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工程管理;问题分析;交通管理

引言

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长,容易给城市交通带来堵塞,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必须寻找有效对策解决交通问题,加强交通工程管理就是重要途径。我国的交通工程管理还存在着在不足,对交通质量与城市的稳定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一、交通工程管理模式的作用

交通工程管理模式是采用决策职能与管理职能分离的管理模式,它是建立在组织变论和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的,采用这种职能划分的方式,能够使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能结构更加合理,而且各项职能在运行中都很清晰,不会令人觉得繁琐。在实施交通工程管理当中,要在职能管理方面分工明确,应该尽量实施专家参与管理的方案,以防出现问题无从下手,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具有及时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交通工程管理工作效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会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并且使工程造价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而不再由工程管理单位直接承担,充分的利用了社会监理的管理作用。实现交通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工程进度以及质量等的良好控制。

二、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共交通急需优化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认为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亦是最节约成本和发展国家的交通方式。而我国城市用地较少,人口密度较高,非常适宜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由于我国一直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落实到位,票价问题直接导致了公共交通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问题。

(二)、交通发展战略有待规范

考虑土地和资金是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的基本条件,城市交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决策性很强的工作。从城市中的停车场来看,特别是中心区对于停车设施严重短缺,车辆大多数都都停放在道路和人行道上,这样就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而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三)、安全意识不足

安全意识是安全控制的根本性问题,是需要贯彻整个施工工程中的思想观念,并且只有树立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安全问题,才能在施工中加强安全控制。而在实践中,不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并且领导管理层的安全意识也相对薄弱,对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往往不够重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从而造成交通施工的安全问题,影响了整个交通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造成交工工程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对整个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四)、管理模式陈旧

由于体制原因,管理者实施项目中不能承担任何投资风险,导致管理者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管理班子往往是临时搭建,导致项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引发了许多管理问题。还有,政府监控不力,项目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组织实施管理和建设监管同位一体,不能保证规则制定的公正性、执行的透明性,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另外,由于政府投资无偿使用,项目实施能体现政府和职能部门政绩,容易诱发申请工程项目资源的争夺。

三、交通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监督和控制施工质量

在对交通过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交通单位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效率等与施工有关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工作。同时,管理机构还应该根据交通工程的实际实施情况,根据安全设施的具体施工情况以及国家的规定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利于安全设施施工的诸多影响因素做好防治措施,明确施工过程中各个岗位的责任以及义务,保证施工质量能够取得圆满的成效。

(二)、规范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1、健全对交通工程的监理制度。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则制度进行施工管理,对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进行监督。业主对工程实施间接管理,双方签订合同,全权委托给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环节全方位监控。监理能够对工程独立决策,权责明确统一,能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平,独立且公正地管理和指导。业主和监理应该良好沟通,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在相互制约中促进和提高,保证交通工程建设具有较高水平。

2、必须制定完善的规则和制度,落实与约束交通工程管理各项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建立健全有关代建制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活动,促进交通工程管理制度的早日形成。

(三)、交通工程管理中养护管理的改革手段

1、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要通过功能型软件,使数据管理通讯便捷,能够准确和及时的为交通工程提供大量的信息,还要应用高科技手段,对工程进行检测和评估,还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养护技术,以达到延长交通工程使用寿命的目的,进一步实现交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由于在交通工程中应用了新的技术,使得建筑产品的革新加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要全面的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从而适应高等级的交通工程。

3、管理人员应该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尽量培养一批训练有素、安全措施完备的养护人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四)、提高安全意识

一方面,施工单位的领导要提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安全意识,并将安全意识的态度从上至下传递,使得安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中,从而到达从每个人做起进行安全控制;另一面,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并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安全的认识,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做好城市交通规划工作

合理的交通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此,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以减少城市建设资金的支出。另外,还要从城市远期的发展进行交通规划,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必定有更多的管理公司参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建设事业,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交通部将加大工程管理力度,抑制腐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现在交通工程管理越来越市场化和专业化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中,才能逐步形成适应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管理体系,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公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公路以及交通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关乎城市建设质量,而且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环节,交通工程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如何规避和解决当前交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交通工程以及公路建设的质量成为行业的一个热点课题。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做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交通工程管理的现状

