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温室效应的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气候变化;发展;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24-2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超越博弈:国际气候合作进程中的国际制度构建研究”(20092701)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人类必须做出回应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已经从单纯的环境领域延伸到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等领域,而且这一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将继续得以强化。因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必须作出的回应。
1 关于气候变化的定义
根据导致气候变化原因的差异,对气候变化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目前最常见的定义有三种:
1.1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显著的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也增大。
1.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1.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
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当前国际社会开展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而言。因此,本文所论及的“气候变化”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大规模土地利用和植被的变化,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改变了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从而导致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般包括气温、降水和海平面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全球变暖是焦点,国际社会所称的“气候变化”通常主要是指全球变暖。
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2.1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温室效应是造成近期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能够使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并到达地面,从而使地球表面升温。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温室气体都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升高。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导致的增温效应占到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最新数据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至目前的379ppm,达到过去65万年的最高值。这主要归因于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甲烷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715ppb增至2005年的1774ppb。氧化亚氮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70ppb增至2005年的319ppb。
2.2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2.1 IPCC第一次报告结论(1990年) 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的波动,也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或者是两方面共同作用造成的。
2.2.2 IPCC第二次报告结论(1995年) 尽管定量确定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同时某些关键因子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被觉察出来了。
2.2.3 IPCC第三次报告结论(2001年) 新的、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增温可能归咎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2.2.4 IPCC第四次报告结论(2007年) 20世纪中期以来观察到的大部分全球变暖,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
对比四次报告中的措辞可以看出,国际主流科学界对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暖的认识经历了从模棱两可到“可能”再到“很可能”的一个变化过程。根据IPCC报告的术语说明,“可能”表示发生概率大于66%,而“很可能”则表示有90%以上的可能性。IPCC第四次报告虽然只是把第三次报告中的“可能”换成了“很可能”,实际上却把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从66%提高到了90%以上,基本上等于确认了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3 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开篇即点出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主席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解决。”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也讲道:“气候变化是重大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将气候问题的实质定性为发展问题,是从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根源、与发展模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等方面来理解的。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自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界及其资源就成了人类索取和利用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在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知上,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传统的发展观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到工业革命时期又表现为“工业化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视作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发展观表现为对GNP、对高速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诉求。现实主义政治大师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和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就持这一观点,认为人口数量、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必要前提。然而,从对自然界的影响来看,人口数量越多,生产技术越先进,却意味着更多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和利用,自然界遭受的改变或破坏越严重。这种发展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益匮乏,人类的实际福利水平不断下降,最终危及到人类本身。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正是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制造了节省劳力的机器,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正在制造取代劳动力的机器。”工业革命提出了更多的能源和资源要求,而获得渠道只有向自然界索取。能源和资源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钢铁上。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然后到1861年的5700万吨。钢铁的产量在同一时间分别为5万吨、13万吨和380万吨。再以石油为例,美国在19世纪末打出第一口油井,十年之后的产量已经达到520万桶,到1900年已经接近1亿桶。 新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普及为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条件,加之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世界粮食的产量大大超过以前的任何时期。对粮食产量的追求又促使人们将视线投往森林,大批森林被砍伐改作农田,这对自然界又是严重的破坏。
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获得了膨胀的机会。世界人口从1650年的5亿一直攀升到1990年的52亿。工业革命的深入和人口激增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人口稠密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和冲击平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又不断地吞噬着周围本可用作耕地的良田、森林、草原。
科学界已经证实,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明显增加是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所导致的结果。工业革命因为遵循传统发展观而忽视自然的能动作用,把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起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全球变暖是自然界对人类这种不正确发展模式的报复。对于这种结果,恩格斯早就警示人类:“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从气候变化出现的根源来看,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这样讲,并非否定人类发展的要求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就发展观而言的。
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渐进的变革。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总的作用的结果。从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考虑自然灾害),大多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尤其是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有机化学物品污染,都是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的结果。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科学技术发展也与环境问题关系密切。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会产生环境问题,科学技术水平又制约着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环境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往存在两种发展道路。其一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道路,这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二是放弃发展。这种道路的核心观点是既然环境的破坏来自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那么停止发展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出现。
从气候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人与自然的对立是最深层的矛盾。如何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也不可能超越自然界的限制。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对自然的索取必须控制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产方式等社会和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而能源和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部门,减少或限制这些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限制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权益。
能源产业部门是最重要的基础部门之一,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动力来源。根据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的统计资料,2007年化石燃料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9.8%,其中,石油35.6%,煤炭28.6%,天然气25.6%。 国际能源机构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报告称,在今后的20年中,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将继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能源,其中石油仍将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化石燃料在世界主要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将保持在90%。其中,石油将满足世界40%的能源需求。在2020年,全球的石油日使用量将从目前的7600万桶/日增加到1.15亿桶/日。由此可见,在世界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减排就等于限制能源产业发展,这对一国经济发展将形成严重的冲击。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要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势必要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的改革与调整,这对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其发展更是形成致命的瓶颈。减排对人类的消费方式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消费是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消费就会使发展停步不前。当前世界消费方式存在严重不公平,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奢侈消费”和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消费”。无论奢侈消费(表现为消费品的高能耗)还是生存消费(为维持基本生存却低效率地利用能源),都属于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制造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趋势。要扭转这一趋势,人类必须在消费方式上进行变革,采取一种既能维持消费的可持续性又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双赢的消费方式。否则,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在将资源消耗殆尽之后,人类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5.
