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范文第1篇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的产生、采集、整合、反馈与决策都空前加速的时代。灵活性与快速反应主宰的商业战场上,企业如何才能实时感知消费者迅速变化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信息科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企业又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一体化大潮中竞争制胜?

现代企业在运营管理中面临的挑战,正如同航空飞行在20世纪后半期喷气发动机技术问世以后所面对的飞行模式的彻底更新和变革一样——当时航空产业界提出了“在线飞行”的概念:从专业意义上理解,“在线飞行”意味着飞行员必须借助于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增强自己的飞行能力,对迅速变化着的外界信息实时做出反应。例如,飞机前端监视器显示或飞行员头盔面罩上映射的经过计算机系统辨别、挑选和加工过的环境数据,可以让飞行员适时掌握飞行的状况,对如不明障碍物或攻击目标及时采取反应;整合了机械、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中央系统可以进一步帮助飞行员分析可能乃至合适的反应措施;而当飞行员发出指令后,计算机系统将接收、分解并转换为飞机的成百上千种操作以完成指令。

今天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也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将自身与企业结合为一个统一的飞行体——只有实现“在线飞行”的企业才能与外部动态环境相适应。管理者能良好地控制企业“飞行”的速度和路线,才有可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竞争制胜。

“在线飞行”的企业为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整合数据库、分析软件、专家系统和专业职能部门以及其它技术模块的企业管理模型——如同飞机的中央系统一样,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流程和决策模型来“驾驶”企业,及时了解业务信息并调整业务计划。强大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企业“在线飞行模式的动力。对于一个努力实现全面电子化运营的企业来讲,“在线飞行”将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企业“在线飞行”中必须提升客户战略的应用深度。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企业为实现其 “在线飞行”的运营目标,迫切需要日臻成熟的电子化运营解决方案,包括管理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等等。企业希望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增进自身对于客户战略的认识和理解,能保障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很好地吸收、运用客户导向的理念,从中不仅能得到在客户忠诚度、满意度方面的提高,更能实现良好的利润收益,在迎接电子商务时代、实现经营全面电子化的进程中处于主动。

事实上,在国外,对企业的电子化运营解决方案的探索,伴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纷纷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这个时期开始,信息技术和IT产业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MRPII/ERP等信息系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企业效率得到明显改善。而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赢得客户长久的信任和支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一些可以帮助企业从各个方面进行客户管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案相继出现,如如自动销售系统和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等都被广泛地采用,前者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销售定额、计算销售人员的提成、协调销售人员的活动、预测利润;后者则可以为客户提供800等电话服务,通过自助选择和交互式语音反馈,让用户可以与专业服务人员通话来寻求服务和咨询,同时能记录交谈数据等。再后来如市场营销管理、订单管理、电话销售管理、客户支持管理等各种独立的方案和功能模块不断出现,企业开始依托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源规划,结合Internet平台和电话等手段接受用户订单和服务请求,进行前端销售管理,创建与相关业务的管理接口等。

在电子商务全面升温的时代,许多拥有庞大、复杂的客户群体的行业如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电信、家电、民航、运输、医疗保健、IT企业对整体性的电子化运营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终于,一种包括了企业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要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整合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种可有效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功能模块,从理念到技术、从产品设计到应用,都被证明可以提升企业运营质量的全面电子化方案——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闪亮登场了。 CRM:闪亮登场,波澜正起

总体上讲,客户关系管理(CRM)在解答企业如何达成全面的自动化、电子化运营,以及如何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两大问题上为现代企业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和目标。

那么,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CRM)?它的详尽内涵都包括什么?本文的观点是: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致胜、快速成长的目的,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的工作实践;

客户关系管理,也是企业不断改进与客户关系相关的全部业务流程,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使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优化的管理方法、解决方案的总和。

对CRM定义分层内涵中的系统架构、应用体系和方法等,本专栏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探讨。

