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温室效应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应对措施
1.引言
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就需要关注文化。高校英语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进行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进行文化教学,教学中不能将两者隔离开。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正确地处理好高效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问题,对学生更好的使用语言去表达,消除文化交流障碍等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关于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的某教授就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指在对外交流中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外来文化的介绍、学习上,而忽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英语教育,而忽视了本土语言文化的载体功能,从而导致中国文化教学的失语现象。在目前我国致力于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条件下,中国文化失语对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利影响。因此,只有真正处理好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加强高校英语教学体制改革,才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各大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是将英语当作一种语言工具在运用,将重点放在外来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本土语言文化的融入,这样就使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不深入,不利于学生跨语言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更会让学生进入到特定英语语境后出现本土文化失语情况。
3.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
3.1忽视本土文化教学,导致失语现象
在步入高校前,学生们就有了很多年学习英语的历史,在以往的学习中,老师们重点对英语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述,要求学生们多进行读写练习,进入大学之后,英语学习方式和习惯和之前并无较大差异,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忽视本土文化教学。现如今,高校的英语教育和学生未来的工作就业联系十分紧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最多内容是英美语言文化,并未认识到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造成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语言工具的学习并非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学生要想真正的掌握语言,就需要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本土母语文化的融入能够为双语教学创新教学提供条件,让学生在理解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跨文化交流的水平。纵观国内外各阶段的英语教材,内容普遍都在介绍国外文化,很少涉及本土文化,这不利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导致学生们过度关注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认识不足,甚至持冷漠态度,从而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流中失语现象的发生。
3.2过度关注英语文化教学,忽视母语文化的基础作用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需要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但若过度重视,往往都是得不偿失。从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从幼儿园到大学整个英语学习过程都过度重视英语文化学习,而忽视母语文化的基础作用,导致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正确地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效融合起来。中国汉语文化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应用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将思维交互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可以更好的掌握语言,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化交流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英语教育的大环境下,却正好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基础作用。
4.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国间往来贸易十分频繁,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各国之间文化不同,在交流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高校重视英语教育,并将英语和文化教育有效融合起来,积极应对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4.1对高校英语教育准确定位,强化中华文化融合教育的认识
要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解决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就必须要对英语教育准确定位,强化中华文化融合教育认识,了解英语教育中文化融入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英语教育主要是以老师知识讲述为主,教学方式十分单一,但长时间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丧失,甚至会完全失去英语学习信心。英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能够有效应对未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要改变英语教育观念,并不断地完善各机构组织功能,如可以强化英语老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认识,从而能够在自身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国文化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本土文化,为未来跨文化交流工作更好的服务。所以,将中华优秀文化引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中,是对传统英语教学观念、方式的一大更新,是消除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4.2冲破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束缚,创新英语文化教学体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学习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体制上,而应该创新英语文化教学体系,在保留原有英语文化精髓的条件下,融入本土文化,从而培养出具备国际眼光,具有民族自豪感、归属感的高素质水平的英语外交人才。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挖掘中国本土文化价值,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全面收集和整理校内各种教学资源,建立英语文化、本土文化融合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深刻的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可以开设一些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赏析、历史文化等全英语课程,弥补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并鼓励教学水平突出、综合素质能力强的英语老师在教育中发挥带头作用,做好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成为一个有“中国心”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融入国学经典作品,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本土母语文化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经典文学作品的融合,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资源,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自身的英语素养得到不断地提高。