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分形理论;资本市场;有效市场;分形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认识的深入,传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已不能满足其对事物客观特性与规律的探求,比如过去对整体与部分的思考,人们只是认为部分组成整体,通过部分认识整体,但实际上局部也可以反映整体的某些特性,子系统没有有效特定的结构也不能组成整体,可见部分与整体之间也不是线性相加与作用的,这就需要人们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考虑现实世界的非线性特质。在资本市场的研究领域,分形理论正是非线性系统理论为研究市场特点与规律产生的新理论工具。
一、分形理论的概念阐述
传统几何学中分形是相对于整形而言,指具一个零碎的几何形状,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并且每一部分都是整体并以非整数维形式充填空间的特征形态。其具有不可切性、不连续性与不可微性的基本特征。分形理念最早由芒德勃罗(B.B.Mandelbrot)提出,用以描述不规则、随机复杂的几何特征。它并非是数学概念上的抽象产物,而是对于普遍存在的复杂几何形态的总括概述,应用于广大研究与实践领域。
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是当今活跃应用在多个领域的新学科理论,也是非线性理论的重要学科分支,给人们认识与研究世界事物提供了新概念和方法。该理论强调用分数维度的视角与数学方法分析与刻画被研究事物,以分形几何的数学原理描述事物的真实属性与状态,摆脱了过去研究方法上的单一性。标度不变性与自相似性是分形理论的两大核心,标度不变性指客观事物虽整体与局部虽各有不同。其特性体现事物中每一个部分都反映出整体的元素或特性,从而以局部来认识研究整体;自相似性则指事物某种结构或特性在不同的空间或时间尺度的角度看都是相似与整体一致的,这种相似性体现在无穷嵌套或统计上的自相似性。
分形理论的诞生给与了人们认识和研究世界事物新的理论与方法,深刻人们对于局部与整体的认识。分形理论的出现同时弥补了还原论的缺陷与不足,还原论对于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别是局部转化为整体的过程认识过于机械与线性,分形理论在还原论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认为部分是以与整体相似的方式存在并构成了整体,它反映整体的特征与信息,给研究事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非线性方法。
二、分形理论在当下资本市场研究中的作用
(一)在原有的传统有效市场理论上进行发展
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00年,源于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对股票收益率的研究,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并在股票收益上呈随机波动。1964年奥斯本提出的随机漫步理论,即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化学中的分子布朗运动,总是以无秩序不可预期的特性随机游走,该理论为有效市场假说铺垫了理论基础。于是在1970年尤金・法玛(EugeneFama)依据前人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与自身的总结,推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一书,正式确立了有效市场理论即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后文均简称为EMH)的概念与思想。对于有效市场,法玛认为是指在一个证皇谐≈校已有的信息若能完全反映与体现在价格上,这样的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上的信息对未来的价值变动作出判断与行动,从而保证自身利益的市场。EMH实际上是研究证皇谐±锛鄹裼肓鞫信息的关系与相应的反应速度。它认为市场中每个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平等的,并且每个投资者都能依据所掌握信息进行及时合理的决策措施。即认为市场没有摩擦与交易成本、没有信息费用与获取难度、投资者均是理性一致的。它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均衡的研究系统。
然而考虑到实际资本市场的复杂、信息不对称性、投资交易者数量众多且想法各异,它并不如假设中的有效市场那样均衡有序,而是呈现不可预测的随机波动即非线性。市场中对于信息的反应实质上并非以因果关系呈现,信息的分布具有狭峰态,因而价格的变动也相应具有狭峰态,人们总是以一种非线性信息反应方式决策应对,在信息水平到达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对以往所有信息做出超越峰值的反应影响价格,这意味着价格的波动并不总是遵循因果关系做信息反应。用EMH研究资本市场的规律还有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使用非线性研究法的分形理论才能更好地应对资本市场的非线性波动与非均衡系统,分析并研究市场问题。
(二)是当下定量分析资本市场的新方式
基于EMH难以研究资本市场中无序随机的信息与价格波动,分形理论基于非线性理论系统,就研究资本市场整合出针对性的分形市场假说即Fractal Market Hypothesis(后文简称FMH),该假说认为市场是内在波动且非均衡的,但它同时又为投资者提供了充满稳定性与流动性的资本环境即分形市场。这一理论认同投资者对信息的评估判断是不同的,信息的传播也是速度不一的,价格不会总是反映市场所有信息,可能只是强调出投资者在意的某类讯息。因此市场会因此呈现相对稳定性与信息流动性的特征。它解释了资本市场许多复杂随机的现象与问题,给人们研究市场本质与特质带来了新的研究思想与途径。
该假说相比EMH将有效市场中的线性市场拓展为非线性的分形市场,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形与特性。前者研究的是市场中更普遍存在的非均衡、混沌、复杂的波动形态。它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于资本市场特征的认识,了解到以往市场理论中所没有提及的市场非线性结构、波动的非均衡性与收益相似性,为全面研究并定量分析资本市场的情形与问题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式。
(三)是当下资本市场调控和监管的依据
过去EMH的理论认为价格波动取决于随机游走的标准研究与验证,缺乏对复杂非线性市场本质波动的认识,而非线性系统理论及其FMH则为资本市场结构与价格的变动观察与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FMH抛去线性市场的观点,将其看作一个复杂交互的非线性流动系统,市场中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同时存在,大量不同偏好的投资保证的是市场的稳定而不是收益的稳定,比如信息显示出短期投资不利则会造成价格下跌,相应地长期投资者就会乘机进购证谎沟统杀荆又保证了市场的稳定。人们基于分形理论对市场的研究,可以了解市场运作并给自己带来收益。而对于市场监管者而言,以FMH对资本市场做一个非线性结构研究框架,将市场中该信息的反应、价格的波动等一系列问题在框架之下予以分析,深入了解投资者与市场的行为动向,基于此制定相应的市场政策与监管手段,有效调控价格波动,实现对资本市场的有序监管,保障市场稳定繁荣。
三、结语
人们对于世界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进的过程,过去盛行的EMH已逐渐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资本市场的研究与分析需要,而分形理论与FMH考虑到了分形市场中不均衡随机的变动,以及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与对信息的非线性反映,为市场研究提供了崭新而深入的视角,帮助人们分析市场本质与变动,有效监管资本市场。(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董事会》:QFII之后,外资实际上已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生死存亡的敏感时期,外资可能起到决定性的“关键少数”的作用。你们怎么看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命运的影响?
