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规划;现实意义;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96-01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号召使得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引发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使得一些传统建筑物被规划为现代化的建筑,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号角下开始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广西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典型的传统村落,约有18万个自然村,但传统村落仅存277个,其中69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长期研究古民居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朱涛担忧,“古村落是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完整的古村落所剩不多,纳入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更少,这意味着我们的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遗存正大量遗失”。为了保护地区古村落,进行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与规划的现实意义

1.保留民族特色,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社会在进步,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只有民族特色与时展融为一体,才能使社会继续发展。民族装饰有他自己的符号语言,能激荡人们的灵魂,触发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并感悟到种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哲学及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道”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像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要求及社会条件,人们都是很有必要思考、研究和探索具体传承与发扬传统的具体方法。广西传统村落不是静态的,它该是发展的,除了它自身拥有着的传统特色艺术风貌,它该融入到现代装饰中,既装饰现代环境又使自己得到了传承。

2.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现代化节奏的加快使得广西一些农村环境恶化,其实桂林的好多村庄本来有很好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村庄也开始承受它们无法承受的环境压力,村庄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卫生以及农业、工业、生活污染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生态文明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视角层面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林建设是提高群众对环境满意度的重要载体,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因此,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建设也是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3.农耕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农民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与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条件的矛盾日益突出,古村落的居民对生存现状条件越来越忧心,为此,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或外出打工,或外迁择地建新居,或进入城镇居住和就业,很多古村落逐渐沦为留守村、空心村。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日晒雨淋之下,大批古村落历史建筑破败,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等日渐瓦解和流失。因此,广西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是民生之策,能改善广大农民居住条件,同时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在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品位的同时,能进一步使群众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广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与规划思考

1.对传统村落建筑物内部的改造与创新。传统村落的改造分外建筑物内部的改造和外部的装修,为了使传统村落园林改造能够适应更新的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对旧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改造与更新。我们可以根据新的使用功能要求,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在二层建筑后屋加以中庭,天井下的空间,使住宿的人们在四面高墙的住屋中仰望此蔚蓝的天空,在此可以让心灵得以放松。传统意境空间的营造必定离不开软装的修饰,软装修饰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常常影响人的情感,左右人们的精神行为。中国古代室内空间的软装有着很深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特别重视色彩的特征性,把传统装饰图案中的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的构成充分应用,占满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具有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的特征,便体现装饰遵循的秩序感艺术规律。

2.对传统村落外部墙面的翻新修葺。对于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与规划,整修后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建筑物的外观,外观给人以第一印象,做好外部墙面的翻新至关重要。因原有建筑空间十分闭塞,故采光、通风的处理更为重要。墙面基本都做成可开启的气窗,赋予建筑空间更大的自由,灵活的可能性。整体的建筑采光的需要,已确定门洞的开凿,基本即确立了建筑立面的改造形态。在不影响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情况下,对其开窗方式进行中西式的杂糅。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人口较多,可以在墙面上制作以民族特色的图案,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特有的视觉形态,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它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3. 对文化遗产是利用不是开发。当前我国一些有些特色的传统村落园林改造后就成为了游客们的旅游去处,当地居民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认识不足,只重经济利益,而轻社会价值,缺少保护规划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加上各级财政预算都没有专项保护经费,导致大量古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和维修,濒临消失之危。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客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广西传统村落作为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较多的地区,应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村落,将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完好,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三、 结语

总之,对于广西传统村落的园林改造与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需要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加强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和整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家乐旅游和生态旅游,培育农村特色产业,赋予传统村落新的活力,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0年6-10.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第2篇

×

×申报单位

×昆明铁路局客运段次列车

×活动名称

ד服务运输、服务旅客、我为团旗添光彩”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

ד服务运输、服务旅客、我为团旗添光彩”

×活动过程简述

为确保主题实践活动收到实效,车队团总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按以下步骤有序实施。

×(一)、深入宣传,选准载体,为实践活动开展营造氛围。

×(二)围绕党政中心,展示作为。

×一是依托“党建带团建”抓好支部建设。

×二是开展争当“安全路风四大员”主题实践活动。

×三是开展“创绿色列车,迎绿色奥运”实践活动,体现列车特色。

四是结合防洪工作,开展“风雨中绽放青春”雨季防洪竞赛活动。

×活动效果简述

×真正实现了四个“明显增强”和一个“更加牢固”。即:团员安全路风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团员的业务素质明显增强;团员的作用发挥明显增强;团组织参与管理的工作能力明显增强;促使安全路风屏障更加牢固。同时,通过“创绿色列车,迎绿色奥运”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铁路环保建设的发展,而且树立起铁路部门的良好公众形象。

×省

×级

×团

×委

×意

×见

×

×

×

×

××盖章

×年月日

×高原铁马蹄声急扬鞭奋进铸辉煌

×

×——昆明铁路局客运段次列车团员意识教育百例申报材料

×为认真开展好全队团总支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使主题实践活动收到实效,促进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达到活动的目的,昆明客运段次列车团总支认真开展了“服务运输、服务旅客、我为团旗添光彩”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背景:次列车是云南省和昆明铁路局唯一的进京列车,它途经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六省一市,往返运行个小时,是中外旅客和沿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云南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宣传云南、展示云南的一扇流动橱窗。

