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焚烧秸秆的原因

焚烧秸秆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焚烧秸秆的原因

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秸秆禁烧;方法探索

Abstract: After the mechanized production achieved in agricultur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ocial problems brought by straw burning is a big trouble.The relevent documents are issued by government every year, while the effect is little. In this paper, the persona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auses and harm of straw burning and how to slove it will be discussed.

Key words: straw burning; solution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 F4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淮北平原地区,甚至全国各地种植小麦的地区,每年午收季节,环保部门关于因燃烧秸秆造成空气环境质量恶化的投诉电话便响不停。漫天烟雾笼罩天空,呛得人直流眼泪,影响人的视线,影响正常的道路交通,焚烧秸秆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针对秸秆禁烧问题,每年省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出台相应的文件,采取相应的措施禁止燃烧秸秆,但成效甚微。就焚烧秸秆的危害、产生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索,本人简要的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焚烧秸秆的危害

(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就我市空气环境信息显示,秸秆焚烧期间可吸入颗粒物最大值是平时的10倍左右,最大浓度达到0.8mg/m3。 焚烧秸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二)引起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造成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致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被烧死、烫死,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焦土,对地区的环境形象破坏很大。

二、焚烧秸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机械收割留茬较高。抢收时为防止损伤机器,提高收割速度、省油,以及国产收割机功率不够等原因,机械收割时留茬较高,影响下一季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播种,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劳动力短缺,主要以妇女、老人为主,为了尽快完成收割和播种任务,只得就地焚烧秸秆。

(三)是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循环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综合利用秸秆的科学技术不够成熟,综合利用成本太高,如用秸秆做沼气原料,建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秸秆回收价格又太低,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四)缺乏处置技术,秸秆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一是多数农户已不再用秸秆当柴烧。二是原有的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农民找不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三是秸秆饲料处理成本高,难度大。另外,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等秸秆处理方式,规模小,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五)缺乏正确的引导。对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秸秆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工作无人去做,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六)宣传力度不够。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秸秆禁烧宣传教育不能深入到农村,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此外,秸秆禁烧监管力度不强,执法手段也比较薄弱。

三、秸秆焚烧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与思路

(一)综合利用,合理利用资源

1、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2、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5、用作工业原料。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压制纤维木材。

6、用于生物质发电。将秸秆直接焚烧和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可以气化发电。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

(二)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规章制度。

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第2篇

一、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

1、污染大气环境。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环境,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每年因焚烧秸秆形成雾霾天气高速封闭、航班延误,酿成车祸事故时有发生,一桩桩血淋淋的教训,无时无刻不在给人们敲响警钟。同时秸秆焚烧的粉尘和烟雾对人类健康也造成相当大的危害,造成肺部感染和视力下降,部分医疗专家和学者多次呼吁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爱人类健康,禁止焚烧秸秆刻不容缓。

2、破坏土壤结构。部分农民尚未认识到焚烧秸秆利弊关系,经有关专业人员研究发现,在焚烧秸秆同时,高温能够杀死土壤中部分有益菌群和造成土壤成份的破坏,不利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因此在田地焚烧作物秸秆不是科学之举。近几年时有农民反映种植小麦有成片枯死,生长不旺等现象,据植保技术人员调查分析得知,原来小麦早衰枯死的地方正是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可见焚烧作物秸秆对土壤造成的影响。

3、安全隐患较大。由焚烧作物秸秆引起火灾,导致人身财产损失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迫于政府的打击力度,部分村民没敢在田地里直接焚烧,而是运送出田地,堆砌在地头沟渠、村庄房前屋后、池塘内、河道内,造成河道堵塞,影响村容村貌,浪费资源,也形成新的污染源,与新农村建设相悖。更有甚者直接堆砌在马路上,让车辆碾压,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由路面铺晒作物秸秆引发车辆燃烧人员伤亡的事故已举不胜举。

二、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

1、农民认识存在误区。农民错误认为,把秸秆焚烧后灰烬,能当有机肥,利于作物生长。熟不知道,在焚烧作物秸秆的同时高温也把土壤中有益的菌群杀死,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同时也会引发作物病害,后患无穷。

