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文创与管理

数字文创与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文创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文创与管理

数字文创与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数字化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显著提高,促使我国的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其中教育行业尤为突出,得到质的飞跃,各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数字化管理高校档案方式应运而生,高校档案管理需要不断创新,紧跟时代的脚步,紧扣时代的需求。今天,本文就以“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为主题进行探析。

1.高校档案管理创新

据调查可知,现代管理方案是我国各高校进行档案管理创新以及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必要前提和必然基础。现代管理方案中具有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形式,我国各个高校有效结合先进的管理形式,从而能够有效打破传统落后单一的档案管理形式,促使高校档案管理能够进行有效创新,高校档案管理形式能够逐渐变得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笔者通过查询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形式发现,将传统档案管理形式与现代化档案管理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现代化档案管理形式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占据空间较小,有效减少教学资源的流失,档案信息储藏形式丰富多样。

2.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具体含义

据调查可知,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OCR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摄影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能够把各种各样载体的高校档案资源巧妙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存储方式呈现数字化趋势,运用网络化的形式将诸多档案信息进行连接,进而结合计算机系统来统一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结构性、有序性的高校档案信息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推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显而易见,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是必然发展趋势,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顺应时代潮流,高校档案是一种原生资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3.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个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高校档案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统一性

众所周知,我国各个高校的发展时间以及发展形式都存在差异性,从而促使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统一性。各个高校的发展时间不同,从而导致管理技术存在差异,进而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没办法进行统一。并且,高校档案管理室的设施应用的效率以及使用时间也存在不同,种种因素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统一性。

3.2档案管理形式缺少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发展趋势逐渐演变为数字化管理。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越来越重视。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多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局限性,档案管理形式缺少创新性。由此可见,高校档案管理应该具备创新观念,紧跟时代的脚步,紧扣时势的需求,进而能够促使档案管理不与时代脱轨。

3.3构建的档案数据库缺少实用性

目前,我国在投资高校管理经济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没有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正因如此,我国多数高校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存在局限性,不能够及时更新一些优质的管理设备,从而促使构建出的档案数据库缺少实用性、档案管理形式比较单一、落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化,大大减少了档案管理的完善性。

4.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各个高校负责人应该针对档案管理创新以及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寻找促使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以及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并将措施加以落实,进而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具有创新性,并且能够做到数字化管理,有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以及查询相关资料,提出以下见解:

4.1完善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

各高校负责人想要有效创新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首先就必须完善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影响,开发出有效的高校档案管理软件。一般情况下,优秀的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必须满足各种各样形式的档案需求,做到“有求必应”;(2)数字化技术应用起来非常容易;(3)能够有效保障高校档案管理信息不受网络平台的约束。高校负责人应该结合以上三个特征来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创新,进而能够促使数字化技术满足管理人员的需求,保障档案信息的有效性。

4.2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

据调查可知,构建数字化的档案馆是推动科技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基础,能够有效创新档案管理形式以及档案管理方向。基于此,为了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以及数字化管理,我们应该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随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以及手工录入的形式将优秀的信息资源储存到U盘以及光盘等系统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使人们对学习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数字化的社会背景下,现代化管理形式应运而生。传统的档案管理形式已经不能与时代接轨,需要将其摒弃,从而灵活运用现代化管理形式,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从而能够推动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理念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勇.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164-165.

[2]季轩.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5):209-210.

数字文创与管理范文第2篇

记者:李总您好!请您为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创图科技的发展历程。

李欣:创图科技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3D数据压缩和网络传输技术的研发,于2007年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0年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正式授权。这项专利获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高度评价。公司的“3D云产业化应用”项目被评选为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多项自主软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软件产品。目前公司已积极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文化产业、智慧城市、游戏等领域,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产业的发展。

记者:我国10年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深入,科技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创图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有哪些成绩?

