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双减政策后的教育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资助;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现状
2007年,随着国家新助学政策的出台,对贫困学生经济资助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设立了由中央全额支付的国家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支付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地方及高校按比例支付的国家助学金,极大地提高了奖助力度[1]。同时资助形式也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奖、助、贷、补、减、免、缓”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奖助体系[1][2]。覆盖范围也从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主,进一步扩展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等。资助政策的种类多样、资助强度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奖励了品学兼优的学生,更有效地鼓励了广大学子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来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
二、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困难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随着国家、高校、社会对大学生奖、助力度的增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贫困生的身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但目前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
1.名额分配不均。目前在困难生的名额分配上各高校为了操作方便,简单地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学校将指标分到各个学院,各学院再按比例分配到各班,这样导致很多班贫困生名额多,有些班贫困生名额不够,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困难生的实际困难情况难以核实。目前各高校每年都会安排老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困难生进行实地走访,但是成本昂贵且困难生人数众多,各个高校不可能到每个受助学生家里去了解实际情况,只能根据学生提供的《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及平时在校的表现来评定“贫困生”的身份,尤其是大一新生,这些表格的证明在评比时所占的比重更大。但是有一些地区的村委会、街道民政部门在对这些表格的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只要申请就予以通过,对于调查表内容的真实性完全不去审查,导致在困难生的认定中,学校难以掌握所有学生的家庭经济实情,出现了很多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
3.人工审核表格时间耗费问题。在困难生认定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表格的审核上,各个老师也不停地向学生强调表格填写的注意事项,但上交上来的表格仍然是错误百出,纸质的表格不停地来回修改,涂改的痕迹过重,也使得表格内容的真实性失效。
(二)民间助学渠道贫乏
民间助学[3]是指由社会爱心人士(单位或者个人)自发组织参与的,对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而采取的各种提高性的帮扶活动,它强调的是自发性、公开性和公益性。但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民间助学力量参与却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更愿意资助名气大的高校,这样做社会效应高一些,能够为自己做宣传,所以一些重点高校得到社会的资助往往比普通高校的要多,而一些地方或名气不大的高校就很难获得社会资助资金了。另一方面,企业下放资金的时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学生往往要等上一年多才能拿到企业的补助资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享受到资助。
(三)困难生受助后的思想管理困难
1.缺少对困难生思想上的关注。高校资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但是很多学校往往只注重贫困生的认定以及资助的下发,在后续的几年里,也是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缺少对贫困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的关注。一些应当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救助措施不到位,使得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周围环境有排他情绪。
2.资助工作对困难生的隐私保护不到位。资助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但是有时学校过度的“关心”,资助活动开展得过多,让受助学生站在台前,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在每次受助学生名单确认时,要在班级内公示,在系部公示,在学校公示,将受助学生的信息及情况全面暴露在公众面前,让他们的隐私受到伤害。
3.资助育人工作不到位。一些贫困生在尝到资助“甜头”之后,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了过多的依赖,不思进取,也不想勤工助学,只会索取不懂感恩,责任义务感不强,觉得在校期间只要不违反校纪校规,我就能顺利毕业,思想上产生了惰性,成为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双困生。
三、完善资助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合理的高校困难生认定程序
在困难生的认定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考虑:
1.认定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中多人上大学的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的学生;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长期卧床家庭丧失劳动力,又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变故,家庭开支突然增加的学生;父母均为城镇下岗职工的学生[4]。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以明确申报等级及标准,如孤儿或单亲学生的等级应为特殊困难或困难,确保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准确,同时各学院或者各系部可以根据本学院或系部各班级困难生申请的人数进行动态的调整。
2.建立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该认定体系主要是由学生所在生源地的初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出详细说明,因为初高中教师对当地的贫困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都比较了解,对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能够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最后该评价跟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校。这样不仅能够为高校节省实地走访的成本,还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个实际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认定的准确性,便于高校开展后续资助工作。
3.高校建立困难生申请系统。将所有的表格电子化,学生自己在网上填写,提交申请,学生自己去跟进申请的情况,最后申请审核通过打印去当地部门盖章后将材料上交至学校。这样不仅保证了表格的真实性和整洁,大大减少了人工审核表格的时间,还调动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的受助学生管理制度
对于受助学生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制定受助学生义务劳动制度。让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和关爱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引导受助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关心他人。
2.建立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学校不仅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在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同时更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
