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物流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SPSS计量分析;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
中图分类号:F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38-02
一、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从经济因素来看,蚌埠市经济发展迅速,物流需求规模总量大;从区位条件来看,多种交通方式组合成的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为蚌埠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发达的水路、完善的铁路、便利的公路,三者组成的多体系、多方位的交通运输保障,加上相配套的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当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信息技术来看:蚌埠市信息通信设施发达,是皖北地区的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全省国际和国内邮政及长途通讯枢纽之一。从政策因素来看,蚌埠具有多重政府政策指导。
从2009年至今,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2009年规划初期时,全市仅有物流运输企业近200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是到了2011年,仅用了3年时间,全市物流运输企业就达到了450家,企业规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其次,2009年时蚌埠只是初步形成货物配送市场,2013年时却发展成为连锁配送物流、冷链钢材物流、医药物流等多业态物流体系。另外,第三方物流市场也获得积极的发展,物流园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
但是,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物流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为低级的层次,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就是政府还没有完成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的设备老旧、技术水平低,不注重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缺乏吸引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环境,而且企业缺乏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人才资源储备基础薄弱。
二是实现物流企业间物流数据共享仍存在障碍。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市场间缺乏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或者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流平台的信息无法实现实时地交换,难以形成数据共享和实时在线交换,物流市场处于散乱状态,致使货运信息不畅,车辆空驶率高、待运率高、运输效率低。
总结上述两点问题的原因,无外乎是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较差。由此可见,蚌埠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到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影响。
(三)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社会经济发展的物流需求、对外贸易物流需求、政策因素、行政因素等。该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影响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其中两个因素: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从蚌埠市这个典型的局部来推导安徽全省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并且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是因为: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是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类产业发展的前提。而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对于现代物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十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而且国外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也是依托于先进的物流网络建立起来的。第二,在上文中通过定性分析蚌埠市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蚌埠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到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影响的结论。
根据已有研究结论,本文以货物周转量作为物流量代表蚌埠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Y表示。同时,本文认为邮电业务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发展水平,因此把邮电业务总量作为技术影响因素,以X1表示;以X2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额。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蚌埠市相关统计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得到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1.667*X1+2.484*X2-524.68。
回归结果表明,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与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都呈正相关。由回归系数可知,在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就将平均提高1.667个单位;而在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就将平均提高2.484个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是影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安徽省物流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2010年,安徽省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为22.8亿吨和7 153.68亿吨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4.1倍和5.6倍,年均增长17.7%和20.8%。2011年,安徽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由2007年的535.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760亿元,年均增长10.4%。”
(二)安徽省在打造现代物流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从蚌埠地区以及安徽省全省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来看,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上述那些外,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现代物流观念薄弱。物流企业服务功能种类单一,服务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在服务的种类上,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功能还只是提供货物配送、仓储服务等初级服务,而更高层次的服务功能,如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则难以展开服务。总而言之,物流业还没有实现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为物流问题策略提供商的角色,物流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另外,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不同,各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各个服务商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无法统一全行业的标准和打造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物流业。
二是物流管理不规范,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人才储备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平均水平不高,物流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专门的研究人员。一方面,企业不注重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后备人才数量较少,专业人才的补充较为困难,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物流管理制度更新速度缓慢,无法跟上蒸蒸日上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造成物流市场处于散乱状态。由于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到铁路、民航、海关等多个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速度。
三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之间没有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和共享。市场参与者固步自封,不敢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创造共赢的局面,导致资源的浪费、物流业的低效率、成本的增加等各种不利于物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是物流业整体行业水平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完善的现代物流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
三、促进蚌埠市和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扶持物流明星企业的发展,加快物流行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引导物流企业从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向物流策略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大力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
(二)加大对于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对于全省范围内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打造现代物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降低物流行业贷款的门槛,放宽融资的渠道,积极引进外资、民间资本投资物流产业,保障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制订专项规划,共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四)政府人员和企业人员要转变观念。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重生产轻物流”、“仓库+车队”等同于现代物流的观念,加强自我的学习,加深对于现代物流业的理解;企业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旧有的物流业观念,积极学习现代物流业观念,从而转变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思路,开拓自己的经营渠道与经营范围,努力打造一条有效、高效、多方位的现代物流业。
(五)建立一个从政府到物流企业的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加强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所需,减少企业的发展阻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行业服务标准和管理协会,加快物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各方面的制度管理,促进物流企业更快更加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郁玉兵,曾有挥,曾言红.安徽省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物流科技,2008,(1).
