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本市场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产权交易市场PE多层次资本市场
所谓PE即PrivateEquity,我们将其译为“私募股权”,它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本运作管理模式,专指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而产权交易市场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而出现的一个交易平台,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交易中的暗箱操作。
目前,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由分布于全国的200多个产权交易所组成,产权交易市场也属于资本市场的范畴,这是我国的特色。由于PE属于私募资本市场,按照美国的划分,这属于第三和第四层次,与产权交易市场同属于场外市场,这两者的发展一定能给场外交易市场带来新繁荣,也必定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为我国的“平民”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一、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PE在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已是全球股权投资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从2006年到2008年第三季度,一共有138支投资亚洲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了1005.3亿美元的基金,第四季度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三批产业投资基金,也将先后开展新基金的募集和设立工作。同时,中国社保基金首次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加之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这些都为中国和亚洲私募股权市场注入新的活力。PE在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促进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降低风险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金融风暴下,由于面对信贷紧缩、赎回压力、政府加强监管以及全球流动性冻结等压力,特别是受金融市场动荡导致杠杆效应减弱的影响,PE为大型交易进行融资的能力大受影响。正是这种压力使得PE在我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在近几年也非常快。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诞生之初是国资委为了方便国有企业改制而设立的交易平台,几经合并和重组。目前,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由分布于全国的两百多家产权交易所构成,其中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家交易所为中央管辖。除此之外广州产权交易所、武汉产权交易所和西部产权交易所等也颇有实力。近几年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近三四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成交额在2004年和2005年均高于股票市场的融资额,2006年股票市场有了大幅度的发展,融资额高于产权交易额。从这几年的数据看,产权市场交易额与股票市场融资额属于同一数量级。由于产权市场的交易量在融资作用上几乎等于股票市场IPO,同时中国企业众多,每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IPO量很有限,如果等待企业上市融资可能要花几百上千年,因而产权交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在经历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可供交易的国有资产也越来越少,交易对象已经从国有资产扩展到其它产权交易,比如林权、未上市公司的股权等等。因而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广泛的寻求与PE等机构合作,尽可能扩展产权市场的交易对象。
二、PE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重要意义
由于PE与产权交易市场同属于场外市场。PE最为关注的是具有投资前景的项目,产权交易市场在这一方面恰恰有其优势;而产权交易市场在目前发展中也需要进行业务拓展,PE可以增加其活力。具体来看,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相互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促进PE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PE的运作可分为募资、投资、退出三个阶段。在募资阶段,资本主要由社会上的机构投资人,如基金、社保基金、大学基金、慈善基金等,以股权形式投资给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阶段,资本由基金管理公司以股权形式投资给标的企业。在退出阶段,这些资本及其相应增值离开标的企业回到基金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人手中。然后照此过程复制。在这几个过程中,充分的企业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恰恰产权市场在这一块具有独特的信息优势。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承载了中央和地方数万家企业物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的流转和交易的任务,有着非常丰富的企业信息资源。PE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集中地对多个项目进行比较,从而将资金投入到最具有投资潜力的项目,提高投资效率。另外在PE的这几个阶段中,退出机制是十分关键的,在以往成功的投资项目从资本市场退出,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市,也可通过进入产权市场公开竞价转让。由于股票市场上市的条件非常苛刻,这会影响PE的顺利退出,真正通过上市渠道完成退出的仅占5%,其余90%以上的项目多为私下并购交易。由于产权交易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且产权交易所分布非常广泛,这为PE的退出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近年来随着产权市场的发展,其功能已不单是满足国有产权的转让,很多产权交易机构已由国资交易占据半壁河山转向了全方位为各类企业服务的经营模式。产权市场业已成为汇聚投资方和项目方进行对接的专业平台。产权市场的企业并购重组平台功能也为PE提供了通畅的退出渠道,利用这一平台,PE的退出就更为便利。因而我认为产权交易市场的业务平台和信息优势可以极大的促进PE在我国的繁荣发展,这也必将成为未来这几年PE发展的方向。
2、PE也可以促进产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产权交易市场最初是为了国有企业改革而服务的。发展至今,在可供交易的国有资产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产权市场应该探寻新的领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种背景下,PE与产权市场的对接为产权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最新的《中国产权市场年鉴》统计,其收集的全国80家产权交易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产权市场的成交宗数和成交金额继续放大,交易行情稳定增长。2007年,完成产权交易35718宗,成交金额总计为3512.88亿元,同比增长9.99%。其中,国有产权交易占比相对稳定,非国有产权交易则同比大幅上升。产权交易市场已经开始成为了PE发展的新的舞台,PE的广阔前景使得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大增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PE的发展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对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重要性在全球金融风暴蔓延的今天显得更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海外PE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大多数都是Pre-IPO项目(待上市公司),尤其是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基金投资的单个项目额度开始大幅度提高,由过去平均每个项目投资500万美元,上升到过千万美元。然而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走低,公司上市受阻,PE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样产权交易市场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三、PE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方式探索