李欣:创图科技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致力于将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Sun3D)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领域中来,是2010上海网上世博会国内唯一的核心技术提供商,打造的“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创造了7亿人次的点击量,是实体场馆浏览量的10倍,开启了网上世博的历史先河,是国内公共数字文化走近百姓生活的首例。

世博会后,创图科技开发出了“城市公共文化云”,它是一个数字化的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将博物馆、展览馆、藏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3D数字化,通过云端推送实现跨平台、跨网络运行,同时还提供功能拓展接口、电子商务接入、文化知识百科等服务,实现网页上的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让公共文化服务既有创新的3D体验又能便捷的操作管理。对于市民它是老百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门户平台,让公共文化走进百姓家庭、走到百姓的身边,只需打开电脑、手机、电视就可以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足不出户、随时、随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对于政府,它一方面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另一方面,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不需要建筑和场地设施,也不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能使政府公共事业投入效益最大化。对于场馆,将嘉定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示、推介和体验,不论在任何地方(家庭、户外或任何一个公共文化设施),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终端(电脑或移动终端)参观和体验数字化城市公共文化场馆,查阅文化服务的资源和内容,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和资源共享。

记者:“城市公共文化云”的理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有应用的案例吗?

李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2011年11月《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时期结束前要将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效能提升,大力整合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制,让基层群众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共享文化信息资源,譬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演出等资源服务。党的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用科学的力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我国,公共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还很薄弱,文化惠民工程还没能真正传递到老百姓身边去。作为企业,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结合自己的技术,希望能够在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服务于民生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城市公共文化云”应用最典型的案例属创图科技为上海市嘉定区量身打造适合于嘉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制作和整合、专题门户网站的推广应用以及后台统一业务资源管理平台的支撑,来充分发挥出公共文化平台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并开发了桌面PC和移动手机两个窗口的门户,让居民不出家门、不出小区就能共享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宜居生活学习娱乐环境,为政府创建具有上海嘉定风貌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打下良好的基础环境。

记者:党的十指出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创图科技在新形势下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李欣:创图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技术是创新的,应用也是创新的。2012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莅临公司考察,称赞创图科技为闸北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杰出代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创图科技将继续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大力创新自己的技术,打造国外没有的特色。目前,创图科技正在各个城市打造“城市公共文化云”服务,将来,创图科技将推动全国的“公共文化云”服务,让全世界各地都能随时感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神,中国的魅力。

(本文责编:魏天巍)

李欣

数字文创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军事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涌现出慕课、创客、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以及虚拟实践等新兴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慕课+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慕课是指大规范的在线课程,SPOC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线上MOOC、线下导师制指导”,也被称为“后MOOC”时代。它将MOOC资源有效利用,取其高效、大数据分析、开放包容、翻转课堂等优势,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的教学内容,在小众私密的前提下翻转应用。

MOOC+SPOC+翻转课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给教改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模式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给了试点教员逐步认识和适应的空间。先学后教,才会让教有针对性。以学定教,才会让教有有效性。在线上,学员利用MOOC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进行自我评价。教员利用MOOC进行课程管理,及时掌握学员学习动态;在线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针对数据分析反馈的结果,教员需要将教学设计从知识层面向方法层面侧重。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多种形式,比如研讨、辩论、案例、头脑风暴、论文撰写、习题训练、问卷调查等,其主旨就是为学员学习提供科学的方法,推动学员学习专业化,激发兴趣,促进主动参与。同时,采取“线上与线下、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这种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创客教育模式

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来的不仅是慕课,还有创客教育。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当创客文化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就诞生了。可以说,创客教育是基于学员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其终极使命是培植以创客精神为实质的众创文化。

创客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重点在于引导学员更换惯性思维,激发学员的创意。让学员从自身岗位出发,从部队需求出发,从未来战场出发,勇于不断尝试和挑战,使其具有超常的好奇心,对细节有探究式的关注,大胆创意,主动创作,乐于分享。最终提高学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三)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将虚拟仿真与实物实验深度融合,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以下4个转变,即从主观命题向随机设定的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从实体化向数字化的转变;从理论向理实一体化的转变。

学员首先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其后,利用虚拟仿真系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根据模拟的未来战场瞬息万变的突发状况,进行对抗竞赛、通关练习,学员在虚拟训练中对知识结构进一步细化,对关键问题、重难点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在虚拟实践学习中,熟悉装备的使用、操作、维修以及突发状况的处置。

通过部队大型的综合演练和技术能手考核,锁定各专业领域掌握“绝招”“绝活”人员,通过示范引领、技能展示和传帮带等活动,提升学员对装备实操使用、挖潜增效、应急排障的能力,培养出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改变

新的教学模式的运行,使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新要求

2000年伊始,“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网络教学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成为院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军队网络教学平台”的升级,以及全军梦课学习平台的建设及推广,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军营成为了可能。