年以来,全球油价一直波动不断,而近期利比亚紧张局势使中东危机升级,从而拉动油价腾空而起。这使得能源替代问题近期备受人们关注。石油峰值在何时出现已经不是值得人们关心的问题,人们更应该仔细研究的是,未来,能够替代石油的到底是什么能源?核能、风能还是太阳能,抑或是其它新能源?
实际上,人类从19世纪就开始讨论,我们将遇到的能源危机,然而到今天能源短缺依然是世界长期以来都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加拿大经济学家杰夫•鲁宾((Jeff Rubin)提醒人们,我们正处于石油供应的重大转折时期,处于从相对的低成本常规原油时期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非常规原油阶段。全球化时代正在终结,距离就是成本。我们不仅要让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而且必须重新规划我们的生活方式。
被困扰包围的核电能源
2011年5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向国民道歉,并宣布停止核电发展,中止日本政府以前制定的能源发展计划。今后在日本要重点研究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5月30日,德国环境部长宣布,德国将于2022年前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将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4月12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而发生于1986年4月26日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带给了前苏联人民深重的灾难,并至今仍有影响。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切尔诺贝利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
实际上,自1954年前苏联第一座核反应堆开始运行以来,核电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命运一波三折,其发展经历了停滞、快速、再停滞的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核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给全球核电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世界核电产业经历了20年的停滞状态。而随着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及地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认识到,核电在保障能源供应和缓解大气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与火电相比,核电不释放二氧化碳、硫和一氧化碳,所以,核电被当作清洁能源而大力发展。
欧洲委员会交通和能源部门在2004年起草的一份报告中说,如果不修建核电站,欧盟将不能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目标。2003年12月,芬兰人在经过审慎考虑后,决定重新建造核电站,成为欧洲第一个重新接纳核电的国家。之后,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开始兴建核电站。
但自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全世界很多国家又调整了核电政策。美国的众议员马基向奥巴马总统提交了要求临时停止新建核电站计划的信件,其中还建议如何强化美国联邦政府在发生紧急事态下的应对对策。奥巴马总统提出的360亿美元核电站建设融资政策必将在议会上引来众多争议。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世界各国先后宣布中止正在进行的核电站更替计划所需的批准程序,或者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以及要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核电项目重启与否等。一时间,人们关于核电能源是否应该是石油能源理想的替代者的争论甚嚣尘上。有分析人士认为,因各国对全球变暖的关注而逐渐复苏的核电产业或就此止步,核能发展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纠偏:核能不该退场
虽然人们关于全球是否还要继续发展核能的争论众多,近期还上升至白热化的阶段,但包括环保人士在内的众多能源与环境专家仍旧认为,目前除了核电之外,还难以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能源形式。核能不可能被替代。现在各国的“紧急刹车”也只是“点刹”。但在这之后,对核能的开发、利用、管理会更趋严格。
英国气候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认为,“日本核泄漏问题还不至于让人们远离核能,人们对核能似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惧感’,这种固有的偏见是不合理的。”全球变暖政策基金会负责人班尼?派泽(Benny Peiser)同样认为,“福岛事件不会让核电技术进入寒冬。”
核能利用大国法国超过80%的电力供应依靠核能,核工业也是法国的主要出口工业。福岛事故让法国人开始关注国内核电站的安全性。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法国核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透明性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不会因为一次事故就将核工业完全否定。
在整个欧洲,有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核能。在美国,尽管核电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事实上,美国已经拥有104座核电厂,居全球第一。1980年,瑞典以公民投票方式,确立了30年后实现“非核家园”的理想,但因缺乏可行的替代能源,瑞典在公民投票25年后(2005年5月),仅关闭了一座核电机组。而且,与25年前相比,新一代瑞典人越来越担心地球温室效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始看重核能干净、便宜的一面,同时,从技术上大大降低了核电站的危险性。
由此看来,在没有出现新的便宜的可再生能源之前,世界各国更需关注的是,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能。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给各国的核电发展安全敲醒了警钟。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本身不适合发展核电站,但日本又是能源短缺的国家,发展核电可以解决电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但这是一种冒险行为。日本社会和学术界对于日本核电站问题早有争论,矛盾非常大。”
所以,核电站的选址非常重要,要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对于抗震标准、防洪标准都要有“高一级”的设防。
一直以来,核电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些神秘感,全世界的核电站大门都是对外界关闭的。但是,既然是和平利用核能,有些信息没必要保密。只有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实现有效监督。由于核电涉及利益巨大,不透明的监管系统容易造成审核不严,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如何在核电系统中切实落实安全监管,除了监管机构的监督外,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公众监督环境,将更有助于降低核电风险。另外,福岛核泄漏事故,可能还会带给核电产业一个契机,就是协调出一个新的核能使用国际性框架。
太阳能:可能攀至高位
