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 监管
一、引 言
自从2007年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国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准备、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减少放贷、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盈利预警到2008年9月15日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申请保护,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愈演愈烈,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缘起于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不能单单解释为金融监管不力。但是我们应该了解,监管不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此次金融危机推动了资本市场开始进入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监管从而保护相关利益者权益的监管体制变革的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积极推进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密切重视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以适应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常、有序运营。
二、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新兴与转轨的阶段,同时资本市场监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对迅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以及2008年以来爆发的缘起于美国,扩展至全球的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也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首先,中国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偏重政策,法律意识相对
单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应该是法制经济,法律须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政府多以相关政策的出台或者评论等发表意见,对资本市场的上市、交易、退市等运行过程中的临时事件、突发事件、阶段性发展,政府偏重于采用红头文件、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形式推出政府的政策,表现政府的看法。这些政策往往是政出多门,有的相互之间会产生矛盾的说法,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造成了麻烦。政府对企业改制、公司治理结构、股改等问题都与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过度地重视政策而忽视法律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重新树立法律观念,切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监管资本市场,使得监管有法可循,使监管真正法制化,程序化。
2.其次,缺乏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已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譬如,美国已经建立了主板、创业板、OTC BB、粉红单市场、非主流报价市场五个层次的无缝隙的资本市场体系;英国的资本市场由全国性主板、二板、三板和区域性市场组成的条块结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目前,中国没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但是也可以根据规模、质量、风险程度不同把中国资本市场划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场外市场。针对不同层次的市场,监管应该多层次化,但是目前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是与以前的单板市场相适应的,在很多方面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造成阻碍。中国需要建立适应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监管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防范资本市场的失灵,及时导正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
3.行业组织自律性监管不足
广义的监管包括行业自律,中国当前的行业自律组织包括沪、深证券交易所自律组织和证券业协会等组织。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监管严重受到地方利益的驱动,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受到当地政府的介入与干预,无法真正地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管原则。而证券业协会只是行业性质的民间协会,其发挥自律监管只局限于会员自身的自律,没有法律的约束力,目前还不能真正发挥自律监管的作用。而在发达国家,交易所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很强大,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对会员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政府监管更有效率,中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应该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性监管,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监管的成本。
三、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
1.完善证券市场法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健全法制是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的法律上的保证。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关法律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公司法》、《证券法》和《基金法》等基本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从整体上框架性地对相关问题做出了法律上的规定,但是在涉及到产权法律等基础性的法律方面,中国立法还有一段距离。中国须在针对性修正基本性法律的同时,注重更具体和更具操作性的法规和实施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2.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
世界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为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并维持其正常有序运行,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从整体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求,不断完善监管法律,分层次细化相关的证券法律法规,并且在分层次建立监管的同时,要协调现有的法律法规,强化不同层次之间法律法规的对接,避免配合不力带来的反效果,切实提高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中的效率。其次,要强化各监管机构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人民银行等机构之间的金融协作,共同为监管资本市场、维护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设金融安全网,对金融违法行为进行合力打击,切实维护大众投资者的利益。第三,中国自身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监管体系方面还缺乏实战经验,要借鉴国际发达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监管经验,借鉴他们怎样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3.加强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相辅相成作用的发挥
