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本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制度创新,保险投资,资本市场
保险制度创新是指顺应现代保险金融化的发展潮流,改变传统保险经营理念,突破保险经营仅局限保险承保范畴的制度安排,实现保险保障与保险投资并举,构建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协同发展的新的制度安排。高效的保险投资是保险制度创新的动因,也是保险制度创新的结果。
一、保险制度创新的背景和趋势
目前,国际保险业保险制度创新,是在国际经济、金融出现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一场保险制度的变革。金融和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是指各自的产品及服务被相互采用,从而形成业务交叉与融合。近来年,“一站式”金融服务成为金融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客户来讲,通过一个金融服务机构获得所需的各种金融产品与服务,这的确是非常便捷。金融与保险一体化客观上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金融管制放松、客户寻求成本更为低、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等多种原因。随着国际金融和保险集团在不同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与保险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保险业在保险制度、产品开发和增值服务方面的完善与创新。
保险制度包括保险业运作的基本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害赔偿原则、近因原则等;险种设计、保险合同的制定、产品定价、展业、承保、理赔、投资、准备金的提取等方面的共同做法。20世纪后期,国际保险业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了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保险金融化、证券化成为基本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保险业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高度融合的新的平台上运作,实现了保险经营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保险业在运作中存在很多缺陷,有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作法。特别是在保险投资问题上,与现代国际保险业发展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保险经营长期“一条腿”走路的制度安排,制约了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和持续发展。未来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遵循同一个游戏规则。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及早地融入世界,熟悉国际游戏规则,才能在日益严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进行保险制度创新,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实现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环境分析
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经验表明,保险制度创新是建立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因此,进行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需要逐步完善我国保险制度创新所需要的企业基础和市场环境。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保险企业制度。要解决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及其经营状况的基本评价指标、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竞争原则、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其次,要完善保险经营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险投资环境,重点是完善保险投资所必须的政策法规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是实现我国保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险创新的平台。
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规定十分严格。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规定似乎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但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都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变量波动率相对都很高的国家中,这样一种规定有可能将保险公司置于巨大的负。债风险之中。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改变或放松保险投资的监管规定,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性很强,保险公司投资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又有可能使保险公司面临重大的资产风险。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改革和完善政策法规环境。
要解决保险投资的两难问题,满足保险业的资金运用需求,必须将保险投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具体讲,就是应当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推动保险投资的多元化。第一,政府要调整对资本市场的政策,从总体上看,要重点发展包括寿险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第二,逐步扩大寿险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业务范围,放开投资业务和允许其直接经营证券业,对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应区别对待,逐步放宽寿险公司的投资业务范围。第三,逐步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国内保险公司选择海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内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程度。
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限制,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基础。鉴于此,对于全球金融业务一体化趋势,我门要从容面对,认真研究,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盲目追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一体化,为保险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
实现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保险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保险投资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衔接的纽带,是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国际保险业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保险越来越离不开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是保险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保险公司是金融市场上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它们承保各种不同的企业和家庭风险,从而推动其参与经济与金融活动。在盈利性的驱动下,它们也已成为全球广阔金融市场上日趋重要的投资者和金融媒介。它们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创新的保险方式,为金融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并在新金融工具的开发进程中搭起了银行与保险产品间的桥梁。保险与再保险公司拓宽了金融工具的范畴,提高了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规避风险创造了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们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有着深厚的经济背景。回顾上世纪的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费率疲软与低债券收益的环境刺激着创新,从而促使保险与资本市场之间出现了某种对接。保险公司在这一时期致力于将其庞大的投资组合与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例如,在信贷衍生市场上它们正成为日益重要的参与者,帮助银行对其信贷风险暴露头寸进行套期与多元配置。在融资方面,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发行了融资安排(FAs)与担保投资契约(GICs),这一发行量很快上升到大约400-500亿美金的规模(J.PMorgan,2001)。对市场参与者的调查表明,这些基金一般都投向与FA/GIC有相近到期期限的高收益证券,以便得到正向的收益。在保险需求增加过程中,对新活动中风险的日益重视,对保险费率的稳定这些考虑导致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他们的资本市场活动。