在世界范围内,CRM自1997年以来一直处于爆炸式的快速发展之中,其主要的应用领域集中在制造业、电信业、公共事业、金融服务业和零售业等行业,许多新兴的企业如亚马逊(Amazon)和思科(Cisco)等已率先成为CRM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成为了管理软件厂商追逐的热点之一,以Oracle、Sieble、IBM等为代表的一批顶级IT企业都表现出对CRM前景坚定的信心,已开始在此领域部署解决方案。Oracle、Siebel等软件巨头业已视CRM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成为CRM应用中的主流厂商, Sybase、 People Soft (Vantive),Onyx等近年随网络经济迅猛发展起来的软件公司在利用互联网构建企业CRM方面表现也十分卓越。连传统IT产业的代表IBM公司也表示将为CRM的发展增砖添瓦,IBM公司全球产业部总经理Linda Sanford称:“IBM公司已经将CRM作为一个主要领域,它将为CRM提供专门的技术。”而众多的CRM渠道和咨询公司也在力争占领新市场的份额,5大咨询公司中安盛、德勤、普华永道都已开始提供CRM咨询,此外还迅速崛起了很多I-Consulting公司。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一潜在市场的服务收入将发展成其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人们普遍认为,CRM将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在成熟市场中高效动作并获取稳定利润的法宝。来自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CRM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据国际数据集团(IDC)对欧美300家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不管美国还是欧洲的企业都正在增加对CRM软件的预算,这300家企业1998年平均花费310万美元在CR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上,计划每年的预算将平均提高8%。IDC还预期全球CRM市场将以每年40%的成长率,从1998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110亿美元。在美国,尽管目前美国的CRM市场开发利用率目前尚不到25%,但它将以44%的年复合率迅猛发展,根据AMR Research的研究和预测,美国到2003年用于实施CRM的预算可能达到168亿美元,目前软件行业前五大CRM厂商会则占领40%的市场份额。最乐观的预测来自专门从事市场研究的METAGroup公司,其报告显示全球的CRM市场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全球CRM市场2004年的销售额将跃升至670亿美元。METAGroup还指出,未来企业在CRM上的投入将赶上并超过ERP,到2004年,分析、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将成为CRM市场中的生力军,其年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82%。

当CRM日益成为国际软件市场新宠之际,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的CRM,其认知程度及受关注状况也正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预期,中国企业将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也将掀起新一轮的“CRM波澜”。 企业核心竞争力:CRM建设的发力点

CRM的出现,使企业真正能够全面观察其外部的客户资源,并使企业的管理全面走向信息化、电子化,从而促使企业更关注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建设CRM的发力点。

这是因为CRM的IT管理系统在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中,将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也直接地影响到了企业竞争能力。CRM的出现体现了两个重要的管理趋势的转变。首先,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的转移。这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那就是随着各种现代生产管理和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差别越来越难以区分,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通过产品差别来细分市场从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其次,CRM的出现还表明了企业管理的视角从“内视型”向“外视型”的转换。Internet 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之间几乎变成了面对面的竞争,企业仅依靠“内视型”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因此必须转换自己的视角“外向型”地整合自己的资源。

事实上,企业竞争优势的源自哪里?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又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是企业理论和战略研究迫切需要回答的命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领域异军突起。当时美国一批企业战略研究人员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的竞争能力,他们通过对许多大公司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企业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密执安大学商学院的普拉哈拉教授和伦敦商学院的哈姆尔教授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论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这一理论很快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尽管最初关于这一理论的讨论都是定性的,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已经逐步走向定量化研究,发展成为一套比较成熟的企业竞争问题解决方法。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指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特有技术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企业运行机制如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

进一步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内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它不仅仅表现为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产品、设备或者企业的特有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上述技能与机制之间的有机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如产品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研发竞争力、财务竞争力等的统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三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它们之间关系密切,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一些公司最大限度扩展其核心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为各种客户生产核心产品,使公司获得加强核心竞争力和扩展步伐需要的收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以Internet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更加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CRM理论与应用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将最直接地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方面,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从对短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关注,延伸到对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努力上。

换句话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是CRM方案和系统建设的发力点,将使企业拥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运用CRM系统建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公司内部智慧、知识的汇总,是凝聚现有业务的“塑胶”,更将成为企业发展新业务、开拓新领域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纵观今天世界上所有成功的跨国公司,无一不是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拥有优良的生产制造过程、或拥有卓越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最佳服务的能力、或拥有开发新产品的高度创造力、或拥有降低生产成本的业务流程等等。比如,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自己独特的、炉火纯青的发动机技术——这种技术推动本田公司研制开发出多种高功能、高效率、低耗油、低污染并具有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发动机产品,这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从而使公司可以生产出一系列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高度竞争能力的终极产品,包括本田轿车、本田跑车乃至本田割草机、本田发动机驱动的游艇等。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在新世纪内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瞩目。世纪之交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出现的,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涉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一轮又一轮的企业购并浪潮,究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谋求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成为飞机制造业的“全球霸王”,其核心竞争力大大超过欧洲空中客车;美国金融业中花旗集团和旅行者公司的合并,给全球金融界产生了地震般的冲击波;美国的福特公司购并日本的第五大汽车公司马自达;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和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厂克莱斯特合并,更是加快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重组步伐等等。2000年全球最大的并购发生在英国沃达丰和德国曼内斯曼之间,并购金额达1850亿美元;其它如AOL与时代华纳,并购金额达1550亿美元;辉瑞制药与沃纳-兰伯特,并购金额达850亿美元;通用电气与霍尼韦尔,并购金额为450亿美元……所有这些跨国公司之所以在专业领域内展开一轮轮并购风潮,进行“强者恒强”的重新组合,由行业领域内的“领头羊”组成的行业“巨无霸”,主要是为了集合企业优势、抢占技术高地,从而让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拥有别人只能望其项背、更无法轻言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在CRM应用方案出现以后,也正是这些国际化的大公司,先行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着手开发和应用CRM系统,以确保其核心竞争力的持久领先。这也更加有力的印证了CRM对于建设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 CRM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关系管理(CRM)将不仅帮助企业在管理客户关系方面表现更佳,而且将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打造核心竞争力。因为在新经济时代,以往代表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规模、固定资本、销售渠道和人员队伍已不再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决定因素。由于新竞争对手和新机遇不断涌现,企业必须创造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变化需求。依赖于客户生存的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对待具有不同背景的客户,并借助相关系统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强对客户的吸引力。