×担当次列车值乘任务的京昆车队,现有职工名,平均年龄岁,其中团员名,占全段团员总人数的,是一支由汉、回、白、彝、纳西、哈尼族等个民族组成的青年职工队伍。近年来,在云南省、铁道部和铁路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云南省创建旅游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打造东南亚后花园等发展战略,以创建品牌列车带动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列车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在列车上形成了“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文化特色、长途旅行特色”三大特色服务品牌,使这扇展示云南省“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流动橱窗更加鲜艳、亮丽。

×作为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代表,次列车曾先后获得“铁道部红旗列车”、“云南省文明单位”、“全路文明示范列车”、“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年被铁道部企业管理协会评为“铁路客货运输窗口旅客满意单位”,今年底,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全面报道)。

×面对荣誉,次列车的全体团员青年深感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如何做到荣誉面前不停步,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积极性是京昆车队团总支当前面临的问题。车队团总支委员通过讨论,决定围绕共青团员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在全队团员青年中开展以“服务运输、服务旅客、我为团旗添光彩”为主题的共青团员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以达到引导团员在本职岗位上领会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承担的历史重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发挥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切实增强模范意识的目标。

××活动目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激发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铁路跨越式发展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增强团的服务能力,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活动主题:“服务运输、服务旅客、我为团旗添光彩”

×活动步骤:为确保主题实践活动收到实效,车队团总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按以下步骤有序实施。

×(一)、深入宣传,选准载体,为实践活动开展营造氛围。

×通过车队宣传阵地、列车支部宣传阵地等,车队对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泛宣传,对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和方法深入发动,请广大青年予以监督的同时,对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针对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讨厌死板说教的特点,车队团总支在段团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根据各个时期弘扬主旋律的优秀电影,选取了一些能树立团员青年道德意识、激发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优秀电影精品,如《张思德》等,组织团员青年观看。观看影片过程中,团员青年深受感动,看后学有所思、有所行,并表示“电影可以用有声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感染我们,教育我们,我们喜欢以这样一种不拘泥的方式受教育。”有的支部还利用终到北京的休整时间组织青年团员到天安门广场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重温入团誓词活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使团员青年们从活动中体会到了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团员积极投身铁路跨越式发展伟大实践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版权所有

×(二)围绕中心,展示作为

×一是依托“党建带团建”抓好支部建设。团总支要求各团支部借鉴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落实党建带团建的措施,把团支部工作纳入党支部建设总体格局中统一考虑,把团支部工作纳入党支部工作统一部署和实施。各支部团员坚持佩戴团徽上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聘请一名党员和一名青年作监督检查员,查找不足,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活动开展情况,请党支部客观公正评价团支部和青年团员的工作。京昆一组团支部还邀请党支部成员参加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问答竞赛,有效地促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开展争当“安全路风四大员”活动。今年以来,车队列车“三乘一体”党支部创建“安全路风屏障”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团总支把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及时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争当“安全路风四大员”,为“安全路风屏障工程作贡献”活动。争当“安全路风四大员”即:争当安全路风的宣传员;争当标准化作业的执行员;争当现场作业的监督员;争当查找隐患的侦察员。

×在活动中,各团支部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宿营车小黑板做好安全路风的定期宣传,及时传达上级有关要求,关注身边发生的安全路风事件,同时把活动中可取的素材写成通讯或信息上报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地向周围职工宣讲相关知识。京昆一组制作了“共青团员为您服务”的授带,由团员佩戴,每天早上,在党员带领下,利用车班制作的《预防伤害漫画宣传册》和《预防火灾事故宣传册》开展有效的安全注意事项的宣传,旅客在车厢内相互传阅,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广大旅客的乘车意识。京昆一组列车长翟超、丁子隆还利用自己的网页设计知识在车班的电脑上专门设计了班组“三乘一体”安全路风工作网页,教育和树立起车班职工“安全第一、路风无小事”的思想,不断增强创建“安全路风屏障”工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做到警钟长鸣。为了争当现场作业的监督员,广大团员青年自觉落实“自控、互控、联控”措施,不仅做到了自身创建“安全岗”,还做到了互相监督、相互促进,纠正和指出别人现场作业中的违章违纪行为,及时查找自身未发觉的安全路风隐患,及时整改。而在争当查找隐患的侦察员过程中,团总支定期组织青年召开安全路风分析会、座谈会,倾听团员青年对安全路风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安全路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团支部和团员在争创工作中的表现,团总支及时收集,作为评选“优秀团支部”和“优秀团员”的重点依据,同步做好推优工作。