其次,金融市场为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为保险资金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有效运作提供了空间,为保险业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共发展,最终达到利益共享创造了条件。保险业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方面表现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即保险资金存入银行可以商谈利率,允许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使保险资金进入消费信贷领域和房地产按揭业务,允许保险资金投向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允许保险资金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等;保险资金介入资本市场,即允许保险公司单独或者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组建独立的保险基金进入股市,或者支持保险资金从目前间接进入股市转为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保险市场有三大拉动作用。一是保险产品更趋向投资型;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发生变化;三是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互助型向股份制转变。
四、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目标
随着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的推进,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的日益融合,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它为我国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宏观环境,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契机。资产收益率低、“利差损”问题使中国保险业将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市场结构不完善、功能存在缺陷使资本市场发展陷入泥潭。为摆脱这一困境,需营造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整合的基础环境,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使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以达到利益共享,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最终摆脱各自的困境。
首先,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保险业的竞争使得保险经营利润空间日趋窄小,保险投资利润成为维持保险生存发展的基础。根据新修改的《保险法》,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于资本市场中。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但是资本市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规范和完善。中国保险业不能坐等资本市场规范和完善以后再发展,必须与资本市场同步发展;觎范和完善。保险业急需的资金运用人才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吸收引进和培养提高。
其次,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规范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保险业就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主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中国金融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并不影响保险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会越来越大。
五、推动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措施
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效的资金营运、高效的保险投资,因此,必须在完善资金运用管理体系上进行专业化资金营运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探索并建立高效的保险投资运作管理体系,是当前重大的保险制度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并不一定等于资金投资收益的提高。积极探索合适的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是保险业进入资本市场,提高投资收益率,防范风险的内部条件。
由于保险公司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的都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资金,而不像一般资产管理公司那样吸收社会各界的自由资金,这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被认定为保险相关企业。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不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可以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新的制度安排。
当然,在现有体制下,要充分释放我国保险业所蕴涵的巨大创新能量,还应该注重处理好几个关系:创新与WTO规则的关系;创新与市场的关系;创新与运作条件的关系;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因为保险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扩大市场来获取更多的新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得到保险市场的认同,因此,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是保险创新的关键。
保险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运行条件和制度条件;缺乏一定的客观条件或者监管制度的保证,是难以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特别是保险创新,一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加大了监管难度。而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保险创新与原有监管体制有着更为直接的冲突。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体系,既是控制保险创新风险的需要,也是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融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三板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体系,我国企业融资方式不断创新,但部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风险意识不强、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融资后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给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探讨新形势下企业融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融资的基本方式
企业融资的基本方式可以从传统的融资方式和按照现实需求创造的融资方式,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背景下,企业融资方式不断更新。
1.传统的融资方式