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所有企业业务运作和管理方式,这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某些构成要素在形式和内容上将发生变化。由于企业竞争的基础和竞争优势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时代使地理和环境不再具有以往决定性的意义,规模和权力也不再能确保市场份额——技术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减弱或消除了许多过去曾妨碍经济增长的障碍。企业与客户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彼此之间以及与各类信息之间的连接,这不仅使客户可以寻找到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最佳服务供应商,而且消除了现存市场上固有的进退壁垒。

一句话,企业在市场中获胜所需的要素组合,例如资源、人力、资本、信息等都可以很快被竞争对手复制——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唯一特有优势,而其中企业全面掌握的客户信息、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本身,在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地位就更加突出。

联想电脑公司总裁杨元庆在COMDEX CHINA 2000上做的题为《电子商务时代的IT产业》的演讲中,曾举过一个例子,非常形象地阐明了企业在Internet时代将进行核心竞争力全面调整的问题。他称自己曾在台湾拜访过一家传统做分销的公司——专门给那些做兼容机的小公司提供所需的零部件、主板、电源、软硬盘、显示器这样的外设,规模很大,有几千家遍布全岛的网点和仓库,每几十分钟就有一班货车从仓库出发到全岛各地。这个企业目前的电子商务规划是,正在建设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订单、网上支付,并不断强调其仓储、配送、速度优势,因为有稳固的客户群,而且增加了网上订货、支付服务后,这些客户应更满意。杨同时举了一个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这家企业完全没有库房,但有很多关系很好的零部件供应商C1~Cn,而且他们之间的信息系统是互通的,也就是说用户的订单X进来后,经过其信息系统分解后,属于Ci的供货的部件,系统自动以订单形式分配进入Ci的信息系统,Ci按照供货要求备好货后(可能采取的是前例的生产方式),由公共的物流公司从C1、C2……的库房直接取齐订单X所需的全部部件后直接交付给用户。并且后者的更大特色是它提供一项增值服务,那就是它有一支庞大的测试队伍,对各种可能的零部件组合都进行过测试,并且通过Web方式,当用户在线订购这些部件后就能立即明确被告知合不合理、或兼不兼容,也就是说这家企业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技术测试等附加价值上,而不是象前一家企业那样只片面强调库存齐全、配送快速。杨问道:如果这样,那家简单理解电子商务——在原流程不变的情况下,仅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将会面对怎样的挑战呢?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CRM如何充当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呢?

首先,企业通过CRM系统实施形成的统一的客户联系渠道和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企业细心了解客户的需求、专注于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并通过在全企业内实施“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来强化这一关系,通过统一的客户联系渠道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这种种基于客户关系和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因素,都将在市场和效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优质的服务可以促使客户回头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整个业务也将从每位客户未来不断的采购中获益。

其次,CRM系统将为企业创造出先进的客户智能和决策支持能力,这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总体的规划都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CRM能够使企业跨越系统功能和不同的业务范围,把营销、销售、服务活动的执行、评估、调整等与相关的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客户收益等密切联系起来,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客户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为企业商业决策提供分析和支持,这将从根本上总体保障企业投入足够而适当的资源建设其核心竞争力。

再次,CRM系统还将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提高。因为CRM在功能方面实现了销售、营销、服务、电子商务和呼叫中心等应用的集成,其目标是持续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先进化、自动化水平。CRM系统自身具有能动的持续进步的能力,将保证企业不断根据其资源状况和市场竞争情况,调整竞争战略、突出产品或技术优势,在拥有良好而稳定的长期客户关系的基础上获得不断的市场成功。这些能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相关构成要素将起到持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最后,CRM将创建企业基于互联网络的管理应用框架,使企业完全适应在电子商务时代的生存和发展。CRM将推动企业在Internet环境下的高速发展——企业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通过实施和应用CRM,才能具备在Internet环境下适应变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能力,这也是Internet和网络经济赋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的涵义。 CRM环境下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功能焦点:客户价值、创造性和延展性

正因如此,未来企业实施CRM打造出的核心竞争力将与传统形式发生彻底的变化。以价值焦点的思维方式,结合企业未来目标、以及如何将之动态最大化的方法来分析CRM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应当说,CRM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功能焦点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1,充分的客户价值

CRM体系下,富有战略价值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能够按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其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也即能为客户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对他最重视的价值有重大贡献。这种充分的客户价值,将不仅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也会为它创造超过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2,高度的独创性

