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止噪声污染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船舶噪声污染的整治,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些监督与管理规定,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都给予了相关规定。在地方人大法规或政府规章中,对船舶噪声污染的监督与管理也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应该说,对内河船舶噪声污染的防治,各级法律法规都授权给海事部门予以监督与控制,海事部门执法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但这些法律法规中,涉及到船舶噪声污染管理的,一般仅仅明确了海事部门对船舶排放噪声实施监督管理,远没有对工业噪声、建筑噪声或其它交通噪声防治来得有操作性。这就为海事部门充分发挥海事权,加强内河水域船舶噪声污染控制增加了难度。
内河船舶噪声污染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罚依据不明确。噪声污染被列为污染的一种,在各级法律、法规中都有所体现,并明确了内河船舶噪声污染的执法主体是海事部门(港务监督)。但这些法律、法规具体罚责绝大部分是针对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生活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噪声污染制定的,而涉及船舶噪声污染的寥寥无几,仅仅在某些地方法规中有所体现;同时,在违法处理上明确的依据不多。
船员环保意识差,监管困难。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个体小型船舶不断增加,而这些船舶普遍存在船员素质低、船员环保意识差的现象,船员们缺乏噪音污染的意识,没有船员的自觉,单靠管理部门的监督与处罚,是难以禁止违规使用声号、操作不规范等现象的,使得监管困难。
管理主体众多,海事执法权有限。我国对内河船舶噪声管理的部门众多,包括环保、发展和改革、规划、城市建设、国防科工、船检、运管、航道等部门,看似多管齐下,实质上此项工作在各管理主体的业务范围内仅占一小部分,甚至是可有可无,没有引起各管理主体的重视,从而出现了部份“真空”地带,给管理对象有机可乘。对船舶而言,海事部门仅负责噪声污染的现场监督,而要完全控制噪声污染,还需要众多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管理和监测手段不够先进,调查取证困难。船舶在水中航行,是在不断流动之中,要准确的找到污染源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有的噪声污染时间短,瞬间即逝,没有先进的监测设备可以保留下瞬间噪音排放情况,即使海事执法人员发现有可能存在的超标现象,但是工作人员还没来得急赶到违章船舶上的时候,噪声源早就消失了,执法人员无法取证,很难获得处罚的证据。
主要污染源不易识别、对敏感区监管效果不佳。由于监测手段不够先进,对主要污染源的识别能力差,无法准确的找出噪音超标的“罪魁祸首”,给执法带来了困难。因为船舶流动性大、船舶噪音很难有规律可循,对敏感区域的影响结果不断变化,有的船舶趁海事部门不在现场的时候就违规使用声号等,导致海事部门对敏感区的监管效果不够理想。
内河船舶噪声污染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噪音防治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公告栏、触摸屏、电子滚动屏、网络、报纸等媒介向社会公开宣传资料,加强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内河船舶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呼吁广大船东能够知法守法,遵守船舶噪音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海事部门应将对船员进行噪声污染防治教育纳入其培训范围当中,要求他们在通行时尽量减少噪声,在正常交会时要求减少音响设备的使用,采用手语和旗语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增强船舶作业人员的噪声环保意识,由被动的“防噪”变为主动的“防噪”。
积极推进相关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推进相关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尽快出台船舶噪声污染管理规定、制定船舶噪声污染标准,使船舶噪声污染的处罚依据更充分、更明确,提高可操作性,使其能够适应现在人民群众对船舶噪声污染的需求,能够为海事部门的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有效控制船舶通行时间、流量。海事部门可以根据辖区通航环境特点,合理安排通行时间及流量,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通过调整船舶通行时间,合理控制夜间船舶通过居民密集区的时间,并督促船舶尽可能合理安排时间,在白天通过市区航道,以减少夜间船舶航行密度。对影响人们休息、噪声大的船舶,采取在每天的某个时段和河段限制船舶航行,或要求这类船舶改道航行的措施,达到减少噪声污染的目的。
对症下药,加强主要噪声源的控制。海事部门应通过对船舶噪声污染投诉的分析,确定主要噪声污染源,然后根据污染源的性质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如禁止鸣放声号、降低船舶排气噪声或要求船舶安装消音器等。
把好船舶安检关。在船舶安检中,海事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带来噪声污染的船舶实行重点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该类船舶的防噪设备是否安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排放的噪声污染是否超标等,必要时可以对违章船舶采取禁止开航、强制纠正缺陷等措施,迫使船舶提升防噪能力。
增强船舶噪声污染监测力量。海事部门应成立专门的监测队伍,配备先进的噪声监测仪器,增强船舶噪声污染监测的技术力量。对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船舶,海事部门可以有选择地采取跟随战术,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监控,实时监测船舶噪声污染排放情况,对超过标准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通过城市市区航段或者在市区港口作业,噪声污染超标的船舶,可采取措施强制船舶安装消声设备。
