是水域所对应的面积。根据实际需要,水利部门水域管辖范围包括两岸堤防(岸线)之间的水面、边滩、沙洲的面积。
本文调查中原则上水域面积计算按照有硬质岸线和无硬质岸线两种基本情况考虑:对于有硬质岸线(包括堤防,硬质护坡、护岸,挡墙和道路)的水域面积是指硬质岸线之间的面积。在航空影像上硬质岸线一般呈现为白色条状,特征明显,可以根据影像数据结合地形图数据沿硬质岸线或房屋的迎水侧边缘勾绘水域边界(如图2)。
对于无硬质岸线的水域面积是指河岸线之间(或湖岸线所包围的)的面积。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水域常水位岸线为基础,结合不同时段的高分航空影像,沿水陆痕迹线勾绘水域边界(如图3)。
(一)属性信息
根据遥感影像可以准确提取水域范围,确定水域空间分布位置。然后借鉴其他资料为水域信息添加属性,包括河流的分段命名,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确定河流流经区域,确定河流起止点,计算河流长度、面积等。
三、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方法确定河道基本信息表(部分)见表2,对苏州市河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根据图4,含太湖和长江水域在内,苏州市湖泊水域面积最大,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68.6%;其次是河道,比例为29.9%;塘坝水域面积占比最小,为1.5%;
含太湖和长江水域在内,苏州市省管湖泊和流域性河道水域面积为2231.426km2,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69.6%;市管河湖水域面积为452.351km2,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14.1%;县级及以下水域面积为521.228km2,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16.3%。
苏州全市共有各级河道21879条,河道水域总面积为958.117km2,河道总长度为21637.51km。其中,苏州市流域性河道有4条,为长江、望虞河、太浦河和京杭大运河,长江水域面积为456.315km2,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14.2%,流域性河道水域面积为476.048km2,占全市河道水域总面积的49.7%,流域性河道长度为289.26 km,占全市河道总长度的1.3%;市管河道有36条,苏州市管河道水域面积为59.975km2,占全市河道水域总面积的6.3%,市管河道长度为764.01km,占全市河道总长度的3.5%;苏州市县级河道有78条,水域面积为36.563km2,占全市河道水域总面积的3.8%,县级河道长度为901.18km,占比为4.2%;苏州市镇村河道条数最多,为21761条,其面积为385.531km2,占全市河道水域总面积的40.2%,镇村河道长度为19683.07 km,占比为91.0%。
苏州全市共有大小湖泊353个,湖泊水域总面积为2197.838 km2。其中,苏州市省管湖泊有3个,为太湖,鹅真荡,嘉陵荡,太湖水域面积为1754.342km2,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54.7%,省管湖泊水域面积为1755.378km2,占全市湖泊水域总面积的79.9%;列入省湖泊保护名录的其余91个湖泊为市管湖泊,市管湖泊水域面积392.376km2,占全市湖泊水域总面积的17.8%;其余的湖泊均为县管及以下湖泊,县管及以下湖泊有259个,水域面积为50.084km2,占比为2.3%。
塘坝为水域面积小于或等于50亩,具有一定利用功能的小型水域,苏州全市共有塘坝8404个,水域面积为49.050km2。
根据表4含太湖和长江水域在内,苏州各市、区中,吴中区的水域面积列首位,占全市水域总面积的50.6%,主要原因是太湖的大部分水域在吴中区境内,吴中区太湖水域面积占吴中区水域总面积的95.0%;排名第二位的是吴江区,主要原因是苏州市91个市管湖泊有55个在吴江区境内,且境内包含部分太湖水域,吴江区市管湖泊水域面积占吴江区水域总面积的35.1%,太湖水域面积占比为25.9%;苏州市水域面积最小的市、区是姑苏区,因为姑苏区行政区划面积较小,且境内无大湖大河,境内基本为河道水域。
四、结果验证
抽样外业测量验证工作测量采用GPS JSCORS模式,测段总长度约600KM,选取了苏州市各级河道若干段进行了外业测量。
其中,流域性河道中长江未测量,其他3条河道的测段总长度为82.5 km,占除长江以外流域性河道总长度的49%;市管河道抽取了其中35条河道,测段总长度为416.3 km,占市管河道总长度的54%;县级河道抽取了其中18条进行了测量,测段总长度为74.1km,占全市县级河道总长度的8.2%;镇村河道抽取了其中43条进行了测量,测段总长度为51.1 km。 以下是各级河道抽样测量的情况。
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的流域性河道水域范围线点位中误差为±0.11m;水域面积相对误差为-0.1%。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的市管河道水域范围线点位中误差为±0.18m;水域面积相对误差为0.2%。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的县级河道水域范围线点位中误差为±0.19m;水域面积相对误差为0.3%。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的镇村级河道水域范围线点位中误差为±0.20m;水域面积相对误差为-0.3%。
根据抽样河段的验证结果,基于遥感手段提取水域面积的方法精确可靠,精度符合实际需求。说明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的水域边界线具有较高的精度,获取的水域面积精确可靠。
五、结论
遥感技术为水域监测提供了高精度、多时效的数据基础。本文以航空影像为基础,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苏州市水域进行监测,提取水域面积。通过野外测绘调查发现该方法提取精度高,为准确把握区域水域面积、空间位置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成虎,骆剑承.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学计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5-37.