×三是开展“创绿色列车,迎绿色奥运”活动,体现列车特色。

在喜迎年北京“绿色奥运”和铁路跨越式发展工作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车队团总支在段团委的指导下,与奥组委、北京地球村及云南生态网合作,在各支部开展了以“发挥作用、节约成本”为目标;以“尽我所能、优质服务、奉献社会”为口号的“创绿色列车,迎绿色奥运”主题活动。活动中,广大团员不仅带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而且自觉形成了“环保、节约从青年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良好风气,并作为车班主力,掀起了争当“十佳节约班组”和“十佳节约能手”竞赛活动的。竞赛中大家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把扫帚、一把拖把、一个垃圾袋开始,广泛开展克勤克俭、谨慎节用、增收节支活动。京昆八组的共青团员提议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率;京昆一组团员青年主张把每趟车用剩下的垃圾袋、洗手液、香皂进行回收,下趟车继续使用,降低成本支出;京昆三组则利用旧拖把棍和自家的废布自己动手捆绑出新拖把;其它支部也纷纷行动,有的在洗脸间门框上粘贴了“节约用水”字样标语,有的利用休班时间在车厢里向旅客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宣传垃圾的定点投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和一次性用品的减少了,车厢内的卫生环境有所改善,车厢内吸烟和浪费水的现象也有所转变。

×四是结合防洪工作,坚持开展“风雨中绽放青春”雨季防洪竞赛活动,动员和带领车队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尽职尽责,结合段实际掀起“用点滴真情服务筑起防洪大堤”的,充分体现列车特色。团总支精选出业务强、素质高的团员青年骨干组成“青工防洪突击队”,在发生险情时主动请缨,迅速出击,快速完成任务。在雨天,适时地开展“为旅客撑起一片晴天”活动。每一节车厢都准备一把雨伞,每当遇到下雨天时,站台上都会呈现一道别样的风景:在没有雨棚的站台上各车厢乘务员为上下车的旅客撑起雨伞遮蔽风雨,为旅客撑起了一片温情的天空,使旅客倍感温暖,纷纷称赞乘务员的工作细致周到。大家就这样把防洪工作融入最平常、最真诚的服务中,用点点滴滴真情服务筑牢防洪大堤。

×活动效果:团总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挖掘新的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应”,对于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提高、团员意识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强化作用,团员中的典型事例、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京昆一组团支部团员熊俊在车厢内服务时发现一缅甸籍被拐少女衣食无着,一边主动向团支部汇报情况,一边对班做好交接,沿途进行照看,团支部积极开展了援助该旅客的活动。团员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送来了食品,并纷纷献爱心捐款余元给该旅客,当该旅客下车时,含着眼泪握着列车长的手用刚学会的中文说:“谢谢!”。通过开展争当安全路风四大员实践活动的开展,车队广大团员青年更加牢固树立了安全意识,细心到位、以旅客为本的安全宣传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四个“明××扫描显增强”和一个“更加牢固”。即:青工安全路风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青工安全路风的业务素质明显增强;青工在安全路风中的作用发挥明显增强;团组织参与安全路风管理的工作能力明显增强;促使“三乘一体”党支部“安全路风屏障”更加牢固。通过“创绿色列车,迎绿色奥运”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铁路环保建设的发展,而且也能树立起铁路部门的良好公众形象。两位乘坐次列车的美国旅客对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记者说:“非常罗曼蒂克,就像一辆特大的凯迪拉克一样,服务也非常棒!”

ד雄关漫道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次列车团总支在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以优质、特色化的服务赢得了旅客的理解,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但他们没有把“先进”当作顶峰,没有把荣誉当作“摆设”,在这条展示云南民族文化,传播云南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千里铁道线,他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争做文明行业,锻造精神列车的豪情壮志仍像那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的列车,不知疲倦、一往无前地追逐着永无止境的目标。新一代的团员青年也将秉承车队一贯地优良作风,用勤劳和智慧,信念和热情描绘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蓝图,让这条云岭彩虹展现出越来越迷人的风采

往往

(利用在北京休息时间,车队团到天安门广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扫描

团员青年利用休班时间,身着民族服饰下车厢为旅客服务活动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校园管理

收稿日期:201305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2713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编号:J1103512;J1210026);国家创新团队

培养计划项目(编号:1092020804)

作者简介:崔志宽(1988—),男,河南濮阳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建龙(1962—),男,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31904

1 引言

我国大学目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大学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纷纷改扩建校园,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等,大学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校园的建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良好的将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的因素融入其中,环境人文学科的发展不能跟上学校硬件发展的速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频发: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外来文化的渗透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文化匮乏,个人素质修养较低;网络文化冲击严重;精神生活方面崇尚自我,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缺乏,环境道德缺失,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物质生活追求高消费,攀比现象滋生,对公共环境缺乏爱心,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完全丢弃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道德。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校园内长明灯、长流水、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杂物、践踏草坪、乱涂乱画、宿舍实验室卫生环境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诸多学者和有志之士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

2 建设绿色大学的背景

绿色大学作为一个环境人文学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任务明确纳入大学主体的第一个宣言是《塔罗里宣言》[1]。该宣言指出“大学的领导者必须提供领导地位并支持动员国内及国外资源,如此才能使大学能应付突来的挑战”、“大学在研究、教育、政策形成与信息交换方面,均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可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自此宣言之后各地的绿色大学建设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早实施绿色大学计划的地区是美国与加拿大。例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水牛城大学等都成立了专门的绿色大学推动委员会,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于1990年3月就开始进行校园的绿色化工作,并建立了最佳环境政策。