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敏感区。在敏感区域对船舶噪声污染进行重点监测,加强巡航和现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使用高音喇叭、扩音机等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起到教育惩戒的作用,减少或消灭船员可以控制的噪音违章,改善环境;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对超标的船只实施整治并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整治活动成果能够长久保持。
加大信息化投入,实时在线监控噪音排放情况。针对船舶噪音取证困难的情况,建立噪音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敏感地带设立固定的监控探头,对过往船舶进行噪音实时监控,获得瞬时噪音、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噪音、最高噪音等监测数据。这套系统可以24小时实时监控工地产生的噪声,记录噪声超标的证据,使违法行为具有“再现性”,有效防止因“即时监控难”与“调查取证难”而产生的噪声监管漏洞。
关键词:建筑;噪声;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TK4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噪声作为一种污染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噪声污染问题引起了居民的广泛关注。
1 噪声对人的危害及其评价标准
噪声广泛影响着人们的各种活动。比如,妨碍交谈、影响睡眠和休息,干扰工作,使听力受到损害,甚至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所以,噪声是影响最广的一种环境污染。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1 听力的机构损伤
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证明,强噪声会造成耳聋。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暴露在强噪声下,对500 赫、1000 赫和 2000 赫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 25 分贝,成为噪声性耳聋。有时候一个人能虽然没有达到噪声性耳聋,但很可能已有了听力损失,听力损失虽然并不影响日常语言能力,但对欣赏音乐却是不利的。
1.2 对睡眠的干扰
睡眠对人体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够使人的新陈代谢得到调节,使人的大脑得到休息,从而消除体力和脑力疲劳。所以保证睡眠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比较敏感。一般来说,40 分贝的连续噪声可使 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 分贝可影响 50%,而突发的噪声在 40 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 60 分贝时,可使 70%的人惊醒。
1.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
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
1.4 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烦躁。由于噪声容易使人疲劳,因此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从而导致人的烦躁。
1.5 噪声标准
2008 年我国重新修订《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对于住宅区,规定昼间最高 55 分贝,夜间最高 40 分贝的环境噪声极限值,并分别规定了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级。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居住声环境品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2 建筑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及相应控制措施
在现代建筑设计施工中,噪声污染被越来越多的考虑。经过一天高节奏的工作,回到
家中的人们都希望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为此就要求我们合理采用隔振、减振、阻尼、隔声、吸声、消声等单项或综合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善现代建筑室内声学环境。城市住宅建筑噪声污染主要来源有:
2.1 住宅建筑内的生活噪声
2.1.1 墙壁隔声效果差。随着住宅建设中禁止使用粘土砖,现代建筑多采用新型的轻质板隔墙,大部分轻质板隔墙隔声性差,这样发生在房间内部的噪声就会影响周围居民。对此,要求建筑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隔声问题,可以在内墙壁水泥砂浆涂层里面加一层弹性材料达到隔声的目的。
2.1.2 楼板振动传播噪声。楼板由于振动很容易传播噪声,控制不好可以清楚的听到邻居的脚步声、掉落物体的撞击声。针对楼板振动,可以用弹性材料做垫层,将地面浮筑于基础之上,同时还应断开地面和墙面之间的刚性连接,防止振动经由墙面或梁柱传播。
2.2 住宅配套设施噪声
2.2.1 上下水管道噪声。当夜深人静时,上下水管道的水流声很容易打扰人的休息。水在管道中的流动声,以及由于水龙头未上而引起的震颤声、抽水马桶等卫生设施引起的噪声等等,对于此种噪声,要尽量在管路与墙部连接处使用弹性紧固件,同时要求在管路穿墙部位作好隔振处理。
2.2.2 电梯噪声。电梯运行噪声也是较常见的噪声污染,包括电梯的传动机械、继电器、开门与关门引起的噪声。针对电梯噪声,主要是要对电梯牵引传动主机、主钢梁甚至井道导轨采取良好的减振措施。此外,还应检查电梯井道顶部机房内其它机构悬架的支撑节点,进行必要的隔振改造。
2.2.3 空调、通风设备的噪声。空调、通风设备由于风机的噪声较大,通过管道容易传入室内。对于设备的风机部件,可以通过在空调、通风设备的底座加装隔振器来降低噪声。同时对通风管路可以加装消声器控制噪声污染。
2.3 住宅建筑外的环境噪声
住宅建筑外噪声主要是城市交通噪声、街道噪声、生产生活噪声、商业活动产生的噪声等。对于此类噪声,首先在住宅建筑选址时应该尽量远离城市交通轨道和公路,尽量远离商铺密集的商业区。
3 减少声环境污染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噪声达标控制区建设力度。以居民文教区为重点开展夜间环境噪声整治行动,禁止在居民区内开设易发生噪声投诉的娱乐休闲场所,已有的逐步取缔。
3.2 强化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查处施工噪声超过排放标准的行为。加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实施城市建筑施工环保公告制度。依法限定施工作业时间,严格限制在敏感区内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
