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于温室效应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那么它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取向有什么区别呢?对于连续性文本,即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课文中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比中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两者阅读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连续性文本,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用什么来达成这个要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检测或监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手段是考试。一句话,为了阅读而学习。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就有了我们国际阅读PISA测试,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到“非线型文本阅读”,应是有其背景的:学习要紧跟信息时代和国际潮流,希望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与课标中对语文课程定性相吻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什么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呢?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实施阅读行动呢?笔者尝试举例来说明(选取样文为例)。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问题一: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什么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二: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问题三: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德结论之处,并说明理由。【能够指出两幅图中,有哪一部分的曲线不是同时上升或下降,并作解释。】
问题四:小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即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则认为他的结论太草率。她说:“在接受这个结论之前,你必须确定在大气层内其他会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维持不变。”请写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个因素。【能够写出一个因素,该因素与太阳发出的能量或辐射有关。】
从这个材料实例中,我们可以厘清以下两点认识:
1.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学生阅读的目的不同:在学校,学生为学习知识而阅读,在生活或工作中,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上例中,“温室效应”的文本属于多重文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以图为主,学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或原因,了解温室效应的常识。文本中的主人“小德”就是为了研究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去学习了解,查阅资料,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研究、解释。这样的阅读材料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阅读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表现在阅读取向上,为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或图表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即怎样去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因此,它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并通过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使知识能以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
在我们小学阶段,面对当前的文选型教材,以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主,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呢?依据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尝试性建议:
1.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我们的课文,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也可以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再“帮”作者配上自己喜爱的插图,或在书上已有的插图旁边,依据自己的体会对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等等。如《将相和》一文中的插图:
看过这幅图,可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并想象故事内容,根据图中可知的信息,让学生想象描述故事的内容。
2.关注课外的广告图标。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讨论。如:
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
。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什么?“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75%价格”说明这套书
,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
。
3.整合学科图表材料。语文教学中可适当地引进其他学科中图表材料,让学生阅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4—0093—01
对开放性化学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力求在教学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是化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我愿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设计开放性化学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开放性化学问题的设计
开放性化学问题不限于书面习题,可以是对实验、图表、装置和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方案。问题所涉及的情境对学生来说不能是全新的,学生通过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的背景也要尽可能地联系真实的化学现象和生产、生活实际。
[例一] CO2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的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多地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得空气中的CO2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但CO2在工业、农业方面还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原料。根据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方式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你认为当前可减轻温室效应的方法有哪些?
(3) 用大棚种植蔬菜是现代农业所呈现出的特点。研究表明,如果增大大棚内的CO2的浓度,既可以保温,又可以促进植物快速生长和高产;如果大棚与外界相通,大棚内的温度降低,农作物生长会减缓。为什么大棚内的CO2的浓度和温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呢?
题目以CO2的知识背景为材料,融合了化学、生物、环保、生产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能反映和锻炼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现象的能力。对于问题(1)大部分学生能联系自然现象,依据课本知识,通过思考,归纳出循环应在与CO2接触的动物、植物、水、岩石、土壤等之间进行等丰富多样的结论。对于问题(2)学生能根据环保知识、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等有关内容从多角度提出不同的、合理的建议、甚至是创造性的建议。如节约与开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利用水电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开发固体技术,开发适应地球变暖技术等。问题(3)很开放,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最终要归结于“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来。
[例二] 设计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解电质。
这是对课本问题改变角度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弱电解质所生成盐的水解平衡。思维的发散与收敛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相关的知识归纳、重组的过程,从而使同类知识系统化。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下列不同的方案:(1)取一定量的HA配置成0.1mol.L-1的溶液,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2)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盐酸溶液,加入相同的锌片,观察现象;(3)测定某浓度的HA溶液的pH值,然后将该溶液稀释100倍,再测定稀释后溶液的pH值;(4)取适量HA溶液,向其中加入甲基橙(呈红色),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NaA晶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5)配置NaA溶液测其pH值等等。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几种倾向性意见相互讨论,对各实验方案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比较和辨析,最后确定方案(5)为符合条件的最优方案。该题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创造性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 开放性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1.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新颖而有丰富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探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思考尽可能多的合理结论。如对例1,学生可从化学知识、生物知识、自然现象、规律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去思考。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觉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教学;思维发展;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6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103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积极的探究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使地理教学高效进行。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就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对地理知识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了探究欲望,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主动对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采用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过程中,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高效地掌握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好习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使学习在有依据、有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温室效应”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了解教材中的内容,然后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温室效应的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并针对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加深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了“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使其思维不断深入,提高了学习能力。