传统的融资方式可以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维度来考察,从直接融资的视角来看,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票、债券融资,如上市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发现债券的方式获取资金,此外,还包括发行商业票据等融资模式。此外,按照直接融资的定义,民间融资也可以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统计显示,2013年,A股再筹资,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分别筹集2803亿元、4082亿元。从间接融资的视角来看,主要是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企业获取资金,这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融资模式,统计显示,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7.3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6.6万亿元、71.9万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9.3万亿元、8.9万亿元。可见我国企业融资规模之大。
2.创新型的融资方式
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市场都积极推出各种新的融资工具。从直接融资来看,近年来我国相继提供了创业板、三板市场等融资渠道,从三板市场来看,2013年12月底新三板市场扩容至全国,2014年5月,新的交易结算系统正式上线,截止到2014年5月21日,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已有近700家,三板市场企业融资规模也不断增大。此外,中小企业私募债等融资方式也不断推出,这进一步扩充了融资渠道。其次,从间接融资方式来看,各种新的融资工具也不断出现,如当前各地政府积极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再如银行为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提供服务等。
二、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短期来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难以彻底根治,必须通过创新融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当前这种创新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存在不小的挑战。
1.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历史机遇
首先,政策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这为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际上,近年来,企业融资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国家积极出台各种鼓励、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如最近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了直接的支持。特别是,国家对金融创新活动的支持与监管的放松为创新融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次,市场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国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大量的中介服务机构开始成熟并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对于推动融资方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再次,其他机遇,包括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等也为融资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机遇。
2.企业融资方式创新面临的挑战
首先,资金供给不足带来的挑战,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资金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大量的资金资本脱离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供需矛盾,这种资金相对短缺导致融资方式缺乏“活力”支持。其次,市场不完善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企业要从资本市场中获取资金支持需要经过大量的审批,甚至需要付出较大的交易成本,此外,市场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这都给融资方式创新带来了挑战。
三、促进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的思考
总体来看,企业要发展,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以此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可以从加强分析与研究,明确融资战略,完善公司治理,以此为融资方式多元化提供支持。
1.加强分析与研究
首先,要加强对企业本身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对企业资金需求分析,通过需求分析了解融资额度、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企业资金流动特征等的分析,明确资金流动的季节性特征等特性,为确定融资方案提供信息支持。其次,要加强市场环境分析,包括对利率变动情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资金供给松紧情况等的分析与研究,了解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特别是,要动态的跟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创新活动,探讨企业参与这种创新的可行性。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构建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为融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明确融资战略
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即企业在融资活动中要遵循什么样的思路,一般而言,企业要根据发展需要、风险可控、成本节约等原则,积极开展各种融资活动。其次,要明确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即要明确企业融资的目标,包括融资额度、融资方式等方面的目标,如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成本可控化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融资的战略任务,即要通过哪些资产、哪些项目为依托开展融资活动。再次,要明确战略路径,即要明确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等融资渠道的应用明确融资战略。
3.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能力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健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在对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对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保障组织机构的完整性,为控制融资风险,提高融资能力,创新融资方式提供基础和前提。其次,要规范决策流程,企业内部要通过流程重组与优化,提高融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为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天使资本市场 政府主导 风险规避 企业自身建设
一、引言
2009年10月,三批IPO的创业版企业在二级市场正式挂牌交易,其巨大的财富效应再一次吸引了广大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眼球。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风险资本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作为风险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天使资本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通常指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前期投资,他们和机构风险投资一起构成了美国的风险投资产业,成为美国早期创业和创新的主要支柱。目前,美国的天使投资总额约占风险投资总体的份额超过40%,其投资的活跃程度超过正式机构的风险投资。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下属的创业研究中心是美国研究天使投资最权威的机构,它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2008年,美国共有26万多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除此之外,还有多个天使投资组织,他们为55480个创业企业提供了总额为192亿美元的投资。而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报告,2008年,美国的后期风险投资共投入了280多亿美元,资助了3700个投资项目。可以说,如果没有前期的天使投资,后期的风险投资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在中国,天使投资才刚刚被认识,尚谈不上是一个产业,但考虑到天使投资在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和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天使资本市场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和天使投资者三个方面对促进我国天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我国天使资本市场发展的环境分析
