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播电视编导职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男|31岁(1985年3月14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3年1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广播电视编导
学 校:复旦视觉艺术学院
自我评价
本人所学专业为广播电视编导,了解新闻制作各个流程,特别是新闻的拍摄比较了解,熟识大洋、Premier、Edius等非线性编辑软件,熟识Photoshop。本人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工作专注.爱好并且精通各种机器的摄影与摄像善于场面调度,指挥。待人热心诚恳,有较强写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有较强团队协作意识,性格乐观开朗,渴望成长和挑战。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目标地点:上海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广播电视编导
工作经验
2012/3 — 2015/4:XX有限公司[3年1个月]
所属行业: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1.负责宣传片前期与客户交流及写稿工作;
2.跟进中期拍摄及后期剪辑;
3.电视购物环节里,负责策划并制作准备提报到台里的产品的场外VCR;
4.要负责影视项目的策划书与开拍前的各项筹备与决策,带领团队外出拍摄。
2009/4 — 2012/2:XX有限公司[2年10个月]
所属行业: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栏目组 导演/编导
1.负责把控拍摄质量,灵活解决拍摄期间遇到的问题;
2.跟进后期剪辑的合成效果;
3.负责前期选题筛选,然后深入挖掘可用题材;
4.与当事人沟通拍摄事宜;
5.根据实际情况推进事件发展并拍摄;
6.根据所拍素材书写合适台稿和后期剪辑和演播室录制和解说词配音。
教育经历
2004/9— 2009/6 复旦视觉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证 书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关键词:课程 价值 效率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近30年的规模扩张之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质量”作为关键词,在《纲要》中出现了51次。可以说教育质量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每一门课程教学都肩负着重要职责。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实现一课一得固然重要,但如果立体思维,将所教的课程融入到该专业体系、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实情等方面去精心合理的设计[2],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学科基础学科――《影视美术基础》教学为例,谈一谈“基于专业体系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以求教大方之家。
一、系统把握课程“二价值”,动态定位教学目标。
如果把某一专业的比喻成机器,那么该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就是构成机器的零部件,每一件部件都有其自身独特地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协同其他部件共同推动机器运转的职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这部机器,而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就是那零部件。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既要看到本课程教学的直接作用,又要意识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隐形互动关系,从而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系统中把握本课程的价值。
就一门课程而言,其价值包含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影视美术基础》的显性价值首先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已经明确表述,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3]可见,《影视美术基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基本职能。其次,从课程设置看,《影视美术基础》作为核心课程,开课时间在大一上学期,是编导专业的起点学科,这也表明其基础地位明显。课程的这些显性价值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目标体系中存在且明显体现。
《影视美术基础》的隐性价值如何呢?实质上隐含在专业课程系统之中。如果将课程建设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通过这种剖析可以使我们看到更为丰富的课程内涵,为挖掘学科隐形价值提供一定的帮助。[4]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视听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摄影摄像技术、舞台灯光技术、纪录片创作、DV创作”等这些后续课程,都或多或少的需要运用《影视美术基础》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不仅如此,任何广播电视每一档节目的策划、拍摄和制作,都基于影视美术理论的迁移与运用;即使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每一名受众,都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影视美术基础》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提升受教育者艺术审美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还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柱课程之一。本课程这些隐性价值在人文艺术素质大语境中体现出来。
只有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目标中动态把握《影视美术基础》的显性和隐性价值,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方案才能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才能明确务实,《影视美术基础》的教学才能成为刚进大学的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一扇大门,成为开启本专业的理想之门,成为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通幽之门。
二、“四情”立体思维,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立体思维就要求人们跳出点、线、面的限制,有意识地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各个方向去考虑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三个泥匠,在同一建筑工地劳动,一个泥匠说自己是在垒砖,一个泥匠说自己是在砌墙,两人整天垂头丧气,只有第三个泥匠说自己是在建筑一幢高楼大厦,感觉非常自豪,所以也就整天高高兴兴。[5]《影视美术基础》这门课在外人或一般人看来,就是点、线、面等枯燥的内容,认为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系不紧,用处不大。如果运用立体思维方式来看《影视美术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任务及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在大纲的设计中,要跳出教材这样单一线索,从培养目标、建议教材、学生实情和课时实情等“四情”出发,多角度思考,把四者结合综合考虑,精心设计制定一个科学的教学大纲。
切合培养目标实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有“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即要求《影视美术基础》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即生活体验)、创造美(即实训体验)、鉴赏美(即读图体验)”的能力为己任。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要求通过加强图像的分析解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像鉴赏的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增加学生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使其在感悟身边美的人与事中,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在进行传统图案学习中,通过观察身边的古建筑,从中感受中国传统图案的魅力;在进行画面构图形式美学习时,通过学习感知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形式美感,让学生拿起手机拍下身边事物的形式美感,或对同一风景通过不同角度的拍摄,挑选出感知最美的画面,然后分析它吸引视觉的原因,从而感知认识画面形式美感的视觉冲击力,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
