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焊接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方法;总结;体会
高级维修电工实训主要是电气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与PLC》和《电工技术与电机应用》等多门课程后开展的实训项目,是在取得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操作训练。该实训项目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年,此时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此实训项目。同时,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要面临用人单位的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更全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所以,适时的安排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为此,如何开展高级维修电工实训,确保实训效果,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作为老师,经过多次实际指导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归纳出了以下几点实践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1、做好实训项目分析,明确实训项目的内容
首先要对实训项目进行分析。组织高级维修电工实训的目的之一是学生要参加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且要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证书。所以根据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的要求,将此次实训定为三个项目,即单相调压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钻床与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PLC设计。
其次是明确实训项目的内容。项目之一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具体内容是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线路的布线设计;电路板的制作和元件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之二钻床与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具体内容是熟悉各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钻床与铣床的控制线路工作原理;了解各元件在模拟电路板上的位置;掌握操作与故障排除方法。项目之三PLC设计的具体内容是熟悉基本指令和硬件系统连接;Y—D控制电路、双速控制电路和自耦降压电路的改造。
2、合理安排实训时间与实训进程
三个实训项目总的时间是三周,总的实训课时为84学时。各个项目的实训课时均为28学时。实训进程用表格的形式绘制,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适时了解每天实训的进程。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实训过程
针对三种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相应的实训目的与要求。
3.1在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3.1.1集中讲解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首先集中讲解本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要领,如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焊接技术、布线设计技巧等,让学生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心中有数。
3.1.2分组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把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分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在实训过程中既有分工又互相协助,共同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1.3才艺展示
在实训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焊接技术好,焊点不仅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表面整齐、美观,焊接质量高。有的学生在布线设计方面表现出色,元件布局合理规范,排列整齐。由此指导老师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各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来展示其才艺,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
3.1.4经验交流
在完成了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后,指导老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并研究改进的方法。这样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学生认真努力下,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2在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3.2.1示范式
对钻床和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操作练习采用示范式教学方法。先由指导老师把整个完整的操作步骤操作示范一遍,讲解操作要点和难点。例如从钻床的主轴电动机的起动、摇臂升降电动机的上升和下降、液压泵电动机可逆控制、冷却泵电动机的起动等,边实际操作边讲解,让学生有很强的感性认识,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记忆深刻。
3.2.2阶梯式
老师的示范操作后,再把整个完整的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学生分步地多次、反复的单独进行练习,然后再合成为完整的操作步骤。通过先分再合、从简单到复杂如此阶梯式的练习后,学生能够很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
3.2.3引导式
对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按照电路原理图,从元件图形符号的含义到主电路的接线方式和控制电路的接线方式分析,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阅读电路原理图方法,熟悉钻床和铣床线路模拟板的电器的位置和布线规律,再结合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各电器的动作情况。通过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很顺利的完成这个实训项目。
3.3在PLC设计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3.3.1点拨式
PLC设计项目首先要根据具体控制电路设计PLC梯形图,在实训开始指导老师只简单介绍,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能编写出有新意的程序,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时指导老师要适时点拨学生,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改进,最终完成梯形图的设计。
3.3.2竞赛式
在PLC梯形图设计好后,要进行计算机与PLC之间的通讯和实现PLC的硬件连接与运行。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式,比比谁接线和操作做得更快更好,无形中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效率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训总结
通过三周的实训,学生在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过程中,通过对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过程,学会了阅读电路原理图,熟悉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试,进一步掌握了焊接技术和电路组装技能,并能熟练查阅相关元件手册;学会使用电子仪器调试电路的方法并能处理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大大提高;在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分析项目实训过程中,以工厂实际设备的电气控制为例,学生熟悉了工厂电气控制的特点和电路实现方法,基本具备了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出现位置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通过PLC设计,学生掌握了正确设计PLC梯形图的方法,熟悉了PLC的硬件连接与运行特点,更加了解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负责组织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试,考试结果令人满意。
5、实训体会