虽然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核能都不会推出历史舞台,但人们仍然在探讨其它新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的解决方案,到底有多大胜算。其中,近期人们给予了太阳能更多关注。由于核能好比“潘多拉之盒”,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无法确保核电站绝对安全的形势下,寻找更安全、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逐步替代核能,已成为全球能源战略中需要调整的迫切问题。
近几年,各国对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已经有不少国家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以色列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太阳能发电;德国也在大力发展风电和天然气发电,德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
福岛核泄漏后,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寻找和采用诸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被誉为伸手可得的温暖资源,是人类最理想的新能源。专家预计,在世界能源结构转换中,太阳能处于突出位置。相关专业人士对世界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将在21世纪初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在2050年左右达到30%的比例,次于核能居第二位,到21世纪末,太阳能将取代核能居第一位。
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对太阳能屋顶安装系统的资金补贴,到2004年日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日本企业夏普、三菱、京瓷、松下、三洋都是世界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日本太阳能产业有机会成为能源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德国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计划永久放弃核能,并投入几十亿美元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特别是在太阳能利用上,德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目前,德国的太阳能发电总量已经跟核能平起平坐了。
中国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燃料发电占15%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在2020年之前建设2000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另一方面还要建设全世界其他国家3倍的新核电容量。但现在看来,核电的目标可能会被调低,要实现总量目标的实现,看来要大力发展太阳能了。
太阳能专家张建城认为:“在能源战略上,很多发达国家早在十年前就叫做‘能源替代’,但把核能也归为可替代的能源中;而中国的能源政策还叫做‘节能减排’,没有‘能源替代’的概念。今后,全球能源战略中的能源替代,将转变为用可再生能源替代非化石能源,其中也包括核能。”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过去十年太阳能光伏系统成本大幅下降,而同时核能的成本却在上涨,在核电鼎盛时代,美国建一座反应堆的成本约20亿美元左右,如今则是100亿美元。
论文摘要:全球环境总体日趋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环境社会学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对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和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学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论述和贡献进行梳理,希望运用环境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同时推进环境社会学的新发展。
1 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在学术地平线上出现一个新的学科并非偶然,环境社会学便是社会改革和变化的社会运动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政治上发酵的产物。“环境社会学”最早是克劳斯纳在他1971年出版的《论环境中的人》中使用的。随后,社会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卡森所著的一本关于农业杀虫剂的生态危害的畅销书《寂静的春天》便是催化剂。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当时面临“生态危机”,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一度成为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社会学家卡顿深受其影响,开始理性思考人口过剩和化石燃料枯竭,他的研究汇集成了一本深具影响的书《过度成长—革命性社会变迁之生态基础》。[1]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分别建立了环境社会学。1992年,最早的日本环境社会学家之一饭岛申子协助成立了日本环境社会学学会(jaes)。到1999年,jaes有了自己的刊物《环境社会学期刊》。在韩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有了环境社会学课程。2001年10月,在京都环境社会学研讨会上成立了一个研究网络—亚太环境连线,主旨在解决亚太地区的社会与环境问题。[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总体形势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环境社会学开始引起了社会学者的关注。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的产物。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协调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问题是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失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我国学者有意识引进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进入21世纪,社会学者开始自觉运用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遇到的环境问题,推进了我国的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环境社会学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为政府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服务,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出谋划策,同时还将有效地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市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向人们提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的指导方案,如环境公众参与﹑环境教育的实施﹑环境文化的构建等。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便由此应运而生。