1.1工程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缺陷是交通工程管理问题频发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当前我国的交通工程管理体制主要采用的是事业型的管理体制。这种模式的管理体制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约束力,在对交通工程管理上自然没有有效的约束,既不能有效预防问题的发生,也不能对已经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1]。此外,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也导致了在具体的管理细节上出现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这都直接影响了交通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转,交通工程质量也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

1.2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是进行交通工程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着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许多交通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并不能达到管理的要求,有的甚至是施工单位从社会上直接找来的临时工,并且在进行工程管理之前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规范的指导示范,导致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还有的管理人员因为自身素质较低,常常推卸责任,不能全心全意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现象等等。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交通工程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3工程质量监管

交通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对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管。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严格执行“三检”标准,对于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另外,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许多企业常常简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在一些关键材料的选择上也没有严格依据行业标准进行选用,在工程监管不到位的前提下,为交通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由此引发重大安全事故[2]。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管,确保交通工程质量势在必行。

2应对交通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2.1采用先进的交通工程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是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采用决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相分离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基于组织变论以及系统论的原理构建一种职能分离、职能明确的管理模式,能够将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予以细化和明确,而且能够通过发挥社会监理的作用确保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转。在这一模式下应该注重发挥行业专家的积极作用,把专家纳入到管理中来,确保管理问题完全合理解决,也能够实现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起到良好的控制。

2.2建立健全定期巡查落实制度

协调和组织好当地的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特别是对列入生命防护工程治理的路段进行重点排查,对于在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和形成相应的书面报告以备后用。切实落实“两公布一提示”的要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事故多发的路段进行及时的公布提示,依据实际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和分流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于正在施工或者正在治理的路段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拥堵的路段进行合理的疏导和管控,对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和依法严格处置[3]。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巡查落实制度,以确保交通工程顺利进行。

2.3优化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

管理人员在交通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优化管理人员的配置,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十分必要。首先施工单位应该依据工程实际选择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在选择时要严格依据行业规定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务必避免非专业人士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其次,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通过专业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他们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进行科学的解决;并且要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争取能够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4]。最后,应该建立符合实际的奖励措施,选择合理的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为性故障,有效提高交通工程建设质量。

2.4健全和规范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思路,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建立健全对交通工程的监理制度,既要严格按照和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实施工程管理,也要做到对工程管理中各个细节的准确掌握。可以实施监理机构完全负责制,将工程管理完全委托给专业的监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借助专业监理机构的专业水平,在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能够使交通工程建设得到较高质量的保障。另外,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落实制度,在实施监管的背景下,还要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制度进行管理责任的落实。应该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及早建立和形成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落实制度。

2.5提升管理、养护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更新,在交通工程管理中应用现代技术实施管理成为可能。首先应该是对交通建设施工的管理实现现代化,应用先进的设计软件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进行科学的现场施工。由于交通工程建设的特殊性,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精确十分重要,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进行工程施工能够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其次是对公路养护管理实现现代化。可以应用云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对公路养护的全方位管理,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对公路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而且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养护技术,加大养护投入,尽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最大限度地确保交通工程的质量。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交通工程管理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既是行业的发展要求,也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

3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公路交通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交通工程管理是交通工程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从管理制度、管理队伍以及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提高,能够切实解决当前公路交通工程中存在的缺陷。因此,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交通工程管理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史重阳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公路工程材料供应处

参考文献:

[1]张俊伟.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2):177,180.

[2]卢雷.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22):177,179.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问题;发展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经济和科技空前激烈竞争的时代,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与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如何构建适应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全球教育界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普通高校有效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则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普通高校理所当然应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将是大学拓展其教育服务和发展时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继续教育的思想观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普通高校中继续教育发展缓慢,一些人对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把对开展继续教育定位为学校的附属产品,致使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长期缺乏正确的定位,没有发展规划,在适应社会、走向市场方面一直做得不够开放,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敢大胆的规划。有些院校缺乏超前意识,并未把继续教育当成应承担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很少研究和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开展继续教育。另一方面把高校继续教育视为学校创收的重要来源,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以上这些做法严重制约了某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把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的统筹计划之中,没有专项资金,对继续教育投入很少,因此高校只能从办班收入中留成有限的经费来满足日常运作的需要,仅依靠办班留成这有限的积累自我更新,难以办成大事。加上筹资渠道不畅,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基础建设跟上事业发展的步子,进而限制了继续教育上规模上水平。

