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逻辑推理矛盾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a 就是 a)前后一贯的(不相矛盾的)、有条有理的(循序渐进的)、有根据的(理由充分的)思维。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要用到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使他们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
一、比较
比较是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概念不仅联系紧密,而且相似易混淆。如扩大与增加;扩大几倍与扩大到几倍;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表面积与侧面积等。都可充分运用比较这一思维方法,使小学生正确的辨认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确切的科学概念。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比较。如,新旧对比,近似对比、互逆对比、正误对比等。这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
二、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一个对象或现象分解成若干部分或若干属性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一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在思维过程中,分析和综合往往是不可分割地进行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功夫用在引导小学生把一些复杂的概念和问题分成几个组成部分,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将各部分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启发小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然后再一步步地综合为整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小学生逐步掌握“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一般第一步要了解题意,分清条件和问题,这需要初步分析能力。第二步在分析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需要复杂的分析综合能力。为了解答应用题,往往采取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问题着手推向条件,“执果索因”的分析法。一是从条件分析得出结果,叫推理法。第三步就是确定解答步骤选择算法,这是在全面分析数量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综合的结果。
三、抽象和概括
抽象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它与其他属性分开;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抽象和概括总是紧密地相联系着的,数学中的任何一种概念和规律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时要注意适当地运用直观教学,丰富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当小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表象时,在及时引导小学生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帮助小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用简练的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概括结果。如,在学完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把这三者的体积公式抽象概括为V=s•h(底面积×高)。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推理和判断
判断是对某个事物的性质,现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意义、法则、性质等都是判断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小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有根有据的判断,应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引导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正确表达判断的结论。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有归纳、演绎、类比三种。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小学数学中不少概念、法则、公式都是这样形成的。在讲述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的基本形式是三段论。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小学生运用因果关系进行逻辑推理,渗透三段论形式。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是一种运用某种联系进行猜想。其结论不一定正确,因而要通过其他方法检验证明。尽管如此,它仍然有调动思维,启迪小学生依据旧知识探求新知识的作用。
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高段解决问题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毕业复习阶段,经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缺少条件的和数量关系特别复杂的题目. 这类题目,如用一般解题策略教学,老师讲授起来费劲,学生学习起来吃力. 我以为,对于这类题目,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选择最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假设法解题是指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最终找到解题途径和答案的解题方法. 我以为,假设法可分为两类:一是设数法,二是简化的算术方法. 采用假设法策略解题,往往能找到一些巧妙的解答思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下面,我将结合一些教学实例,就“设数法”和“简化算术法”作以粗浅说明,供教师们参考.
设数法:设全班人数为4人,则及格人数为3人,不及格1人(70 × 4 - 80 × 3) ÷ 1 = (280 - 240) ÷ 1 = 40(分)
例3 张叔叔和肖叔叔本月总收入之比为18 ∶ 13,本月总支出之比为2 ∶ 1,月末时两人都结余800元. 问:张叔叔和肖叔叔本月总收入各为多少钱?
一般解题策略:设收入每份为x元,则(18x - 800) ∶ (13x - 800) = 2 ∶ 1,18x - 800 = 26x - 1600,x = 100.
张叔叔收入18 × 100 = 1800(元),肖叔叔收入13 × 100 = 1300(元).
简化算术法:
假设张叔叔结余的是(800 + 800)元,则张叔叔与肖叔叔的支出比和结余比都为2 ∶ 1,那么他俩的总收入比也应该是2 ∶ 1,2 ∶ 1也等于26 ∶ 13,而实际他俩的收入比却为18 ∶ 13,张叔叔收入中多出的8份是因为我们假设结余时多算了800元,故每份为100元. 2 ∶ 1 = 26 ∶ 13;800 ÷ (26 - 18) = 100(元).张叔叔收入18 × 100 = 1800(元),肖叔叔收入13 × 100 = 1300(元).