自律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而自发形成的,是资本市场自我管理的原生态,源于自身利益的自律是资本市场的生命。行业自律组织相比政府而言可以更加贴近资本市场,自律监管比较灵活且成本也相对较低,能够切实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对资本市场监管将具有极重大的影响。因为自律的资本市场的规则是市场参与者自己制定的,对规则的执行有主动性,因此也更有效率。针对于此,保证资本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行,就必须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政府首先要给予行业自律组织独立的地位,保证政府不会随意地干预自律组织,同时赋予自律性组织对违法违规行为以及违反自律性原则的会员单位进行调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罚。行业自律组织如期货业协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首先要完善自律规则体系和各项监管制度,为自身的运营及对会员单位的日常管理奠定基础。行业自律组织,尤其是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等组织可以从日常、微观的角度及时监管上市公司的相关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律组织的约束力是有限的,资本市场自身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以及投机性的存在以及其他种种弊端需要政府监管的存在,政府监管可以从中观和宏观角度监督管理资本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来弥补行业自律的不足,从而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四、结语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与其他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更迅速,因此,相对应的资本市场监管也要求跟上资本市场发展的脚步,以确保资本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另外,资本市场风险扩散快、波及广、变化多,不当行为要及时矫正,监管层必须采取警示函、监管谈话、限制业务活动等刚性规定与其他更灵活有效适时的措施。从全球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将进入结构性调整,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同时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国要走向世界,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须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本国的资本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1]纪建悦 张志亮: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1):26~31
[2]李国运: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若干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50~53
[3]葛 蕾:资本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46-47
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作为电广传媒的经营管理者,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传媒业为什么会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传媒产业是否一定要进入资本市场;"电广传媒"是如何率先进入资本市场的;"电广传媒"未来究竟应如何继续发展壮大等。下面我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传媒产业的发展演变历程所带来的启示
1、“传媒产业”的内涵
传媒业并非一出现时就是一种产业,其向产业化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至于传媒产业的概念,至今国内外尚无统一、公认的定义。无论是传统的宣传中心论,还是赢利中心论,都不能解释我国当前传媒产业的现状。我的看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产业具有双重性,在社会活动中既有宣传性质,又有商业色彩;既讲社会效益,又讲经济效益;既是事业,又是产业。传媒产业的事业性表现在它是一种公益事业,其产业性表现在它是一种信息产业。
2、传媒产业的发展概况 全美甚至全球富有影响力的大型传媒集团公司,这些传媒公司在不断地给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超社会平均水平的行业利润,不断地超越和发展。
电子媒体巨大的市场潜力,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对传媒业的投资热情,由此推动了媒体产业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加之人们对媒体产品的消费水平和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共同促成了传媒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使传媒产业成为盈利最为丰富的产业。
电子媒体的兴起,带动了媒体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使传媒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转化,电子媒体产品的市场潜力是惊人的,它的增长速度常常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成倍递增。可以说电子媒体把整个媒体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改革的回顾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传媒一直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经营的,它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办法,财政上靠行政拨款度日,各大小媒体均附属于各级党政机关,在宣传上必须严格统一口径,传媒的运行不遵循经济规律,不讲求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碍,如原材料价格飚升,各类开支急剧增加,财政拨款却只能维持原有额度不变,而同期我国传媒的数量却成倍地增加,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传媒的普遍亏损局面:
严峻的形势迫使各传媒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1978年<人民日报>等八家中央新闻单位试行企业化管理为契机,拉开了传媒业改革的序幕,如大力拓展媒体广告业务,努力降低成本,承包经营等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如1997年我国媒体广告收入就达到220亿元,与1990年比较,平均增长40%。
4、传媒产业化的启示①在我国,所谓媒体产业化是指意识形态的媒体向产业经营的媒体转化的过程。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化在中国目前传媒业中发生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媒体目前唯一可行的发展途径。
②中国传媒业的生存空间已经发生了变化,传媒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将逐渐按照其自身属性所规定的发展规律,逐渐在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中采取它必然采取的生存方式。
③"相应体制改革"的滞后造成媒体经营困难,为寻求生存开始了产业化尝试,并且产业化过程中的个体并不与现存的相应体制相对抗,而是努力争取其认可。
④产业化的共同特征一是利益指向,二是淡化行政级别和事业性质,追求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
⑤中国的媒介产业化沿着信息和利益两条线索展开,利益的发展使传媒业在总体上趋于成为一个产业,而信息的发展则使传媒业以其信息特点与社会中的其他产业相区别。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传媒在运营方式上与其他国家的媒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今天的产业化才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而产业化以后的中国传媒很快就会与世界的传媒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开始从传统的传媒业向新的传媒业转化的进程。
一、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传媒业经过产业化初级阶级,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必须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产业升级和规模经营。这是由传媒产业自身特点和资本市场的职能共同决定的。
