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1篇

貌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市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学

习,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我处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实际,实行地下管线综

合协调管理的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相符合的。

为此,市政养护管理处,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管线井盖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加强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我市对市政公用设施管线、井盖单位管理现状

我市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电业、供水、燃气、热力、污水处理、交警、消防、各社区、小区等管线单位众多,现大部分管线单位

没有巡查人员,建设局市政养护管理处在完成本职工作外一直对市区主要道路管线单位设施进行义务巡查,对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但经常会出现单位电

话打不通、找不到负责人、协调难度大、维修不及时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美观和行人的出行安全,现管理办法效果不佳。

二、我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线、井盖单位管理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1.市政养护管理处工作人员对城区内所有主要道路的市政设施步行全面排查调研。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其它管线单位的井高低不平,挖掘道路时,

不按规范要求恢复,出现恢复后方砖、路面下陷等问题。

2.城区道路上一旦出现破碎、丢失的井盖,需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这关系到百姓的人身安全,否则将成为“马路杀手”。但很多管线单位并不重视

,出现多次通知,维修不及时,甚至不维修的现象。

3.各管线单位的井盖标记不清、负责人、联系电话不详,经常改动等现象。出现一个破碎井盖,经常需要通知所有管线单位,使我处巡查人员工作难

度加大,降低工作效率。

4.各管线单位在改建、扩建时,施工不规范,井盖与路面不平,严重影响道路美观和行人安全。

三、加强我市各管线、井盖单位协调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1、加强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

(1)为确保挖掘道路的修复质量,凡是挖掘城市道路修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办理城市道路挖掘许可证,其城市道路

的修复工程必须由具有城市道路建设或维修资质的企业承担,在管线复土压实后报我局签认后方可浇制或铺装路面。

建设工程竣工后必须将所有竣工资料报我局建档备案。

2、加强地下管线及其井盖的日常维护管理

(1)地下管线的产权单位要建立健全地下管线井盖的维护和管理责任制度,配备巡查人员,对地下管线井盖实行定期巡查。并开通24小时地下管线井

盖缺损举报专线电话,配备联络人员。

(2)接到报告或发现井盖丢失、损坏,产权单位应先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接报12小时内进行维修或改装。井盖产权单位在接报12小时内不进行维

修或改装的,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维修或改装,维修或改装费用由井盖产权单位承担,并给予井盖产权单位罚款;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刑事和民事责

任。

3、明确权属不明地下管线的管理责任

实现“变无主为有主”、“落实各街道监管责任”。由于历史遗留,各类地下管线,尤其是老旧小区的支线权属不明,无人管理维护,是管线故障事

故的易发地段,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建议由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明确各自主管的管线中,专业权属单位干线与户线间权属不明管线的维护管理责任,扫除管

理盲区和死角,实现巡查维护的全覆盖。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线如:供水、电力、燃气、热力、通讯等,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交由专业权属单位管理维护

,实现权属单位和户线管理界限的全面对接。对于上述无主管线日常维护管理和地下管线监管工作,应出台相应配套资金政策,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4、政府投资应加大对地下管线维修消隐工程的支持力度

近期,国家和我省相继部署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投资力度,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内容大部分为新建工程。其实,随着城市的不

断发展,我市建成区部分地下管线已经老化、超过合理使用年限,保障能力下降,需要及时更

新,这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惠及民生的好事。

应利用国务院扩大内需的精神,出台相应政策,根据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情况和提品的属性,建议财政对地下管线维修消隐工程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引导企业加大对地下管线的投入,既增强了地下管线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5、加强防盗措施,减少财产损失

(1)加大打击力度,增强责任意识。针对城市公共设施屡盗不禁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责任分工,杜绝管理漏洞。一是抓专项整治。特别是

在每年的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夕,建议市政府能够适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由公安政法部门牵头,建设局、工商分局、技术监督局、经济开发区管委

会、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参与的打击市政公用设施盗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重拳出击,标本兼治,一手抓打击偷盗市政公用设施的非法行为,另一手坚决取缔废旧金

属非法收购点。二是抓信息联动。市各职能单位加强信息联系,建议公安政法部门对查获的市政公用设施被盗案件及时向市有关管理单位进行通报,市有关管理单

位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公安政法部门进行联系。三是抓工作源头。盗窃市政公用设施非法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根源是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管理混乱。建议政府

落实有关责任单位牵头,对我区的废旧金属网点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对收购市政公用设施的经营户给予重罚和停业,进一步规范我区废旧金属收购行业市场行为,

同时建议工商部门应严格把关,对新设立废旧金属收购经营点审查应从严从紧,使市政公用设施的盗窃分子无销赃之所、容身之地。

(2)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合力意识。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公共意识,让广大市

民爱护市政公用设施,自觉与盗窃行为作斗争,同时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提高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我市召开所有管线单位联合会议,对所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出台新的城市道路管线设施管理规定,使管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2篇

冬日清晨,位于宁夏灵武市东南方向的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园显得异常冷清。很少看到有其他车辆出入,行人也是寥寥无几。而在通往园区的路上,硕大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下称灵武再生示范区)的牌子格外醒目。