[2] 森尼尔・乔普瑞.供应链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董宇鸿.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03,(11):7-8.
[4] 牟维.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6,(1):32-33.
[5] 吴彩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蚌埠现代物流业[J].蚌埠党校学报,2011,(1):24-26
[6] 吴彩虹.关于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J].时代经贸,2013,(6):53-17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现代物流教学;运用
现代物流成为了社会各行业的货物运输枢纽,无论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货物运输,还是个人的网上购物,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在此影响下,高职院校抓住时机,纷纷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教学的总体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教学目标,而选择某个实际业务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并结合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来进行现场组织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为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质。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是以教师课前所预备的案例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现代物流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所教的知识内容,把实际案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课堂组织中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决策,以增强学生学习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要选择适合课题的案例。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示所教课题及其内容而定,并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加工改造,使之适合课堂教学。同时,对于案例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还需具备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从而逐步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说:在强化学生对于一些原理概念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时,就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典型案例。
2.教学中应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放手,逐步提高。针对现代物流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时,应通过案例的讲解或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而教师从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由具体案例接触到基础理论的理解,从基础到深层次的知识,逐步掌握,逐步接受。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现代物流知识与技能,并能积极自主探索,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分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案例和理论知识融合起来理解,理解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的实际应用。
3.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对于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教学来说,其所培养的目标和服务面向和地方高校是有所不同的。为此,高职院校在引入案例教学时,要针对自身实际,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沿用方面力求多样化,尽最大程度发挥案例教学功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为了重点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取“1对3”或“1对5”的“小组课”形式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增强交流,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案例选择的前期阶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现代物流教学来说,必须要先做好案例选择的前期工作,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为此,教师应针对物流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搜集相关案例作为教学应用的根本条件。教师所应用的案例教学不应是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应该把案例设计成一个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深入理解案例的内在意义,使学生主动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过实际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讲解《现代物流基础》中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作过程及应用价值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都广为熟知的沃尔玛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先对沃尔玛公司进行介绍,然后再对沃尔玛的运作情况,包括各个物流节点、供应链管理模式等进行深入介绍。在学生对沃尔玛公司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案例引入课堂,并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模拟扮演:生产商(如保洁公司——沃尔玛的上游企业),供应商(美国东部工厂-保洁公司的包装材料),分销商(沃尔玛公司),连锁超市(世界各国的沃尔玛连锁店)和消费者。让学生对整个商品的物流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旁指导和点拨,并注意让学生进行扮演角色的转换,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熟悉商品物流过程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相信在这种案例模拟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不仅能熟练掌握物流的运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案例分析的中期阶段,积极组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法还包含了对相关现代物流理论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入案例和学习案例后,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而小组合作是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讨论较为可取的学习方式之一。为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分组之前,对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能力素质开展学情调查活动,并将其作为一个鉴定依据,以此为基础把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层次主体。然后再在分层的基础上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是一致的,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交流、合作与学习,也便于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良性的竞争。首先,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案例进行仔细分析,并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最后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发表出来。以“客户要求赔付”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先给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请小组代表对自己的讨论进行总结。由于案例并不存在固定式的讨论方向,每个小组所讨论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一些小组会把重点放在物流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有些小组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追求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在学生的第一次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再给10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把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牢固结合起来。
3.案例考核的后期阶段,进行案例学结。所谓“学以致用”,现代物流案例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运用到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应在案例分析结束后,带领学生对案例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能力”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就学生对案例的最终讨论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和点拨,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案例中所学到的知识有哪些。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在案例中的所学、所得进行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高度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高职现代物流教学能否赶上时代的列车,已成了有关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脱离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把握不良的问题,使现代物流教学真正实现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伟 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龙;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9期.
