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正因为如此,全国各个城市都争先恐后的开始建设生态城市。杭州是东南沿海岸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滔滔的钱塘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悠悠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同时,作为良渚文化发祥地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的同时,沉淀了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如今,世纪的步伐已带着新杭州迈入21世纪,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新杭州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和竞争,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旅游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都将是杭州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大课题,文章试图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21世纪杭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
1.杭州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流虽经过整治,但由于使用不当,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表面上看起来波光粼粼,但实际上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由于城市发展过快,私家车的使用率直线上升,从而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老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绿化覆盖率低,各项健身娱乐设施更是无从谈起,使得老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的环境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5.4 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 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
5.6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性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媒介宣传和舆论导向,开辟生态环境保护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关键词:城市建设 生态伦理 生态价值观 生态利益 社会正义 生态文化
城市建设所涉及和应对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经济性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问题(王如松等,2000)。城市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每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支撑这一复合系统持续、协调运行。城市建设如何运行?生态城市的伦理精神如何得以体现?生态伦理所起的“杠杆作用”如何发挥效应?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各子系统之间综合功能的整合。
一个生态城市不仅仅有技术层面等外在规定,从更深层面上,应体现为城市积极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伦理学视角来看,就是指整个城市的伦理精神,这种城市伦理精神透过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融合形成整个城市的价值合理性,这样的城市才是和谐、生态、安康、幸福的。如果生态城市建设不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只局限在技术层面,那么,所谓的生态城市建设充其量只能是生态硬件建设,缺乏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即缺乏伦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价值之间的有机共生、辩证互动。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指出:“生态伦理是否需要的问题,公众对此辩论甚为热烈。事实上,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假使没有一个生态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崩溃”。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实施是公众生态意识提高的反映,而这种意识的文化基础则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缺乏生态价值观的主体认知仅限于自然利用性价值——没有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的权力。对此,有必要从城市建设的生态伦理问题出发进行剖析,对生态伦理的内在根源进行把握,从而进一步分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从经济利益转向生态利益:生态城市的伦理问责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行为为主导、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生态过程所驱动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面临的一个基本价值问题是如何看待城市中的自然,即如何看待这些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和其他生灵的价值—是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还是对人有用的工具性价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坚持怎样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利益是对自己的幸福不可缺少的东西”。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河中,人们对利益的解读产生偏差,利益被片面地认同于经济利益,并且以此作为衡量一切存在物的价值或评判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尺。在奉行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的“经营城市”理念的支配下,“经济优先”、“发展优先”的思想和对GDP不断上升的追求,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生态利益的优先牺牲。经济利益实际上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杠杆和文明发展的最高目标,其他目的都沦为从属的、可有可无的东西(霍尔巴赫,1999)。究其缘由,除了像土地这样的生态要素可以物化为商品,并用商品货币形式来衡量价值以外,其他的生态要素以及关联要素通常难以用商品货币的形式来衡量价值。这一推理从字面上得出了“只有商品货币才有价值”的悖论。与生态利益相比,经济利益作为一种直接利益,能够很快地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因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它所带来的价值和成效需要长时间才能凸显,虽然它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甚至能够保障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却因不能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因而常常被忽视和放弃。
如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做到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厘清第一种生态价值观—“伦理-经济生态”。法国学者巴斯夏提出了“和谐经济论”的著名命题,认为经济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和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人的行为及其动力的和谐,即“需要-努力-满足”的行为动力模式。这一模式与韦伯、贝尔、查尔斯以及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经济理论对伦理-经济关系的研究相结合,勾画出伦理-经济生态价值合理性的建构所需要的理念和载体,即生态经济共赢的发展理念和生态伦理建设的有形载体。