就资本市场的职能来说,作为长期资金市场,以追求最大投资回报为目的,通过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本与产业的结合。作为生产要素流动市场,资本市场的生产要素资本化,容易通过股权转让、收购等方式实现其流动。作为资源配置市场,资本市场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将社会资源配置到管理有素、具备成长潜力的产业中去。
就传媒产业自身特点来说,它进入资本市场的动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l、从传媒产业资产性质看,由于传媒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在信息经济领域,其资本附加值较高,但经营性资产净值不大;无形资产或各类专用资产较多,但可用于银行信贷抵押的资产不多。同时,传媒产业往往一次性投入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因而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加之自有资金的不足,使得传媒产业很难从银行方面通过借贷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而资本市场提供的股票性质的资金恰恰回避了上述问题。
2、从传媒产业发展前景看,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促使传媒产业必须对其制作手段、传输手段等进行大规模数字化改造。这些改造虽然能给传媒产业带来巨大回报,但在投入期,首先面临着资金缺口的压力。而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剩余资本寻找投资机会,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资本市场希望从传媒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丰厚利润,从而解决了传媒产业的融资问题。
3、从传媒产业的扩张方式看,传媒业覆盖地域宽、受众面广、经营单位分散、条块分割现象多。而传媒产业的竞争往往表现在从空间和时间上拓展市场。传统的粗放式扩张方式,耗资大,回收期长,并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只有依托资本市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才能使传媒产业顺利实现产业扩张,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4、从传媒产业组织方式和运作机制看,传媒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容易受到政策约束,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往往落后于市场。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之后,一方面获得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流动性加强,经营风险相对增加。这促使传媒产业必须探索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更新管理观念,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尽管传媒产业化迫切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但由于传媒业的特殊性及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的思路大致有:
①思路一:改制上市将媒体的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重组改制上市,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中视股份、东方明珠、电广实业。
②思路二:借壳上市通过收购股权或资产置换的方式,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成都商报>。
③思路三:媒体资产或权益分离出来,合作经营这是指媒体部分资产、权益分离出来,与外界投资者合作经营,双方按一定比例或形式分配收益。如电视媒体将有线电视网络、栏目、广告等剥离出来,与外界投资者合作开发、经营等等。
三、"电广传媒"--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有益探索"电广传媒"的前身是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金6934万元,是一家以影视节目制作、广告发行、信息传输服务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截至1998年12月31日,帐面总资产11. 88亿元,1998年实现净利润为6407.9万元。"发展中心"优良的经营业绩,曾对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工程的兴建,湖南卫视上星等大型基础项目的建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为湖南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传媒产业的发展来看,1833年9月诞生的纽约《太阳报>成为历史第一家没有夭折的廉价报纸,其成功的关键是创办人本杰明·戴以一种全新的观念为这张报纸定位,以全新的手法来经营这家报纸,即通过"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这一独特的价值补偿机制(提供广告服务)来维持《太阳报>的生存,这就开创了传媒迈向产业化的先河,改变了以往"政党报纸"的倾向。
从此,广告收入成为各商业性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到19世纪以后,以报业为标志的传媒产业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但作为一种产业,远未成熟,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主要原因是,传媒产业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微不足道,传媒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媒体组织作为一种产业结构而言,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看,都比较小,在当时,即便是最着名的媒体组织,与其它产业的大公司相比,其经济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传媒产业的资本集中化程度很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和资本扩张。
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有了重大调整,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是什么,始终还不是十分清楚的。只有战略目标明确,未来才能有效地推进我们的改革,才能更好地设计我们的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
我认为,再经过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以发达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所应追求的战略目标。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实际上在文件或者教科书里并不是经常提到的。这个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而发达的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核心是资本市场。这样的现代金融体系有两大核心功能:第一大功能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源。金融本质上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才能使规模不断增大的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呢?中国金融体系如何成为一个对中国未来百年成长源源不断的动力系统,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战略问题,这就如同美国的金融体系推动美国经济百年成长一样。
具有这种强大资源配置功能的金融体系必须是开放的,是高度市场化的,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与此同时,还要有很好的风险分散的能力,风险一旦来临,这样的金融体系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以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当前金融改革的三大任务
我所主张的这样一种金融体系,大体上可以实现这两大功能。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确立为我们金融改革的战略目标,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就必须推进三项改革。
