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因素导致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制失调,致使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的红髓脂肪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和易于感染为特征。我国血液学工作者根据该病的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和转归,将其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急性再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两种。慢性再障属于中医慢髓劳的范畴。

1 孙教授辨证论治慢性再障学术思想

慢性再障临床常见的中医分型为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而孙教授根据“肾阳为人之元阳,脾阳全赖肾阳的温煦”和“肝肾同源”的中医理论,在中医分型治疗再障时主要着力补肾。故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两虚等三型,这是因为补肾阳的药物能起到温运脾阳的作用,而补肾阴的药物同样也能达到“滋水涵木”的效果。所以在辨证分型时,把肝肾阴虚型归属到肾阴虚型中,将脾肾阳虚型归属到肾阳虚型中,把同时具有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表现者或肾阴虚和肾阳虚表现都不显著者,归属到肾阴阳两虚型中。

(1)肾阴虚型

症状: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手足心热,时发低热,咽干口燥,鼻衄、齿衄或肌衄。次要症状为心悸、失眠,男子遗精,便秘。舌淡红或边尖红,脉细或虚数。

治法:滋补肾阴养血。

方药:补髓生血I号颗粒(由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羊藿、黄芪、西洋参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g),每日3次。或改用汤剂服用。

加减: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15g,银柴胡15g,鳖甲10g(先煎);盗汗明显者加五味子15g,煅龙牡(先煎)各15g;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15g,茜草根15g;贫血严重者加龟版胶10g(烊化)。

孙教授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精血相互转化”。慢性再障除了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外,尚有许多肾虚症状,如腰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精神萎靡,甚至男子有阳萎遗精,女子有月经不调者。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治疗慢性再障往往收效甚微,而改用补肾的方法则效果明显。表明慢性再障在临床中出现的气血不足不过是表面现象,而肾虚才是本病的本质。孙教授在“九·五”、“十·五”期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两项课题,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攻关项目资助的三项课题,皆对使用补肾方法治疗的慢性再障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补肾疗法治疗慢性再障的疗效十分理想。孙教授提出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的“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理论也得到了课题组实验室的支持和临床验证,即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之肾阴虚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如肾阳虚型疗效好。课题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表明,其近期疗效为68.26%,而远期疗效为57.28%。

(2)肾阳虚型

症状:主要症状为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夜尿频多,男子阳萎遗精,面色苍白;次要症状为大便溏薄,气短乏力,精神萎靡。舌质及口唇淡白,脉弱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养血。

方药:补髓生血II号颗粒(由补骨脂、巴戟天、鹿角胶、枸杞子、黄芪、红参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克),每日3次。

或改为汤剂服用。

加减:食欲不振者加白术15g,神曲10g,炒麦芽10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茯苓15g;浮肿者加泽泻15g,车前子15g;夜尿频多者加桑螵蛸15g,益智仁15g;阳虚畏寒明显者加熟附片5g。

孙教授认为温补肾阳养血药物治疗慢性再障发挥药效时,往往有一定规律可循,即一般先有临床症状的改善,接着输血次数减少,输血间隔拉长。血象也遵循网织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提高-红细胞回升乃至白细胞提升,最后才是血小板的好转的规律演变。但白细胞、血小板的回升幅度不如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上升幅度,而有相当部分慢性再障病人的血小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3)肾阴阳两虚型

症状:病人的临床表现为既有肾阴虚型慢性再障的表现,又有肾阳虚型慢性再障表现,临床很难判断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孰轻孰重。还有部分患者,其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都不太明显,也可按本型施治。 治法:双补肾之阴阳。

方药:补髓生血颗粒(由熟地黄、枸杞子、巴戟、羊藿、鹿茸、黄芪、白花蛇舌草等组成)。每次1袋(约含生药25g),每日3次。或改用汤剂服用。

加减:阴虚偏重者,酌加桑椹子15g,墨旱莲15g,女贞子15g;阳虚偏重者,酌加补骨脂15g,仙茅15g,菟丝子15g;血虚明显者加何首乌15g,阿胶10g(烊化);气虚明显者,酌加白术15g,茯苓15g。