在本土文化经典作品中涵盖很多的文化素材,是老师应对英语教学中失语问题的有效方式,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内涵有效的融入本土母语文化,积极探索两者最佳的融合方式和契机,将个性化创新凸显出来,让英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和文化内涵更加突出,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思想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而要创新教学内涵,就需要依据目前国内的真实语境,从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时代关键词着手,将诸如“家园”、“风俗”、“情感”、“和谐”等关键词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改善传统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窘境,让新时代的语言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4.3多角度创新教学模式,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高校英语教学需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前提下,对两者间的文化差异进行解读,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效融合起来,搭建跨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从而有效处理英语教学中失语问题。要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立足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通过课内外组织各种类型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英语教学各阶段,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英语教学方式,有效融入本土文化,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需要重视双语文化的贯通与融合,以及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各词汇、句子对中西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对一些比较特别的文化名词进行重点讲述。现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中就融入了很多本土文化名词,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为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创造条件。另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本土文化就应该从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着手,从语言现象到文化背景的讲述,结合母语文化特征综合词汇、语法等完成语言文化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时,老师可以重点对诸如社交礼仪、风俗文化等内容的讲述,通过反复交流学习、模拟演练的方式传递文化信息,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对异国文化的包含性和适应性,为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创造条件,解决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现象。将中国本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本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各种本土母语文化作品来说,其本身就是对本土发展历史进行了阐述,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够将这些作品有效融入进去,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土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很多优秀作品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一些思想观念,所传达出的正能量都值得学生们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还能提高个人修养,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未来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服务。
4.4全面展开,构建学生英语文化体验课堂
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融入需要全面展开,构建学生文化体验课堂。要将英语学习与文化活动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接收文化的洗礼。要通过构建文化体验课堂,让英语和本土文化全面融合起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跨国交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将中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体系中,从而解决英语课堂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必须要顺应教学主旨,从学生们所关注的中国本土文化入手,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让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自身所处时代,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构建英语体验教学课堂时,老师应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升华课程教学内容,真正将知识、文化等融为一体,从而消除英语教学中失语现象。
[关键词] 证券信用交易 市场效率 文献综述
证券信用交易(又称“融资融券交易”和“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向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融入购买证券所需资金或出售证券所需证券的交易形式。对于是否允许进行证券信用交易,学术界和实务界即使到现在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证券信用交易的引进有利于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定价效率及流动性,改进金融体系的风险共担机制;而反对者则担忧引入证券信用交易,特别是卖空行为容易引发市场恐慌性的抛售,加大市场的波动性,甚至导致整个市场的崩溃。尽管存在争议,但建立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已成为各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Charoenrook和Daouk考察了23个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88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证券信用交易情况,他们发现在1990年底,64%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允许卖空,仅有10%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允许卖空;但到了2002年底,上述两个比率则增长为95%和3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证券信用交易中的卖空限制和异质信念相结合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他们发现,金融市场的一些异象(Anomalies)也与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缺失特别是卖空限制存在一定联系,如封闭式基金普遍折价,而IPO股票相对于增发股票往往被高估,高换手率的股票往往收益率较低,可以利用股票的卖空头寸(Short Interests)数量以及股票持有者数来预测股票的收益率等等。关于证券信用交易特别是卖空机制和卖空限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是西方金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再证券信用交易对市场定价效率、市场波动率,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的文献述评。
一、证券信用交易与市场定价效率
Miller认为当投资者对股票的未来回报存在异质信念(Heterogeneous Belief),而市场上由于缺乏证券信用交易机制而存在卖空限制时,那些对股票持悲观态度但却因为无法卖空这些股票而被迫离开市场,这导致消极的信息就无法充分地反映到证券价格中去。由此,最终持有股票的就都是那些乐观的投资者,股票价格更多地是反应乐观的信息,从而通常是被高估的。Jarrow则对Miller的观点提出质疑,Jarrow认为,当某一股票因为卖空机制的缺失而导致价格高估时,与之相关的“替代资产”的需求会相应下降,价格被低估,由此Jarrow认为卖空机制的缺失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Figlewski则支持Miller的观点,认为当投资者存在异质信念并受到卖空限制时,那些有着较多负面信息的股票往往容易被高估。Figlewski)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实证研究,他用实际的卖空头寸大小来代表负面信息的数量,实证检验发现:卖空头寸越大的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率越低。
Diamond和Verrecchia则认为如果投资者知道卖空是受限制的,那么资产定价并不会偏离其基础价值。但卖空限制等证券信用交易的不健全会损害市场的信息效率,资产价格对未公开的利空消息的调整速度要明显慢于对未公开的利好消息的调整速度。Duffie,Galeanu和Pedersen构建了异质信念下的动态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当允许卖空但卖空存在股票借贷成本时,资产价格被高估的程度甚至可能超过完全禁止证券信用交易的情况。Reed(运用股票借贷数据库检验了卖空约束对股票价格信息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借贷成本比较高时,股票价格对于意料之外的利空信息的反应要大于意料之外的利好消息的反应。Allen,Morris和Postlewaite通过构建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卖空限制是导致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Scheinkman和Xiong研究认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和市场存在卖空限制往往容易引发投机性泡沫。