既然产权交易市场与PE的合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将PE与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对接呢?借鉴北京、上海等比较发达的产权交易所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相关经验,本文认为可以有以下方式。
1、逐步建立产权交易所做市商制度
我们可以考虑在上海、北京等几家大的产权交易所以试点的形式吸收一部分私募机构人员为特别会员,逐步建立产权交易所做市商制度,以其示范效应为全国范围内的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提供指引。关于做市商制度,在股票市场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做市商制度与上柜的中小企业的特征比较匹配,它能使做市商的利润同其所负责做市的上柜公司证券之交易活跃程度(交易频率)直接相关,故该制度能够有效激励做市商挖掘信息,并为流动性较低的上柜企业的股票进行买卖双向报价,随时以自有资金或其所拥有的股票为交投不活跃的上柜企业的股票买卖造市。由于证监会严格规定产权交易市场不能切割,不能细分,不能标准化,这些都决定了券商很难在产权交易中充当做市商。这样可以探索利用有实力的产权交易所和私募股权机构合作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做市商制度。
2、各产权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应该在政策上多加以支持
为PE在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透明的、有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平台。在这方面,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包括伦敦亚洲基金、Cerebus、中美风险投资集团、摩根富林基金和扬子基金在内的诸多私募基金机构均与上海联交所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基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的项目领域,包括中小科技型企业、先进制造业、环保能源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房产企业等。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得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上海联交所各类投资公司收购项目分别占到产权交易宗数和总金额的12.76%和17.72%。从退出交易情况看,同期,投资公司转让宗数735宗,占比14.49%,成交金额261.35亿元,占比17.09%。与此同时,浙江产权交易所等其他交易所也都在积极探索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之路。除了产权交易所各自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举办全国性质的产权交易会,打造这一品牌的方式为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新晨
3、建立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
可以考虑产权交易所和私募股权企业之间建立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以这种深层次的方式进行合作。由于产权交易所拥有丰富的企业信息资源,私募股权类公司拥有大量的资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方面丰富的经验,这两者直接合作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投资效率,促进这两者的共同发展。
4、产权交易所应该细化规则
尽量区分PE和VC(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按“成长型”和“相对成熟型”特点细化交易平台,以便于不同投资风格的私募股权基金寻找合适的中小企业,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产权市场与PE的合作效率。
总之,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有利的发展机会,在宏观政策上和微观机制上努力促进PE和产权市场的对接。在这一轮金融风暴下,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时机,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这必将促进这两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走出实质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潘新平: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李连发、李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及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3]熊焰:资本盛宴——中国产权市场解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在资本配置的过程中,除了外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以外,内部资本市场同样发挥着配置内部资源的作用。而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使企业决策者会主动构造出内部资本市场,以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本优化配置和价值创造。我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内部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究其根源,低效率的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等外部资本市场条件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企业存在巨大的融资需求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资金,特别是我国企业现阶段面临迅速发展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更新,以及行业内外的兼并整合,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而经过体制改革后的现代企业,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不再是政府直接安排。
(二)银行信贷配给和信贷歧视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银行储蓄无法通过外部资本市场有效地转化为外部投资。而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行政干预使贷款投入与产值贡献率极不协调,资金不能流向高效部门,资源配置严重失效。同时,在信贷市场上,银行累积的巨额坏账损失诱发了信贷配给和“惜贷”现象。
(三)股票市场不够完善
1、股权结构特殊
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设计,股票发行上市资格一直是稀缺的“壳”资源,而且这种资格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股票上市这个宝贵的“壳”资源大部分被国有企业占有。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设立的目的之一是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造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和“产权虚置”等现象明显,股票市场很难发挥出其资本配置的高效率。
2、融资总量小
从融资总量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相对很小,还没有起到对银行主体融资的平衡作用。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股票市场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由于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外部融资常常出现信用约束和投资不足。于是,大量企业通过设立财务公司以及关联交易等渠道进行内部资本的配置。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异常活跃的兼并重组行为以及大量“系族公司”的涌现进一步扩大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形成中国比较典型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
(一)企业集团涌现
在外部资本市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存在内部资本市场的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缓解资本限制的有效手段,从而导致了内部资本市场对外部资本市场一定程度的替代。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内部资本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将企业目前可控制的资金进行重新配置,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最好的投资机会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跨地区和跨行业的经济联合体。中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作为现阶段企业的替代融资渠道功能已经初步显现。至2009年,仅集团性上市公司就有200多家。
(二)系族企业形成和发展
1、系族企业的形成