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当记者准备乘出租车去该园区采访时,竟然一连三四位出租车司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根据灵武再生示范区的公开资料显示,自2008年开始建设以来,规划总面积1万亩,总投资将达52亿元的示范区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期工程的80%,以报废汽车拆解、二手车交易以及延伸产业链等项目为主,已经有29家企业入驻,其中废旧汽车拆解企业占到了60%。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区?当地政府对其报以极大的期待,而在此居住的人们却知之甚少。灵武再生示范区是否是当地政府在盛行大兴工业项目之风下为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画的一张“饼”?解开这个谜团,或许能为地方政府寻求产业定位提供镜鉴。

被迫的选择

“一直以来,灵武市民间就存在废铜、废铁、废铝的购销活动,从而产生了小规模的经营加工户,这在灵武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灵武再生示范区办公室主任马立鸣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它们分散在村庄、乡下马路边,给村庄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郝家桥镇正是这样一个有色金属的聚集地。据了解,当年郝家桥镇吴家湖村有4家废旧金属回收冶炼的小作坊一一以土法炼铅、加工粉碎废旧蓄电池为主。这些炼铅点以回收的废旧蓄电池为原料,利用简陋反射炉常年生产铅锭。

据知情人士透露,整个炼铅的流程是:拆开废旧电瓶取出铅片,添入其他冶炼材料一起倒进炼铅炉,炼好的铅液流入铅锭模,凝固后便成型了。生产铅锭涉及到原材料、人工、电费、热能损耗等。而当时,铅的成本在7500元/吨左右。市场上可以卖到9000~10000元/吨,除去全部费用开支,其利润在2000元/吨以上。

对于产品的销路,这些小作坊的老板们根本不愁。上述人士表示,他们的销路主要是山东、江苏、河北、河南等省市的蓄电池生产厂家;而另一部分则卖到了全国各地电解铅生产厂家。这使得当地的作坊式生产形成了产销一条龙,一度非常繁荣。

这种现状如今是否有所改善?记者电话采访灵武市环保局时,相关负责人以不方便回答为由挂断了电话。

而据郝家桥镇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种情况依旧存在。

“小作坊土法炼铅的现象肯定还有,只是他们现在的技术比以前先进多了,以前电线剥皮的时候主要是用手,现在都改成机器了,那自然比以前的速度快多了。”该工作人员介绍。

巨大的经济诱惑,致使这种散乱式的炼铅行为屡禁不止。这种废旧金属拆解不仅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也耗用了大量的资源,这让灵武市背负了沉重的包袱。

对此,马立鸣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容环境,必须全面彻底地加以改善。”

于是,2007年底灵武市决定为了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为了争创西部百强,专门成立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把这些企业都纳入进去。“一是为了便于管理;二是为了美化市容改善环境。”马立鸣对此解释说。

嬗变

然而,改变由来已久的这种现状并非易事,其间充斥着对环保标准、园区定位等一系列的争论和质疑。

灵武市市委书记李建军就曾表示:“如何将再生资源行业由过去的简单收购和粗放加工向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发展,使‘变废为宝’的回收产业发展为城市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009年,当地政府开始规划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示范区,提出建设“四区”,发展“五大主业”,即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铜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业,电器设备制造业,新型建筑材料加工业,电子废弃物处理加工业,报废汽车、机械设备拆解及二手车交易。

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办公室主任尚辉良看来,“这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不能单单强调规模,关键是看他们园区的整个回收体系,在不违反环保规定的前提下,如何把这些废旧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处理。”

据该园区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园区坚持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规模化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发展模式。建设目标为,将现有回收利用产业规划建设成一个综合服务区和三个功能区,即“示范基地”综合服务区,和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类拆解功能区、金属类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区以及非金属类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区。

再生资源企业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今天,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链延伸,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宁夏瑞银工贸有限公司(简称瑞银公司)是一家以废旧铝材、易拉罐、汽车轮胎等废旧铝材冶炼铝锭的加工企业。该企业副总经理马保生表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分解车间、冶炼车间、包装车间三个车间,还要再投资1000万元建造型材车间。”据悉,瑞银公司的煤气发生炉加装了除尘、脱硫设备后,粉尘过滤效果达到99%。马保生解释说:“我们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投资大概占总投资的25%,但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达到40%以上。”

据马立鸣介绍,所有的企业在入驻园区之前都要上园区的项目评审会,此时企业需要拿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评审会上相关的专家、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发展建设等专家要对他们逐个进行评审。如果说项目有二次污染,环评不达标,或者是高耗能的一律是进不了园区的。

“三年来,瑞银公司筹资6000余万元,完成了两期技术改造扩建工程,燃煤改燃气工程、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节能节电工程、环保除尘工程、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已经建成并投运。”马立鸣说。

目前,在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中,已经有恒业、瑞银、合鑫三家公司试生产,并准备在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铜等有色金属深加工方面扩大投资和进行技术改造。

除了环保之外,对于园区的定位,灵武市也曾有过犹豫。在灵武再生示范区东面已经存在一个国家级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那么,这样一个县级市所属的经济示范园区又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它将如何处理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关系?

“我们处于宁东一号工程的范围内,属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宁东能源的组成部分。”马立鸣解释道。

实际上,灵武再生示范区二期工程主要是针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而规划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面积约为3500平方公里的煤炭富集区――已探明煤炭储量273亿吨,远景储量13943亿吨,是一个全国罕见的整装煤田,被列为国家13个重点开发

的亿吨级矿区之一。

据了解,灵武再生示范区二期工程以引进和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高纯硅等项目为主,计划到2015年建成,预计年产值达9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

马立鸣解释说,“因为宁东主要是做煤炭、煤化工以及高纯硅,但是这样的大型集团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那些到不了宁东主战场的小企业就可以到我们这里来。”

一个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将未来的大部分希望寄托于比其更具实力,同时又有类似企业的能源化工基地身上,这是否意味着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将会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阴影下生存?