3.做好后期的监督管理。接受各种匿名形式的举报,对违反校规校纪、铺张浪费、弄虚作假的学生要立即取消其受助资格,停发补助,必要的情况下追回资助资金,并给与相应的纪律处分,保证资助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受助学生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获得支持,还能使得他们珍惜受助机会,感恩社会,更能使得资助制度能够得到长效的发展。
(三)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高校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政府还应当充当一个积极的倡导者,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高校学生资助中来,并牵头帮助企业与相关高校建立互助关系,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捐助,大力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到高校设立助学金、基金会等。积极发挥社会舆论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来。政府对资助贫困生的企业可以进行相应奖励,如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高校要规范社会资助的管理,对社会捐赠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引导社会捐赠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将会越加全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新的问题出现,在资助工作的探索上,也会有更多更好的措施,在不断的进步中,保证更多的贫困生得到应有的帮助,真正地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凌燕.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张峰.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现状与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8,06:46-48.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
1999年,在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在高等教育新体制下,缴费上学制度的实施,给高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求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3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O%,特别困难学生的人数大概在16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9%[1]。由于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我校的贫困生认定比例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9年10月,完成了我校2009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其他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后的动态调整工作。共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78人,比例为29.29%;其中家庭特殊经济困难学生433人,比例为6.1%。贫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贫困生的数量,还是贫困生的思想状况,都将会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难度很大
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作为最基础的一个条件是需出具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认定证明。而县区级民政部门往往为了给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对贫困认定工作并不仔细核实,出具家庭困难的虚假证明。在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一个班级能收到一半学生的贫困证明。以这个比例来看,并不符合我国贫困生占高校学生20%的真实情况。另外,由于高校基本上都是全国范围招生,学校不可能一一核实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的真实性,对贫困生进行家访只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可能大范围的进行实际调查,故高校对贫困生真假的界定存在很大的难度。
2.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
学校内部的勤工岗位资源有限。以我校为例:2009年,我校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95个,而贫困生为2078人。能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约占贫困生总数的4.6%。
校外的勤工助学很难开发和操作,由于学生有固定的上课、学习、生活时间,对于拓展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有很多限制;另外,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路途远、工作时间长等问题,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目前看来,贫困生通过校外勤工达到助学的目的很难实现。
3.社会资助渠道较少
社会资助的覆盖面较少,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和高校资助体系的不足,然而社会资助往往还需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甚至民族、性别、生源地等其他要求,名额有限,竞争力大,给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校的社会资助主要为香港京都念慈庵助贫奖学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优秀贫困医学生助学专项基金、李政育优秀中医学子奖学金、青木奖学金、菁英奖学金等等,每年共有82名学生受到社会资助,资助金额为12.2万元。受资助的学生占全校贫困学生的比例为3.9%。社会资助只能适当的补充学校资助经费的不足。
4.部分贫困生消极心态严重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从获得方式来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获得,一种为评比获得。国家助学金是贫困生直接获得的,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对贫困生的直接的无偿的经济资助,没有评选附加条件,也没有规定明确的义务与责任。其实,这种无偿性的资助方式易造成部分贫困学生心理上的依赖,养成等靠心理,养成懒惰的性格或者逐渐失去责任感。国家和高校给予的贫困生的补助,除平均分配制度外,对于评比类的资助政策,部分贫困生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可能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弄虚作假。
另一突出表现就是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付息的时候,少数学生出现推诿、拖欠的情况。在助学贷款开展至今,按时还款始终是一个难题。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0%。[2]这种不诚信的表现,恰恰表明,贫困生对于国家的资助政策没有抱着感恩的心理,只是坐享其成,当毕业后到还款付息的时候,学生能拖就拖,不看重个人信用。
