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课典型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微课概述
(一)微课的特征
首先,微课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网络上各种丰富的微课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自由;其次,微课中运用了先进的网路技术,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制作各类小视频,将其作为教学中的辅助工具;第三,微课视频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具备短小精悍的特征,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视频中要向学生传达的知识内容非常明确,一般都是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这些知识点,实现教学目标;最后,使用微课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其中不仅包含了教师的微反思,也包含了学生的微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传递给教师,或者直接在视频下面留言,表达出自己的困惑,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做出修改,不断完善微课视频,这一过程体现出了师生之间的交互性,二者之间共同探讨、共同进步[1]。
(二)微课应用于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使用微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涉及到很多枯燥的知识点,初中生又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大难度,微课的使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视频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情景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集中精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其次,微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初中数学中的很多概念不容易讲述明白,学生的知识储备又非常有限,难以想象某个概念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微课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克服了这些困难,用生动的图片、音乐、文字等直观的表现一些知识点,弥补了单纯使用语言的不足,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最后,微课能够无限的拓展教学空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再将资源局限于参考书,可以有效利用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节省备课时间,教学内容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更加出彩,学生也可以有效利用网路中的微课资源,将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强化学习效果[2]。
二.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应用于概念教学中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才能明确一些解题方法,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初中生受到知识储备的限制,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因此掌握概念比较困难,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即使是经验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将其直观的表述出来,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很难取得良好效果,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牢记于心,就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翻译的通俗易懂,将微课应用于概念教学中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提前录制好相应的视频,使用通俗的语言描述这些概念,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还可以复制或者下载这些微视频进行课后温习,深入理解这些概念[3]。
例如,在讲授“二次根式”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书本中关于二次根式的概念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0),学生很难在这一句话中理解什么是二次根式,教师可以在网络资源中找到关于二次根式概念的微视频,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微视频,将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视频中的语言要幽默,形象直观的描述二次根式的特征,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只需要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将这个概念完全表述清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要比教师直接用语言讲述这一概念的效果要好的多。
(二)应用于典型习题中
典型习题的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典型习题的精髓,才能举一反三,学会所有相关习题的解法。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找到或者自己去创设一些典型的例题,例题的特点是一定要有代表性,在解答该例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讲一道题就相当于讲了一类型的题,在讲授典型例题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微课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总结习题的特点[4]。
例如,在练习证明等腰三角形这一类型的习题时,教师就可以从最基础的证明做起,在微课视频中展现这样三个条件:其一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二是一组平行线,其三是一条角平分线,只要满足其中的两个条件,就能够将另外一个条件作为结论,这个例题的典型特征就是条件简单、图形直观,学生很容易就做出证明。但是将这几个条件放在复杂的图形中,或者说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观看一遍微课视频,使大家回忆起该种习题的证明方法,使学生明白无论图形中有多少线段,只有具备其中两个基本条件,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学生在遇到该种习题以后就会首先想到这三个条件,不会再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三)应用于复习指导中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微课;特征;资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2-002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教育生产力。
2014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龙头全面推行全市微课建设,把微课建设作为新时期教育科研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切实加以研究推进,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实行微课建设项目化管理,形成了“有规划、有组织、有网络、有评价”的微课热。在推进过程中,以“私人定制”作为区域推进微课建设的重要平台,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普及到全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中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全学段、全学科微课上线。
所谓“私人定制”是指基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研制的微课设计以单个教育主题为研究命题,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教育者用较为直观的呈现方式、简短的教学时间、精炼的教学语言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的教学方式。
一、“私人定制”型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是以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取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解决个别教学问题为单元,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课堂在线教学。“私人定制”作为微课推进的本质特征,对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构建起立足基础、彰显特色、信息支撑、在线学习特色、科学便捷的微视频资源群,为打造智慧教育、创新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服务性。按需分享,个性定制,基于电脑端和微信服务号的双平台架构,让学生在家、学校、公共场所等随时可以学习交流,所有学生可以通过注册自己的学校、姓名等信息,进入微课平台,点播自己想看的课程。学生既可以在扬州教育网登录收看,也可使用微信服务号收看,即智能手机、手持平板设备等点播,实现了只要有网络信号就能接受服务。
实效性。紧扣热点,解惑释疑,各学科专家以团队方式开展研究,首期主要推出高三扬泰通联考难题解答、初三中考题及模拟题解答、部分小学数学及语文阅读课程试讲视频等,每节课主要围绕一个难题或热点,时间约5到10分钟。今后,霸陆围绕热点为全中小学生提供服务,随项目的深入,微课开发将一直延伸到学前教育。该平台还设计了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功能,方便线上和线下互动。
发展性。智慧教育,师生共进,扬州微课项目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翻转课堂理念、微视频功能,随着项目的开展,教师从演员、导游走向全能导演型专家,学生从学习者走向自我课程的设计者,为教师形成鲜明个性风格提供舞台,为实现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个性化课程表奠定基础。