在企业集团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民营企业也出现“系”现象。民营系族企业的大股东通过各种方式在上市成员企业之间、上市成员企业和非上市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内部资本配置形成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将上市公司作为系族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互动的窗口和平台,借助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多、融资能力强等特点来缓解整个集团的融资约束。系族企业的内部资本配置手段隐蔽性强,牵涉面广,并且层次复杂。民营企业主要通过水平式控股、金字塔式控股和交叉持股三种方式实现对多家公司的控制。
2、我国系族企业的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证券市场出现了第一家民营企业同时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系族现象,此后,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关联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系族企业横跨几大行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复星系横跨IT、零售、钢铁、房地产、汽车和医药等产业;格林柯尔系涉足冰箱、汽车、轴承等行业(安青松、祝晓辉,2004)。而系族的金融链条也同样带来风险。中科系的全面崩溃、德隆系陷入困境等恶性事件就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局部金融风险。
(三)大批财务公司涌现
在我国,财务公司是依据《公司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为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筹集和融通资金,并提供中长期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隶属于大型集团,根据总部的要求并结合市场机制在集团内进行资本配置,是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重要载体。其本质是集团总部的投资决策和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于1987年诞生。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78家大型企业集团设立了财务公司。正常经营的财务公司资产总额8117亿元,负债总额7514亿元,所有者权益603亿元。
(四)关联交易频繁
1、关联交易与内部资本市场
关联交易已成为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方式。Reimund(2003)对德国集团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进行研究时,用集团公司对外披露的对附属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应收和应付款项余额表示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规模。滕晓丽(2006)也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数据来度量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因此,关联交易的频率和金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情况。
2、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情况统计
根据用CCER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关联交易。2004年,进行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2.67%,这一比例在2006年达到97.35%。在2008年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达58.15%。而2004-2008年间上市关联交易总金额达381,554亿元。
根据关联方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控制关系将关联交易分类后发现,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交易占较大比重,2004―2008年均高于50%,2005年达到83.5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借助控制权进行关联交易的行为,这正是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手段。
关联交易包括购销商品、劳务及其他资产、租赁资产、提供资金或赠与资产、提供担保和抵押、提供管理合同、研发项目、许可协议等等。在诸多类型中,担保和抵押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交易的45%以上。
3、关于关联担保和抵押
【关键词】西部农村 资本市场 制约因素 融资渠道
一、西部地区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1年11月14日,我国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共71家,占全国2294家上市公司的3.10%,总股本2844004.39万股,总流通股本2247001.49万股,总市值3944.70亿元,总流通市值2800.16亿元,每股平均价格为16.66元。西部农业类相关上市公司如下表所示: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农林牧渔行业的上市公司共有19家(其中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的14家,间接参与的5家),总股本975001.27万股,总流通股本771665.72万股,总市值1111.10亿元,流通市值819.75亿元①。在这19家上市公司中,从地区分布上看,有8家分布在新疆,有4家分布在甘肃,有5家分布在四川,有2家在云南。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业类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类上市企业数量较少。全国71家农林牧渔上市公司,西部地区10个省市自治区仅有19家,所占比例不到全国总数的1/3。
二是流通市值规模较小。从上市公司融资规模来看,西部地区的19家农林牧渔类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819.75亿元,仅占到全国同类上市公司流通市值总和的30.36%。
三是总股本及流通股本较少。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上市企业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分别占全国同类上市企业总股本和流通股本的35.85%和28.37%。
四是股票价格偏低。西部地区19家农林牧渔类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偏低,均价为11.84元每股,而全国同类上市公司的股票均价为16.66元每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上市企业分布很不均衡。其中新疆最多,有8家,其次是四川5家,甘肃4家,云南2家,其余6个省市自治区没有一家农业类上市企业。
六是上市公司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畜牧业(牛、羊)、棉花种植和梨等种植上,对于其他的经济作物(如小麦、水稻等)种植及家禽养殖、生猪养殖的投资相对较少。
总的说来,西部地区农业类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展比较落后,无论是总量还是平均水平都明显低于中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大都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还比较少,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资本市场的鼎力相助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地区融资难,资金是制约西部农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首要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必将使得西部“三农”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当前看,西部农村的资金获得渠道单一,几乎全靠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但由于农业自身所具有的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影响较大等特点与银行逐利性相矛盾,这就注定农户从信用社只能获得有限的信贷支持,没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就更无从谈起。因此,拓宽农业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要拓宽融资渠道,只有打破农信社信贷垄断的现状,引入资本市场、引入多元化资金,同时改革现行农村金融制度,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而这其中,资本市场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下几点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对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业企业通过上市,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可以大规模地筹集资金,打破银行信贷规模的限制。