城市建设中生态伦理的功能,不是消解主体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的欲望,而是要合理地调节物质生产和利益分配中的各种关系,使主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而且具有实质上的合理性。通过生态经济建设,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形成宜居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的融合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从经济利益过渡到生态利益的根本标志。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生产,降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化解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一理念是生态经济价值合理性的具体体现。
新教伦理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因为它在把谋利理解为“蒙恩”的同时,更理解为“天职”。在这种理解下,谋利处于宗教伦理的规范下,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努力就获得了价值的合理性。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由市场经济所导致的伦理精神还处于转轨和转换时期,因此市场经济的价值难题只能在伦理-经济生态中得到合理现实的统一,其有形载体无外乎“需要-努力-满足”这一动力反馈机制。谋利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是需要的品性,谋利的合理性是努力的品性,节俭是满足的品性。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破解城市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优化发展途径,营造发展优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一有形载体是生态价值可行性的具体体现。
从政治正义走向环境正义:生态城市的伦理精神
社会正义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判断,其实质是社会赋予公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都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意味着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司法的公正(尹国均,2008)。笔者认为,所谓的其他利益包含生态利益,而生态利益又涉及到一种公正,即环境正义。更进一步说,这种环境正义包含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所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乔治·弗雷德里克森,2003)。作为国际环境正义运动的先驱者,美国社会学家Bullard指出,要解决生态问题,就要将环境问题与环境正义联系起来。但是,囿于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城市建设将公平正义局限于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的分配,忽视了在环境利益的分配上贯彻“公平原则”,同时达到环境保护和环境正义的目的。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权益的分配与责任的承担之间的不对等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有失公平公正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污染物多,而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重新选择生活环境,以补偿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普通市民没有能力重新选择生活环境,更无力应对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因此便成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随着城市工业布局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地区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逐渐转移到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污染逐步向农村转移与扩散,恶化了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存条件。
可见,环境正义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准则。生存环境的差距与环境的不公,不仅拉开了公众的物质生活层次,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恶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环境不公不仅会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直接损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反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环境领域的公平正义与政治领域的民主正义密切相关。民主政治是环境正义的前提;而环境公正是政治平等的重要构成和实现条件,更是“伦理-政治生态”在环境领域的纵向延伸和特殊表现。传统的伦理政治一旦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运作,一旦把伦理与政治放到一个有机的生态中考察,其合理性就受到质疑。如何构建生态城市中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需要厘清第二种生态价值观—“伦理-政治生态”。健康互动的伦理—政治生态的建构,有待民主的伦理精神和伦理性格的培育。
日本的环境正义专家户田清认为,人们在享受环境利益、遭受环境损失以及在环境责任分担上的不平等源于社会结构中的精英主义,环境问题上的不公正起因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当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消除环境问题上的非正义,就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正义。从政治正义走向环境正义,是城市建设中必须建构的生态伦理精神。
伦理-文化生态:探寻生态城市的根源性力量
过去指导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追求完全客观地将事实与价值分裂的“科学性”,这就造成许多建设成果是违背生态和环境原则的,甚至是反生态的。为此,重新树立环境与生态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城市生态伦理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生态伦理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伦理革命。这场“革命”的表象是坚决反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公众对生态伦理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建设生态伦理,就是少吃少喝,甚至于不吃不喝”。在面对生存的压力,受多种利益的驱使时,公众也趋向选择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规范,而忽视接受生态伦理思想的熏陶。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演变过程中具有隐蔽性、积累性和长期性,造成的后果具有突出性、间接性和全局性,鉴于此,由生态环境意识内化为生态德性尚需时日,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环境治理效果。在生态城市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利益的平衡、价值的选择等均需通过行为方式的选择得以体现。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文化将发挥深层次的作用。伦理是文化的生态因子,伦理生态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伦理的文化本性与文化定位,不仅是生态城市的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的前提,也是实践合理性的基础。如何实践生态城市中伦理精神的现实合理性,需要厘清第三种生态价值观—“伦理-文化生态”。人伦原理、人德规范、人生智慧、人文力四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伦理的文化本性。
伦理精神生态的“文化诠释”需要加强生态伦理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教育。罗尔斯顿曾说,生态伦理是一个人道德境界新的试金石。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积极开展生态伦理道德知识教育,才能提高市民的生态觉悟,才能使广大市民自觉遵循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才能履行好对生命和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而生态伦理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改变公众对自然的傲慢态度,其终极意义在于让这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态度与思想的转变落于实处,从而发挥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功能。