孙教授认为在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慢性再障中间,还有一个过渡证型即肾阴阳两虚型,而其变化结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如果慢性再障按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转化,则表明其病情由重向轻转化,预后良好;反之,若慢性再障病人按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阴虚型转化,则预示病人由轻向重转化,预后较差。

2 慢性再障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慢性再障的主要并发症状是出血和发热。针对出血,孙教授主要分为三型,即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降火止血,方用茜根散或知柏地黄丸;热盛迫血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气虚失摄型,治以健脾益气,摄血止血,方用归脾汤。而对于发热的症状,则分成四型治疗,即外感温热型,治以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泄火,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气虚发热型,治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方用秦艽鳖甲散。

3 强调慢性再障的护理重要性

孙教授强调,慢性再障患者居室或病房空气要流通、新鲜,阳光照射要充足,定期消毒。如有条件,重症慢性再障患者要单房隔离或入住层流病房。同时注重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应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心情愉悦地面对生活。并且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食物要清洁煑熟,切忌食用生冷变质食物。饮食宜清淡,营养要科学,可适当进食甲鱼汤、排骨汤、牛骨髓汤等。并且禁用对造血有影响的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组织胺药物及部分致再障的抗生素及保泰松等。

4 导师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再障疗效的建议

(1)慢性再障中医证型转变的应对

中医分型是辨证治疗慢性再障的基础,正确的分型治疗是保证中医治疗保持较高有效率的关键,而分型的确给临床上带来方便。但是,事物总是变化的,辨证分型是由再障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是一个具体阶段的分型。如前所述,当慢性再障病人按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转化时,病情则有向愈倾向,预后一般良好;反之病人如按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阴虚型转化时,则病情由轻转化到重,预后欠佳。有鉴于此,医生应在正确辨证分型的同时,注意慢性再障证型的演变规律,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证型改变后的治疗方案,以作好应对慢性再障证型的演变后的治疗。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患关系;信任危机;医疗改革;政府职责

近年来,医患纠纷、医闹事件、杀医事件等频频出现在我国各大媒体上,医护叫冤屈、患者喊受害、执法部门说无奈。曾几何时,医护人员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但如今却是众多患者口中的“白眼狼”,医患之间的信任在日渐瓦解、矛盾在逐渐升级,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住这样的趋势,最终会造成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困难重重。医疗卫生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医疗卫生是政府社会职能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政府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更为有效的医疗改革路径,而医患信任关系的改善是其中颇具重要性的一方面。

一、我国医患信任危机的表现

医患信任危机的主要方式医方和患方,同时,还包括在中间做出调和、引导和处理的政府。

从医方来说,日渐升温的杀医事件、医暴事件、恐吓辱骂医护人员事件等等,使得医务工作难以有序的开展、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安全受到威胁,这已经影响到了医护人员的生存权。加之以媒体的大肆渲染,更多的人认为只要有医患纠纷,患方都是弱势群体,错误的都是医方,这也影响到了医护人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事实上,我国医护人员的地位并不高。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来苦苦钻研医学知识,为救死扶伤而奋斗。

从患方来说,医护人员收红包、医疗机构乱收费、缺德医生卖婴儿等等事件,使得患者甚至是整个社会为之愤慨,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患方的利益,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更是对法律的触犯。患者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给医院,便是对医院的信任,但有时候医方却自己打破了这种信任,甚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医患双方的关系是在整个社会大风气和大政策的环境下形成的,政府有职责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事实上,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多年的医疗改革并未解决患者的看病问题,也没有打倒医方的不道德行为,关于处理医患矛盾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我国目前来看,大部分医疗纠纷,无论医方对否,都是以医方赔偿和道歉结束,这种特殊的处理形式无疑助长了医患矛盾的发生和激化,比如在医暴事件发展中,警力的不作为或者拖延也是对我国医患信任危机的放任。