自此之后绿色大学建设便开始蓬勃发展,欧洲的德国亚伦技术学院以环境友好的运行为核心的绿色大学策略;英国则于1997年由25所大学共同成立了高等教育21委员会[2];拟定关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美国布朗大学的“绿色布朗”、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威斯康星大学的“创建生态校园”等;亚洲国家也在积极开展绿色大学的建设[3],如日本的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名城大学、东海大学等,韩国的延世大学、汉阳大学等,在印度有新德里大学、印度统计学院等。我国绿色大学的创建起源于1990年代,通常是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与大学共同创建并命名。目前获得绿色大学认证的学校暂有清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等一批学校。

3 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一场大学办学方向、路线、模式的重大改革。这场改革要改变传统的征服自然地教育观,改变人类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以及向自然索取最大化和单一资源利用的技术观[4]。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大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和知识主导地位,因此建设绿色大学,使之成为绿色文化、绿色人才和绿色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有助于培养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态度、技能、行为和价值观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有助于教学,获得实现绿色大学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提高经济收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对大学的呼唤。绿色校园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绿色大学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推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目前建设绿色大学的现状与问题

4.1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必要性认识不够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贡献社会为己任的绿色大学,有责任有能力提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社会的长远发展服务。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完成教学、科研、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等系统工作,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但由于对绿色大学认识不深,理解不够,把握不准,绿色大学的建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我国GDP的3.2%投入教育系统,其中高校只占了23%运行经费先天不足,导致无力投入绿色大学的建设;②高校疲于应付扩招带来的压力,草草完成校园建设,无力顾及校园的生态;③科研项目和实验产生的污染废物无设备清除等;④学科设置不合理,环境人文学科课程设置少,分配不均匀。

4.2 对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与指标认识不清,思路不明

我国地域广阔,高校众多,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对绿色大学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前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指导思想落实的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的全过程[5];而张远增则认为,绿色大学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高等教育层面推进绿色文明的大学,是新世界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7];余谋昌认为'绿色大学'的提出和发展,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是一致的,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表现我国教育的一个新方向,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产生[8]。

以上这些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给了“绿色大学”以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绿色大学”的“绿色”除了其本意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既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是指人的生命力、青春活力和人文素养;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还包括人文生态的和谐、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认为“绿色大学”是不断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的新型大学,构建绿色校园,发展绿色文化和绿色教育,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4.3 对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理解局限

“绿色”之内涵远远超过仅校园绿化环境的建设层面。它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变化,是对办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涉及到学校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个层次: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用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熏陶人,运用国内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先进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绿色大学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熏陶广大师生。

4.4 制定的绿色大学建设指标不得力,行动迟缓

我国高等院校的类别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农医类大学、艺术类4类大学,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纷繁多样复杂多变。张远增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并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级指标的分解[6];罗泽桥等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和评价的体系可以从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绿色科研与产业、绿色校园、绿色消费5个方面来体现[9];陈文荣等采用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构成,从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绿色办学5个方面,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10];陶敏等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绿色大学建设基金会、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社会服务等,每个项目下又有子指标[11]。我们认为绿色大学构建主要包括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绿色教育,绿色管理和绿色科研等几大方面。

各个高校对指标体系的执行也是参差不齐。国外的绿色大学建设都有专门的监察委员会,监督管理各个指标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在国内只是部分省、市提出了计划和标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创建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或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即便是构建了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也执行力不足,存在较多问题。

5 建议与对策

5.1 加强绿色大学建设必要性的宣传

绿色大学的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久性强,紧靠学校的某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必须要动员广大师生的参与。对广大师生的动员要从3个层面上进行:知识层面,可以通过课堂、校园的宣传媒体,包括广播台、校园BBS平台、各类校内刊物、宣传栏等宣传关于绿色大学建设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等知识,让师生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价值观层面,通过相关知识的传递、校园环境的熏陶、思想教育的开展,逐步使师生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绿色大学建设的内涵深入到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去。实践层面,根据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概念,结合实施方案,渗透到师生的教学、实践及日常的生活中,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在建设绿色大学的过程中,南京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校专门开设了环境教育、绿色大学建设方面的选修课程,在学校的广播台、小百合BBS平台、校报、宣传栏等学校的宣传媒体上开设了相关栏目,用于对绿色大学的概念、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进行推广宣传;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等的课程也都提上日程,并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在价值观上通过不断的熏陶影响,广大师生都树立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断把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融入到了广大师生的思想中;南京大学建设校园的过程中不断在广大师生中征集优秀的想法,使广大师生的绿色创意用于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使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以实践来推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2 制定创建绿色大学的规划方案和实现绿色大学建设目标

我国建设绿色大学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整体规划、整体实施,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特色的框架方案,定制一个有效的策略:提出愿景,将绿色大学建设概念化;将绿色大学建设的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目的、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最后实施绿色大学的具体建设措施和行动,为创建一流绿色大学的目标奋斗。如图1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根本上保证大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1 绿色大学建设流程

南京大学在提出绿色大学建设之初,就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绿色计划委员会和一个以南大生态学专业教授为主的专家指导小组。绿色计划委员会负责将绿色大学建设及其任务概念化,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政策、目标、资金获得及协调机制,并负责绿色大学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专家指导小组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督指导,指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意见,并构建一个具体的评价绿色大学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各项举措多管齐下的建设下,南京大学的新校区,规划合理,建设得当,从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文化、绿色校园管理等多个角度和层面上符合绿色大学建设的初衷。

