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保定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定的乡镇企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建筑、采矿、造纸等产业排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期,保定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严重超标,长居全国前十,保定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社会,随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业生产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了面源污染、过度开采、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河流及地下水水量减少等问题。
同时,城镇化进程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匮乏,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城镇污染进而向周边农村转移,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产业升级,部分污染企业转移搬迁到农村,这些企业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污水、废气直排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2.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
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限制,多数农民在追求利益增长的同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抵御病虫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土地板结,农产品污染及质量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农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为主;或把田头、路边、河道当做天然垃圾箱;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随意排放到河流和农田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污染防治工作长期以来重城轻农,对农村环境保护扶持力度较小,难以从财政渠道获得专项建设资金;因其公益性特征,对社会资金又缺乏吸引力。正是农村环保资金的匮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投入少,科技水平低,缺乏经济实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一步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环保秩序差。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等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制度、政策和技术等条件与之配套。
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氛围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以意识提高为前提。环保部门可以将环保成效与农民收入相结合,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通过树立典型,打击违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不予办理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将环境可持续目标加入到地方干部的考核中去,改变唯增长论的政绩观。
2.加强投入,确保资金支持与技术扶持
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筹资机制,可以通过对污染大户缴纳税金、罚款,社会捐助,民间集资,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等机构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农村环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大力扶持农村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广。开发研究资源节约、新能源利用等环保技术,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如净化污水技术、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废物资源化再生利用,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3.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建设规划
首先要加强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园区布局。对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并按企业规模与类型,建设相应的“三废”处理设施。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
其次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未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在环境监测、统计等工作上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甚至根本没有监测和统计资料,使得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因此,环保部门应抓紧研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特点的监测网络建设问题,逐步建成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检验与预警机制。
4.建章立制,努力走生态农业之路
首先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立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之路的法律保障。目前已颁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应继续加以完善,尽快制定一些地方性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加强环境执法,重点抓好秸秆禁烧,畜禽养殖以及资源开发的执法监督工作。
其次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倡导走生态农业之路。根据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与产业特色,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向生态文明转变。积极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促使农业生产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第三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配备有专业水平的环保专职人员,并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做到农村环保有人管,环境问题有人抓。
参考文献:
[1]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科学之友,2011(12).
[3]浅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作者简介:汤红娜(1978-),女,保定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讲师。
关键词:绿色建筑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废水随意排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随地乱扔等。种种的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被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正在被打破。为了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生态环境。在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的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协调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一、 绿色建筑
(一) 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由绿色建筑的定义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能够提供给人类健康、安全、舒适的内部居住空间,它同时还要具有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外部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内涵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理解和归纳: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负荷的压力为前提,运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的建筑方案和技术,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最终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三)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宏观上的总体概念,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好“绿色”二字的定义,建筑师不应该只局限在个体的建筑上,而是应该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绿色理念放在整体规划和整体设计中去进行思索。因为在绿色建筑中融汇了许多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像污水的有效处理、太阳能、风能的采集及利用等。许多技术范畴超出了建筑行业的知识认知水平,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略知一二,勤于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学习,在多方的配合下,共同实现绿色建筑行业的开发和兴起。
