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第1篇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3007208

一、引言

自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15年的749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因表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发展态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保证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规模过大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1-2-3]。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尽管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渐增加,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37.50%,远低于日本的48.00%和美国的52.00%,每万人中大学生的量也远远低于美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水平[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非简单地表现为“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劳动的供给者,其就业问题与一国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就在于高等教育的产出结构能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5-6]。而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就业的载体,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需求结构变动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动进而导致就业结构也不断转变[7]。马廷奇[6]、陈桢[7]和鹿立[8]等指出,产业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与结构,各行业由于所属的产业类型和运行效率不同,导致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着重从需求层面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一,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拉作用,基于奥肯定律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第二,分析各经济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采用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就业弹性系数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特征。

二、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

奥肯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经济中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经验验证,但其用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奥肯定律研究1998―2013年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使用分析工具为Eviews6.0。

(一)奥肯定律的三种主要表达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经验观察与实证分析于1962年提出奥肯定律,后来随着学者研究视角和分析内容的转变,逐渐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奥肯定律模型,当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表达形式,分别为差分模型、缺口模型和动态模型。

1.差分模型

差分模型是奥肯定律的原始模型,Okun[9]指出,美国的失业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变化方向相反,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产出大约增加3%。该观点是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原始表述,其具体形式如下:

(二)基于奥肯定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分析

1.基于差分模型的验证

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问题,为防止出现伪回归,在进行差分模型的验证之前,要对“实际GDP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

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高校毕业生失业率=1-初次就业率,其中初次就业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对变量进行ADF和PP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实际GDP增长率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这两个时间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一阶单整,服从I(1);而奥肯定律的差分模型要求实际GDP增长率为零阶单整,服从I(0)。因此,不能使用差分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关系。

2.基于缺口模型的验证

(1)潜在产出增长率

潜在产出也称潜在GDP或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能实现的生产水平,即充分就业条件下所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潜在GDP会随人口、要素以及技术进步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而增加,在长期,潜在GDP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的概念,即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获得就业,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中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与潜在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估计关于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HP滤波分解法由于具有估计方法简单、精度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11],该方法将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其中趋势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永久性成分,对应着潜在产出或自然失业率,周期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暂时性成分,对应着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或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12]。基于HP滤波分解法的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如表2所示。

(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需要对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DF检验和PP检验均表明产出缺口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在1%显著性水平上是零阶单整的,即这两个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均是水平平稳的,故可以采用缺口模型来验证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

(3)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验证

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表明,产出缺口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刻画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回归模型F统计量的值仅为0.00,说明模型不是正确设定的;同时,R2值仅为0.00,模型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DW统计量为1.29,模型中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3.基于动态模型的验证

关于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估算仍采用HP滤波法。关于模型中各变量滞后阶数的确定,利用自相关检验来确定,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出缺口序列是二阶自相关的,产出缺口的滞后一期与滞后二期会对当前产出缺口产生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动态模型中自变量分别为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序列、产出缺口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动态模型较好地刻画了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F统计量较高为35.6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同时,R2值为0.91,说明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动的91.00%;另外,模型的DW统计量值为2.20,说明模型自相关关系较弱。在回归模型中,变量“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系数t统计量值较小,说明其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是统计不显著的,即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必然的联系。

三、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偏离分析

奥肯定律是一种拇指规则,反映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13],本文第二部分基于奥肯定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为深入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本文进一步研究各产业及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

相关表格和图表数据是根据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中的中国劳动经济数据库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加工而成。

(一)产业与行业层次的划分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中,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中,工业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行业被划分到第三产业。

其中,第三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四个层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孙凤和谢维和[14]按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1)社会服务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流通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3)生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

本文沿用孙凤和谢维和[14]的划分方法研究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表6统计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社会服务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领域,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才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分别达34.80%、46.70%和49.60%。(2)生产业次之,在该领域就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劳动者分别占15.20%、19.30%和25.50%。(3)工业行业集中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分别占13.30%、16.50%和17.20%。(4)流通业主要吸纳专科学历的劳动者。(5)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小。

(二)各产业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反之,若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相对较少。又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常用指标,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推拉作用。从理论上看,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长期应趋近于1,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出与就业变动幅度往往不一致,进而导致比较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1.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2004―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但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有限,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且该值劳动者随学历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尽管第一产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但其就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