2 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2.1 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环境问题频频出现的今天,中西学者开始把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我国学者也开始发掘“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生态意蕴。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道德和伦理也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环境伦理的奠基者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概念,他主张把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自然(大地)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良心﹑义务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3]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的自身的问题,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三个问题,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问题。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蕴,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意义非常丰富,其最鲜明就是因任自然,它有助于我们确立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自然观,并在实践中采取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解决环境问题。[4]
2.2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上世纪60年代是绿色意识的精英启蒙阶段,1962年卡森发表的《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全世界敲醒了警钟。70年代是公众绿色意识的动员和形成阶段,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正处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天才预言。80年代绿色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已进入维护共同家园的全球时代。
建构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不同群体表达自身意见的一个共同符号,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而形成的,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构建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5]
2.3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它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特别是工业社会,过度役使自然环境与资源,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与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以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联。社会系统是在对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进化的,但它忽略了社会系统内部强制与紧张的一面。此外,一些环境主义者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乐观看法有可能模糊人们的环保意识。[6]
2.4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全球环境为经济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7]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综合效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考虑经济效益。
2.6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着眼于人类进步的负面性,尤其是工业和科技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危害。贝克指出,在“风险社会”中,现代风险—特别是环境风险﹑核技术风险﹑化学污染风险等等—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将是“平均化分布”的,一旦空气或水受到大面积污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知识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温室效应﹑酸雨﹑大气污染大都是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制造”出来的。
3 结语
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撑,同样地,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也将促进我国环境社会学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2]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不想“长大”的雄鲸
虎鲸,顾名思义是一种像老虎一样性情凶猛的食肉动物。它身长8~10米,体重可达9吨。这种大型齿鲸背部黑色,腹部灰白色,有一个尖尖的背鳍,背鳍弯曲长达1米。它嘴巴细长,牙齿锋利,善于攻击企鹅和海豹等动物,有时还对其他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发起袭击。然而,人们很难想象,这种“海上霸王”竟然始终离不开妈妈半步。
科学家们发现,虎鲸妈妈在非人类物种中的更年期最长,因此能够照顾它们的成年虎鲸子女。雌鲸在三四十岁时便停止生殖,但可以活到90岁。它为何会有如此之长的更年期,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
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有关北太平洋两个虎鲸种群36年生活情况的记录后,发现雌鲸停止生殖后寿命的长度将极大地影响它们后代的生存。对于30岁以上的成年雄鲸,妈妈的去世可能会使它们的死亡率在一年内增加14倍。成年雌鲸也和母亲待在一起,但依赖性却小得多。在妈妈去世后,它们死亡的可能性仅增加3倍。
在最近的一期《科学》杂志上,科学家发表了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加拿大约克大学生物系的丹·弗兰克斯博士说:“我们的分析表明,雄鲸的确是 ‘长不大的男孩’,如果没有妈妈的帮助,它们难以生存下去。虎鲸妈妈进入成年期后照顾儿子的这种需要,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它们能进化成具有比任何非人类动物都更长的老年期。”
虎鲸的社会形态属于母系,不是由雄性的力量决定一切。科学家并不清楚雌鲸选择对象的标准,很少观察到的现场。虎鲸只知有母亲,不知父亲在哪。虎鲸以不同寻常的社会群体形式生存,不论雄鲸还是雌鲸,一辈子都陪伴在妈妈左右,不离不弃。理论预测,为了把握住传播自己基因的最好机会,妈妈应该将精力集中到儿子身上。
人类和虎鲸都有很长的更年期。虽然他们都具有这种生理特点,但老年女性和老年虎鲸停止生殖后的受益却有所不同,反映出人类和虎鲸不同的社会结构。论文的合著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达伦·克罗夫特博士指出:“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类逐步形成更年期,部分原因是为了让女性把更多支持提供给她们的孙辈。而雌鲸似乎终生扮演照顾自己的后代尤其是成年虎鲸儿子的角色。”
李忠东 /编译
内容来源:《每日邮报》
生物进化学
海星的急速进化
对澳大利亚海星的研究发现,其闪电般的演化过程仅需要短短的6000年。“在多数生物体中,海星的演变之快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加州大学生物进化与生态学教授里克·格罗斯伯格与合作者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这一观点。
格罗斯伯格教授一直关注于海洋新物种的形成。在陆地,植物和动物群体可以通过山脉或河流进行物理性分隔, 那么,广阔的海洋又是如何对物种进行隔离的呢?