2、秸秆机械粉碎费用较高。秋季每亩秸秆机械粉碎费要50元左右。对于农村村民来说视钱如命,挣钱不容易,不如直接在地里焚烧掉,省时省钱又省力,如此铤而走险。白天不让焚烧就晚上焚烧,不让大人焚烧就派小孩去焚烧。每逢国庆节,正值秋收,豫东农村狼烟四起,整日笼罩烟雾缭绕之中,人们苦不堪言。

3、机械粉碎效果不理想。可能是由于机械设计的问题;或是机械操作者为了偷工减料,机械转速达不到;秸秆粉碎后达不到农民需求的效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地方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玉米秸秆机械粉碎后,长度达不到秋播要求,村民还得动用人力,把剩余的长秸秆重新挑拣,运送出去,有的为了省事,干脆直接焚烧掉。机械粉碎技术要求较高,如此不但是增加了村民的费用,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打击了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三、对焚烧工作对策和建议

每年由于禁烧工作不力,受到处分的各级领导比比皆是,并不全是他们工作不力,主要原因部分农民“跟风”严重,见别人焚烧自己也去作,另外农民焚烧多在晚上,流动性强,区域广,因此打击难度较大,导致相关领导被问责。结合当前实际笔者提以下几点不成熟看法。

1、建议政府加大宣传、打击力度。利用电视、条幅、手机短信、网络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认识;上下切实引起重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打击力度,要抓典型,狠处罚;同时也要抓样板,树标杆,奖罚分明。

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第3篇

每当上半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农时节气的小满到芒种前后,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每当下半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大约50天左右的时间,在我县的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会在每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大面积的秸秆焚烧。浓烟四起,遮天蔽日,大气被污染,公路能见度下降,就是天上的卫星也发现了异常,频频向我县的环保部门发来传真,要求采取措施——这便是秸秆焚烧问题!

带着秸秆焚烧的规模、地域、危害、原因、综合利用和禁烧措施等问题,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意见,我们就此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政府各部门对此问题的看法,深入到粮食主产区实地踏看,并在天子湖镇召开了由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技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基本摸清了情况,理清了思路。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秸秆焚烧的现状及危害

据县农业局统计:20xx年,我县产生秸秆的农作物复种面积达32.2万亩,共计产生农作物秸秆14.17万吨。其中:水稻19.91万亩,产生秸秆 9.95万吨;大小麦8.33万亩,产生秸秆2.08万吨;油菜1.66万亩,产生秸秆0.42万吨;玉米1.6万亩,产生秸秆1.3万吨;大豆0.7万亩,产生秸秆0.42万吨。这当中,有12.3万亩水稻因不再轮作大小麦,其产生的6.15万吨秸秆在整个冬春季节自然还田腐烂;7.2万亩稻麦推广秸秆腐蚀剂后处理秸秆2.8万吨;油菜、玉米、大豆秸秆因出售和当柴禾等利用共消化0.6万吨。以上途径共计利用农作物秸秆9.55万吨,余下的4.62万吨农作物秸秆基本上就通过焚烧解决。因此,我县秸秆焚烧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大约是32.6%。

我县秸秆焚烧的主要地区也就是粮食的主产区,包括天子湖、梅溪和递铺3镇,这3镇仅稻麦的种植面积就分别达到8.84万亩、5.37万亩、7.74万亩。因种植面积大,无法综合利用,这3个镇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就通过焚烧来解决。而在南部山区,因农田面积小,机械化耕作难度高,农民还是通过手工割稻生产粮食,产生的稻草还是采取传统的结扎、晒干、收取、利用的办法。

秸秆焚烧的另一种情况就是“烧焦泥灰”。在我县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农民种菜喜欢使用焦泥灰,方法是:搜集杂草晒干,然后一层干草一层田土层层加高,点燃后随其自燃3至5天,烧成的焦泥灰富含钾肥,可用于播种时的面肥,对提高出苗率、增强农作物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区范围内烧焦泥灰,因为其持续时间长,气味难闻,对城区空气环境和城镇居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秸秆焚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还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明显升高。秸秆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正常大气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则要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具有黏膜的器官产生较大刺激,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二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山林、电线杆附近。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如1998年四川双流县的农民燃烧秸秆,导致成都双流机场数十个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吟诗村支部书记叶贤锋说:“村里贯串杭长高速,全村1800亩农田,到达收割冬种季节,农民大量焚烧稻草,浓烟影响了高速通行,交警多次上门交涉。”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驱散水分,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五是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很大的破坏。六是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我国每年产生6亿吨秸秆,相当于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