完整性。“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一个结构紧凑的教育资源。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二、“私人定制”微课已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常态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微课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和平台,微课克服了教学时间限制,克服了教学主体参与方式束缚,克服了教学主题的规范,是一种基于教学主体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在线教学服务,也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习者关注的学习问题是微课建设的重要起点。推行微课建设、提高微课的教师参与度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必须要坚持强化并不断优化微课的教学设计。以优秀的教学设计为下一步微课视频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微课是信息化时代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所以细化微课教学设计,必须要重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要把信息化环境下微课教学设计的理论、理念、策略、方法和模式传授给全体教师,并帮助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这样微课建设就有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对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全员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和制度保障,成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受到了许多工作一线教师们的热衷追捧,涌现出了一批微课实践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拓展资源是微课深化的重要基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微课作为新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与资源是新教改不断创新的重要保障,微课资源建设是推进微课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微课设计进行有效建构和开拓。“微课不仅是一项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更是一项集网络课程的设计、规划、建设应用与研究的系统性工作。”扬州市自推进微课平台以来,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将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在微课平台之上,由课本资源拓展到课外的学习资源,由教师理解的教学资源丰富到学生积极探寻的教育资源,由静态的文本资源拓展到生动的实验活动,由集体教学资源拓展到适合学习者个体体验的教学空间。使得教学资源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成了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
夯实微课教学设计这一基础是提高微课质量的重点。胡铁生曾做过调查,76%的教师认为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微课的教学设计,34%的教师认为在微课制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没有掌握微课的设计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扬州市在推进微课建设过程中,重视加强微课教学设计。他们从微课的特点出发,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组织精干的教学设计团队,围绕各学科微课程知识点、实验项目、典型例题、易错题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与研究。比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他们把各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解剖,提炼出核心知识点,然后组织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包括省特级教师组成的教学精英力量,对每一个核心知识点进行研究,然后再集体进行微课教学设计,使每一节微课都达到短小精悍的要求,成为微课精品。
三、提高视频制作技术水平是“私人定制”微课施行的保证
在推动微课建设进程中,始终把微课视频制作作为重要环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优化提升微课视频质量。他们主动依托扬州市电化教育馆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一方面积极配齐配优微视频制作设备,一方面组建微视频制作团队并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制作骨干。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微课作为现代教学资源的重要支撑,但由于微课制作主体认知的局限性,微课内容单一性,微课制作技术的差异性,微课的制作成本简约性,使得微课制作技术成为微课建设的关键。
微视频制作者只有具备了这样一些知识和能力要素,制作出来的微课视频才会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欢迎。无论微课教学设计如何用心,如何精彩,没有与教学设计相匹配的微视频制作,再精彩的微课内容也难以呈现出来。文字、画面、解说以及适量的音乐怎样组合,如何搭配,制作人员不仅要有较好的技术专长,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课堂能力。
不断优化微视频制作过程,努力提高微视频制作质量,是微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四、发挥行政推动,提高“私人定制”微课建设实效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要想确保教育平台为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就必须加强教育行政的服务意识,强化教育顶层设计,提高微课建设的整体效益,提高实效,加强微课建设、强化微课资源应用管理是微课建设的重要工作。
强化微课建设工程的整体建构。江苏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微课建设之初,就高度重视微课资源推介与应用,做到微课内容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三维一体,同步推进、共同提高。一方面通过专家引领、专题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对微课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精打细磨的微课视频,吸引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上网观看。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借助教育行政的力量,把微课建设列入教科研项目,形成研究课题,组建研究团队,开展集体攻关。
加大微课视频制作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微课视频制作质量,微课才会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否则只能有微课的热潮,难以有微课的常态。选派专家给教育行政人员进行微课建设辅导讲座,大力普及微课基本知识,提高微课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形成微课建设的整体氛围,以此来影响和带动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网上微课点击率不高、下载率不高、使用率不高以及微课建设参与率不高等实际状况在较大范围内普遍存在。因此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和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微课教学实践中来,自觉主动地参与微课建设,自觉主动地使用微课资源,自觉主动地研究探索提高微课质量的新路径、新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微课建设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微课;有机化学;教学;现状及探索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微课以其智能化、大众化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纷纷将其运用到高校课堂。“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许多抽象的内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更加直观、形象,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因此,深入探索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微课的概念产生与特点
对于微课的概念,国内最早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研究所的胡铁生引进,他对微课的定义为“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单一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随后,我国高校纷纷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中,然而目前学者尚未给出统一的意见与解读,但是究其根本,微课的概念本质并无多大差别。在2013年,著名教育学家黎加厚对微课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微课即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内容单一却具有明确的目标性,以专题巩固的形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微课程体系。据心理学研究,通常人们能够将注意力限度保持在10分钟以内,因此,微课的设置理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习单元理论为基础,是一种高效有序的新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微课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和修缮,它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日常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学习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时,微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自己授课过程中的缺憾和不足进行思考。因此,从该意义出发,微课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总之,微课将成为今后高校课程教学的新形式,并逐渐凸显出其广泛性和大众性的主要特征。
