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空货运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波音737“体检”事件
据媒体18日报道,“超过400架在华运营的波音737系列客机,因机翼升降舵控制装置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中国民用航空局3月15日向国内航空公司下发指令,要求各公司检查该机型的升降舵调整片控制机构,对存在问题的部件进行更换。”
波音737“体检”事件突然爆发,它将会对刚刚复苏的航空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不会对行业运行产生影响
我们第一时间就该问题与上市公司、行业人士进行了沟通。沟通后,我们认为,这一事件存在被部分夸大的可能,对行业运行不会产生影响。
第一,出于安全考虑,一旦出现某一架飞机在某方面出现安全隐患,波音或者空客公司一般会要求各航空公司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航空公司也经常收到各种类型的安检指令。该种安检指令相对机来说,等同于人患了小感冒一样,不会对飞机正常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
第二,本次事故之所以被民航局严格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波音737系列飞机是国内航空业的主要机型,占到国内飞机数量的近一半左右;而面对世博会和行业整合,民航局是绝对不允许航空事故甚至于安全隐患存在的,因此,给予了特别重视。
第三,从历次安检情况来看,一般耗时都比较短,类似本次的安全隐患,一般只需要不足半个小时就能安检完毕,在飞机停靠期间即可进行,不会对飞机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对行业运力投放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从波音公司的检修期限来看,需要在30天完成,相对于单架飞机的检修来说,事件十分充裕,不会引起集中大规模检修影响运力投放,即使从悲观的角度来看,即使出现运力投放影响,则对应的是票价的上涨和客座率的提升,从而使得航空盈利能力的提升。
第四,唯一不确定的影响在于媒体放大性报道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我们认为,该不确定性不大,一方面,市场的健忘性,一方面后续有关方面可能会出来澄清其影响,减缓消费者担忧。
行业2月份运营情况依然靓丽
日前,民航局披露了行业2月份运营数据。从披露数据来看,2月份,行业总周转量同比增长30.5%,其中国内、港澳台、国际分别同比增长21.2%、50.8%、57.6%,保持了迅猛的增长势头。且2月份增长速度比1月份有所提升。
整体来看,2月份行业增长体现三大特征:
1、客货运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但货运增长更为迅速。2月份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8.9%,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32%。
2、国内业务高速增长,但国际业务增速普遍超过50%。客运方面,国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7.4%,但地区和国际航线分别同比增长53.1%、40.4%‘货运方面,国内货运量同比增长20%,但地区、国际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64.1%、70.4%。
3、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飞机利用小时为9.9小时,同比提升0.6小时;客座率为79.3%,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之所以行业出现如此良好的局面,有三点因素可以解释:1)春节因素,2)国内消费升级,航空消费需求旺盛,3)国际经济的复苏。
维持航空行业“看好”投资评级
关键词:现场管理;提升;航空行李运输;服务质量
行李运输的安全对于航空运输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行李查询工作者,出现行李差错,由我们来补救,是个接受差错和化解差错的地方。而行李不正常运输指的是行李漏装、迟运、错运、错卸、行李破损等等。总之,只要是未按约定时间交付给旅客,或者行李出现破损,都叫不正常行李运输。这就需要我们的及时处理,所以我们要加强现场管理,确定了简洁、实用的提示模式,细化了服务,提高了效率,保证行李运输的服务质量。
一、行李运输不正常的原因
出现行李不正常运输的原因有很多,如货运野蛮装卸,人为因素,流程设计不合理等。目前行李运输差错有三大类,一是到达站少收;二是到达站行李多收;三是行李破损。从近期分析的情况来看,行李破损和行李少收占行李差错的90%以上,因此行李破损和行李少收是行李运输的主要问题。
造成行李破损和行李少收的原因很多,理论分析共有38个原因之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人为的,也有机械设备的;有行李本身质量问题的,也有工作人员不到位造成的,有本站的,也有中途站、到达站的,情况很复杂。如何从这么多的原因中找到关键原因,还得从实际工作入手,从原始台帐分析入手。从近期的分析发现,行李出现破损主要是旅客行李的质量差;其次是运输和到达站方面的问题。行李少收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计划原因,飞机大改小;其次是国际航班中转站原因;再次是行李分拣、值机人员工作差错原因。
二、如何提高机场的行李运输服务质量
1.提高对行李运输工作的认识。提高行李运输质量,降低行李不正常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部门和环节较多,从行李收运(值机)、行李分拣(行李)、行李装机(货运公司)、行李卸机(到达站)、行李发放(到达站发放)共五个大的环节,与部门内、外的也都有关。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行李运输不正常,哪一个人员工作质量低就会造成行李运输差错。因此行李运输工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关注、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的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行李运输工作是一块“短板”,长期以来影响着整体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下决心、下功夫狠抓,彻底改变行李运输的状况。
2.建立行李运输工作定期分析制度,从实际工作入手,分析行李运输环节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
3.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降低行李不正常率,减少不正常行李赔偿。行李运输不正常的外部原因和客观原因,只有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是被动的。而能主动控制的是内部原因,因此只能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内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从而降低行李不正常率,减少行李差错赔偿。
