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气质量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综合指数;影响因素;江苏泰州
中图分类号 X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08-02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Taizhou City
ZHAO Li
(Tai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in Jiangsu Province,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Th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s were analyzed during 2013―2015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air quality in Taizhou after emission restric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air quality of Taizhou had been getting better gradually after emission pared with 2013,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QI had increased 7.9 percentage points in 2015. At the same time,the rate of PM2.5 in the air quality comprehensive index had declined year by year.The structure adjustments of anergy,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realignment of the pollution sources were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air quality.In addition,favorable weather conditions was also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excellent and good rates;comprehensive index;affecting factors;Taizhou Jiangsu
泰州市坐落在长三角北翼,近2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聚集引发了能源和物质消费的激增,空气质量受人为活动影响越来越显著,以城市为中心的复合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大量的污染物极易导致呼吸系统及心肺系统疾病,极大程度地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这样的环境与生态中国的梦想相去甚远。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依据2013―2015年泰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采用空气质量优良率、综合指数等评价指标,对近年来泰州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采用2013―2015年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定点监测数据,数据来自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平台。
1.2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1.3 评价方法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进行评价。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采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反映大气质量年际变化特征。
单项质量指数、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i=■(1)
Isum=∑■■Ii(2)
式中:Ii为指标i的单项指数,包括全部6项指标;Ci为指标i的评价浓度值;Si为指标i的标准值,当i为SO2,NO2、PM10及PM2.5时,Si为污染物i的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当i为O3时,Si为日最大8 h平均的二级标准限值;当i为CO时,Si为24 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Isum为综合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气质量优良率变化
由表1可知,2013年泰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0 d,占比60.3%;2014年优良天数232 d,占比63.6%;2015年优良天数上升到249 d,优良率达到68.2%,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归功于近几年实施了严格的减排措施。
各季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析表明,静风和小风频率高、稳定层结几率高以及降水少等不利气象因素[1],造成冬季污染严重,优良天数最低,不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相比而言,夏季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下降趋势,2013年夏季优良天数68 d,2015年仅为61 d,这主要是因为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发生频率增加[2],致使夏季优良率降低。有研究表明[3],O3在特定情况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将超过PM2.5成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
分别计算2013―2015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影响泰州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O3、NO2、SO2、CO。随着减排措施的深入执行,PM2.5和PM10在综合指数中占比逐年下降,反之,O3占比逐年增加。很多学者指出[4-5],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及其他污染源的增加将会造成臭氧污染现象更加突出。
2.2 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泰州市PM2.5和PM10日均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近3年相关系数平方分别达到0.897、0.878、0.899。线性拟合方程显示,PM2.5/PM10比值依次为0.746、0.628和0.652(图2)。北京市、南京市等多地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相近[6-8]。与2013年相比,2015年细颗粒物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比下降。结合细颗粒物在综合指数中占比的下降趋势,可见减排措施初见成效[9]。
3 空气质量改善原因分析
3.1 实施严格减排措施
提高重视程度,强化行政推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报机制,按季度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形成了强大的工作监督压力。
减排的关键是优化结构调整,削减源头排放。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把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作为项目审批的前提条件。严控煤炭使用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严格控制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重点削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有关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泰州市关停整治燃煤锅炉550台(座)。
突出重点领域,狠抓专项治理。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对全市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指导;关于机动车尾气治理,可深入推进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严格执行黄标车、无标车区域限行政策,淘汰高排放机动车;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将建筑工地扬尘管控与招投标挂钩;严格落实“四级巡查”等秸秆禁烧工作措施。
3.2 气象条件变化
有利的气象条件是空气质量好转的外部环境条件。气象资料显示,2013年泰州市降水次数57次,降水量819.6 mm;2014年降水66次,降水量953.9 mm;2015年降水81次,降水量1 157.7 mm。降水对污染物清除作用十分显著,与2013年相比,2015年降水条件较好,这也是空气质量逐渐好转的重要原因(表2)。
4 空气质量改善的制约因素
4.1 产业结构偏重
虽然近几年泰州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电力、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仍占有相当比重,能源消费一直以煤为主,扬尘、机动车污染等“城市病”存在加重趋势。加上全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步伐可能放慢。短期内,城市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将高位削减,超过环境容量。
4.2 工作基础薄弱
面对艰巨的治理任务,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相对薄弱。大气治理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大气执法监管力量需要增强,资金投入需要增加,尤其亟需出台保障治污设施长效运行的经济、价格政策。监测、科研、管理技术储备不足,空气质量预测特别是重污染天气预测能力仍需大幅提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有待进一步完善,PM2.5源解析研究刚刚起步,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5 结论
(1)与2013年相比,2015年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7.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2)影响泰州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O3、NO2、SO2、CO。PM2.5和PM10在综合指数中占比逐年下降,O3占比逐年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5年细颗粒物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比下降,减排措施初见成效。
(3)严格的减排措施,有利的气象条件是空气质量好转的主要原因。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基础,是保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
6 参考文献
[1] 张夏琨,王春玲,王宝鉴.气象条件对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1,29(1):42-47.