“钢都”是个梦

项目开工、企业入驻,一度让马立鸣雄心勃勃。

目前,灵武再生示范区一期规划面积5000亩,已经完成了4000余亩,与之配套的供电、供气、供排水、绿化、量化等配套工程也已经全部竣工,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立项。

2009年8月,一家以电子废弃物处理为主的公司――宁夏亿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出现在示范园区内,试图打造一条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废轮胎胶粉改性沥清制造,金属与非金属资源深加工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它上了两条生产线,一条是年处理20万~60万台废弃物的生产线;另一条是改性10万吨沥青制造的生产线。

不过,截至目前入驻的29家企业,其中60%的都是废旧汽车拆解企业。

马立鸣表示:“以前,都是一些小厂子拆卸,东拼西凑给你弄出一台车来,很多都是违法的。基于此,就在区上注册了一个兴捷报废汽车回收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公司的年拆解能力,去年达到了15万辆,这在整个西北地区是最大的,这也是我们园区的一大亮点。”谈及至此电话那头的马立鸣显得有几些兴奋。

而让他更为兴奋的则是,2001年8月灵武市与国内最大的再生资源企业――中再生公司签署了《中再生构建西北再生资源购销网络基地协议》,按照协议,中再生公司计划在灵武投资3亿元,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产业基地。

据了解,“中国西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是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国西北地区建设的第一个投资过亿的项目。

该项目一期工程占地200亩,预计一年后竣工投产,届时将形成年处理废旧钢铁20万吨、电子废弃物30万台的加工能力,共处理各类废旧物资50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超亿元的目标。这个基地的原料来源就是整个西北地区收购的废钢,届时销售人员会将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废钢全部运到这个基地,进行加工、打包,然后运往中再生的轧钢厂。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3篇

目前,我国废物回收再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废物资源化已经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利用被废弃的资源?如何完善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此,《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了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温宗国。

CEI:现在都在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目前我国的废物循环利用的现状如何?哪些领域的废物循环利用做得比较好?

温宗国:近年来我国废物资源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每年增速达到10%20%,约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60%以上。预计伴随我国废物资源化处理规模与再生产品价值的进一步提高,2015年废物资源化年产值将达到约2万亿元,回收的再生资源量将达到2.2亿吨。目前,我国已有许多规模化的废物资源化骨干企业和大型基地,再生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我国已成功突破了废轮胎资源化的高值利用技术链条,实现了再生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并被应用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天津滨海新区等标志性工程建设。但同时,废物资源化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我国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尚无法满足废物资源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需求,再生资源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处于低端。“十一五”期间,我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城市垃圾资源化等领域的重大成套装备研发取得较大进展,在这些领域的废物循环利用做得都比较好。

CEI:在你看来,我国产业废物循环利用的优势和不足主要在哪些方面?

温宗国:目前我国产业废物循环利用的主要优势是:废物回收量大,有价成分含量高,就业人口比较多。例如,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废旧机电产品、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轮胎与废橡胶等社会消费品进入报废高峰期,每年回收量达到2亿吨以上,这些废物都富含有资源,资源回收潜力大。此外,废物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从业人口数有几千万。

不足之处主要是:产业废物成分复杂,再生利用率,再生附加值价值低,二次污染严重。尽管社会废物回收率与处置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尚未实现有序回收与合理利用,基本依靠手工拆解和分选其中的价值较高的成分,大量伴生组分形成新的污染物排放。这同时也使得废物综合利用率仅约40%,城市垃圾资源化不到10%,许多再生产品以建材等低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

CEI:推进资源再生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发力的重点应在哪些方面?

温宗国:我国应当重点寻求收运系统的突破。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收运系统运营粗放、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信息统计、废物物流定位跟踪、优化调配管理、实时检测监测、收运分拣过程的高效预处理等集成技术。我国目前废物收运效率不高,流向无序,许多正规企业收不到产业废物和再生资源。我国应加大废物循环利用的立法工作、制度建设和产业政策制定,确保废物流向环境友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例如,尽快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定再生产品的标准和废物资源化特许经营权、合同循环服务制度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推动若干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引领和支撑废物资源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例如,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对外依赖性大,许多方面都需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CEI:国外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上,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温宗国:在国家战略上,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了绿色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我国对废物资源化的产业内涵在战略上并没有得到明确,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缺乏有效产业政策与市场调控手段。美国废物资源化产业每年产值达到2400亿美元,回收利用社会废物再生资源达到1.25亿吨,规模与我国基本相同,但单位废物资源化产值是我国的4倍。我国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强化有价成分提取利用,提高资源转化效率,推动再生产品高值加工,重视二次污染控制,使得产业发展朝着清洁化、高值化、规模化发展。

国外在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提倡“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企业回收废旧产品并利用“再制造”的绿色新技术,将废旧产品中可以再用的零部件用在新产品的制造中,节约了大量资源,减少了大量污染。自上世纪90年代后,德国开始重视有利用价值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出台了一批法律法规,把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对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要求。

CEI:目前已出台了哪些关于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在你看来,哪些地方还需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扶持?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11-03

1 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现状

2002年,由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发起、再生资源从业人员加入的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成立,编制了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规划。以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为纽带,经过多年的发展,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1.1 回收站