1.在融合开放建设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爆炸式增长,涌现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加快突出姓军为战、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要能够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精品网络课程、学科信息资源等建设成果,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是建设数字化资源的基本原则。

促进信息化和军事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院校与院校、院校与部队、军队与地方的密切合作,多组织、参加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交流探索。拓宽视野,确保数字化资源建设立意高远、理念新颖、务实有效。以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为主,打造一大批“含新量”高的具有较强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优质信息资源。

2.以在线课程建设为主,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

数字文创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图书馆+ 个性化阅读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分类号 G250.7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0.002

The Promotion of Library+ Model

Xu Yaoxing

Abstract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library +” service model, adhere to the perple-centered concept, fully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readers, and strengthen the customization. Through the deep integration with other industries,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extend the service to the grassroots and the common people, and create a new format, open up new space. Also,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let the rural area use the public digital culture services.

Keywords Library+. Personalized reading. Public digital culture service.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省市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数量达到113个,其中国家一级馆99个,走在全国前列。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阅读习惯、获取知识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同样面临图书馆运营服务模式转换的严峻挑战,创新势在必行。根据国内外的最新实践,需要大力推广“图书馆+”模式,实现个性阅读、及时阅读,使阅读无处不在。

现代公共图书馆要以人为中心。现代公共图书馆不是旧式藏书楼,不仅仅以藏书为目的,更要以人为中心,将满足群众的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一方面要满足读者对于充分开放的需求,节假日和下班以后也要开放,有条件的要开办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另一方面,买书、藏书也要充分尊重读者的意见,加强个性定制,提高借阅率。“图书馆+”模式适应了这一需求。许多发达国家走在前列,我们要因地制宜,迎头跟上。近期,南京图书馆开办了惠风书堂、咖啡屋,同时开发了文创产品,特别是启动了“陶风采――你选书,我买单”计划,把新书购置权部分交给了读者,效果显著,好评如潮。这仅仅是南图发展模式转换的起点。

“图书馆+”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借还书的固有方式,通过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业态,为图书馆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图书馆+书店”是融合的典型。既可以同图书馆外的书店合作,也可以将书店开到图书馆内,还能通过读者将书店所售书作为馆藏书借阅回家,实现图书馆采购的“定制化服务”。“图书馆+咖啡屋”,则是将服务触角广泛延伸。既可以将图书馆开进咖啡馆,也可以将咖啡馆引进到图书馆内,实现品咖啡、阅读二者兼得。此外,“图书馆+文创”“图书馆+生活便利区”“图书馆+银行”“图书馆+酒店”“图书馆+医院”等服务模式也正在兴起,让图书馆服务融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文创与管理范文第5篇

“互联网、电子媒体等技术的大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出版印刷业也不例外。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华联印刷选择迎接挑战。”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敏在华联印刷“云映像”文创中心揭牌仪式上如是说。“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20年后,技术会发展和应用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不可能确切地预知20年后印刷数字化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朱敏对记者说,“我们能做的只有超前一步去把握,适时启动变革转型。”

文创中心:创意让产业链走得更远

经过10年的探索与发展,华联印刷已经跻身北京市书刊印刷前3位,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之一。但华联印刷并未安于现状而裹足不前,凭着女性独有的敏锐触觉以及作为企业家的未雨绸缪,朱敏带领华联印刷开始向新的领域挑战。

结合华联印刷自身的实际情况,朱敏对探索文化创意的新路径情有独钟。“我们希望通过出版印刷与文化创意的结合与互动,延伸出版物印刷的产业链,与文化创意结合,拓展新的市场,依靠文化创意激发新的竞争力。”

华联印刷很早就在关注文化创意,经过两年的酝酿,半年多的准备,华联印刷“云映像”文创中心成立了。除了继续做好平面设计,新成立的文创中心将依托于华联印刷强大的设计力量,为出版界、文化界和艺术界提供IT信息服务、创意延伸产品以及艺术交流服务,让印刷服务于艺术,奉献于艺术。在文创中心揭幕仪式现场,华联印刷展示了“云映像”文创中心设计团队创意设计的众多别具匠心的本、册、皮质和大礼包类创意文化产品,以及艺术珍品复制作品和衍生品。