今天召开全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和经验,研究解决我市物流业发展有关问题,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省政府《关于促进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大家谈到的认识,我就加快发展全市的现代物流业,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切实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
(一)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发展现代物流业势在必行。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衡量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以物流业特别是以现代物流业带动工业发展,整合生产、仓储、采购、装卸、运输、包装、配送、信息等资源,最终形成产业集群,是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从自身实际看,发展现代物流业正当其时。区位交通优势,对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大家所公认。地处中原之中,有更加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随着石武客专、郑渝高铁、城市轻轨、异地航站楼的建成投用,的区位优势会更加凸显,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硬件基础更加坚实。年,全市物流业企业达175家,达到国家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2家,不断壮大的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业集群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的集约发展和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对生产业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强,与之相适应的,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起着纽带作用的现代物流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从宏观政策环境看,发展现代物流业机遇难得。国家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确立了“一中心,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战略。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同时,构建中原经济区和加快新区开发建设,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可以说,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
面对新形势,跳出传统的物流业发展模式,要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规划是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科学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引领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做好物流站场、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业、交通、城建、土地利用、商业网点布局等专项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3615”现代物流业提速工程。
(二)要加快项目建设。物流项目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载体。要加快推进航空客货枢纽港产业园、钧鼎国际物流港、众品冷链物流园二期、鄢陵北方花木交易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使其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围绕6大物流园区和10个特色产业物流中心,搞好现代物流业重点项目的论证和储备,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做好项目谋划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切实增加项目储备,做到滚动发展,有序接替。
(三)要壮大物流企业。按照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重点培育万里集团、众品冷链物流、华中医药物流、冷王、万通集团等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争取到2015年,全市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5家,年经营收入超50亿元的达到2家。要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推动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改造和升级。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扩大物流市场有效需求,以一体化物流服务为主攻方向,注重供应链管理,促进服务延伸,实现现代物流服务质量的标准化。
(四)要完善基础体系。要用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以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和万里物流信息网建设为依托,积极构筑市商贸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整合物流信息,实现信息的联网共享和无缝对接。要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化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以及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标准,实现与全国及国际标准接轨。要将物流统计纳入统计工作范畴,逐步实现全行业统计,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培育和建设专业市场,建立城乡连接、互动畅通的流通网络,构建符合产业发展、与现代商贸流通相适应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五)要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要鼓励市内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加快培养实用型物流人才。要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建立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吸引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政府要为引进物流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开启政策“绿灯”,为物流人才提供创业、兴业的宽松政策环境。
三、加强领导,创造条件,切实保障现代物流业发展
[关键词] 上海物流 SWOT分析 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近年来加快推进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物流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明确物流行业发展定位,提升行业竞争力对促进上海商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上海物流行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1.上海市物流行业发展优势分析
(1)上海现代物流发展迅猛
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05年上海物流产业总产出达2550亿元,比2004年增长18%,物流业增加值为1189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5%。2006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5.37亿吨,稳居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三。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模式的现代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国家物流相关政策的出台与上海市市政府的重视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业放在了重要位置。2004年8月国家发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把推进现代物流业持续发展作为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十五”和“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支持现代物流业的政策。