伦理-社会生态:实践生态城市的价值观教育
市民社会作为特殊性领域的社会,是自然伦理分化的结果。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已经不是自然社会的伦理实体中的“家庭成员”,而是基于各自特殊需要的市民社会的“市民”。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是内在于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的基本矛盾。伦理精神以至善为价值目标,一旦由自然社会进入市民社会,伦理的善就是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共同体的关系中的善,即社会至善,其价值合理性的现实体现是人的行为的正当性和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樊浩,2007)。于是,伦理-法律的生态互动、必须与应当的辩证整合,是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的基本原理。透过道德与法律的价值整合,伦理精神便由市民社会向政治社会辩证发展。在政治社会中,对伦理-社会生态的建构及其价值合理性影响最深刻的,是伦理精神的政治品质和制度品质。因此,“伦理-社会生态”是实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三种生态价值观,其养成教育需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中理解、建构、确证、把握伦理精神的现实性和合理性,追求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从“经济自我”转化为“生态自我”
马克思主张,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在丰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必然性并不断向自由和解放迈进的过程。人与自然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仅包含着如何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的“创造性基础”,而且包含着如何使人类自身成为“合乎人类性的存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使人类社会统一于“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从而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既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城市生态环境,把爱和奉献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切生命体,通过更加宽广的生态层面来履行生态德性,使得公众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素质和质量,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把“经济自我”成就为一个“生态自我”,将自然、经济、人类、社会看作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整体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将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诉诸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全面进步,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统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二)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正义观
人们通常所说的正义主要是一种“分”的正义,即指社会成员在其所处的法律制度和道德体系中各得其所地分配资源,从而实现正义原则;反之,则是不正义的。那么,如何将这一传统的正义观改造为新正义观,进而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如何从政治正义走向环境正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处理好生态城市建设中政治正义和环境正义的关系;二是如何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三是如何正确处理好谋求眼前利益与将来利益的关系,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关系问题。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道德主体的人类,应该既对人类成员施行政治民主,也对非人类的存在物施行环境正义,做到兼顾政治民主与环境正义。
(三)提升生态城市的生态德性
环境行为影响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影响了公众从自身的行为来判断是否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影响了社会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及时奖励或惩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态伦理道德的约束力。生态伦理道德是形成生态德性的重要条件,生态德性是生态伦理道德的内化,是公众对生态伦理规范的自觉认同、接受和践行。如果仅仅以生态伦理道德规范为主要手段来调节公众的环境行为和态度,就显得苍白无力,而生态德性建设可以较好地弥补这种不足。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诞生在西方,引入中国的时间不过30多年。所以,有必要参考借鉴国外生态伦理教育在走向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避免生态伦理教育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实践的二元分裂,培养兼具环境技能与生态伦理良知的实践者(韩立新,2006)。
(四)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
人类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一切缺乏理性的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利用价值);人类是所有价值的源泉,道德规范只是用于调节人类之间的行为准则,非人类的其他存在物不属于人类伦理体系的成员;人类是非人类存在物的主宰者,应该通过征服自然来奠定并巩固自己的“中心”地位(余谋昌等,2004)。在这一系列狭隘的价值观视域下,人类对自然界展开了无情的控制和掠夺。可以说,当前之所以出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方法论在实践中推进的后果。事实上,要建设生态城市,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率先应该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类延伸到自然,展现更宽广的道德情怀和修养。
“生态伦理学之父”利奥波德曾指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社会觉悟从人延伸到土地”。用这一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把市民的道德关怀从自身扩展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每个构成要素,扩展到存在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每一位成员,即将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生命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对象范畴。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更为合理的价值观,其主张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与和谐共生原则,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这种城市生态伦理观念要求确立的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取向的生态整体利益观。
将生态伦理与实践相结合。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拓宽原有交叉学科的视野,使学科交叉更加广泛,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道德属性,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建设好生态城市,须逐步将城市共同体的伦理观渗透到市民的审美情趣中,树立与城市共同体的伦理观相适应的审美观,即一种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完整为美的生态中心主义的审美观。通过对市民的知识、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态伦理教育目标得以向实践飞跃。外在的要求和规范会逐渐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一种信念和追求,从而有利于生态道德能力的形成。所谓生态伦理道德能力,是指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吸收、消化、运用并加以提升和发展的能力。
