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资本市场 文化产业 融资渠道 企业制度 结构升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重视并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对于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特别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资本市场有助于拓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作为外源融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资本市场自出现以来就深受各行业企业青睐。无论是在成熟的发达国家,还是在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都被企业公认为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为便捷和稳定的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受自身规模的限制和资产结构特点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企业一直难以通过银行信贷方式筹集到预期的资金规模,并由此影响了整个文化产业的顺畅发展。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创业板市场也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应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无论是在主板还是创业板市场上市,或是发行企业债券及融资票据,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文化企业资金匮乏的窘境,并为之奠定做大做强的资金基础。
二、资本市场有助于加速文化单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在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牢牢抓住这一宝贵机遇,实现文化产业的高速、高质发展,必须要加大力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有约500家国有文化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不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极大地释放了文化产业的内部活力。“十二五”时期,我们应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将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尤其是要在资本市场企业文化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首先,资本市场可以为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有效地定价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现自身的真实价值,看到文化产业辉煌的未来发展前景,从而坚定转企改制的信念,加快改革的步伐;其次,资本市场可以为文化企业提供股权结构逐步优化的平台,帮助一些国有背景的文化企业通过股权转让、配股稀释、国有股回购等方式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再者,现代资本市场中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使文化企业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更加趋于一致,有助于文化企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并吸引留住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
此外,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通常是代表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这些投资者具有监督文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文化企业可以借此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对企业经营者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形成较为有力的支撑。
三、资本市场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
振兴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影响力,需要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企业和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世界级文化企业。
相对于完全依靠自身积累来实现企业实力的增强,进而产业结构升级的传统思路而言,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借助多种资本运营手段,文化产业可以更加迅速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在资本市场上,一方面,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进而提升文化产业集中度,扩大领军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增强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化企业还可以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剥离等方式,以获得资金融通,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战略性配置,同时,将部分闲置资产分离出来,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资本运作效率,最终带动文化企业整体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十二五”时期是文化产业腾飞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的不断加强资本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关系:
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联系的枢纽,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在文化企业的整个资本运作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企业最初的IPO上市,到此后的发行债券融资,再到进行各种兼并收购活动,都离不开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的全力支持。因此,为了密切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间的关系,提高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效率,必须将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间的合作关系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具体到操作层面,可由地方文化厅(局)和证监局牵头,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负责人给予相关文化企业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并逐渐确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为文化企业的资本运作指点迷津,使之事半功倍,又可为合作伙伴带来稳定的业务资源,实现双赢。
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熟悉金融市场的文化产业资本运营人才。文化企业要真正地了解资本市场,充分地利用资本市场,在与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同时,还必须拥有一批熟悉文化产业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2010年,文化部举办了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金融工作培训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今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定期举办同类培训,为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此外,还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逐步丰富已有的如信息资讯、政策法规、文化企业上市、行业知识等栏目内容,切实增进文化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范玉刚.文化繁荣的推动力[J].望,2010(38).
[2] 浦树柔,董雪.文化产业的“十二五”跨越期[J].望, 2010(36).
[3] 孙国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 2011(13).
关键词 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2)19-0033-06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
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呢?
