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第1篇

现在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对生活的更高要求,不断污染环境。所以环境所回报我们的,只有对我们身体有害的东西,比如造成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人们借用花房温室繁殖花卉、种植农作物的经验而定义的一个名字。太阳通过短波辐射为地球提供热量,地球以长波辐射向外层空间放出热量,这两个过程使地球表面保持基本常定的平均温度。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具有对辐射的选择吸收功能,它们近似于透明的让太阳的短波通过大气进入地球,却把地球向外辐射的长波辐射部分吸收。吸收的热量用于再加热大气和地球表面。

现在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甲烷、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大量排入空气,导致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地球升温。在20世纪,地球升温了整整0.7摄氏度。1994年夏季,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8月18日最高气温达到51摄氏度。1992年9月13日是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下了利比亚沙漠出现的全球有史以来最高气温——58摄氏度。1988年希腊的热浪造成数十人死亡,同年的中国,因热浪而死亡的人数达到700人,数百万人中暑。

并且“温室效应”的可怕后果是全方位的,农业减产、物种变迁、疾病流行。当然还包括海平面上升。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当地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局部地区会明显变暖。增加4摄氏度以上时,万年冰山融化,极地冰层融解,地球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

所以,我们现在要懂得保护地球,如果人类再如此执迷不悟,继续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态;危机;灾难;气候变暖;人类

2004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后天》是西方灾难电影的经典巨作,它逼真地反映了温室效应带给人类的灾难:龙卷风、海啸、洪水、冰雹。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的冰块融化,海水温度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包括自由女神像、艾菲尔铁塔、大本钟在内的地标性建筑迅速冻成冰柱,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影片体现了导演艾默里克的生态忧患意识。他希望观众能够看到电影虚拟世界呈现的严峻的生态现实,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意识到温室效应将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厄运。影片引起世界范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但当时人们很难将影片中的场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觉得“后天”离我们还很遥远。近些年地球气候异变,极端天气频发: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龙卷风、中国南方雪灾冻雨、印尼海啸、日本大地震等。这一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拯救我们惟一的地球,才能延缓和阻止“后天”的到来。

一、影片体现的生态意识

影片《后天》,为我们惊心动魄地演绎了地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巨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灾难。导演巧妙地把观众的娱乐喜好同生态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体会到影片中强烈的生态意识。影片传达了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密切关注以及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提醒人类审视自己的行为,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

导演开宗明义,传达了生态关怀这一主题。影片一开始就是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全球气候变暖科学研讨会的场景。气象学家杰克通过多年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将引发巨大的气候灾变。可惜,杰克的理论和警告并未引起各国首脑的重视。但是气候变化已经开始――新德里下起雪,东京下起冰雹,洛杉矶遭遇巨大的龙卷风,纽约被海水浸泡。北半球天气变得异常寒冷,人们不得不向南迁移。这些情节体现了导演对生态的深深忧虑。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使人类深刻意识到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必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更大灾难。

影片里一群人被困于国家图书馆这一场景也传达了浓重的生态意识。烧书取暖隐含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文明的脆弱,乞丐和狗一同进入图书馆避难表现了生命之间的平等,人类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应该和谐相处。

电影结尾处美国总统的讲话表明大劫难后,人类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生态意识最终觉醒,承认人类中心论的功利性,意识到维护生态和谐的必要性。

影片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唤醒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而且对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强调各种生物在宇宙中平等生存的权利,试图建构一种天人和谐的生态观。

二、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现实

当今的全球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恶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受到越来越直接的威胁。近几年,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灾难性天气频发,这一现实验证了《后天》的灾难假设。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至少28万人死亡。印尼共有大约24万人死亡或失踪。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登陆,使美国七个州遭受洪水灾害,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1 200多人丧生。2007年11月15日,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造成1 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流离失所。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大范围地区。据日本防卫省称,福岛县南相马市约1 800户人家遭受毁灭性打击,死者超过千人。地震及海啸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2012年7月,美国遭受暴风雨“德雷科”袭击,受灾民众高达百万。暴风雨造成交通瘫痪,灾民流离失所。2013年7月,中国南方的高温天气呈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强等多个特点。浙江、重庆、上海、湖南等多个地区气温飙升至40℃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其中浙江新昌出现了44.1℃的极端高温天气,湖南长沙在2013年7月实现了31天全部为高温日。持续的高温造成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中暑或得热射病,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与此同时,中国西南地区遭遇50年来最强降雨,大雨不仅带来了严重的水灾,摧毁了房屋和桥梁,还引发泥石流和多处塌方,导致数十人遇难,上百人失踪。洪水造成21省市670多万人受灾。