切合学生的实情。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最优化的服务学生,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要适合自己的授课对象。作为编导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专业美术基础和视觉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只停留在“对画面信息”解读的最低级阶段。即看到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大多只能解读出:一个面带微笑的女子双手搭在扶椅上,后面有风景。看到齐白石的《虾》只能解读有几只虾在嬉戏。他们对图像造型的语言要素和构成方式一概不知,更谈不上深度鉴赏了。所以课程学习要重视造型要素、构图基础、色彩基础和设计基础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
切合学生使用的建议教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近几年才设置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本专业教材还待完善,许多教材是借用广播电视学、影视与戏剧学等专业的教材,不能很好对接本专业。《影视美术基础》也是如此,借用的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基础・美术》,电化教育・影视专业用的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材。因此,教学中既不能不用这本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此教材。因为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而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还是高中生的学习思维模式,一般学习主动性较差,很少会有人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所以学生手头的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学习的救命稻草,课堂中不能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它得到自学理解。教师要用好这本教材,但又不能迷恋于这一本教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融合、拓展。如,目前的教材图片少,不利于通过读图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可以充实优秀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教材中实践的少,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因为听懂的是老师的,只有做对了才是自己的。美的感知也一样,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的理解并且在脑海中打下烙印。
四要切合课时实情。《影视美术基础》一学期48个课时,根据这个总课时,结合课程目标、学情要活用教材。如,在造型要素的理论章节教学中,可以与简笔画章节、分镜头画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结合起来,同时融入画面形式美的审美感知教学内容,这样即解决了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难题,也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只要把四情,特别是艺术生学习特点这一学情记在心间就可以设计出符合目标、适合学生的科学有效的教学大纲。即教学内容要重基础、重鉴赏;教学方法要重实践。
三、“二融合二贴近”,实现课内教学的高效
课堂效率的高效,不仅仅体现在一节课,而应当是植根于该门课程能否教给学生系统的学科知识链。这样看来,精心设计好并上好每一节课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这些设计实践于课堂能否得到学生的关注又是关键。
我们知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教师的教学是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关注度的主要因素。[6]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实效课堂的高效,要做到 “二融合二贴近”。
融合之一是,将具象技法融合到抽象理论中。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要即懂理论有能实践。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毫无美术基础的编导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设计用具象的演示来说明抽象理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教材中造型要素之“线条造型价值”的研究,理论性很强单靠抽象的讲授是很难理解的,教学中设计借用一张实物图片,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直观演示结合,师生共同直观感知、分析、表现、阐释其线条的造型价值,理论讲完,实践作品也完成。学生从程序感强的绘画演示的过程中获得一个完整记忆,学生易接受,记得牢,难点知识不攻自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运用造型要素解读图像的能力。这种“跳一跳摘桃子”“一箭双雕”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摘桃子”的乐趣,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关注。
融合之二是,将自编内容融入教材内容。即打破教材的编排框架或部分内容,自编符合规定课时、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单位时间教授的内容更丰富。因为任何一门学课,仅仅用48节课,如果学生不主动自学,是很难达到学习预期的。对大一的学生,刚入校学习主动性差,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下功夫。如构图知识可以融合于技法中,简笔画可以融合于线条造型要素中、中国传统文化可融合到电视标志、片花的设计中等,要做到依据教材但又不迷恋教材。通过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一点是潜移默化的教给了学生一种广采博览、分析综合、多视角做学问的意识。
“二贴近”,一是教学语言贴近影视造型语言。如线条的表情可以结合不同性质的电视节目的舞台场景造型语言进行分析;明暗造型规律,教材中运用绘画语言分析,为了使教学语言更贴近编导专业特点,还可以把物象放在演播室里进行反向研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布光来达到绘画中的这种艺术效果,等等。让编导学生明确美术修养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性作用,增强其对该学科内容的进一步关注。二是教学拓展要贴近行业特点、学科前沿知识,体现出时代特征。“任何学科知识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日产信息海量的今天,科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7]将学科最新前沿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话语引进课堂,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还可拉近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开放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持久关注教学内容的目的。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课堂教学质量是核心工程,将该系统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植根于专业课程系统中思考,把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放在心中,课程的价值放在心中,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放在心中,就能找到一款是适合当今社会人才需求,适合不同特征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参考文献:
[1]曾德伟,席海涛.影响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1.7.