(3)物流“软件”建设成绩斐然,口岸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上海口岸“大通关”工程的启动,“上海大口岸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统一平台”建成并成功运营,“一站式”服务,“5+2”通关制度的实施,“电子口岸”的启用,航运信息平台的构建,使上海口岸“流”得更快。通关快、货流畅、效率高为上海物流发展提供了好环境。
2.上海市物流行业发展劣势分析
(1)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一方面大量的企业物流需求未能释放,物流服务外包明显不足,低端物流服务竞争过度,金融物流、供应链策划等高端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缺乏集成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骨干物流企业。物流运营效率有待提高,网络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多式联运式无缝连接不够,陆路运输较为拥堵,铁路、港口、内河运输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2)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上海物流业RFID等先进物流技术应用普遍较少,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物流标准化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需要。现代物流业人才仍显不足。目前物流人才多是从交通运输、航运、外贸等行业转过来的,缺乏熟悉现代物流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中高端物流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程。
(3)上海物流业发展的劳动生产率、专业化程度、行业集中度与国际物流行业差距较大
从国际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上海物流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2004年为例,劳动生产率:上海物流行业人均增加值上海为20万元/人,而香港、新加坡分别为33万元/人和35万元/人;专业化程度:上海物流外包占总费用的25%,明显低于美国的49%和欧盟的65%;行业集中度:上海为5%,香港、新加坡则为26%和47%。
3.上海市物流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带给上海物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EXPO 2010作为世界性的大型博览会,将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五流”汇聚的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加之世博会举办将促使传统物流进入综合化、集约化、协同化和最优化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根据预测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参观总人次将达到7360万左右。世博的举办将给上海物流业带来新的商机。
(2)2010年上海亚太物流中心将初步建成
2010年,上海将初步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现代物流业将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上海现代物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和空间布局,确定了四个重点物流园区:深水港物流园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和亚太综合物流园区,同时结合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的建设,建立覆盖全国各地的150条公路专线网络,提高上海服务全国物流发展的能力。
(3)物流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上海现代物流业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到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从628.6亿元增加到1175.5亿元,年均递增16.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3%。快速增长的物流业已经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支撑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
4.上海市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1)改变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整合现状存在的“三分三不”问题
所谓三分,即物流管理分立、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流程分割。现代物流运行中的市场规则、政府调控、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等方面缺乏协调;社会物流设施、设备、信息、人才、资金等资源分散,难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现代物流8个环节,缺乏合作与融合。所谓“三不”,主要指物流功能不全,物流服务不周,物流效率不高。这种“三分三不”问题,势必造成上海物流业普遍存在的库存大、周转慢、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
(2)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区域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现代物流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强大的助推作用。长三角物流区域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上海的物流发展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上海现代物流业在操作层面上的具体部署和措施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尚须提高。
三、提升上海市物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纵观上海物流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及微观企业特点,一方面,利用世博会和亚太物流中心成立的可以提升上海物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上海物流业在激烈的竞争时尚须完善自身体制,优化流程。因此总体分析,WO战略方案比较适合上海物流业的发展。
1.提高物流专业技术水平、引进专业人才
先进的电子物流技术可以提高商品交易的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和资金的周转周期,加强买方与卖方的关系,同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突破土地、能耗等资源瓶颈,引进物流专业人才,整合存量物流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信息代替库存、以服务创新代替资源不足,创新上海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
2.上海市物流产业的整体优化与整合
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向生产、建设、商贸等领域的渗透和延伸,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对各个物流环节集成整合,一体化运作,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上海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倡资源整合、自主创新可以使上海物流业在金融物流等更高层次、发展,更好的支撑上海“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两个优先”产业发展目标。
3.依照市场化原则兴建物流行业协会,促进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上海已成立的物流链中某一个环节的行业协会(学会)有10个以上,但处在分散、独立、各自为战的状态,有影响力的、覆盖面广的物流行业协会至今尚未建立,不利于行业协会的功能、作用的发挥,不能适应物流整体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按物流业中的不同服务领域细分,组建专业化、个性化的行业协会;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上海物流行业联合会”,吸收团体会员为主,同时面向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
4.综合应用上海国际都市的地位完善上海物流行业建设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着力促进上海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上海高端物流发展,提升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完善四大物流园区、四大物流基地的同时,开展青浦、松江等区域性公共物流节点的规划工作,构建一个定位准确、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三级物流网络;推动涉及上海国计民生的安全物流、食品冷链物流等公共物流的发展,提升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谷中华: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考.经济师[J],2007年第4期