生态城市由绿色建筑发展而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属于根本的观念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生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就很难深化和推广。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和生态道德能力的培养,生态伦理规范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成为市民的习惯,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和转换,并逐步达到“自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启星,胡聃.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气象出版社,2000
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99
3.尹国均.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Bullard R D.Environmental Racism and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A].In Merchant ed. Sociology Key:Concept in Critical Theory[C].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1994
6.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王韬洋.有差异的主体与不一样的“环境”想象—“环境正义”视角中的环境伦理命题分析[J].哲学研究,2003
关键词:城市建设;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生态公园
1 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筑面积也在随之不断扩大。城市一派繁华,高耸的建筑,平坦的马路,日新月异的变化昭示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在发展,城市在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高温、沙尘、噪音,甚至严重到酸雨之类的恶性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抵抗高温,城市居民采用空调等降温方式,一方面有氟利昂等有害气体排入空气中,破坏臭氧层,加剧紫外线辐射;另一方面在降温方面消耗的大量电力资源,变相消耗了大量煤炭不可再生资源,进入恶性循环。城市绿地面积减少、沙尘、有害气体等直接排放在空气中,久而久之,产生的沙尘,酸雨等问题对城市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2 生态公园在城市建设中不可比拟的作用
生态公园在城市建设中,为城市提供客观的绿地占有面积。生态公园的存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其提供的效果是逐年成几何比例提高的。生态公园在城市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绿地产生的氧气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空气中氧气含量,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生态公园的公园模式,在大量绿地面积的同时,湖泊,水面面积也在增长,这一模式可有效的改善城市的高温现象。从侧面角度降低了城市用电率,及城市相关煤炭资源的消耗,也为保护臭氧层作出了贡献。生态公园不仅可以有效的吸附空气中有害杂质,而且可以消耗有害气体,为城市综合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公园形式的存在,使得城市居民在假日假期可以有一个放松身心的环境,长期面对城市单调高耸的建筑,对身心的压抑也使得居民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而公园形式的存在,让居民有个散心散步的好去处,也是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
3 生态公园在城市建设中的不断发展
3.1 对生态公园的优点进行推广
生态公园建设初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首先利用舆论媒体对生态公园的优点记性大力宣传。这个宣传可以在大型企业的高层进行逐步升入,强调生态公园对城市建设的突出作用,强调单一发展城市建设的弊端,以及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城市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企业单位内达成高度共识,为后面开展生态公园建设奠定基础;其次要对城市居民进行普及,强调生态公园对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2 在城市土地建设的同时发展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的建设可能会伴随着资金等问题的出现,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可以附加生态公园建设的条件。企业建设新厂房,新的办公用楼,增强类似的建筑面积的同时,可以从宏观调控的方式让企业建设对应比例的生态公园,不刻意强调生态公园面积。这样一来,生态公园的雏形建设就从无人牵头,无资金牵头分配给大型企业,同时为了不给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可以略微降低建筑面积的土地用价以补贴至生态公园部分,让生态公园建设和建筑土地建设两者合二为一,达到经济在发展,生态公园也在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在抓,并且两手都要硬。
3.3 生态公园的后期管理
生态公园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也在不断扩大,雏形的成功建立,标志着生态公园从建设迈入到管理的阶段。生态公园莫不可建之容易,而后处于无人去管,无人愿管的尴尬地步。在管理阶段,可以采用谁建设谁负责的责任到人的方针进行。建筑用地方建设了生态公园,那就要管理到,管理好。责任到人的同时,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方针,如何管理,怎样管理,管理到怎样是一个标准。标准一旦成型,就要有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监督,进行指导,进行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同时政府可以采取奖励措施,让生态公园从无人愿意管到企业愿意去管,乐意去管。对管理妥当,发展得宜的企业给予表扬,给予奖励,扩大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也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3.4 生态公园企业化发展
生态公园建设管理到位后,大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就是如何推动城市公园的发展。我们可以抓住城市居民的力量,虽然这股力量分之很弱,但合之却很强。我们可以鼓励居民在城市公园中“承包”到树,鼓励居民按照城市公园建设的标准与计划,按照合理的方案进行植树,进行美化,承包到人。这样不仅解决了生态公园建设中的部分资金问题,也让城市居民在假期假日生活有所充实。不仅一边解决了生态公园的发展问题,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素质。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城市荣誉感。
4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规划理念更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没有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没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在城市中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航运等涉水规划往往分属水利、环境、市政、交通、园林等多部门的管理,涉水规划内容往往各自为政、相互矛盾,降低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带来了争水、乱排、洪灾、水生态恶化等水问题,造成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的局面。因此,随着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规划是龙头,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是实现城市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前提。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好的规划呢?