3.3 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禁止商业经营活动在室外使用音响器材招揽顾客。严格控制加工、维修、餐饮、娱乐、健身、超市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噪声污染,严格管理敏感区内的文体活动和室内娱乐活动。对室内装修进行严格管理,明确限制装修作业时间。
3.4 提高广大市民噪声环境保护意识。借助我市噪声监测显示系统,不断向市民展示我市噪声污染的现状,鼓励广大市民珍惜安静,逐渐改善声环境质量。
3.5 管材选用方面。为解决噪声问题,生活排水管和雨水管,在UPVC 管内壁增加了凸起的螺旋型导流线,使水流条件得到改善,UPVC 排水塑料管,有效的降低了噪声,即目前市场上的 UPVC 螺旋管。已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多城市住宅建筑高度小于 100m 时,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缺点及不足。应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的地方规定,管壁隔音效果较差,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以政府行政作用的角度,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推广排水塑料管。最大的问题是噪声远大于铸铁管,灵活的加以掌握。高层住宅底层排水立管需要转换时,提高整个排水管道系统的安全度。排水横干管、转换层以下提高排水管道,因堵塞后的排水立管、出产管应采用离心铸造排水铸铁管,下部管路系统为受压状态时的承压能力,不仅具有传统UPVC 实壁管的优点,还具有高抗隔音、绝缘、冲击、阻燃、热稳定性好的特性。排水管道设于室内时,应优先选用螺旋管,为解决管壁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又开发了 UPVC 芯层发泡管,芯层发泡管或离心铸造排水铸铁管。
对于选址上无法避免此种噪声污染的,可以在设计与施工中加以控制。具体可参照以下措施:a.建筑楼群吵的一侧,应与街道平行;安静的一侧,应设计成庭院。b.住宅内用途安静的房间尽可能设计在楼宇安静的一侧。C.安装双层窗,同时在窗边缘要安装边缘阻尼,防止窗与墙的刚性连接。e.采用双层门,门内部填充吸声材料,提高隔声效果。f.在噪声源与建筑之间种植由高大常绿乔木与灌木组成的足够宽度且浓密的绿化带,宽度一般不小于 100 米,可以明显减弱噪声干扰。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噪声源不断的冲击人们的工作、生活。建筑噪声的控制也成了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和心得,对现代建筑噪声的污染与控制作一简要探讨。
参考文献:
[1] 方丹群、王文奇编,《噪声控制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措施
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现状
1)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安全文明施工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大中城市,在基础设施、商业网点和居民住宅的新建和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现代建筑的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都是大好事。但是,如果忽略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就会给人口密集、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的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2)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污染因素。施工环境污染有以下几种:大气污染,包括施工粉尘、机械设备和车辆废气污染; 水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
2 工程建筑中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
2.1 施工噪声严重扰民
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位于城区内,居民相对集中。机械设备、施工车辆等噪声对周边居住的居民及工作的群众已经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的噪声问题。
2.2 建筑垃圾带来安全隐患
建筑垃圾的产生首先是从工程的拆迁就开始了,随着原料的耗费也相应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果不及时的清除和运走,就会给以后的施工过程带来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加强运输施工车辆的管理问题,施工的材料运输要避免在晚上和视线差的时间进行,减少车辆的鸣笛现象。
2.3 环保意识差加剧施工成本
施工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工程的成本应该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项。因为施工中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也不能及时有效的清理建筑垃圾,长期的积累使得施工中原料耗费太大,加上施工中对于有毒材料的控制力度不严谨,不合理的使用一些有毒原料也导致了施工污染。
2.4 废弃物的影响研究及其防治措施
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施工垃圾专门收集,生活垃圾和材料垃圾分门别类,该回收的回收利用,该处理填埋的送往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不能乱堆乱放,既污染了环境质量,也破坏了现场的景观。
3 绿色施工建筑施工中防治污染措施
3.1 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的现场要规划合理,管理统一,原料要统一合理在规定的库房摆放,不能随意挪动,减少污染的扩散。搬放水泥石料时,也应该做到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污染,防止原料包装袋的破损泄露;
2)在施工工地开工时,应该适当的进行洒水,使得工地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和减少灰尘飞扬。用完的水泥和石料包装等垃圾要及时的清理和运输,也是减少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环节,挖开的泥土等也要及时的处理干净,防止长期堆放被雨水冲刷和大风刮走,造成大气污染;