二、秸秆焚烧的原因及禁烧的困难

农作物秸秆在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是农家的宝贝。当年,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甚到养牛。农作物秸秆就用来垫猪圈牛栏,产出的有机肥是大田的主要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当家之肥就是秸秆有机肥。因为大量使用有机肥,当年的粮食品质极其优异。在无山缺柴的平原地区,农作物秸秆也用于接补柴火的不足,直接烧水煮饭。因此,在那个时期,农作物秸秆是绝对不会轻易在田间焚烧的,一些农户还会因为谁家偷了自家从集体分得的稻草而吵嘴打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20多年来秸秆焚烧问题愈演愈烈呢?调研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种养业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县农户几乎家家养猪,少的二三头,多的六七头。据《安吉县志》记载,1979年全县农户生猪饲养量为39.91万头,户均4.87头。如此规模的家庭生猪饲养,需要垫猪圈的稻草等秸秆的需求量足以消化我县所有的农作物秸秆。然而,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爱干净,生猪饲养从家庭转向了畜牧场,饲养方式也从垫草的“脏养”转向了水泥栏里的“净养”。到如今,农民家庭养猪几乎已经消失,农作物秸秆供家畜垫栏的习惯也从此不再。二是秸秆还田成本高。在农作物秸秆垫猪圈这一最主要的利用途径被彻底切断以后,若是通过自然堆沤制作有机肥,或通过大型机械切碎旋耕直接还田,或通过秸秆腐蚀剂腐蚀后还田,那都是秸秆利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式。但农民向我们算了一本帐:一亩田的秸秆,若是在田边堆沤还田,一方面减少了农田种植面积,另一方面起码也要化2个人工劳力去对付,还要增加收割机的成本,算下来就是一亩增加成本支出二三百元。若是采取将秸秆全部切碎直接深耕还田,那么,机械切碎、旋耕和增水增肥的成本将达每亩130元。若是采用生物秸秆腐蚀剂对切碎后的秸秆进行还田,那么,撒腐蚀剂、旋耕和增水作业的成本也将达到每亩130元。另外,当年安吉大力发展早园笋,秸秆覆盖竹园也是一种途径,但近些年早园笋跌价,运输稻草成本增高,渐渐地种早园笋的农户也少了。三是机械耕作显困难。困难一:当前全世界的联合收割机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半喂入式”收割机因只对穗谷部分进行脱粒,处理能力强,浪费谷粒少,消耗油料少,是全世界收割机的发展方向。“全喂入式”收割机能将稻草秸秆全部粉碎,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和茎秆还田,但处理能力弱、耗油高、浪费谷粒多。两种收割机在茎秆处理上,“半喂入式”的虽然也能通过改造实行粉碎,但主要的是将秸秆集草成堆和平铺,不利于直接还田;而“全喂入式”的利于粉碎秸秆还田,却因其耗油大和浪费谷粒多而呈淘汰趋势。困难二:目前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是采取 “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模式,而我县现有收割机282台,其中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只有28台,另外有60台可以改装切碎装置,即使将可改造的60 台收割机全部改装,因其收割效率下降也会远远不能满足切碎需要。另外,在旋耕环节,目前我县可以用来旋耕秸秆还田的60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只有95 台,若需全面实施秸秆还田,还需要增加200台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四是利用途径难拓展。调研座谈中,确有提出农作物秸秆用于做“燃料棒”、“做草绳”等工业利用建议的,但一线的种粮大户和村干部则多表示怀疑和不屑,认为做“燃料棒”的燃烧值不高,经济价值不高,而且这两种加工方式中作为原料的稻麦草体积如此之大,哪有这么大的堆场可以用来供厂家堆放草料呢?五是直接经验在误导。在天子湖镇的座谈会上,3位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位种粮大户、4位村支书村主任都向我们谈到了他们的直接经验,认为秸秆焚烧虽有坏处,但也有好处,好处在于:成本低、能增肥、灭害虫、减杂草。他们认为,焚烧秸秆的农田增加了钾肥,每亩可以少施50斤复合肥,省出了70元肥料钱;而不焚烧秸秆的农田则要多用50斤复合肥,还需增加1个工的人工成本。一进一出,两者1亩田就相差 200元的收入。在这里,直接经验者说的也没错,问题在于焚烧秸秆后当年能增收,但对土壤的微生物影响、对钾肥的再生、对有机质减少后地力的下降等因素他们则视而未见。六是对农业重视不够。有群众反映,现在的少数一些干部对农村和农民都很重视,可对农业却不那么重视,下乡调研只看村庄发展,却不问农民种粮、种菜都有哪些困难,原因是粮食不值钱,对GDP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对农业不重视,所以,在农作物秸秆处理这样的问题上也就没人帮助支持和出点子想办法。七是管理上措施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虽有“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规定,但对违反此项规定的处理只是“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由于焚烧秸秆的主体多为种粮农户,一般只能以劝导为主,如实施行政处罚,则必须符合“情节严重”的情节。对于如此面广量大的违法现象,真的执起法来,还会引起社会稳定问题。