二、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在实践教学中,微课与常规课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下面着重从几个方面介绍两者之间的不同:
1.课程内容方面
微课是侧重其中一个知识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突破和渗透,帮助学生理解;而常规课是一套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是一节完整的课堂,从课程导入到知识讲解,最后是对本堂课程知识点的总结。
2.授课形式方面
微课的授课形式体现了多样化的特征,教师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辅助手段,将知识内容以多种形式进行再现和解读,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回放;而常规课是教师通过板书、教学语言等传统载体进行知识讲解,教授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性。
3.课堂时间方面
微课的授课时间保持在3~10分钟左右,恰好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而常规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在45分钟以上,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在课堂上出现思维的跳跃与听课的空白,教学效果并不理想。4.教学场地方面微课的教学场地限制相对宽松,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学习;而常规课则不同,需要在特定的教学场所内进行。5.教学知识点方面微课教学的知识点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会对单一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对于某一知识点出现盲区的学生大有裨益,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可以查漏补缺,有效弥补知识漏洞;而常规课的知识点比较混乱,针对性较弱,更加注重对全局的把握和掌控。
三、微课在当前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类型
1.三维分子模型微课的使用
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其官能团、分子键的形式可谓是错综复杂。在教授相关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通过插入三维分子模型微课,对学生进行专题教授,积极引导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直观认识,并对各类化合物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细致解读,以帮助学生对该类问题的认识和掌握,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醇类化合物的官能团是羟基,烯烃的标志是双键等,这种三维分子模型微课可以对物质的三维立体结构进行生动、详细的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物质的形象认识。
2.三维动画模型微课的使用
“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反应类型很多,主要是官能团的转换与化学键的重组等内容,学生只要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原理,就能简单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实验现象。在有机化学推导中,学生了解各类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及物质判断,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有机化学知识点的认知。例如,对于苯的取代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醛基的缩合反应等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微课将化学键与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展示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3.实验视频微课的使用
大学生群体的求知欲与探索欲都较强,因此,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与“钥匙”。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验,从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增加课堂活跃度。例如,在学习银镜反应、溴水与各种烃化物反应、高锰酸钾与烃化物反应、萃取实验等课程内容中,教师利用实验视频微课教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反应过程及实验现象,强化了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化学资源浪费,实践了绿色环保的重要理念。
四、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立足基础,拓宽知识
“有机化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路,其典型特征就是凸显出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初学该课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常规授课中,教师只能采用黑板、粉笔、实物模型等有限的教学道具,在教授这些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光靠这些器具和语言表达难以体现有机化学概念及模型的本质。例如,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苯环的“特殊键”采用单双键交替的形式,共轭效应中电子云的变化等,这些内容极其抽象,即使是空间能力强的学生也难以理解。而微课可以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辅助手段,将这些有机分子的轨道、化学效应在三维空间中的形成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助于学生从多重角度理解和观察,加深学生对基本原子轨道形成的认识,拓宽思维,加强其对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的构建。同时,“有机化学”课程中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也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是掌握该有机物变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微课就可以将该过程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例如,乙烯加成反应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制作的微课视频将这一反应展示出来,不但增强了该课堂的渲染力与表现力,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利用微课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中基本概念及相关模型的具体构建过程,还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今后“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实践,提高技能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众多科研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真理,获取知识。但是受高校课时时数的制约,学生不能将课上涉及的实验仪器及装置都进行操作,因此,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便捷性和全面性等优势。例如,在测定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时,旋光仪作为一种新的实验仪器,学生只能根据旋光仪掌握读数的技巧,不能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细致了解。如果拆卸仪器,不但有可能会损坏仪器,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依托于微课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弊端,微课视频中的图片、flash等素材可对旋光仪的内部结构进行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其内部构造极其工作原理。另外,许多仪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不可操作性,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室让学生了解仪器的应用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该实验的安装事项及先后顺序,帮助学生了解此类实验的注意问题及常见错误操作,进而建立对该实验的全面认知。实验作为“有机化学”课程中的一项必修、必学技能,能够培养学生求真知意识的形成,因此,微课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启发思路,学有所用
“有机化学”课程要与实际生活挂钩,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所侧重地实施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增强学校课程的实用性。例如,对生物学科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有机化学”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对农学专业的学生要侧重讲解磷、硫等有机化合物;对医药专业的学生要着重药用医学方面知识的讲解等。并将国际最新学术前沿的动态与课堂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并将课程信息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励学生将“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迁移运用到其他学科。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微课教学相较于常规课教学更具有强调和突出意义,对于促进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和构建高效、系统的微课教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我国微课教学体系发展尚不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作为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彦,马卫兴,陶传洲,等.计算机在有机化学极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13):265-267.