以上这些骇人听闻的数据昭显了一个可怕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大自然用残暴的方式“回馈”人类对她的肆意破坏。如果人类继续用有限的资源换取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减缓对生态环境的损坏,“后天”,真的会离我们不远。

三、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由于人类的短视,我们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电影《后天》和越来越多的自然灾难,使人类不得不认真思考,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自然的异常变化造成的结果,但更多的则是人类自身行为酿成的后果,而后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更具有灾难性。

(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人类征服与驾驭自然的欲望日趋膨胀。为了积累财富,人类贪婪地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损害环境;为了经济增长,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人类完全忽略了生态的平衡,加速生态危机,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构成了自身的困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侵袭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和谐观,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多数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盲目地征服自然,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导致人类生存的危机。

(三)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大面积砍伐绿色植被导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燃烧化石燃料时释放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现代工业和汽车尾气造成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白天会吸收太阳和地面辐射的能量,在夜间会阻止热量从地球散逸出去,结果热量积聚起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干旱、水灾、飓风等极端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

(四)全球城市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球的大部分陆地都被高楼林立的城市所占有,城市中的绿地少得可怜。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自然的庇护,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空气浑浊,污染严重,形成严重的雾霾天。

人类只有尽早地看清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从支配自然的梦中清醒,才有可能远离“后天”。

四、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

目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保护环境,公平合理地利用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十分重要。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不应该被理解为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应该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多元的进步,是整个社会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高。应把发展经济、合理使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三者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从而实现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社会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

(二)注重科学技术的正面引导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它既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法宝,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现代科技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也破坏了生存环境、制造了生态危机。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态危机的应对方面。依靠高科技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恢复被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发现新能源。

(三)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选择有益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放弃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清洁生产。运用生态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的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摒弃现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摒弃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用对环境有利的绿色产品去替代那种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费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四)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人们也在为抑制全球变暖而进行着努力。目前世界范围的努力有针对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虽然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却因为追求经济、贸易、金融等“发展”而没有切实地行动起来。德国环境部长于尔根・特里廷曾在为《法兰克福评论报》撰写的文章里写道:“惟一的出路就是行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大幅减少,这样的措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只有共同努力,那些灾难才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消退。

“后天”离我们看似遥远,实际却和我们的今天息息相关。我们的“后天”如何,取决于我们今天怎样做。人类必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改变与自然对抗、征服、主宰的关系,重建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在加速推进工业化文明的同时着手解决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问题;珍惜生存环境,减少生态破坏,尽可能地保护我们惟一可以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这样,《后天》中那些可怕的景象才不会在地球上真的上演。希望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后天”离人类越来越远,永远不要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06).

[2] 夏伟翔,傅宗洪.论美国灾难影片中的生态意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2).

[3] 周春艳,王国栋.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后天》[J].电影文学,2011(01).

[4] 詹想.《后天》――灾难片还是大预言?[J].科技智囊,2010(08).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第3篇

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而它们具有动能,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做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需要注意的是:①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两回事,不能混淆.例如,“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越大,因此内能越大”就犯了宏观、微观混为一谈的错误;②既然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则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也就是说,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内能都不可能等于零.所以说,“内能跟温度有关,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基本因素

初中阶段的内能学习,同学们要注意,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质量,同种物质质量的大小决定着分子数量的多少;二是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着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三是物态,不同物态下分子之间作用力的强弱以及分子间距离是不同的,分子势能也是不一样的,同温度的等量物质,气态的分子势能大于液态的分子势能,液态的分子势能大于固态的分子势能.