格罗斯伯格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两种亲缘性高的“面包海星”,Cryptasperina pentagona 和 C. hystera ,两者都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它们在外观上是相似的,但生活在不同的区域:hystera 生活在 pentagona 栖息范围远南端的几个海滩和岛屿的周围。
它们的也是是非常不同的。pentagona 为雌雄异体,它们在水中释放和卵子,受精、形成幼体,在变为成体之前会随海水四处漂流,以浮游生物为食,最后成长为海星。hystera 已进化为雌雄同体,会在体内哺育幼体直到它们顺利成熟。
研究人员从两种海星的DNA序列中看到其多样性,并推算其分化的时间长度。结果表明,大约在6000至22000年前, hystera 已在大堡礁附近从 pentagona 的南方支系中脱离出来,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物种。显然它们并没有在漫长的时间内通过遗传变化而产生分化,而是快速彼此隔离。
距今11000年,珊瑚海冷暖海水的交汇带在南北方向上波动。 少数的海星祖先,甚至是一个个体,因被海水洋流冲走而脱离其种群,迁徙来到种群栖息范围的远南端,进入了进化方向的另一支线。
郑 巍 /编译
内容来源:science daily网站对澳大利亚海星的研究发现,其闪电般的演化过程仅需要短短的6000年。“在多数生物体中,海星的演变之快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加州大学生物进化与生态学教授里克·格罗斯伯格与合作者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这一观点。
格罗斯伯格教授一直关注于海洋新物种的形成。在陆地,植物和动物群体可以通过山脉或河流进行物理性分隔, 那么,广阔的海洋又是如何对物种进行隔离的呢?
格罗斯伯格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两种亲缘性高的“面包海星”,Cryptasperina pentagona 和 C. hystera ,两者都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它们在外观上是相似的,但生活在不同的区域:hystera 生活在 pentagona 栖息范围远南端的几个海滩和岛屿的周围。
它们的也是是非常不同的。pentagona 为雌雄异体,它们在水中释放和卵子,受精、形成幼体,在变为成体之前会随海水四处漂流,以浮游生物为食,最后成长为海星。hystera 已进化为雌雄同体,会在体内哺育幼体直到它们顺利成熟。
研究人员从两种海星的DNA序列中看到其多样性,并推算其分化的时间长度。结果表明,大约在6000至22000年前, hystera 已在大堡礁附近从 pentagona 的南方支系中脱离出来,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物种。显然它们并没有在漫长的时间内通过遗传变化而产生分化,而是快速彼此隔离。
距今11000年,珊瑚海冷暖海水的交汇带在南北方向上波动。 少数的海星祖先,甚至是一个个体,因被海水洋流冲走而脱离其种群,迁徙来到种群栖息范围的远南端,进入了进化方向的另一支线。
郑 巍 /编译
内容来源:science daily网站
环境学海獭
:阻止气候变暖的新勇士
海獭能够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有助于扭转全球的气候变暖?这不是天方夜谭!两位来自加州圣克鲁斯分校的专家最新研究显示,“人丁兴旺”的海獭能够有效控制海胆的种群数量,从而使海洋中的大型褐藻得到种群繁盛的机会。研究还发现,当大型褐藻广泛分布时,它们能够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贪婪的海胆占生态主导地位时的12倍。
从事环境学研究的助理教授威尔默斯指出,这一研究发现表明了动物能够对地球的碳循环产生重大的影响。威尔默斯教授和另一位从事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埃斯蒂斯教授以及他们科研团队共同考察了40年以来关于海獭和大型褐藻的数据,涵盖的地域范围从温哥华岛至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的西部边缘。通过分析后发现,海獭毋庸置疑地对二氧化碳在碳循环中的存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大型褐藻在有无海獭的两种情况下的种群密度后,威尔默斯的科研团队发现,海獭能够通过捕食大型褐藻的天敌——海胆,间接地对大型褐藻的生物量产生正面的影响。当有海獭存在时,海胆会躲入岩石的裂缝中并以褐藻的死亡残体为食。反之,如缺少海獭,海胆会直接蚕食活体大型褐藻。