Boehme,Danielsen和Soresu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只有当投资者意见分歧较大而且存在卖空限制时股票价格才会被系统性地高估,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Bai,Chang和Wang假设投资者的交易主要基于以下两种:(1)风险共担;(2)利用私人信息进行投机。如果上述两种交易都受到卖空限制,则市场的配置效率和信息效率都会下降。如果基于风险共担的交易受到卖空限制,则会导致对资产需求的上升,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如果基于私人信息的交易受到卖空限制,则会增加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对资产需求的下降,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而波动率增加。Chang,Cheng和Yu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检验了香港股票市场上股票被列入或剔除出可卖空证券名单对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的影响。他们发现,卖空限制会导致股票价格被高估,而投资者意见分歧越大的股票被高估的程度也越大,因此放开卖空限制可以提高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Bris,Goetzmann和Zhu利用46个国家和地区的股票数据来探讨卖空限制对市场效率以及收益分布特征的影响,他们研究发现允许卖空的国家,资产价格对利空消息的反应速度要快于限制卖空的国家,这也意味着证券信用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Saffi和Sigurdssn用可以出借的股票数量以及股票借贷费用作为衡量卖空限制程度的指标对全球26个市场的17015支股票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卖空限制会降低市场的定价效率,使得资产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变慢。
二、证券信用交易与市场波动率
Angel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存在报升规则的情况下,证券信用交易中的卖空指令并不会加剧市场的波动率,反而是常规性的买卖指令形成的“助涨杀跌”是导致市场波动的根源。Bris,Goetzmann和Zhu以截至2001年底47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信用交易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发现卖空交易可以降低市场的波动性,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而且放开市场的卖空限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本外流。Charoenrook和Daouk通过对111个证券市场(包括23个发达市场和88个新兴市场)的研究发现,当允许卖空时,市场的波动性会显著下降,而且市场发生崩溃的可能性不会提高。
在国内,廖士光和杨朝军,廖士光和张宗新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台湾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证券信用交易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存在并不会加剧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吴淑琨和廖士光运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了台湾证券市场信用交易对市场的冲击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融资买空与融券卖空交易都不会加剧市场的整体波动性水平;融资买空交易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但融券卖空交易对市场的流动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三、证券信用交易与市场流动性
Woolridge和Dickinso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利用市场的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卖空交易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上涨时增加卖空交易量和在市场下跌时减少卖空交易量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Charoenrook和Daouk以换手率作为衡量市场流动性的指标,通过对全球111个证券市场的研究发现,证券信用交易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Gao,Hao和Ma通过对香港市场的研究发现,取消卖空限制可以提供市场的流动性,特别是有助于提高低价股的流动性,并且不会提高市场的波动性。但对此,Cai和Xia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高频数据对香港市场的研究发现引入卖空机制后噪声交易者由于担心亏损的可能性提高而退出市场或者变得更加谨慎,从而降低市场个股交易的活跃程度,导致市场流动性的下降。
众所周知,大陆股市自2005年底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市值规模由2005年12月底的32430亿元增长到2007年12月底的超过32万亿元,上证综指也由2005年年底1161点上涨为2007年月底的突破5000点。而2007年更是以接近97%的年度涨幅稳居各国资本市场首位。在指数暴涨的背后,我们看到大陆股市日趋完善和规范,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基金规模迅速扩大引发的投资主体的机构化等都使得大陆股市的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进一步提升。但我们也注意到大陆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缺陷,特别是卖空机制等证券信用交易制度至今仍未建立。2006年6月30日,大陆证券监管当局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各自出台了《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似乎融资融券试点破冰在即。但时至今日,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融资融券的业务仍未正式启动,同样具有卖空功能的股指期货时间表至今未能兑现。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的缺失导致大陆股市“单边市”的格局,而这种结构缺陷容易引发投资者的行为异化,更多地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因为在单边市场格局下,投资者只能通过股价的上涨来获利,由于缺乏卖空机制,多头力量往往占优势,导致投资者产生明显的追涨行为,引发股价的非理性上涨。而一旦市场下跌,投资者会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价连续连续“跳水”。而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这种只有做多才能盈利的“单边市”格局,促使投资者由原来被迫消极地“用脚投票”转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卖空,这有利于信息更加充分迅速地反应到股票价格删,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探讨证券信用交易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在大陆股市实现跨越式增长并潜在结构性资产泡沫威胁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Arturo Bris & William N. Goetzmann & Ning Zhu,2003,“Efficiency and the Bear: Short Sales and Markets around theWorld”(papers.省略/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7800)
[2]Bill W.S. Hung &Joseph K.W. Fung, 2001, Sept,“Short Sales Restrictions and the Impulse Response Behavior of Index-Futures Price”, BRC Papers on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Investing Strategies
[3]Boehme, Rodney D., Bartley R. Danielsen,and Sorin M. Sorescu,2006,Short-Sale Constraints, Dierences of Opinion,and Over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41,455~487 forthcoming
[4]Bris, A., W. Goetzmann and N. Zhu (2004): Efficiency and the Bear: Short Sales and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Yale ICF Working Paper 02~45,September
[5]Chang, E. and Y. Yu (2004):Short-Sales Constraints and Price Discovery: Evidence from the Hong Kong Market.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rch
[6]Charoenrook, A. and H. Daouk (2005): A Study of Market-Wide Short-Selling Restrictions. Working Paper, January
[7]Cohen, Daniel A., Karl B. Diether, and Lauren Malloy. 2007. Supply and Demand Shifts in the Shorting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e, forthcoming
[8]D'Avolio, Gene, 2002, The Market for Borrowing Stock,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6, 271~306
[9]Diamond, D. and R. Verrecchia (1987): Constraints on Short-Selling and Asset Price Adjustment to Privat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8, 277~311
[10]Diether, K., K.-H. Lee and I. Werner (2005): Can Short Sellers Predict Returns? Daily Evidence. Working Pap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July.