简化算术法:
逻辑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正确运用已掌握的要领进行确切的判断,有层次地进行分析推理和有根据地进行论证等一系列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是确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分析,是确定论证有据的逻辑思维方法。并做到前后一贯而不矛盾的思维。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限于年龄特点和生理关系,逻辑推理还未十分严谨。因此在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必须经过教师反复示范,引导学生模拟、逐步地通过不断解答应用题的训练初步掌握形成逻辑思维的方法,也就是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形式,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比较
比较是区分客观事物异同的逻辑方法之一,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事物基础。应用题教学中不论是数的多少,还是形的大小,量的长短等都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对照,才会形成要领,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是抽象概括的前提。
比较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两个比较的要领规律,必须是互相联系的,如:“求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辨证关系,如果拿正方形和小数就不可能比较了。
(2)两个比较的要领或规律要有共同的可靠的比较基础。例如:要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须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
(3)比较时必须抓住本质进行比较。例如:讲解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时,都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比较。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综合是把各个有关联的部分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中两种基本而又是最重要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的。
例如:电视机厂计划今年生产彩色电视机60000台,由于实行超产奖励,结果提前2 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平均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
按分析思维顺序从问题出发,提出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数量关系,去找寻有关的条件及其数量,按综合法思维顺序是从应用题的己知条件出发,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步步去求得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列出分步式:
(1)实际生产月数:12 ― 2 = 10(月)
(2)原计划每月生产多少台:60000÷ 12 = 5000(台)
(3)实际每月生产多少台:60000÷10 = 6000(台)
(4)实际每月比计划多生产多少台:6000一5000 = 1000(台)
综合式:60000÷(12一2)一60000÷12
=60000÷10一60000 ÷12
=6000一5000
= 1000(台)
可见,分析和综合是两种互逆的思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解答一般复合应用题时,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不是对立和分割的,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运用的。在学生初学复合应用题时,更应两者兼顾,启发引导。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把客观事物许多属性中排除其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它本质的属性,以便形成鲜明的概念和规律。概括是把同一类事物具有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结合起来的叙述。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等都是通过文字、数字、符号等进行抽象概括出来的结果。
例如:解答一定数量的复合应用题以后,我们就引导学生作出如下的概括。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3)确定解答的顺序和运算的方法;(4)列出算式进行计算;(5)检查、验算,并写出答案。抽象和概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只有教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做抽象概括的叙述,学生才会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用法则指导计算。
4、判断与推理
判断是运用概念对客观事物的现象或属性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认识。在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与问题要求决定运算方法,对解答应用题中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决定它对不对等思维过程都是判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定义、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作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常用的推理形式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5、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思维,人们的思维又通过语言来表达。数学的语言准确、简练、清晰、流畅、条理完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结构逻辑性、完整性与教师的示范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能模仿和遵循,逐步养成习惯。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注意的一些问题
1、应用题教学要通过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
不论题目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在解答的过程中都必须以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依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作出正确的解答。
2、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推理。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阅读教学 重要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由此可见,加强数学阅读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1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1.1 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因为这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1.2 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
1.3 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 “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2 在阅读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通过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养成认真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更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民间故事书有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还剩多少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题中管理员老师的话,要求‘还剩多少本’只用一步计算能求出来吗?”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初次阅读,已掌握了一些信息,知道一步计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需要两步计算。我又问:“那你打算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又一次仔细地阅读起题目来,通过再次阅读,边读边思考,进一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头脑中也形成了解题的策略。大家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有的说:“我先算上午借出36本后还剩多少本,再算下午借出52本后还剩多少本?”有的说:“我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再算还剩多少本?”通过细致的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自主地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3 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实践应用