2.第二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增强

一方面,从工业行业的整体水平看,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92下降到2012年的1.53,说明在中国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渐增强。而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劳动者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值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也表现出随学历层次提高而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该行业对不同学历群体比较劳动生产率是逐年减小的,这意味着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与行业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吸纳水平相比,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但从比较劳动者生产率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年增加。

(2)建筑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稳定在1.10左右

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高于行业的整体水平,也随学历增加而增大,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波动相对大些。因此,与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相比,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更强,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更为明显。

3.第三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流通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0.65左右,其对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随学历层次的增加而增大。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47下降至2012年的0.75,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逐年增强;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减小且趋近于1,说明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优化;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在2以上,表现为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作用相对较弱。

(2)生产业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相对较小

但与其他行业相反,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且表现平稳,另外,该值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下降,这说明该行业对高学历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总体水平且相对稳定。

(3)社会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0.80,说明其在各行业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

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为稳定在0.40以下,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小,说明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且对各学历层次的就业吸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三)各产业部门的人才就业弹性

要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匹配状况,应细化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度量指标,鹿立[8]指出,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程度,系数愈高,反映其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及需求程度愈高。本文拟采用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产业人才的配置效益问题。

1.第一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由表7可知,整体上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处于震荡下跌趋势,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不断减小,说明该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值即产生就业排挤现象。

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影响。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在长期由负转正且不断增大,甚至趋势值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动幅度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曲线的斜率十分平缓,且长期就业弹性的估计值小于1,这说明在长期,中国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缺乏弹性。

2.第二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工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工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1和0之间,说明工业行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具有微弱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正转负,说明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长期不断减弱且表现出排挤效应。

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拉动。除个别年份外,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且从2009年开始大于1,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不断增加且出现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

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大于1且缓慢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较为稳定且是富有弹性。

(2)建筑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普遍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的值平稳增加但小于1,说明在长期建筑业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微弱增加且对就业的影响缺乏弹性。

建筑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逐年增大由负转正且大于1,这说明建筑业对专科人才的就业效应由排挤逐渐转化为拉动,进而变得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上是逐年增大的,从2007年开始就业弹性大于0,2009年开始大于1而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其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在长期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3.第三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流通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流通业的就业弹性震荡上涨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比较微弱。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但远小于1,说明在长期流通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微弱。

流通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接近或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专科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强。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趋近于1,说明长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且稳定。

流通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大于专科学历劳动者,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缓慢减小,这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流通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减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减小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将由富有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

(2)生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生产业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且基本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并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长期拉动作用将逐年增大并富有弹性。

生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与行业整体水平相近,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略高于专科学历劳动者。

生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并在某一时点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3)社会服务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逐年增加但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且由负转正,说明在长期社会服务业对就业由排挤转变为拉动。

社会服务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其变动趋势及HP滤波分解结果与行业整体水平基本一致。

社会服务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效应高于其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但也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社会服务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较大且存在一定波动。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平缓下降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效应富有弹性且缓慢减弱。

四、结 论

(一)经济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分析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发现,中国1998―2013年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没有得到任何一种形式奥肯定律的验证,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降低,奥肯定律“失灵”。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就业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大进而带动就业率增加;而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量相对减少进而引起就业率降低[15]。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仅仅是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3],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经济增长方式[7]。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16],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主要以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及扩大投资的方式来驱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引致很多就业需求,故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效应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以及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发现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弱,2012年在该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不足1%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少。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甚至出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而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其次,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第一产业,2012年在该行业就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劳动者分别占13.30%、16.50%和17.20%。工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作用不断增加且富有弹性,对专科人才的就业拉动作用明显高于本科和研究生;高校毕业生在建筑业就业的人数仅多于第一产业,当前其对各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专科、本科、研究生,而在长期该行业对各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拉动效应将与当前正好相反。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拓宽;就业门路;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60万,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快速、顺利地实现就业,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国家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两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当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基层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方向。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援基层的建设,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实行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等。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和限制,并为高校毕业生和中小企业提供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服务,形成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

3.做好校园招聘会。校园招聘会是高校毕业生寻找他们就业单位的第一门路,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为高校毕业生邀请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企业来参加校园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搭好桥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门路。

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但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创业难度大的同时,潜力也大,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如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创业服务及享受社保补贴等。

二、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渠道对接不畅通。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的重要表现。首先,高校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求职过程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其次,人才需求方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高校毕业生既影响了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招聘和应聘双方的信息传播和管理工作亟待规范,急需建立日常化的信息对接平台。