[11]Duffie,D.,N.Garleanu and L.H.Pedersen (2002):Securities Lending,Shorting and Pric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6,307~39
[12]Eric C.Chang & Yinghui Yu, 2004,“Short-Sales Constraints and Price Discovery: Evidence from the Hong Kong Market”(207.36.165.114/Zurich/Papers/340100.pdf)
[13]Evans, Rich, Chris Geczy, David Musto, and Adam V. Reed. 2007. Failure is an Option: Impediments to Short-Selling and Option Price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forthcoming
[14]Francis, J, M. Venkatachalam and Y.Zhang(2005):Do Short Sellers Convey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in Fundamentals or Risk? Working Paper, Duke University, September
[15]Haruvy, E. and Ch. Noussair(2005):The Effect of Short Selling on Bubbles and Crashes in Experimental Spot Asset Markets. Forthcoming in:Journal of Finance
[16]Hong, H. and J. Stein(2003):Differences of Opinion, Short Sales Constraints and Market Crashe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6, 487~525
[17]Jones,Charles M., and Owen A.Lamont.2002.Short-sale constraints an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6(2~3):207~239
[18]Miller, Edward M. 1977. Risk, Uncertainty, and Divergence of Opinion. Journal of Finance 32 (4):1151~1168
[19]Scheinkman, Jose A., and Wei Xiong,2003,Overcondence and Speculative Bubbl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1,1183~1219
[20]陈建瑜: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问题研究.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5
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摘 要 本文基于医学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诸多实习医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基本情况做出调研,分析出当前实习医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现实状况,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缓解目前紧张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为高校培育具有高文化道德修养的全面优秀医疗人才构筑理论基础和创新平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道德 人文素养 医患关系 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19
On College Intern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Statu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YAN R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human sciences, the humanities by many intern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basic conditions to mak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terns human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reality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o ease the current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strengthened. Universities have a high cultur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outstanding medical personnel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novative platform.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humanities;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terns
0 引言
人文素养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职业道德则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素养与品质。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完善,不但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事业时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向一名医生转变的过渡阶段,是人文素质形成与职业精神树立和巩固的时期,也是最佳结合实践的教育引导时期。培育具有极高文化道德修养和优秀人文素质的创新型医疗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和医疗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20名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4份,有效问卷102份,所得数据用EXCEL2007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实习生对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从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平时对医师执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关注的实习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1.76%,有时关注的占总人数的32.35%,很少关注的占3.92%,不关注的占1.96%。在人文素养方面,有59.8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社会学常识对救治患者帮助很大,31.37%的被调查者认为帮助比较大,8.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小的帮助作用,0.00%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帮助。在我院实习生对目前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总评价中,认为体现优良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4.71%,认为体现比较好的占38.24%,认为体现一般的占46.08%,认为基本无体现的占0.98%。
2.2 实习生职业道德的基本情况
(1)实习生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方面的自我评价。通过调查,我院实习生在医院实习和工作中,有26.4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方面做得非常好,能时刻为病人着想,能做到治疗上的帮助与心理上的安慰相结合,有56.8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到比较好,有16.67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不尽如人意。
(2)实习生在廉洁自律、恪守医德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显示,有41.1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廉洁自律、恪守医德方面做得非常满意,能严格自律,严格遵守科室对实习生的相关规定,无迟到、早退、无故脱岗现象,有5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比较好,认为做到一般的占5.88%,0.9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不能遵守科室对实习生的相关规定,常有迟到、早退、无故脱岗现象。