二、浅析医患信任危机的政府方面原因

(一)医疗卫生资源紧缺与分配不公。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却是无限的。公民拥有健康权,健康是人永恒的追求。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如何配置直接关系着百姓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但由于分配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的医疗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部分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资源的配置的公平性不够,在患者眼里医方拥有医疗资源,当自己的健康权不能从医方获得满足时,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二)政府投入不足使医疗机构面临道德风险。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医院要负担自身运转,为了创收,以药养医仅使患者负担加重,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逐渐流失。医疗机构需要购置设备、培养人才和技术、发放员工工资等都是需要经济支撑的,但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只有靠自己创收来维持运转和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开大处方、收红包、拿回扣、进行不必要检查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破坏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损害了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

(三)对媒体监管不力。当今社会是舆论社会,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新闻无论好坏,铺天盖地而来,每次与医患关系有关的事件总会掀起一股讨论的热潮,而媒体的观点时常会影响公众的视角。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调控,事态很可能朝着恶劣的方向发展。

(四)医患双方维权渠道有待畅通。在有关医患关系的事件中,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需要维护各自的权益。我国虽然已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事故鉴定需要不少的费用,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同时,医方在受到侵害的过程中,政府缺乏对其效的保护措施。

三、建议

(一)注重对医患双方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医患信任是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医疗又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对公民进行教育和指导,以期获得公民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支持和理解,虽然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暂时还未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医疗卫生的各个方面也正在完善的过程中,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应该遵纪守法,在法律的范畴内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绝对投入,同时提高医疗卫生投入占我国财政投入的比例。加大投入力度,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使患者能看得起病。加大投入力度,也要减轻医院的负担,使医院能够维持其运转,使医护工作者的职业价值能够得以体现。

(三)强调医疗卫生的公平性。除了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还要注意医疗卫生的公平性。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财力仍旧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口,无论是发达或者落后地区的人口,都有享受健康的权力。

(四)畅通维权渠道、提高监管力度。在医患关系处理中,政府应构建有效的维权渠道,使医方和患方都能及时、合法的维护自身的权力,不致于被非法分子所利用而使医患关系更加恶劣。

参考文献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了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医疗体系能否有效运转。基于提高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效果,提升整体医疗改革水平的目的,新基层医疗机构应对财务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认真研究并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制度成为提升新基层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对新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财务制度的可行性,促进新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关键词 基层 医疗机构 财务制度 研究

一、前言

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有所提高,应认真做好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满足实际需要。基于这一目的,在新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应对财务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应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丰富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以此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要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与医院财务制度的区别进行研究,同时使基层医疗机构采取制度具备一定的公益性,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实现全面预算制度,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与医院财务制度的区别

从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作用和经营管理来看,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制度与医院财务制度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新形势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和公立医院在政策和管理上的不同职能定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主要负责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主要承担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科研、教学等综合方面的职能。

2、在财务管理办法上的不同;

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具有明显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做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侧重于收支活动的预算与管理,对医院采取了更加具体的和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办法,保证了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基于这一角度,我们应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办法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应充分认识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在财务管理办法上的不同,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

3、在补偿政策上的不同;

在补偿政策的制定上,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除了在财务管理办法上存在不同之外,在补偿政策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政府在补偿规定上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其中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强调核发政府补助的方式保证运营。对于医院采取了重点扶持的办法,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行。

基于这一认识,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中,应认识到与医院的不同,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多的获得政府补偿,从而在发展中获得更多政府的支持,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4、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不同

考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职财会人员较少,由于涉及的财务业务较少,现有的财会人员能够满足基本财务管理需要。而在医院中,涉及的财务业务较多,需要大量专职的财务会计人员为其服务,其财务管理职能也相对丰富一些,这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的主区别。

除此之外,在会计核算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往往更注重会计核算的实效性和可执行性,在会计核算方面更加注重核算效率,在这一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要比医院的会计核算更具有优势。

三、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的公益性研究

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方向。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群众健康权益的正确选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的公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主要是面向大众服务的