[2] 殷永泉,李昌梅,马桂霞,等.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4,25(6):16-20.
[3] 沈琰,杨卫芬,蔡惠文,等.常州市典型臭氧污染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2):173-182.
[4] 段玉森,张懿华,王东方,等.我国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增刊1):34-39.
[5] 王雪梅,符春,梁桂雄.城市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14(5):1-3.
[6] 于建华,虞统,魏强,等.北京地区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1):45-47.
[7] 喻义勇.南京亚青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1):5-9.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54-02
【关键词】 空气污染,室内;公共卫生;学生保健服务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健康和精神状态、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1-2]。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比成年人更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伤害,因此宿舍空气质量状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解高校学生宿舍的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作者于2008年3月3-5日对长沙市某高校部分学生宿舍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市某大学3个校区各随机抽取男、女生宿舍楼各1栋,按照20%的比例在各楼层随机抽取宿舍单元。本次共检测宿舍数98间,其中男生宿舍46间,女生宿舍52间;一校区宿舍26间,二校区宿舍24间,三校区宿舍48间。一、二校区位于长沙市中心,所有检测宿舍均为上世纪80年代前的建筑;三校区位于长沙市近郊,所有建筑均为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所建。
1.2 检测时间和方法 测量时间为2008年3月3-5日的每天9:00-11:30学生上课期间。采样高度1 m,测量时门窗关闭。各指标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见表1。
1.3 统计分析 采用汉化版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人双份数据录入。用SPSS 1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方法包括统计描述、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等。如无特殊说明,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不同校区、不同楼层、不同性别学生宿舍空气质量指标比较见见表2~4。
2.1 CO 平均体积质量分数为5.280 mg/m3,不同校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校区最高,三校区最低。
2.2 CO2 平均体积质量分数为1 500.81 mg/m3,不同校区、不同楼层、男女生宿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可吸入颗粒 平均体积质量分数为0.061 3 mg/m3,不同校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校区的可吸入颗粒浓度最高,二校区的浓度最低。
2.4 甲醛 平均体积质量分数为0.018 32 mg/m3,不同校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甲醛体积质量分数分布不呈正态,故改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一校区的甲醛体积质量分数均值最高,三校区的最低。
2.5 放射线 平均体积质量分数为0.338 0 Bq/m3,不同校区间、男女生宿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校区的放射线浓度均值最大,一校区的最小。
2.6 每人新风量 平均为33.578 m3/h,不同校区、不同楼层、男女生宿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7 苯及苯系物 在每一层选测1间宿舍,共31间,其中检出苯的宿舍有26间,检出率为83.87%,最大值为0.058 0 mg/m3,检出甲苯的宿舍有14间,检出率为45.16%,最大值为0.083 0 mg/m3;检出二甲苯的宿舍只有1间,其浓度为0.120 0 mg/m3。
3 讨论
CO主要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宿舍空气中的CO主要来源于室外大气环境。此次调查发现,各校区间室内CO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3个校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围的环境有很大差别所造成。一、二校区处于市中心段,周围建筑物密集,车辆往来繁忙,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空气流通也差;三校区处于市郊,周围相对空旷,宿舍楼的间距相对宽于一、二校区,离居民区远,车辆往来较少。陈威威[3]的调查显示,室内CO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街道的密集程度、离道路的距离、车辆的发动机状况以及天气条件。
CO2属于呼吸中枢兴奋剂,为生理所需;但CO2浓度过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室内CO2浓度受人群、容积、通风状况的影响。戴欢欢等[4]调查发现,教室空气质量(主要是CO2浓度)对学生疲劳有直接影响,在教室不通风的情况下,CO2浓度高出通风良好时的4倍,此时学生相应的疲劳指标――记忆广度、反应速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下降速度为通风时的3倍、2倍和1.5倍。这表明,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时,学生疲劳速度加快。新风量间接反映了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根据CO2的浓度来确定,可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一个指标。通风换气保证足够的新风量,是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宿舍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宿舍建筑装饰材料以及少量清洁剂释放。甲醛的测量值与宿舍的建筑材料、投入使用的时间、通风程度、结构布局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空气流通好,时间久,板材中的甲醛释放速度将相应加快,室内空气中甲醛残留就会相对降低[5]。本次调查发现,三校区甲醛浓度高于一、二校区,可能与三校区是新建校区,投入使用时间短,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新等因素有关。