二、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以“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为原则,本着“以激励奖励为主,资助补助为辅”工作理念,完善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机制为主体,助学金、临时补助、帮扶为补充的资助工作体系,高质量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奖助学金评选与发放工作,强化贷后管理,力争贷款毕业生还款率保持100%。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校院两级工作机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成立了校院两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级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审议资助方案,部署全年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院级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落实工作,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摸底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2.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从入学至毕业贯穿整个学生的在校生涯的始终。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一部分确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交齐学费的学生,允许其先办理入学手续,缓交学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及动态调整工作。根据政策和评选要求,做好政府、学校及社会奖助学金及专项补助资金评选和发放工作,确保各项资助的公平合理。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发放和催款付息等工作,2009-2010学年,为1256名学生申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占全校学生比例为15.9%。安排一些有所专长的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服务等工作,全面加强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管理,并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年度评选勤工助学岗位“十佳标兵”。我校自2008年成立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色项目“爱心超市”。全校师生共向“爱心超市”捐助了资金5208元;有3500多人次贫困生受益。并开展了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使超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2010年4月,吉林日报以《爱心传递――长春中医药大学“爱心超市”帮扶大学生记事》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1.加大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爱心教育。使贫困生懂得感激国家,感激社会、感激父母、感激学校。同时,对于贫困生易产生的心理焦虑、自卑、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要及时疏导,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更大的矛盾。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2.贫困生认定更科学化
从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新入学的贫困生认定难度最大,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在班级里共同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相对于新生而言,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在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认定贫困生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伪贫困生现象”。所以在贫困生认定时,应适当控制新入学学生的贫困生认定的比例。同时,每学年应进行一次贫困生认定的调整工作,以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校在贫困生认定的问题上,遵守程序,严格把关,经各级评议小组评定,最终召开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和比例。
3.强化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的助学贷款管理模式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大部分的在校学费问题。在这里,政府起到监管的作用,经办银行和学校是主要的操作者。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在20%比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银行应加强个人征用制度的完善,对主观恶意拖欠的行为,要靠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落实制裁措施来解决,如一旦进入个人征信系统“黑名单”,将停止其任何的信用卡,停止为其办理其他方面的信用贷款等等,同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条例作为保障,对还款态度恶劣、恶意拖欠、屡教不改的应给与法律上的制裁。而对于客观上的确无力偿还而产生违约的行为,如由毕业生提出困难申请,经查核属实后,再重新安排还款计划。高校也应起到督促学生还款的作用。高校应在学生毕业后和学生保持有效的联系,在年终清欠的时候,有义务督促学生还款付息。只有三方共同协作才能做好毕业生还款的工作。我校的主要工作经验为,在学生离校前认真填好毕业生确认表,以确保留下有效地联系方式;发放给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贷后管理手册,将助学贷款国家相关政策和贷后管理要求详细解读,以便毕业生掌握。在年终清欠的时候,在全体学生工作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连续保持两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100%。
4.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群体
国家和高校的资助体系有限,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要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可以通过调动校友的力量、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力量等,来广泛动员,多渠道、多形式地争取社会资助。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外界联系,汇聚社会一些愿意为教育事业做些事情的个人、企业或者海外人士的资金,来补充本校贫困生的帮扶工作的不足。我校全体师生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社会奖助学金有一部分来自于校友、来自于曾经的任教教师如“青木奖学金”;还有来自教职员工联系的如“菁英奖学金”等等。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逐步在全校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资助工作氛围。
5.重视贫困生就业
高校能按照中央的“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的要求来认真做好贫困生在校期间的资助工作,但贫困生是否能够按时还贷,按时还款付息仅仅做到不让贫困生辍学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贫困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予以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学生(简称“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层次深,关系到教育、就业、扶贫等几个百姓关注、社会敏感的热点领域。目前我省已开展了提高高校“双困学生”就业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我校已有183名学生参加,通过技能拓展培训,努力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求职竞争力,通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使他们在将要面临的就业竞争中有备而战,帮助这些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双困生”只有顺利就业,才能有能力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回报社会和国家。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5902
保定是河北省传统工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资源短缺型内陆城市,因此环境和能源问题显得更加紧迫。2008年保定市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与落后产能的淘汰及金融危机影响下高耗能行业的生产减速有一定关系。保定市应抓住规划“低碳经济”的有利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寻求有效避免经济增长与环境冲突加剧的对策。
1 保定市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1.1 节能减排实施现状
2008年12月,市政府正式出台了《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这是全球第一个以政府名义出台的城市整体低碳规划,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的“蓝天工程”使人们终于能经常看到久违的蓝天。2009年5月保定被列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城市。近年来,保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近200家,连续两年经济增长超过40%,具有显著的区域竞争优势。如,英利公司已成为光伏产业领域的龙头,也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