2.就业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主要是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宁愿几十上百人去抢一岗位都放弃回家乡就业或到中西部基层就业。据媒体报道,仅2010年,在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达到60万人,2011年预测在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达65万人以上,且集中在珠三角一带,造成了局部地区的供大于求。

3.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因素。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就业观念有待改进,二是不符合社会需求。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稳定而且有保障的工作;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等,这种就业观念严重地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而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很大一部分都缺乏实践的经历,使得自身的人际交往、抗压能力和主动性等都不强,造成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4.用人单位用人存在误区。由于当前用人制度存在缺陷,人才市场不够成熟,用人成本拉不开。用一个研究生与用一个本科生、专科生需支出的成本没有多少区别。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不少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原来专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却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原来本科生能胜任的岗位,却要求研究生学历,陷入用人上的误区。另外,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也只好唯文凭是论,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提高进人规格。

三、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措施和对策

当前各高校在政府的引导下就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新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广东白云学院,以“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在校企合作、教研课改、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措施,以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门路。

1.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校企合作模式多样,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企业可采取不一样的合作方式。

(1)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能系统地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实践运用,提高毕业生自身操作技能的机会。如广东白云学院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3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使得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在毕业前进行系统的实践锻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2)开展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高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定向培养毕业生,毕业生学完专业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要求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实习就业。在2010年中去广东白云学院分别与真维斯服装、东风日产合作的“真维斯销售精英班”、“东风日产班”等。

在校企合作中还有委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熟悉行业管理知识,洞察行业发展动;企业冠名班等等,让毕业生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走进企业,顺利就业。

2.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进行课程改革。一个专业、一所学校所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决于这学校的专业教学设置是否能紧贴社会实际需要。广东白云学院通过每年两次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广泛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为专业的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各专业教研室及各系的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到企业,特别是到本专业或本系学生实习就业的企业进行调研,回来后形成报告,各专业系根据专业研讨会及每月的实地调研报告来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来对某些方面的知识进行优化重组,以此来紧贴社会的实际需要,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深化职业指导,达到人职匹配。深化职业指导的作用,通过职业指导改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技能;通过职业指导改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误区――唯文凭论。

在高校学生入学时,即开展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定位,客观评价自我,同时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职业观。同时,在毕业生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求职指导等相关方面的讲座或课程,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对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指导,通过科学的用人观念,降低用人成本,提升效率。

4.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工作。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每年负责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校园招聘会,引导毕业生的就业求职等工作。通过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了解,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工作方式。例如,根据专业的专业特点,邀请不同的用人单位到校直行招聘,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通过了解企业的文化、用工特点等,安排相对应的毕业给用人单位进行招聘选择,既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也为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单位。

总之,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全社会都应与高校、与高校毕业生一起共同努力,并持之以恒,为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出谋划策,让高校毕业生能顺利走向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2).

[2]徐志国.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集团,2008.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第3篇

*年全市申请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工作已告一段落,为做好毕业生的接收准备,进一步顺利完成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贯彻人事部关于做好*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穗人调[*]25号转发),切实做好我市各项就业接收工作。各区、县级市计划人事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毕业生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向他们介绍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的统一。要认真分析当前毕业生接收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今年不再下达非*生源毕业生接收计划,改以就业方案的形式在网上通知。各单位通过"*市高校毕业生接收网上报批系统"审核接收的毕业生均列入我市就业方案,并通过网上"毕业生就业方案"栏目提供给各有关单位。学校备注有同意派遣意见的作为"正式就业方案",未有派遣意见的作为"预就业方案",其中"预就业方案"的毕业生一旦落实报到,市有关部门可据此办理接收手续。毕业生本人不能前来就业的,不能以他人顶替,该就业方案自动失效。

本就业方案下达后仍需增加接收或调整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滚动式纳入此"就业方案",属增加接收的专科学历毕业生需缴交城市增容费。各用人单位要严格按方案接收毕业生,并认真做好接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三、认真组织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的工作。我市通过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程序考核选拔了一批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今年是整个选拔工作的最后一年,各区、县级市人事局要积极配合办理有关接收手续,并按我市的统一布署,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协助做好在基层锻炼毕业生的管理培养工作,做好跟踪调查,总结研究今后的工作思路,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主动投身农村基层实践。