在实际比较不同物体内能大小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相关因素.例如,4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4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可以依次有序做出判断.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b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a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a烧杯中水的内能,这是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那么,b、c两烧杯中水的内能谁大谁小呢?这就不得而知了,b烧杯中水的温度高,c烧杯中水的质量(分子数量)大.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影响其内能大小的就只剩下温度与物态两个因素了,需要指出的是:由物态变化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同一物体在没有物态变化的前提下,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小,温度越低.但有物态变化时,情况就不同了,例如晶体熔化及液体的沸腾过程中,物体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不变.例如,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冰块吸收热量导致其内能增加,虽然温度没有改变,但分子的势能发生了变化.故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反过来,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有可能保持不变.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如下表所示.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虽然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还是有所区别.“做功”使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无规则运动分子的内能,属能量的转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有多种形式,如克服摩擦、压缩气体等.热传递则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属能量的转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四、明辨几个相近概念

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①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是状态量,可以说温度“是多少”,也可以说温度“升高了多少”或“降低了多少”;②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是状态量,形容内能可以说“有”,也可以说“大”“小”“增大”“减小”;③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热量是过程量,可以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热量,但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所以“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接触后,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日常生活中说的“热”,含义是广泛的,在不同情况下,有的“热”表示物体的温度,有的“热”表示物体的内能,有的“热”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例如,“今天的天气真热”的“热”,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明气温高,指温度;“气筒壁热了”的“热”,是由于打气时,克服摩擦做功,同时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这个“热”表示的是内能;“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表示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个“热”指的是“热量”.

五、内能获取及利用的历史变迁

内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内能的获取以及利用的历史,也是人类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农耕文化,意味着人类获取内能的方式主要是燃烧柴草,对内能的利用也很简单,主要用于烤火取暖以及加热熟食;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获取内能的方式聚焦在煤炭燃料的集中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内能主要用于通过蒸汽机以转化成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能;产业革命,意味着人类获取内能的方式聚焦在石油燃料的集中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内能一是通过内燃机以转化成驱动交通工具前进的机械能,二是通过内燃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气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能;现如今,人们把核能转化为内能,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这成为人类能源获取与利用的新途径.

六、内能的利用与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必要性;可行性;低碳生活;渗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2020年碳排放目标的提出,伴着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低碳”这一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产、生活中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碳氧化物,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从1740年至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约由277ppm升高到377ppm,致使近百年来全球温度上升0.4℃~0.8℃,到21世纪末温度将上升1℃~6℃[1]。温度上升会造成以下几种严重后果:(1)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通常不知飓风为何物的南大西洋沿岸将饱受飓风侵袭;(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4)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2]。

目前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_____“末日旅游”正在美国、英国悄然兴起,人们把目光放在因气温变化而可能消失的自然景观上,如:南极洲、马尔代夫群岛、威尼斯等十大自然景观。由此可见: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逐渐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认识和接受。环境教育已经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同的阶段涉及不同的内容,因而加强环境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加强对未来公民的环境教育。只有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渗透低碳生活的思想,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低碳生活的种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今后的低碳生活打下基础,建立起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的可行性

首先,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的思想体现了新化学课程理念。目前化学教育界最关注的就是“化学为大众”、“国民的化学要解决国民的问题”这一命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更好地使化学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让学生关注每个公民每天接触的诸多所谓的“公民问题”[3],如:由于温度上升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使学生形成一种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氧化物,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意识;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都具备生活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生活。低碳生活的知识和意识是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甚至是保障公民生存的重要因素,因此低碳生活素养也应该是公民必备的一种科学素养。综上所述,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强低碳生活思想的渗透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其次,我国新化学课程中含有大量有关低碳生活的环境教育素材。通过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含有大量的低碳生活的教育素材(如表1),因此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是非常可行的。当然,中学化学涉及低碳生活知识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许多知识都隐含在各个内容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材适时穿插,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时渗透。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的几点想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及时渗透低碳生活思想

教材是学生获得低碳生活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学生在学习有关降低温室效应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选好切入点,及时地进行渗透教育。如在选修1学习“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从那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和资料中,让学生得到感性认识,了解温室效应的现状、发展可能和危害,产生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中的“思考和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引起学生思考、激起思想的碰撞,产生低碳生活的意识。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

网络是学生获得低碳生活知识的又一主要来源。在渗透低碳生活思想时,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温室效应的相关内容,了解全球温度升高的危害,这远比教师纸上谈兵效果好。如在初中学习“保护空气”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收集近阶段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并作图,了解全球温度升高的趋势;了解“末日旅行”等热门话题及其产生根源,使学生入境、生情、思考、感悟,这时教师的作用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将由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过程,从而自觉建立起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