3)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密闭措施,不应当装载过满,这样防止沿途颠簸发生漏洒,造成污染和浪费。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及时的清扫路面上遗留的泥土和建筑原料,定时洒水,保持轮胎清洁,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4)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砂浆、混凝土时,要做到小心翼翼,不洒不漏不倒不剩,搅拌过程中要配合降尘,混凝土的搅拌也要在棚内进行,避免在户外引起污染;
5)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6)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3.2 防治水污染措施
建筑施工中会产生一些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那么会造成新的干净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好以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在施工中的生活污水,例如洗厕所水要排到正确的管道,避免和饮用水混合,污染水资源;
2)施工中的生产用水,例如对混凝土的养护水,设备试验水以及砂土清洗水等,在使用过程和完毕后,不能随意的排出,避免排入水体,应该让其排入事先安排好的沉淀过滤水池,在确保无污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排放;
3)对一些车辆和设备使用的机油油等,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废弃的油脂要集中进行处理和排放,不能随意流入水体内,污染水资源。
3.3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施工执行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是对公民百姓污染最严重的项目,要达到绿色施工标准,就要严格控制噪声污染,不骚扰周围居民,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监管,按照规定避免施工噪声,尤其是夜间不能进行施工作业; 2)要使用噪声低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防止噪声扩散; 3)在高噪声设备处设置一些噪声屏障,减少噪声污染; 4)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避免在夜间出动车辆和鸣喇叭,减少噪声污染。
4 建筑施工中保护环境的措施
绿色施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4.1 保护环境的原则
在工程施工中,应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针,坚决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实施“三同时”制度,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成立环境保护领导与实施机构,并建立环保专项资金。
4.2 保护环境的措施
1)加强环保意识,促进建筑施工综合治理。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也是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问题。加强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做到项目高度负责,监督管理的人员也要负起重要职责。
2)加强工程设施建设,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施工作业中,环境污染主要是表现在车辆运输过程中,电力设施器具,施工材料的仓储室等,这些在施工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这些设施一定要从源头控制其危害性和污染性,防止污染从施工场所蔓延到工地之外,给其他的场所和人类带来危害。
3)对施工产生的垃圾要妥善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一些废弃的施工材料,施工过程管理要加强对这些垃圾的管理和处理,有些可以再利用的,要回收妥当,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成本,也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能为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4)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环保培训。在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应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在施工的操作中,把自己的意识带到施工过程中,环保理念深入施工过程,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环境。应该培养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提高所有施工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环保素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这样才能从源头和基础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1噪音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要动用很多大型机械设备如压路机、铲车、水泥罐车等,再加上道路施工的周期比较长,一般从奠基到正式开通需要一年以上,期间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会发出高达120dB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并且没有规律可循。同时,由于施工噪声源往往暴露于室外,某段时间内只在固定位置活动,这与流动噪声源的分散性相比,增加了同时段、同地域噪声污染的程度。
1.2大气污染
水泥、白灰等是公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进行公路地基挖掘与填筑过程中,白灰、水泥与其他泥土混合物的搅拌过程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粉尘。大型施工设备排放的尾气和沥青、混凝土等烟尘,多种类的有害气体不仅威胁着施工工人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对大气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1.3水污染