Y先生:我是一直反对阴谋论的。但QFII之后,外资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现实的力量,而不是以前的那种假想敌。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时期,外资的进入不仅增加了市场博弈的复杂程度,也使得他们的地位变得越发举足轻重。我们既不要以阴谋论的逻辑将外资想象成那种喜欢策划于密室的资本大鳄,也不能将外资看成纯洁的天使。有许多事实表明,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经常可以摆脱在发达资本市场所受到的种种法律约束,而呈现出资本的原始性。
在中国资本市场将开(放)而未开(放)之际,外资具有相当一致的战略利益,这足以让我们将其假定为一个利益集团。不要将外资都想象成那种分散的、各自为阵的逐利之徒,在利益相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完全可能明智地结成一种战略性的联盟。
外资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其资本的雄厚,而在于其文化影响力的巨大。在中国本土资本力量极其脆弱的情况下,外资完全可以凭借一点点资金,就扭转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格局,从而掌握中国资本市场最关键的话语权。如是,中国资本市场就随时会成为国际资本的玩偶。
有一组数据值得我们重视,到目前为止,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流通市值已经超过2.2万亿人民币,而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流通市值不到1万亿人民币。对于一个大国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发展趋势。
就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之后的表现来看,我有一种直觉,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天不水落石出,中国股市的局面就一天不会明朗起来。其中道理,大家应该很清楚。
P先生:我很同意。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事实上,有一个现成的反证,如果南极(并无贬意)有个股市,你会在意其操作性吗?
以我个人的经历,我并不“高看”海外机构的专业化水准。远的不说,看看我们的香港市场即可。香港进入国际标准化最高评级的大蓝筹企业,共计228家。其中,国际500强企业有73家,本土(含内地红筹企业)155家。多年以来,海外资本从无绝对优势,最多打个平手。
中国台湾地区的资本市场,与香港的情况大同小异。在近期,台湾炒的最热的股票,就是内地概念、三通概念,但是对于这种概念,外资至今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究竟何在。
资本是“逐利”的,但前提是,你要存在与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法律以及金融管制系统,文化的落脚点,终归是游戏规则,否则,谁也没有必要万里迢迢,非把“橘子皮”丢到“南极”不可。
游资更加注重的,是你所提到的“原始性”,或曰“灵性”。这决定于一个市场的“文化”,行业状况与业务结构,则是次选――从任何角度讲,只要我们自身不“过于希望”通过到别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圈钱”,甚至大量套用别国的市场规则,以期吸“大资金”进而“引狼入室”,那么,我们的市场,就会继续依其惯性发展。
文化的免疫力在于,它“薄葬”一切“异端”,《古今概要》上说:“沙,入目而得翳,入蚌而生珠,是弃不如含也。”这里的“弃”,是指多数时间呈“放开”;“含”,是指多数时间呈“闭合”。
“天下熙攘,利来利往。”我们所要做的,也很简单,两句话,八个字,“当开则开,当阖则阖。”
《董事会》:抓紧落实“国九条”,是为了防范和规避股市的风险,但应从哪里着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不是规避风险必然的一步?