下面,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请自主择取其中之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说明:学生之前已了解本课内容,直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方式。
【学习内容一】明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
1.直接呈现两种典型的表述和“附注”,让学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观点1:所谓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各国市场的总合。(常见于各类教学“课件”)
观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某版本教材的表述。)
附注:(1)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内涵指的是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果。
――据辞海、百度百科等整理
(2)“一体”: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余张耳一体有功于赵。”
――辞海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让渡一定的国家,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和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百度百科
2.结合上述内容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说明:让学生结合附注材料(1),分析出“观点1”中“总合”的表述不正确:“总合”乃“合并”之意,是一个行为动词,指各地市场之间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这明显不妥。世界市场是指各地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整体和稳定的结构状态,是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结合附注材料(2),能够得出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让渡性,而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实质就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市场,其形成的过程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过程,这含有意识形态的界定,不能混同于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另外,这里的“进程”也不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是指一种结果和状态,而不是“进程”。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事件内容的教学,也应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准确揭示和严谨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在高中四个版本教材中,只有一个版本进行了说明(见上述“观点2”),其内容也是存在争议的。
教学不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的过程。通过提供“附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对现有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材料分析、甄别史学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并养成“历史研究始于概念”的意识。
【学习内容二】厘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15世纪―20世纪初),科技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三个“节点”处引发了“突变”(加速了发展的进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说明。(提示: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出发,围绕“市场行销空间的变化”和“市场内涵的丰富”两个视角进行思考。)
说明:专题复习课不仅要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必要的纵向整合,更要有认识的深化。要抓住一条主线和内在联系,将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动力因素进行考虑,科技进步是其主要的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及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而将这三个“关键点”进行串联的主线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市场行销空间的不断扩展和市场内涵的不断丰富。
鉴于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参考样式,第一个“节点”――新航路的开辟。“中世纪末期航海革命的重大技术:指南针、地图、船尾舵、维度表、罗盘、斜挂三角帆等(15世纪)新航路开辟市场的“发现”(北美东海岸、非洲西海岸、中国东南沿海)主导国家(葡、西、荷、英、法)特权贸易公司的垄断性贸易(土特产、黑奴、金银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商业战争)商业资本西欧与亚非美之间最初的分工开始形成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联系”。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节点”进行阐释说明。抓住市场的“拓展”(原因及表现)、生产和贸易方式、资本形态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思考,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和扩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他们经常只是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简单复述,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简单的嫁接,并未能深入理解。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将重心放置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的层面上,忽视了对其影响的深刻分析。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在分析第三个“节点”(“为何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上述示例进行仿造,而是单列了一道题目如下:
2.史学界大都认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观点,请你运用以下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1: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说明:这则材料是从市场经济对殖民地的渗透的角度进行阐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更多的领土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不仅体现在商品行销空间的拓展方面,也体现在欧美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上。市场经济被引进到殖民地,日益被其主动接受。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资本、工业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为内容,瓦解着殖民地的自然经济基础,工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
材料2: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并使更广大范围内的殖民地人民工作得更勤奋和有效一些。这些努力涉及殖民地对西方控制的世界经济依附性的扩大。依靠新的工作习惯支撑了廉价原材料的出口,并且使更多的成分加入到殖民地劳动大军中来。……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说明:这则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材料3: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
――黄鲁成《国际贸易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为了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
――据《西欧金融史》等整理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都在吁请中央高度关注股票市场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新兴产业的发育,以及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都具有无可取代的战略和战术价值。尽管中央所谈的资本市场包括了债券和期货市场,但在笔者看来,更具现实意义的依然是股票市场。因为,中国债务进一步扩张的条件已经消失,而当务之急是必须通过股权融资,实现中国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