1、发展我国天使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缓解需要天使投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发展遇到的诸多困难中,资金短缺问题犹为突出。从有效需求看,据原国家经贸委统计,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然而,尽管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很高,这方面的问题也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但中小企业依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民间借贷弥补了中小企业从正式融资渠道难以获得资金的缺口。由于民间借贷期限短、成本高,企业不可能也不愿意长期使用这部分资金,所以不断地借了还、还了再借,其外在表现就是始终存在资金缺口。如果能够采取某种机制进行引导,让这部分民间借贷转化为股权资本,资金就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沉淀在企业中,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与机构风险投资不同,天使投资的投资偏好往往是选择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介入,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企业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但资金的风险很大,而且需要花费很多的管理时间,投资周期也较长,因此机构风险资本极少涉足,天使投资恰恰可以弥补这一融资市场的缺口。
因此,通过发展我国的天使资本市场,促进天使投资这种投资方式的发展,既可以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效率,又可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科技发明成果的商品化需要天使投资。尽管政府对发明专利的转化有相应的政策,但对民间发明的支持力度非常小,加上风险资本本身的规模小而且又不能吸引民间资本,根本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要。因此,民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只能靠民间资金来解决。如果有了天使资本市场,通过吸引天使资本来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3)资本市场结构体系的完善需要天使资本市场。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思路已经明确,风险资本市场是整个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资本市场包括二板市场和私有股权融资市场,而私有股权融资有两种形式:机构风险资本和天使资本。可见,天使资本市场是风险资本市场的一个子系统。
2、我国充足的民间资本供给为发展天使资本市场提供了可能
2007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达172534亿元。民间充裕资金的存在,为天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源泉。特别是浙江、广东、江苏等富有省份,一批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业主拥有充足的财力和丰富的理财经验,他们是有能力进行天使投资的一个群体。
另外,目前我国民间非正式融资非常活跃,据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在“2005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称,他们做过一个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这其中有权益融资,但更多的是借贷性质。如果通过完善天使投资机制使大量的民间资本有部分能以天使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小企业,成为企业的自有资本,那么中小企业始终存在的资金短缺的顽症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受国人本能的规避风险、追求安稳的投资观念影响,目前人们对天使投资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天使投资的成长。另外,我国目前的资本运作机制和投资环境不够健全,缺乏理想的信息沟通平台,中小企业也存在相当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这些制约因素使得天使投资在中国身影寥寥。
因此,促进天使投资和天使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从政府、天使投资人、创业企业三个方面入手,其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三、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1、制定与天使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天使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机制作保证。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天使投资相关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天使投资主体法律制度、天使投资合同法律制度、创业企业控制与治理、天使资本退出的法律制度、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天使投资监管法律制度等,同时要不断优化执法环境。
2、各级政府牵头、财政出资组建本地的天使投资组织或机构
目前,我国研发成果市场化程度很低、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针对此现象,可以借鉴以色列的成功经验,由政府扮演天使的角色,出面成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投资公司,专门对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进行长期投资。具体可采取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各级财政提供先期资本的方法,吸引有风险投资需求的民间天使加入,政府资本以后再视运行情况待条件成熟时退出。政府天使的“羊群效应”可以带动天使资本市场的更快发展。
3、加强有关天使投资的宣传和教育
民众投资知识缺乏和创业意识淡薄是制约我国天使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民营企业家或者私企业主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他们大多数对天使投资缺乏了解,不愿意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因此,政府和专业机构应该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国外成功的经验,包括依靠天使投资而发展起来的风险企业和从事天使投资而获得巨大回报的天使投资者,从而提高人们参与天使投资的积极性。
4、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
可靠的信用是获得天使投资的关键,我国民间信用的缺失是难以形成“创业天使”机制的主要症结之一。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让天使投资人放心地进行投资,这也是发展我国天使投资的根本保障。
信用制度的建立,主要应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来完成,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规则,行使监管职能,指导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制定中介机构的相关执行规范,提高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的约束力。
5、给予天使投资者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目前对高科技创新企业实行优惠税率,而对那些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企业及其收益(包括个人收益)却未实行相应的优惠税率。我国可以借鉴OECD国家鼓励天使投资的做法,制定有关对私人投资者投资非上市公司的相关个人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及损失税前弥补的相关优惠政策。
6、建立健全天使投资的运行机制