(三)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利于高校发展继续教育

我国的各级继续教育领导部门,即各级组织部门分管党政干部的继续教育;各级人事部门分管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各级劳动部门分管技能人员的继续教育;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分管农村实用人才的继续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仅仅作为“雇佣者”实施政府各部门的继续教育计划。各级继续教育领导部门,首先考虑的是本部门的经济利益,许多继续教育项目,都由本部门的培训机构承担,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部门分割,“画地为牢”的体制,使许多高等院校无用武之地,严重制约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师资队伍缺失,教师队伍无固定编制

在许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学校往往要在安排了全日制普通高教课程教学任务之后才分配继续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相对固定、明确的聘任办法,教师队伍不稳定,使得部分新上岗的教师不适应继续教育的教学.

(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采取集中和相对集中的讲课形式,这是比班级制授课制更集中、更具备灌输性,更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具时代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讲授现代技术课程时才使用,在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依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局面。依然无法摆脱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传统局面,课程传播手段仍然比较保守、单一。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快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高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或相应的机构,负责对学校的继续教育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规模尚不适应社会客观需要,同国际上继续教育的发展相比还有一段差距。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继续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克服“重学历教育轻继续教育”和把开展继续教育当作“权宜之计、创收手段”的不当认识,树立“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继续教育工作为高等学校重要任务构成”的观念,树立“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观念;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要同时考虑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并在组织、经费、政策、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使学校真正成为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继续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建议要因地制宜建立继续教育的经费分摊机制,明确政府、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项目或比例,运用制度化的手段确保继续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政府则根据政策下拨继续教育经费,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立继续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并按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比例统一从事业费中划拨到上级或同级财政,设立“继续教育资金专项户头”。要加强对各项培训经费的统筹管理使用和监督,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要制定继续教育经费使用办法,确保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有稳定可靠的培训经费来源。

(三)加大力度改革现行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现行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吸引高校参与继续教育,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笔者初步设想是:国务院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省、市、县各级成立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机构,根据统一政策修订管辖范围内的继续教育管理条例,制定各级各类高校参与继续教育的参与办法,并将继续教育各项指标纳入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由高等院校牵头成立各级继续教育联合体。进一步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搭建起一种全新的合作平台,以促使继续教育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证明, 继续教育专业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师资的特色,继续教育专业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师资的素质。因此, 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建设离不开一支有特色、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普通高校应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 做好教师队伍稳定工作。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条件, 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 并实行合同制管理, 严格履行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在引进人方面,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还可以从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招聘一些优秀符合学历要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 充实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继续教育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地域的局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继续教育既不挤占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反而能扩大普通高校的办学空间,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普通高校教育资源的潜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教育装备,创新继续教育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双边、多边互动的教学形式,使继续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直接有效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论高效发展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晁玉久李文存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同城票据交换 问题 对策

同城票据是在同一区域内,由当地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往来而是用的票据交换形式。同城首先是同一区域内,其次是当地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的,而且是票据交换形式,从定义中我们就能了解与同城票据交换有关联的很多工作环节以及几个关键的部分。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同城票据交换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同城票据交换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手段,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很多金融活动,基于此,本文对同城票据交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措施,希望借此可以帮助同城票据交换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同城票据交换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办理手续繁多

同城票据的办理手续非常多,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还会有不同的办理方案,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操作其业务都非常麻烦,对办理者来说,要了解其业务流程更是困难重重。比如,活期存款存入和活期存款支取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渠道,前一种很多时候只需要办理完成即可,但是后一种不仅需要人员办理而且需要换人复核,所以,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出发点,之后业务办理的手续必然会有很多不同。这之后还需要经过同城交换清单打印、交换提出等多种手续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材料和手续。虽然银行中的很多业务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同城票据交换工作却还没有简化手续,要完成一次交换仍然需要繁琐的步骤。而且,繁多的步骤大大增加了业务办理的风险性。业务办理一个人转接另一个人,而且整个过程都是人为操作,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人“别有用心”,前来办理业务的人也很难发现。这些都是繁琐手续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缺少全国性的统一标准