P先生:说到底,发展资本市场,防范、规避股市的大风险,还要从经济基础做起。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股市。这与国有公司是不是全流通关系不是很大。没有听说过全流通市场就不崩盘。
我们国家的股市本来很有中国特色,再坚持个几十年,一定也会闯出一条自己的路。要我说,我可以承认月亮是外国的圆,因为这与我的关系不大,但我绝不承认股市必须是全流通的,也不承认不解决股权分置,中国股市就没有大牛市。
在“国九条”中,对于解决股权分置,是有所授权的,但是,解决中国股市中的“利益侵害”,可以从“化解股权分置”入手。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枝节问题――股权中必然包括资产处置权,但是,并不是必然要包括股票流通权。要点是在“股权分置”与“利益侵害”之间,并无合乎逻辑的“相互关联”,也没有可以进行如此“假设”的逻辑前提。
对于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规则――上市公司不可能独立地存在于一个有别于“非上市公司”的经济大环境之下, “依法行政”很重要,除利益侵害之外的市场问题,均应从市场之中,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从发达国家的市场实践来看,任何股权结构,其实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公司大股东”对于“中小股东”的“支配”地位。在任何国家,任何股市,如果大股东铁了心,非要“竭泽而渔”,他总有办法得逞。所以,“市场”不是一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解决“利益侵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万万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Y先生:你的这种担心很有道理。现在将股权分置的位置抬得太高了,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好像解决了股权分置,中国股市就能一了百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任何一个有效的市场,都需要非常复杂的外部制度环境加以支持,解决股权分置,其实只是仅仅从股市内部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但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健康股市的标准。要想中国股市健康起来,并真正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中国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现在很多人在有意无意塑造一种全流通可以制造牛市的预期,将全流通与牛市在因果上加以联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更可怕的是,许多人竟然相信这一点。中国的投资者再也经不起这种思维上的颠覆了。我们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全流通不是灵丹妙药,其他什么东西也不是灵丹妙药。就像你刚刚说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解决‘利益侵害’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股市的利益侵害问题,需要法治,需要民主,需要一种妥协和共和的文化。在这一点上,我们还要大大地补课。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从内部,更要从外部去化解股市风险。否则的话,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永远都化解不完。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 外部资本市场 比较分析
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都是企业集团资金筹集和投放的市场。企业集团的资本配置过程需要经过内、外部两个资本市场:首先,社会资本通过外部资本市场(包括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把资本配置给各种不同形态的企业;其次,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把资本配置到各个分部或子公司,并通过它们把资本配置给不同的投资项目。通过外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增加了企业可用资源的绝对规模,而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把有现金流节余的分部的资源分配给有资金需求的其他分部,或将低收益分部的资源分配给高收益分部,不仅可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还能降低外部融资约束。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认识不够深入,对两个市场的功效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对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市场进行比较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仅使得企业了解内外部资本市场的区别更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合理安排筹资,促进发展。
一、内外部资本市场概念界定
外部资本市场由一些金融中介机构组成,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它们一般从事贷款、股票、债券、基金或其他资本工具的交易活动,但不从事生产活动,也不进行实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金融中介机构从投资者或存款者那里筹集资金,然后通过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把资金转移给企业、政府或个人以获取债权或股权,这些债权或股权可以长期持有,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这种资本市场之所以被称为“外部资本市场”是因为它处在借款企业的外部,不受企业控制。所有企业都可以利用外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和投资。总之,外部资本市场是解决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问题。
Wulf(1999)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狭义的概念仅从资金融通的角度,把企业联合体中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金划拨等形式的资金相互融通称之为内部资本市场;广义的概念主要是从多个成员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企业联合体在协作中经常需要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资源的相互转移,这种资源可能是技术、人力或资本,在资本转移中的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不仅限于资金融通,还可以通过其他交易形式来实现资源转移的目的。因此,只要在实质上造成了资源在成员单位之间的转移,我们就把它看作一种内部资本交易行为,并把这种交易行为的总和称之为内部资本市场。吕洪雁(2007)总结说,内部资本市场是使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与配置的市场。由于企业内不同的业务部门拥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及现金流,为了追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总部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投资机会,将现金流配置到最具盈利性的部门,这就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
二、内外部资本市场优劣分析
(一)资本方面
内部资本是指企业控制的自有资本,外部资本则是指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其他资本。在内部资本市场上,企业总部拥有经营不同业务分支部门,并且为企业内部的所有项目配置资本,对企业资源使用具有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而在外部资本市场上,外部投资者不拥有它所提供融资的企业或项目,项目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由经理们所有。外部资本市场资本来源广泛,数额大。内部资本市场资本来源窄,主要是来自企业集团总部,受到集团总部筹资能力的影响。一旦企业总部财务出现问题,整个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链会断裂。外部资本的取得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比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须向一些证券服务机构支付一定的承销费等。而在内部市场中,一般是企业集团总部直接将资金分配给各个分部,交易成本没有或者很小。
(二)信息披露要求
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在筹资前必须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在筹资前必须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如根据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筹资,必须要公布招股说明书或债券募集说明书,在发行证券上市期间,公司的重大信息必须及时公告并定期披露年度报告。如果采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方式,集团各子公司只需要向集团总部汇报资金用途、预计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等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经过审计和对外公布,集团也可以根据决策需要,要求子公司披露一些其他与投资项目有关的信息。
(三)融资条件约束和融资速度