6 广泛推广国外创建绿色大学先进经验,加快实施绿色大学创建步伐

在绿色大学创建中,还有很多理论空白及实践难点,应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多出理论和实践成果;各创建高效有必要联合成立相应的学术组织和团体,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创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另外,国内绿色大学的创建与国际绿色大学的建设联系少,国内签署《塔罗礼宣言》的大学很少。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与国际上绿色大学的联系,条件成熟的大学应该积极签署《塔罗礼宣言》,与国际上的绿色大学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互相促进。

如在2011年6月南京大学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建立了创建绿色大学联盟,大学共同担负起了推进绿色科学研究、开展绿色教育及社会服务、推广绿色文化方面的责任。三位校长陈俊、沈祖尧、蒋伟宁共同签署了《绿色大学联盟协议》并发表了《绿色联盟宣言》,共同致力于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成果造福人,用“绿色校园”工程服务人。

参考文献:

[1] 王 民,蔚东英,张 英,等.绿色大学的产生与发展[J].环境保护,2010(13):50~52.

[2] 蔚东英,胡 静,王 民,等.英美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6):51~54.

[3] 蔚东英,王 民.亚洲绿色大学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0(17):47~49.

[4] 张秋根,魏 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4):132~134.

[5] 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5~9.

[6] 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5):16~19.

[7] 叶 平.大学“绿色文明”的荣誉和形象[J].环境教育,2001(4):16~18.

[8] 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9] 罗泽娇,庞 岚,程胜高.浅议绿色大学的创建[J].环境教育,2004(9):12~14.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园林;园林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在管理领域运用广泛,人们越来越重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已逐步完善管理系统信息化,而围绕在人们身边的市容生态环境问题,在市容绿化面积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难度也在增加。在现下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主导趋势的城市中,科学建立市容园林管理信息系统,将对市容园林养护管理和施工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地减轻,绿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在合理有效地投入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同时,提高市容园林规划设计、数据查询、模拟拆迁、方案优化的质量,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及相关数据的共享、永久保存和实时查询,实现动态管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公布市容园林绿化信息,让市民享受到城市园林绿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1信息化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将园林工程资料利用GIS形式进行管理,通过查询绿地或其他设施,调用其相关的工程资料;根据实际拆迁的范围,自动计算该区域内影响实际建筑、绿化、道路等基础地形的实际拆迁面积、拆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提供了绿化养护资料库、病虫害资料库,为植物的绿化养护提供了有利参考,并且对平时的养护过程及养护信息进行记录,方便进行查看;针对绿化相关的一系列宏观统计指标对一定范围的绿化指标进行统计,如绿化分析,种植分析和养护分析等。

2市容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包含了从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既涉及城市总体的用地布局和功能配置,又涉及城市居民日常房前屋后休闲,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者需要真实、全面和动态地了解城市园林绿化的方方面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随着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不断扩张和人们对市容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很多地区开始提出园林绿化方面进行新建和改造工程,使园林绿化数量、密度不断增加,复杂性也越来越大。改造后的城市绿化量和绿地面积、种植品种以及公园分布等资料,难以用传统的设计文件、档案归缴和纸质化保存数据等方式进行统计整理,容易造成各类绿化信息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容易丢失等问题。要解决上述困难,就有必要从园林绿化初始资料信息开始为避免数据遗失和损害,宜采取集中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对城市园林种植设计、工程建设、养护维护等进行管理。

3信息化园林绿化管理系统的目标

市容园林采用信息化管理是为了对从前期种植设计到后期绿化养护做到更系统的管理,该管理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D模拟仿真、空间数据存储、高速宽带等新技术,对园林绿化种植材料的编辑及管理、数据资源共享、规划的科学性、园林绿化3D虚拟模式等进行分析,把城市的社会绿化、古树名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以信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整合城市的基础空间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和园林绿化信息数据库,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帮助,通过多种手段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4地理信息系统在园林绿化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记载、调查、分析和显示研究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市容绿化是表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市容绿化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分析调查方法的客观性至关重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简单有效地利用和获取市容环境数据的工具。GIS与RS的结合,是信息空间飞信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

5 GPS在城市园林管理中的应用

5.1在巡视与处理中的应用在城市园林管理中,建立巡查与处理系统,对每一台巡查车都安装GPS软件,无线对讲设备或者是相关的管理系统软件。一旦巡查车在进行对城市园林的巡查管理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都会自动记录现场的GPS坐标,并且对现场存在问题予以拍摄,同时,通过无线对讲设备通知相关工作单位进行对问题的处理,工作单位则就根据巡查车提供的GPS导航功能以及拍摄的录像就能很快确定问题存在的方位,并且及时进行处理。

5.2对名贵树种的管理应用在城市园林中,对一些名贵树木的管理是我国法律规定的重点保护对象,首先,应该利用GPS技术对所有的名贵树木坐标进行采集、汇总;之后利用GIS的相关软件比如map info等将汇总的数据与经纬度进行匹配之后,建立对名贵树种的档案管理机制。实现对每一棵名贵树种的品种、特性等各方面资料的掌握,并且存入到档案中;通过对档案进行实时更新,实现对名贵树种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实现对其的动态监控。改变传统情况下对名贵树种定位不精准、无法实现有效管理的情况。