从目前新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行来看,不但确立了医疗服务的工作宗旨,同时还确立了服务大众的财务制度。由此可见,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主要是面向大众服务的。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位中,为基层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成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为了保证这一职能的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应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发挥财务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满足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公益性要求。

2、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新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了新财务制度以来,实现了医疗保险报销的及时性,对服务广大群众并保障群众利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新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制度在保障广大群众利益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这一点来看,新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制度在保障性方面对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了有效的保护,并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保证了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的有效性,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实际质量,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公益性的需求。

3、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具有公益性特征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邯郸市峰峰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邯郸市 056200

【摘 要】目的: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检测的结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本辖区26 家医疗卫生机构在2013 年8 月-2014年8 月期间的消毒质量进行检测,并且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一共采集样品260 份,最终合格的样品为232 份,总体的合格率为89.23%。结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检测结果分析,大部分的医疗机构具有较高的消毒质量水平,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质量严重的不达标,隐藏着众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应该加强监S 管,完善消毒的标准,切实的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各项消毒工作。

关键词 卫生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影响着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做好医疗机构有关的消毒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有效的减少发生感染事件的有效措施。

同时,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质量监测结果也是对其评价消毒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次的研究随机的选取了26 家医疗机构,对所有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的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所作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间随机的选取本区26 家医疗机构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医疗机构在此期间的消毒质量进行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1.2 方法

依据有关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要求进行监测工作,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以及物体表面的监测。

在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时,满足消毒的标准:卫生手消毒后,在医务人员的手表面的菌落总数要不大于10cfu/cm2;如果外科手消毒以后,医务人员的手表面菌落总数要不大于5cfu/cm2。

对物体表面的消毒监测包括四类环境,例如Ⅰ类环境有洁净手术部以及其他的洁净的场所;Ⅱ类环境例如产房、重症监护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和导管室等;Ⅲ类环境例如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和普通的住院病区等;Ⅳ类环境例如注射室、治疗室、普通门诊室或感染性疾病病区及门诊等。Ⅰ类、Ⅱ类环境其物体表面的平均菌落数为不大于5.0cfu/cm2,’Ⅲ类、Ⅳ类环境其物体表面的平均菌落数为不大于10.0cfu/cm2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用的消毒液其菌落总数保证为0cfu/ml,其他的消毒液菌落总数不大于100cfu/ml,监测是否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1.3 观察指标

根据有关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严格的综合的检测并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 家医疗机构在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间进行的各项消毒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在医疗卫生机构极容易出现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的携带人员会使体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一些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例如通过医疗器械、空气以及医护人员的衣服和手等,所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的状况,医院的消毒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过监测以后,从获得的结果来看,我区的医疗机构总体的消毒质量具有良好的形式,合格率为89.23%。但是, 将监测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有一些医疗机构存在急需改善的问题。首先,在手不卫生的消毒问题上,并没有做到严格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不积极,通常由于忙碌而忘记了洗手。另一方面就是医疗机构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医护人员的洗手标准,对医护人员的洗手工作并没有做到严格的监管,也是导致手部卫生不彻底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主要的解决措施就是要提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洗手的合格率,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到手部清洁对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建立监督机制,严格的监督医护人员的洗手程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依从性以及重视度。严格的监管清洗消毒的工作,建立起严密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

4 结语

在有些医疗机构还没有完全的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状态下,卫生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的力度,经常地对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做好监测。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的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消毒的意识以及增强责任心,提高消毒工作的效率,降低不良的医疗卫生事件的发生率,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琦, 姜大栋, 曲海, 刘彦.2012 年大连市中山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2):53-64.