第二,农业企业通过上市,可以打响农业发展的品牌,有利于引入外资,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为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获取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第三,农业企业通过上市,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为农户提供了便利和广阔的交易平台,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农业企业可以与农户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让农户参股,成为股东,将农户的存款和持有的闲散资金加以利用,不仅筹集了资金支持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还为农户提供了投资渠道,达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在西部农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对于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和农户收入提高等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会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制约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落后的西部农村长期以来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劳作观念固化,需要政策指导和新观念的引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由于历史沿革和农户传统观念的影响,都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劳作为主,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观念没有得到认同,这不仅造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关键的是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造成多年来农业的缓慢发展和农户劳作积极性的下降。这就对国家的政策引导提出了要求,政府对农户的引导和支持不仅可以颠覆农户的传统观念,让他们积极自愿的参与到大规模集体生产中来,而且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和促进农业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缺少经济效益高、还债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带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这其中强调了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而目前西部农村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龙头企业,其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严重限制。
第三,资金的短缺、投资的缺乏,造成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力度不足。西部地区多数省份拥有良好的、中东部地区所不具有的特色资源优势,然而,由于资金引入困难、投资招商困难、融资渠道狭窄等限制,特色资源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
第四,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未能充分展现出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地位。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森林、肥沃的土地等与农业相关的天然资源,云南、新疆、青海、、甘肃等部分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广阔的天然牧场,具备农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相当优势的基础,然而,这其中,除了新疆对其部分优势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外,其余省市均未能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的西部地区农牧业的发展。
第五,农业产业规划发展不清晰,龙头企业培育不得力,导致农业类上市资源缺乏优势。
四、西部地区典型涉农涉牧上市公司分析
西部地区19家农林牧渔上市公司中有14家是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我们在对各公司发展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它们的发展经验:
第一,定位明确。以上企业大都以搭建融资平台、加快区内优势产业发展为目标,公司成立以后,在做好自己的主营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采取合资合作、吸纳整合优势资源、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组建营销网络体系等方式,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壮大。
第二,采取科学的发展模式。这些上市企业所采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即“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能够很好的整合天然的自然资源、优良的农业发展基础和融资平台,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以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和重点,通过其发展带动其他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从以上企业建立之初所从事的生产作业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和重点,在逐渐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农牧业的发展,增强其优势产业的辐射力度和广度,以此来促进区域农牧业的发展。
第四,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无论在成立之初还是快速发展中,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财力、人力、物力和政策的支持。政府通过其广阔的对外联系,为企业寻找并建立的稳定的销售渠道,不仅鼓舞了企业的发展信心,还为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此外政府所制定的鼓励政策和指引措施,调动了当地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在促进农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第五,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进行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提高发展速度和效率。上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投入大量经费建立了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引进科研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加快了西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提高了农业发展速度和效率。
以上企业所选择的发展路线不仅为他们创造了宏伟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还为当地乃至整个西部的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农村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经验。
五、培育和发展西部农村资本市场的对策建议
培育和大力发展西部农村资本市场,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需要农户的观念转变和积极参与,更需要大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影响,以及储备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源,这是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根本。下面,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国家政策扶持
国家政策对于西部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国家的扶持政策是市场的导向标,与扶持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相关的政策出台都将向市场释放信号,一方面能增强西部农村地区自身发展资本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让市场参与者领悟到国家的意图,将视线转移到具有巨大潜力的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国家对于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的扶持,主要有优惠的信贷和利率政策、减免税收政策、设计并提供优惠的信贷产品等。
(二)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支持