保定正全力打造以“中国电谷”命名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集群,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型、国际化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军城市。
1.2 节能减排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产业结构与企业规模问题。现阶段,高耗能现象与我国产业结构的状况有密切关系。保定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是造成污染严重、能耗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县域经济中,部分县(市)造纸、印染、制革、有色金属熔炼等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仍占较大比例。在这些行业中,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更突出,导致了行业整体工艺技术水平不高,排污总量较大。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是节能减排的首要途径。
(2)节能技改资金缺口问题。节能技改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难点。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节能工程、淘汰落后产能等。河北省节能减排资金倾向于“双三十”(30个重点县和30家重点企业),同时“双三十”的新、扩、改与节能减排有关的项目按省级重点项目对待,在项目审批、征用土地等方面得到支持。但是,具体到保定市的污染企业,财政支持资金有限。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面临严峻形势,部分企业效益受到很大冲击,节能技改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和节能技改工程建设。
(3)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尚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单位依然没有摆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存在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有的企业明关暗不关,存在偷开、偷排的现象。
(4)全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节能减排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而不仅仅是某些污染严重行业、污染大户的问题。但从目前保定市节能减排的实际看,此项工作还停留在重点县、重点企业的减排上,广大市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如果公众参与意识不高,监督不到位,很可能减排的效果将流于形式。这也是一些企业偷开、偷排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
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实行强制性政策还是诱导性政策,立足点都放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上。发达国家的市场化水平较高,因此,利用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效果比较明显。市场机制的核心就是竞争,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激励机制发生作用。在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具体运作中,不同国情的国家又有各自特点。日本继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提出的“省能源化”取得了显著成效。1979年日本颁布《合理使用能源法》,从能源供给者、消费者等各个主体入手,规定了详细的节能措施,对能源管理制度、科技投入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教育公众达到全民参与。
3 探求保定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长效机制
3.1 产业政策
绝大部分经济活动中,市场机制可以调动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但对于环境问题,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政府制定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产业政策就成为必然。保定市要实现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必须淘汰落后行业及落后工艺和设备,走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推动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应大力发展节能型产业体系。
3.2 融资政策
2008年10月,银行业“绿色信贷”第一招牌的兴业银行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至2009年5月底,兴业银行已累计在全国14个省和直辖市开办69个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业务,融资金额累计达21.53亿元。作为新能源产业基地,保定市应出台鼓励企业运用银行“绿色信贷”的政策,实现金融促产业的快速发展。
3.3 价格政策
现行价格机制主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没有将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内部化,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特别是能源价格。保定市政府应大力推进差别电价、脱硫电价等新型电价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差别电价标准,扩大实施范围,以促进节能减排价格体系的形成和规范。
3.4 税收政策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扶持、鼓励政策,二是采取限制性政策。2007年7月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其实质是对“两高一资”产品生产的限制。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环境税的缺位导致了国际上生产污染性产品的资本大量流入,既逃避本国的税负,又转移污染,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恶化。因此,必须建立独立税种的环境税,从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税、生态保护税到碳税等税目,采用差别税率,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消费。
3.5 贸易政策
目前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两种倾向,一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凭借发达国家自身优势而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二是利用我国环境税缺位且环境标准相对宽松的条件,向我国转移有害环境与健康的产业。针对这两种倾向以及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应该制定切合我国当前实际的绿色贸易政策。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国内绿色产业,带动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绿色市场的形成,制定鼓励企业在绿色产品以及新能源、新资源领域冲击国际市场的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因相对宽松的环境标准而导致的高污染产品大量存在的问题,除了严格法规标准的制定以及取消出口退税外,应该禁止其加工贸易的建立以防止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程度的提高。
3.6 科技政策
用高新技术改造落后的污染行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政府应引导企业与驻保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加快企业技术体系的建立。
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推动作用不容置疑,但在打造“低碳经济”过程中,市场机制应贯穿节能减排的全过程。我们应该把强化政府政策体系的建立作为关键支撑,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基本手段,借助市场自身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建立起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周冯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夏光.中日环境政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
[4]曾凡银.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研究[J].理论前沿,2008,(7).