[2]万紫,刘江,徐庆华,王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河道水域变化监测方法研究[J].2013,5(23):37 -45.
[3]成建国,陈德清,郭善昕.环境卫星数据在潘阳湖水域监测中的应用[J].2013,1:52-56.
基金项目:
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专项计划项目(编号2013F10049)
关键词:遥感技术;环境监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 文献标识码: A
一、遥感技术的简介
环保事业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是取得效果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多数仍处于宏观上的研究,缺乏微观具体的处理,遥感技术的开发突破了这一限制,让环保计划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所谓遥感技术,乍一听会不知所云,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遥远感知,这种技术通常是利用遥感器从高空向地面或海洋探测和感知物体性质的新型技术,其作用原理就是根据不同物体之间的不同波普而随之产生的不一样的反应,对通过相关软件所分析出的物体的反射波普的最终结果,来进行有效识别与判断,常见的遥感监测技术分为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以及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不同的技术类型所应用的领域也不一样,遥感技术已成为环保领域里的重要保护方法。
二、遥感技术广泛的适用范围和重要优势
尽管环保事业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但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引入却相对较晚,不过通过近些年来相关人士的不断研发与共同努力,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尤其针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做到了很好地监测与控制,例如:在进行城市大气污染的监测时,利用遥感技术能够以图象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空气污染物的形状、大小及分布区域,有利于人们对污染范围的确定和治理,当然,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远远不止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提升,遥感技术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深入包括农业、渔业、地质、气象、林业等众多领域,可谓实现了对其作用的推广化,而受到如此重视和欢迎的原因,归根结底要依靠其独特的优势特点,遥感技术对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已到了近距离的研究与实施阶段,相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无法反映污染来源、污染势态范围等弊端,明显有所改善,不仅方便、高效、快捷,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环境变化,而且经济成本较低,准确度高,所以被广泛大面积利用。
三、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水环境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水体的光谱特征、确定水体界线、水体温度以及反演水体悬沙规律、叶绿素规律等,基于统计关系的定量反演或定性的进行遥感影像分析,最终确定水体的综合水质指数,反应水质污染现状。环境监测领域正逐步由定性监测发展到定量反应,同时这也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可较高精度的反应出水体的泥沙浊度、叶绿素水平、水体温度,并可对SS、SD、DO、BOD5、COD、TN、TP等指标有一定指示作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控有一定作用。并且目前应用海洋遥感卫星进行海洋污染监控效果较好,对大范围的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化学污染具有一定重大的意义,具有较大应用。
2、大气环境污染监测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其进行臭氧监测、气溶胶含量监测、有害气体和热污染监测,以及对沙尘暴的监测、酸沉降的监测等,随着传感器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十分广泛,全球目前唯一臭氧测量手段即为遥感。采取卫星为传感器搭载平台的遥感技术收集大气信息和地表信息区域性更大,而且是瞬间完成的,应用于大气污染调查,可最大程度避免其误差产生,有利于对大气污染进行动态监测。
遥感用于臭氧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测量臭氧对热红外辐射量的吸收,进而分析臭氧含量的。但遥感技术用于有害气体监测仍是通过间接解译敏感植物受影响状况。对灾害性的大气问题的监测主要是包括沙尘暴、酸沉降、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问题的监测,严重危害环境质量,属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传感器的特定数据对其便有较好的观测效果,如美国NOAA的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便可对气候监测、厄尔尼诺现象等许多环境灾害进行描述性监测。总体来说,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监测发展迅速。
3、植被生态监测
植被生态监测被各种监测均视为重要监测项目,所有监测卫星均需特殊考虑植被周期及生长规律,以便获得更好的监测效果。植被生态遥感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植物生态健康状况解译、植被动态变化的调查城市绿化调查、草场资源调查、林业资源调查等。根据植物不同种类、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对植被生态状况可以进行良好细致的把握。在我国植被生态监测极为重要,其不仅关乎国民经济,而且影响生态安全问题。因此植被生态监测意义重大。
4、土壤及土壤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土壤关系着农业生产、流域非点源污染、沙尘暴、矿产资源等。土壤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将土壤类型、土壤分布规律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出。由于土壤监测是大范围的监测,因此具有监测效果较好的传感器为大波段、覆盖范围较大的传感器。
5、土地利用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监测即为以传感器为“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对土地覆盖利用变化情况进行表达,进而对城市环境规划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图像资料通过解译,可进而可对城市发展、森林覆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等进行检测。对此可进行间隔长度为五年或十年的跨度,经过图片叠加,可发现分析出明显规律。