CRM体系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更为企业独自拥有,成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的能力。此外,CRM还将提高企业专长独创性的持久程度,强化企业专有能力存在的基础。通过CRM内化于整个企业组织体系中、建立在系统学习的经验积累之上的企业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个别技术骨干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基础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创性。

3,多元的延展性

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CRM环境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可以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和扩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延展性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如果缺乏延伸和扩展功能,企业就不能获取领先地位,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市场,而是一系列的行业市场和商机。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挑战

一、媒体核心竞争力概述

对传媒竞争力的理论界定,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借鉴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传媒竞争力界定为:一个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媒体更有效地向目标受众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力量或综合素质。构成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如下几点:内容为王;杰出的人才结构;良好的资金状况;以及高质量的受众。例如凤凰卫视作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以下几点:1、核心团队。一大批明星主持、资深评论员和记者、人力资本是凤凰卫视的核心竞争力的保障,用人独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2、核心内容。定位是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3、核心受众: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受众满意度和忠诚度。

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和持久的,并不是一时一地的,所以核心竞争力也就具有如下的特征:

1、这种核心竞争力与其他媒体相比较而言是独特的,即人无我有的。而独特性也就导致了这种能力的稀缺性,并不是每家媒体都能拥有这种能力。

其次,这种属于某一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别的媒体是难以学习的,也是很难模仿的。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包括:1)媒体基于历史开成的独有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品牌、公信力;知识、信任、创造精神;2)媒体能力是复杂社会现象的产物。如媒体与演艺界、与企业、与政府、与广告商之间的人际关系、信任和友谊。

2、它是不可替代的能力:指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如以主持人特点量身定制的电视栏目,从广告商和受众的角度出发,应该是有价值并不可替代的;从竞争者角度出是,是独特和不可模仿的。

总之,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对组织内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从而能有效地获取、协调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能力。

二、媒体传播内容与管理

在网络时代,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内容为王。有学者认为媒介经济也是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环境下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内容;丰富的高品位的内容是获得受众持久注意力的根本,是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是媒体的核心资源和资产,媒体的价值来源于内容,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无论是对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服务,还是加强内部信息整合,都需要实施内容管理。因此,有必要“实施内容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

而媒体内容管理就是对媒体内容价值链的全面管理,包括内容采集、内容创建、内容加工、内容存储、内容检索、内容挖掘(知识管理),内容交付各个环节的管理及协同工作环境。文章还推荐了内容管理方法:即TRS媒体内容管理解决方案。而在网络时代,内容的复制和传递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相信,怎样去保护自己的内容这是学界和业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如可以研究专门制定的针对传统媒体上网的核心资源的保护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不是简单通过技术解决版权保护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等等。

三、培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一)培养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电视台欲获得发展,必须使自己的核心能力与市场机会相一致,这就要求了解和分析传媒市场环境和受众变化,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维。所谓“核心竞争力”战略思维,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为适应动态化竞争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该战略思维将能力和集合性知识,特别是协调多样化传媒生产经营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现代电子传播技术的知识,作为媒介竞争力的核心。决定广播电视媒介生存的差异化优势主要来源于如何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将遍布媒介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

电视媒体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中开发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方法有独特的受众定位、特定的读者对象和市场空间;培育杰出的传媒人才队伍;强化新闻传媒策划能力以及培植强有力的资金实力或物质条件等。另外,电视台还可以巧妙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着力加纱新闻策划,全面实施整体品牌战略,加大受众市场占有份额,才能不断增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地市台的核心竞争优势是贴近性和本土化,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围绕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制作出能够吸引市民的精品节目来,如挥议程设置主观倾向性,积极进行新闻策划;快速反应,率先报道新闻事件以及实施整体品牌战略,塑造品牌整体形象。

(二)内容为王是传媒命脉之所在。

传统媒体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内容资源,这是新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因此电视媒体应该继续将内容做大做强,在节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足功夫,提高自身竞争力。

当前在信息获得渠道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应该牢牢把握自身优势,继续做好做精内容,继续打好基础,继续提高新闻采集、的水平,强化节目制作中的职业化、系统化,并维护好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防止出现因赶工、盲目竞争出现的信息失实等问题。与此同时,要继续保持电视传播方式的优势。当前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是信息泛滥,且鉴别筛选困难大,我们电视媒体要继续做好节目的编排工作,在节目在编排的过程中帮助观众理清思路,充分迎合观众的接收习惯,体现出传统媒体更高的新闻专业水准。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彰显公信力。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是权威,这就要求我们向受众提供的信息要权威,重大事件、重大主题的信息来源要确保权威,即永远是权威的信息、权威的来源、权威的选题、权威的分析,以满足受众的求知欲,进而彰显自身的公信力。信息引导价值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把关”环节弱化甚至缺失,网络资源固然丰富,但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正确有效引导舆论,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共识,是对信息化条件下传统媒体的严峻考验。

二是体现贴近性。进一步贴近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贴近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主题,贴近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并展开监督,继续大力弘扬主旋律,将正确的导向意识融化在符合新闻规律的操作中,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主流新闻不断扩大和增长的需求,在满足人民群众“想看的、要听的”之中,接受我们“想说的、要说的”的内涵和理念,通过“顺势操作”、“因势利导”,实现党和政府与市民群众舆论的吻合。