[5]贺娇.“十一五”减排计划可望如期完成[EB/OL].人民网,2009923.
前不久医药行业内举办的“全国医药职业技能大赛”的结果引起了记者的深思。从技能大赛上看,我国医药企业中的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人数只占技工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一数字实在让人吃惊。当我们分析其原因,却不难发现,几点原因造成了这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其一,社会片面强调学历,忽视实际操作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而现行教育体制又存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的弊端,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及流动机制亦没有系统形成。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工人编制和干部编制更是泾渭分明,因此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从事技能型职业。其二,社会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不够。比如,部分职业中专希望学生能通过参加药厂、药店的实际工作来提高技能,但很多企业因经济效益问题拒收职业中专学生实习。其三,医药职业教育模式尚未健全,且现行教材跟不上技术更新,这不利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技能。
记者不由把目光投向医药产业发展环境良好的上海。上海医药集团的重组曾轰动一时。重新组建后的上药集团雄心勃勃,提出了实现整体上市、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发展战略,并向“实体化、公众化、国际化”目标挺进。为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更注重吸纳各种医药人才。在记者和上海众多医药企业的接触中,谈及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对推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时,都深表认同,承认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个名字:上海市医药学校。特别是最近5年,这所中职学校以超常规思维构思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其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经营模式与企业直接接轨。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职业培训,无论是制定行业标准还是进行双证融通,无一不和医药企业息息相关,其扮演的角色远远超出了一所传统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社会的融合。这种“教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而是更广义的教育。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和社会及医药企业零距离接触!对于这样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记者更愿意把它定义为企业去采访,而这所学校的校长陆国民,也是致力于与企业家握手的人物。5年来,他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把药校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的创新经营如出一辙。
医药产业方兴未艾为中职医药教育提速――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基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久前,陆国民校长获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百名基层战略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这种荣誉颁给一所学校的校长,这还并不多见。可见,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办学理念确有其独特的地方。
陆国民的思维十分超前,对目前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得也很透彻。他说,依托上海医药产业的这个良好发展环境,职业教育也将有非常好的前景。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显现出成为制造业中心的趋势。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产业转移得比较快。上海社会经济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产业由高新技术产业变为战略发展产业,以中药产业为先导,大力推进中药的现代化等等。这一切,都为中职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当然,陆国民很清楚,作为中职教育本身,其中心点就是为社会、为医药企业培养实用型的优秀人才,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才能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地延伸,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探索。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医药职业中等学校,上海医药学校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特别是近5年来,超常规的发展―举奠定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在过去的两个三年发展规划中,上海市医药学校成功地跨越了三个发展台阶。由A级学校到上海市百所重点建设工程学校,由百所重点建设工程学校一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这充分地证明上海药校取得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上海药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学校。在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不可否认,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要想有丰厚的产出,就必须有巨大的投入。5年前陆国民来到药校接过校长这个重担时,其情形不亚于接受一个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如何才能扭转颓势,转换机制,打开一个新的局面?陆国民以一个企业家的魄力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首先,是投入。他说,作为一个职业学校,如果学校的软硬件不能达到一流,又怎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呢?5年的时间,上海药校对学校的办学、师资各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投入。如今,学校的建筑面积从1.5万平方米达到了3万平方米,专业教育人员从39位发展到143位。学校师资结构已形成以双师型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一双三高型师资,特别是专业老师为主体,成梯度发展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每年都会送8-10位老师去国外学习。在目前的师资队伍中,取得加拿大、澳大利亚师资资格证书的就有18位。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校生的规模。2000年时,学校学生只有1000多人,现已发展到职前8000人、职后3000人的万人学校,在上海工科中职学校中是规模最大的。陆国民再―次强调这是得益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所致。从2000年开始5年的投入就累计投资8000多万,在26年的办学历史中还从未有过这么大规模的投入。陆国民对记者透露,学校最近又启动了上海市生物技术制药公共开放实训基地,工程投资2000多万,