(1)加强对收运行李的质量控制工作,值机人员在收运旅客托运行李时,应尽可能地发现行李破损,并挂免责牌;应询问旅客行李是否装有易碎品,若有也应挂免责牌;应询问旅客行李是否装有可能渗漏的物品,若有应劝旅客不办理托运,否则将会污染其它行李,若一定要托运,应挂免责牌,并提出若污染其它行李并承担因此产生的赔偿费用;对于包装不合格的行李应请旅客重新打包,否则就应挂免责牌;减少因行李差错而产生的赔偿费用。
(2)应及时将运行转盘和滑道出现的质量问题向机场进行反映,要求做到设备完好,减少行李并挤坏、撞坏的现象;减少因行李被设备挤坏、撞坏而产生的赔偿费用。
(3)行李分拣员应及时将滑下的行李提走,以免后面滑下的行李挤坏、撞坏前面的行李;减少因行李间挤坏、撞坏而产生的赔偿费用。
(4)分拣员提取行李时应轻拿轻放,禁止野蛮乱扔,防止行李摔坏。
(5)加强对行李现场的巡视,发现不按规定装卸的现象及时制止,并及时向监装监卸部门通报;请监装监卸加强装卸工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文明装卸;分航站分析行李破损的赔偿情况,并将分析结果通告相关航站和本站装卸部门。
(6)改进处理不正常行李事件的方式,实行以坏换新行李箱的方法,降低赔偿额。
(7)注意与旅客的洽谈方式和服务态度,防止旅客因愤怒而光明正大要价,降低赔偿额。
4.补救措施要及时。旅客到达目的站之后,待所有托运行李全部提走之后,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行李,旅客只能向地服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航空公司此时再向前方站查询、再征求旅客意见进行处理。这时候民航处理工作已经十分被动。存在问题行李之后,航空公司应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联系到旅客,采取补救措施,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旅客质询。
5.制订行李运输工作行动计划,将控制行李不正常率措施落到实处。措施控制订后,为了将控制行李不正常率、减少行李不正常赔偿措施落到实处,落实到每项措施的牵头单位、负责人、落实改进期限,并将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纳入到项目经理的个人绩效合约,与各项目经理的经济效益挂钩。
三、结束语
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各单位要清醒地看见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要着眼全局,站在大民航的角度认真对待;要关注细节,从行李运输的各环节入手仔细琢磨。我们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查找问题、改进措施,才能促进民航服务质量的提升,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货运 第三方物流 国际贸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加频繁,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我国国际货运行业的发展,并且具备一定的规模。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国际货运企业完成的各种货物运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散杂货运输、集装箱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分别占到80%、70%、90%和90%。截止到2010年,在国际运输中,世界上货运所控制的货物比例分别为:航空运输货物、集装箱运输货物、件杂货运输货物分别为80%、70%和75%。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在货运市场上,国际货代企业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
1 我国货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国际货运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进而导致服务功能比较少,其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揽货、订舱、拖车、报关以及进出口单证操作等传统的货代服务方面,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增值服务,并且盈利能力比较薄弱。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经营规模,缺少大型、集团型的国际货运企业,其中超过70%的属于中小国际货运企业,并且融资能力比较薄弱,经营比较分散,一直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承受替代产品之间的竞争。对于我国货代企业来说,在经营过程中,其生存发展方式不是依靠提高服务质量、争取货源,而是单纯地依靠价格战获取眼前的利益,这在无形中进一步降低了我国货代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同时,随着网络信息的共享与发展,货代价格信息越加的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挤压了中小货代企业的利润空间。
1.2 信息化程度低 对于大多数货代企业来说,由于规模比较小,没有足够的资本投资于信息技术方面,进而使得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其运作模式依然停留在电话加传真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单机商务应用上。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缺乏IT 产品的货代企业超过80%,对IT的应用只停留单证制作、收集网上信息等单机商务应用上的中小型货代企业占到85%。即使有宽带互联网,由于没有自己的应用系统,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进而难以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无法实时追踪货物,阻碍了供应链上信息的流动,弱化了竞争力。
1.3 货代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开放了货代市场,国外一些技术先进、网络资源丰富,管理经验丰富的货代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在当今国际货运行业中,这些外资企业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为:制度完备、业务范围广泛、企业规模大、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等方面,这些外资企业凭借自身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服务等优势,在我国的货代市场上显示卓越的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传统货代企业。同时,一大批外资的船公司组建货代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挤压我国货代企业的经营空间。