[2]翁嘉,周驰.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2):86-89.
[3]程芳婷,赵莉,仲芯颖.有机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应用[J].广州化工,2015,(17):236-238.
[4]李蜀眉.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杨云.高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5,(10):186.
关键词:微课;中职;德育;运用
一、“德育微课”的定义及特征
“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但承载的内容则是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德育元素。它围绕某个德育主题,通过情境陈述、诠释分析、点评反思等手段,把德育主题中的教育观点正确地归纳并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与思考。其特征:(一)教学时间短。一般微课程的持续时间在都不超过十分钟,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和知识建构。(二)教学内容微型化。微课程主题更加突出,直接聚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三)使用灵活。微课程主要由微视频组成,体积较小,非常适合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观看使用,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并能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支持服务。(四)资源组成构成的情景化。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包整合了课件素材、习题反思、点评反馈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有利于促进学习者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德育微课”的优势
(一)易操作、易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将德育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听化处理,学生既可以在家中观看,也可以在校园里集体学习,只要通过视频、网络等数字化载体都可以进行观看学习,十分便捷。(二)短、篇幅小,符合学生观看学习的特点。精短的“德育微课”能在很短内完成情境展示,让学生高效率地接收教育资讯。“德育微课”是通过精心剪辑设计而成的德育视频,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三)丰富,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此背景下,凡是有利于学生提升品质和正确引导价值观的人物事件都可以成为“德育微课”的重要题材,并且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更能够引起思想启示和共鸣。(四)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听不同的人讲述道理是“德育微课”的重要特点,也说明了德育不仅仅在学校课堂,也在社会各个阶层;不仅仅存在于大是大非的大道理中,也存在于生活的细微处。
三、微课程的设计
(一)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一是内容选择上应主题鲜明,不追求内容的系统化覆盖,而是依据“微目标”的标准和最小粒度原则,选择短小精悍且自包含的知识点材料。每一组块的微视频都能够独立承担单一、完整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点能够、但不必需与其相邻近的知识点松散组合。二是教学内容的微型化处理。内容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或者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单一而且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具体实践上可以采用微内容结构脚本进行知识点的切割处理:将传统教学中一个整体的教学内容分割成“主题~话题一学习对象”三个部分,最终的视频设计与制作将落在学习对象模块上。
(二)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在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以及的过程中,应始终重视用户体验,把学习者需要放在首位。在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思考“更好地获取学习者的注意力,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让短短几分钟的微课程带有艺术气质的美感或闪现智慧火花的幽默;让微课程中的小故事和小策略能够设计的更为巧妙深刻:能够科学合理的实现最小粒度原则控制学习任务负载:能够更好地实现声画匹配、噪音控制、镜头转接以及流畅播放等。
(三)模块设计。“德育微课”在制作模块上应该具备四个步骤:1.情境创设。就是德育微课主题涉及范围,该模块中要点明微课的德育元素的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主题的引入部分。2.主题呈现。微课所涉及的典型案例或者主讲人对情境完整的叙述,是整个微课的核心内容,也是主题展现的重要承载体。3.分析点评。主讲人对该微课情境的理解,并从德育角度的解读分析。4.启迪引导。总结微课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点,并结合联系学生群体和实际背景,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
四、德育微课的运用
(一)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将难点问题制作成相应的微课,放在网上,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在课前、课后通过学习微课视频,遇到特别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还可以重复或暂停播放微课,就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相应的技能,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整体提高教学效果。
(二)用微课促进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微课短小精悍、画面精美,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能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它以视频的方式实施培训和学习,可以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内容为主动创作培训内容,能直观地让学习者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三)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随着微课程特别是校本微课程的大量建设,微型教学视频可以经过标签化处理组成一个巨大的视频资源库。学习者能够获得不同学科的、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网络时代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微课程既可以作为开展正式课堂教学的支架,也可以供学习者课后随时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巩固。
(四)微课能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开展全体教师自主开发微课视频,推进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加快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大力推进微课教学,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可以加快学校信息化队伍的建设。通过推行微课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支持平台、校园网络环境、及存储中介、学习平台及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而推进学校信息化系统建设。
(五)德育微课运用的几点建议。第一,微课不是全堂课的浓缩,它应该是在充分分析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为目的。第二,中职德育微课应该注重课前预习新知、课上内化提升,而不是把微课制作好了只在课堂上放一遍,让学生自己观看。微课不是教师讲授的替代品,更不是一次性使用完就"深藏闺中"的"小家碧玉"。第三,微课的的内容应该大于形式,制作微课要先考虑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是否接近教材,而不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制作花哨的形式上。
【参考文献】
[1]万国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小学电教(下),2013(05)
[2]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