外部资本市场融资条件比内部资本市场条件更严格。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等。受这些法规的影响,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速度较慢,相比之下,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条件主要由企业集团总部设定,具体条款可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子公司投资项目要求等灵活变动,基本筹资程序也比较简单,因此融资速度较快。
(四)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主要取决于市场容量、信息披露透明度、市场投资者的素质、政府对资本市场监管的效率等。而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取决于集团总部对企业集团投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对子公司投资项目审核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子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正性等。在外部资本市场容量较小、投资气氛较浓、市场监管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低于内部资本市场。
(五)投资机会发现方面
不论外部资本市场还是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本的争夺过程,有关各个投资项目的信息会在市场中进行传递,市场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发现投资机会。不过,由于外部资本市场所披露的投资项目信息较简略,而内部资本市场中子公司向总部提供的投资信息更详细,所以觉得者更容易发现投资机会。
(六)对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方面要求
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需要在组织形式、经济效益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符合要求。如按照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企业如果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必须是公司制企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盈利足以支付债券利息或股利;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包括独立董事、董事会等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功能健全。因此,企业集团若采用外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本,则子公司必须在组织形式、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当然,如果企业集团采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则集团总部完全可以根据子公司投资项目的收益以及集团发展战略配置资本,而忽略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以及以往企业业绩的影响。
三、内外部资本市场相互关系分析
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有密切联系。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外部资本可以以权益资本的形式进入内部资本市场而形成企业的内部资本;内部资本也可以以让渡其所代表的所有权的形式重新进入外部资本市场。二者的性质也会因此经常发生转换。图1显示了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转换关系。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具体关系将在下文介绍。
(一)替代关系
内外部资本市场均具有资本集聚、资本分配、监督激励和风险分散的功能,功能上的相似性使两者相互替代成为可能。如果外部资本市场是完全有效率的,那么依靠外部资本市场就能够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但事实上外部资本市场远非完全有效率。外部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起的交易成本。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并且外部资本市场本身也由于发展阶段、外部法律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外部资本市场通常是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也为资本配置形式的创新留下了空间,内部资本市场就是替代不完善外部资本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Khanna和Palepu(2000)认为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存在取决于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对比,内部资本市场是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随着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将会降低,建立和维系内部资本市场的成本将逐渐超过其收益。
(二)冲突关系
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会使大量资金留存在多分部企业(企业集团)体内循环,从而减少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这样可能导致集团外的一些较好的项目因得不到资金而被迫放弃,进而降低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Almeida和Wolfenzon(2006)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宏观角度考察了内外部资本市场间的冲突。在存在有限承诺问题的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需求的增加或经济中集团化程度的下降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这是因为,当单分部企业所拥有的项目没有价值时,它就会将项目资本供应给外部资本市场,资本供应和融资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外部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资本流向效益较高的项目。但对多分部企业(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外部资本市场存在有限承诺问题,即便是高效益的项目也不可能完全补偿其机会成本,因此,企业总部宁可把资本通过内资本市场投向集团内中等效益的项目,也不愿意把资本投放到外部资本市场中。简言之,企业集团把资本留在集团内部,减少了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本供给,从而有害于资本的均衡分配。
(三)互补关系
外部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却使外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大大降低。相反,内部资本市场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监督激励力度、放松融资约束方面却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内外部资本市场能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关系。Peyer(2002)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外部资本市场并不冲突,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本,实际上改变了它与外部资本市场的交易能力。按照这个逻辑,只要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率的,并且外部资本市场能认识到其有效性,则拥有内部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企业就能更多的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反之,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为企业集团融资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促进企业集团及其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简言之,内外部资本市场可以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互补关系。这一结论与现实中的证券市场、信贷市场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同步增长现象是相符的。
四、结论
2015年以来,在融资融券的放大效应下,国内股市的大起大落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巨幅震荡的市场风险极大地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为稳定市场和避免股灾重演,作为国外成熟资本市场技术手段的“熔断”机制,被引入国内资本市场。去年9月7日,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同时宣布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中国式熔断”机制主要是在现有涨跌幅内,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指数熔断基准指数,再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中金所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暂停交易时间结束后视情况恢复交易或直接收盘。