三是要提升节目制作的精致程度。电视作为直观性的传播媒介,节目制作是否精良,是否好看,直接关系到节目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上的审美愉悦,进而影响到节目的市场占有率。为此,从节目的包装,到报道选题的确定、报道手法的运用以及电视话语的显现等,都要做到精心策划,精心制作,力求奉献给观众的是既具有原创性,又具好看性的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作品。

(三)融合,是媒体未来生存之道。

未来的媒体格局应该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的竞争态势,未来将是电视、报刊以及互联网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媒体格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之间过去的技术鸿沟变得触手可及,已经发展成为各方内容互享的状态。比如电视媒体迎来的是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在传播方式、接收方式以及互动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内容都是统一体的。新媒体依赖于传统媒体所积累的内容资源优势以及媒介影响力,而新媒体,如互联网则以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为传统媒体增光添彩。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是必然的大趋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

结语

电视媒体作为当下传媒业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其管理机制、理念和模式还停留在事业单位、机关式层面,面向市场自收自支的企业行为要求电视媒体必须导入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的企业化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各类传媒如何从中突围,取得领先优势?使得传媒能够取得领先优势的又是哪些因素?对这些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的追问,使得传媒竞争力问题成为媒体研究者和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新的媒介的出现并不代表旧媒介的消亡” (麦克卢汉)。电视至今仍未能取代报纸,网络同样在短时期内无法取代电视,电视与网络的博弈应该争取双赢的局面,电视应在将自身优势最大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为自己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国平. 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J]视听纵横, 2009, (06) .

[2] 南晓明. 提高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11) .

[3] 高延湘. 浅议提升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J]. 当代电视, 2006, (09) .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1-0018-03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人才资源逐步市场化和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彰显优势是每个大学生亟须思考的问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与自身、高校、家庭和社会息息相关。

1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提出,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1]。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创新能力为内核,在整合大学生人文精神、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等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综合能力,套用一个朴素的哲学观点“1+1>2”,即整体效应远大于局部效应之和[2]。不同学者对核心竞争力内容研究存在差异,但是大体指标是相同的,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且三者通过自身资源的获取、创造和整合形成有机整体。以下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家庭和社会4方面因素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措施。

2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2.1自身因素

2.1.1个性要具备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培养自身特色和鲜明的个性。研究显示,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3],个性品质的好坏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个人内涵气质的提升与其心理、意志、思维和学习等都息息相关。2.1.2主动性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石。不少学生进入高校后,受大学宽松环境影响,懈怠放松,被动接受课堂知识,没有制定自身今后的培养方案,导致自身素质和能力不高[4]。调查发现,专业选择不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占50%以上,部分学生由于被调剂,对专业不感兴趣,主动性不强,近半数大学生自我感觉能力不强、专业不专[5]。且传统教育属于“填鸭式”教育,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划分重点、布置作业,缺乏学习主动性[6]。2.1.3适应性适应性是学生实现有效就业所必备的条件之一,包括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能力是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等[7],依据需求变化调整和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持久稳定性,个人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后,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等都是他人在短期内很难模仿超越的[8],这也决定了竞争力的稳定性。2.1.4创新性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保持前进动力的中心环节[9]。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其创新思维方式仍有待提高。

2.2高校因素

高校求学阶段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10]。高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办学条件等直接影响人才质量[5]。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严重缺口,师生比例不协调[11];同时专业设置不合理也会影响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信心和兴趣,更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2.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2],直接影响其终身发展。家庭成员的关系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子女个人认知、兴趣能力等形成。从教育方式来看,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我评价、性别观、独立性以及失范行为[13]。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教育大部分属于专制型,对孩子教育过于严厉、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否一致都会影响教育效果[14]。

2.4社会因素

企业、用人单位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展示的地方,其人才需求标准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有着指导作用,是大学生及时调整自身核心竞争力方向的风向标。社会环境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目标和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

3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3.1大学生自身

3.1.1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朱正平从教育学角度提出大学生闲暇教育功能,包括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15]。课余闲暇时间学生可用来自我完善和发展,大学生需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学会自我充电,设立长期目标,坚持不懈,做好职业规划。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课外学习,跨专业学习和课余活动等[16],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积累、组织表达、道德价值的发展。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掘自身优势和特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挥专长和技能,从而形成独有的竞争力。3.1.2培养创新能力,丰富社会实践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需要整合其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等基础,大学生应敢于提出质疑,提出新见解,探索新答案。缺失个性的人,也就缺失了创新和创造能力,要注重个性培养,提升人格魅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应投身于各类实践中,参加各大实训中心、大学生“挑战杯”训练基地、大学生创业训练基地的项目,结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严格要求,不断适应。