但多年来,中国股权融资比例过低,而债务扩张很快,这样的融资结构是不可持续的。笔者认为,这与央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人民币升值去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密切相关。在这样的目标诉求之下,国内货币政策以紧为主是必然的选择。当然还有一只不可忽视的手,那就是中国银监会在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样起到了收缩货币的作用。
在紧缩的货币条件下,人民币在升值,国际收支平衡在改善,但国内股票市场却在不断下跌,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结构比例不断扭曲。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最近指出:这几年我们力求调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但效果非常不理想,整个融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恶化的,这种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刘士余同时强调了另一方面的金融扭曲,即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失衡的扭曲。大量同业业务、金融空转吸引了大量资金,而资本市场因此严重失血。
刘士余明确指出“余额宝等不是金融创新,只是储蓄搬家”。注意,余额宝把储蓄搬到哪儿去了?货币基金,而非资本市场。如此大规模地把储蓄搬家到货币市场,当然会进一步扭曲中国金融机构,而且层层抽水、层层扒皮拉高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成本。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正因如此,央行必须大力整顿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在笔者看来,整顿同业市场,把储蓄导入资本市场,这是与中央强调发展资本市场重要意义相辅相成的系统性安排。只有大力整顿同业业务、压低理财产品的收益,资金才会有效回流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战术安排。
央行承认金融结构扭曲是非常值得庆幸的,这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育的重要基础。但央行必须明白:金融机构扭曲主要、关键是央行自身政策作用的结果,是一味追求国际收支平衡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所以,未来央行必须在中国内需经济健康发展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找到平衡的依托。否则,仅就金融结构扭曲的表面现象做文章,不仅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
资本市场作为市场机制中的核心市场,是影响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借助的外部主要力量之一。
一、资本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用分析
农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属于弱质型产业,它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资本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一)资本市场对农村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和命脉,农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源配置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充分论证了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而金融结构论则强调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推动的。这些都是现代资本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基础理论。近年来,有国内外学者对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了更加具体的研究,西方一批学者如Atie&Jovanovic(1993)通过实证,认为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发展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Murinde(1996)实证后分析出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Levine和Zervos.(1998)具体论证了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而国内学者则进一步研究了资本市场对农业产业的支持作用。王军(2005)等人也从发挥资本市场功能角度,提出了资本市场应对农业支持;其他学者如余运久(2001)、柳松(2005)等人则分别从资本市场自身的协调发展、农业类上市公司等多角度,研究了资本市场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资本市场是农村产业化发展中资金的重要来源
资金筹措是资本市场基本功能之一,对于农业产业也是如此。农业产业化始终是我们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通过证券市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筹集产业发展的大量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动员社会各层次的资金来支持农业化发展,这方面国内学者的讨论有许多。徐传波、蒲实和于骥(2003)、胡俊伟(2004)、尹筑嘉(2005)等人,从产业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应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农村产业化建设;而赵泉民(2005)等人则从融资渠道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资本市场作为资金筹措的两大基本渠道之一,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资金来源。
(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农村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是提升农业产业向更高级层次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龙头企业加农户”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之一,通过资本市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首先,可以充分实现龙头企业的市场价值,促进了涉农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农业经济的增长质量;其次,涉农企业的上市,规范了企业的经营,明晰了产权关系与界限,有效转换了涉农企业的经营机制,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再者,通过资本市场,可以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关联机制,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让原本各自独立的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最后,资本市场通过投资人“用手”或“用脚”投票的方式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同时,也配置着农村社会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有利于农村社会资源的合理安排,推动整个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
(四)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化解中的资本市场功能发挥
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造成农业高风险的双重诱因。通过现代资本市场中保险手段,可以化解自然风险;利用商品期货市场指导农副产品的价格走向和进行风险配置,化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早已拓展了资本市场中的商品期货市场,使之成为了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手段。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经过150多年的发展,目前共有商品期货和期权93类商品267个品种。这些对农业产业回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此也早有认识。厉以宁(2000)曾提出,资本市场要向农业倾斜,认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指导农产品的价格走向,理顺资本进入农业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扶持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具备了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条件
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虽然期间经历了多次波折,但总体形势依旧向上。