1. 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中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多元化,重点是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和制度化。要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包括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的发起、设立、并购重组和运行中。这样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化竞争力,才会清除地下钱庄的高利贷化。高利贷市场是对实体经济的严重摧残和侵蚀,必须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使其阳光化,这是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使命和目的,实际上就是要探索民间金融阳光化、制度化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但这种改革是不是具有全国推广的价值,正在观察,但这条路是必须走的。虽然金融是一个特许行业,不提倡过度竞争,但还是要有适度的竞争。适度竞争才会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才会推进改革。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点,就是要推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其核心是民间资本要参与其中的改革和发展。
二是,必须推进中国金融结构向市场化方向调整和变革,其中,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是其关键。没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这样的金融体系就没有分散风险的能力。刚才我说了,我们未来的金融体系一定要有分散风险的能力,没有分散风险的能力,你可能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有了分散风险的功能,虽然每天都在波动,但实际上金融体系还是安全的。所以,金融体系分散风险的功能至关重要。沙漠、戈壁貌似没有风险,其实风险很大,大海虽然每天都有波涛,但其实是安全的。金融过去最重要的功能被定义为配置资源,而现在实际上配置风险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原因所在。
2. 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们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有两条:一个就是让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化的主体,有完全的定价权,产权明晰,责任利益边界清楚。第二条经验就是,价格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由市场来定价。对比中国金融改革,我们前一条做到了,后一点没有做到。中国金融机构成为市场化的主体正在实现,但是对价格的决定权目前还没有。利率主要还是由国家来确定的,从而才会出现银行体系高额的垄断利润。在实体经济连续下滑的情况下,从今年半年报披露的情况看,银行业的利润平均增长了20%,在实体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银行业还有如此高额的利润,这实际上是垄断价格带来的,来自于利率的垄断。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展金融市场,有利于调整中国传统的金融结构。利率市场化不是提倡恶性竞争。在中国的商业文化中,有一个毛病,一听到市场化就开始恶性竞争,通过价格战把对方置于死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应有一个适度的利润,没有适度的利润这个行业是不可能发展的。在金融领域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3. 要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这是三大任务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闭着眼睛想一想还有什么大事没完成的,那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没有完成,那就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没有实现。人民币不国际化,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建立一种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和分散风险的金融体系就不能实现。这其中,人民币的国际化至关重要。在我们的金融文化里,有时对风险的理解过度了。我们对风险理解的特别深,以至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改革,以至于我们不敢往前走。
2008年的金融危机,多少有点让我们后怕,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问题。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民币要顺势而为,尤其当欧元出现危机的时候。人民币国际化要过两个门槛:第一个门槛是,成为完全可交易的货币。只有跨越这个门槛,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目标才可能实现,才有可能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一个口号,它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如同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成为美国经济强大的发动机一样,意义和作用非常重要。它不是一个形象工程,是实实在在的制度改革,但是前提是人民币必须国际化。也许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风险,那也要迈过去。现代金融本身就是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现代金融。物物交换的时代是没有风险的。纸币的出现意味着有了金融风险。所以对风险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否则我们就会缩手不前,改革和发展就会停滞。
前面说的战略目标和金融改革的三大任务,到2015年或者到2020年都应基本实现,否则我们将错过最黄金的时期。我们具备了推动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所有条件,剩下来的就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缜密的政策设计和推进改革的勇气。
关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看法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确遇到了严重困难,很低迷,背离了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点一定要有深刻的理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所以如此曲折,源于我们对资本市场的误读和偏见。比如说误读,不少人都认为,资本市场是一种财富分配机制,没有“创造”财富的功能,这可能是一种误读。实际上,资本市场有发现价值的功能,有让金子闪闪发光的功能,发现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过程。金子埋在沙子里谁都不知道它的价值,因为它被掩盖了。当我们把掩盖的沙去掉后,金子就会闪闪发光了。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发现价值的,不要以为它本来就有价值,不要以为埋在沙子里也会闪闪发光。为什么工商银行在上市之前,很多学者都认为,它基本上已经破产了,上市之后为什么就会有过万亿的市值呢?这就是资本市场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市场怀着偏见,说是泡沫的发源地,是赌场,是投机者乐园。以为在资本市场上赚取的财富就是投机性财富,不值得一提。这些偏见误导了政策,政策让资本市场不断边缘化。
在实践中,还有一些偏见和误读。比如说,以为资本市场只是融资的场所。我到各地去调研,各地的领导都说,我们当地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去年融资了多少。这种认识就是典型的误读。他们把融资看成资本市场上唯一的功能。实际上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功能不是融资,而是孵化财富,是投资。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功能是财富管理,股票是证券化后的企业资产,是财富管理最重要的配置对象。由于误读和偏见,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将会很漫长,也会很曲折。但是我们必须把这些偏见和误读讲清楚,要正本清源。
误读和偏见带来了我们政策的严重偏差。中国资本市场长时间处在一个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状态中。我们的政策在处理资本市场供求关系方面是严重失衡的。我们只关心融资,而忽略投资功能,只关心融资者的利益,不关心投资者的利益。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恢复市场信心。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信心危机,要高度重视。恢复市场信心必须要做三件事。
第一,要让市场融资的速度减缓下来,水库都没有水了,怎么还在放水呢?