(1)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为天使投资提供服务平台。第一,创办公开发行的刊物,介绍投资业务信息;第二,举办论坛和会议,搭建天使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第三,创办天使投资俱乐部或联盟,整合投资天使在基金、创业和企业管理、专业技术经验以及人际关系等资源上的力量,进行联合投资;第四,建立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高新技术成果、专利技术和技术市场行情,并且定期公布天使投资信息,以加强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第五,培养投资中介机构,积极发展和完善以项目评估、财务与法律咨询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
(2)健全天使投资的退出渠道。对于一个愿意进行天使投资的人来讲,退出既是过去的天使投资行为的终点,又是新的天使投资行为的起点,退出机制在整个天使投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天使资本能否顺利退出对天使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国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快二板市场的发展,为天使投资提供退出机会,减少投资者的顾虑。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回购、换取公开上市公司的股份等,为天使投资的顺利退出提供方便。
四、天使投资者投资过程的风险规避策略
天使投资人作为天使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必须有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项目的选择标准以及风险规避策略。天使投资者作为出资人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被其高额回报率所吸引,但是在追求高额回报率的同时,天使投资人也面临着高风险。所以天使投资人应在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合同的签订以及天使资本的退出三个方面分别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
1、谨慎挑选投资项目
天使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主要有交易的发起、项目的筛选以及项目的估价三个步骤。
交易发起阶段是天使投资的起点,在此阶段,天使投资者获知了潜在的投资机会,并辨别出良好的投资项目。所谓良好的投资项目应该具有先进的技术、巨大的市场机会、优秀的业务发展计划和一流的管理方法。
在项目的筛选阶段,天使投资者对由交易发起阶段甄别出的投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挑选,然后对挑选出来的项目进行仔细分析,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
项目的估价阶段就是天使投资者和被投资企业运用折现法对企业的价值进行量化,从而共同决定天使投资者必须投资多少资金才能换取被投资企业的股份。
2、签订天使投资合同
确定对某一项目进行投资后,天使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将一起协商制定一份双方都满意的合同。合同主要涉及天使投资期限和轮次的确定、投资工具的选择、合理报酬体系的制定等。
在天使投资的期限和轮次上,天使投资者应该选择分段投资。天使投资者通过渐进式的多轮投资过程,对风险企业的前景不间断地进行周期性评估,再依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投资。这样,就能降低错误决策所导致的潜在损失,同时又强化了天使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管理层的控制。
天使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工具时,应根据风险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工具。在风险企业发展不稳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阶段,天使投资者可以选择优先股或者可转化优先股。天使投资的投资风险极大,投资者渴望有一种优越于其他普通股东的权利。在风险企业发展稳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时候,天使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风险企业的债券。
合理的报酬体系是为了规避风险企业的创业者或管理高层的道德风险而设立的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创业者购股期权的价格和比例与风险企业的业绩直接挂钩,这样就保证了天使投资者和创业者利益的一致性。
3、天使资本的适时退出
天使投资在风险企业中存在的形式是权益资本,但天使投资者的目的并不是做股东,而是赢利。无论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成功,天使资本最终都要退出,然后再寻找下一个合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和管理。在退出方式和退出时机的选择上,天使投资者应该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不可有丝毫犹豫。
天使投资的退出方式一般有IPO(首次公开上市,包括主板上市和二板上市)、兼并收购、股权回购、破产清算四种。虽然首次公开上市能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是天使投资者通常所追求的目标,而破产清算则意味着天使投资可能有一部分或全部的损失,但是对于不成功的投资,天使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就应该是如何使亏损最小化。一旦发现风险企业成功无望,天使投资者就应当采取清算策略,若不能及时退出,天使投资者就会被套牢,沉淀资金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的损失更大。
五、中小企业吸引天使投资的措施
1、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中小企业要想真正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就要过信用关,要以信取资。
一方面,中小企业应树立信用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信用观念,加强信用建设,从而在合作伙伴、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信用形象,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该将信用建设制度化,把企业的各种信用理念以制度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渗透到各个层面,落实到各个环节,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付诸行动。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
一般而言,拥有核心技术、独立自主产权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是较受天使投资者青睐的。所以,中小企业首先要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要注意技术的优势及商业化程度。技术的优势及商业化程度往往决定了项目的潜在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项目的潜在市场越大,该项目的投资价值就越大;预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未来的投资回报就越大。
3、积极主动寻找合适的、能够形成默契的天使投资者
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极力宣传自己,主动寻求投资者的帮助。比如主动介入天使投资聚会,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使企业得到发展壮大。
4、准备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书可以让天使投资者对融资项目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助于激发其投资欲望。
商业计划书从总体上来说,应该充分展示创业者对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熟悉以及实现商业计划的信心。其具体原则应包括:呈现竞争优势与投资利益;呈现经营能力、市场导向;商业计划书的基本假设与估计应前后一致;一切数字要尽量客观、实际,切勿凭主观意愿捏造;要明确指出企业的市场机会与竞争威胁,并尽量以具体资料为证。
5、提高创业者的个人素质
如果商业计划书打动了天使投资者,创业者便获得了与天使投资者见面的机会。天使们很看重企业家个人素质,可以说,有时候,是人在融资,而不是公司在融资。所以,为了成功地从天使投资者那里实现融资,除了项目本身的吸引力之外,创业者自身的素质也是成功获得融资的关键。
首先,创业者应该拥有远见、有创造力、有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其次,创业者应该充满自信。再次,创业者应该得到天使投资者的信赖,大胆地向天使投资者说明该项目的不足,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我国天使投资的发展,政府、天使投资者、中小企业都应该作出相应的努力。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且对于盘活民间私人资本,促进科技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玉利:企业家与企业家型中小企业[J].当代财经,2001(10).