教授完新课,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通过阅读,对所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加工、归纳整理,从而加深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拓展延伸,实践应用,获得新的收获。例如在教学完“统计”(二年级下册)后,我组织学生对制作的两张统计表进行再次阅读和观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口、眼、脑的协调参与,发现两次统计的内容虽是同一件事物,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统计的结果具有了多样性。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和强调,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接下来针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实践统计活动中,也较好地体现出了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用所学到的统计本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积极情感。
4 读练结合习惯的养成
一、审美同情与爱心培养爱心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是善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就社会来说,爱,是维系社会的心灵纽带。理想的合理的社会,应是充满爱心的社会。
古今中外,大学者无不视爱为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费尔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在爱中,在一般感觉中--人人都承认新哲学的真理","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
爱首先是人之爱,人之爱是人道主义的基础。任何斗争包括阶级斗争都不能否定人道主义。在人类社会,人道主义具有绝对性。除了人之爱外,还有对自然的爱,对非人类生命的生命的爱。这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进去,但美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因为,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见青山多妩媚,不就是对青山的爱?"相看两不厌,只是敬亭山。"为什么会看不厌呢?也是因为爱。我们常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说明美感的主观性,情人眼中的人为什么最美呢?是因为爱。
关于审美中爱的情感的显现,美学家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一是审美同情说,另是移情说。其实,移情也是同情。人在审美中,的确是将自己最善良的最美好的情感,其中最主要的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对象。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
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亦然。审美的爱比之道德的爱要丰富,因为道德的爱一般只对人,审美的爱不只对人,还对自然。道德的爱,还讲功利,讲是非;审美的爱,有时连功利、是非也略去了,因而它更广泛,在某些方面也更深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故事。小学生奥列霞是很喜欢蝴蝶的,每天清晨都要到花园里去看蝴蝶。然而,当课堂上老师说蝴蝶是害虫后,她对蝴蝶的那份感情受到了伤害。虽然,她还是忍不住要去看蝴蝶,但只能悄悄地去了。这个故事说明,美与真、善是不同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蝴蝶,它属于真,与情感没有什么关系,无所谓爱与恨。从功利的角度看蝴蝶,它属于善,与情感有关系,蝴蝶是害虫,对它的感情应是恨。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蝴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必去管蝴蝶是不是益虫,蝴蝶的美属于自然美,自然美重在形式美,从形式美角度看,蝴蝶是很美的,对它应为爱。奥列霞的情感世界发生了矛盾,故而她惶惑了。其实,对蝴蝶的三个角度都应肯定,不能只取一个方面。
审美与伦理都讲爱,这两种爱有重造的地方,美一般以善为前提,因此审美的爱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反过来亦然。这叫作以美成善,以善成美。美育与德育在这里,实际是互为手段的。审美的爱与伦理的爱也有统一的地方,这主要是审美比较注重形式美,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将事物的内容存而不论,只欣赏它的形式,这样,它与善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尤其是欣赏自然美。一般伦理是不管自然的,然而在审美活动中,自然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这时,善就不是美的前提了。审美讲的爱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伦理讲的爱。伦理有它的合理性,审美也有它的合理性,它们都是现实的存在。
就对人的爱心培养来看,伦理与审美都有它的作用,由于爱在审美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比伦理的爱广泛,比功利的爱深刻。因此,它对人类爱心的培养也就显得不同一般。可以说,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
二、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的培养人类最可贵的素质之一是创造力。创造力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新的产品,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这里。
创造力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在人的活动包括审美活动中显示出来。人类不同活动中的创造力虽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所不同,却是相通的。正因为此,我们认为,人类在审美活动中的创造力对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
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想象不同于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只是扩大了人们当下心理活动的范围,不创造新的事物。想象就不同了,想象中所用的材料可能是现实中有的,但它的组合绝对是现实中所没有的。孙悟空这一形象之所以是想象的产物,就是因为你无论如何在现实中也找不到这样的猴子。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想象来的古罗马学者斐罗斯屈拉特说:"想象比起摹仿是一种更聪明伶巧的艺术家。摹仿只能塑造出见过的事物,想象却也能塑造出未见过的事物。"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审美心理是很丰富的,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感知、理解、联想不是审美活动特有的,真正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
正是因为审美心理特点是想象,所以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作家、艺术家是最具审美力的人,这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艺术最重要的品格是创造,它来不得半点重复。任何称得上艺术的作品都是"这一个"。正是因为艺术是独创性的工作,所以康德将它派属为天才。他说:"天才就是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天才是和摹仿的精神完全对立着的"。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
科学工作,通常认为它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也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但逻辑推理的创新是有限的。逻辑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其大前提基本上包括了新推出来的结论。逻辑推理中的归纳推理其归纳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事物,虽然它能推出新的东西,但可靠的程度是难说的。如果要论创新的程度,逻辑思维是赶不上形象思维的。形象思维在英文与法文中写作Imagination,与想象是同一个词,朱光潜先生说:"\''''形象思维\''''和\''''想象\''''所指都是一回事。"形象思维虽然不是审美专用的,但是审美以形象思维为本质。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审美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