3.2高校建设

3.2.1调整教学方案,提升教师水平研究显示,健康指数和学习动力与高校公共选修课各维度均呈正相关[17],除了常规课堂学习,需增设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的公共课程。调整课程教学,重心由教转为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使教学课堂生动新颖。在课程设置方面,保证师资和教材建设完善,推动大学生积极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高校必须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全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18]。结合用人单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课程培养计划,开展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3.2.2加强职业教育,落实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对整个大学阶段的目标起着引导促进作用,科学的职业测评是学生实现自我了解的前提[19]。要加强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丰富教学案例;可采用情景模拟职场招聘,完善教学效果反馈,建立个人职业规划档案,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大学生校园互动有助于提升其参与感,高校要引导社团活动紧跟社会需求,发挥学校社团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增设社会调研。从大一开始,鼓励并带领学生去社会、企业实践学习,帮助学生熟悉求职过程,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提供岗位信息。依据社会实际需求,将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就业前景密切联系[20]。3.2.3进行特色管理,科学培养人才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人文管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及动手能力,要从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差异出发,增设多层次、可选择的教学课程与方案,最大程度满足每名学生的需要;制定科学培养方案,加大学科调整与课程结构优化力度,设置既符合发展需要又适应高校需求的特色优势学科,培养“多证”人才。采用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改变以考试分数高低为主要方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多样化方式考查学生的调查、科研、实验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应高度重视创业课程和创业计划竞赛等教育环节,营造宽松创新创业氛围[9],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培养提高创业意识。

3.3家庭教育

父母的行为、言论及道德水准会直接影响子女。教育子女首先应该从自我修养开始,家长应有意识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13]。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日常家庭教育中要针对子女的心理年龄调整教育方法与内容[21]。父母需有目的地加强子女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目标、抱负、信念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建成一条轨道。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创新人格的基础之上[22],所以父母要擅于发现子女的兴趣和爱好,有重点地加以支持培养,最终形成其自身闪光点。

3.4社会建设

国家应综合大学生自身、高校、企业等影响因素,起到调控作用,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税务优惠和创业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可通过设置融资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鼓励学生创业创新,推广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大学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资源优势共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规[23]。企业采用人才储备策略,通过与学校合作组织实践教学招募大学生等措施,既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推广企业文化和理念,又可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习生,及时与学校沟通,并进行客观评估[24]。目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欠佳:(1)培养途径方面,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2)大学生自身缺乏科学规划和自我培养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盲目性,心理不成熟;(3)介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相对单一,对个人、高校方面研究较多,对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的分析和对策较缺乏,分析不够全面,偏理论性。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这在国内外研究中是一致的。可增加影响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性和相关性,大多数研究对象是横断面研究,可增加其纵向性和干预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政.TQM视野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0.

[2]高健.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价值工程,2014(6):211-212.

[3]毛晋平,杨丽.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及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2,4(134):38-42.

[4]李涛,冯菲.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个体因素及教育对策[J].现代交际,2013(5):236-237.

[5]宋润霞,曾婧.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养成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J].学理论,2010(18):225-226.

[6]刘义存,陈葆.校企合作对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5):71.

[7]陈理才.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8]王玉敏.刍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2):110-112.

[9]向辉,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2):120-124.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小企业是各国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小企业如何培育和提升竞争优势这一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成为热点问题之一。从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基本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制约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即技术创新不足、人才劣势突出和融资难等。阐明了培养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企业群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迅速、最有活力的一支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是体制创新的推动力量,是安排社会就业的最大载体。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已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其发展规模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缺乏资金,信贷困难,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同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体现出出生率高,关闭率也高的特点。因此,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研究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与提升对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以下的法人和自然人企业。在社会认同和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各界人士对中小企业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有着很强的发展势头,对于国民经济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非国有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尤其在吸纳安置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中就业,全国1.5亿工业就业职工中有1.1亿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5%。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

2.中小企业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机制较为灵活,适应新体制较快。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在改革的重点、难点方面打开突破口的重要力量。

3.中小企业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等方面作用明显。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如此,在传统经济领域,中小企业也大有可为。辽宁盼盼集团通过产品、服务等的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崛起,就是典型。

4.中小企业素质明显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许多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中小企业,通过改革、改制明确了产权关系,一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产权更为明晰。中小企业管理日臻规范,相当一批企业已经走出了粗放经营、”家长式”管理的阶段,企业素质不断提高。

二、如何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中小企业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加入WTO后,跨国企业纷纷涌入中国,把国外竞争演变为国内竞争,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自己的竞争优势的培育与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它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实际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

从企业内部不同功能的角度划分,可以把核心竞争力分为战略决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能力,有效的生产能力等。具体如下:

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技术开发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形成自己的人力积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2.不断创新的能力

以技术变化迅速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色的商业竞争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企业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市场发展动态,制定相应创新战略,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等协调展开,要求企业的决策层、技术层、管理层要有敏锐的观察捕捉新事物的能力,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进行认真周密的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施,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有效的组织生产,不断地创新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3.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