四、派遣时尚未落实接收单位的*生源毕业生统一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报到,毕业生档案随即转到该中心,并由该中心出具证明,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户口及粮油关系迁移证回家庭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入户和粮油供应手续。未落实单位的按待分高校毕业生管理,凭学校出具的就业报到证及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证明可以证明其待业,不必办理待业证。

为进一步落实*生源毕业生就业,我市将在"*市高校毕业生接收网上报批系统"提供待就业应届*生源情况给用人单位查询,各单位需补充接收毕业生的,要优先考虑本市生源,原则上应在这些毕业生中选择。同时,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免费为到中心报到的*生源毕业生上网推荐,用人单位也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有关毕业生的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心理 对策研究

日益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及社会需求的相对缩小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加剧,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增大,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思想和心理压力。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准大学生和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既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之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诸如焦虑、从众、攀比、依赖、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适时准确的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成因,从就业指导角度出发给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就业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挑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毕业生就业择业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总结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下:

1、心理优势的存在。大学生长期以来被视为高素质的精英人才,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状况。表现为一是只想做大事,不屑于做小事,甚至于看不起做小事的人;二是在观念上认为自己什么都行,

2、自卑心理的存在。表现为对自己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3、从众心理的存在。表现为出国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

4、攀比心理的存在。表现在求职择业过过程中,同学间相互比较,比薪酬、比环境,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就业过程中会与本校同专业同学比,与以前的同学比,与往届的学长比。认为自己找的工作绝不能比别人差,绝不能低于他人,最终错过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5、焦虑与困惑心理的存在。主要表现为恐慌、不安、忧虑、紧张,经常坐立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剧烈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担心不能如愿找到合适工作,担心就业无门。到处参加各类招聘会、投简历,当看到周围同学签订就业协议,会因为自己还没有着落而感到莫名的焦虑与不安,心里就会失去平衡。

6、依赖心理的存在。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依赖教师,心存侥幸,缺乏主动性,“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一旦形成,会严重困扰毕业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就业择业。

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有社会方面的,也有家庭及自身的原因。

1、社会原因。现行就业政策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考入大学并不意味着毕业就有工作,高校毕业生不再拥有顺利工作的特权。与此同时,毕业生的择业随社会多元化发展而出现多元化,考公务员、进国企、进事业单位、升学、“三支一扶”、自主创业等,面对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裁员的现实,面对企业下岗、减员的现实,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自然越来越大。

2、家庭原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又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家庭期望影响毕业生的追求目标,导致毕业生择业时听从家长安排、跟着父母感觉走,从而步入择业误区。

3、毕业生自身原因。就业意识不强,择业思想准备不足:毕业生一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却对自己期望过高,自身的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导致心理压力过重。另外,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地域范围,强调收入水平与工作舒适度,忽视个人成就、行业发展前景及社会需求,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业心理压力。

三、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应对策略

毕业生就业心理是受多方面因素驱使的,是一个系统问题,解决需要系统、科学的方法,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角度出发,在可操作范围内,进行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使其向良好的方向转变,进而达到心理平衡,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

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取消见习期、补贴工作、提升待遇等方式。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要加强心理问题干预,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的心理咨询,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正确、合理认知自我,提供就业技能指导,创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毕业生就业能力。

总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立足于毕业生群体的特点,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及成因,从工作实际出发,对毕业生以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使毕业生能够顺应时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与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郭小平,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和对策,李昊,陈俊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范文第5篇

本文针对辽宁省9所民办高校2008-2013年的毕业生调查数据,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就业心理、家庭、个人能力等因素均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

民办高校;就业率;影响因素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成长速度与发展规模惊人。根据教育部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民办高校在数量上增加了31所,在校生人数增加56.5万余人,毕业生人数也在以每年约10万人的数量增长。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民办高校毕业生由于社会认可度低、学科结构不均衡、校园文化积淀浅薄、用人单位衡量倾向存在偏差、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就业准备不充分、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其就业竞争力偏低,很多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现有研究对高校毕业就业问题的探讨大都集中于公办院校,甚至更倾向于重点院校,而忽视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群体。本文正式基于此,以辽宁省9所民办高校毕业生为对象,对其2008-2013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以系统分析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人口特征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基本形成固有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走向发展正轨,其毕业生也表现出一定的人口特征,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群体均属于由80后向90后过度的阶段,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且90后的独生子女比例普遍低于80后,2008届毕业生的独生子女比例高达70.4%,到2012届这一数字降低为63.2%。民办高校毕业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明显低于城镇生源比例,且这一数值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不同毕业年份的数值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我国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现象。