(3)实习生在优质服务、医患和谐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42.1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优质服务、医患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能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谐,经常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能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有50%的被调查实习生认为做得比较好,有5.88%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能做到一般,有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还不太好。
(4)实习生在严谨求实、尽职尽责方面的自我评价。在被调查的实习生当中,有39.2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严谨求实、尽职尽责方面做得非常好,能做到态度严谨、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勤学好问、慎思勤勉,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修养,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占50.00%,认为做得一般的占8.82%,认为做得不太好的占1.96%。
(5)实习生在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33.33%的被调查实习生认为在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方面做得非常好,能热心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在能力范围内做到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能积极参与爱心公益活动,认为在该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占44.12%,认为做得一般的占19.61%,认为不太好,从不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占2.94%。
3 实习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现状特点
在繁琐的临床医疗工作环境里,对初到临床、业务生疏的实习生会感到压力很大,所以他们往往会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实习生认为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增加医生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对构筑良好医患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这说明目前实习生对医学人文素养有着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度,在思想意识上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在观念层面上已经超出了一些临床执业医师。
有超过半数的实习生对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重要性有着足够的认识,但是在职业道德实际体现和人文素养综合评价方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能够达到良好的标准,说明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原因可能在于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进入医学校园比较晚,实习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践,实习机构对此方面监管不够完善,实习生的自律性不够强等。
4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对走出医患关系困境的影响因素
4.1 道德因素
每个人都有被礼貌对待和被尊重的权利和需要。尊重病人的选择,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摆在首位,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为患者提供好医疗服务的基础。医师在尊重、严谨、礼貌、奉献等道德原则下救治病人,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不遵守职业道德也就是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是造成医患关系困境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改善医患双方不和谐的局面,首先要在职业道德层面上严格要求,给医患之间创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
4.2 情感因素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讲究礼节和情感的民族,与人打交道就更离不开人情二字。根据医学心理学理论,人渴望受到爱护和关心是一种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匮乏,则容易进入一种低落抑郁的状态。情感因素是人文素养对医患关系影响中的重要因素,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精神打击、经济压力、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磨难时,更加需要他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在自己身上倾注更多的关怀和安慰。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有着极高的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抓住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用情感和仁爱呵护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4.3 认同因素
目前医生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相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主动被动型,这种类型就是医生说一不二,病人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第二种是引导参与型,也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大夫所采用的类型,相对第一种类型这种方式更加能让患者接受,但容易引起价值观的冲突;第三种是共同参与型,是目前所倡导的一种类型,医生与病人携手共渡难关,这种方式需要患者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所以认同因素也是消除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只有病人了解疾病,认可医生,才可以让病人与医生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抗病魔。
4.4 沟通因素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沟通技巧主要从沟通的态度,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效果这四个大方面来衡量。沟通态度做到主动,热情,诚恳,耐心,理解患者,能让患者感受到医师是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沟通方法可以做到耐心细致,用词准确,在充分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下,做到更充分更准确的交流沟通。对沟通内容,要做到规范,详实,让患者真切感到对医师的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沟通的效果是检验沟通技巧的最终标准,也就是通过交流,赢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充分理解和认同,帮助患者克服恐惧与疑虑,沟通效果越好,患者的意见就少。
5 结论与建议
大部分实习医生对提高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表示关注并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是救助病患、创建良好医疗环境的助力因素,认为目前医务人员在遵守医德医风和体现人文关怀还存在诸多不足,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要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问题,首先还要从医务工作者自身做起,即更加严格地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讲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传播一定的医疗科普知识,给患者适宜的人文关怀,同时了解相关法律常识,学会保护自身的权利,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014年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实习医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对医患关系影响的调研――以郑州大学第一附为例;项目批准号:14YD00601Z
参考文献
[1] 彭丽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D].西北医学教育,2009.5.
[2] 祝鸿程等.医学人文精神早期培养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3.
[3] 张云飞等.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学职业精神――中国传统医德的现代转化[J].医学与哲学,2011.6.