[2]熊耕・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02・
[3]荆楚理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
[4]刘玉勋.实施系统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5]贺壮.走向思维新大陆.[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5.5.1
[6]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4.
关键词:人力资源;影视从业人员;职位;人才需求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动态和最积极因素的资源,它的运作能使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产生根本性变化。影视产业是创意产业,影视工作人员在精神生产中创造供人们精神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直接是影视制作人员的智力成果。可以这么说,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创作人员,就没有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因此,影视人才资源影视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和提升电视台、影视公司等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竞争力。2008年上海中外影视行业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讨论了影视创作、制片发行及影视人才的培养等问题,研讨会上专家报出中国影视人才的缺口超过20万,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分析说,将来影视人才需求的重点将是创意策划、经营管理、高新技术等人才。中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影视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影视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一方面是人才紧缺,而另一方面是采编人员出现剩余,有些处于生存艰难的状态。影视人才生存问题随着影视产业的大发展越来越突出,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影视产业发展为对象,探讨浙江影视从业人员队伍状况和市场需求。
一、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一,从政策上,浙江省政府自觉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发展较快且基础厚实,加上浙江文化资源深厚,发展影视产业有很好的基础条件。1999年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2003年6月,浙江和广东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同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拟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和试点部门、试点城市改革方案。影视产业作为整个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口。2004年《关于加快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影视企业主体资质准入条件、改革国有影视制作经营机构、拓宽影视业的投资渠道、培育交易市场、影视人才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在2005年7月《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和2006年7月《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的两大文件中影视产业都被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8年7月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重视影视创作,做大做强国有影视机构,提升民营影视机构创作生产水平,培养优秀影视创作团队,支持影视基地建设,努力使浙江省影视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从影视运营主体看,一部分是国有影视机构,主要是电视台;另一部分是民营影视公司。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66座,广播、电视年播出能力分别达到63.75万小时和59.34万小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104套和111套。全省乡镇和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5.8%和87.4%,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接近900万户,入户率达到60%,全省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37%和98.84%,居全国前列。
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民营“影视浙军”正在迅速的壮大。浙江省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一直把影视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新增长点。目前全省已拥有1个全国影视产业实验区、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教学研究基地。截至2009年2月,浙江省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的机构442家,其中民营企业397家,占90%。全省影视公司总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的12亿上升到2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48家。2009年上半年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现有入区企业达到293家,入区企业影视制作总投资金额达5亿多元,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二、浙江影视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北京电视节目发展论坛上华谊兄弟集团总裁在总结华谊这几年取得成绩时说电视剧制作人才是第一突破口。浙江省是影视产业发展重镇,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据统计现有浙江省国有广播电视电影在编从业人员粗略估计约2.5万人左右。从民营影视发展看,就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而言,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276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带动了当地各类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2万余个就业岗位。横店以影视基地为基础,以吸引剧组为起点,筑巢引凤,从2004年至今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集),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达380多万人次。按照工作的性质,影视业人才可以划分为影视创作和影视市场管理两大类。影视创作类人员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包括服、化、道)、录音,等等;影视管理人员包括:影视企业管理者、影视政府部门管理者、监制、制片人、发行人等等。表1以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两大招聘网站2009年8月11日浙江站为考察对象,对影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在考察众多公司所需职位中,编导类依旧在市场上需求量最大。