从上文我们给出的定义就能看出,同城票据交换是同城之间的活动,是根据当地人民银行要求实施的活动,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地区的票据交换有不同的标准,而标准不同让检查核对会出现很多阻碍。地区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业务办理的需求不同都会直接造成同城票据交换业务操作各方面的差异。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可能直接造成同城票据交换的收费标准不同,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底,而收费的标准也是各个地方自己确定的,缺少必要的公开性和民主性。再比如,人员培训会存在差异,因为业务操作各不相同,有些地方的员工学习一种方式,另外地方的员工学习另一种方式,这两个地区的员工如果出现工作岗位的调整,银行又会因为培训问题浪费时间。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非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

(三)资源消耗大

科技发展的今天确实解决了很多了生产力方面的问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科技发展让很多资源得以节约,并让很多资源得到了保护。比如,现在手机银行业务,不需要到银行就能完成转账等基本业务,大大节约了客户的时间,也让工作人员将时间节约下来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内容。然而从同城票据交换工作中来看,其资源消耗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办理这项业务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时间必须能够保障,而且一天时间能够办理完成已经是最快速度,还有很多时候需要更多时间,这会耽误很多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办理这项业务需要很多人员的参与,这项业务中每个环节都是人在参与,没有人力资源就没有这项业务的办理完成。而且,这些从事业务的人大多还兼任其他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量都比较大,所以,这也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和挤压。

二、解决同城票据交换的建议措施

(一)简化办理手续

简化办理手续笔者认为是解决同城票据支付问题很关键的一步。从国家角度来说,国家整体在发展精兵简政,简政放权的政策,从上到下各项办理手续都在简化,就是为了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而我们银行作为一个与群众关系非常密切的机构,更需要跟随潮流,实现业务办理手续上的逐步简化。这是一个需要时间解决的问题,从上到下,不论是地区的政府还是全国的相关部门,应该对简化手续办理业务进行专门的会议,尤其对目前还存在的全部人力化的业务办理方式进行简化。国家提出以人为本,不仅以服务群众为本,同时还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本,简化程序对办理业务的人来说有很多好处,对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说更有很多好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他们的负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职业规划,推进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二)全国尽快统一性发展

金融行业本身存在很多风险,如果各自为阵的发展更让这些风险有了生存的土壤,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些风险的存在,全国尽快统一该项业务的办理手续和办理办法,尽量细化办理该项业务的制度内容,这是当前发展应该注意的。比如说,这个过程中的印鉴、支付密码等部分内容,因为是每个地方的要求不同,所以国家并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法律要求,而一项金融活动没有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很多环节的同一性发展,统一性管理,加之严格的统一的法律规定对减少业务活动中的风险,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即使全国性的统一不同马上实现,相对于现在而言更大范围的统一也应该尽快提上工作日程。

(三)加强制度管理和内部监管

制度监管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个银行都在进行守规合规的教育,作为银行一项业务的同城票据交换工作,同样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应该最大程度的普及,让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用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尽量避免任何不正规的操作发生。银行内容应该加强监管,这是银行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各个环节中,都应该有专人复核,而且,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要求,复核、票据录入等都不应该让一个人完成,应该在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再进行人员的递减,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和制度监管的和谐统一。

三、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城票据交换还存在着办理手续复杂、缺少统一标准和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办理业务的风险,增加了办理业务的时间也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不一样的标准让人员培训,不同地区之间的工作调动等表现出较多的困难,这必然会影响同城票据交换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此,本文提出要从简化办理手续,统一手续环节以及加强内部监管等几个方面,节约资源,减少员工工作压力,降低风险,让同城票据交换工作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言波,黄生叶.同城票据网络交换系统的设计[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余本德,陈永义.对数据库审计的思考[J].华南金融电脑.2008(01).

[3]张保军.大同城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建立分析[J].金融电子化.2008(01).