上交所元旦进行指数熔断通关测试后,熔断机制将于今年1月4日正式生效。作为监管部门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措施,无疑是喜事和好事,但也不乏有业内人士担忧,在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的中国资本市场,熔断机制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市场是否买账?这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其一,从快速推出熔断机制背景看,其初衷显然是为避免市场异常波动,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本市场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认为,目前境内市场还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既容易出现恐慌性下跌,也容易出现过快上涨,散户追涨杀跌的盲目行为,需要熔断机制冷却和稳定市场情绪,防范投资者对市场暴涨暴跌的过度反应。在制度设计上,熔断机制是对现有涨跌幅限制的一种补充,相当于在中间增加了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在心理上增加熔断阈值概念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市场变化,从而有利于减少非理易行为,抑制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其二,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与欧美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还尚未成熟,也缺乏配套制度环境和市场机制,拿来的东西是否管用,现在谈论还为时尚早。况且,任何一项制度都是一柄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也都存在被误读或被利用的可能。从本质上说,与现在股市的涨停板相类似,熔断机制是以牺牲市场效率为前提,旨在通过提供一个短暂的冷静期来暂缓市场大幅波动。一方面,可能会延长市场自我调整的时间,在牺牲市场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制度也可能适得其反,如当跌幅达到4%或接近5%时,投资者可能会担心熔断后流动性受限而加速抛售,从而促使股指加速跌向5%的熔断阈值。此外,熔断机制也可能被市场主力利用,成为变相操纵股价和市场的工具。因此,对熔断机制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有助于提前防范其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对资本市场的正向作用。
熔断机制能否适应中国资本市场水土,发挥抑制非理易和防止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有作用,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本市场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从而实现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财务管理概念; 资本成本; 财务风险; 资本运营
中图分类号: F2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0892 (2007) 05- 0102- 06
收稿日期: 2007- 01- 16
作者简介: 徐春立,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 管理学( 会计学)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 都是以严谨的概念体系作为支撑的。在学科的理论体系中, 严谨科学的概念界定是不可或缺的。准确的界定概念, 明确事物的性质,区别不同事物的属性及其功能, 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也是科学研究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 对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功能不能够准确定义, 必然混淆科学研究对象的构成内容, 损害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 要么是出于对基本理财概念认识上的欠缺, 要么是出于急于“创新”的功利主义色彩, 抑或出于恶性炒作, 导致对部分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曲解和误导, 形成了认识上的偏差甚至伪概念的出现, 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尴尬。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扭转, 势必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拟针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流传甚广的错误概念或伪概念进行辨析或批判, 以期为建立规范的、学术研究中公认的财务管理概念体系, 促进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而抛砖引玉。
一、资本成本概念辨析
资本成本是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也是我国理财界在认识上普遍误解的概念之一。在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的著述中, 均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包括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资金使用费用( 股利、利息等) 和筹资费用( 为筹集资金而支付的交易费用) ”。这种概念的错误定义流行甚广, 甚至出现在国家级的考试教材之中, 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上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上述错误概念的出现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引发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有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的集体企业是企业组织的绝对形式,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 即企业所创造的收益全部上缴国家,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由国家统一供给。在这种背景下, 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实际上是由国家垄断并实行计划经营, 通过计划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 这种经济资源的分配机制所形成的重大弊端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 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非市场化的配置, 不存在经济资源的市场交易,不能够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生产完全是国家计划安排, 产品是国家计划调拨, 实际上不存在企业自担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加之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利润, 因此, 实际上不存在真正的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投资者, 不存在资金的交易, 也不会形成投资者根据市场无风险利率和承担的风险要求基本报酬的资金公平交易价格。因此, 在计划经济时代实际上是不存在资本成本的概念的。改革开放后, 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逐步的改革。最初的改革除利润留成、建立企业基金等分配制度的变革外, 在企业资金的供应上先后推行了企业上交国家资金占用费、国家对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供应等制度, 使得企业由无偿使用资金转向需要承担一部分资金的使用费用, 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讲求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使用费和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的出现, 造成了理财界认识上的直观感觉是企业为使用资金付出的代价即成本, 延续到市场经济机制下, 这种直观的感觉就抽象为“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错误的概念被直观的现象所印证, 流传甚广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 资本成本概念的出现源于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一个概念。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下, 不存在资金的交易, 也就不存在资本成本问题。只有在商品经济时代, 当出现了资金的剩余者和资金的不足者后,资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需要凭借一个公平的交易价格进行资金的交易活动。公平交易价格与资金所有者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者投资时承担的风险相关, 对于投资者而言, 投资者可以按照资金等风险的投资机会预期的报酬率作为投资的基本报酬率, 也可以按照投资时承担的风险要求与之相对等的报酬。在不存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 投资者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与投资者个人的风险偏好、投资机会的差异性等因素相关。在资本市场出现后, 市场利率就是投资者与筹资者进行资金交易的一个基本的交易价格的参照标准。20 世纪初,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 根据存在和不存在资本市场两种情况, 从理论上揭示了资本市场的效应: 资本市场通过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方式、使拥有剩余财富的经济人( 储蓄人) 和拥有投资机会但超出自身财力的人( 借款方) 实现其目标,市场的主要效用在于节约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从而使储蓄人通过将资金借给资本市场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 借款人比自行寻找储蓄人由于搜寻费用的节约,从而从市场上得到低息的借款。由于市场效率, 促使储蓄投资额的增长, 同样也会提高借款人的经济效率。[1]费雪分离定理表明, 资本市场产生了一个单一的利率,借贷双方在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时, 均以此为依据,致使投资与筹资的决策相分离。对于投资人而言, 只要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或等于市场利率时, 就可以从资本市场借入资金, 而无需考虑个别投资者的具体偏好。对于储蓄人而言, 无需考虑借款人的具体偏好, 只要投资的收益能够达到或高于市场利率, 就可以将资金予以贷出。因此, 对于债券而言, 实际上资金交易双方是依据于市场利率进行交易的, 市场利率就是企业筹集债务资本的一个基本的资本买入价格。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按照市场利率对投资人支付报酬, 才能够获取资本的使用权。因此, 债券的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和风险决定的债权人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由于债务市场的高度有效性, 即债券的价格反映了债券所包容的全部信息, 又由于债券的利息和本金的偿还是事先约定形成的固定的未来现金流量, 因此