大型褐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有效地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已经提高了40%,并造成了全球的温度上升。威尔默斯教授和埃斯蒂斯教授虽然承认分布广泛的海獭种群并不能立刻解决如何降低大气中高含量的二氧化碳的问题,但这一发现可认为是以修复和保护海獭的种群为例来研究动物种群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封存能力。
如何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的速度,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这是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一项紧迫的课题。现在,所有研究气候变化的模型只关注固碳的方法而忽略动物们的作用。但是,动物们可能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影响碳循环,甚至可能对全球碳循环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海獭会保护大型褐藻免受海胆的过度蚕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海獭间接地将生态系统中多余的碳固定,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生态学家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影响生态系统中固碳作用的因素,那么这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通过保护和提高动物种群的质量来使生态系统中多余的碳得到固定。
韩俊杰 /编译
内容来源:Science daily网站
心理学
喝酒太多,杯子的错?
在你喝下那一品脱啤酒之前,请先检查下你杯子的形状——你可能没意识到你会喝下这么多酒。根据一项对英国啤酒饮用者的研究表明,曲线形状的杯子带给我们的错觉会增快我们饮酒的速度。
布里斯托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安吉拉·艾特伍德说:“酗酒过度已经成为英国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除了增加犯罪,酗酒还会引起公共健康的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酒精的有害使用——被定义为有害健康和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饮酒——在全球每年导致250万例死亡,是致病的第三大因素。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一些法律方法,比如提高酒的价格、增大合法饮酒年龄进行干预,但是这类方法并不受欢迎,很多政府都不乐于实施。
考虑到从立法上控制饮酒的困难,艾特伍德和她的团队希望通过教育来抑制,她解释道:“人们总是意识不到自己喝了多少和喝得有多快。”比如,英国玛格丽特女王大学的研究者以前就发现,受试者倒在常用普通杯里的酒量实际上是英国测量标准的两倍。艾特伍德怀疑是啤酒杯的形状让杯中的液体看上去体积有所不同,使得人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喝了多少酒。
俞 炯 /编译
内容来源:ScienceNow网站
遗传学
基因组“重现”古代女孩
近日,又一项惊人的科技壮举诞生了。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利用了一种新技术放大DNA单链,并以此对一个古代西伯利亚女孩的基因组进行了多达31次的测序。根据如此彻底的测序研究,研究员们破译的古老基因组图如同现代人的基因图谱一样清晰,它甚至可以揭示这个古代女孩拥有的棕色眼眸,发色和肤色。来自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院研究员马蒂亚斯·梅耶感叹道:“没有人会想到我们竟然会收获如此高质量的基因组,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都为之震惊。”
正因为拥有高精确度的数据,研究团队直接将这个来自5万多年前的西伯利亚丹尼索瓦山洞女孩的核基因图谱与现代人的进行对比,得出了接近完整的小数量基因变化图,阐述了我们与尼安德特人的近亲丹尼索人的基因分异度。团队领导者古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表示:“这份基因图谱揭示了古代人类如何进化成现代人类的遗传秘方。”
如此高质量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组事实上只是来自一根指骨以及两颗牙齿的化石,即便是我们已经拥有了成百上千标本的尼安德特人,也没能在遗传学上被如此全面地解读,这一点是十分有趣的。根据研究结果,科学家们证实丹尼索瓦人曾与人类的祖先有过杂交,并发现他们基本没有基因多样性,这就意味着丹尼索瓦人种群是随着现代人类的数量扩大而减少的。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进化遗传学家贝丝·夏皮洛表示:“梅耶和他的同事们建立了需要我们重新解读的古代DNA领域。”