将在年底完成这个基地的建设。
陆国民坦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正视各种挑战。如何把握机遇,陆国民思路很清晰,他说,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期。上海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做精,高职做强,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只有用“用未来决定现在”的战略做指导思想,才能顺利实现学校的转型,并从外延到内涵,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从普通的学校发展成为精晶学校,这是我们现在的机遇。谈到面对的挑战,陆国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不利因素。其一,经济的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各层面的深刻挑战,不进则退,要捕捉这些经济发展的取向,必须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其二,急剧下降的生源挑战,普职比现在为6:4。所以在招生规模上还是有困难,那么必须在精的内涵上转型。其三,管理方式的挑战。如今国外优质的职教资源、优质的培训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合作的机会。如今职业学校的校长如同企业家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战战兢兢,用对策略做对事,既要从战略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又要从战术上精细管理。
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双证融通、标准制定与企业亲密接触
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并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这对于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也是基本应该做到的事情。但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与企业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大胆尝试职业教育的最外延领域,这就十分不易了。在这一点上,上海市医药学校在上海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工科学校中可谓独树一帜!
当记者问及为何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对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学生如此认可,并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陆国民十分自信地说,因为我们有着更加开放的形态,有着更加超脱的眼光,有着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经营的职业教育,理所当然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几年来,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上海市医药学校的校企合作越来越成熟,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周淑琴副校长向记者讲述了这种校企合作的详细内容。首先,对于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决定了未来进入企业是如何的定位。现在挂牌医药基地的企业有60多家,直接接受学生实习的有500多家。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学生、家长和用工单位的需求”为目标,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当年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并提前一年被用工单位“预订一空”。尤其是学校推行的“双证融通”的劳动就业准人制,把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作为学生毕业必要条件之一的措施,使95%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取得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提起“双证融通”,陆国民说这是药校花了很大精力来做的一件事情,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陆国民自上任后就开始做积极的探索,把职业技能的模块渗透到教学当中。推进双证融通,成功地进行了5年。陆国民自言其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把社会的证书引进到学校这个体系当中,也是初创阶段。第二阶段,把社会职业资格培训体系和学校的职前教学体系双轨并行。就是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第三个阶段,已经成功地通过学分制和课程改革,进一步进行课程整合,个性化教学、既能拿到毕业证书,也能拿到职业资格认证。
通过连续5年推行“双证融通”的劳动就业的准人制,为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上海药校把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考核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真正实行“双证融通”的劳动就业准人制。实施这一计划的5年来,毕业生当年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合格率均达95%以上。目前,学校已开展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可的医药商品购销药物制剂、化学合成制药、药物分析、中药和生物技术制药等六大工种的考核资格。这一举措减短了用工单位和毕业生的磨合期,减少了用工单位的培训经费的支出,因而备受学生和企业的欢迎。4年来的实践证明,“双证融通”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与之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还增加了学生的发展后劲。很多学生毕业后,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不但如此,上海市医药学校还按照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双证融通”的要求,依托医药行业协会力量,建立医药六大类职业标准和题库,使学校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零距离,使学生走上岗位就能运用在学校中学得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周淑琴副校长向记者介绍说,积极尝试建立职业标准,这是对学校的一个大胆挑战。目前能扮演这种角色的职业学校少之又少。首先职业标准是由上海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制定的。上海药校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向社会与劳动保障局申请了几个职业标准的制定项目。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固体发酵。从职业的名称、定义、概况、培训大纲、考试大纲到试培训等都做了详尽的制定。等级为中高级技工、技师。这种证书在企业是受欢迎的。开发组是由专家牵头,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的职业标准,这些标准跟企业的岗位、操作技能是紧密接轨的。陆国民校长进而说,职业资格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药校如今和上海化学制药、医药商业、中药、医疗器械等四大行业协会合作,创立了四大专业的中;高级职业标准,正在上报政府。我们在制定标准上,已经到了一个高的层次上,我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搭建四位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职业培训教育让校长与企业家真正握手