1.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内容
传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包括基本情况、现状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污水再生利用、需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和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这种规划表面上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实际上范围狭窄,内涵单一,容易造成与其他规划的脱节甚至矛盾。
一个好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不仅要包括水资源如何配置,还要包括水资源如何保护、水生态如何保护、水环境怎么建设,如何促进当地水文化的发展。这与目前提倡的水务一体化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水资源配置解决水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包括水源、水厂、排水再利用等,水资源保护解决水环境保护和治污问题,水生态解决水的永续利用问题,水景观和水文化不仅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更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水的重视。
水资源综合规划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生态、水景观规划三个方面,其核心是理念更新。
水资源规划包括水域管理及保护规划、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规划包括排污口整合规划、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水景观规划包括河湖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水景观建设。
2.理念更新
理念更新涵盖了新时期水科学特征、治水理念更新和重视水生态、水景观建设三个方面,这也是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1新时期水科学的特征
(1)水科学内涵的扩展:从最初我们学习水文分析、洪水计算到水资源配置、供需平衡分析,再到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直至水文化、水旅游,并提升到水安全,步步深刻,层层拓宽。
(2)水科学的多学科性:水科学博大精深,涉及到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泥沙运动、海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3)水科学的多部门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多,诸如污水排放、河道淤积、水系破坏、河道设障、破坏水的自然景观、水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等现象越来越常见,但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部门能控制解决的,需要加强各涉水部门的通力合作,系统的进行水资源科学研究。
2.2治水理念的更新
(1)加强流域管理的理念,克服“就水论水”的管理模式。水体本身就存在于城市水系之中,水系本身就是流域的一部分。治水不能仅仅从水体出发,要以大流域为出发点,要上下游、左右岸协调考虑。譬如河道的治污,仅仅一段排污达标是不行的,纳污能力必须考虑上游的污染物排放量。
(2)提升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流域管理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脱离区域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区域管理有着流域管理所不具备的行政优越性,一个措施可以成为一项决议,甚至于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因此,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原则。
(3)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理念。水生态是叠加于区域生态空间基础上的,水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因此建设水利工程,如不加强生态的意识,极易破坏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中应保护河湖水网,保持河道的自然性,提倡生态护坡,重视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的结合。
2.3重视水资源工作中水生态、水景观及水文化建设
(1)符合人水和谐的建设理念。在自然形象中很少有像水体这样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过“亲水性”设计,让人真正享受到清新宜人的景观和亲身戏水的乐趣,即人水和谐。
(2)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定位为景观的部位进行建设。
(3)与城市水系布局相适应。要以水系为中心布置水环境、水文化景观,水环境建设要以水系规划为核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4)城市滨水区建设要反映城市文明,特别要体现水景观水文化的特色。作为城市边缘地段的滨水空间,被认为是塑造城市形象的特殊场所,是城市的“窗口”和“门户”的象征。
2.4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水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包括供水安全保证体系、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1)推进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配合,还需要依靠水利信息化来实现。水利信息化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应用需求为向导,有针对性地建设各级应用系统。可针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开发不同功能的管理系统。
(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中,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限批控制管理,建立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水权制度,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
(3)确立涉水事务中水资源管理的主体地位:①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提升管理水平,主动迎接挑战;②提升社会服务面。
一个好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应该包括以上所述各项内容,应该将理念更新贯穿规划的始终,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框架详见下图。
3.对政府主导模式的几点建议
1.政府为主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由“九龙治水”变为“联合治水”。
2.制定严格适当的政策、法律和规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杜绝“规划规划,墙上一挂”的现象。
3.注重科学论证,鼓励公众参与管理。一个规划的制定,涉及到各方各部门的利益,要多多听取各方的意见,举行听证会、规划公示等。
4.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并行。要加强执法监督,规划制定部门要实施后续技术跟踪等方式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园林: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城市内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需求下,城市建设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而对于城市的建设,城市中园林绿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园林绿化的建设及管理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加强对城市园林的建设及提高城市园林管理水平是目前必须首要完成的工作。
1 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1.1 对生态环境实行有效保护
人类自其诞生发展至今,与自然环境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主要的关系变化为恐怖、崇拜、信任、破坏。当今社会,城市化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度也在提高,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危机逐渐出现。为了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改善,城市园林的建设必不可少。
1.2 对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
现代社会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随之提高。除却对物质领域的需求,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发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生活的全部不仅仅是吃、穿、住,在除却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中,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逐渐增多。但是现代城市中的公共休闲设施,如公园中的绿化状况,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城市绿化亟待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的建设管理势在必行。
1.3 灾害的预防避免