施工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对各种施工原材料如水泥、白灰等进行搅拌时产生的污水,同时驻扎在工地的施工人员生活中也会产生污水,这些生活污水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输水管道运送,因此会直接渗入地表,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于对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后产生的废水,由于此类废水中含有大量不可分解的油污和粉尘悬浮物,流入地表后会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产生影响。
1.4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公路施工中,由于要拆除旧有建筑物或对土层进行重新开挖,因此会产生很多不可回收的大型固体垃圾。这种类型的土体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重新利用,所以会对水土流失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分类,垃圾会越来越多,将来在运输和处理中也会很复杂。
2公路施工中环保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与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在对环境造成最小污染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施工。
2.1加强施工过程的环保监督力度
施工之初,施工单位要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道路施工环境监察委员会。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监督,发现不合规的情况,立即叫停,提出合理建议,进行相关整改。
2.2施工期间注意对环境进行监测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环保行政执法部门应负起责任,对施工全程进行环境监测,包括上述提到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一旦发现对环境不利的现象出现,应当口头或书面告知施工单位,责令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整改,严重的还要追求其法律责任。
2.3充分发挥工地监理师的作用
监理工程师不但对整个工程的资金、进度等负责,还负责对环境的监督,是公路施工中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个人。在此过程中,要及时排查施工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隐患,加强监督意识。
3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在道路施工准备过程中,建设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首先要广泛搜集施工现场周边的各种信息,做好道路规划,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加强施工时的环境监察力度。路线规划时要兼顾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尽量不用或少用农民耕地,减少大型机械设备对耕地的碾压。施工结束后,要做好相关植被复植工作,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1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由于噪声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起到破坏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要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多采用国内外噪音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低噪声、少震动的施工手法,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产生;其次,在施工选址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尽量将施工作业现场安排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使周围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再者,对于有些不得不在居民区周边施工的现场,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声音较大的机器进行隔离、减震、封闭、吸声等措施,从传播途径上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最后,高噪声、大震动的操作,例如打桩、放炮等要避免在夜间进行,白天施工时也要兼顾时段,不要在学生正常上课和老人休息时间操作。
3.2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在施工现场,对于水泥、白灰等颗粒粉尘状的散装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密闭措施,不要在施工现场露天存放,最好专门设立一个存放类似材料的仓库,防止大风天气时灰尘漫天飞舞,威胁人们健康和环境卫生;对原材料进行搅拌时,要加设密闭式围挡,安装除尘设备;在原材料运输过程中要避免超载运输,车辆在运输完原材料和建筑垃圾后,要用水冲洗干净,防止车辆在现场或路上随意散落遗渣;最后,施工现场要经常洒水,保持空气湿润,减少扬尘的产生,对现场浮土进行清理。
3.3水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使其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离居民区较近的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专线,远离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则先通过化粪池或渗透井等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施工现场要做好防御措施,避免雨水与生活用水混合后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道;对施工现场工人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要先用水油分离技术进行处理后才可正常排放;对施工过程中水泥、沥青等养护产生的工业废水,要经过一定的沉淀之后才可以排放;施工单位最好划拨一部分资金,建立流动厕所、食堂等,直接将废弃物进行循环处理,或者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酸碱平衡处理,已达到排放标准。