4.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

它涉及企业营销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5.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部门,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特别是在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方案、新工艺方案以及生产目标形成之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有序运作。

6.市场应变能力

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战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时、因地,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尤其是今天的竞争环境会经常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

(二)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与提升的途径

根据以上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结合对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分析,培育与提升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科学地制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中小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必须直面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可能发生和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及时做出灵敏和正确的反应,准确预测和把握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变化方向及趋势,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预先转换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竞争优势。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中小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型组织,务实基础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

3.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正如前文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它支撑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使其不断得到强化与提升。在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方面应树立企业的创新理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同时,改进创新的硬件设施,给员工提供方便;还必须重视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即:创新基础的选择,创新对象的选择,创新水平的选择,创新方式的选择。

4.加强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企业组织运行;有利于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有利于生产制造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等。在通过信息化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设计时,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评估;要合理选择信息化软件系统;要设计合适的实施方案;要严格项目实施与维护。通过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5.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以诚信至上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中小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全体员工内在地追求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商誉是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一个企业一开始就是以圈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把消费者的利益抛在一边,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

6.组建专业人才团队

当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确定之后,必须组建强有力的专业人才团队。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所以要明确负责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人员。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通常由企业总裁或CIO(首席咨询官)负责。因为,一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涉及企业未来发展大计的战略性工作,企业总裁理应以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二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会涉及到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协调,以及要素能力的最终整合,会涉及到企业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投入,会涉及到各种资源能力的配置,包括外部资源能力的获取,甚至会涉及到企业组织机构和体制的调整等。

7.通过产业集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对于游离的单个中小企业而言,其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和提升。但众多的企业集结成群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蕴藏于企业整体长期学习和经验积累之中,体现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是企业一个学习过程。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创新。

三、结论

当今企业的经营实践表明,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中小企业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势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政府应尽快制定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扶持民营高科技企业,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而中小企业自身更要高瞻远瞩,加强自身的制度、资本、人力资源和战略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泽厚,罗帆.人力资源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范文第5篇

摘要:一切成功的企业都有适应其特点的企业文化,面对日益竞争的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培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是结合以往的研究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将会重点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内容和如果建立并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强调该理论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需要获得并且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那就需要有核心竞争力,这个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一切成功的企业都有适应其特点的企业文化。如果说20世界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是管理与科学的结合,那么21世纪所强调的是如何推动,怎样推动,企业是以人为主的经济组织,怎样发挥每个个体的智慧,增加每个人的才干,最终以最佳的组合形式来实现企业目标,这便是企业文化之灵魂。文化因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能够发挥能动作用。重视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发掘企业无形资产,以便现代服务和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提高,这类措施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现代营销管理中,产品的营销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融合和认同的过程。同样的产品,如果辅之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服务水平,其市场地位可能会完全不同。实践也证明,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并不断的把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当中。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经营之道以及经营境界等。企业文化可以作用于企业内外,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竞争力提高。

较为典型的是蒙牛乳业就采取了在企业文化导引下发展企业的做法。蒙牛乳制品在创立之前,已经确定了企业文化方案,并且根据企业文化所提倡的核心内容被强制执行,将企业文化在员工中进行广泛宣传,很快形成上下一致的认识,快速深入人心并被遵循。到蒙牛乳业参观,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随处可见,“事在人为”的做事理念;“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的用人理念;“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的管理及人才培训理念;“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的产品质量理念等等。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极大的统一,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使他们能够自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蒙牛乳业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以才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了国内乳品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排他性和独创性,别具一格并能够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基础性的能力,具有独特性、渐进性、价值性、延展性的特征,能给消费者带来长期利益和价值增加;是无法用钱买到的,为员工所专用,难以被其他所模仿和替代,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同时具有“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企业市场发展。

1、拥有专利或专项技术

企业的竞争力可能来自于专业化。踏踏实实的做好一个市场,依靠分工形成专业化,从而发展专有技术,形成专利产品并最终占据职场。专业化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创造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并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比如长虹集团因为在彩电方面拥有自己的背投专项技术,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的占有率,让被业界认为“夕阳产业”的彩电一跃成为了长虹的利润新的增长点,进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具有创新能力

熊皮特曾讲过,创新是企业生产手段的重要组合部分,具体可以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制度设置上进行创新、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技术改革等等,在这些创新中,针对企业制度创新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通过制度创新也涵盖了企业的各级契约,例如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产权结构等的创新,这类制度在本质上解释了企业组织,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技术改革中能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某些核心技术的拥有将会研发出符合市场的产品;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能够让企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前进的动力;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体制模式,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成功的创新案例包括海尔,它通过在OEC管理、斜坡理论上进行上市和改革改革、研发等,从中研制出一系列适合当代市场的新产品,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3、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