设计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落实到实处,达到既满足人类对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需求,又让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目的。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使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早期规划中就应制定出绿色建筑技术的导则,利用简单的实用技术、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要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二、 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的定义为: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二) 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三、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一) 推行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的需要 由上面的定义和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则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生活,所以,针对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绿色建筑的误区
1.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近几年里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绿色就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科技,由此将“绿色”与高价和高成本无形中画上了等号。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高价位和高成本。对于承建单位和开发单位来说,其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建筑的成本,那么如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从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去计算整体成本,那么采纳和利用低能耗的环保建材是极为划算的。为了眼前的利益,在建筑的修建初始,采用成本低廉,但质量一般、能耗大的材料,其结果是往往在使用过程中,能耗量大,维修费用高,总体的消耗远远大于低能耗环保类建材的使用效果。所以,着眼于未来,采用低能耗的环保材料,提倡和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2.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提倡绿色建筑并不是只建设新建筑物的时候我们所采用的模式,它还涵盖了对于老建筑和已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使原本的建筑通过相应的节能环保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说起。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水、供电已实现了插卡制度,用户购买水卡、电卡,插卡取用能源,杜绝了换表偷水、偷电的行为,加强了人们节约的意识。污水收取治理费用,符合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也让百姓有了环保的观念。对此,我们对于供暖的计量改造也有了新的想法。以往的集体供热使得许多家庭在冬天里开窗过冬,这无疑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实行单户改造,一户一表,在上班和出差时可以停止室内供暖,即经济又节约能源,符合生态环保的概念。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当今任务之一是北方的供热体质改革将要全面启动,对于新推行供热地区和供热城市,应采用新的供热体质;二是就我国耕地保护行事严峻的国情,率先在沿海地区推行紧凑型的城镇、小区和建筑规划设计模式;三是因地制宜,加强本土的建筑绿色改造。
3.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推行绿色建筑不仅是政府的一项政治措施,更是人民福利的工程。因此,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摘 要 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使环境移民渐渐进入了社会大众的视野。如何有效地组织环境移民,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则成为了人口管理学讨论的热点和社会各界及政府关心的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环境移民的定义、要素及实质的分析,对环境移民的组织管理和效益评估机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环境移民 环境移民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移民,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扶贫。但是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逐步加深,环境移民的动因已不仅仅局限于扶贫,还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等。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环境移民渐渐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热点。下面将通过对环境移民内涵的分析,对环境移民的组织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一、环境移民的概念、分类及实质
(一)环境移民的概念
西方学者对环境移民问题研究较早。1996年,Swain首先在他的论文中使用了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imgration)一词①。2007年,国际移民组织对环境移民提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环境移民就是由于环境突然或缓慢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而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的人或人群,他们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②。中国学者对政府主导下旨在脱贫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③。中国学者所研究的“生态移民”实际上就是政府主导实施的环境移民。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中所指的环境移民以国际移民组织的定义为准。
(二)环境移民的分类及实质
由于研究视角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不同学者会对环境移民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案。徐江等人将环境移民划分为环境灾害移民、生态移民、环境污染移民三大类④。陈勇将环境移民划分为环境灾害移民、环境退化移民、环境征用移民三大类⑤。与徐江等一些国内学者不同,陈勇将“环境征用性移民”也归入了“环境移民”的范畴。
环境移民的动因可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作者认为其最终要实现的一个目的就是人口对环境资源的再调整,因此,环境移民的实质就是人口分布结构的调整和环境资源的再分配。
二、对环境移民的组织管理的建议
目前,在中国,以扶贫帮困、经济增长或生态保护为目的的环境移民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实施。在环境移民的过程中,政府如何扮演好组织管理的角色,更加高效地完成移民工作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作者将对环境移民的组织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首先,在作出移民决策之前,政府应当细致地分析迁出地的实际情况,并且谨慎选择迁入地。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选择要本着以下四个原则:1.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了非移民不可的地步;2.迁移后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能够明显改善;3.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4.迁入地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⑥。
其次,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了实现环境移民顺利、高效的目的,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资金补助优待等政策,从而加强迁入地的吸力或者迁出地的推力,形成移民动机。政府要根据“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各级政府对移民工作的领导。(1)成立专门的移民工作机构,负责移民的组织协调工作,下面分设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农业配套、环境监测等分支部门,统筹管理移民工作。(2)调集一支素质高、勇于献身、相互配合、顾全大局的干部技术队伍,严格落实移民计划⑦。与此同时,为了使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明晰迁移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权责,政府要尽快地制定和完善与环境移民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尚缺乏一部通用的《环境移民法》。
最后,在结束移民的安置工作后,要进行移民效益评估。移民效益的评估是整个移民工程成败的重要评价标准。作者认为,应该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评估。
三、结语
如何使人类具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梦想,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通过人们通过保护、修复和建设而来的,并不是消极的迁移。环境移民只是缓解贫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积极的改善环境使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环境移民才是有意义的。
注释:
①Swain A.Environmental and Conflict Dynmllics:Focus on Developing Regions.Third World Quarterly.1996(17).
②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Monitoring 2001――Population, Environement and Development. United Nations.2001.
③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4).
④徐江,欧阳自远,程鸿德,林庆华.论环境移民.中国人口资源环境.1996(6).