3.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建立低碳生活的使命感

如今中学化学教育注重“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师的着眼点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把学生和教育过程引导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出发,由感而发。如在选修1学习“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时,可以回忆近两年降雪的情况,让学生亲自感受,再对比前五年、前十年,甚至更久以前的降雪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耳闻目睹因温度的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建立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使命感。

4. 充分全面理解新课标,做真正的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授者

江苏省新课改于2005年开始实施,新课标也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新课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新课标,全面地传授知识。 但课改以来,教师仍受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未能吃透新课标的精髓。如在选修4学习“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以及初中“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的内容时,教师往往从能源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通过合理有效的使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问题。其实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也就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开发新能源也就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要真正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的思想,首先教师就要改善旧的知识体系,充分理解新课标,全面地传授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授者。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去减少温室效应,如:我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低碳生活的理念并不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我们应从我做起,人人参与,由生活点滴细节,将“低碳生活”意识付诸于行动。要向芬兰人一样,没有标语、没有口号,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转变成流淌在每个公民血液中的一种文明。

参考文献

[1] 人教社地理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温室效应;碳排放;国际环境法

人生如大海行船,途中充满各种未知的暴风和闪电,防患于未然,才是智者应对风险的选择。如何应对各种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使得各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整个地球村。环境污染的跨国影响,让我们无法忽视这种蝴蝶效应引起的内在联系。近些年变得愈加严重的温室效应,更是让全球知道了预防的必要性。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并逐渐发展到区域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向国际北海部长会议提议采纳该原则,最终在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得到采纳,会后发表的《伦敦宣言》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1]随后,风险预防原则在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得到了体现,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立法更是全面体现了风险预防原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包含了风险预防的思想。

风险预防原则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诸多学者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笔者较为赞同的定义是“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2]这些定义目的均是在表述:科学并不能永远扮演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有效保护环境的角色,过度依赖科学证据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风险预防原则便是要求在决策过程中对那些较小的缺乏科学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谨慎处之。好比日趋严重的碳排放问题,温室效应的影响超过了学者们的预期,科学实验得出的数据不能预知一切,“史上最暖的冬天”和“百年不遇的洪水”让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否则追悔莫及。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以温室效应为例

风险预防原则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适用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笔者将借助温室效应的问题来进行具体的阐述。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助于保持地表气温和气候稳定。但随着碳排放的不断增多,地表的气温不断上升,并进而改变气候,对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比如极地冰块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很多岛屿和沿海地区将在不久的将来被海水吞噬。若不提早采取预防措施,后果难以想象。如前所述,风险预防原则仅是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具体的内容还需要补充完善,但有几项在其适用中需遵守的条件具体表现为:

(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

风险预防原则的前提是存在科学的不确定性,即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危险或损害没有科学上的肯定性结论,鉴于这种危险的可能存在,我们理应阻止其发生。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根据常理会发生的某种风险却欠缺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二是因果关系不明确。例如,虽然可以得知温室气体对于大气温度的提升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及其因果关系的复杂程度,我们无法明确得知碳排放对于气候变化的具体作用,各地区的不同反应也使得得出一个全球通用的结论变得更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预防性措施,因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没有后悔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后悔的程度。

(二)风险评估的必须性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由此不得不对风险的系数值进行评估,即对哪些风险应当采取措施进行准确衡量,也称之为风险阀值,即在哪一个范围内采取预防措施。当然,阀值并非确定不变的,随着每一项活动危险性增加的而降低其系数值,即高风险低阀值。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炭石油等矿石能源的利用在不断提高,因此产生的温室气体将会对环境和气候造成无法预知的影响。此项评估就要考虑诸多因素,其阀值也会不断变化。

(三)收益的经济分析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使其理论逐渐渗入到国际环境法中。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过度强调风险预防原则,将可能牺牲其它社会福祉,比如过分控制或降低碳排放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风险预防原则来阻止某一活动的进行时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收益。该原则是一种粗略的方法,可能会损害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对此《公约》的表述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以符合全球的利益。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讨论的主题是未来各国的碳排放问题,但是,限制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各国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是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四)举证责任倒置和严格责任原则的运用