可吸入颗粒对人的呼吸道有毒害作用。有研究指出:长期暴露在PM10为0.02 mg/m3的环境中,可引起学生鼻咽喉炎患病率增加,学生呼吸与免疫功能下降[6]。宿舍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主要来源于室外大气污染,其浓度与外部环境、通风程度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在本研究中,3个校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围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一、二校区处于市中心段,人群密度大,建筑密集,交通繁忙,空气流动差,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质来源多,从而使其空气质量较差,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学校宿舍的空气质量;而三校区处于市郊,周围相对空旷,宿舍楼的间距相对宽于一、二校区,离居民区远,车辆往来较少,因此室内可吸入颗粒浓度也相对较低。
室内放射线主要是指氡,是主要环境致癌物之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潜伏期为15~40 a。宿舍空气中的氡主要来源于房屋的地基土壤和建筑石材。此次调查中,校区宿舍楼间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差异以及校区所处地段土壤中氡含量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不同校区学生宿舍氡含量不同的原因。至于男女生宿舍间存在的差异可能是由混杂因素造成。因此,建校时应查明拟建学校处氡的潜势,尽量避免在土壤或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高的地段和地质构造断裂地段建造学校[6]。
苯及苯系物一般指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宿舍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人体代谢废物和清洁剂等。戴天有等[7]发现,室内苯系物的污染比室外要严重得多,装修1 a后室内苯系物浓度是室外的5~10倍;装修3 a后室内仍是室外的2~4倍。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宿舍未检出,可能原因是:苯及苯系物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使用时间久,浓度很低,无法检测;学校宿舍内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选择不同于家居的修建装饰,一般用量较少。
总之,在此次检测的几种空气质量指标中,虽然在不同的宿舍间有高有低,但总体来讲,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所规定的限值,该高校所测宿舍内的各项指标均未超标,能够保障学生在宿舍内学习和生活的安全和健康。
4 参考文献
[1] 金银龙.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Joint Research Center Ins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Guidelin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tted from Indoor Materials and Products using Small Test Chambers,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1992.
[3] 陈威威.北方地区高校教室内空气品质研究.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4] 戴欢欢,岳巍,申得民.冬季教室空气质量对学生疲劳的影响.城市发展研究. 2001,8(6):15.
[5] 张晨.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及其研究概况.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2,14(7):333.
[6] 刘嵘. 教室中主要污染物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关键词:石油;机械设备;现状;质量控制
对于石油工作开展的条件,最重要的无异于石油机械O备,而钻井工作质量的好坏深受钻井设备和钻井工艺的影响。我们知道,油井的质量是投资之所以能取得高回报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石油设备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障石油钻井工作的有序进行,使石油企业能够通过长久的运转而提高经济效益,能够是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一、现代石油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定义、基本概念
石油机械对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进行石油开采工作和石油生产工作的关键设备和重要手段。石油设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行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因此用于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初级能源的开采的一系列石油设备的不断进步对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石油开采过程如图1所示:
(二)国内外相比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石油钻井设备相比,我国的石油机械设备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尽管如今石油钻井设备在我国发展得很快。从设备先进性来看,推广速度缓慢,普及度不高,主要体现在老式带式刹车系统的钻机还在使用,反而盘式刹车技术推广不全面。我国的钻机需要通过肉眼进行观测钻井液的实际工作情况的时候,国外钻机已能够实现直接通过视频软件去进行观测,并且清晰可见。钻井设备的可靠低,配件可靠性差等问题影响了我国石油的产量并增加钻井周期,增加额外工作量,使我国在石油产业上加大了无谓的投资。
落后的散热系统设备、寿命短的钻机、使用功率低的钻井等问题,都是现在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相比于外国先进设备的差距,需要我们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去根本解决,才能使我国石油产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现代石油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
一直以来,对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没有全面的的了解和较多的关注,因而在设备管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得不到进步。下面总结几点石油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3、缺少对石油机械设备管理的认识。
二、现代石油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分析
(一)我国石油钻井设备发展的建议