因为在这两大网站上职位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处于刚刚成立阶段或者是公司发展期,公司需要大量的采编人员从事内容创作。但是相对于整个采编队伍来说,采编人员还是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本文把制作类人才也归入编导类,因为采编、后期制作两种职位同属于影视节目生产制作,所以归于同一类别。第二类需求量大的演艺类,演艺类属于变动比较大的一类职位,而且需求具有临时性,从人员需求上看所需的量比较大。还有一类是营销类,这一类职位主要是开发市场,所需的人员多,对其能力的要求也高,符合现今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策划类岗位而言,这一类人员的需求职位相对较低,基本是策划和文案两种职位,在浙江市场上策划人才的求职方式主要不是依赖于网络渠道,更多的是业内人士的引荐。管理类人才需求要求比较高,主要在工作年限和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在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增多,市场需要一批既懂得影视生产规律又懂得影视产品市场管理阶层。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企业,这一批人才将带领浙江影视产业发展,也成为浙江影视产业崛起的关键。相关各个职位的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三、浙江影视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浙江影视产业发展迅速,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外,浙江影视教育提供人才支持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中国的影视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影视高等教育。在浙江不仅有浙江传媒学院这样专门培养影视人才的高等学府,还有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都设有新闻传媒类专业,这些院校每年为整个浙江省影视产业输送大批人才。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调查浙江影视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的两所专门培养广播电视人才高等学府,浙江传媒学院创建于1978年,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专业性很强。学校现有教学单位8个,共有专业36个。学校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动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等3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8800人。在浙江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都能看到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背影,浙江传媒学院成为浙江各大影视机构输送影视人才的摇篮。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学特点是:以广播电视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艺术创作与科研。学院所设置的课程是按照电视制作各个职能部门――导、表、美、录、摄、制――进行规划,加上播音学院的播音主持人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与电视台生产流程上职位设置是一一对应。从发展的倾向上看,艺术类专业占主导。在管理这一块设置制片管理专业,专门培养影视管理人才,为了跟上影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动漫产业发展,学校专门设立动画学院,另外设立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课程设置上重点在影视专业课程上,侧重技术层面的学习。学生满足于技术技巧上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匠人”。非影视专业课程,像美学、艺术学这样的艺术类学生的基础课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使相应专业学生的根基很浅、视野狭窄。特别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本不具有高级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素养。从培养的角度来说,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势必成为以后职业发展一种障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的教学,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意能力不强。尤其是每年大规模的招生,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大班授课,师生互动性差。因为是艺术类招生,英语水平大多不高,艺术类学生CET-4考试通过率很低。在当今市场发展趋势,影视人才都面临市场残酷的挑战,影视人才要求熟悉影视产业生产规律,熟悉市场,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浙江传媒学院专业性强,在影视行业居全国前列,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分限制学生的发展道路,阻碍学生专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浙江影视产业人才教育上,其他院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浙江传媒学院的专业性强,特色明显,办学的实力强,浙江其他的专业院校就逊色一些,这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要解决的难题是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培养足,实践能力差,上手慢。
四、总结
影视产业植根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还受到政府的鼓励和大力支持,浙江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影视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在结合影视人才需求和供给分析后,浙江影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作为人才供求方,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院校需要及时改变教学思路,与市场接轨。
关键词:行风热线 大众传媒 合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73-01
《行风热线》作为一档风靡全国节目形态,始终秉承着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以开放的姿态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排忧解难的平台,并为政府找到了接近民生的有效捷径。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传播效力成了我们关注的重心。纵观当下《行风热线》的节目形态,大多是以电台传播为主,电视、网络传播为辅。电台、电视、网络无规律的交叉,致使节目在传播效力上效果欠佳,部分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效力仍心存疑虑。
1 广播:质疑耳听为“虚”
《行风热线》节目开播以来,以广播为主要制播平台,电台成了节目播出的特使。众所周知,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优点,诸如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收听方式的随意性,受众层次的多样性,制播成本的低廉性和播出形态的灵活性等特点,使得广播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媒体形式。《行风热线》节目通过即时制播的方式,发挥了广播媒体互动性强的独特优势,使政府部门与基层百姓零距离沟通交流,宣传政策法规,公示办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行风建设,同时通过倾听百姓心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了最“接地气”的一种节目形态。