大部分债务的资本成本是与市场利率相关的, 容易确定。而股票的未来现金流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确定作为风险函数的股权资本的成本就比较困难。股权资本的交易不是像债券那样有确定的未来交易价格,对股东支付的报酬是企业运营后的后续行为, 因此,实际上股权资本的交易是投资者卖出资本在先, 企业买入资本在后。即企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股利与资本报酬来作为股权资本的买价。在这个过程中, 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根据风险程度要求的报酬率, 即企业使用股东的资本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是客观的, 而企业是否满足股东索取报酬的基本要求, 支付的股利和资本报酬能否达到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则是企业是否公平进行了股票交易的衡量标志。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股权资本的交易价格支付买价, 即未能够使股东达到相当于股权资本成本的基本报酬水平, 企业就会丧失持续融资的能力, 从而引发股东“用脚投票”的行为。关于股权资本成本的现代财务研究结果表明, 股票的资本成本应是股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承担的风险的一个函数, 亦即投资者按照投资承担的风险程度要求的基本报酬率。“公司的股权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相当于公司的投资者预期从同等风险水平的其他投资中获得的总收益”。[2]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明, 股权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与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之和。费雪分离定理表明,股东根据承担的风险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与股东个人的偏好无关, 风险的定价实际上是市场决定的。
综上所述, 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者投资时按照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获取的投资报酬率或承担的风险程度所要求的基本报酬率。那么, 投资者为什么不按照投资未来有可能产生的报酬率( 企业投资项目预期报酬率) 来作为基本的报酬水平呢? 或者说为什么投资者个人对资本使用产生报酬的预期与企业使用资本报酬的预期不相一致呢? 原因在于市场效率即资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的约束。债券市场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 交易双方依据市场利率作为交易价格, 因此大部分债券的交易难以产生正的净现值。而股票市场的效率较低或者企业实物资产市场的效率较低, 难以反映企业投资所包容的全部信息, 投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因此, 投资者只能够按照承担的风险程度要求报酬水平, 而不能够按照投资预计的实际报酬水平要求报酬。
将资本成本视为企业使用与筹集资本所付出的代价, 其定义本质的错误在于: 第一, 歪曲了资本成本的属性, 资本成本不是企业使用投资者资本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或发生的资本筹集的交易费用, 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根据投资的风险程度或根据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获取报酬的水平对投资要求的基本报酬率, 其性质是属于机会成本; 第二, 未反映决定企业资本成本的风险因素, 资本成本应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函数,是由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第三, 定义的角度错误, 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投资行为所导致的投资者出让资本必须要达到的一个资本的基本售价,由于企业使用的股权资本所产生的剩余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企业是否达到企业出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要求, 即买价是否公平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资本交易的公平性, 只能够根据企业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与资本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因此, 即使站在筹资企业的角度定义, 也不能够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实际对投资者支付的报酬。实际上, 站在筹资企业的角度, 资本成本应该表述为, 筹资企业为持续保持资本的融资能力所必需对投资者支付的基本报酬率。可能有的学者会问, 既然资本成本需要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定义, 那为什么在财务管理的教材上在计算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时所使用的股利折现模型, 是按照筹资企业预计未来对股东支付的现金流量来计算呢?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财务管理教材没有讲清模型产生的背景,股利现金折现模型应用的条件是市场的高度有效, 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所以可以按照企业预计未来对股东支付的报酬和资本的净买价( 买价扣除融资费用) 计算资本成本。
错误的资本成本概念对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在现实中, 很多企业将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看作是企业的资本成本,由于在法律上, 没有关于使用股东资本强制分红的规定, 对股东可以支付, 也可以不支付股利, 很多经理人员错误地认为股权资本成本比债务资本成本低, 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性较之债务要低, 这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国有股权资本非流通性与公众资本流通性的分置, 绝大部分国有控股的股份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由政府委派, 经理人员贪图舒适, 造成了我国股份上市公司给予股东的报酬偏低, 未能够达到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 导致了前一时期我国股市的灾难。甚至个别学者在解释上市公司股权资本融资偏好的原因时, 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低。这种将公司实际给予股东的报酬作为资本成本的谬论, 对我国企业经理人员的理财理念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理念上的错误必然带来实践上的偏差。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基本参照标准。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是建立适合企业承受能力、支持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 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够达到最低, 企业价值能够达到最大。努力降低企业的风险, 从而有效地降低资本成本, 是筹资决策的主要目的; 在投资上, 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所必须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的收益水平, 是企业使用投资者的资本而承担的基本责任, 因此, 只有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报酬率达到或超过资本成本, 企业才能够满足投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需要, 才能够保持持续的融资能力。必须指出, 依据MM定理, [3]企业的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是相互分离的,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必须遵循这一定理。也就是说,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 不能够以项目具体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作为评价的标准, 而应该将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混合决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评价尺度。