3.4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要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土样进行检测,在土样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使取土、弃土场所分布在荒山荒地或经济作物林地,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在进行取土、弃土的过程中不能破坏地表植物的生存状态,弃土场要进行一定的绿化规划,使植被早日恢复,减少水土流失。
4结语
关键词:噪声污染、水泵机组、水锤
中图分类号: P73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工作、生活的建筑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环境中的噪声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筑物中给排水设施所产生的噪声, 已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因此, 研究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住宅给排水中的噪音污染防控措施十分必要。
1 建筑内部噪声产生机理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通过传播介质到达人耳。噪声属于声音的一种, 它是一种声强和频率变化无常的声音。噪声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根据声源控制、传播途径等方面来解决。
(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中的噪声和振动源主要来自管道系统的增压设备(水泵机组)和管道的输配水过程( 卫生器具和管道系统)。从噪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指将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发生小或者不发声的设备,其方法包括①通过设计控制噪声源,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用发声小的材料来制造机件,改进设备结构和形状、改进传动装置以及选用已有的低噪声设备;②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已降低噪声;③维持设备运转处于良好的状态。
(2)从传播途径来降低噪声, 可在规划设计阶段合理布置噪声源的位置, 将其传播方向指向对安静要求较低或无人居住的场所,将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水泵房、卫生间距离的远近等。
3 噪声主要来源分析
(1)水泵机组
在高层住宅设计中,由于受空间限制,经常需将贮水池、泵房设在地下室中,水泵运转时产生的噪音,水泵关闭时产生的水锤,水池进水管出流时的噪音,以及水泵和连接管道产生共振声,这些噪音都会直接影响上层住户。水泵噪声主要来自水压起伏、气蚀、装配不良、不平衡旋转等。
(2)管道系统包括管道及管道上的阀门和管件,它们是传递和扩大噪声及振动的媒介, 通过管道,噪声可以传播至很远的墙面、楼板, 然后反射回来成为噪声源。水泵的突然启闭, 水池水箱液压阀门的开关, 管道中流速和压力过大, 阀门配件等年久松动失修均会产生噪声并进行传播。
其他的如冷却塔风机、电机的噪声,小区污水处理池鼓风机曝气的噪声等可采用低噪声低转速的电机降低噪声。
3 主要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3.1 水泵机组
(1)声源控制。
选用低转速低噪声水泵,如屏蔽泵、不锈钢潜水给水泵等;根据用户每日中每时用水量规律的变化,合理选择水泵台数及型号,使水泵在高效率区工作;当夜间用水量较小时,可选用小副泵加气压罐联合供水,气压罐贮水量可适当大,减少水泵启动次数,达到降低噪声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水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基础和相连的管道将振动沿刚性地面、墙、柱、梁等传递很远。水泵基础振动的危害性很大,必须进行防振处理。可通过下面三种措施来实现:① 水泵基础下设隔振垫、减振器。目前减振效果好、经济寿命长、维修管理方便的隔垫、减振材料是: 橡胶、软木、酚醛树脂玻璃纤维板。目前常采用减振器为弹簧减振器隔振, 隔振效果好。②在水泵吸水管、出水管上装设可曲挠性橡胶接头, 并用弹性防振支架支撑管道。③提高水泵与电机的安装质量。
3.2 传播途径控制。
水泵房应远离居住区和办公区。有附属建筑的可考虑设在附属建筑内。如因建筑平面布局或因工程设备本身的需要而不能远离居住区或办公用房时, 则可考虑设在主体建筑的地下室内。但机房上部最好是选择门厅、餐厅等公共用房。设在楼内和地下室的水泵房, 均应采取隔音处理, 比如: 在墙壁和顶棚上装吸音板, 把水泵间与其它房间相通的孔洞严密堵塞, 消除声音传播的途径。
另外,给水排水立管也不宜布设在靠卧室、工作室的墙上, 给水排水管最好暗敷, 如设置在管道井内或暗设在墙、板内。卫生间采用下沉式, 使排水横管设在本层卫生间的地坪内, 都可减少噪声的传播。
管道系统
(1) 系统选择。在选择建筑给排水系统方案时, 应把防振减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给水系统常采用竖向环网系统, 因为这对均衡分配管路流量和管中水流流速有很大好处, 有利于减少水流噪声; 而排水系统则应采用各式单立管排水系统, 以防止立管中水流的撞击声。在下行上供的热水管道中, 供水立管最上端应设自动排气阀, 及时排出立管中积聚的气体, 避免水嘴开启时水、气发生冲击, 产生爆破般的噪声。
(2) 流速控制。水泵房建筑吸声隔噪也是非常重要的,泵流速变化引起的噪声,水流冲击使管道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或者水流断面大小改变或管道突然拐弯改变水流方向而产生噪声,当水流速度过大或阀门等控制附件启闭速度过快时,也会产生噪声。流速和局部阻力越大,产生的流水噪声越大。为防止或减少给水管道中水流噪声, 管道流速应采取规定范围的中、下限值。在高压管段中还应设置减压阀,并且增大排水横管管径, 缩短排水横管长度, 在排水横管之间相互连接时, 采用 45°或 60°的三通、四通或曲率半径较大的弯头进行连接, 设置环形通气管或器具通气管, 可降低排水流速, 减小排水流程, 改善排水横管的排水工况, 减小撞击及水跃所产生的噪声。建议水池(箱)进水管处的水流速度控制在1m/s以下,出水管在水池宜采用淹没出流方式,以减少水流噪声。
(3) 防止水锤。这是在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快速启闭时产生的噪声。它是由于管道中水流速度发生急剧变化,造成水管内压力的急剧增大,引起管道共振发出的噪声。这种噪声与阀门、水嘴等给水配件突然起闭的时间有关。在建筑物中, 常由于水泵起动、停止和系统中的阀门突然关闭, 而产生水锤现象。因此, 出水口的阀门、水嘴等不宜采用快速启闭的给水配件, 应考虑设置水锤消除器或缓闭逆止阀, 减少水锤声。在水平支管上装设小型水锤消除器,对降低管路中的压力冲击噪声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