此外,还演示、介绍了在苹果、安卓等终端上的由文创中心设计制作的集成了文字、动静态图片、视频、音效、链接等多种效果与功能的精美电子书。朱敏还介绍,由华联印刷的上级公司中华商务自主研发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将很快向合作伙伴独立、保密开放,随时可以查询生产进度;此外,RFID技术在图书上的应用,将适时清晰地进行物流和库存管理。

不仅如此,华联印刷希望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更深入探索和更多尝试。朱敏说:“印刷是一种复制,在艺术作品复制的过程中,和艺术家就有了对话,慢慢延伸到艺术和文化的交流中。于是我们产生了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想法。”文创中心揭幕活动特地邀请了去年华联十周年暨法国巴斯蒂安家族艺术收藏展的合作伙伴――法国欧中协会,将继续尝试在国内文化领域展开新的合作。

朱敏说:“通过艺术和文化的交流,激发创意设计的灵感,通过技术的应用让创意转换成所见所得,通过创意设计让产业链延伸,在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

绿色环保:是责任更是一种态度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华联印刷在2013年的主打项目之一,而另一项主要工作依然是继续坚持走绿色印刷的道路。华联印刷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绿色印刷,把绿色印刷作为自己的使命。2003年企业就通过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12月,通过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底,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成为印刷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此荣誉的公司;2011年3月,首批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两年前,华联印刷制定了一个3年绿色印刷计划,包括3个方面、11个项目。今年是实施绿色印刷计划的第3年,到目前已经进行了6000多万元的投资,完成了计划中的9个项目,其中包括使用大豆环保油墨和水性环保油墨的中央供墨系统,采用免酒精润版液、水性覆膜胶、自动清洗装置,大量减少挥发性洗车水的使用,废物统一收集和分类回收等。华联印刷的这项绿色印刷项目在去年年底获得了北京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160万元的资金支持与奖励。今年,华联印刷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印刷的投入,除了探索与完成绿色印刷计划项目中剩余的2项――轮转机热能的回收利用以及使用免处理版材,还将投入和完善一些相关新技术和新设备,包括柯尔布斯胶装联动线、高效自动化平张纸胶印机等。

除了在生产上做到绿色印刷,华联印刷在管理上也奉行“节流”:缩减行政开支,完善采购程序,缩短生产流程,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此外,环保的意识与态度还体现在公司环境和员工生活的每一处:厂区内绿树成荫、鲜花点缀;节约用水用电,复印纸双面打印……崇尚节约、崇尚绿色的良好风气在华联印刷已蔚然成风。

朱敏告诉记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的节约,一点一滴的‘小钱’聚沙成塔,为企业节约经营成本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绿色环保已经深入每位华联印刷人的心中,不是口号,更不是招牌,而是华联人真切的人生态度。”

转型升级:牢固根基探索发展

如今,行业转型升级是所有企业面临的课题,书刊印刷企业尤其面临这样的艰难抉择――是继续留在生存空间极度压缩的老本行业务上,还是铤而走险突出重围,另辟陌生蹊径?“转型创新,是每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企业都在思考的事情。”朱敏说,“很多企业都在尝试:有转型包装的,有尝试数字印刷的,有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的,还有定位特定客户群体,做特色服务的……华联印刷也在思考,也在积极行动,尝试新的方向。但我们首先还是做好图书、期刊出版印刷,做好自己的事情。”

朱敏一直跟企业员工强调,一定要先把主业做好、做强、做大。为什么?因为现在主业还能赢利,而所有的转型升级都需要摸索,不仅需要资金的密集投入,还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所以,想要转型,要先要打好基础。只有先把基础做好,具备了转型的基础,才有转型的资本和能力。“虽然印刷术作为信息交流载体的加工服务手段的作用终将逐步淡化,但在短期内,比如说未来5年,印刷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地位不会受到强烈撼动。我相信,如果能做得好的话,将来一定是强者愈强。”朱敏强调,虽然现在整体环境不太好,但过多的悲观与抱怨于事无补,专心致志把自己内部的管理做好,挖掘自身潜力,才是积极应对之策。

当然,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印刷人也绝不可盲目乐观,绝不能无视新技术、新业态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应该正确面对挑战。印刷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依托自身优势,找准方向,才是关键。

身为女性经理人,朱敏有着女性的坚韧与踏实,“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坚持。在困难的情况下,你还能发展前进,你才能变得真正强大。面对困难,谁能咬牙挺住,谁就能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念。”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