在居民区内或者在企业聚集的地方建立了超过600家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专门用于收集居民生活过程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建设标准为:在城市(含县市政府所在地)按每1000户设立一个回收站;对乡镇的废旧物资回收,依托贵阳市供销社已经实施的“万村千乡”农家店的村级综合服务(便利)店完成。在居民居住分散的区域以及不能设置回收站的区域配置流动收购车。每个绿色回收站不小于10平方米,工作人员平均定员3人。每3个回收站配置一辆微型货车。

对于生活性再生资源,在一般情况下,回收站对于生活性再生资源的处理方式是“日产日清”。而通常生产性再生资源的单次运输量都比较大,可以直接将其放入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上一层级,而不需要通过回收站,因此回收站的建立主要是针对生活性再生资源。

1.2 回收中心

按照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提法,回收中心也称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主要由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和报废汽车拆解中心组成。在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规划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功能应当是负责区域内各回收站所回收到的再生资源的汇集、储存、整理等作业,同时也可将生产性再生资源在此汇总、整理、打包。通过对废旧物资的预处理,增加废旧物资的附加值。而对于报废汽车拆解中心来说,基建工作已经完成,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功能。

1.3 集散交易市场

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一般应设置在城郊且交通便利的位置。在回收中心将再生资源整理打包以后,统一将其运输到集散市场交易。完成后,再将其运输到深加工中心进一步加工,以使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或者直接在集散市场出售给再生资源需求企业。

根据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规划,贵阳市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由贵阳废旧金属市场和闲置设备调剂市场、旧货市场和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组成。

1.3.1 贵阳市废旧金属市场和闲置设备调剂市场

市场位于贵阳市花溪大道69号贵州柴油机厂内,就改造后的规模而言,市场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4600平方米,货场面积6200平方米,停车场3100平方米。同时,设置20吨地磅及吊装设备。市场经营户主要以经营废旧物资、残次钢材、闲置设备等为主。市场拟设财会、保卫、行政等部门提供协调、管理、监督等服务。

1.3.2 贵阳市旧货市场

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经过前期基础调查而进行筹建,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解放西路,市场建设规模13762.46平方米。既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居民卖废、旧难的问题,又达到了城乡互补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可再生资源的良好回收。

1.3.3 贵阳市废旧物资交易市场

在贵阳水口寺红岩村筹建,建设规模为10800平方米,主要经营报废汽车拆解中心和废旧物资分拣中心拆解进行预处理后的各类废旧物资。

1.4 加工中心

根据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规划,贵阳市再生资源加工中心拟建在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设想的主要运营项目有:

①将回收后的大量废塑料、废纸、废旧电器、废铜等废旧物资采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设备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使其变成具有高质量的品牌产品和生产原料,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产业发展。

②对回收的家用电器进行鉴别,将还具有使用价值的电器进行维修、清理等处理后,送到旧货市场出售。对无法再使用的废电器送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进行拆解,最大限度地回收有用资源。

1.5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信息系统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信息系统,可覆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回收管理、仓储管理、分拣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和查询决策等经营管理内容。可通过其开设行业自律、政策宣传、教育培训、信息资讯、合作交流、管理咨询、鉴定认证、技术推广等综合服务功能,搭建起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再生利用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

目前,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信息系统,尚处于规划设想中,但在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规划中,已经提出要建设一个适合贵阳市使用的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和适合该系统的运行环境,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2 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存在问题

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在总体看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很高的物流技术应用水平,简单拆解再生资源并进行分类销售是其主要的层面,深加工环节极为缺乏,资源资源的效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无法实现成本利用的最大效益化,而且有可能会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整体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集中表现为如下问题:

2.1 对利用再生资源的意义认识不足

市民整体缺乏再生资源的利用意识,很少有人会自觉维护社会环境,主动参与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废旧物资经营者的社会地位不高,仍被当作“拾破烂的”,会在经济活动中受到市民的排斥。

2.2 对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认识不足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工作的大多数人员,因为对现代物流理念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认识上的缺乏,无法真正理解现代物流所具有的特征,如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等。类似于收集、分拣和处理等单个功能活动,是他们当前所停留的认识层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无法充分的认识到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特点以及运行规律,无法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系统的设想和构建。

2.3 回收利用率低

贵阳市总体再生资源有效回收利用的比例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废钢铁的回收量占整个社会回收量的65%,废纸、废塑料、废橡胶约占45%,其他可利用资源特别是新生的电子废弃物资源流失更加严重。目前,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不完整,大多数经营者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由于回收渠道多元化,加工利用手段落后,产生的附加值低,导致许多原本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塑料、橡胶、玻璃等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变成生活垃圾。

2.4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主体基础设施落后

从物流的角度而言,贵阳市相当一部分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及个人,普遍存在露天存储再生资源、全手工装卸搬运再生资源,以及道路运输的不规范等现象,落后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基础设施使得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效率低下,在整个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过程中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通常来讲,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是为了“二次资源”被更好的利用,但是,在其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一定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致使回收利用不当会产生大的负外部性。就目前贵阳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而言,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存在过多的追求回收数量,而忽视对回收物流整个过程的优化与整理的现象,因而在回收物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2.5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

电子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也随着不断加快的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而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电子产品被列为污染环境的“危险物”,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机物。目前由它们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电子废弃物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规范的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体系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在贵阳市建立,也没有具有相当规模的处理工厂。