正因为有上述复杂原因的存在,农作物秸秆就出现了“综合利用难”和“禁烧难”的“两难”问题。县农业局曾组织到“禁烧”工作做得较好的江苏盐城市盐都区考察学习,了解到的该地从2019年起实施的“禁烧”措施主要有:一是对秸秆综合利用给予政府补贴,每年财政安排1800万元,对秸秆还田切碎环节的农机主和收购秸秆的合作社进行补助,每亩30元。二是实行“禁烧”责任金制度,每个乡镇缴10万元,乡镇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个人也要缴5000元至1万元,区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人带班的20个检查组下去集中检查,一旦发现有焚烧现象,就扣罚领导的责任金。三是发现焚烧时,对焚烧者进行行政处罚。如此严厉的措施实施下去,起到的效果虽然有,但仍不能根除秸秆焚烧的痼疾。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工作量太大,干部有怨言;粮农认为利益受损,要求政府包粮食产量、包秸秆销售;农机户因切碎秸秆耗时耗油有抵触情绪;有的粮农禁烧后就将秸秆抛入河流,引起河流严重污染;还有的农户偷偷一把火将村干部的大田先点着,让你先受处罚,无处可查!

我县从20xx年开始对秸秆禁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布置,先后下发了《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产生烟尘污染物质的通告》 (安政通〔2019〕9号)、《安吉县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安政办发〔2019〕66号)、《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意见》 (安政办发〔2019〕113号)等政策性文件。县政府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环保、发经、城管、财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划定了禁烧区,明确了部门分工和责任主体,出台了扶持政策,落实了工作考核,加强了宣传引导,并进行了工业利用试点。应当说,这项工作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在基层群众中有了思想上的触动。总体上,我县14.7万吨秸秆,得到利用的还是占大多数,约为9.55万吨,占68%,其中秋季水稻收割后有12.3万亩不再轮作,使约6.15万吨秸秆自然还田,秸秆腐蚀剂使用面积达7.2万亩,处理秸秆2.8万吨。但分析我县秸秆还田的比例结构不难发现,还田的秸秆主要的是“冬闲”自然还田和政府推动的腐蚀剂使用。余下的秸秆,因为轮作中的农时紧迫和还田成本高等因素,还是以“焚烧”来解决,“禁烧”措施难落实。

三、综合利用与禁烧措施建议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很多途径,包括秸秆还田、覆盖早园笋、动物饲喂、工业利用等等。比较起来,工业利用因无堆场,利用价值低,利用量有限,同时还减低土壤肥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覆盖早园笋、饲喂牛等动物用量也极为有限,不能解决大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还是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品质;能协调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效,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还田的方式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