6建立园林绿化管理系统的原因

党的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实现改善和提高这一战略目标,在这现代化的时代中,利用信息系统来描述市容园林的种植情况和绿化信息,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园林绿化综合数据库体系,利用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智能化来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效率、妥善进行园林的种植;通过建立的市容园林信息系统为园林资料管理、质量分析、统计数据测算等提供便捷服务,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以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确保切实有效的管理进度。

7信息化园林绿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资料信息化开展的背景下,我们所在的城市里已有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成果、园林绿化历史数据档案和城市景观重要园林苗木资料等都通过日常工作的采集或积累建立了资料数据库,以便查询和管理。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在行政审批管理和行业信息交流过程中,主要服务于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对外窗口和与市民的互动平台。在城市园林绿化网站上可以看到园林绿化项目征集和审批流程、项目审批进度、方案公示、林木绿地认养、园林绿化成果与技术推广、互动交流等。

8园林绿化管理系统开发方向

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系统的开发面向三个层次的用户需求。首先,面向园林系统领导,使各级领导一目了然地掌握绿化新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第二,面向市容园林委专业科室,直接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植物养护管理、执法行政审批服务,用于各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面向普通公众,通过“园林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绿化知识,园林绿化的建设情况,政策法规等。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系统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我国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和工业化导致了资源不足和坏境逐渐恶劣,因而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市容园林既是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保障,又是可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园林信息系统的管理,实现园林数据信息的开放化、共享化和普遍化是目前市容管理的重要方向。综上,建立一个智能科学的、数字化的市容园林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市容环境治理的实施监督和远程监控,从而达到客观公正、真实有效地进行园林管理。

参考文献:

[1]崔久东.园林施工及其养护问题的探讨田.北京农业,2011(1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化资源;保护建设;优秀案例;创新利用;森林旅游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93-04

收稿日期:2017-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relying on greening resources in cities such as Tokyo, London, Bonn, Berlin and Pari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the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New Zealand, Germany, Japan, Spain and Greece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national plans for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Finland, Sweden, Norway and Switzerland;the comprehensive and easy mechanism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transaction in New Zealan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Beijing to optimize urban ecological pattern through afforestation;the practice of Fujian Province to implement the key ecological areas of commercial forest redemption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und raising system. Base on analysis of the cases and enlightenmen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restry.

Key words: Green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xcellent examples;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Forest tourism

城市周及大范围区域的林业以服务城市为主旨,利用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气候条件、净化大气、恢复和保持城市的绿色生机,将城市与森林相结合,满足城市居民对森林的休闲娱乐、旅游和科普等社会服务需求,将绿色资源转化为旅游和经济资源。广东绿色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广州、深圳城区和周边,粤北和粤西都分布不同类型的山地环境和丰富的绿化森林资源。但是,如何将其充分利用,树立本地特有品牌,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中。笔者通过资料文献和实地考察,总结分析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优秀范例和做法,以及从中可以借鉴之处。

1国外范例

1.1森林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世界范围内任何一座清洁优美的城市都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起来[1],森林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标志性要素。东京市域面积2 187 km2,人口1 212万人,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3%、郊区为50%;伦敦市域面积6 700 km2,人口1 110万人,郊区森林覆盖率为34.8%[2];德国的波恩,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1/3以上,柏林周围有4片大面积森林、市区有7个较小的片林,总面积达7 963 hm2,占城市面积的16.2%[3]。维也纳西、北、南三面被森林环绕,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约翰施特劳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找到灵感,写下了世界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优美的环境和富有底蕴的音乐文化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1.2森林城市化提供休闲旅游服务

1.2.1保护森林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对森林的社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周边森林步入城市化轨道。欧洲各地从19世纪末开始,将城市周边森林作为自然保护的首要焦点, 努力保护森林,满足城市社会逐渐增长的需求。例如:巴黎附近的枫丹白露(Fontaine bleau)和布鲁塞尔附近的Zonienwoud[4]。英国在城市美化、绿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685年的跨越篱笆景观运动,把所有的自然景观看作是公园,在树林中采用常绿的树木划定空间、采用花草增加树林边缘的变化及色彩,以增加自然元素[5]。欧洲许多国家利用城市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生态型服务,比如森林旅游与户外游憩等。巴黎每年有25%~50%的森林观光是在大巴黎地区8万hm2 的森林面积上进行,瑞典几乎每人每年要去森林住一晚,其中55% 的人主要去城市森林;80% 的瑞典人一年至少会去森林拾一次野果,这已成为瑞典的一种文化[6]。1.2.2提高森林管理水平

将园艺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科学和林学融入城市化的森林建设和管理[7],提高其观赏性、科普性和服务性,满足市民踏青、观光、运动等各种需求。森林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改变为资源管理者或服务商,与园艺学家、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森林和绿地管理者以及其他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管理者之间密切协作,使得森林的产品和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并有内涵。