首先,必须使用更科学的技术方法,要重视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对交流变频,液压驱动,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以提高整体科技水平。要加快现代化设备和配套仪表的研究进程,加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整体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其次是针对地理环境之特点,只有适应于海陆不同环境对钻井设备的需要,才能更好的适应石油钻井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石油设备的多样性,以专业设备驾驭不同环境特点。最后就是要尽快提高钻井装备的科技含量,使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数据可信度和工作高效率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我国与国外的设备关键技术差距较大,大多依靠进口,因此需要加大研究投入提高钻井设备的人性化设计和自动化水平。
(二)对钻井设备的资料进行质量控制
资料的质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料内容的质量,其标准在于资料的齐全性、档案的相关性和信息的真实性,二是资料形式的质量,即印刷,装帧、光盘、纸张等资料载体的质量。
真实性要求资料信息与相应的设备生产过程、检测结果和出厂时要符合实际情况,要确保资料图物相一致以及数据相一致。钻井设备的资料要有齐全性,覆盖其各个方面的信息,要有档案性,资料要分类整理并存好档案,使以后的查阅能够方便快捷,资料质量的提高也使钻井设备自身的质量得到有效监控。
(三)做好石油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对策
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培养设备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石油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更新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好石油机械管理工作。企业要明确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的意义,设立的管理部门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并配备上必要的管理人员。
为提高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需要,做好石油机械设备管理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使企业管理体制得到完善2、加强管理人员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3、做好设备购置把关工作4、加强管理手段的科学性
三、结语
我们认识到石油钻井设备的质量管理和监控的必要性,本文对石油设备现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希望对我国石油企业应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并完善监控质量做个参考。在石油钻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由此可见,如果采取得当的措施和方法,便能有效保障钻井设备的质量,促进石油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O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阶段,由于地理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建筑电气管线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发生的不同管道之间的交叉或者是平行的现象,表面上,非常像一个编制完成的蜘蛛网,这也就导致了管网的紊乱,甚至导致一些管网根本发挥不了任何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电气安装的技术的原因,随着城市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先的电气管理的缺陷与目前的电气安装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歧,此外,科学技术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一方面,他能够给城市的电气工程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很多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人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城市建筑空间的开发以及利用和城市的电气安装信息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此,如果想要提高电气安装的技术水平,就一定要提供了完善的施工方案,这同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会为城市建筑以及管理当来重大的帮助。
1、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建筑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出现的一次又一次巨大成就,电气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性能,所以电气工程师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电气施工安装质量管理中,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抓住每一个环节。针对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和缺陷,采取重点关注,并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推进整个电气施工安装的规范性和标注化。由此可见,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2、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2.1、掌握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环节,并做好过程控制
通常状况下,电气安装工程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文件,并且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作业。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对电气材料的检查,主要有电气的管材、胶水和线盒等,每一批材料的购置安装都要通过严格的审核,经监理方同意后才可进行使用。其次,是对建筑电气安装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监管控制,例如均压环和防雷引下线等,检查是否有漏焊现象,焊接的长度以及质量是否能够满足规范的设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避免后期使用及检查出现的问题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2、提高施工单位电器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性的素质