[2] 李培元、魏亚平:基于新型文化产业视角的直接融资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3] 王红梅、张琳:创业期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运用 控制
一、股权激励政策概述
股权激励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是通过让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企业会给予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经理人在行权期内,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也从而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政策对引导经理的长期行为防止其短期行为具有很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公司股权激励方式主要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
二、股权激励政策在上市公司运用
1. 股权激励政策在上市公司运用的理论依据
股权激励创造性地以股票升值所产生的价差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将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相联系,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和股东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这种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化比较高的薪酬制度,相对于短期激励政策而言,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股权激励政策的理论依据为委托理论,在企业中,委托人即出资者、股东,人即经营者,是事企业战略性决策并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包董事和经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分工,使得持有不同资源条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济主体各自获得超额效用,这是委托一关系的优点。但是,由于处于委托关系的双方都是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而双方的效用函数却不相同,理人有可能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有损委托人的权益。再加之委托人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委托人很难察觉并监督人的利己行为。这便委托一过程中出现的委托一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研究表明,股权激励,是至今为止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被证明能较好解决现代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一问题的方法。西方国家企业的实践证明,股权激励机制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与实现经营绩效增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的运用环境分析
为保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的顺利运行,建立规范的运用监督环境是股权激励实施制度基础;而强有力监督环境需要各级别政府相互配合,从法律、法规、规章各层次规定制定的严密性、程序的完备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全方位监管;中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基础经历了一个是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并继续完善创新的历史过程。
(1)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不管是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还是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规范和监督程序作为保障,股权分置改革为实施股权期权激励构筑良好的市场基础。股市中的股权分置所带来的股票全流通不仅加大了股票市场的供给,对非流通股的送股也将股市的整体价格水平平稳地调整到合理区间,股权分置同时增强了资本的有效性。
(2)政策环境的形成。任何制度的制定,或者某种程序的运行都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那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为保证方案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国内的股权激励中,在操作方面主要面临股票来源、股票出售途径等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如政府应政企分开、取缔不合理的垄断保护、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改革经营者任用方式等手段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会计环境的形成。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指出股票期权应列入财务报表中,而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薪酬的一种形式,那么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带来的经营绩效的增长已经通过利润的增加反映在财务报表里了,如果不将股权激励成本费用化,那么股票期权的收入就没有相应的费用与其配比,会虚增上市公司的利润。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保证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更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包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相关披露进行了规范。
3. 股权激励政策的正确运用
在上市公司中运用股权激励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应该正视股权激励的适用条件。股权激励对象的激励性薪酬只能从增量资产中分配,不能对存量资产进行量化分配,要分清存量资产,准确量定增量资产,防止股东资产流失。而且激励对象无偿取得的人力资源股份不能固化,如若要固化的话必须向企业注入相应的资产。公司产权合理、股权激励设计方案切合企业实际、公司治理规范、证券市场有效、增量激励。上市公司的选择对象必须完善股权激励的约束条件,发挥股权激励的积极效应,切实可行的避开激励陷阱。
(2)严格按照股权激励机制设计和执行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中的分配是增量资产的预期激励性分配,不是存量资产的所有权变更;是企业预期剩余而非过去实现剩余的分配;而且股权对象获得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应该科学选择绩效考核指标,整个流程下来从预设激励方案到激励对象努力工作然后是公司资产增值继而业绩上升股东利益增加。
(3)慎重的选择激励方式。由于不同的激励方式在激励成本、激励效果和激励对象获得的权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上市公司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条件进行选择。国际上通常限制性股票激励由企业回购股票,然后再无偿支付给受激励公司高管,因为无论股市大盘的形势如何,都有较大的收益。而国内运用条件过松时易出现过度激励,因此由于情况的特殊性,国内的上市公司需要慎重使用限制性股票。对于员工而言,股权激励政策应该进行多元化考虑。
三、股权激励政策在上市公司的弊端与控制