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教室中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和地理风貌,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了更多的地理知识。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枯燥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不能主动进行探究和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还要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地理创新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为地理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多媒体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结合多种感官对知识进行了分析,有助于他们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他们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教材内容的阅读,使他们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上掌握了更多的地理知识。在主动获得知识的途径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探究效率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使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提取的地理信息构建联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进行地理教材的内容探究时,能通过阅读最大化地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要对他们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习惯不同,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的指导策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得较大的收获,通过总结和思考来强化阅读效果。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具有较大的区别,在地理教材中不仅包括大量的知识点,还包括很多地图。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阅读地理教学中的文字,还要让他们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形象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让学生结合地图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地图从中得到地理信息,通过分析获得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探究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结合生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内容摘要:狭义的低碳经济关注于如何避免温室空气的排放,广义的低碳经济则着眼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文章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只关注于资源利用问题,还在深层次上涉及平等、正义、民主问题和人类思想观念上的再定位。然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面对低碳经济进行考察都不能脱离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线。
关键词:低碳经济 概念 内涵 研究难点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1988成立以来,在其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4次评估报告中先后指出:近百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了0.3℃-0.6℃;当前出现的全球变暖不太可能全部是自然界内部造成的,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限制,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 3.5℃;从1861年开始,地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变暖,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 0.6℃。在全球范围内20世纪90年代是最热的十年,原因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目前地球上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比过去一万年中任何一段时间都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去 6.5 万年中任何时间都高,比工业化革命前高 35%。温室效应使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过去100年(1906-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0.74℃;过去50年中,平均气温是过去500年和1300年中的最高值。对于过去50年来的全球暖化现象,90%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并由此初步得出:人类活动引起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与温暖气候相关的疾病蔓延以及极端气候等灾难性影响,其变化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基于IPCC报告中的结论,为避免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1992年5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稳定在一定浓度水平上。在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 为各缔约方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和限排指标。在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上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协议没有在所有缔约方中达成一致,但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人们日益认识到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改变目前高碳经济模式。由此,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本文试图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什么、涉及哪些问题和如何评判等方面对低碳经济进行介绍、分析,为理解低碳经济提供帮助。
低碳经济的概念
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在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产出)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尽管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的主旨是降低碳排放量和保障其能源安全,但其对低碳经济的定义显然并没有仅局限于这一目标。
国内学者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鲍健强等指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金涌等(2008)认为全球性化石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成为重要的焦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刘传江(2009)等指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冯之浚(2009)等指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为了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其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段红霞(2010)认为低碳经济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以消耗低碳燃料为主,追求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最小化排放的发展,是一种高能效、低资源消耗和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
在上述阐释基础上,本文认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这两个概念的共同之处在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其不同之处在于狭义的概念集中于“碳”本身,广义的概念则考虑的是经济发展中所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狭义低碳经济要实现的目标是短期目标,广义的则是长远目标。某种程度上,狭义的低碳经济是广义低碳经济中最迫切实现的部分目标。
低碳经济的本质和内涵
第一,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从低碳经济狭义的概念看: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从能源使用入手,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建立一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地球继续变暖现象,从而避免人类遭受由此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这就要求各国致力于如何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高碳能源,扩大低碳能源的使用,促进产品的低碳生产开发和消费、控制全球的碳排放量。从广义的低碳经济来看,其要求是利用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减低资源的消耗,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推动低能耗产业发展,限制、缩减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同时促进高能耗产业向低能耗产业转型,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第二,低碳经济是经济制度变革的方向。需要在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应该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减少燃烧的副产物向大气中排放”。这涉及到建立各种能耗要求标准和减排规章制度(如对于汽车排放进行限制的“欧3、欧4”标准)、有利于低碳经济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如国内对符合低排放标准的减免消费税规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如英国的能源白皮书)和国家间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和政策(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其关键是制度创新。