由于现如今城市热岛效应愈加剧烈,已达到干扰生态的程度,遥感技术对城市热岛的监控,有利于分析其产生原因,改善其现有状态。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还突出贡献于城市热岛效应方向,如Landsat7的热红外波段6即对地表温度、水温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有特别的判断作用。
6、遥感在固体废弃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目前,地面垃圾乱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我国各大城市乃至乡村地带随处可见,“垃圾围城”的现象已十分普遍。遥感监测的内容有:工业、生活垃圾的堆放状况,堆放点的分布,堆放点的面积、数量等,优化垃圾处理处置场。从空间分辨率上要求比较高,达到3m~10m的水平。
在固体废弃物的监测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多个城市的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及堆放地与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八・五”期间采用遥感方法对北京市的垃圾堆放场作了监测研究。
结束语
遥感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技术手段,是一种高投入并具有可持续性可观回报、可观效益的高科技技术。但遥感技术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虽可广泛的、快速的、动态的掌握信息,但是通过遥感这一“碧空慧眼”也只是能够获得地表信息,即环境监测的所需的环境数据资料,同时还是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解译等配合工作,才能使遥感更加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优势;应用
1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被广泛用于各项工作中,其中包括测绘,也被称为数字化测绘技术。数化测绘是将计算机和测绘工具用网络连接起来,以便于数据的采集和自动化处理。近年来,我国程测量的领域不断扩大,数字化测绘促进了社会发展。
2 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
之前传统的工程测量存在很多局限性,对环境和天气的要求也比较高,而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测量的不足,并且还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处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保证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2.1 地图数字化技术
相较于小比例尺度地图的输入工作,大比例尺度地图的输入工作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测绘技术不能够完成,而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使用了扫描量化仪器和手扶式跟踪数字化不仅可以进行大比例尺度地图输入,还可以使其输出的地图在大部分扫描仪上显示出来。
信息处理关乎到测绘结果,由于测绘信息量较多,所以信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也较久。数字化信息处理不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准确性上都比传统信息处理方式上先进很多,但即使如此,还是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数字化信息处理的速度,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但前提是要保证信息处理的准确性。
2.2 数字化成图手段
在工程测量中,工程图和大比例尺地图需要对考核实地之后才能进行绘图,也就是说要提前做好野外测量工作。野外测绘带有一定的未知性,不排除遇到危险的可能,并且工作的时间也较长,对测绘人员的体力和专业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客户的要求是有时间限制的,这样一来,就加大了野外测绘的难度。而数字化成图手段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数字化成图手段没有繁琐的流程,测绘工作也变得简单,并且在测绘中,测绘人员不需要进行较大的体力劳动,这对测绘人员来说可谓是“福音”。另外,因为数字化成图手段利用的是现代科技设备,精确性很高,这对地图的质量是一个很大的保证,并且还可以进行数据存储,避免了数据丢失的可能。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电子平板模式以及内外业一体化模式,其中内外业一体化模式最为常用,因为它利用了一系列的精度高但操作简单的设备。
3 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传统的绘图方式是手工,而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绘图方式是计算机,两者相比较,后者的优势尤为突出,具体如下:
(1)在成图精度上,传统的手工绘图是无法和现代数字化技术相比的。在进行数据采集时,数字化成图系统是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的,其工作期间可在实地自主采集数据,数据的来源是地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并且自动存储。在处理数据时,可以降低人为失误对数据的影响,保证测量的精度,并且还可以省略计算和读数之类的外业程序,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2)现代数字测绘技术可以根据地图的用途,对地图上的要素进行不同的处理,使其突出的主要因素不同,方便客户使用。
(3)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模拟实物的原型,或是选取实物的特征作为图例来表现不同的功能区域,这种直观的表现效果,是传统测绘技术不能实现的。
(4)数字化测绘技术便于数字化产品进行保管、修改以及运输,避免重复测绘的麻烦,降低图纸的浪费,提高地形图的实用性,增加用户数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5)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将测绘结果直接数字化处理,而顾客可以直接将这些数据输入电脑,并利用相关的软件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规划设计。
(6)数字化测绘是专业人员操作电脑进行工作的,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速度。
(7)如果用传统的测绘技术对测绘信息进行修正,会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甚至可能要重新进行测绘,但如果使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只要在相应的部分做出修改即可。