2 国际货运行业发展趋势
2.1 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际货运一直以中间人的身份在船与货之间提供服务,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订舱、报关、转运等环节。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进一步冲击着传统的货运企业。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货运企业需要从功能性物流服务逐渐转变为综合性物流服务,这是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对于国际货代企业来说,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能力,以此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发展第三方物流,需要在仓储、运输、配送流程设计等原有货代业务上增加物流服务。这种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这种战略,通常情况下,可以结合自身的硬件环境、服务水平等,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或者借助外部力量,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盟,逐步发展第三方物流。
2.2 信息化 一般的货运企业本身并不具有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直接资源,往往需要借助社会资源来实现每一笔业务。例如,一票海运出口业务涉及承运人、码头、堆场、内陆运输车队、海关、商检、进出口国家监管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多个方面,货运企业必须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相关各方的信息,适时、恰当地与有关部门沟通和衔接,才能实现货物的及时准确运输。运输信息、客户信息、报关信息等信息的收集是国际货运企业的基础工作,对于国际货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货运活动来说,货运信息一方面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连接整合货运活动提高效率的功能。借助这些功能,在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货运企业来说,利用信息化实现差异化的服务,这是获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3 网络化 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使得国际货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于海外客户、置顶资源、全球网络和信息系统这四个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其全球网络经营的优势。像联邦快( FEDEX )、泛亚班拿(PANALPINA)、辛克(SCHENKER)等一些跨国货代被形象地称为网络货代。目前,我国货代企业普遍缺乏网络设施,基于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国际货运企业必须在国外建立健全的网络,通过联盟形式,快速实现网络化经营,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先机。
在我国,对于货代企业来说,走网络化经营之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针对货运市场需求构建自己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发海外网络,一方面确保CIF出口预付货源,另一方面争当FOB下国外买方的指定货运人,进一步拓宽货源结构。第二,加快推进货运场站管理的电子化进程。货代企业要积极使用电子商务技术,进一步实现货运交易的电子化、网络化,利用互联网收集、存储信息,有效地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物流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通过构建无形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4 整合与并购 公司间的并购是企业提升货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货运企量的大规模并购日益普遍。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收购American Freightways卡车货运公司。美国国内最大的重件货空运货运EAGLE公司并购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货运代CIRCLE。英国的OCEAN集团和EXEL公司合并后,其新公司在全世界设置的办事处多达1400多个,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德国邮政收购了美国环球捷运公司(AEI),通过购买汉莎公司的股份,其拥有DHL的股份达到75%,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DHL公司实现了绝对的控股,在快递业务方面,确立了龙头地位。加入WTO后,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国际货运行业,国外一些大型的国际货运企业、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开放的国际货运业,以及国际货运行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市场规则,我国的国际货运行业正在进行整合,在我国货运、国际物流市场上,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三支劲旅。
3 把服务作为竞争手段
货运业是专业性很强的服务行业,运输货物的信息、收货人和发货人的运输要求都是由客户提供的。客户对运输提出的要求为货运执行业务的主要依据。为客户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能力的尺度在国际货运业务中,通过客户服务水平进行衡量。企业通过客户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创造需求和客户对企业的忠诚。企业能否留住现有客户及吸引新客户受自身客户服务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决定了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和层次,从服务项目的设计、提供和售后等方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洪娟.货展战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1(7).