(一)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农村融资提供了前提基础 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成长,金融证券化率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据证监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地上市的股票已达1616只,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27140亿元(2006年为89404亿元),超过2007年GDP总值246619亿元。成交金额更是达到535147.1亿元(2006年为90469亿元),是2007年GDP总值的两倍多。随着股价的上升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从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就超过了韩国,成功进入世界前10位。2008年以来,我国股市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整体市值仍较以前有了质的发展。
(二)资本市场结构不断完善。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日益增强,同时也降低了整个农业产业的交易费用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它突破了困扰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发展的一个桎梏。以股权分置改革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措施,理顺了市场机制,释放了市场潜能。由于股权分置引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得以解决,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恢复,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韩复龄,2005)。同时,证券公司得到了全面的清理和整顿,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决策层越来越多地通过证券市场,贯彻和实现其产业政策意图,资本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导向的机制正在形成。这种资源配置机制下,由于采用涉农企业与农户、农民间的贸、工、农一体经营模式,使得原来需要由企业、农民参与的外部市场变成了内部交易,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彭熠等,2005)。
(三)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的力量不断壮大.证券市场融资规模与能力日益上升
1995~2006年底,我国证券市场新发行1259.67亿股,市场共募集资金6364.54亿元;基金发展也快速崛起。
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共有基金349只,基金总规模达到12638.68亿份,资产净值规模达到17831.23亿元。为了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参与者,实现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1月5日正式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据WIND统计,仅在2006年底,QFII就持有A股市值约为971亿元,其增长速度可窥一斑。
(四)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在我国的全面构建.延伸并拓宽了资本市场的范围,全方位地提供了产业发展所需的多种金融服务
这些客观上为农村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规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以及资金来源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手段。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正全面推进,在完善了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也为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内的各类风险投资提供了重要场所。比如,新型农业科技开发活动,可以通过创业板市场融资,农村经济中的各类性质的实体组织可以通过场外市场进行重组和整合。
三、完善资本市场。积极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与质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其中,最为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两者间的有效结合与对接。
(一)要利用产业政策导向。提高整个资本市场对农业融资的力度,增加资本市场中涉农类上市公司数量和整体规模,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与资源
基于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为此,第一,要适度增加主板市场中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与规模,提高涉农公司在上市证券中的比重,强化资本市场服务于农业,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将政府的支农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具体用在支持涉农企业的上市,鼓励上市企业、涉农项目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第二,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板市场中的涉农类企业的数量。由于农业风险高的特质,对于一些规模不大,但具有中长期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企业,如特种养殖、种植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业科技公司等,可以借助于中小企业板的孵化、培育,使这类公司迅速壮大,对农业发展起到乘数作用。中小企业板市场支农的关键是,支持对象的高成长性同时带有一定产业导向性,当然风险性也是无法回避的。
(二)重视提升涉农企业或项目的自身质量,不拘形式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组织和动员社会各阶层资金
资本市场是一个利益驱动的场所,参与主体对利润的追求。是推动其运行的最根本动因。因此,在发挥资本市场的各种功能作用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益机制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资本市场一方面完善市场建设,降低市场的投机气氛,为更多的投资主体进入市场提供便利,同时也要求市场融资者自身的素质要不断提高。具体到涉农上市公司,就是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政策资源,发挥行业特点,千方百计改善企业在证券市场中的形象,使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投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农业发展资金,不仅仅可以借助于企.业上市这一途径,还可以采用资本市场上的多种手段与形式,比如,结合农业开发项目发行农业债券,结合信托形式发行涉农类的信托产品。在具体产品的设计上,可以由国家财政上支农资金来进行配套,也可以通过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手段,增强弱质的涉农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提高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对农村资源的配置作用
这首先需要增强市场的有效性,促使资金流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行业与企业,辅之以政策扶持,使其能够服务于农村、农业;要大幅度增加我国涉农类上市公司数量,加大农村经济中上市公司对经济成长的贡献度,使得利用资本市场配置农村社会经济资源成为可能;要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优势和生产经营导向作用的涉农类企业,发挥它们在农村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辐射影响作用;积极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相应放宽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资金的效能;拓宽证券市场的外延,大力发展场外市场,活跃农村金融。
(四)积极推进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增强农业产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构建完整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起农村中的风险投资机制。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保险市场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农民工人身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机制,以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全面的和谐社会。此外,还应积极探索信托、项目投资等中长期现代金融形式在农村中的运用,在农村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途径的资金供给、风险规避以及产业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五)构建与完善农村金融软环境,让更多的农村中的企业、家庭和个人了解现代资本市场的作用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直接融资 资本市场供给 资本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6-041-04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从2005年5月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中国的资本市场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上证指数从改革之初的1000点(2005年6月6日为998点)上升到了2007年的6100点(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曾到达创纪录的6124点),市价总值也由改革之初的3万亿元发展到今天的30多万亿元。2007年8月9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了创纪录的21.15万亿元,超过了2006年我国21.09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既是沪深总市值首次超过GDP,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证券化率正式超过了100%。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从制度规范,还是市场规模和市值成长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直接融资的比重快速上升。