一些施工单位由于相关的人员配置不足或是电器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要求,这样就致使质量检查工作的开展收到一定的制约。企业电器质量的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监督人员应该有具体的可以筛选的专业性较强的考核制度,鼓励员工去参加业余培训,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了解更多的专业性较强理论,同时形成以持岗上证为荣的风气,促使管理人员自己主动去学习,同时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严格依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而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电气人员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应该展开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对于关键性的部位和当前的质量通病使用相关质量保证措施。管理人员需要将质量责任制及时落实,实现各负其责,应该不断保证工程质量创造一定的条件。
2.3、做好检查严把常用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
对于一些常用设备以及材料存在的问题,在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保管员、材料员、质检员需要同监理工程师之间协调,检查货场是否同符合规范要求相符合,并且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同设计相一致。将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及时清理,并且需要进行外观检查,对开箱记录做好检查,同时妥善保管;对主要材料,需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者是质量证明书等等。而对材料质量产生质疑之时,现场封样需要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以进入到现场投入使用。
2.4、建筑电气施工管理需要不断加强
建筑电气实现与否与建筑申气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具有直接关系,建筑电实现与否建筑电气施工时候的管理工作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在实施建筑电气过程中。管理工作必须充分重视,通过监督、管理。确保顺利实施建筑电施工。要指导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避免后序工作受到影响对线路的铺设、避雷设备的安装等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操作。使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使检验结果与设计方案的要求相一致。
2.5、防护电气设备
在电气安装中对电气设备进行防护需严格遵守以下要求。首先在建筑施工中不能在高压或者低压路段进行施工,而且也不可以在高压或者低压路下方设置施工作业棚或者生活棚以及放置施工材料或者杂物等。在电气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将各种施工架具外侧与电架线路边线留有可以安全操作的距离。根据相关材料规定,在外电线路电压<1kV,其之间最小安全距离为4m;当电压为1~10kV之间时,最小安全距离为6m;当电压为35~110kV时,其最小安全距离为8m。当施工现场机车道和外电架线路交叉时,应将架空线路与路面垂直距离保持在相关范围内,这里的距离是指架空线路最低点和路面最小垂直距离。一般当外电线路的电压<1kV,其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大概电压为1~35kV之间时,其最小垂直距离为7m。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达不到上述最小距离时,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例如设置安全屏障、安全遮拦和保护网等。同时对于这些安全防护设施应设有专人负责看管。当上述最小安全距离和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均无法满足时,相关施工单位应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可以采取停电或者是改变施工位置等方法进行完场施工,否则不予施工。
2.6、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调试工作
针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而言,调试工作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电路的调试。需要做好对配电箱和接地线等方面的调试工作,特别是对不同管线之间的连接转化都要做出仔细全面的检测。其次,对金属防雷区的调试工作,建筑物外墙的金属门窗以及栏杆防护等防雷区都需要进行调试工作。接着,是运行工作设备的调试工作。对电气安装工程中那些可调节元件的调试要按照先空载后负荷的基本原则进行,以确保运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2.7、做好室内线路的敷设
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室内线路的敷设经验,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把关,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镀锌管和薄壁钢管禁用割管器切割钢管,用钢锯锯口要平,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直径大于等于40mm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允许管口直接对焊,直径小于等于32mm管子应套丝连接,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熔焊连接,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2.8、改进防雷接地的施工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防雷接地施工方式做出如下改进:防雷带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镀铎圆钢,并加以调直,避雷脚应定位合理,以转角对称布置,直线段再按1m左右等分为原则。引下线截面不得小于避雷带截面,搭接处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气孔、咬肉、夹渣等缺。避雷带跨越建筑物伸缩缩缝、沉降缝处。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高出屋面的烟囱、透气管及铁爬梯、金属水箱等金属物体应与防需装置相连。按规定接地体埋深应不小于0.6m,间距不小少5m,焊接而不小少扁钢宽度的2倍。
2.9、常见施工问题
在电气安装施工中螺栓紧固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对螺栓紧固时使用的是力矩扳手,并且应运用适度的力道;温度补偿伸缩节调整问题一直是引起关注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是用于吸收因热胀冷缩或者外力引起的管道等设备而导致的小量位移。在伸缩节调整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尺寸变化则导致伸缩节失去相关功能,因而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尽量不要调整伸缩节;断路器油压闭锁问题,闭锁值应保证在标准范围内;主回路电阻问题,相关规范规定主回路电阻测量需要采用不低于100 A的直流压降法,所测的电阻不应该超过112 Ω。
3、结语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并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坤忠.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217.
[2]吕伟军.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239.