2.6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不健全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是再生资源得以重新利用的保障和前提,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一般由点多面广、功能齐全的现代回收物流网络、集散交易市场和先进的综合利用加工中心三大部分组成。目前,无论是回收物流流网络中的回收网点、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或集散市场,还是综合利用加工中心,均尚未形成规范、有效、健全的系统。

2.7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信息化程度低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主体逐渐已经开始采用信息技术,但究其发展而言明显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复杂形势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管理所具备的特点,在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服务的资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必须保证再生资源回流物品信息准确并且充足,这可以极大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发展。

2.8 管理职能交叉,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及供销社和物资局自身的改革,再生资源行业企业准入许可制度取消,行业进入门槛降低,众多个人和企业纷纷涌入。而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行业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商务、公安、工商、城管、环卫、街道、居委会等,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在管理上没有确定性,较多交杂,各种管理职能相互交叉,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根本难以形成。更何况,不健全的行业体系,不规范的经营模式,所造成的隐患严重影响着税收、治安、市容、公用设施安全。很多没有经营证件的商贩大行其道,乱收乱购。经常做出惊扰市民的行为,另外间接导致的恶有恶性竞争、地下收购、污染环境等,使得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协调体制的形成对于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而言有一定的困难。

3 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优化

3.1 科学统筹,全力打造“三网三点”模型化结构体系

从循环经济思想的角度出发,可以设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由相互关联的三大系统组成。即社会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社会化的再生资源拆解及加工利用系统,社会化的废物无害化处置系统。从而形成再生资源通畅、有序的物流平台;规模化的回收品种分类标准制订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平台;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规范管理平台;具有再生资源的市场交易网络特征的信息平台。推动再生资源行业从松散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效益型方向转化。

由此,可以设想贵阳市再生资源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的目标为:将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体系分解建设为三大网络和三大节点的模型化结构。

3.1.1 三大网络

3.1.1.1 覆盖城乡便民服务的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根据合理布局的原则,贵阳市未来可以利用3-5年时间将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在90%以上的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具体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开展:

①回收站点应符合相关标准。回收站点的设置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文件下达的标准,这可以已建设的贵阳市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为参照进行建设。一般而言,简易收购站点要配备绿色遮护栏、遮阳伞和必要的设备,并一律标注国际通用的再生资源无限循环标识。社区固定收购站点的营业面积不应低于10平方米,建筑设计及装饰装修要与社区环境相符,要突出绿色环保主题。流动收购车由各区、县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统一设计,统一管理。

②从业人员的组织与管理。首先是对本市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进行优先招用,让其中符合条件的来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如果录用人员不足,可以组织具备资格的外来人员参加。进入工作岗位后,其日常业务管理由区、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就业登记、社会保障与劳动事务管理则由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从业人员服务规范由市商委负责制定,并且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服务规范,由市劳动保障局进行统一的培训大纲教材的开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可由区、县劳动保障局会同区、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及社区所在街道、居委会组织,并进行职业培训,相应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在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个人及收购站点,包括在各社区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站点,均应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开展经营业务。

③收购品种。除国家、市政府法令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品种外,应尽可能多的开展回收物流种类,随着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规模的扩大,配合垃圾减量,逐步增加收购品种,广开再生资源回收渠道。

3.1.1.2 工业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针对工业废旧物资回收组建专门化的网络,全面提升对工业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的组织化管理程度。具体实现的办法是通过专业的回收公司来进行工业废旧物资的收购、拆解和转卖,这样,通过专业设备和工艺流程,对集中后的工业废旧物资进行综合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商业价值。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也可进入集散市场进行交易,或者直接流向利废企业。

3.1.1.3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管理信息网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架构一个完整的,覆盖城乡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可以对再生资源的供求信息进行和撮合成交,对再生资源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指导等。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建立准确快捷的信息采集系统,对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物流领域的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其次,建立并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信息处理系统,从入口到最后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信息跟踪处理,显著缩短回收物流处理周期;最后应当建立可靠有效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更新供需信息。

3.1.2 三大节点

3.1.2.1 回收中心 通常一个区域设置一个回收中心,主要负责对区域内各回收网络所收集的生活性再生资源进行汇集、储存、整理等作业,同时也可将工业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所收集的工业废旧物资在此进行汇总、整理、打包。

3.1.2.2 集散交易市场

①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设立。集散市场应符合城市服务功能与环保要求,与居民区相对隔离,避开高等院校集中地区,且便于运输。再生资源市场须按规划设立,不符合规划的应及早迁移。申请开办再生资源市场的,要经有关部门审批,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取得《市场登记证》后方可开业。

②集散市场功能与设施。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应同时具有储存、集散、初级加工功能,必须配备污水、污油及固废处理系统,且备有合格、完善的消防设施。储存场地要相对固定,有围墙隔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为确保运输车辆出入通畅,市场内应有规划合理、符合公安消防要求且无障碍的通道;有可对再生资源进行初级加工的必要设备。场内每个摊位经营面积不应太低。再生资源市场必须实行服务区、经营区分离;摊位内实行储存区、工作区分离。服务区、经营区、工作区要有与各自职能相符的设施。

③市场管理。应由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企业负责集散市场的建设,继而由不同的经营户来分包。对集散市场的管理由各区、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来负责同时进行一定的业务指导。各种管理制度如经营、治安、消防、外来人口、卫生及各工种岗位责任等,都应是市场应该具有的,区、县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可对其进行监督执行。依法对开办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进行登记,同时营业执照也是各个处于市场内的经营主体所应具有的,同时要严格按照市场分类管理的要求,对国家、政府的相关法律法律要严格遵守。