[2]赵来军朱道立: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物流科技[J],2007年第8 期
[3]杨扬杨东援:2010年上海世博会物流规划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 年8月第34卷第8期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 计算机技术 现代物流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80-01现代物流是以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为前提,正是有着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才促使着现代物流业不断朝着高效、快捷、低成本、全球化、一体化的科学体系发展。可以说离开了计算机技术,就不能实现物流的现代化。对于一名适应社会需要的中等物流专业技术人才除了掌握必须的物流专业课教学知识之外,还必须熟练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因此,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重视计算机相关课程开发。
1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广泛应用
(1)现代物流设备是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机械学科发展起来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物流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要求物流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高素质的物流专业能力,还要具有电子、计算机等综合专业素质能力。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①计算机网络技术促使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是IT时代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交易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不断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扩大其信息品种。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其对计算机网络要求将越来越高。
②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
③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在获得某种物流服务时比以往更加便利,更加周到,操作更为简单,从而实现物流的增值服务。
④计算机网络促使物流社会化、全球化,降低物流成本;促使物流企业要改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如修建高速公路),优化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设计合理的流通渠道,减少环节,简化过程,以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3)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进步着,在此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的计算机技术必然要为专业物流人才所重视和熟悉。
(4)现代物流管理是基于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而进行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需要专业的物流知识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相结合,充分准确使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应是物流从业人员要具有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物流从业人员要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操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物流从业人员才能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 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中职物流专业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物流实践工作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课程体系构建要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要满足市场需求。
(2)国内物流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年轻,所学专业课程与一线工作有脱节,课程设置有待完善。这需要我们基层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以完善中职物流专业的理论指导,适应社会对初、中级物流人员的专业需要。
(3)目前,中职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对于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忽视计算机课程的开发,只是简单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像网络技术、数据库知识、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等现代物流工作中离不开的专业课程被抛于一边,这显然与当今现代物流工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密切关系不相适应。
3 计算机课程不能有效设置与开发的主、客观原因
(1)物流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对于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方面意识不强。许多物流教育工作者,理论教学中重复强调着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但在贯彻现代物流教学改革中,却仍然停滞在传统物流的教学体系,忽视现代物流业是与诸多高科技产业的结合产物,忽视计算机在物流工作中的应用广度与深度,对于中职教育,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教育思想与理念,适应21世际对人才的需要。
(2)中职学校硬件条件不够,制约许多专业课程的开发。许多中职学校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计算机房数量有限,计算机专业的班级上机课还不能完全保证,其它专业的计算机课就少开发些吧!另外,像一套物流信息实训系统教学软件价格实在不菲,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只能让学生留着今后工作中再去学吧!无奈中,我们的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
(3)中职许多学校软件条件不足,既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又具有专业计算机水平的教师不多,能够融会贯通的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物流教学中的教师不多,造成物流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不易开发。
4 中职物流专业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几点建议
(1)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满足一线实践活动,适合社会、企业需要为开设方向,要与时俱进,群策群力、及时调整。
(2)针对目前计算机教师不懂物流,物流专业教师往往计算机专业水平又不高的现状,学校可以采取加大教师外出培训,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相关素质的做法;也可采取录用既有一定物流实践经验又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做课讲堂的做法。
(3)目前,建议物流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网络基础、网页制作、数据库、物流管理模拟系统、电子商务等,同时建议学生考取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证书。
物流专业发展历史不长,对于我国更是新生专业,从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第一个物流班在全国诞生至今也不到20年的历史,中职物流专业的开设更是新生专业的新生,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整体经验不足,摸着石头过河是正常的,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用发展的眼光,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不断完善中职物流专业体系,使课程设置更适合社会的需要、企业用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