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直接表现为股指的推高和股价的上涨,从而引起不少人的忧虑,他们主张对此采取措施。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需求为管理对象的传统理念有关。
长时期以来,我们实际上没有深刻理解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意义,实用主义色彩非常明显,需求政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导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主导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政策又演变成一种以抑制需求为重点的政策。市场如果出现了持续性上涨,通常都会归结为是由过量的需求造成的,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出台抑制需求的政策,以防止所谓的资产泡沫化。如果长期实施这样的需求政策,必然严重压抑资本市场的成长,使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在较低的层面上不断地复制一个个运行周期。在这样的政策环境支配下,资本市场既没有任何发展,也不可能对实体经济的成长和金融体系变革起到任何积极作用。中国1990――2005年的资本市场基本上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
二、资本市场需求的疏导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只有单一的现金、银行存款等形式, 1980年我国发行第一期国库券开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随后,外币存款、保险等金融资产开始进入居民的金融资产组合之中。1990年、1991年深沪股票交易所相继设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幅度加快,股票、企业债、各类长短期国债等金融品种成为了居民金融资产的新宠。但由于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和运行规则的不完善,股票市场的发展波澜起伏,尽管规模扩张迅速,但市场动荡巨大,证券品种创新动力不足。居民储蓄存款随着收入水平和经济社会领域其他改革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而不断增长,表现为总量和增幅的双高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1992年到2004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1759.4亿元增长到119555.4亿元,增长近十倍;同期股票总市值从1048.13亿元增长到37055.57亿元,股票流通市值从861.62亿元增加到11688.64亿元;国债和企业债发展不平衡,企业债规模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从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制改革扫除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的制度,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从2005年4月29日到现在,我国股票市场开始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历程,从2005年到2006年,股票总市值从32430亿元猛增到2006年底的89403亿元,同期银行存款却只从141051亿元增加到161587亿元,股票规模已经超过银行存款余额的50%。此外,短期融资券、各类基金、权证、证券化产品、各类信托产品等也纷纷登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开始进一步大幅度的变化。
近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实力的增强直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的2026元增加到2005年的10493元,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也从784元增加到3254元,不仅表现在量的增长,而且表现出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结构的日趋合理。
居民收入的增长必然导致边际消费的降低,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到2005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6.7和45.5,均在50以下。这也反映了居民储蓄率的上升,将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金融产品,这是金融资产结构调整的最为原始、最为长久的动力。
从结构上看,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扩大,社会资金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高收入家庭的比例也在增加。据统计,社会资金的80%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别也在扩大,目前已经达到了4.84倍。显然,财富的结构性变动必然极大增加金融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的加快,利率、汇率、产品价格、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会进一步加剧,继续增加银行存款资产将会导致更大的风险,这也是推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的重要变量。
在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方面,证监会通过几年的市场整顿,特别是针对证券公司的违规操作问题,采取了区别对待、严格管理的整改措施,将证券公司分为创新类、规范类、问题类券商,分别进行管理,严肃了市场纪律,强化了市场秩序,证券公司的运作更为规范,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公司数量降为104家。同时强化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对各类市场信息和服务中介加强管理,其行为也日益规范。
在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方面,我国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修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力求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全面而稳步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运行规则的改革,重要的法律法规有: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2006年3月修订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2006年5月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规范涉及到了投资者保护、证券承销、公司重组等关于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是股权分制改革后对市场运行主要方面规则的重新安排和调整,从而建立起了基本完善的市场运行规则体系。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我国监管部门开始对整个金融业进行改革,在2006年推出了银行试办基金的政策,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始相互交叉、渗透,金融控股公司这一崭新的组织模式开始浮出水面,形成了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的众多的金融控股公司。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金融资产结构大调整的时代,投资者期盼着收益与风险在不同层次匹配的多样化金融资产的出现。在金融资产结构正在发生裂变的今天,投资者越来越偏好收益与风险在较高层次匹配、并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证券化金融资产。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对各类金融资产的需求不能也不应该抑制,而是应该进行科学的疏导。疏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它不但是一般投资者进入市场的管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自身也是证券化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基金对于丰富金融资产品种,促进金融资产结构向市场化、证券化方向转变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约有48% 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共同基金是美国资本市场投资主力。