1.2.3加强森林公园休闲娱乐功能

除环境保护功能外,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绿化森林被赋予更多的休闲娱乐功能,作为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娱乐环境,减轻城市居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而且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灵活性明显增强,远离城市的森林和自然区域也走进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西班牙在保护区、森林公园展览馆中,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场所、设施,提供形象生动的资料。比如:阿尔布斐拉湖保护区展览馆,有核心区电视实况、保护区生态演变示意图、食物链灯光图形应答显示屏、保护区生物物种显示屏、动植物生态展示室等。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享受自然的同时,得到环境保护的熏陶和教育。曼沙纳尔河上河谷地区公园分为多个功能区,如爬山、游泳、林间休息、水库边钓鱼、野炊等,方便市民享受,社会功能十分明显[8]。

1.3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加强国家财政支持和生态保护、增强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芬兰分别于2002―2007、2008―2016年,实施了两期森林生态补偿计划。以政府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购买方,公有和私有林主作为服务提供方,对国家公园、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法栖息地等签订10~20年的长期合约,支付补偿费用,补偿标准为每年每公顷50~280 欧元。瑞典2010年实施两部分生态补偿,计划实施5年,一部分是给予森林所有者总计 5100万瑞典克朗(约合 3750 万元人民币)的补偿;另一部分为行政管理和土地管理技术指导成本,总计 2300万瑞典克朗(约合 1691 万元人民币)[9]。1.4新西兰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1.4.1确定目标逐步实施

新西兰是林业大国,是《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确立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20%,到2050年,减少50%的目标[10]。为了实现目标,2008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分步骤将国内所有部门全部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林业是首个加入交易体系的行业。新西兰的森林是巨大的碳汇,2009年森林碳汇大约抵消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10],且排放潜力大、成本低、综合效益高,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领域。

1.4.2分工合作共同管理

碳排放交易体系由经济发展部、农林部、环境部共同管理,农林部主要负责涉林排放配额分配、林业参与者入市资格审核、林业参与碳交易技术指南制定等。针对林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农林部专门制定了6个技术指南[10]。森林所有者通过比较木材收益和碳汇收益,自愿选择是否加入碳市场。程序简单易行,林业经营者参与积极性高。

1.5希腊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环境改善

1.5.1重视森林建设保护

希腊林业部门重视“退化林地的恢复重建,矮林的转换、高大立木的改善与选择、城市山体保护和林火的预防和控制”等,着力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1990―2010年,人工林以0.85%的速率增长,其增长幅度较稳定,对林地继续退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对矮林林分进行合理转换和改造,使得生态系统稳定增长,景观的观赏度不断提高。另外,采取合适的品种和育林措施以维持高大立木为主的森林,达到维持其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提高森林的再生能力。

1.5.2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

根据希腊雅典易米渡山发展保护协会负责人介绍,希腊非常重视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依此促进城市环境改善。雅典三面群山环绕,地理结构导致逆温现象,也是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当地政府在前期对城市中心的伊米托斯山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基础上,1990年以来,为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重点建设和保护伊米托斯山的绿化森林资源,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如今雅典市内已经较少见到烟雾。

1.5.3重视基础研究传统产业保护

根据希腊雅典易米渡山发展保护协会提供的资料介绍, 雅典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建设,伊米托斯山森林效益多种多样,植物资源分布较为广泛,是欧洲物种最多的地方,共分布600多种(亚种)植物,其中,54种为希腊特有物种,59种为希腊国家保护植物,少量为国际濒于灭绝的物种,还有44种野生观赏兰花,为当地植被的研究提供了优良平台。当地自古已有的养蜂业持续保护至今犹存,对当地的经济与社会都有着颇为突出的意义。

1.6日本、德国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森林释放的负氧离子被誉为“蓝色维他命”“空气长寿素”,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许多积极作用,也迎合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森林里疗养有预防疾病的效果,森林疗养是国际林业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德国已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保险体系,国民可以在保险范围内,每4年享受一次为期3周的森林疗养。日本认定了60个森林疗养基地,基地的_认包括血压、心率6个方面的指标测试。比如,进行两晚三天的森林疗养,可以提高免疫活性、减压等[11~12]。

2国内范例

2.1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优化首都生态格局

2012-2015年,北京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破除土地、违章建筑等各种难题,使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0个百分点,由14.85%增长到25%,新增万亩以上森林23处、千亩以上森林210处,建成了东郊森林公园等18个特色公园和500多处休闲林地绿地,取得了巨大成效:一是促进了平原和山区绿化的均衡发展;二是对调整低端产业、实现“减人增绿”、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显著提升了首都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优化了城乡宜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休闲空间。666.7 km2平原造林成林后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121万t、释放氧气88万t、滞留粉尘10万t[13]。

2.2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正成为福建近年来的热点。2013年,福建永安开始探索商品林赎买,共有10片山场、50 hm2商品林被成功赎买,成交价为262.3万元。并编制了《森林永安生态敏感区位林收储工程建设规划》,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专业经营模式,建立商品林近自然改造示范基地。2015年省政府明确提出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将赎买后的商品林划为生态公益林或作为生态公益林储备库。2016年,制定全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十三五”期间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面积133 km2,其中赎买省级试点实施面积946 km2,赎买的重点为矛盾最突出的人工商品林中的成过林,赎买具体价格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制度[14]。