1.股权激励政策在上市公司的弊端
目前上市公司所施行的股权激励制度存在以下弊端:
(1)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普遍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如上市公司中真正的控制者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他们对经营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上市公司内部的股东之间存有不正当交易,这样不仅不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损害了公司形象和公司利益,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上市公司内部人士控制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国内多数公司的实际股价股权为国有控制,股东大会的职能弱化,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激励的决策往往受管理层控制,实施股权激励往往是“自己激励自己”,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不能有效持续发展。
(2)资本市场环境尚未成熟。有些国家包括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信息的制造者,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提升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人才又是上市公司市场形成的主体,目前经营能力达到标准的职业经理人较为缺乏,其选聘机制较为传统,不能更好的推进股权激励,从而不能满足上市公司的有效发展。
(3)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法律法规限制。随着改革的深入,还需要更详尽的法规准则的推出,使公司的具体业务能顺利规范的得以开展。比如被激励者个人所得的纳税优惠问题,再如股权激励实施的会计处理问题,由于各公司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势必造成指标的不可比, 而目前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并未达到一定的标准,势必为以后的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带来后患。
2.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控制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股权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为了促进股票激励的有效实施,应加强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建立科学民主的业绩考核制度。选择更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养,建立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的经理人选拔、聘用机制,从而促进高素质经理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机构的资源,并按照市场需求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整合,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政策顺利实施。
(2)开发和规范资本市场。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关键在于刺激资本市场和企业层面的信息制造和传递,通过改善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配置效率来提高整体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人才是上市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并且是股权激励政策激励的主要对象。开发和规范资本市场,能保证上市公司顺利实施股权激励政策。
(3)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证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政府已经相继出台和修改了多项法规制度,修订后的《公司法》消除了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法律障碍,《证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内转让股票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再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方法适时的出台,2006年3月1日推行的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方法》正式下发并施行,标志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制度环境已经制备。证监会又先后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等规章规定准则。
四、结语
股权激励是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而言,只有正确认识到股权激励的本质,健全约束机制,才能发挥其正面的效应,避免激励机制所产生的陷阱,从而达到股权激励的目的。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颁发,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必将对我国企业整体改革的推进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宏.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 徐振斌.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调查[J].上海国资,2007,(5)
[3] 张志荣.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J].北方经贸,2008.4
[4] 宋辉,唐艺丹等. 关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基于股权结构视角[J].经济师.2010(10)
关键词:创业;战略;研究
一、创业研究与战略管理
创业战略是创业和战略管理综合的产物,创业活动和战略行为的互补有利于企业实现财富最大化。战略研究与创业研究的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分析企业如何识别开发创业机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能力,及如何动态运作战略创业以创造财富。
最早提出应该将战略和公司创业结合起来的是Burgelman。他于1983指出,成功的公司是在多元与秩序、创业与战略管理之间获得了良好的平衡。无独有偶,Sandberg也指出成功的企业可以说都是创业理念的实现,而创业选择是公司战略管理的心脏。Barringer和Bluedorn的研究也从实证上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以169家美国制造业公司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战略管理的5个维度:环境扫描强度,计划柔性,计划长远性,计划涉入度和控制类型,及这5个战略维度与公司创业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数据运行后发现,除了机会长远性、财务控制分别与公司创业强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之外,其他战略策略与公司创业强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是显著。他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比较全面地着重检验了各种战略策略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显著性关系的存在为创业战略学术概念的正式提出打下了基础。