一是堆沤还田。就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让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作物秸秆在收割时用收割机直接粉碎,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粉碎后的秸秆收集后喷水,使其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或秸秆腐剂,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秸秆的腐熟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腐熟的堆沤肥可直接施入田块,其好处是无害化,施得多点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难点是:需要在田块边上堆沤,人工成本较大,也会缩小种植面积。二是过腹还田。就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这个方法除有养殖场配套的专业合作社可行外,对普通粮农已无实现可能。三是直接还田。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多,甚到可以全部还田。目前主要采取“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模式,首先是在收割稻麦时通过有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将秸秆直接切碎成3-5厘米,并摊匀,再用大马力拖拉机将粉碎的秸秆旋耕入土,然后进行插秧或者播种冬小麦等。因为新鲜的秸秆碳、氮化大,施入田地时,一方面需要增水,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因此还需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氮、磷肥,以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为中和秸秆腐熟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的毒害,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还田时,还应施入适量的石灰,施用量以每亩30-40公斤为宜。

在主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同时,可适当进行农作物秸秆的工业利用,但因为建堆场困难和效益不高等原因,工作的着力点不应放在这上面。

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秸秆露天焚烧;危害;综合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6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据调查统计,2010年秸秆可收集量约为7亿吨,其中13个粮食主产区约为5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3%。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对于解决秸秆违规焚烧问题,稳定农业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秸秆综合利用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支撑能力有限等问题的存在,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不仅威胁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安全,也威胁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安全,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1秸秆露天焚烧的现状分析

1.1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的家务事,而是关系到社会环境的大问题。

我国政府部门在农作物收获季节通过卫星来监控秸秆的露天焚烧现象,但似乎成效不大。监控只能看到哪里点火,却并不能够从根源上制止或者缓解秸秆焚烧,农民没有安置秸秆的出路,因此只能选择焚烧秸秆。据统计,秸秆的露天焚烧多发在以下区域:地广人稀的大面积产粮区:如吉林省、黑龙江省,因劳动力相对有限,大量的秸秆被焚烧;富裕地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区采用新能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同时造成大量的农业秸秆被遗弃蛊或者在野外露天焚烧;能源产区:在一些能源产地,由于农民很容易获得廉价的商品能源,因而也有大量的秸秆剩余。

1.2焚烧秸秆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航总局曾分别于1999年、2003年、2005年联合下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和法规予以控制,但是收效甚微,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并未因管理控制制度的完善而受到农民的关注和重视。

2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焚烧秸秆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政府执政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当前,亟待完善的是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利用,不断推出和研制出成本低、质量好、易于造作和推广的秸秆转化设备。当秸秆不再是废弃的垃圾,而是可以加以利用,综合价值高并且能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时,秸秆焚烧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和解决。

农民往往不能理解,烧自家地里的一点秸秆,就引起多个政府部门的重重监管甚至是围追堵截,可每年因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释放有害物质

焚烧后产生大量的烟尘、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使局部空气质量严重恶化,诱发呼吸道、肺部和眼部疾病等。

2.2露天焚烧秸秆影响交通安全。

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尘、烟雾,使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车辆安全行驶,诱发交通事故。

2.3影响公共设施安全。

露天焚烧秸秆易造成火灾隐患,特别是在电线或其他公共设施附近焚烧,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2.4秸秆的露 天焚烧,烤焦了3~5cm的土壤表层,损害土壤有机质含量,造成土壤中各种有益的微生物死亡,损害了土壤的肥力。对后续的丰产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3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我国地大物博,是全球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作物产生的秸秆总量约7.2亿吨, 其中稻秸2.9亿吨,玉米秸1.9亿吨,麦秸1.5亿吨,这3种秸秆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75.6%。

秸秆禁烧必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要建立秸秆禁烧的长效机制,而不是采用人海战术,靠几个工作人员去检查,要提供秸秆的再加工利用,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应从以下几点重点展开工作:

3.1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机械化直接还田,通过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在机械化收割时直接粉碎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对玉米趁青粉碎,还可以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对加快秸秆腐解,增加土壤养分大为有益。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小麦底肥,这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调整我国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土壤肥力的增加,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而继续保持持续增产。

3.2可推广发展畜牧业,秸秆过腹还田;