但与此同时,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即它是一种只能听却不能看的媒体。正是它的这种特性使听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不免会对广播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尤其是在寻医问药节目充斥电台的今天,导致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的时候对节目内容将信将疑,时刻带着“听力辨别器”去辨别节目的真伪,用耳听为“虚”的态度为节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行风热线》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不免会受到听众的质疑,尤其是室内节目的制播和问题解决的真实性问题上。为打消听众这方面的疑虑,《行风热线》部分节目走出制播间,把节目拉到户外,与群众直接的接触,宣传部门法规,倾听群众心声,彰显节目的即时性及真实性。因此,除了演播室内的热线直播外,部分地区还实践了户外大规模、同步性的群众现场参与制播方式。例如从2009年至2011年,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南阳市连续三年在解放广场举办了的3・15《行风热线》特别节目暨大型广场活动,为消费者进行维权系列内容的宣传和相关问题的解答。群众的现场参与,丰富了《行风热线》节目的制作形式,使他们不再为耳听为“虚”的广播心存疑虑。由此看来,打消听众耳听为 “虚”的最好方法就是现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让听众能看到节目中所反映的一切情况。
2 电视与网络:见证眼见为“实”
电视和网络是视听合一的媒体,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网络的这种直观性,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广播仅限于听觉的弊端。《行风热线》节目可以通过电视荧屏和网络平台,通过广播与电视网络的合流,向观众明证节目的效力,消除人们仅凭广播的那种耳听为“虚”的疑虑。用一个个更加直观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向观众证实节目的具体内容。
南阳电台的《行风热线》电视版于2010年1月4日在南阳导视频道播出以来,广受欢迎。为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满足网络受众的收看需求,南阳电台对广播节目全程录像,以视频形式在南阳广播网在线点播。节目覆盖面较大,除了南阳市区外,邓州、淅川、西峡、唐河、内乡、镇平等县市安装有线电视机顶盒的观众可以收看。南阳《行风热线》在南阳广播网(http:///hfrx/)上有自己的专设门户网站,方便群众及时查询值班部门,更好地和相关职能部门交流,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这是继广播、电视版《行风热线》之后的又一升级力作,市民可通过网络反映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机关政风建设和行业行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行风热线》网络版下设八个栏目板块,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和民主监督的渠道。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行风热线》成了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接受群众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它已经成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纠正不正之风的“监督岗”,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台”,了解社情民意的“显示屏”,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压器”。网络平台的在线交流,也促进了政府的民主化、法制化和透明化,同时也打消了耳听为“虚”的顾虑,电视和网络,真正成了民主监督“眼见为实”的见证!
3 视听合流,“虚实”结合
《行风热线》在媒体合流方面是成功的,从中我们不仅看到整合的好处,更启发了我们对整合模式的思考。因此,广播电视媒体信息资料与网络媒体信息资料的整合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实际意义为《行风热线》节目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全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是县政府主管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的工作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研究部署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的发展规划,制订并监督实施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的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我局下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采茶剧团、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广播电台、广电网络传输中心等8个单位,干部职工276人。
一、年以来工作情况。
1、立足农村,群文活动蓬勃发展。
一年来,我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主题,牢牢把握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县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设施和条件,发挥人才的优势,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群文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
一是配合使用好省财政下拨的“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年,省政府投入6000万元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下拨到全省各乡镇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送戏、送电影、群众自办文体活动),按文件规定,分配到我县的资金为89.1万元,为了配合使用好专项资金,我局及时向县领导汇报并争取到了县财政配套资金10.9万元,领导的重视和资金的注入,为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截止目前,全县送戏下乡52场,每个乡镇4场戏曲演出基本到位;送电影下乡1473场,每个行政村6场电影的放映任务也基本完成;各乡镇也利用专项资金,积极开展了群众歌咏比赛、文艺晚会、拔河比赛等群众广泛参与的自办活动。此外,为了使专项资金落到实处,我县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三项活动督导员队伍,负责监督专项资金落实情况,他们经常深入农村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民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督促演出和放映单位的工作,检查各项报帐程序,确保了三项活动的质量,真正把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送到了农民家门口。