校企合作,双证融通,职业标准的制定让上海医药学校和企业越走越紧。不仅如此,在上海医药学校的未来规划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全力构筑四位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陆国民自豪地对记者说,目前这一实训平台已经渐渐成型。上海市医药学校致力于做到上药集团最大的职前职后的培训基地、浦东新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上海市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紧缺人才基地等四个培训基地。目前,前两个基地已经建成,第三个基地第―批已经进入,第四个基地――国家紧缺人才基地正在和全国医药教学研究会、中医药总局联合起来做。在陆国民的描述中,这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将是上海唯―的集教学实践一体化,选择典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管理过程,管理要求以及‘隋景教学,仿真性的模式这样―个特征的实训基地。在未来,我们不仅有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确保―流的教学质量,确保理念上超前于企业,而且有在实践上接轨于企业,标准上同步于企业,技能上适合于企业的四个特色的基地。这就是职前和职后教育的融合。
上海市医药学校培训基地已成为企
业培训人员的一个试验田。在陆国民提及的已成型的基地中,学校下属的上海浦东现代医药技术培训中心已显示出巨大成果。2003年培训和鉴定适应现代医药制造业的生物发酵工、生物提取工、制粒工、压片工、硬胶囊灌装工、药物检验工、化学合成制药工等中级工1200人、高级2]2200人,2004年培训和鉴定中级工1450人、高级工150人,2005年培训和鉴定中级工1620人、高级工180人,学员通过率达96%以上,自2003年以来,学校多次承办医药类高级技能大赛,2005年上药集团151名员工参赛浦东新区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上药集团协办,上海市医药学校承办的“浦东新区2005年医药类专业(高级)技能竞赛”,承担上海医药职工大学准高级培训300人,上海市药剂学校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86人,上海医药技工学校药物制剂培训90人,为复旦大学药学院培训药学专业学生255人。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本着“硬件要硬,软件要优”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几年里投资1亿元,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其中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生物技术实训中心,成为34家上海市职业教育生物技术开放实训中心之一。实验实训基地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管理规范)的要求,包括生物工程基地、化学合成基地、药品制剂基地、药品检验基地、药品物流基地、药品营销基地、中药制药墓地七大基地。其中,原料药生产实训基地能从生物药品的生产菌种培养、发酵、提取、干燥,到生物药品的半合成,生物制品的原材提取,药品制剂实训基地有设计典型、常见剂型的实训,有冻干制剂、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外用制剂,从主、辅料处理到成品整个生产流水线,药品检验实训基地有化学检验、仪器检验、卫生学检验与生物效价测定,并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生物制品检验规程的要求,装备原料药、辅料、中间产品、成品所需的必备检验仪器设备,具备对药品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考核、资格鉴定功能。药品物流实训基地由实时检控系统和仓库组成,具有医药商品仓储、保管、养护管理等技能实训、培训、考核、资格鉴定的功能,生产辅助实训基地由空气净化系统、二级反渗透治水系统、仿真发酵培养电子模拟、仿真制冷系统电子模拟、仿真无菌空气模拟、仿真制剂模拟组成,对培训人员进行基础技能培养、培训前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相关专业操作的理性认识,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实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实训中心主任具有高级讲师、行业高级工、行业培训师的资格,能够进行实训模块的开发和技能实训指导。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人数达26人,专职教师21人,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其中80%以上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技艺操作类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超过20%,其余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指导能力,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每个实训基地都聘请一位生产一线的技师或者高级技师。
一、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就业现状
(一)就业方向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四年里就业率分别为92.45%、91.41%、90.62%、90.58%,就业率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其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此部分约占3.8%,主要是考取国家公务员及参加“三支一扶”的学生,其中超过半数是在县及县以下乡镇工作;国有企业约占6.2%;通过专升本升学考试或其他方式选择继续深造的约占6%;与各类企业签订灵活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约为85%;选择自主创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极少,比例仅为0.3%。