⑤陈勇.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9(5).
⑥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⑦王秀银等.现代人口管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Swain A.Environmental and Conflict Dynmllics:Focus on Developing Regions.Third World Quarterly.1996.
[2]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Monitoring 2001――Population.Environement and Development.United Nations.2001.
[3]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4]陈勇.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9.5.
[5]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4.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在世界许多地区产生了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水要求,同时又不导致水质恶化呢?这就给研究水资源的学术界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定义为“支撑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而不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与使用”。这是针对现行水资源管理提出的新的思路,即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但是,如何去量化研究它?以及如何在定量上来寻找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还是一个难题。
本文从量化的角度,提出一套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管理的量化研究方法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给出在可持续发展思路指导下的水利规划研究方法步骤;最后给出一个具体应用实例。
1水利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关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的定义,目前有许多种。最常被引用的定义仍是1987年Brundtland夫人等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7]。
综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论述,可以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概括为:⑴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所鼓励的经济增长决不是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力求减少消耗、避免浪费、减小对环境的压力。⑵促进社会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短期的经济增长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⑶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必须同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相协调。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必须有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1.2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生态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目标,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以及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水利规划研究的对象系统应该界定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上。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与影响,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1)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社会经济系统在发展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消耗资源和排放废物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进行污染破坏,降低它们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环境治理和水利投资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进行恢复补偿,以提高它们的承载能力。
(3)水资源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起到一条纽带作用。它置身于生态环境系统之中,是组成和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同时它又是自然和人工的复合系统,一方面靠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产生其物质性;另一方面靠水利工程设施实现其资源性。
1.3现行水利规划面临的挑战
就现行的水利规划而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economicbenefit)、技术效率(technicalefficiency)和实施的可靠性(performancereliability)。尽管它们仍然被应用,但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21世纪议程》要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度,已迫切需要逐步转变到新的行为准则。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研究和制定水利规划。具体地说,现行水利规划面临以下挑战:(1)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迫切需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2)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3)不仅需要研究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等问题,而且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变化以及与水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协调问题。(4)不仅仅要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而且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现代与后代)用水间的平衡。以谋求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方法量化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文[1]中,作者曾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进行了度量,引进了发展综合指标测度DD。它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EG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标LI的集成,计算式如下:
它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两大方面、且在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系统中运行、满足一定约束条件、要求总体效益最大的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阶段非线性优化模型,其求解比较困难。对此,作者在文[3]介绍了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方法,求得模型的近似最优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
3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基本的研究思路和过程介绍如下:
(1)根据研究区的具体实际,制定水利规划的依据、具体任务、目标和指导思想。重点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的发展预测模型,对未来不同规划水平年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预测;
(3)分析研究区水资源量和可供水资源量,并建立水量模型,以作为研究的基础模型;
(4)综合社会经济系统和水资源与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作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基础模型;
(5)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方法,并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6)通过优化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方案的寻找,来制定水利规划的具体内容。
详细的研究过程及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应用实例——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水利规划与水资源管理研究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它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兼有开都河来水的水资源调控、孔雀河流域农田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向塔里木河中下游紧急调水等多种功能。在水资源十分珍贵的新疆南部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流入博斯腾湖的常年性河流只有开都河。开都河发源于西部积雪的高山(天山中部),由冰雪融水补给,也是天山南坡水量丰富的河流之一。在宝浪苏木处,该河流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注入博斯腾湖大湖,西支注入博斯腾湖小湖。以开都河为界(宝浪苏木分水枢纽以下,以东支为界),把开都河流域分成左、右两个灌区。灌区从开都河引水进行农田灌溉,并不断向大、小湖排水(盐)。经过博斯腾湖的调节,从大湖出口——西泵站、小湖出口——达吾提闸汇入到孔雀河,肩负着孔雀河流域农田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等重担。
如何协调该区工业、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协调上游灌区(即开都河灌区)发展规模与下游灌区(即孔雀河灌区)发展规模的关系?目前该区发展态势如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保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等。这些都是急待回答的问题。
由于在博斯腾湖流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资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保证该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作者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局合作,开展了《博斯腾湖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首先,进行水文学、生态学基础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系统研究,得到全流域水量水质生态耦合系统模型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
关键词:金融生态;内涵;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60-02
金融生态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特殊国情,我国的金融生态系统还存在明显的功能不健全和脆弱性,金融生态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和经济建设的核心基础,通过对金融生态问题研究,可以充实金融发展理论。