魏杰讲过,企业核心能力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管理方法,具体细分为随机化管理模式、分为友情化、亲情化、制度化、温情化等管理模式,他进一步指出,管理模式的趋势将会逐步演变成是一种混合管理模式,即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制度化管理,并综合其他三种管理模式的有利因素。因此,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其他各方面为辅的一个混合体,并始终不断完善,否则其不能发展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4、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胜,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完善的市场网络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产生的影响也很直接。企业存在的最原始的目的还是在于牟取利润,产品和服务作为利润的载体,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网络中才能完成利润实现。基于此,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正是基于此种思想,“哑铃型”组织结构才得以实现。

5、专有的品牌形象

在现代企业营销中,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消费者需求的异质化和产品的同质化的现实中,品牌效应的地位突显的格外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纵观国内外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的塑造。如我国的海尔公司一直贯彻“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用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使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得到极大提升。在国际上,摩托罗拉、可口可乐、雀巢、GE等众多跨国企业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塑造都是不遗余力的。注重培育顾客的忠诚度,良好品牌形象也正是这些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使得其能够长久不衰。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竞争越演越烈,企业想在市场中仍然保留一席之地,那么企业就必须全力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和培养企业家的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企业家在组织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营实践中,优秀的企业家常常能够带领企业走出困境,走向辉煌。因此,企业家的素质往往与企业的未来紧密相连,而培育和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就显得迫切而重要。在培育和提高企业家素质的过程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企业家自我素质的提高,一是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完善。自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家掌握现代管理技巧,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家正确的运用现代管理技巧。

(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

21世纪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人才资源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它不同于其他资源只是转移价值,它通过与其他资源的结合能够创造价值,因此,人才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选拔和培养人才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拔渠道多样化,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相结合;二是才能挖掘深入化,充分利用现有内部人才资源;三是用人体制竞争化,实现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四是富余人才稳定化,合理安置富余人才,稳定现有的人才队伍。

2、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便在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核心技术能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企业形成专业优势,对市场进行占领,抢占先机。在NASDAQ证券交易市场上,其股票价值一度超过微软,并据此占领了全球80%的市场。思科的CEO钱伯斯坦诚,核心技术能力是思科成功的关键因素。深圳柏特瑞电子集团,其企业文化是柏特瑞-定制化智能,让高端设备商更舒畅,极大促进了其核心竞争力。根据调查研究,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7年,造成国内企业寿命短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都没有培育核心技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许多昙花一现的例子,如做保健品的飞龙、VCD行业的爱多、零售行业的亚细亚,它们没落的最主要原因都是忽视技术核心能力的培育。

3、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培育适宜的企业管理模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管理使其在激励的汽车行业竞争中胜出,并最终创造了用一半的成本(相当于欧美竞争者)打造高质量名车的神话。丰田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丰田汽车公司在生产管理中长期探索的成果,它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生产的各个流程利用看管进行作业指示,准时生产,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有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丰田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4、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品牌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短期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品牌的增值服务使得寻常的产品拥有不平凡的意义,这种不平凡的意义使得寻常的产品能够占领其原本不能够占领的市场份额,而市场占有率能够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品牌的主要认识还仅仅是体现在知名度上,而对品牌美誉度重视不够。这种狭隘的品牌观或许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短期利润,但是从长期来看,其获利能力并不确定,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如红极一时的“红桃K”。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

5、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和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文化氛围的良好渠道,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学习型组织是让员工在参与研究型项目和产品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从来改善组织本身。建立学习型组织主要强调的是三方面,一是学习覆盖的人群范围,它要求员工自上而下全体参与。二是全程参与学习,即在准备、学习、推行阶段全程参与学习。三是团队学习,即注重全体员工素质的整体提高,关注团队学习和智力开发。因此学习型组织是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6、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文化影响着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公众形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文化。所以,要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战略须先行,以改善我国本土企业企业文化意识淡薄或存在不良企业文化的状况。

(1)大力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促成我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形成。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应将企业的文化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看重品牌建设和企业形象效应。名牌战略是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重头戏,然而品牌的支柱因素是企业文化。品牌效应等于给产品加入了附加值,这就会大大的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国外依靠企业文化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国内的海尔和华为也是营造良好企业文化取得成功的例子。

(2)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建立和形成良好的制度和与员工的习惯是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表征,另外要避免陷入企业文化的政治化、表象化、僵硬化、空泛化等误区。同时应关注企业的客户群体,只有满足甚至超越了他们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在竞争中屹立不倒。“资源是会枯竭的,但文化会生生不息”,员工是企业最具价值的资产,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方向的指引者是企

业文化,决定着企业能走多远。我国本土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大企业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形象,在科技和管理制度上创新,向优秀企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适应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陈亭楠编著:《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王霞林著:《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人民日报,2007年3月28日第十版

[3]陈庆修著:《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九版

[4]林仙富著:《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铁道报,2002年11月1日第三版

[5]张东风著:《管理是一种文化》企业文化网,2003年10月12日

[6]任文著:《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因子是什么》企业文化网,2003年9月18日

[7]李志军著:《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网,2003年8月22日

[8]韩慕林著:《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看,2006年7月26日

[9]鲍锦君著:《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中国管理传播网,2007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