2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根据2014年5月13日麦可思研究院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6月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整体初次就业率为67.4%,而民办高校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4.3%。这说明民办高校的整体就业率要远低于传统公办高校。虽然各地就业主管部门统计的年底就业率及各高校对外公布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甚至一些民办高校接近100%,但公众普遍认为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要远低于官方公布的数据[1]。导致就业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民办高校的就业评价压力促使就业部门千方百计提升就业率,因此存在一些虚拟就业;二是就业率统计方法不统一,官方公布的就业率往往包含升学、出国、公务员、参军、人事等,而大众则认为这些应属于未就业。表2列出了辽宁省9所民办高校2008-2013年毕业生在2014年3月至6月调查期间的就业率和待业率,总体来看就业率相对较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水平与重点高校和普通公立本科高校尚有一定差距。所调查的9所民办高校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73%)远低于《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统计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整体就业率(91.4%)。随着毕业时间的推移,就业率逐步提高,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基本完全就业,暂不就业者的数量为零。此外,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了下滑,同时本届毕业生的读研比例和暂不就业者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毕业后的1-3年是毕业生继续考研、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的集中时段,到调查之时,2011届毕业生中有继续升学梦想的基本已达成目标,2010届毕业生读研比例骤降为1.5%。2011届毕业生暂不就业者比例较高是因为这些同学在继续准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考试、等待适合的就业机会或自主创业等。从上述所统计的就业率可以看出,在就业或择业观念上,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毕业生相比缺乏理性,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盲目追求高薪和舒适工作环境等问题表现突出。另外,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各民办高校均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搜集就业信息,但这只能保证在数据上能够缩小与公办院校之间的差距,在就业质量和就业渠道上还有很大拓展空间。

3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本文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以毕业生个人为主体,剖析了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专业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4%的学生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的院校和专业,而29.5%的学生完全是由家长填报的。在所调查的9所院校中,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生比例高达39.2%,而工作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生仅占10.6%。另外,在原因分析时我们发现,大约33%的学生所学的专业是因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服从了校内专业调剂,甚至约8%的学生在专业志愿填报时并未填写该专业。除此之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方向及其社会需求了解较少,认为所学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的三所学校的学生比例分别仅为17.4%、12.9%和6.8%,其余均认为就业前景一般或不好,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

3.2就业心理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在学生均持有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只有少数人表示对自己不自信,对就业竞争持有悲观、消极的心态。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就业心理因素的题项为多项选择,从选项集中度来看分别为“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急躁心理”“、从众心理”等,这与开芳[3]的调查结果十分相似,究其原因可能更多地源自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民办出身”及其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等,导致其对自我认知不足,因而出现自卑和不自信等心理。这说明,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面对上面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3.3家庭因素学生的家庭因素对其就业具有显著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有70%来自于城镇家庭,其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普遍优于农村生源学生,因而能够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甚至能够为就业提供良好平台和帮助。所调查的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的工作直接得益于其父母的社会网络资源,尤以二三线城市居多,往往城市规模越小,其社会关系越复杂、越重要。

3.4学生个体因素在调查过程中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有74.6%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的学业成绩和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并非是应聘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相反,用人单位会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应对措施

4.1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及培养计划在传统专业上民办高校应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上侧重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专业培养计划上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安排,体现专业的前瞻性和实效性。

4.2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课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职业匹配模拟、邀请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解就业政策和用人标准等等形式。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民办高校还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力度[4],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4.3形成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提升就业指导工作通过用人单位走访、毕业生访谈、电话或邮件调查等形式与毕业生及其受聘单位进行沟通,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手资料。还可以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跟踪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4.4加强学生个人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培养民办高校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量身定制个性培养计划,不同时期侧重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厚积薄发,为毕业生良好就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得出如下总结:第一,应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同层次公办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就业质量不高;第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理性,眼高手低、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突出;第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民办出身存在歧视;第四,90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另外,研究发现专业、就业心理、家庭和学生个体特征均是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最后,分别从高校和毕业生个体两方面提出几点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春玲.8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所985高校毕业生的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12(3):45-53.

[2]彭雷.民办高校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3):142-144.

[3]开芳.民办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高教,2014(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