资本成本是财务估价的基本依据。财务估价是确定企业资产, 包括投资项目、无形资产、企业、并购等公允价值。进行企业资产估价的主要方法是现金折现模型。资本成本是资产价值确定的折现率。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计量并依据风险水平确定投资者的风险必要报酬率, 是正确进行资产估价的前提, 也是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性课题。由于资本成本的属性表现为机会成本, 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时, 不能依据企业实际对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来确定折现率, 而必须依据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投资的风险程度等机会成本的标准来确定折现率。
资本成本是考核经营者业绩的基本标准。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必要报酬率按照企业资本结构计算的加权平均值, 是企业进行经营应
该创造的一个基本报酬率, 评价企业是损毁价值还是创造价值, 其标准是企业实际的总投资报酬率是否大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MM资本结构的定理表明,一项投资可行的标准是该项投资必须创造正的净现值,即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内涵报酬率) 必须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净现值实际上是企业预期收益与资本成本差额的价值, 正的净现值是企业价值的增量。衡量一项长期决策的有效性的标准是观察这项决策是否创造了正的净现值。净现值在每一个经营年度表现为经济利润。经济利润( EVA) 是企业创造的息前税后净利扣除资本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获取经济利润, 意味着企业为股东创造了剩余财富, 是企业价值增加的源泉。当EVA 出现后, 很快就成为大型企业考核经理人员绩效的标准。
二、财务风险概念辨析
在理财学的基本原理中, 企业全部风险被划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融资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或企业破产的可能性, 表现为企业筹资风险。经营风险亦称为投资风险或商业风险, 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企业基本经营收益(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规范的、严格的、西方学术研究中沿用至今的学术概念, 却在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中被部分所谓的研究成果篡改为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外汇风险等, 财务风险的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被无限度的夸大, 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风险。自从这种所谓广义概念出笼后, 在杂志上见到的财务理论研究文章中有之, 硕士与博士论文有之, 教材有之, 专著有之。似乎“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大有占据学术研究主流之势, 造成了理论上极大的混乱。实际上, 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只不过是反学术规范的伪概念。
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之一是, 必须遵循规范的学术概念。这不是教条, 而是在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使学术研究成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科学规范的概念的标志是这种概念的思维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破坏了规范的学术概念, 必然造成事物之间区分的困难, 无法界定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也就不能够引领学术的研究方向。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的错误在于, 不恰当地扩大了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 该种概念出笼的逻辑是, 企业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财务风险就应该包括资金运动的全部风险, 财务风险等同于财务管理的风险。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定义逻辑, 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解释汉语中的“坐井观天”一语, 就很可能被解释为蛤蟆坐在井里看着天。实际上, 英文中的财务含有筹资的含义, 财务风险特指的是筹资风险。在几乎所有的西方学术著作中, 几乎均将财务风险视为筹资风险, 它是具有负债筹资的企业所特有的风险, 而经营风险是所有公司共性的风险。在规范的理财学术研究中, 企业资本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就是在防范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利用负债的杠杆等正向作用的权衡中进行的, 如果我们使用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 将投资风险等均包括在内, 就会造成研究上的混乱, 因为在财务上投资和筹资是分离的, 资本结构属于筹资领域, 而投资风险属于投资领域, 将属于投资领域的风险引入资本结构的研究, 事物性质的混淆必然带来思维逻辑的混乱,就会破坏资本结构中关于负债效用的研究。
科学概念的标志是概念的外延上能够涵盖同类事物的特征。按照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包括了投资风险, 而在这类研究的文献中, 往往又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视为并列的两个概念, 承认企业的风险是由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所构成。这就造成了概念定义外延上的混乱: 按照广义定义的逻辑, 既然财务风险包含投资风险与资金运营风险, 而投资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规范的定义就是企业经营风险, 怎么又出来一个与财务风险并列的经营风险呢? 其概念外延定义的逻辑是多么混乱!
创新是保证学术发展的必要前提。财务理论研究上的创新, 应该是在前人的劳动成果已经被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财务理论。创新绝对不是标新立异, 对概念的篡改不是创新, 是伪学术的范畴, 后果是导致规范的理论体系被曲解, 导致规范的学术概念被破坏,也就必然造成研究思维上的混乱, 造成正确的理论不能够被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学术上应该有不同的声音, 应该有不同的理论流派, 但是在规范概念的定义上应该保持尊重和接受的态度, 不允许胡乱定义。广义财务风险概念不是中国学者特有的创新, 而是学术浮躁、急于求成的恶果。它破坏了财务风险的规范概念, 站在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角度上看, 造成了财务理论体系的曲解, 是应该被学术研究摒弃的一个伪概念。
在财务理论中, 企业的风险被划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两类。经营风险是一种企业不使用债务资本的情况下, 资产运行产生的基本报酬( EBIT) 的不确定性, 蕴涵在企业未来总资产报酬率(rate 0f return onaseta,ROA)的变动中。财务风险是属于普通股东所承担的一种企业举债融资形成的特有风险, 蕴涵在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变动中。在未使用债务的情况下, 总资产的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是相等的,但在企业使用债务的情况下, 由于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 会造成资产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如果资产报酬率大于债务的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会高于总资产报酬率, 如果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的利率, 情况正好相反。比如, 某企业当年创造的EBIT 为20 万元,资产总额为100 万元, 所得税率为40%。如果企业未使用债务, 则资产报酬率为12%, 净资产收益率也为12%。假设企业使用50%的债务, 债务利率为10%,则总资产报酬率为12%, 净资产收益率为18%。当然,如果企业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利率, 情况正好相反。这种举债融资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 即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使用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指标来衡量。
三、资本运营概念批判
20 世纪90 年代, 是我国企业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里程碑。资本市场的出现, 使得很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建为股份上市公司,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 筹集企业经营需要的资本, 进行企业的战略投资。“资本运营”或“资本经营”的概念应运而生, 曾经一度被大加炒作。仿佛是轰炸效应,使效率低下的我国部分企业看到了资本增值的希望,仿佛只有资本运营才是企业资本迅速增值的法宝。在这种伪学术概念的引导下, 不少上市公司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 在资本市场上, 弄虚作假。对资本市场公布虚假的、人为操作的经营业绩报告的层出不穷,玩弄虚假的资产重组、并购、股权重组, 骗取股价增值或套取股东现金的有之。一时间, “资本运营”的
口号响遍天下, 企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和实践“资本运营”活动。直至今天, “资本运营”也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学术性的研究杂志上。“ 资本运营”真的那么神奇吗?