第二,要让新增资金进入市场,采取有效的政策去引导这些资金进入,包括地方政府的社保金和养老金。我看了审计署的报告,地方政府对养老金和社保基金的管理是不称职的。他们要么把钱放在银行做存款,要么挪用。前者是不尽责,后者是违规违法。把这些社保基金、养老金变成银行存款真是失职,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社保基金、养老金有巨大缺口,这种管理办法当然会有缺口。不投资就一定会有缺口。养老金社保基金一定要有投资功能。我们靠投资才有可能保证未来的退休金支付。
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市场化投资的文化,这些资金都需要进入市场,它们都需要有增量收益,我们的政策要允许这些资金的部分比例进入市场。都说这是养命钱,不能投资,这是吓唬人,“养命钱”吓住了很多人。美国人的养老金就不是“养命钱”?关键是制度建设、机制完善。不是把钱放在保险柜里,那是“大财主”文化。我们需要投资文化,不需要“保险柜文化”。把这些“养命钱”搁在家里,锁在保险柜里就负责任?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没有投资财富永远不会增加,谁把钱锁保险柜里会升值?一分钱都不会增加的。钱存在银行里也不是投资。很多貌似负责任的口号实际上才是最不负责的、最没能力的表现。
近期,理论界不断出现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忧国者有之,忧民者有之,指责市场者有之。这些观点主要是:暴涨之后必有暴跌,散户太多容易影响社会安定;股民对风险知之太少,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将会危及生计;更有甚者,认为股价错了,市场疯狂了,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
在众多观点中,忧国忧民者值得尊敬,但指责市场者,却值得商榷。对于“市场错了,股民疯了”的观点,我始终不敢苟同。
我们从改革开始,就一直期望的一个大好局面终于到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整个金融体系由间接金融为主转化为直接金融为主,股市成为阳光股市,投资者能分享中国经济崛起的成果。
不能理解的是,专家们对突然来临的、前无古人的股票市场不太适应,总认为市场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运行,一会儿认为价格涨高了,一会儿又认为大盘涨快了。专家对市场和股民的指责,不免有叶公好龙之嫌。不难发现,这些指责是有其体制性根源的。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不尊重市场,认为市场是由计划安排的。虽然口头上讲一些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之类的套话,但内心里还是认为计划最英明。只要市场运行结果不符合自己想法,就认为市场错了,涨也不对,跌也不是。从根本上讲,这还是旧有的传统思维在作怪,总认为自己比市场更聪明,更理性,更有前瞻性。
这些观点体现了一定的愚民思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官比民贵、士大夫比老百姓更聪明的传统思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许多大理论家眼里,老百姓仍然是什么都不懂,需要给予指导。
对于资本市场这场深刻革命,许多人并不适应,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民族能够创造出奇迹。看看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在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印度、巴西的股票指数都翻了几番,更不用提美国的黄金十年了。我国香港市场的国企指数几年之内翻了五倍,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低估的能量。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还是存在自卑感,总觉得我们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我的研究生们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他们调查了几十家证券营业部和上百位股民,询问股民对股市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大理论家们的观点看法。有些股民报之一笑,也有股民写了两句古诗送给我们:“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尊重市场、尊重资本的观念之后,市场经济才能够真正发达起来。我相信,只有当大理论家们也开始面向市场、尊重市场、实事求是的时候,理论才会有质的飞跃。股民们才是创造资本市场历史的真正动力。只有当全社会都尊重资本,尊重投资者,这个社会的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当然,提倡尊重市场,尊重股民,也不能否定理论和舆论的警示作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不同的观点和声音。那些忧国忧民的观点是建设性的,但一些自认为“自己比市场更聪明,股民是愚民”的观点,我始终不敢苟同。