④再生资源加工。在集散市场完成再生资源的初级加工,对该环节各再生资源市场应充分利用,实现从一用到多用的改变,对再生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再利用。根据不同材质、用途对所收购的再生资源进行分类是各再生资源市场应该具备的能力,并是且能够实现初级加工,可能包括:

废旧玻璃类:实行分拣、加工粉碎后用做工业生产原料;

废旧易拉罐类:按不同材质进行分类,切割成瓶盖形状后用做生产原料;

废旧报纸书刊及纸包装类:实行分拣、分装后打包;

废旧橡胶制品类:分类分拣后按用途打包后用做生产原料。

废旧塑料制品类:实行分拣后加工粉碎成颗粒状,用做生产原料;

废旧金属类:分类分拣后按材质切割成型,按用途打包;

有条件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深加工基地,利用高新技术开展对不同种类和品质的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使其向最终产品的深加工方向延伸,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化,进而打造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3.1.2.3 深加工中心

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单纯的“买废卖废”企业势必为市场经济所边缘化。所以,加工中心承担的职能一定是对再生资源的深加工。即对初加工后的再生资源产品进一步加工,以增加其附加价值,提高再生产品的售价。对贵阳市来说,再生资源深加工中心可考虑建设专属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这样,就能够方便建设比集散市场更完备的污水、污油、固废处理系统;且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提高企业效益、降低运营成本,这也是产业园区能够吸引再生资源深加工企业入驻的主要诱因。

关于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发达国家所采用的空间模式是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企业分散经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由此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在阳市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行业的发展方面,也应尽快建立起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使得不同类型的再生资源得到有效的加工利用,并尽可能在循环经济园区内设置深加工中心,以改变区域内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的局面使其向园区集中,使行业的集中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行业的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完整的产业链经济和行业配套体系能够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加快推进。

3.2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社会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必须有龙头企业做支撑。要推动再生资源企业规模扩张,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贵阳市应当在培育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可以通过增资扩股方式,组建新型的再生资源工贸公司,申请相应的商标,实施品牌建设,聚集起企业合力,进行有效市场扩张,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样,就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具体可以设想为以下做法:

3.2.1 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回收系统,以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为龙头,将社会零散收购队容纳其中,使得再生资源行业市场主体的自律引导作用得以发挥,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实现管理上的高效有序。所有收购的再生资源务必进行在制定场地的验收,从而统一再生资源回收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为确保货物的真实性,应在收购、整理加工、仓储和销售等基本环节进行收购政策关、品种关、安全关和质量关的严格把握。

3.2.2 对所有再生资源从业者和工厂均建立档案以备核查。推行从业者一人一档制度,档案包括身份证复印件、从业证明、近照等。

3.2.3 提高查验力度。再生资源类别要仔细甄别,拍照制成光盘存盘,特殊类别的再生资源附监测报告后再收购。

3.3 对接利废企业,建立社会化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系统,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再生资源行业是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骨干力量。贵阳市应当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以市场经济为手段,放大功能,广泛联合,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互为依托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发展平台,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利废企业的联合合作,延伸产业链,积极开拓终端市场。实现回收企业与利废企业的有效对接,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具体可实施如下做法:

3.3.1 对具有较新技术的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炼加工并利用复合材料的再生资源,流转单一质料的再生资源到相应的企业以实现再利用。

3.3.2 对销售对象实行总量和预警机制。利用由国税部门提供的利废工厂基本情况登记表,对其利废总量和废旧物资利用类别进行进一步核实,监督卸货时业务员应该随车到达利废工厂,比对当月销售量、合同以及登记标数量,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供货应立即停住,并向国税部门报告并核查。

3.3.3 废旧物资严格禁止向经营企业销售,原则上要将全部废旧物资就近销售给利废企业。

3.3.4 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是针对那些暂时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物,该处理由专门的废物无害化处理企业进行,要做到监管有效控制严格,以科学合理的拆解和加工处理废弃物,使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现象尽可能的减少。

3.4 实施项目拉动,增强发展后劲

从扩大经济总量,带动全系统再生资源行业整体规模效益提升的角度出发,贵阳市可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相应的再生资源建设重点项目。再生资源重点项目的建设,必将成为拉动再生资源产业经营规模和效益提升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万玉良,王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模式探索[J].再生资源研究,2006(4).

[2]章和杰,张琦.构建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路径探索[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1).

[3]王蓉,尹海萍.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第5篇

减量化

减量化(Reducing)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也叫减物质化,它属于输入端方法。对汽车产品来说,减量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减少进入使用领域车辆的数量,二是减少汽车制造、使用中消耗的物质。一种产品是否进入消费领域,与该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当国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轿车开始进入家庭,其后,随着收入的增加,汽车,特别是轿车拥有量增加的速度加快。我国的汽车发展也符合这一规律,国民收入从2002年开始达到轿车进入家庭的水平,目前正处于快速增加的状态。图1是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网站的我国汽车产销量数据绘制,再次证明了国外的经验。从图1中可知,近12年来,有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都是以超过两位数字在飞速增长,这自然不符合减量化原则。但符合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的这一国外发展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在可预见未来的快速发展,对运输工具的需求会增加;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轿车进入家庭步伐越来越强劲,我国现正处在家轿快速增长期,这可以从乘用车产销量的数据上得到证实。所以,汽车产销量增长的趋势很难停下脚步,更难出现负增长。