关键词:线状工程项目建设;测量控制网布设;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线状工程主要指道路和管道等有“线状”特点的工程,如国家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的建设,石油、天然气等的输送管道,城市水电输送工程,还包括一些索道工程等。线状工程的测量目的是为工程的科学设计、安全保质施工、顺利经营管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为提高工程的质量,就要确保测量的精度。
一、导线测量法的布设与实施策略
线状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测量控制网布设和实施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运用导线测量法,二是运用GPS技术对控制网进行测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两种方法各有异同,根据线状工程测量的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
(一)定位点的选择
采用导线进行测量的标准是基于线状工程地图中所标注出来的最小比例尺的特点而定,通常使用两种颜色的旗帜(如红、白)来对待测量的线状工程走向进行定位,定位点的选择要和标志旗的路线之间空出适当的距离,为实测工作提供足够的回旋余地。如果线状工程为桥梁、隧道等,就需要对隧道或者桥梁的两个端点进行测量。在一些地层结构不坚固的地区,定位点的选择要确保拥有开阔的测量视野,待测范围内不要有障碍物,这样会影响到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若待测的区域的地势高低起伏,一般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置点位,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受到其它物体的阻隔。导线连接的取值要始终,两端的长度控制在400米上下,在测量距离较远的工程中,严格控制好距离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二)定位点的测量和计算
使用平差软件对已经测得的点位坐标和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要确保计算的精度符合线状工程测量等级的规定,避免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同时也要对已经产生的误差进行再次测量和计算,以便更加精准。线状工程跨度较大、测量范围难以控制的区域,在测量定位点的时候要保证起点和终点的距离间隔不要超过30米。
高程的测量方式包括三角高程和水准测量两种。这两种方式在实践中各有优势。测量三角高程的同时可以对导线水平角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观测。记录垂直角的观测数据时,一点要先确保在仪器中观测到的镜头的十字中心和被测目标在同一条直线上,棱镜的盘中央坐标可以利用盘左右的读数计算得出,还要及时核算指标差,指标差修正后要对垂直角的重新测量,最终的测量结果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重复回测前要确保回测指数数值和仪器的刻度范围相符合,否则又会造成误差。计算机平差软件自动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确定出定位点的地理坐标和相应的高程,利用已知点的计算所得,可以求出待测点的相对高程。高程的误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若误差过大,及时查找影响误差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补测,同时标记补测的范围和数值,便于为重新计算提供依据。
水准的测量线状工程建设项目的测量直线的附近设置水准点,在地图上的标注情况要符合测量的规范,通常两个相邻的水准点的距离控制在2千米上下,这样有利于确保测量的精度。地势和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测量区间,测量的难度大,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还要将水准点的距离继续缩短。若线状工程的跨度在300米以上,如一些桥梁和隧道工程,就要在工程建设项目附近的位置选取水准点进行测量,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
二、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应用
(一)GPS技术测量的实施测量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的英文全拼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为GPS,该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适用于线状工程项目建设中。
线状工程项目建设测量控制网布设和实施测量过程中采用GPS技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定位测量,二是快速静态测量。
静态定位测量在实际使用中要控制不同的基站,需要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来实现对各个基站基本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同时还需要使用四颗以上的卫星来测控待测量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实现对目标的迅速定位,在这一过程中,依据所测量时间的长短,科学计算出载波结构的具体周期,并确保结果的精确性。采用静态定位侧测量要保证所有涉及到的基线可以依据定位成图的原则组成一个多边形,并且是封闭状态的,这不仅有利于检验外业的操作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基线定位的精确性,确保测量工作可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快速静态测量实施过程中只需要在待测区域设置一台移动基站进行观测,并且要确保在地势比较高的区域设立基站,有利于采用同步卫星进行跟踪定位,所处的位置越开阔,卫星信号的接收力度就越强。再使用另外一台卫星信号接收机,将待测点的地理坐标及时标注出来。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对每一个点的观测时间只持续几分钟,接着就可以使用快速解算整周未知数的计算方式算出测量结果,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观测过程中,每一待测算点和基准点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通常不应该超过20千米,因此需要有五颗以上的卫星同时工作。快速静态测量方法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性,例如一些桥梁和隧道等线状工程对测量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此时采用只有两个接收机同时运作的快速静态测量法,则不能形成闭合的多边形结构,因此就无法检验外业操作的闭合差。故此种测量模式在基线较短的线状工程中应用较广,并可以对工程的各个控制点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定位点的精度。
(二)GPS技术的应用优势
无论采用哪种GPS测量方式,该技术都有其使用优势,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该测量技术通过相对的定位获得三维基线的向量,在GPS网中进行平差的处理,将极大地增强大地高差的精确性。大地高差的精准性越高,水平测点正常高程的精确程度就越高,在计算测点高时还要结合水准测量与重力测量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测量数据的处理阶段,该技术将主要的工作交由计算机系统处理,这就极大地保证了复杂程序和数字处理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计算机智能终端和便捷的信息传输技术,建筑工程的测量效果显著,并且还节约了成本。利用GPS技术实施测量不用受到时间、气候、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可以进行24小时全天候工作,且实施测量的过程连续性非常强,操作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技术人员主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再加上简单的培训即可上岗。
总结:
综上所述,线状工程项目建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测量控制网布设和实施技术水平不仅关系着线状工程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要加大对工程科技的投入,并不断培养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测量队伍,为线状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创新空间和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磬.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发展[J].测绘时代,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