1990年由于不动产价格暴跌,美国各银行停止向外贷款。此时,资本市场趁机取代了银行来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有趣的是,当时刚发展起来的抵押证券市场不断调整住房抵押信贷。这种住房抵押信贷在前几年可能已经大幅下降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1991年轻度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更加严重。但这种观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我们1991年轻度的经济衰退和日本长期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的金融体制是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中介的典型例子。众所周知所谓的“大企业集团体制”是一个主要以银行为中心,同时使所有公司相当依赖银行信贷的体制。因此,日本银行危机的后果之一就是它延长了信用恐慌的时间。一些日本公司的确想通过资本市场来帮它们渡过难关。在银行总贷款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过去十年日本国内发行的公司债券增加一倍还要多。然而由于银行贷款在日本的资金来源中一直占主导的地位,因此这种非银行借贷数量的上升并不足以改变日本信用恐慌的状况。
日本政府现在正不断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以使它们重新资本化。虽然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些重要努力,但是它仍需在金融体制多样化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这是促进长期复苏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它不是唯一的关键因素。解决日本危机也必然比解决美国危机要困难得多。这同样证明了金融多元化有助于限制经济动荡的破坏。
这就使人们不禁要问如果东亚国家不是如此依赖银行作为它们金融中介的话,它们在过去18个月里出现的问题会有多严重呢?人们很容易理解购买不能对冲的短期美元债务并投资于国内的泰铢贷款可能会由于美元汇率的不稳而造成泰国银行停止向外贷款。但为什么停止贷款会造成经济崩溃呢?如果泰国有一个能发挥功能的资本市场并同时拥有必要的金融基础设施,造成的后果就可能要轻得多。
在危机爆发之前,我们很少有理由怀疑东亚国家30年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提供资金的。经济和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使得无效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较低。缺少可替换的中介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这就象车胎如果没有漏气,缺少后备轮胎并没有多大关系一样。东亚国家就是没有“后备轮胎”。
处理银行危机
银行作为一个高负债机构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一些危机。银行风险管理经常存在的问题就是它往往要达到一种很难达到的负债程度,这一程度产生适度的资产回报而同时又不出现延期偿贷的威胁。
银行在用本币负债方面永远也不会百分之百地成功,除非银行的信用得到充分的保证,特别是国家政府的保证。但即使这种例外也不是固定的,特别是当这种负债的货币是外币时。人们又不禁会问如果在银行仍是唯一中介的十九世纪,如果存在其他中介方式的话,当时美国所发生的大量银行危机的破坏还会有那么大吗?
在恶劣的环境下,现代中央银行可以提供流动性,但现金并不总能减轻人们的担忧。即使流动性增加了,但银行在不稳定时期也不会向外贷款。今天的日本银行体制就是一个例子。比如日本央行尽管制造了大量的流动性,但它对贷款的热情却很低。但与十年前美国所不同的是,替代性的金融资源不容易得到。
九十年代初瑞典的银行危机,与美国八十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以及日本目前的银行危机不同,它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尽快解决危机是最好的选择,拖延时间可能会大大增加危机对财政和经济的破坏。由于政府对银行隐含或明确的安全网络保证,解决银行部门的危机往往需要政府的投入。同样,增加纳税人基金存在的政治困难往往会推迟问题的解决。这种拖延当然会增加财政开支并延长信用恐慌的时间。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同时拥有多种金融中介形式可以在某一金融部门发生危机的时候保护这个国家的经济。澳大利亚在亚洲金融动荡时的经历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验证例子。尽管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有密切的贸易和金融联系,但并没有多少迹象表明它的经济受到危机国家的影响。这是因为澳大利亚不但有稳固的银行体制,同时还有发展得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但进一步分析,金融多元化的作用也可能会变得正常。多种形式的存在可以防止金融体制在各个方面发生崩溃。
多样化的资本市场除了在紧张的时期作为信贷过程的补充之外,还在一般时期与银行系统竞争从而降低所有贷款人的金融支出。在过去几十年里,资本市场和银行业一起共同创造、发展并推广各种新的提高资本创造和风险承担的方法。大体上来说,银行系统的效率上升了。它从以前不同地对待每一个贷款人变得更加标准化。
在标准化发展完善的时候,这种方法也被推广到资本市场去。由于贸易的作用,资本市场里有更多的贷款人,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期货合同、垃圾债券和资产债券就是这一进程的很好例子。
资本市场和贸易工具一旦形成,它们就可以给银行提供新的特殊风险对冲的方法并可以把银行从持有贷款转变为创造贷款。反过来,银行贸易也可以促进这些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兴起的由技术带动的革新也促进了这一进程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一个国家的投资者可以在另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套期保值。
过去两年的经验表明,在这个更新、更复杂的全球系统中,一个国家的国内金融体制不够稳固是会带来不好的后果的。