关键词:微课;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创新,如今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教学模式,开始在国内外流行开来,微课是指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如今不同的机构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来说微课是指以网络视频为教学平台,记录课程教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片段,形成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教学可以针对某一重点知识做突出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重点知识点的了解。如今微课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的应用还不广泛,需要我们正确的将微课应用到国际贸易教学中,从而有效的利用信息网络培养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人才,使国际贸易的课程教学更加完善。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和微课的特点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特点
1.较强的实践性国际贸易实务不仅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贸易交换以及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学科。在这之中包含着许多的国际贸易术语需要学生掌握,同时还需要学生懂得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履行和违约处理等各项的全过程,例如:国际贸易磋商、报关、投保、租船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过程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体的操作,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与国际贸易法律密切联系国际贸易实务课涉及到许多的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规范,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学生对国际贸易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加的适应和完善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和规范。在这之中包括众多的国际贸易法律条文,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这些条例被规范着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并受到认可,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要熟练的掌握这些法律条文。3.强烈的涉外性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不同,在国际贸易中一般都是涉外贸易,商品货物的合作商一般都是外国的贸易商,因此在进行贸易的每一个环节,如合用的签订、货物的咨询和了解、单据的填写、银行结算等,这些环节都需要从事国际贸易的工作人员掌握熟练的英语,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英语的教学应该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作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还能帮助老师完善知识的教学和讲解,其具体的特点有:1.目的性微课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教材课程的某一重点知识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深入的讲解,因此具有强大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教育性微课教学以网络视频为教育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并为日常的课程教学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具有强大的教育性特征。3.趣味性微课教学可以将知识通过语言、故事、图片、动态视频等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眼中,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视听享受,可以充分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共享性微课通过网络在线教学打破了学生听课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许多的相关课程的微课资源,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查找,因此具有强大的共享性特征。
二、如何把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实践中
从我国总体的教育课程发展来看,微课的利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现在主要应用在数学、物理等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中,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应用上还不广泛,需要我们综合前面所提到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微课的特点和独特优势,具体的分析如何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1.在前期准备中的应用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性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理论也比较多,不仅要学习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也要掌握充分的商品交易、报关、合同签订、货物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应用上,首先在前期的准备中应该对课程教学的总体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把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难点提炼出来,然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制作视频,应该保证知识点的短小精炼。也就是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要重视选题的重要性,不仅要符合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国际贸易法律中,因为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比较精炼,所以老师可以将典型案例引入到微课中,然后总结案例中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老师应该将微课引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国际贸易实务课大都以实践为主,所以现在各大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相继设立了校内实训基地,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因此老师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时可以将微课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例如在进行进出口成交和合同签订的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包含总体的签订流程,可以以任务漫画或者实际案例为基础,充分的告诉学生实际签订合同的场景和过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了解,并且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的进行观看。3.在课程结束后的应用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掌握,因为微课的共享性特点,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在线观看。老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微课视频中进行展现。如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如“ETA”、“G.S.P.”、“NOVCC”等,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这些词汇进行统一讲解。从而方便学生的了解和掌握。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为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而新型的“微课”教学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它与国家提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相互承接,因此有效的将微课教学引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中,可以更好的完善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培养的人才更全面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丹,孙智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商情,2012,(1):40.
[2]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