其实, 拨开“资本运营”概念的神秘面纱, 就不难发现, 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违背财务原理的伪学术概念。
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首先表现为其概念内涵和外延上的杂乱性。翻看有关资本运营的书籍可以发现,资本运营概念的版本诸多。有的将资本运营定义为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 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包括企业并购等扩张型运营和剥离、分立、股票回购、分拆等紧缩型运营;有的将资本运营定义为以资本增值为目的, 以价值管理为特征, 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企业全部资产进行有效运营的方式; 有的将其定义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筹资、投资等经济活动。可见, 即使是资本运营概念的使用者本身, 对资本运营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其概念的内涵属性和外延范围上是混乱的。更谈不上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公认性。一个内涵和外延高度混乱的概念, 其本身就不具备任何科学性, 更不能够界定同类事物的属性, 不能够发挥概念在学术研究上引领事物研究方向的作用, 因为, 我们不知道, 到底什么是资本运营,到底涵盖企业的哪些行为, 定义该概念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何在。
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表现在对企业经营的误导性。按照资本运营概念的说法, 资本运营是相对于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等实业资本运营而提出的概念,是企业以金融资本、产权资本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其目的是通过金融资本与产权资本买卖,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资本经营概念的炒作者看来,实业资本经营属于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 其资本增值的效率低于金融资本与产权资本的效率, 这是对企业经营的严重误导。MM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无公司税模型的定理表明,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在未来所创造的经营收益的资本化价值, 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尽管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在财务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 但MM理论揭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 任何企业的价值关键取决于企业既定投资规模下的生产经营效率。[3]事实上, 通过资本市场筹集的资本, 在企业经营上如果不能够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经营效率的话, 企业就不会实现价值的增长。同样, 企业扩充与重组, 并不一定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只要这种投资行为或产权变更行为, 没有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 企业就不会增值。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表明, 在资本市场高度有效的情况下, 金融资产的投资与筹资,并不能够获取正的净现值, 因为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于实物资产市场的效率, 信息的对称程度高, 故获取正的净现值的途径是进行实物资产的投资。试想, 如果经营金融资本与经营产权资本的效率高于实物资本的话, 那大概就没有人进行工商产业的投资了, 闲置资本的拥有者, 都去资本运营吧。在各种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 都去搞产权重组、企业并购吧, 那样的话,可能一个社会离喝西北风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表现在是对严格的财务理论体系的肢解。解析上述有关资本运营的定义, 我们可以发现, 资本运营的定义几乎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所有范畴, 如并购、资产重组、剥离与分立是财务管理投资扩充与财务重组的内容, 而所谓的金融资本运营是财务管理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的相关内容, 而在内涵的定义中, 资本增值是盗用了当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创造价值, 将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篡改为资本运营的概念, 是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肢解, 如果沿用资本运营的概念, 必将在理论上引起极大的混乱, 在实践上产生严重的误导, 削弱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财务理论体系中,所谓资本运营的外延涵盖的问题如扩充、重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对财务理念和财务方法的正确运用,离不开财务原理的支撑。而翻开资本运营的有关书籍,我们难以找到有关所谓资本运营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从这点意义上观察, 资本运营只不过是拼凑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是一个没有任何学术价值、也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的伪学术概念。
准确的定义财务概念, 是科学研究得以正确进行的前提。作为财务管理的学者, 笔者呼吁在研究上放弃急功近利、标新立异的做法, 以学者严谨的、规范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虽然没有立足于创新, 只是对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错误的概念进行了斧正, 但通过我们的呼吁以期建立和使用规范的财务管理的概念, 使严谨的财务理论体系能够得以维护。应该指出, 在财务管理领域中, 被扭曲的和误解的概念决不止作者所剖析的几个重要概念, 在市场经济发展了20 年左右的中国, 是对财务管理领域中的若干概念进行系统研究和规范、进行拨乱反正的时候了,以促使理论研究规范、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刘明辉.主译.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G.Bennett Stewart,Ⅲ.探寻价值[M].康雁.等译.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Franco Modigliani,Merton H.Miller.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M]卢俊.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 49
责任编校: 朱星文
On the Distor tion and Cor r ection of some Concept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XU Chun- li
( Tianjing Institute of Fiancé $Economics Tianjing 3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