这个问题涉及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智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知识教育,一是能力培养,能力中主要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育通过培养人的想像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不少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或者说审美最富有想象性。19世纪荷兰著名的化学家范特霍夫曾经就想象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调研过许多科学家,发现最杰出的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现代英国科学家布罗诺夫斯基说:"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自由地运用他们的想象,并且听凭他们的想象得出一些狂妄的结论,而不叫喊\''''停止前进\''''。"事实上,很多重要的科学理论首先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是通达大胆想象创造出来的。牛顿从苹果落地激发想象,最后找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类佳话在科学史上不胜枚举。
除了审美想像力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外,审美的直觉力也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直觉在审美中不是简单的感觉,它寓有理性的因素,因而又称之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直觉到的东西虽然没有得到证明,但只是现在没有得到证明而已,日后它很可能会得到证明。人的直觉具有超前性、超越性,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直觉当然不只是审美活动才有的,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思维素质,它体现人的各种活动之中。但是,审美活动中直觉最多,而且最丰富、最奇妙,这是大家公认的。审美直觉在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我们通常将艺术创造中的直觉称之为灵感。艺术家一般都是审美直觉最强的人,他们的不同凡俗的艺术构思通常得利于灵感。科学研究虽然是最理性的工作,但也需要直觉。爱因斯坦说:"有时我感到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不能说明自己的信心。"这就是直觉。科学创造中那些超乎寻常的观点常常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直觉所得。伟大的科学家都重视直觉。1909年9月在一次科学会议上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实验方案,以说明光量子假说,当时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普朗克在内不同意他的光量子论,但是爱因斯坦仍然坚持。他说:"这个方案由于它的直觉性对我似乎特别具有说服力。"一是想像力,一是直觉力,这是审美培养人的创造力最主要的途径。由于能力与知识相比,能力具有潜在性、间接性、不可测量性,因此,它一般不为人所重视。能力中,想像力、直觉力相对又比较地虚幻,难以把握,因此很多人将它看成虚无缥缈的东西,要么看成是神助,要么看成先天的禀赋。其实,想像力与直觉力并不神秘,也不虚幻。现代心理学对它的机制做了深入的研究,虽然还不能说完全解开了它的秘密,但对于正确认识这两种人类可贵的创造力是有帮助的。审美活动虽然最多想象与直觉,由于它的形式通常是娱乐,不直接与科学研究相联系,也不直接获得知识,因而它也常为人所忽略。因而重视审美中的想象与直觉,是很有必要的。
三、审美超越与心理调控力的培养人--这里指的是单个人,其心理调控力如何,对自己在世界上的生存、发展关系极大。人在世界上,生存不易,发展尤不易。就愿望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平坦的,事业是成功的,但是事实上不可能都这样。因此,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长远利益与短时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等,都将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除了立场观点、方式方法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心理调控的能力如何。
说到心理调控,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利"。人生在世,是不能没有功利追求的,起码要吃要穿要住。中国古代有"义利"一说,有重利轻义的,也有重义轻利的,还有义利并重的,虽然轻重有所不同,但似乎还没有人主张不要义只要利,或只要利不要义的。义与利是一对矛盾,功利与超功利是一对矛盾,物质功利与精神功利也是一对矛盾,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很具体,很现实的。
再说成功与失败,谁都喜欢成功,不喜欢失败。问题是如何对待失败。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能不能忍受失败,心理忍受力有多大;其次,如何从失败的阴影摆脱出来,以良好的心态走向新的生活。在这个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有些人不易为失败所击倒,有些人稍一遇挫折,则一蹶不振。
还有一个对人对己的关系问题。有些人心胸宽广,有些人心怀狭隘;有些人合群,有些人难以合群。有些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而另一些人则很能分享别人的成功与幸福。
所有这一切,都有个心理调控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需要多种途径,也不是朝夕之功。审美在这件事上,有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是讲超越的。审美的超越有多层意义,就它对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物质功利的超越。审美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它对于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一定的心理距离就是超越。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其实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这不同的角度中就有个对事物与自己功利关系的态度问题。提出"心理距离"说的布洛举了一个例子;海上遇雾,从功利的角度看,它耽误了行程,心情只能是很糟糕的,但是如若换成审美的眼光,则大不一样。以审美的眼光来看海上的大雾,首先不要去考虑它对行程有何妨碍,只把它当作风景来欣赏,这样,你就会感到那海上的大雾其实是很美的,这时,你的心情就不是糟糕的而是愉快的了。这种将功利用括号括起来,存而不论,换种眼光(审美的眼光)去看问题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调控。
2.对主客对立关系的超越。这里说的主体,有三种意义,一是人类,二是群体,三是个体。客体,相应的也就不同,相对于人类来说,客体就是自然。相对群体、个体,就是与他们或他相对的人与事物。主客两分,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强调主客两分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传统。这种哲学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也有局限性。这就是它相对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统一,群体或个体与对象的统一。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种哲学--主客两合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叫"天人合一"。主客两合的哲学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两种哲学不是绝对对立的,其实可以也应该统一起来。不过,在不同的活动中,两种哲学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功利性的活动,更看重主客两分。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以主体的身份去认识、改造自然这个客体。这样做,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造成生态失衡,又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灾难。就群体、个体作为主体与对象构成主客体关系来说,这样做,对于从事功利性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过于注意主客两分,又易于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审美活动就不同了。审美的最高境界必然是主客两合、物我一体的。中国美学讲在审美中"神与物游"、"物我两忘",将这种快乐称之为"至乐"。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的。当你沉浸在审美的境界之中时,你与审美对象的对立在无形中消泯了,你仿佛成了对象,对象也仿佛化成了你。在这个时候,人是最愉快的。
中国古代美学最为深刻地认识到审美对于构造和谐的重要作用。《乐记》云:"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大乐与天地同和"。这里说的乐,是音乐欣赏,也就是审美。西方美学虽然多讲主客两分,但也认识到审美对于和合人心的重要作用,康德就假设审美有普遍可传达性,其原因是人有一种共通感,我认为美的,别人也会认为美。按康德的观点,"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