在对该原则适用与否的问题上,应该由开发者或实施国负担证明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引起过分严重的环境损害的举证责任。毕竟开发者或实施国掌握着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加之其通常都是社会的强势方,经济基础扎实,而相对人则很难举证支持自己的观点。严格责任的适用则保障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也激励了预防行为的实施。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该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该原则不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该原则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法院公约》中的38条的(一)(丑)的规定,国际习惯法必须满足两个要件:“实践”与“法律确念”。[3]推之,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各国所普遍适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指导性的规则。笔者支持第三种观点,依据如下:

(一)从国际条约来看,《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里约宣言》等都对此原则有所表述,但是其内容仍不统一。虽然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存在的权威证据,但是不能据此就将不具备统一性的原则援引为指导性规则,这会造成司法的不确定性。

(二)从国际判例来看,目前对于该原则的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案例:“MOX核燃料厂案”、“南方蓝鳍金枪鱼案”、“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这些案件中均未直接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而多表述为“谨慎与慎重”或者“风险预防方法”。

(三)从国内立法及实践来看,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实践。德国和瑞士最早对该原则进行了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表明,该原则正在被广大法院运用来作为裁判的依据。

由此,风险预防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的要求,但由于尚未达成共识,所以将其认定为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最合理。

四、发展中国家在风险预防原则之下的困境

从表面上来看,无疑风险预防原则起到预防性的作用,可是由于该原则在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导致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遭受发达国家的压制。几次气候峰会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推卸责任一再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我们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成为借口

由于人类认知以及科技有限性,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消失,对于未来的决定,常常需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均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该原则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阻止某些措施实施的借口。例如新能源探索方面,为了减少碳排放,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追求新能源的利用,可是限于技术落后,很多尝试会有不确定性,发达国家会以此为借口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大胆创新。

(二)贸易保护主义滋生

如果风险预防原则滥用,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在WTO的荷尔蒙牛肉案中,欧盟禁止美国牛肉进口,原因只是基于对牛饲料中荷尔蒙含量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又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强大的美国都面临着这样的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又如何争夺自己的席位。

(三)风险预防可能带来新风险

该原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应用风险预防来阻止相关措施的实施反而造成新的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产业采取措施,可发达国家却以风险预防为借口阻止其运行,潜在的风险被避免,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或许比实施该措施还要大。最好的例子就是核电站的建设,潜在的危险足以迫使我们停止核电站的运行,取而代之的火电站却有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减少碳排放措施上。

五、中国对策――如何应对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绿色GDP的引领下向发达国家靠拢。风险预防原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适时地引入风险预防原则无疑会对环保、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应对之策如下:

(一)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在与大国相抗衡的国际环境之下,如果总是被牵着鼻子走,难免会成牺牲品。所以不断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评估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要任务。唯此,我国所施行的措施才不会达到相应的风险阀值。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科学权威地位告诉众人如何区分好坏,可这也为发达国家推行其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如现在讨论火热的温室效应,究竟是诡计还是事实,一直都是某些国家在说了算。所以,建立自己的评估体系,完善技术,不断争夺话语权,才能为国家谋福利。[4]

(二)综合考量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

在对某项活动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该项活动的收益,或者说是禁止该项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作出具体决策之前,应该将各种因素考量进去,运用科学观点来对决策加以考量,使得在应对发达国家的反驳上占有强势地位。全面的经济分析,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也增强了过程的透明度,使得风险预防原则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求促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约的制定

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发达国家总是处于“规则”的制定者位置,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被忽略。在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适用规则尚未形成定论之前,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为此而奋斗,争取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条约,使得在日后相关案例的处理中也能享有话语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中国更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广大同僚,争取在对该原则统一认识的形成进程中发挥正面效应,致力于有利发展中国家的条约的制定。

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理论正在不断发展中,可是目前对于该原则的完整定义、适用条件、法律地位等都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却不能以此为由阻碍其发展的进程。相反,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积极加入其中,共同致力于统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

中国,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一定要发挥出其大国的表率作用,在风险预防原则的确立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力量。同样,在国际气候变化这个尖锐的问题上,我们也要力争发言权,担起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462-463.

[2]王曦.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1,116.

[3]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译.奥本海国际法[M].北京:中国,2007(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