第三,低碳经济是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面对地球环境的恶化,在更深层面上,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不仅要从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基本权利角度资源利用问题,还要将个人自身世界观、价值观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再调适,为低碳经济建立意识形态上的基础。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自觉、理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行为和关系,这是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一种前瞻性和预警性的要求。不同的国家和个人间资源利用的权力问题,不仅是如何处理全球范围内的负外部性问题,触及到民主、公平与正义等人类最根本的诉求,包括对民主的重新认识和包括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正义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和人之间的公平生存与发展权。如果世界观、价值观不能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就不能建立起相应的意识形态,也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够在制度和技术上有所创新,新的制度和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成本也会大幅升高,难以获得理想的绩效。
低碳经济的研究难点
以现代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社会发展,作为人类主动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追求财富与效率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从自然规定性中的解放和主体性的提升。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进行,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却再次面临着来自自然的严峻困境与挑战。地球存在几十亿年以来,其气候环境也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演变,但真正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甚至消失的是其上的物种而不是地球。今天的低碳经济出现不是要拯救地球,而是要拯救人类。如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遇到来自自然的威胁,低碳经济也不会面对如此迫切的需求。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面对自然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一种解答,其理论体系也应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相协调的目标,如果背离了这一基本目标,低碳经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现有自然资源能够在当代和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跨代选择。
如何处理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和自然的关系无疑贯穿于低碳经济的始终,对低碳经济选择和评判的基础也是生存发展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但目前对于生存与发展问题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可量化的理论体系。首先,对于生存和发展根本的价值判断就存在不同看法。其次,对于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存问题主要考察内容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仍不成熟,作为研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探讨。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资源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较为缺乏。时至今日,这些基本理论的不完善意味着关于低碳经济有大量的基础工作亟待深入,其发展面临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结论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影响低碳经济的因素不仅局限于经济一个范畴,在涉及到政治、外交、哲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同时,还依赖于物理、地理、工程等诸多自然科学的支持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同时其自身的演进也有待于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与碰撞。但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仅限于地球,就此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在面对任重道远的现实的同时也具有紧迫性。但无论怎样,发展低碳经济都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气候变化权威报告―IPCC[J].中国水利,2008(2)
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简介[J].中国水利,2008(2)
3.解振华.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两大重要成果[J].创新科技,2010(1)
4.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nergy, Feb,2003[EB/OL]. Http://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
5.黄卫华,曹荣湘.气候变化:发展与减排的困局―国外气候变化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6.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
7.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8.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9.金涌,王,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9)
10.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
1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12.段红霞.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2)
13. 肯尼思•J•阿罗.全球气候变化:对现有政策的一项挑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城市病 低碳城市指标 政策建议
一、引言
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的生产方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由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能源、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CO2的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且占到了55%(陈滨,2005),“低碳经济”的研究也成为了新趋势。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代价是高污染,高消耗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王锋等,2010)。如果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不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要求,对于国际减排的承诺和国际形势也是不允许的。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建设两型社会和十二五规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国内学者也正日益关注低碳经济的建设。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政策建议
宋德勇、卢忠宝(2009)抛弃了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政策,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工具。
2、碳排放因素分析
查冬兰(2008)得出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用总能源消费量比GDP衡量)存在趋同现象,能源强度对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贡献最大;穆海林等(2002)估算了4个地域(巨大都市、大都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也认为能源密集型企业是城市化经济增长过程的主要源头。王锋等(2010)把中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并表明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GDP达到15.82%,而CO2排放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碳税
姚昕、刘希颖(2010)得出我国最优碳税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承受力不断提高,最优碳税额逐渐上升。笔者用CGE模拟还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
4、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研究
林伯强(2009)得出中国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170元,即2020年左右,但实证预测表明,拐点到2040年还没有出现。
上述研究对于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并无一个具体的方案或切入点,都只注重某个片面。实现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详细规划、坚持执行和全方位、全社会全民的共同努力。本文以构建低碳城市为促进低碳经济革命的出发点,并辅之以其他配套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建议,提出了对构建低碳经济的看法。
三、低碳经济战略路径:先行低碳城市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讲述低碳经济的原因有三:农村工业少,能源需求少进而污染排放低,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绿化好,因而碳汇(对碳的吸收)高;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对于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利用全国的数据可得性和易处理性。
1、低碳经济——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国内外不少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本文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一种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对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它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而是走一条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路线。
2、高碳城市的现状
(1)能源强度高。能源强度,指每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的高低直接说明一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以及能源利用的效率的高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效益较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是最低的,这足以说明我国30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工业化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代价。
(2)能源结构不合理。这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指的是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例较小,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费,而化石能源具有高污染特性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因此,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同时必将导致城市工业的高碳化。
1978年至今,化石燃料在总的能源构成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尤其是,煤炭占比一直在70%左右,而清洁和可再生的非化石燃料一直在能源消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及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分别假设为0.7329、0.5574、0.4226和0.00,单位是每一万吨标准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吨数。因此,化石燃料作为一种碳氢化合物是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由于清洁能源所占比例甚少,对于抑制碳排放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