二是配合新农村建设,加快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进程。我局坚持将农村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伟大工程,要求各乡镇文化站抓紧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塘南、蒋巷、莲塘三个乡镇就分别投资2万多元用于完善各村文化活动室设施,有力地巩固了一线文化阵地。目前,我县拥有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已有20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以上。
三是开展“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为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的现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县图书馆购置读书大篷车,在全县各乡镇大力实施“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将9000多册价值2万多元的农村科技实用图书、剪报送到农村,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立足创新,广电宣传亮点迭出。
县广播电视台坚持唱响改革主旋律,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节目质量和服务于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上。一年来,共举办新闻采访、写作、制作与播音等业务集中培训16期,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一方面,为了确保节目质量,认真把好节目源硬件质量,县广播电视台对原有摄录设备进行了有效维护,确保了录像质量,同时,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新添置了两台摄像机和有关配套设备。通过全体采、编、录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县广播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明显提高,《新视点》、《警方750》栏目风格已基本形成,县电视台创办的旨在宣传南昌县在外成功人士的《昌南骄子》栏目也于去年年底与观众见面了,这些新节目内容更加精炼,效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另外,县电视台选送的长消息《种粮大户陶雪莲利用飞机喷洒农药》于去年4月份荣获全省广播电视作品评选一等奖,这是全市县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也是历年来我县电视台宣传工作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3、立足服务,有线网络四通八达。
我局按照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要求,把有线网络工作重心放在加强事业建设上。
一是努力扩大覆盖范围,实现了全县乡镇的联网,并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与江西依伦公司和南昌雷华公司合作,投资800多万元把光缆架设到全县每个行政村,新增用户6000多户。
二是加强住宅小区的入网工作,全年小区联网10个,新签约用户1多户,基本实现县辖区域内住宅小区的全部入网。
三是对全县主干网和县城老网的改造,投入资金40多万元新增光接点28个,有效改善了收视质量,顺利完成了市网频道调整的过渡。
四是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今年3月份,我局在富山乡召开了一次全县性的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现场推进会,研究落实扫除有线电视盲点工作。目前,全县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率达100%,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五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局坚持办实事、办好事,全县不少困难户还没有安装有线电视这一实际情况,在全县开展了一次针对弱势群体的优惠安装有线电视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立足发展,文化市场秩序井然。
一年来,我局围绕控制总量、合理发展、规范管理的方针,认真研究文化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培育文化市场为目标,积极引导和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扶优做强,打造文化市场亮点。一方面率先引进了全市一流的量贩式ktv娱乐场所“天籁之音”,使县城区娱乐场所提升了档次;另一方面通过有效引导,在五一路形成了8家100台以上网吧规模的“网吧一条街”,并全力打造网络文化市场航母,天籁网络休闲城投入380多万元,购置了360台电脑终端,成为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网吧之一。
二是强化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一方面对全县文化娱乐经营场所进行了一次年检,全县共有有证电子游戏室46家,无证经营电子游戏室12家,有证音像店87家,无证经营音像店12家。对无证经营的文化经营单位,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了坚决取缔,对有证经营的单位重新颁发了许可证。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培训,一年来共组织培训学习4次,培训人员280多人次,极大地提高了经营业主的法律意识。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成立网吧协会。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网吧业主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网吧行业自律,规范网吧经营行为,我局通过广泛宣传,于年10月在全县网吧经营业主中,组织成立了南昌县网吧行业协会,使我们行政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得到了有效延伸。
二、我县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的工作,也为全县拼争“百强县、文明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比、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足。
一是资金不足。文化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文化单位全靠财政拨款,因此在引进新设备、发展新事业等方面没有办法自行解决经费。资金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是人才不足。文化系统一些老同志已经退休,培养的年轻专业人员又接不上,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不少乡镇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开展的自办文体活动质量较底,给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是阵地不足。目前,我县县、乡、村三级文化活动网络虽然已经建成,但巩固率不高,而原有的文化设施也已经陈旧,损坏的损坏,淘汰的淘汰,以至一些文化活动场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今后我县文化建设工作努力方向。
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今后我县文化建设工作,我局将结合实际,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断完善三级文化网络,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文化阵地。
一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文化事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一项荫及子孙的公益事业。所以,下一步,我局将努力争取政策,力争做到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做到与县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