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 行政处罚 程序

当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正确行使行政处罚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但我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行政处罚程序存在着处罚缺乏透明度,告知程序存在不规范,陈述申辩制度缺乏有力保障,处罚过程重处罚轻教育等问题,文中仅就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处罚缺乏透明度

《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是依法执法的基本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涉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的一些词语:“偷拍”、“钓鱼执法”1 、“养鱼执法”2等等。这些词语在网上炒得很热。无论是“偷拍”、“钓鱼执法”其实都是违背公开公正原则的现实表现,其所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十分容易因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处罚的依据而宣告无效。交通执法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特别指出要在警务中全面公开的项目,在执行交通安全的警务活动中,用躲在角落或树丛后偷拍的秘密执法手段,于法无据,所获的证据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二、告知程序存在不规范

《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的规定向行政相对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但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行政处罚的执法实践中 ,往往忽视告知程序,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告知时机不合法。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行政处罚的过程中,有些交警在案件调查结束后,未经核审和审批就超前告知,还有甚至是在送达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的事后告知,这种违反法定程序的做法在无形中剥夺了当事人的权利。

告知的内容不具体。有些交警在行使行政管理处罚权过程中往往在告知中拟作出处罚决定的内容时,只告知行政相对人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处罚的上下线,这使得行政相对人不能知晓将要受到行政处罚的具体内容,不愿陈述,也不敢申辩。有的交警甚至不告知拟作出的处罚种类和罚没款的具体金额,只告诉相对人一个罚款的幅度。

告知送达未遵循法定顺序。有些交警在行使行政处罚权过程中,其告知文书送达并未按照按照规定的先后顺序执行,尽最大可能送达到当事人手中。即能直接送达或委托送达的不邮寄送达,能邮寄送达的不公告送达。有的直接夹着车辆的玻璃上,也不考虑行政相对人是否切实收到,知晓自己受处罚的事实。

告知复核未及时。在法定的陈述、申辩期限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对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内容和复核情况要有详细记录。行政相对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办案机构应予以采纳。只有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陈述、申辩权,才视为放弃此权利,才可以按程序下发处罚决定书。但现实中,有些交警在行使处罚权过程中,很少耐心地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诉,更有甚至直接不告知行政相对人拥有这项权利,更无法谈上说有陈述、申辩权了。

三、陈诉申辩制度缺乏有力的保障

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有利于督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正确运用行政处罚手段,减少和防止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充分保障和维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伴随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沟通能力的提高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如行政告知内容增加“证据、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和拟定的具体法律责任”等内容;允许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案件处理人陈述和申辩,也可以向处理案件的行政机关法制部门陈述和申辩。但在现实执法过程中,行政相对人权利受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侵犯确基于未能提供足够便利的程序而无法行使该项权利。如:我们常了解到,行政相对人在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后,由于维权成本高、或者嫌麻烦等原因很少有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其陈述、申辩权在因复杂而被迫放弃。

四、处罚过程重处罚轻视教育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 3 条:“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采取“沉默执法”的方式,其实这也是 “养鱼执法”一种表现,导致许多人在车辆年检或驾驶证年审时才得知有违章记录,且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加处滞纳金,累积金额让其难以承受。曾轰动一时的事件有北京“杜宝良”一案。3在这一案例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明知其违章上百次却不予告知,而是采取守株待兔,不教而诛,一罚了之的做法,最后导致天价罚款,无疑为社会矛盾的激化埋下了隐患。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罚代管的做法也备受质疑,没有做到“依法执法”,更没有做到“执法为民”,更无法体现行政处罚的预防和教育作用,违背执法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极大地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吉光,程峰.公安交通非现场执法模式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4年第2期

[2]于春全.公安交通行政执法中的几个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刘轶.论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程序的法律适用[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4]武塑.交通管理中公安部门非现场执法问题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杨杭.对完善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模式的思考[J].公安学刊,2005年第6期

注释:

1 见2009年10月14日上海浦东的“孙中界事件” 司机孙中界本是好心搭载“路人”,却被认定“非法营运”,遭遇“钓鱼式执法”,18岁司机孙中界愤而断指自证清白。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