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思想固化,西部农户普遍缺乏合作观念。所以在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初期,需要政府出面,积极引导农户走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走区域合作路线,将产业做大做强。在农户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以后,政府需要逐步退出市场,变直接参与和积极引导的职能为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的职能。
(三)发展龙头企业,使其引领农业发展
对于现有的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地方政府应该予以支持,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和销售渠道,使其成长成为能够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条件成熟后,进一步推动其上市融资,依靠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使其发展壮大,从而更好地带动当地农牧业发展。
(四)整合区域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合并规模相对较小的农牧业企业,规范管理,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农业发展基地,实现产业的区域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经营业务范围,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壮大企业本身,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上市融资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采用合适的发展模式,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借鉴已有上市企业的“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将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企业靠农户、企业帮农户、企业服务农户”,以此调动农户的劳作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做大做强,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了,即可通过上市融资,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融资支持。
(六)引导大中型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农牧业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其投资利润高,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领域,而目前许多大型上市企业自有资本相对比较富裕,而且十分愿意投资像农牧业这类领域,以期获得稳定的收益,西部农村地区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这些大型企业的资金,扩充自身实力,拉动区域农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西部农村资本市场是解决西部农村资金难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必须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那些资本市场利用和发展得好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也是较快的,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因此,进一步加强西部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促使其快速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以上数据资料均根据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月统计报告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孟全省.经济转型期农村资本市场建设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03
[2]韩鹏、史卫国.农村资本市场研究进展与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11.05
[3]王磊荣,王选庆.试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关键词: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 体育场地设施 资源开发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状况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启动国内消费、满足国民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对河北省10所新建本科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基本情况,为相关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的对象
以邯郸学院、邢台学院、石家庄学院、衡水学院、保定学院、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北方学院、保定金融学院10所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多篇公开发表的大量有关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设施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利用我院图书馆与电子网络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和分析。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以及问卷设计的原则,设计问卷调查的内容。本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实际收回43份,回收率为86%,其中有效问卷39份,占91%。
2.3访谈法
对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学生进行走访座谈,征询意见。
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并运用Excel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3.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1999]第14号文)中指出:篮球、排球场地每250名学生配备一个,器械区(250m2)每500名学生配备一块,2000―5000名学生规模的院校配备400m田径场一个,8000名学生规模的院校配备400m、300m田径场各一个,10000名学生规模的学校配备400m田径场两个,12000名学生规模的学校配备400m田径场两个和300米田径场一个,15000名学生以上的学校应配备400m田径场三个以上。对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设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场馆设施严重不足。(见表)
调查结果显示,10所新建本科院校田径场达标的学校只有4所,尚缺14块标准田径场地,其他场地短缺更为严重,如排球场地现有76块,尚缺1044块;篮球场地现有131块,尚缺989块;网球场地现有45块,尚缺142块,游泳池现有4块,尚缺24块;乒乓球球台和健身器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存在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现象,对教学训练造成严重影响。
4.缓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对策
4.1合理开发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对校内体育场馆资源要充分利用、统一规划、科学管理。排课时,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教学内容、上课人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每一块场地,使场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如同一时期不同班级采取需要不同场地的教学内容,使上课的班级分散到不同的场地上课;在同一个场地上课的班级采取课前明示区域的教学办法等;根据项目的特点,还可以利用学校内的空地、台阶等进行教学锻炼,等等。
4.2适当利用校外体育设施资源,缓解校内体育场馆不足的压力。近几年,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建设了很多健身路径及体育场馆。学校可租用附近社区场地,另外,租用校外的瑜伽房、网球场、跆拳道馆等,也可使学生在缺少或没有场馆的情况下,对这些新兴时尚项目有所了解。
4.3加大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力度,变革场馆建设设计理念,突出场馆功能的多元化、人文性,强调竞技运动功能与休闲、健身、娱乐功能相结合,既满足竞技比赛、训练与教学的需要,又适合不同个体的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特别是对新兴、时尚运动项目的场馆要适当倾斜。
参考文献:
[1]卢成义,宋丽,单兆升,王朝群.山东省高校扩招后体育师资、场馆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83-85.
