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政治论文

学生政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政治论文

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学习形式。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的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受污染的情况,再组织几个合作学习的小组,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调查水污染的活动中来。教师通过组织这样的调查研究的活动,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了调查活动,分析研究活动,就能够抒发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就能够得到明晰的调查结果。

二、教会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

我国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讲课的真谛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动手实践,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单纯地讲解全部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形成学习的目标,并创造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列出本节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提纲,或者让学生通读课本后总结出重要的观点和概念,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先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不能解决就请教教师和同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和学生站在一起,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学生的疑难,给学生正面的积极地评价,引导学生喜欢学习。

三、教会学生好的学习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应该不能只重视灌输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实现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打好能力基础、知识基础。

1.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摸清楚中考的试题发展态势,了解初中政治教学的总的特征,教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应该教学生看懂教材,实现对初中政治知识的内化和理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学会将课本的知识和已经有的知识实现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政治阅读的欢乐和幸福。教师教会学生阅读,就等于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前,应该对学习的内容有宏观地整体地把握,建立知识脉络,实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和内化。

2.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1)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但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恰如其分的的举例,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会同时启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又是思维向新的问题进发的动力。”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们能够把握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2)高中政治教师在工作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扩展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努力把知识学深学透,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学生。高中政治的内容不仅有最基本的国家的政策法规,还有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原理,这些对于学生们来讲都难以理解和把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看似难懂难学的理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出来,使只是尽量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拓展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1)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是基础,同时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扩展教学内容,将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世界变化的形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有立足点,也能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最深层次的原因。教师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政治理论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是学生掌握好知识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恰当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与生活相关的事实,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而把认识过程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到经济部分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扮演一些角色来演绎经济行为,现在都流行网上购物,就可以设计买卖双方在商讨价格,讨价还价的市场行为,同时也把商家的诚信考虑到里面,这样会引起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基础知识的再现过程,这样同学们一方面学到了经济学知识,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学到了作为商家要经营诚信的道德品质。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后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在现实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便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转变原有教者的角色,而是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学生被动授课的形式,也就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出来。因此,教师应结合现实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找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某个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谈论,让学生开动脑筋,让古板的教学模式变为探究性学习。激烈的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激发了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当今时代的高中生对政治学习有一种角色期待,希望自己在政治学习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够实现自我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期待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教师和学生单纯着眼于“落笔”阶段是不够的。小论文的撰写,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统领,系统地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否则,突击布置小论文作业,学生是无所适从的,也很难一下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以下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结合几年来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政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高中生普遍对课堂所提到的时事政治感兴趣,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与“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现在教材的内容都很重视生活化,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策教学和实例教学,因而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时政性,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学生投身于时政学习,往往热情高涨,感到政治课的原理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了写小论文的信心。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引入时政案例,学生因知识面过窄,缺乏社会生活的积累,写小论文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难以写好。课堂与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为将来小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阅读评论中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时政评论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经过上一环节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时政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愿意就热点问题口头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若诉诸文字,他们则会普遍对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有必要指导他们阅读含有政治小论文元素的文章资源。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教师平常应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在全班面前介绍,指出其中的作者观点、论证方式、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让学生熟悉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张贴出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揭开像时政类评论等政治论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小论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评论,向他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政治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只要你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尝试,就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小论文。

三、在综合探究中提炼学生朴素观点:社会现实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如今的高中课堂,都开设有综合探究课,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或形成课件,或形成提纲,或形成手抄报等。在这里学生运用所学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到的初步观点,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及时给予分析、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其在将来的政治小论文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论文写作中规范学生严谨撰写: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一)有助于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能够动态的突出教学知识重点,实现对感官的延伸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消化吸收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可以在内容的知识性与发展性上下功夫,能够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整合研究将使教学内容摆脱封闭,实现开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与课下的统一,在社会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教育,鼓励大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社会现实。将古老的历史成果,辅助以网络及信息技术,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学生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以此树立他们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大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

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使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协作式学习氛围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实现教师教和大学生学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繁重强度,还能够确保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发挥情境教学的可设计性

延伸情景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课程更生动有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增加,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验证活动无法实施,这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素材,将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的实践的能力。教学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实现与课下的网络学习实践的相结合,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以及同教师交流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素材,再配备以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的有机结合,规避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额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与网络“信息素养”整合的主要途径

(一)制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权威标准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社会成员信息技术人文修养的表现;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掌握程度;社会成员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社会成员广泛拥有良好规范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特别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经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个体性,信息处理的批判性、及时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确性、创造性、效益性。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讲授和社会调查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信息技术的电子化应用,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为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开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堂网络信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和普遍认同感。因此高等学校应围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首先,从授课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入手,使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合理地把课程安排在合适的时段,开设的方式应服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规划。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信息素养辩证批判性思维教育网络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哲学思辨性为依托,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重视等发散思维。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利用,自觉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网络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吸收有效的网络信息。

(五)开展高等学校网络制度

建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需要有成熟的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规范和强化文明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如制定有关上网行为规章和制度、成立网络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网络信息教育宣传联络队伍、网络文明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组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六)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询

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1.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是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坚定信念和意志,从而不至于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之中丧失自我,变得功利和自私。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审视人生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积极的态度,并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积极的、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交活动,通过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使学生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相互理解、心胸开阔,在遇到冲突的时候能够淡然处之,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能够自行控制,从而帮助学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团队协作,塑造健全的人格。

1.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求人必须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并且还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以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责任感进行明确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使他们在今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更加灵活的情景模拟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对社会责任感进行普及、宣传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3将人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

承认学生个体的价值、提升个体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为了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认同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构建。在传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主要是采用理论考试的片面测评模式。在今后的教育中,高中要构建多角度的人才评测制度,将人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从实践、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以及理论等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与此同时,测评主体模式也要改变,摒弃之前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估方式,增加学生自身、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等评估体系,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总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