二、创业战略维度的划分
什么是创业战略?王汝林在其《创业战略设计学》提到创业战略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因素、自身的条件和潜能,寻找和制定出可以超常规快速发展模式的一种谋划,并根据这个谋划来调配自身实力、调度、运用和整合各种资源使创业企业快速崛起的一种战略。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创业战略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引入“维度”这一概念,从整体上研究创业战略选择的不同维度构成。林嵩,张帏,姜彦福(2006)认为创业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不同的新创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常常会采取不同的某几类战略方案。H111er和Frlesne对公司创业战略概念的维度进行了如下描述,积极引入新产品和新技术,寻求市场创新和生产制造环节的创新,在竞争中主动出击,倾向于作领先者而不是跟随者,敢于承担风险。他们把公司创业战略的维度确定为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形成了目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公司创业战略概念量表。
HcdOugal]和ROblNSON(1990)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新创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主要维度:战略力度是适中的还是积极的,市场范围是广阔的还是狭窄的;Carter等(1994)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新创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维度新创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的差异化范围是大还是小,经营活动侧重于产品开发还是市场营销;Park和Bae(2D03)则通过对韩国新创企业案例研究,将创业战略划分为三个维度:技术能力(追随者还是领先者)产品市场成熟程度(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和目标市场(本土还是国际)。
现有创业战略概念的讨论远远不足,有必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划分维度,同时结合中国的客观实践,建立一套有效的新创企业战略分析框架,用于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王一军、王筱萍、林嵩(2009)结合不同的认识视角,提出两类创业战略的概念建构方式:一类是把创业战略分为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另一类是把创业战略分为超前行动、积极竞争、向外拓展。他们参考Zahra(1993)等的研究,发放800份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市场一产品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会比基于创业活动属性特征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检验结果略好一些,这说明前者对于创业战略的概念描述更为妥当一些。
三、创业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
制定创业战略,首先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张明兴(2005)认为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竞争环境五个因素,企业需要对以上五种因素逐一进行市场调研,对战略选择提供依据。李大鹏(2005)基于对齐齐哈尔市民营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运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了创业的内外部环境,认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创业战略,实现成功创业。曲延军(2005)指出创业者自身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初创时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走出第一步的关键;而后期企业技术战略和技术能力积累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保障。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学习型企业才可能积累更多的技术能力,拥有长期竞争优势,以上两点都可以看作势企业的自身(内部)环境因素,而国家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产业保护和技术促进政策等则是影响新创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二)创业者。
创业者以及创业者所代表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创业者的意志力或者意图,是推进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创业者的自身素质和商业经验,毫无疑问确实能够左右企业的决策,进而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理解创业者的偏好及其战略决策的过程极为重要。
(三)其他。
影响创业战略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风险因素等,在这里不――赘述。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创业战略。
四、创业战略选择与创业机会
陈德智(2001)就创业的一般状况,指出四种创业战略: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择人任势,乘虚而入;改变价值,以迂为直;夹缝生存,出奇制胜。他对四种创业战略进行了利弊与条件分析,并指出这四种战略并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创业者通常可以融合其中的2~3个不同的要素,重要的是创业者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创业战略并付诸实践。张伟辉(2007)根据Park和Bae划分的三个维度,得出创业企业战略选择的七种类型:防御性模仿战略、替代进口战略、超前本地化战略、创造性模仿战略、国际差异化战略、早期市场进入战略、国际创新战略。朱奎(2007)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六种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战略选择:资源战略、依附战略、夹缝生存战略、局部市场战略、产业结构导向型战略、联合竞争型战略。
关于公司创业战略的基本模式,林嵩、姜彦福(2008)的分析认为公司对于创业机会的追逐成为理解公司战略创业化幅度的重要视角。创业机会的介入存在五种情况:1、创业机会成为公司战略框架的起点;2、创业机会的介入是在产业环境分析之后;3、公司对于创业机会的追逐是在产业环境和组织环境分析之后;4、公司在制定了公司的大致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之后;5、创业机会的追逐处于整个公司战略框架的终点。这五种情况的公司战略创业化幅度呈现由高到低的过程。出于全新创业机会赋予企业经营的影响,公司创业战略体现出其收益禀赋和风险禀赋,这两个方面成为公司创业战略最重要的属性。
五、结语
创业战略的制定对于新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创业活动及其复杂,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环境、创业者、风险投资背景等各种因素,检验不同战略方案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奎.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