[2] 段森林, 邹隽青, 张青.2010——2012兵团农六师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3(05):1457.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公共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公共支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准公共物品性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福利,进而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的派生需求,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公共卫生支出关系到本国国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的满足和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以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机制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剖析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机制

界定公共医疗卫生的范围和具体领域,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医疗产品和范围使用的外溢性和程度。①一般认为公共卫生是外溢性较强的纯粹的公共需求产品,这些项目包括:安全的饮用水、环境卫生、传染病与寄生病防治、学校卫生等,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受益的普遍性,很难排他,导致了私人供给不足乃至不供给,政府全面介入这些项目不会造成对私人供给的替代,因此,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主要项目。②一些医疗卫生项目,消费者在使用时其利益具有外溢性,按照边际成本定价会造成私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偏离,完全由私人提供会引起消费不足,消费不足会导致人群健康水平的下降。福利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具有效率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众多,产品具有同质性,信息充分流动,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相比之下,在医疗卫生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医院数目有限,尤其在农村,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医疗卫生劳务具有典型的非同质性;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买者信息不灵;在参加医疗保险的情况下,病人只支付费用的一部分。这些特征说明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着市场失灵。总之,公共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并且医疗领域具有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因此,这两个领域都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卫生总费用及人均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国际上一般通过对卫生总费用的核算与分析来评价卫生投入的总量、构成及其效果,并将此作为制定卫生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基础。所谓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卫生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按服务提供者分类,卫生总费用包括:医院费用、护理机构费用、门诊机构费用、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费用和其他卫生机构费用。这与我们所分析的医疗卫生支出口径基本一致。如图1所示,我国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走势大体趋同,绝对量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1990年卫生总费用为747.39亿元,人均值为65.37元。此后的10年随稳步增加,但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增幅不大。从2000年开始,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上升态势十分明显,绝对量几乎是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短短10年,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586.63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17541.9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361.88元猛增到2009年的1314.3元。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9603亿元,人均卫生费用1440.3元。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有: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人民的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根本性支持。从卫生消费的一般趋势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的卫生开支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别。②卫生开支的成本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有了较大增长。③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老龄群体的扩大,必然会在医疗卫生的支出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为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增加起到推力作用,另外各种新型疾病的出现,如SARS、甲流等传染性疾病,对两种费用所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2.2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分析卫生总费用由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3部分构成。以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9年为例,可大致看出我国卫生总费用结构的大体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1990年,社会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的比重最高,为39.22%。在此后的几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2000年所占比重高达58.98%。政府卫生支出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2002年以前,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最低值为2000年的15.47%。一直到2003年比重才出现逆转,有所回升,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SARS的突发,引起了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关注。从2006年起,政府卫生支出及所占比重急剧攀升,到2009年,绝对量高达4816.3亿元,占卫生总费用27.5个百分点。

2.3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存在问题探讨

2.3.1整体财力不足尽管我国卫生总费用绝对量在不断增加,但其占GDP比重在2009年以前一直低于5%,且增幅不显著,体现出公共医疗卫生投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协调性。《2010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即便是最高数值的2009年,也仅为5.15%。对比2007年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我们发现,美国为15.7%,加拿大、法国、德国均在1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无论是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力度都远远不足。

2.3.2居民个人医疗卫生负担过重尽管最近几年政府明显加大了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但居民个人仍是公共医疗卫生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高达50%左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卫生费用的大部分是由政府承担的,在我国,昂贵的医疗卫生费用依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2.3.3政府公共卫生支出配置不合理从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构成看,各个项目配置不尽合理,城乡配置很不均衡。①从卫生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看,受市场利益导向的影响,财政投入到效益回收快的医院体系的较多,对于卫生防疫这种很难看到显著效果的事业投入较少,而且公共卫生支出用于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比重很小。②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纯粹公共卫生服务和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性质的卫生服务项目,其供给严重不足。③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制度格局和政策惯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好。由于公共卫生和医疗支出在城乡的差距扩大,我国农村的各项公共卫生指标都远低于国际标准。#p#分页标题#e#

3优化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机制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改变公共医疗卫生支出项目不合理的局面,笔者对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机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3.1增加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劳动力素质的公共医疗卫生产品,政府财政应成为最为主要的投入者。为此,要加大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争取在每年的公共预算中,公共卫生支出有所增长,同时在今后的财政预算支出中,政府应该在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用好税收等各项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尤其要加大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引导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从源头上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提高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相适应,其适度的标准是既保证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又不致过度消费有限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