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同时,银行系统作为第一金融中介并不足为奇。银行拥有的贷款人的内部信用情况可以作为决定资本分配的指导。加入金融市场可选择的只有使用稀缺的实际资源来进行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才可能实现。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的成果也只能在几十年之后才可以看到。这个进程的启动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一些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发展中国家中。因为它们都把目光放在短期的高回报而不是长期的较低的回报率上。
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金融的基础设施是由大量的整套制度组成的,它们的运作就如社会的其他部门一样,必须与基本的价值体制相一致。从表面上来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好象只关系到技术问题。它包括能明确显示公司状况的会计标准、能可靠保护财产和强制合同执行的法律体制以及能在公司决策出现失误时事先确定索赔方案的破产条款。这些基础设施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并使公司在处理索赔问题时使用标准化的方法。但是这些制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不同文化色彩。当今俄罗斯的产权制度有可能无意识地受到过去苏联对个人产权偏见的影响。由于亚洲人害怕“丢面子”,因此很难在这些国家采用一些制度,如西方国家的破产制度等。同样在西方国家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对贷方和借方关系的看法。公司的权力分配反映了社会中最多人持有的对商务交易中各方相互作用的看法。因此,如果想让一个没有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但也一样发展起来的国家采用这种制度是很困难的。同样,想统一各国的国内金融基础设施或统一与国际交易相关的各个组成部份也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事实上,亚洲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弱点使得它们的银行系统变得比危机前更加脆弱,并妨碍了随后危机的解决。由于缺乏透明度,同时政府对银行暗地里担保,造成了投资者以过低的价格贷给银行大量的资金,造成资本的不良分配。糟糕的破产法和程序使得银行无效贷款的恢复变成一项长期并且昂贵的工作。另外,俄罗斯在强制执行合同和收债方面缺乏透明度和法律基础设施是造成现在俄罗斯金融中介作用瘫痪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怀疑如果增加的金融中介形式的确对经济有益的话,在将来推动这些形式统一的压力将会是相当大的。另外,更多的金融基础设施还很有可能会改善银行系统的环境以及它的经营状况。
最近,一个由RossLevine和SaraZervos做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比银行部门本身发展对经济的作用要大。这一研究结果与以下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资本市场和银行都提供有用但不同的金融服务。如果同时使用两种形式则必定会带来更健全、更有效的资本分配过程。
有些人认为,缺乏足够的会计实践、破产条款和公司管理导致最近几次危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危机并非是偶然的。如果有足够的上述因素和它们可能支持的资本市场存在的话,1997年初经济冲击的结果将会大为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欧洲大陆国家的金融体制都在很大程度上躲过了前两年金融动荡的影响。我们发现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欧洲大陆很少发生由房地产的繁荣和萧条引起的银行危机或是如我前面提到的美国和日本出现过的信用恐慌。
一直到目前为止,欧洲大陆的金融部门仍是由银行主导,它的资本市场也没有美国和英国的发达。这种银行体制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一些银行体制有充分的监督并以一个合法、规范的框架为基础的话是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的。但是这种银行体制还有公有银行实质性的参与。这些公有银行往往缺乏私有银行所具有的活力和创新。政府的参与往往不能实现资本的最佳配置并降低价格信号的可靠性。但在市场调节不足以阻止银行危机的时候,此类的政府参与可以提供默认的资源保证以使信用持续流动,即使不是向最佳的方向流动。
例如,德国由公共控制的银行团体的资产大约占所有银行资产的40%.其他欧洲国家的比例虽然不如德国但也是相当大的。简而言之,一些证据表明较低效率地使用资本可以防止出现信用危机。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个原因使欧洲公有商业银行的比例降低了,同时促进了以往规模不大的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并使欧洲大陆的金融体制向英国和美国的体制转变。
发展资本市场可能还会给欧洲大陆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在国家银行体制不断集中时,整个欧洲银行业也会逐渐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大银行受到异常打击的话,这家银行就有可能会缩减它向外的贷款。如果存在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的话,以上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减轻,因为公司有了其它的资金来源。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