(二)就业现状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也在逐年提高,这说明高职人才的培养切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总体就业形势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之我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了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特别是复合型的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很受企业青睐,这给我国高职英语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另一方面,国内某家知名教育数据咨询机构对近年全国高职应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职层次的英语类专业连续两年排名居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前十位,该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
二、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英语专业就业面窄据中华英才网统计显示,目前就业市场上急需两种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一种是英语专业水平较高的毕业生,从事文字翻译类工作;另一种是融合了其他专业背景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从事涉外商务、旅游、会展、管理类工作。高职一般采用2+1或2.5+0.5学制,在校时间短,专业学习时间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学习不深入,不能较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对口职位大都集中在教育或导游等,涉及对专业知识或跨行业知识要求稍深的岗位,就显得毫无竞争力。这种情况造成大部分高职英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完全对口,显然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提升,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佳由于在校时受生源基础、师资水平、实训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专业能力不高,难以胜任有外贸业务的企业用英语进行咨询、讨论及读、写报告的岗位要求。同时大部分毕业生的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不强,知识面较窄,缺乏职业发展规划,学习主动性不高,难以将课程学习与行业能力有机结合,就业面受到局限,就业质量也不高。
(三)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一些求职者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自我评价过高,导致择业预期高。加之对用人单位不了解,一味追求高薪与专业对口,一门心思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就职。但既符合市场需要又能提供优越条件的岗位较少,这样的职位竞争者又多,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角逐此类岗位的希望成功率比较小。
三、影响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及国内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大减,社会上整体“人才过剩”,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没有足够的资本同英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竞争外,甚至在某些岗位上无法同一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竞争。很多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被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挤占。一些单位忽视本企业的实际需要,提高用人标准,盲目引进高学历人才,导致买方市场上高学历求职者挤占低学历求职者工作机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
(二)学生自身及家庭因素的影响1.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欠缺高职类院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普遍低于普通本科生,即使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语言水平也不及本科院校毕业生。以笔者所执教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外语系应用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只是勉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能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和商务翻译等级等考试的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这样的知识能力水平在供求本身就不平衡的人才市场上是毫无竞争力。2.毕业生和家长的观念对就业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理想跟现实是错位的,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对薪水、福利待遇等方面要求偏高。一些家长还停留在旧的就业观念里,认为只有在有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单位里工作才算就业,对在非国有单位里工作非常不感兴趣,甚至持排斥态度。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就业的选择面,加剧了就业难的现象。
(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英语专业如果不及时调整不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不能面向市场,其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岗位需求相脱节,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流于形式,没有有效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时对就业市场缺乏清醒的认识。
四、应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建议
(一)政府和学校层面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除了受毕业生个人专业知识、技能、气质形象、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不可避免地还要受到就业市场需求结构和规模的制约。要破解这一社会矛盾,必然要遵循就业市场规律,同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学校、家长及就业者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层面可以利用政策、制度为校企双方搭建合作平台,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实训打造绿色通道。高职院校要结合英语专业就业需求及办学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要完善授课和实习等环节,积极和各类用人单位接洽,开辟见习岗位,给准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提高育人质量和学生就业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