减少汽车制造、使用中消耗的物质,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减轻单辆车的重量来减少物质的使用量,即车辆的轻量化,主要内容有重新研究、设计、开发新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结构,使用新结构材料;二是研究、开发新的制造工艺,以节约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三是研究在使用中消耗较少物质的车辆,如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维修成本,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等。这些工作是各汽车公司、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研究的课题,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更进一步发展则困难重重。在当前的我国,对汽车产品来说,减量化只能通过汽车轻量化和减少汽车制造、使用中消耗的物质来达到,汽车产品的年销售量不会减少,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再使用

再使用(Reusing)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或尽可能多种方式、方法使用消费品。再使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服务的时间和强度,防止过早成为垃圾。废旧汽车有三种再使用方式:一是汽车直接再使用:如报废车辆的状态好,可以直接再使用,但使用过程中维修费用增加很快,甚至在不太长的使用时间内,就会超过车辆的价值。同时,我国车辆报废标准《汽车报废标准(1997年修订)》、《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了严格的申请程序;直接再使用受到经济性和政策方面的限制。二是车辆部件的再使用:当前,汽车大都采用等寿命设计,报废汽车中一些部件即使还能使用,再使用寿命也很短,性能也变差,维修成本高,直接再使用汽车部件从经济上和效益上都不可取;更关键的问题是,2001年6月1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细则》(称307法规)规定:拆解的“五大总成(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方向机、前后桥、车架)”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报废汽车“五大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装汽车。这些规定禁止汽车上主要部件的再使用。三是零件的再使用:由于产品中各个零件的使用条件、受力状况不同,零件的寿命相差很大,报废产品中的一小部分零件完全可以再使用。对废旧发动机的研究表明,可以直接再使用的零件占23.7%[6]。可以直接再使用的零件,在拆解时,需要采用对零件无损坏的技术和方法,这种拆解比较费时费力;可以直接再使用的零件多为受力不大、不太重要的零件。对拆解下来的零件,还要经过清洗,检查,包装[9]。在我国,307法规中也规定拆解的其他零配件能够继续使用的,可以出售。国外,汽车零部件的再使用比较普遍和规范,有清晰的再使用零部件标识,一般用在汽车维修中;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再使用才刚刚起步。在我国,汽车和其部件直接再使用从经济上、性能上和效益上都不一定可取,同时,直接再使用受到政策、法规的限制,“五大总成”不允许直接再使用;要想发展汽车产品报废后直接再使用,必须改变现行法规的限制。目前,只有汽车的零件可以直接再使用,但能直接再使用的零件数量、种类、价值都有限。

再循环

再循环(Recycling)原则要求对报废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把废旧物质返回到原材料生产工厂,当作生产材料的原料。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作为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汽车上金属材料重量约为75%~85%,其中还有部分贵重金属,废旧金属零件可以直接作为炼钢厂的原料,车辆上重量第二的是塑料,在清除表面的涂装后,大部分塑料都可以当作原料直接回用。材料再循环可以节约生产材料过程中开采、运输、冶炼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动力,同时也不会产生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这符合再循环原则。307法规也规定五大总成必须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但研究发现,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原材料价格只占成本的15%,另外85%是零部件制造过程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设备、工具损耗成本和管理成本构成的附加值[9]。不同部件的附加值所占的比例不同。但不管什么零部件,如果直接再循环,则零部件上的附加值就全部浪费掉。我国已经建成了政府严格管控下比较完整的废旧汽车回收和汽车拆解市场体系,车辆上的金属材料基本上都能够送回金属材料生产厂,作为冶炼的部分原材料,其它材料,如塑料和车辆上的废油、废水、废电池液回收比例还不高,特别是废液,还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和管理体系,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与发达国家比,整体的技术水平不高,除金属外,其它材料的利用率还不高。汽车上大部分零件都可以再循环,但再循环会损失附加值;对于高价值、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直接再循环不是最好选择,只有对那些毫无再利用价值的零部件,才采取再循环方式。

再制造

再制造(Remanufacture)原则要求对报废产品进行再生利用。废旧产品通过批量的方式制造,对其功能再造,使其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周期。再制造原则是把输出端与输入端连接起来的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变成再生产品,变废为宝,并减少终端废弃物的处理量。再制造是以废旧产品的零部件作为毛坯,使用高技术手段,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对其进行再制造加工,一般需经过拆卸分解、清洗检查、修复加工、重新装配、调整测试的全过程,将废旧产品恢复到新品状态,具有和原产品一样使用性能的过程。汽车产品报废时,车辆本身和大部分部件的性能或使用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车辆的零件并不全都失效。报废汽车上零件状态是复杂的,可以将其分成三类:一是零件确实到了寿命周期,完全失效,如密封用的橡胶类零件,塑料类零件等;二是零件局部受损,失去了功能,如发动机的曲轴轴颈磨损、活塞磨损、缸体气缸磨损等;三是零件的状态完好,功能没有损失,剩余寿命还较长,如缸盖。再制造中处理三类零件的方法为:第一类零件直接报废,更换新件。第二类零件需根据情况,没有修复价值的,或者修复性价比不高的,直接报废,更换新件,如活塞,这类零件只占少数;有修复价值的,修复加工后再使用,如曲轴、缸体。第三类直接再使用。上述的第二类零件,在废旧产品中占据大多数,如报废发动机中需修复的磨损件占62%[9],国外采用换件修理法和尺寸匹配修理法,尺寸匹配法用于两配合零件,两零件都磨损后,只更换其中一个零件,更换零件的尺寸较大,要弥补原来磨损的间隙,如发动机再制造中,只更换尺寸较大的活塞,缸体继续使用。我国学者提出了创新的思想和方法,用磨损件做毛坯,利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修复磨损部位,使尺寸恢复,性能恢复或提升,如修复曲轴表面的磨损。再制造作为一种循环经济的方式,有如下优点:

1.节约成本

再制造产品的成本C由以下项构成:C=C原材料成本+C制造成本+C管理成本(1)式(1)中:C原材料成本=C报废件价格+C更换件价格(2)原材料成本包括购买报废产品的价格和更换零部件的价格,报废汽车或部件很便宜,国内目前废旧汽车零部件基本上是以废铁的价格交易,国外相对高点;需直接更换的零件大部分为橡胶件和塑料件,数量较少,价格更低。所以,再制造原材料成本低。C制造成本=C能源动力成本+C辅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C修复加工费用+C设备折旧费(3)式(3)中,制造成本包括制造生产中消耗的能源动力、辅助材料、劳动力成本、修复加工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的加工序少,且大都是消耗能源少的工艺方法,整个加工时间短,所以C能源动力成本+C辅料成本很小;只修复部分零件,修复是以磨损件为毛坯,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修复,修复工序少,所以修复成本C修复加工费用比新件低很多;整个再制造工艺过程短,再制造,需要的加工人员少,劳动力成本C劳动力成本低,再制造工序少,使用的设备少,也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C设备折旧费低;所以,合计起来C制造成本较低。管理费用C管理成本较低,由于再制造过程工序少,需要的劳动力少,管理费用相对较少。综合起来,与新产品比较,再制造产品的成本很低,其终端的销售价格一般为新产品的50%。

2.节省资源

首先,再制造节省原材料:再制造过程中,一部分零件可以直接使用,需要修复的零件,多利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修复,消耗的资源很少,只有少数零件需要更换新件;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研究表明,可直接利用的零件数量占23.7%,重量占14.4%,价值占12.3%,经再制造加工可以使用的零件数量占62%,重量占80.1%,价值占77.8%,其余为需要更换的零件。所以,资源的节省是再制造的突出优点,节省材料可达70%。其次,再制造节省能源消耗: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过程中,工序少,一些零部件可以直接使用,或经过修复使用,没有大量的加工过程,加工工序消耗的能源、动力少,研究表明,可节约能源60%[9]。最后,再制造还能提升产品性能,如通过对发动机的再制造,用电喷系统代替化油器,可以提高再制造发动机的排放水平;对机床进行数控化再制造,或在再制造中,用更先进的数控系统代替原先的数控系统,都可以提升机床的性能。3.保护环境首先,再制造需要更换的零件相对较少,有一部分件可直接使用,大部分零件是用磨损件为毛坯,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修复,这些修复件免去了其原始制造中金属材料生产、毛坯生产的全部及后续切削加工、材料处理中的大部分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所以节约了能源消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废液、固体污染物也大大减少。其次,由于再制造变废为宝,直接废弃在环境中的汽车零部件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减少;欧洲在2002年直接填埋的报废汽车不超过15%,到2015年,要下降到5%。最后,再制造中,直接更换的零件和再制造过程中产生一些废物,作为固体废弃物,但都较少,废弃物总量少。再制造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3000台斯太尔发动机再制造的统计结果表明,可直接再利用的零件数量占23.7%,价值占12.3%,经再制造后可使用的零件数占62%,价值占77.8%,需要更换的零件占数量的14.3%,价值的9.9%。共可回收附加值3.59亿元,节省金属8.5kt,节电1600万度,减少CO2排放13~17kt。汽车及其部件再制造是有效实现资源循环、减少对环境污染最有效方式。

4.增加就业

再制造既具有制造业的特征,又具有服务业的性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年产3000发动机的再制造公司,雇佣员工330人;美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从业人员有两百万人;预计在10~15年后,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需要从业人员超过800万。废旧汽车零部件通过再制造,延长了产品寿命、节约材料、节省能源、降低污染,有效地利用了废旧产品中的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废旧产品中的剩余价值,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是解决我国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难题,实现汽车循环发展模式的最重要途径。发达国家早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再制造产业体系,美国二战中是就开始出现再制造,2005年,再制造产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值占60%,再制造企业超过7.3万家,欧洲、日本也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我国从2008年才开始废旧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试点,目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最关键是受产业政策的限制,无报废零部件的来源。

结论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汽车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减量化只能在减少汽车制造、使用中消耗的物质方面做文章,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减少汽车产品的销量;再使用受到我国政策的限制,也受到报废产品本身可直接再使用比率不高的制约,只有汽车上有限的零件可以直接再使用;再循环是我国汽车产品循环经济中唯一发展比较完善的模式,但只利用了构成产品的原材料,浪费了产品或零部件成型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再制造能变废为宝、节约成本、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就业、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从多方面看,都是一个最佳的再循环方案。但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存在产业政策的严重限制,为加速其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撤消产业政策限制。307法规禁止从汽车拆解企业获得报废汽车最有再制造价值的5大类部件产品,这从头上掐断了再制造废旧汽车零部件的来源,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只有在灰色地带中求生存,发展就难以提上日程。所以,当务之急是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细则》办法,或者修改其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