[2]张燕,汪志中.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1(3).
[3]霍荣,王小莉.我国国际货代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 互联网+;陕西;商贸物流
一、陕西商贸物流业现状及问题
现代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商贸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多项物流服务相关活动,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市场要繁荣,经济要发展、越有活力,离不开发达的商贸物流。近年来,我国的商贸物流发展重点为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贸物流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提高商贸物流科技应用水平、深入开展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方式、完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并从商贸物流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引导、商贸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商贸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商贸物流基础工作等方面做了保障。
近年来,全国商贸物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陕西省商贸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主体业不断扩大,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基于不断巩固的商贸物流发展基础,陕西商贸物流发展迅速。2015年上半年,农业品物流交易总额为390.26亿元,比2014年增长4.9%,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7690.11亿元,同比增长7.2%,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综合金额为28.24亿元,同比增长25.1%,大大地促进了陕西省消费增长。同时,带动了全省物流相关行业的发展,全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总收入1002.7亿元,增长6.2%,较前一季度提高0.4%。但陕西省商贸物流业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行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行业规划布局缺乏一定引导、城市共同配送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运行成本偏高等难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商贸物流企业在设施建设、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陕西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策略,特别是政府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商贸物流的发展需求。在“一路一带”的环境下要充分发挥西安作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的地理区位优势,提升和强化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港口功能作用,强化集装箱陆港、公路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及保税物流中心功能,重视“长安号”货运班列的作用,特别是对国内外货源的中转能力和集聚能力,增加优化列车班次。依托西安咸阳机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以打通航空国际枢纽为重点,推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开通航线、增加航班,发展直达运输,特别是美欧等主要经济区域的货运航班,加快设立机场区域保税物流中心或保税区,积极引进或发展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物流快递企业。同时,电商的发展对物流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1、搭建信息整合平台,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
商贸物流企业要积极引进“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引导下,以物流行业为核心,推动建设陕西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省物流行业信息和资源,解决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物流供应链实现精准化、可视化管理。通过共用信息系统,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生产企业、批发零售等企业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要研究信息化技术,建立区域信息共享机制。
2、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城市共同配送
第三方物流指物流服务商代替货物所有者完成物流活动的过程,物流活动至少包括运输、仓储两种以上物流功能的管理与实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特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个性化的服务;动态性联盟。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动态联盟,与供应链其他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提升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保证企业客户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价值。
陕西商贸物流要以信息化平台基础,整合发展陕西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全面开展城市共同配送建设,解决城市配送和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和推进商业企业、物流企业进行供应链模式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培育一批商贸物流示范企业,包括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仓储、运输配送运作的标准化建设。政府和市场要结合本省实际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选择培育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行业标杆企业,加强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
3、陕西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要变革
在电商发展较快的环境下,发展物流业既要基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政策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还要结合电商的发展要求,超前进行战略变革谋划,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物流业更快发展。最近几年,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四个特征:跨界整合、集成化、第三方物流和专业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陕西商贸物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战略变革。
一是从全供应链管理到柔性化管理。全供应链就是从供应商、生产企业到物流企业的全面管理,这种管理优势在于“大而全”,但其缺点是“全而慢”。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需求强调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调整管理模式,进行柔性化运营,才能适应客户的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的服务需求。物流企业要能够进行从供应者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运作,根据消费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灵活进行物流作业,使物流服务达到最优化,成本最低而且客户价值最大。
二是从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单一服务是当前陕西大多物流配送企业的特征。仓储运营中商由于中小型B2C、C2C业务模式和规模的限制,仍然倚赖干线物流,干线物流运输资源整合和综合服务模式创新将成为主流趋势。在电商时代中,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一体化运营不应仅提供仓储和运输两种服务,还应开展配送、流通加工等多种增值服务;推动物流企业由中商到综合物流发展,推动中商分化转型,成为专业化物流服务商,实现多平合运作、 合作供货;推动干线物流进行综合服务创新。
三是从多层次化变革到短距化。我国电商物流当前普遍采取从上到下端对端垂直化配送。而消费者以追求物流效率、价值最大化为主流。物流企业应改变传统的配送方式,强化短距化的服务,提供精准的物流服务。区别传统的电商网络模式,通过短距化物流模式改进,配送人员可以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为电商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个性化需求。
三、结论
陕西商贸物流企业通过搭建信息整合平台,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城市共同配送,进行战略变革,能够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相应速度,满足电商环境下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同时,陕西政府要从企业发展环境、财税、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并建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激励惩戒机制研究确立物流行业信用评级标准和办法,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超英.对陕西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思考.陕西传媒网,2015.