2000年之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三类机构投资者的证券投资规模都在迅速增加,到2007年6月30日止,证券投资基金的证券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了一万亿元,达到12400亿元;2006年底社保基金的资产规模也已经达到了2827亿元以上;保险资金的证券投资规模在2006年也达到了18493.8亿元的规模,这些机构投资者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恰当的税收政策。我们不应加重针对二级市场投资行为的税赋,更不能开征对资本市场发展有釜底抽薪作用的资本利得税,否则,试图通过疏导需求而使新增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以实现供求动态平衡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市场必然又回到以前停滞不前的状态。三是,积极培育外部需求。虽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已达30多万亿人民币,但无限制流通股不到总市值的1/3,中国市值前10位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9.21万亿人民币,无限制流通股市值只有9035.71亿元,不到其市值的5%。禁售期过后,这些巨额流通股对市场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寻找与此相匹配的外部需求者。当然,扩大证券投资的对外开放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提供必要的汇率风险避险工具。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将面临汇率风险,因此,适当的汇率避险工具的提供是外国投资者急切需要的;其次是改善外汇管理,逐步取消相关限制。
三、资本市场供给的优化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倾向应该是发展性政策,这种发展性政策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供给主导型而不是需求主导型的。现行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的支点在于扩大供给、优化结构的同时合理疏导需求。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后果之一,就表现为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供求关系的失衡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以股票、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扬。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需求驱动下的中国股票等资产价格存在较为明显的泡沫化趋势,资产价格的上扬不能维持,就会导致泡沫的破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垃圾股”不少,上市公司业绩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市场中来自上市公司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的披露,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运行质量无从做出准确判断而且信心不足,进而无法建立稳定的长期预期机制,致使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并购乃至发行上市决策普遍带有短期逐利取向,市场投机气氛非常强烈。
因此,扩大资本市场供给的核心是绩优上市资源的不断增加,此外还要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当前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核心是股票与公司债之间的协调)、股票市场内部(其核心是产业结构或者说成熟产业与新兴产业、主板与创业板之间的协调)、债券市场内部(核心问题是公司债市场的缺失)的结构失衡,进行资本市场供给的优化。资本市场供给的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是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如果不通过证券供给的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来加快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变革,打破既存的“路径依赖”,就可能导致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中国的机构被边缘化,而外资证券机构却控制高端业务,攫取高额利润。
资本市场供给的扩大与优化可以实行的途径主要有:第一,加快海外蓝筹股的回归。大型国企大规模盲目海外上市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的空心化和边缘化,使得中国投资者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同时也使本国资本市场失去“稳定器”和“价格风向标”,资本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以及价格的稳定性将大大降低,融资功能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功能大大削弱,还使得我国资本市场丧失优质的有效供给。截止到2007年底,已回归A股的海外蓝筹股上市公司50家(其中2006年以后回归共有17家),市值约在227570.7亿人民币,占总市值的78.5%。海外蓝筹股回归A股对于资本市场供给的扩大与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海油等优质的回归资源。第二,包括央企在内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优质资产的整体上市。中国资本市场长时期实行的是额度控制下的发行上市模式,由于额度控制的原因,这些上市公司资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经营上的非独立性,以至于与母公司(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成为一种普遍行为。由资产非独立性而衍生出的关联交易通常都会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规避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损害,同时也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并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市场主体,应当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优质资产借助于上市公司的这个平台实现整体上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优质资产整体上市的重点在央企。央企在所属行业起着主导作用,甚至处于垄断地位。我们对央企实现关联优质资产整体上市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第三,建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构建以创业板、主板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为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的增长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融资与资源配置平台,具有战略意义。创业板的推出将极大丰富现有市场产品种类,为中小企业提供成长资金支持的同时也给(尤其是有高风险承受力)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第四,加快发展我国的公司债市场。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司债市场不发达的资本市场,在结构上是残缺的,在功能上也是畸形的,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司资本结构管理,也会损害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和风险配置功能。公司债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的“短板”。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债券市场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而债券市场中,又一直是国债市场的天下。2006年开始,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着手对原有的落后、僵化、过时的公司债发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2007年8月,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在办法中,公司债发行规则出现重大调整,由中国证监会主管。截止2007年11月,有两家公司发行公司债并上市,1家获证监会批准,近18家公司表示了发债的强烈意愿,规模超过600亿元。可以预计,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司债市场在中国一定会有快速的发展。
总之,看待我国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科学疏导需求、有效扩大市场供给并优化供给结构,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我国的资本市场,才能有效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