[4] 王岳等.感悟医学人文[J].中国医院院长,2010.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 跨文化交际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13-01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依赖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因此,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的共识成为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点。04年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凸显了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重要性。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交流, 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时,有必要提高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一些专家指出:“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味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而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英语学习者“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清空母语文化积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这是“与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的”。了解文化差异,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宽容度和认同度,实施文化教学便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测试和问卷两种形式。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测受试者用英语转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能力。测试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词语表达,涉及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共计 25个,第二部分为书面表达,介绍中国的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来源与庆祝方式或者著名旅游景点。正确表达参照李萍的《中国文化背景-民俗风情阅读精选》、丁往道的 《中国文化掠影》以及《中国日报》、《人民网》和《新华网》(英语版)等。测试要求不借助辅助工具独立完成,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卷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教师对英语课堂进行汉语文化教学的态度, 实践情况,以及学生反映等。测试对象为本院11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涉及物理系、法政历史系、社会科学部共计140名学生。问卷对象为外语系教师,共发放70份,收回62份,有效问卷62份。
词汇包括传统文化和当前形势和政策相关的25个单词:春卷、粥、油条、馒头;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九寨沟、东方明珠;四书五经、文房四宝、词、赋;工作单位、人事关系、后台、有背景、户口、风水、一国两制;皮影、针灸、京剧、唐三彩、剪纸。本部分测试结果显示: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正确表达率排在前五名的词语是:故宫(37%)、颐和园(32%)、一国两制(29%)、剪纸(25%)、京剧(19%)。四书五经、文房四宝、唐三彩、针灸、赋这五个词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写出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刚看到耳熟能详的词汇显示很放松 ,没有压力,可真正动起手来才意识到这些词汇要用英语表达出来还是很有难度,面对试卷面显难色,掩饰不住尴尬之情。可喜的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测试结束后大多数被试要求被告知正确的表达方式;一些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还记下了部分测试内容,自己查词典,或者通过网络途径查找、解决。测试的第二部分书面表达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春节和中秋节。学生最常用的句子是春节时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我们可以穿新衣服, 吃美味的食物。可是在表达中遇到烟花爆竹、压岁钱、团圆、守岁、挂灯笼、贴对联等词语时受试往往不知道怎样表达。在中秋节表述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比如遇到桂树、砍伐等词汇时往往不知所措。
在问卷中教师一致认为在与外国人交谈中有必要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而且英语课堂应该包括汉语文化的学习和传授。只是现有教材基本没有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教学计划时间安排较紧,获得介绍中国文化的读物和教材也有一定的难度。
3 启示和建议
学生被称为“文化使者”,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在新型的跨文化交流中,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利用各种机会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有的事物、现象、观念等的能力,笔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3.1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文化平等的理念
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坚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原则,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因此在高校英语课堂上,我们既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学习和吸纳西方文化,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2补充教材内容, 增强母语文化意识
目前,大学英语长期而广泛采用的英语教材为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和季佩英主编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两套教材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文化背景介绍和知识拓展方面也有相应的板块设计,全面介绍西方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娱乐、体育,科技等。譬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礼物》介绍了西方人庆祝生日的方式以及西方老人的生活状态。第8单元《品尝家》一课中详细介绍了圣诞节的来历、庆祝方式。但这两套教材都未涉及中国文化的介绍, 教材中的文化缺失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缺失。因此,笔者设想,如何在教授《品尝家》一课时教师能同时教授或者组织学生讨论中国春节的来历、庆祝方式,必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这种两种文化的对比学习,既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增强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3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教学形式,鉴赏、弘扬中国文化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为了配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就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和计算一样,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到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所说的那样:“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联系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地学习。要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认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然后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认识水,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物。结合自来水厂讲述水的净化方法等知识,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结合,体现STS精神,使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化“
纵观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化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第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防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寻找锈蚀程度不同的铁片或刀片。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锈蚀品,取一片完全锈蚀的刀片,让学生用这片刀片去削铅笔,结果,铅笔没有被削成,而刀片却断了,学生皆惊讶。然后再提出疑问:
1、钢铁锈蚀的原因是什么?
2、钢铁锈蚀后有什么危害?
3、如何防止钢铁的锈蚀?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教材的变革使人耳目一新,它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能力得到加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学好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内容时,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收集整理二氧化碳的用途;进一步分析推理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2、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干冰是什么?干冰有哪些用途?去感悟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请教专家、学者的方式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发生?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根据教师的点拨,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知识,也能对该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体现“情感化”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飞跃、逐步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特殊的阶段。但是,初中生感情脆弱,情绪起伏较大,要搞好化学教学工作,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重视化学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正效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健康的发展。
主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场所,要做好化学情感教育就要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首先,老师要做到以饱满、真挚的情感进行教学,才能形成学生愉悦的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上教师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都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促进师生深层的沟通和合作交流。学生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最后,老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疑答难,做学生的向导,适时地给学生指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新课程改革使得化学课堂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命活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