1 前人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他将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引入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生态的关注。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概念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狭义或广义等角度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周小川(2004)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中介服务体系和企业改革与银企关系等方面。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和自身的结构特征,指出金融生态是由金融主体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组成,并且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生态是金融和金融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且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但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本文对金融生态的理解
纵观现有文献,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应当说,为我们客观和深入的理解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本文尝试着从生态学和金融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这一角度对概念重新诠释。
2.1 金融生态系统的涵义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也具有一些其类似的特点:首先,金融业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化进程。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也不断促进金融的动态演化。其次,金融生态的基本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没有劣的淘汰,就没有更有效的金融机构脱颖而出,金融业之所以比之金融生态,就是因为金融具有生命。再次,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下形成的。因此,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环境有利于金融生态结构的优化。最后,金融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体系。据以上分析,金融生态应该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
然而,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又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最一般的自然属性。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则无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而人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社会属性。因此,金融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自身特点就是具有社会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金融生态定义如下: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外部金融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结构特征、发挥一定功能和拥有自动调节机制。
2.2 金融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根据上文对金融生态的定义,金融生态系统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为了更深一步研究,现就这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2.2.1 金融生态主体
金融生态主体是具有种群特征的活动主体,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是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心。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不论是金融生态主体还是金融生态环境,都贯穿着人的行为,这使得很多金融参与者的定位出现多重性。因此
对金融生态主体的界定不能简单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而应以其功能划分。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主体应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金融中介及服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2.2.2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是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下,金融生态主体的各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过渡或转移,支持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说,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活动主体是否能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系统是否能实现稳定运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那么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由哪些因子组成呢?根据生态协同学理论,尽管一个生态系统的变量数巨大,但涉及系统变化的临界点附近,起关键作用的只有少数几个。因此,生态系统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的结构本身往往只由少数变量主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四个核心要素。其中,经济环境与信用环境因子为金融主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金融主体就难有很好的发展,金融资源总是流向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好的方向。而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为金融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是金融主体由资源――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影响金融主体的投入――资源和产出――需求关系,延缓、加速或提高金融主体的资源获取过程、资源增值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综上所述,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运行的保障,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发展的基础,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运作的规范,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稳定的保证。
2.2.3 金融生态调节
金融生态调节是指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生态主体及其所处环境的调节和维护等方面的功能,目的是为了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只要包括自我调节和非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只要指金融主体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实现的自我适度内的调节,如利率调节机制、破产兼并调节机制等。非自我调节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政府的干预机制和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调节机制等。
2.3 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本文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理解,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金融生态具有关联性。如同自然生态中各因子之间密切关联一样,金融生态各要素之间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首先表现在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资金供求者之间以及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易,维持着金融系统的日常运转。其次在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如外部金融环境影响着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等。
第二,金融生态具有适应性。在自然界中,外在环境的不同会引起生物形态、生理活动和遗传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也不断的调整自己。和自然生态一样,由于各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如法律制度、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等,也会造成各国金融生态具有不同的印记。同时,为了适应各自特殊的环境,金融主体也必须动态的调节自己的交易行为。
第三,金融生态中的各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链的存在而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依赖关系。金融生态也不例外。一方面,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如资金供给者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融金,是后者的发展带来了可能;资金需求者又为资金供给者创造了运用多余资金获得受益的机会;金融中介机构利于资金供求双方的资金调节,促进资金的运作和收益的提高。另一反面,金融活动对外部金融环境的依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必然会窒息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阻碍金融的运行和发展。
第四,金融生态具有演进性。自从金融活动产生以来,金融主体就依附着外在环境不断的进行或发展着金融活动,这种自发的金融活动虽然可以通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但随着经济社会各种新生因素的不断出现,这种平衡会遭到打破,其表现就是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主体和外在金融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由此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国家就需要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以恢复金融生态的平衡。可见,金融生态的平衡实质上就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演化进程。
第五,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属性不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子系统都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换言之,金融生态系统无处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时也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川.法制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