三周的实训,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老师和学生要加强沟通,在实训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二是要加大实训室的资金投入,在数量满足的情况下保证设备的质量;三是要对实训内容进行修改。 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这一实训项目有一部分与中级维修电工内容重复,希望以后能用新的实训内容来代替,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阶梯分段式 工学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政策要求非常明确,但是工学结合搞了多年,却仍停留在书面协议上。为了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创建学校的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尤其是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积极开展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预期目标――“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方向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两段式(在校学习、顶岗实习)教学,重新规划为工学结合(交替)、教学做一体的多段式教学,即:基于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实施“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分段推进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中学生在企业实践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见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情况,对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企业综合实训,借助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技术经验;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岗位劳动锻炼,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就业经验。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被科学地分在三个学年,采取三种组织形式,分三个目标组织实施,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目标是怎样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减企业上岗培训时间和成本,为企业培养所需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并完善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一目标主要是由学生在3年时间内,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方的分段交替中完成。
二、积极实践――“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关键
首先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2011年,笔者通过3个多月的时间,对本省30多家企业和本校机电专业近百名毕业生进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类及岗位能力
要求。
然后与企业交流沟通选择确定了1~2家机电企业为进行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单位。学校机电专业部与两家机电类公司本着“互利共赢” 的原则,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并共同制定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方案》。
2012年4~6月,机电专业部安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开始实施第一阶梯即第一阶段的工学结合。三个班的学生分别在两个企业展开教学实践活动,每个班教学实践时间为2周。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5~6个学生,企业为每个小组安排1名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通过这一阶段短时间的企业实践,使刚进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岗位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某企业实践时,我们主要熟悉变电站各种测量控制柜的制作“组装”调试等内容。实践内容从周一到周五,一组为参观企业安全教育、学习识图、了解元器件名称、性能和使用范围、照图样组装模块、上机柜配线、检查、检验调试、组装、包装出库,另一组为下料、折边、数控冲孔、柜体焊接、打磨、电镀等。
2012年10~11月,机电专业部实施第二阶梯即第二阶段的8个星期的企业实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以深化理解学校所学知识、强化操作经验、提高学生技能为主。实习期间,企业为每个学生安排一位师傅,一对一指导实践。通过这一阶段教学实践,学生们都熟练掌握了从柜体的下料到焊接组装整个工艺和内部安装、扎线、调试、包装的整个工艺,以及空调、冰箱等的工作原理和安装工艺。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每天在师傅指导下学习实践,记下实践内容和心得体会。通过“厂内教室”,企业安排技术人员给学生集中授课。每天学生组内评、师傅评、指导老师评,最后进行总的考评。每周还对学生进行书面和实践考核。最后公司对实践中积极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分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
从2013年6月开始,上述班级学生就进入为期一年左右的第三阶梯即第三阶段教学实践,也就是最后的顶岗实习。学校招生就业处和专业部一起组织挑选出100多家优秀企业,让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进行零距离的就业实践。
企业反馈证明,参加“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班学生,在企业的稳定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三、多方合力――“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保障
1.学校发力
在每次学生到企业实习前,学校及机电技术应用项目组均要制订周密的活动计划,明确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责任。为了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每个实践企业选派1名专业教师担任领队,代表学校协调与企业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管理。每天早晚,老师带队到企业和回住宿地,早饭在旅馆统一吃,午饭、晚饭在企业统一吃;晚间由老师负责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吃住费用和接送费用都是由项目建设中财政经费预算支持的,因此解决了学生的吃住问题,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使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性很高。
2.企业给力
企业为每个学生指定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传授指导。企业还为每个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企业为带队老师参与生产实践和现场管理提供机会,使教师在参与指导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制度有力
为顺利实施“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专业部制定了《学生校外教学实践管理办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外教学实践的纪律规定》以及实践学分考核评定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每天写教学实践日志并给指导师傅签字和每周的书面或者现场考核,从制度层面保证校外教学实践跟学校内日常教学的全面结合。企业领导对车间及各位指导师傅也进行指导学生方面的管理考核。这些制度都准确有力地保障了工学结合的落实
实施。
四、多方共赢――“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成果
通过实施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都获益匪浅。
1.学校受益
完善了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实施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修订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涉及学生课程安排、学分考核、教师配备、经费保障、考核规定等多个方面。这为以后进一步完善“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获得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
效益。
2.学生受益
学生对机电专业的企业生产从初步感性认识上升到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学生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师傅的教和自己“动手做、动脑想、动口问”,使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将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较为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企业实践获得了更多专业技能,提高了专业岗位适应能力,这对他们回校后的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有了很大的帮助和触动。学校的课堂理论学习结合到企业的生产实际后,学生才体会到了书本知识的重要价值,进而学习更加认真。学生维修电工中级工考核的通过率明显提高。
3.教师受益
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很少,特别是一些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跟不上企业要求,无法对学生在企业生产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因此我们的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指导学生实践,提升了实践操作技能,深化了理论水平,回到学校以后教学能力有了更大提高。
4.企业受益
保证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满足了企业长期、稳定的用人需求,而且员工队伍稳定,利于管理。而且学生开始不拿工资,企业用人成本明显下降。这些参加实践的学生到企业就业的比率明显提高。
五、体会思考――“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