关键词 高速铁路;发展速度;发展优势;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U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008-01
1 中国高铁发展状况
1.1 中国高铁提上议程
我国交通运输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主要经过了三次结构性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开放运输市场、建立交通建设基金等政策的支持下,促进了公路、水运和民航的初步发展,改变了过去铁路独大的局面。交通部出台“贷款修路,收费还款”的激励下,极大的调动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而铁路发展停滞不前。
第二次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高速公路大发展时期,全国掀起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建设的热潮,极大促进了长途运输,相比之铁路运输发展显得逊色不少。
第三次转变在21世纪初。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因素促使政府将关注重心转移到交通模式的变革之中。2004年国务院提出以“四纵四横”为重点的高速铁路建设框架,高铁从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2 中国高铁发展速度
1964年日本新干线运营,时速200千米,是世界高铁的鼻祖,2011年日本最快的新干线“隼”号运营,最高时速320千米,历经40多年。
1985年德国开始进行高速列车实验,1988年突破时速400千米大关。实用性高速铁路第一代ICE在1991年正式修建并投入运营,1997年更新至第三代,时速达300千米。十几年的发展让德国高铁也步入世界领先水平行列。
2004年中国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2008年底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京津城际高速运营,时速达350千米。2010年时速380千米的CRH380A下线,标志着中国在高铁领域足以能够领跑世界。
2 中国高铁发展意义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国土面积广袤,南北跨度5200千米,东西跨度5400千米。各大中型城市、省会之间平均距离在300-1000千米之间。我国人口居世界第一,城乡人口流动量大;货运运输体现出距离长,大跨度调度运输特点,其他交通方式根本不可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高铁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1 运能大
高速铁路最小车间间隔可达3 min,列车密度为20列每小时。假如为动力分散和双层列车,每列人员1200-1500人,每小时双向运输能力最高为5-6万人。而双向4车道公路每小时运输能力约为1万人,2条跑道机场每小时吞吐约1.2万人。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年运量1.7亿人次,46.6万人次每天,是航空的10倍,高速公路的5倍,运输成本只是航空的20%,高速公路的40%,大大降低社会运输成本。
2.2 安全性能好
高铁具有信息化诊断与检测系统,科学的养护维修制度,对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设有预报警装置,可以避免人为过失和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铁道事故人数的221倍,欧洲铁路14个成员国则为125倍。下表为不同交通方式事故情况:(每一亿人·km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死亡 重伤
公路 10.5 24.88
铁路 0.29 0.72
民航 0.1 0.01
2.3 高铁新型产业促进发展
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属于新型产业有三个标准,第一该产业有全局性影响,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带动作用,第二要有发展潜力,第三可以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高铁产业完全符合以上三个标准,随着高铁技术的进步,其影响逐渐深入其他产业。
2009年全国铁路完成基础建设投资6000亿元,其中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高铁时代将使中部城市武汉成为“4小时经济圈”的中心,整个城市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机遇,围绕高铁新机遇,重新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产业、制造业等,全面实现高铁新时代的发展目标。
3 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铁技术强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在高铁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过怀疑甚至质疑的情况,温州7·23事故再一次把中国高铁安全问题提上日程。我国花了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国际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
3.1 票价过高
与普通列车相比高铁具有舒适、快速等优势,但是票价却是一般火车票的2-3倍。农民工是客流量的主要贡献群体,他们往返于农村和城市,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高铁票价,致使一些高铁出现空无一人的窘境。
3.2 污染沿线居民居住环境
高铁建设速度过快,有些项目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就付诸实施,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京津线、京沪线等沿线居民对噪声和电磁污染的抗议声不断,除此之外机车震动、环境脏乱、社会死角等问题也是居民担忧的问题。
3.3 事故频发
高铁容易受雷暴雨、供电因素等影响,多次造成故障停车,最为严重的7·23追尾事件,都让民众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宗岩.中国高铁向境外延伸的地缘战略考量[D].山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