秸秆不仅是植物的肥料,也是很好的动物饲料。大力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盐化、碱化等秸秆饲料技术,推进草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利用秸秆生产全降解快餐盒。

利用水稻、小麦秸秆草浆做成的一次性快餐盒各项安全指标良好,且价格低廉,生产过程中无毒、无污染,废弃后能很快降解,对环境的危害很小;焚烧时也没有毒气放出,不会污染环境空气。这项技术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应为今后秸秆资源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5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0.6%,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秸秆直燃发电消耗秸秆约1800万吨,为农民增收40多亿元,并带动农民就业和周边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消化秸秆1.07亿吨,有力地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养畜消耗秸秆2.18亿吨,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万吨。

秸秆正在从原来的农业剩余产品,变身成为新的工业原料和优质肥料,其利用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将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杜延红.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

[2]周定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研究[C].全国农业剩余物及非木材植物纤维综合利用新技术研讨会文集,2001.

[3]曹国良.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资源科学[R],2006.

[4]杭维琦,陈建江.野外燃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防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

[5]邬莉,陈静,朱晓东,等.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

[6]刘娅.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3(01).

[7]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2002/2003/2004)

焚烧秸秆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秸秆 焚烧 还田

秸秆是农作物在收获后所留下的植物遗体的总称。通常指水稻、麦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各地每到农作物收获季节,可谓烈焰熊熊、烟薰火燎、遮天蔽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分析农民习惯焚烧秸秆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农村劳动力少,大家怕麻烦,图省事;二是对秸秆全身都是宝认识不够;三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四是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

本文就秸秆焚烧的危害及其还田综合利用技术作一些介绍,以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1 秸秆焚烧的危害

1.1污染空气环境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而且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1.2引发火灾

在农村,村舍离农田较近,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会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因秸秆焚烧造成房屋被烧、塑料大棚被毁、电力设施受损及人员伤亡事件常见诸于媒体。

1.3引发交通事故

露天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能见度低于400米,严重影响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机场和乘客怨声载道。

1.4破坏土壤结构

在农田焚烧秸秆可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加速地下害虫的孵化,土壤的碱性升高,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损失65%~80%,板结不耐旱,影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同时,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氮养分在焚烧过程中丧失殆尽,只留下少量钾素和多呈不溶解状的磷素。

1.5造成资源浪费

全国一年秸秆产量约9亿吨,至少有1/2未被利用,其中至少有1/3也就是3亿吨秸秆被烧在地里了,占全年产量的2/3可以作为能源利用的,也就是说每年烧掉了2亿吨秸秆,相当于白白烧掉了1亿吨标准煤。

1.6破坏环境形象

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2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将富余秸秆以还田方式,补充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归还土壤磷钾等养分,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是一项集节水农业、有机农业、覆盖农业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农业新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2.1秸秆还田的好处

2.1.1提高土壤肥力

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亩还田秸秆1吨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150公斤。长期连续秸秆还田,有机质平均年增加量达0.02%~0.04%,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

2.1.2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秸秆还田后土壤孔隙度一般增加4%左右,容重降低0.04~0.11克/立方厘米。由于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2.1.3优化田间生态环境

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在高肥土上约增加50%,在瘦土上增加2倍。覆盖秸秆5厘米冬天可提高地温0.2~0.5℃,夏天可降低2.5~3.5℃,提高土壤水分32~45%,减少杂草24.9~40.6%。

2.1.4节本增效

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20%,提高磷肥利用率30%左右。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产5%~10%,第二季作物平均增产5%。

2.2秸秆还田的方式

2.2.1机械化粉碎还田

主要是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采用人工或机械粉碎后,翻埋或覆盖还田。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能便捷、快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适用于油菜、棉花等作物秸秆还田。

2.2.2保护性耕作

主要指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就地覆盖或异地覆盖还田。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

2.2.3快速腐熟还田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菌剂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腐熟直接还田。具有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腐殖质的积累与更新、改善土壤耕性等功能。

2.2.4堆沤还田

主要是在田间地头挖积肥凼,将农作物秸秆堆成垛,添加适量的家畜粪尿或污泥等,调整碳氮比和水分,或者添加菌种和酶,使秸秆发酵生成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