在当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建筑越发增多,人口的密集度也在逐渐增加,大部分城市中的绿化覆盖分布不具备均匀度。如果在城市中发生一些大型灾害,其蔓延度较快。而在城市当中又缺乏大型躲避场所,人群疏散速度极为缓慢,极易出现人员损伤的情况。如果在城市中进行大面积城市园林的建设,便可在灾害发生时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防避场所,为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2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思想先进性不足,在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迟缓的当下,很多城市的经济建设依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上的投入不多,最终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加之,一些城市管理者尚未清楚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以致在这方面的管理规划意识淡薄。
2.2 规划统筹欠缺
城市园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内容繁杂、范围广,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其管理需依靠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规划统筹,保障园林布局和植物配置合理,才能构建良好的园林景观环境。但是现实情况是规划工作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缺乏合理性,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相协调,满足不了生态城市建设需求。
2.3 管理机制不完备
就现状来看,各地城市园林管理工作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全局性、系统、规范性的统一管理体制,造成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在园林管理上难以充分发挥。此外,园林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经常发生践踏植被、折毁枝桠、砍伐树木等事件,使城市园林绿地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
2.4 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行业已经建立了园林设计与施工企业资质制度、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然而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与人员资质认定问题,企业实力与园林建设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表明了政府职能在绿化行业管理上缺失,亟待加强。
3、提高城市园林水平的相关措施
3.1增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程度
要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程度,首先必须要做到的是构建一套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坚持高效与科学的管理原则。众所周知,对于城市的建设及发展而言,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这个城市文明建设的程度,因此,必须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首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城市居民出行的方便以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的质量。其次,要构建技术岗位的制度体系,并且要加强科技工作的目标管理工作,要积极地对园林绿化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要明确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水平重要性,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单单要加快生产建设的步伐,还要做好生产建设后面的科技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质量,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体系。
3.2、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人员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够为人们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很多城市中,政府部门并没有对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可,因此,想要真正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提高管理人员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可程度及重视程度。此外要通过各种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给管理者补充先进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增强管理人员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与手段的能力,形成一种以公益为重心,在管理服务中寻找乐趣的工作状态。在这种以工作为快乐的状态氛围下,结合城市居民的监督,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以及服务质量肯定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管护过程中,园林部门以及管护单位要将“建管并重、以管为本”作为工作的基本原
则,争取做到每一株植被都能成活,成长得茂盛美丽。在工作中不断地寻找发现新的管理机制,尝试探索新的思路做法,通过更多的努力为人们打造一个更加优美、清新、舒适的生态园林式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生活上的需求。在管护过程中,管理人员及部门要明确管理的责任及目标,可以将管护的人物和目标等工作进行一定的分解,将每一部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切实地做到真管、实管、管好、管出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及检查,可以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激励工作人员,进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管护质量的提高以及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3.3构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化竞争机制策略
3..3.1营造市场化环境
理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养分开。城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与绿化建设养护企事业单位脱钩,将具体的建设养护业务投向市场。摒弃部门保护主义,放手让建设养护企事业单位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绿化养护企事业单位内部产权制度,实行经营者竞争上岗,职工能进能出,打破按人头拨付经费、出勤不出力、难以考核制约等原有弊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机制。
3.3.2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公园绿地作为公共产品在供给过程中能产生经营性资源,为园林绿化建设市场化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通过出让一定年限的项目经营权,积极采用BT、BOT等建设融资模式,有力破解投入单一及资金瓶颈问题。在城市绿化管理方面,通过科学
规划、合理开发,在公园绿地内适当建设经营性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将出租经营收益用于公园养护,解决养护经费问题。
3.3.3 强化政府监管
完善规章制度,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精心制订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和制度,规范行业发展。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严密的监督考核办法,督促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和养护等单位有效履行责任和义务;受理公众的投诉,依法查处和惩治园林绿化有关企业的违法行为。加强园林绿化价格监管,加强建设和养护市场信息管理,完善相关定额和标准,对区域同行业成本进行比较和绩效评价,建立健全行业信息定期披露、成本约束机制和定期监审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防止成本和价格不合理上涨。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能够看出,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让人们有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专业的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做到管理的规范化,坚守工作原则,严谨严格地执行好各项监督和检车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增强自身的工作素养,进一步满足工作中更高的需求,进而为我们城市的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付莹. 试论如何提高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水平[J]. 才智,2014,05
[2]肖长南. 浅谈如何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