以上只是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一部分优点,还有其他的优点,比如测绘的数据可以多次利用。在绘图上,传统测绘技术完全不能和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相抗衡。
4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
工程测量是规划不可省去的工作,数字化测绘技术越来越成为规划的重要测量方式,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用于工程测图和数字地球方面。
4.1 在工程测图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测图方面,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是对原图实施数字化和进行地面数字测图。
4.1.1 对原图实施数字化
对原图实施数字化一般会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使用,但前提是对地图没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原图实施数字化得出的数字地图的质量不是很高。但这种方式是对原图价值的体现,只要用计算机一级扫描输入设备,就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获取有效的地图。
对原图实施数字化的方式有两种:扫描矢量化和手扶跟踪数字化。比较两种方式,扫描矢量化的精度和工作效益都比手扶跟踪数字化要高。然而,如果将原图作为标准的话,扫描矢量化的精度较低,因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出现误差。在地物的呈现效果上,手扶跟踪数字化的出图效果较好,所以扫描矢量化经常作为应急性措施。
扫描矢量化的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不适于单独使用。若非要单独使用,后期则需要采取补测和修测措施,获得的数字地图要与实地的地表和地物信息结合起来,根据这些信息对原图进行完善和修改,以提高地图的精度。
4.1.2 进行地面数字测图
如果对测量精度有较高的要求,但又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的地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地面数字测图,这种方法是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方法中常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所获得的地图精度较高,在一定的测量手段的基础上,精度甚至达到5厘米之内。
4.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是利用计算机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整合,并将信息保存在一起,而客户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读取这些信息。不同于传统的测绘工程,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所包含的信息广而多。正是因为综合性较强,在作业时,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其中包括空间技术部门、信息科学部门以及地球科学部门等。测绘不仅对信息学,还对地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测绘人员在获取数据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才能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信息。
5 结束语
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其对于传统测量技术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科技在进步,数字化技术也在发展,其上升的空间不仅仅是在原有的两个应用领域。作为测绘工作者,要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补充,关注国内外数字化技术动态,进一步地提高工程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木子.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
[2]陈国柱.GI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1.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监测就是对一段距离以外的目标物或现象通过仪器的运用来进行观测,是一种不用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就能将所要信息收集起来,并对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判断的高自动化的监测手段。遥感技术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不需要采样就可以直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快速定点定位污染源,核定污染范围、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分布、扩散等,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紫外、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
2.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依据遥感技术的工作方式进行划分,主动式遥感监测和被动式遥感监测是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两种类型。其中,主动式遥感监测是指通过遥感探测仪器所发出的波束、次波束,与大气物质相互作用后可产生回波,通过对这种回波的检测,以实现对大气成分的探测。由于主动式大气探测仪器需要进行波束的发射和回波的接收工作,因此,该检测技术又被称为雷达工作方式;被动式遥感监测主要依靠对大气自身所发射的红外光波或微波等辐射的接收,以实现对大气成分的探测。
2.1大气环境的主动式空基遥感监测
星载或机载的微波雷达当前大气环境的主动式空基遥感的主要监测技术。主动式雷达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向目标物发射,然后利用同一天线对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进行接受后显示的一种传感器。回波信号的振幅、位相因物体的不同而不同,故在接受处理后,目标地物的方向、距离等数据可以观测出来。
2.2大气环境的被动式空基遥感监测
太阳直接辐射的宽带分光辐射遥感、微波辐射计遥感、多波段光度计遥感是当前大气环境的被动式地基遥感的主要监测技术。
太阳直接辐射遥感是利用日光在大气中的衰减和散射,对大气组分进行测量,其是通过对可见光的测量,来对气溶胶的反演,利用紫外线波段来对大气臭氧、二氧化碳等测量。
由于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大气分子的吸收辐射可产生特定的谱线,且不同分子及不同的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谱线不同,微波辐射计就是通过对这些不同的辐射频率信号的接受,来对大气组分进行反演。利用微波辐射计可将大气臭氧和氯化物测量出来,其对大气臭氧的测量精度和地基陶普生光谱仪测量精度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