2010年5月,帕博的团队首次在该领域掀起波动,研究报告表明,一部分合成核基因的低覆盖序列来自3个尼安德特人。他们发现欧亚人比非洲人在基因组序列上更接近尼安德特人,欧亚人群的基因组中有1% ~ 4%的区段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总体来看,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杂交可能只发生在浅层次和小范围中。
仅仅7个月后,帕博的团队就了平均1.9份拷贝数的核基因组报告,该报告数据出自丹尼索瓦山洞里一个女孩的小拇指骨化石。研究发现她既不属于尼安德特人也非现代人类,尽管这两个物种的骨头都在这个山洞内被发现过,因此他们决定给这个新物种起名为丹尼索瓦人。在一些东南亚岛屿,研究团队找到过丹尼索瓦人的DNA,称这些岛屿上的人类祖先也有可能同丹尼索瓦人的祖先有过杂交,而他们的后裔很有可能在亚洲。
但是这项研究的基因组材料辨析度不高,很难依靠其给出可靠的基因差异,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这段古代DNA不完整,从骨头中提取后DNA受损,分解成了单链。
一种新型研究方法被开发后,梅耶终于找到了突破点,在测序过程中使用DNA单链展开的新技术,而不是传统的DNA双链展开技术进行测序。利用特殊分子与单链末端的结合,古代DNA会在酶的作用下自行复制其基因序列。结果显示,从女孩指骨中提取的10毫克微量丹尼索瓦人DNA样本以6倍至22倍的数量增加。研究团队能够至少一次观察到覆盖99.9%的可映射核苷酸位置,能观察到92%可映射核苷酸位置的次数多达20余次,这已经达到了可以确定位点的标准。31份拷贝数中约一半来自女孩的母亲,另一半来自于她的父亲。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古人类学家约翰·霍克说:“就是这样才产生了同如今人类同等效应的基因组。”
赵今瑄/编译
内容来源:Science Now网站
地球科学
恐龙灭绝之前的物种大灭绝
6500万年前发生在地球上的大规模灭绝被广泛认为是恐龙灭绝。但华盛顿大学的新研究表明,在恐龙灭绝之前不久的短暂时期里,还存在一个由于火山喷发引起全球变暖,从而造成了海底生物的灭绝。
著名的恐龙灭绝事件被认为是由一颗直径至少6英里的小行星撞进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所引起的。但是新的迹象表明,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大部分海底生物已经灭亡,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位于现在印度的德干高原地区强大的火山爆发。
华盛顿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教授托马斯·托宾说:“在第一次生物灭绝之前的20到30万年之间,火山爆发至少持续了10万年。”火山喷发可能使地球大气层中充满一种叫气溶胶的微粒,它最初会冷却整个地球,但更重要的是,火山爆发还会喷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从而引发长时期全球变暖,这也导致了如前所述的第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气溶胶的活跃时间范围为1到10年,然而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可长达上百年到几万年。
在西摩岛这一特殊的区域,蕴含着很厚的沉积物,这种沉积物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厚度也许可达地狱溪地层的10倍左右,这种地层在蒙大拿州很著名。托宾说,这意味着当科学家们在此试图去研究确定地球曾经发生了些什么的时候,会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如今我们仍然可以在海滩上识别到第一次大灭绝的物种残骸。
研究人员在南极的沉积物中提取了少量岩石和化石的核心样本,并且采用一种叫磁性地层学的方法进行测试研究,再用获得的地球磁场变化数据来确定化石沉积年代。沉积物越厚,得到的数据越精准。
这里的研究证据表明,两次灭绝事件既有相互独立的迹象,又有温室效应发生的迹象。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第一次大灭绝对恐龙灭绝有任何影响,但是托宾认为,第一次大灭绝幸存下来的生物会被第二次的小行星撞击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响所牵连,早已无法生存。他说:“我认为这两次大灭绝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相互关联。”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