2.3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2.3.1利用资源发展郊外旅游

浙江天目山的余脉,使莫干山、龙王山多了一分灵秀。由湖州、嘉兴、杭州北部的4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形成浙北竹乡风情游[15]。莫干山风景名胜区近年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有的自然村、历史及人文影响力,根据每条村的特点与不同定位,利用山、林、水、田等景观要素和人文历史,保留演绎村域的稻田农耕文化景观界面,在山水环抱的自然环境中,规划打造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人居环境示范村、高端或适合年轻人的清新民宿,旅游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2.3.2注重营造特色和个性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湖边建设茶艺、竹艺、设计、陶艺等小馆,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手工艺品、茶壶,亲自采摘新鲜茶叶或在茶艺馆里品茶,体验当地生活方式,享受不同文化,让山居成为美好的日常经验。另外,建设户外运动需要的基础设施,让骑行者驰骋在乡间小路,陡峭山坡,感受自然和运动的魅力。

3启示和建议

3.1扩大人口密集区域绿地红线

相比国外,珠三角城市绿化森林覆盖率指标不低,但是因森林分布不均及人口高密度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功能欠缺。可以因地制宜增加人口密集区绿地,扩大红线范围。同时,不断改善城市周边森林质量和景观,挖掘历史和植物文化,以森林和田园风光为主题,以建设全国一流森林旅游区域为目标,塑造具有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和“体验式的精品民宿”,打造新型、高端生态度假旅游新格局,满足日益增长的广东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运动等多种需求。

3.2加强珠三角及广东森林保护和建设

加强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周围森林的保护及景观、社会服务设施和科普功能建设,提高森林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森林公园园中园,利用广东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四季花园、湿地公园等园中景,增加森林公园的观赏性、独特性和吸引力。完善健身徒步步道和科普廊道,增强森林公园的趣味性和科普性。

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城市周边大范围的森林建设,结合城市化、同城化的推进和区域部署,建设更多森林、森林公园和休闲林地绿地等,提升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森林建设,打造广东特色森林旅游。依托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自然遗产等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绿色生态资源,打造国内一流、有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加强新时期森林管理人材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提高森林公园综合服务质量水平,做大做强广东森林旅游业。

3.3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

加强各地特别是经济发展有限地区的森林建设投资和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城市周边区域的森林旅游, 重视森林和环境价值,提升森林资源的功能。将森林休闲娱乐功能最大化,提高林业产业对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留住传统产业,让森林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原野保留区,让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寻找传统乡情。加强邻近城市的联合研究,充分发挥各地森林的研究平台作用,共同解决大范围的生态安全问题。

3.4完善管理政策,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存在划分简单粗放的问题,在管理政策上由于种种原因,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经营和高效利用。因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指导,商品林单一以取材为目标,常常带来生态破坏等问题。积极完善管理政策,不断改善上述问题。另外,分类经营,分类施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多元化需求。划分出一定区域和比例的森林面积作为多功能森林,按照相应的经营管理系统对公益林、商品林和多功能林进行管理[16]。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广东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措施,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广东林业特点与新西兰[10]相近,人工林较多、中幼林比重大、树种相对单一、森林碳汇增碳潜力大,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促进广东发展林业碳汇交易。

3.5加快城市周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

响应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2016年1月)要求,在有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打造高质量的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产品,建设专业化、人性化的森林疗养基地,创新森林绿色旅游模式,提高国民对森林疗养的认识,改善民生福祉。

参考文献:

[1] 陈波,包志毅.城市林业――城市化影响下的新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28-32.

[2] 罱.发展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EB/OL]. (2002-10-24)[2017-02-01].http:// .cn/.

[3] 吴澜,吴泽民.欧洲城市森林及城市林业[J].中国城市林业,2008,6(3):74-77.

[4] Konijnendijk C C.Urban forestry in Europe: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cepts,policies and planning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and around major European cities[D].Doctoral Dissertation. Joensuu:Faculty of Forestry, University of Joensuu,1999.

[5] Konijnedijk C C,T B Randrup.Urban forestry research in Europe:anoverview[J]. Journal of Arboriculture,2000,26(3):152-161.

[6] 李智勇,Konijnedijk C C.亚欧城市林业合作与欧洲城市林业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18-21.

[7] Konijnendijk C C.Adapting forestry to urban demands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urban forestry in Euro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52 (2-3):89-100.

[8] 浙江省林I考察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赴英国、西班牙考察林业生态建设有感[J].浙江林业,2011(10):31-33.

[9] 张利明,赵金成,曾以禹,等.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N].中国绿色时报,2015-12-23(3).

[10] 王祝雄,吴秀丽,章升东.新西兰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对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5):81-87.

[11] 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 放飞梦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J].林业经济,2015(11):38-41.

[12] 林增学,郑群明.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3,194(6):87-90.

[13] 王钰,吴志勇.百万亩平原造林让首都更加和谐宜居―聚焦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之规划建设篇[N].中国绿色时报,2016-1-7(A01).

[14]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2017-01-12)[2017-02-01]. http://fujian. /zc/zxwj/szfbgt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