[2]杨秉龙.山西省高等学校体育经费、场地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28-29.
近日,国际板推出提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视其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灵丹妙药,呼吁尽早推出;也有人担心其最终沦为国际提款机,主张继续观望。笔者认为,虽然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促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国际板推出的时机尚未成熟,推出国际板不宜操之过急。
对于国际板的推出,主要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国际板要引回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但也有观点认为国际板要引导红筹回归。而第三种观点则主张,国际板要吸引世界五百强的优秀跨国企业来华上市。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今后要实现崛起,就必须要完成世界资本市场中心的转移;而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不管是海外上市公司和红筹的回归,还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加盟,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从总体上说,国际板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补充和推进作用还是应当得到认可的。
然而,良药虽好却需适时服用。如果不看准时机,在条件还未成熟时盲目的推出国际板,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从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三性的角度考量,我国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尚未成熟:
第一,从现实性角度看,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性缺陷还未解决。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看,我国的股市本不应呈现出如今的弱势;但是从现实来看,一年以来,美国的股市在次贷危机后复苏,金砖四国的股票市场也普遍上涨,只有中国的股市依然一蹶不振。这充分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痼疾尚未根治。我国现行的发行制度名为核准制,实际上比审批制还要严格;而在创业板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三高超募、业绩变脸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种问题一方面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本身的稳固性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也大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市场承受力有限。如果这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的资本市场实难承载国际板之重;盲目推出国际板,只会使我们在时间和步骤上犯下方法论的错误。因此,从现实性的角度看,国际板推出的条件尚不成熟。
第二,从可行性上看,国际板推出的配套机制尚不完善。国际板的推出,需要一系列配套机制保驾护航,而目前来看,这些配套机制尚不完善:一方面,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协调问题尚未解决。很多学者认为,开通一个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板有助于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将面临挑战。目前我国尚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如果要通过国际板的开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问题势必要得到解决。因此,要开通国际板,我国的货币政策就要进行适当调整,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样的调整显然尚未完成。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尚需提高。国际板的开通,将会牵涉到金融监管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内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通力合作。但严格来讲,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体制依然没有完全理顺。例如,公司债的发展需要证监会与银监会的协调与配合;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我国的公司债始终难有突破性进展。在我国监管部门间尚未建立稳定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国际板的推出势必要面对同样的难题。因此,从可行性的角度看,国际板推出的配套机制尚不完善。
第三,从合理性上看,国际板应让位于新三板,不宜近期推出。在解决完股权分置的矛盾后,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效地推出了中小板,又推出了创业板;而如何处理国际板和新三板市场的关系,将是下一步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现状,优先发展新三板市场是当务之急。首先,从资本市场架构的系统性来看,新三板应优先于国际板发展。资本市场就如同教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小学体制做基础,高端的大学教育才有意义。而新三板市场就好比资本市场中的“小学”,它的发展壮大是其他市场发展的基础;国际板必须要建立在新三板“小学”完善发展的基础上,否则便是空中楼阁,缺乏根基。其次,新三板的推出技术难度更低,更能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相较而言,新三板的推出更加简单,因为它没有IPO的直接融资,在某种意义上就能为更大量的中小企业挂牌转让服务,同时也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发动大家共同打开中国资本市场的瓶颈。而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国际板的推出要面对更多的技术性难题,人们在思想上对它的认识也不够统一,对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人民币货币政策监管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政策协调等问题都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面对我国资本市场现状,优先发展新三板才是适当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