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做好校本教研

“双减”工作,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如何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摆在学校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我校在校本教研工作每周三坚持开展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确定主题,做有目标的教研。

教研主题的确立,是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是避免教师在教研中无章可循的保证。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双减”主题,结合本校实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确立了一系列当下关注度高,切实亟待解决的主题,如高年级教研组确立的《“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作业管理》、低年级组的《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开展有效教学》、英语组的《“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等主题,均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二)走进课堂,做实在的教研。

校本教研,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闭门造车式的空谈,它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师活动的主战场,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主阵地。为此,我校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借助教师授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把课堂教学中展现的经验,暴露的不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在听了杨婷婷老师讲授的《圆的面积》一课后,大家对该老师清晰的教学思路,顺畅的教学过程给予肯定的同时,又对她在课堂中不佳的学生活动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这样的教研活动,既提高了杨婷婷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又增强了我校教研团队教研力量,找到了寻求突破的切入点。

(三)互学互鉴,做有效的教研。

校本教研过程,是一个互学互鉴,不断提高的过程。教研组在听课评课中发现教研专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活动。在评课环节,老师们在自评、互评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激烈地交锋,课堂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碰撞,当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的时候,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搜集理论依据,化解实际困难。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关注成长,做发展的教研。

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教研活动,同样,教研活动,也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长足发展与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我校的教学水平一直以来都走在了全区兄弟学校的前列,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从我校走出去的教师,无论走到哪所学校,无一不是该校独当一面,堪当大梁的教学骨干。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并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梯队建设,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优秀的业务能手,同时,青年教师的加入,也为老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促进了老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刚刚入职半年有余的青年英语教师陈玉霞,通过与老教师姚乃辉结对,很快便成为了英语教学能手。她的课堂,生动有趣,活力四射,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同样,姚乃辉老师也受到陈玉霞老师的启发,改进了教学思路,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二、狠抓课堂教学

(一)深化课堂改革,转变教学观念。

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取舍与提炼。为此,我校高度重视高效课堂改革,组织开展了公开课教学比武。通过深入地听课、评课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教学观念也有了深刻地转变。培养了一批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年轻有为的教师,如:青年教师陈玉霞,得到了有经验的老教师的精心指点,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在此次教学比武中脱颖而出,她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二)开足开齐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要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的课程,尤其是音体美课程。我校明确要求,坚决杜绝出现音体美课程被语数英老师挤占、挪用的现象。鉴于音体美专职老师配备不足,班级数量较多的现状,我校创造性地提出“语数老师下操场,英语老师把歌唱”的教学口号,深挖教师潜力,寻找教师的“闪光点”,努力把音体美上足,上好。如:李欢老师,身兼语文、数学教学工作,由于我校只有一位专职音乐老师,全校的音乐课无法“面面俱到”,于是,在音乐上拥有一技之长的她,又承担起了本班音乐课部分教学工作,在她与音乐老师的努力下,该班很多学生的音乐天赋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在“普庆华诞日,高唱中国红”迎国庆合唱比赛中,她们班的优异表现得到了在场师生最热烈的喝彩。

三、创新作业设计

作业的布置情况,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社会反映最为强烈问题。因此,我校谋划部署,从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设计改革实施方案

(一)作业量及作业时间调控 

低年级(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应保证每天不超过1小时。

(二)设立合理的作业目标

每单元、每天的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之前,都要确定作业完成的目标,目标的确定需因不同年龄而异,因不同学生而异。

(三)分层设计作业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四)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各科作业,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知识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学习的爱好者和主动者。

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区局组织的作业设计评比,通过评比、学习,有效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在评比中,梁会芳、靳礼霞、张一坤的作业设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张一坤老师的科学作业设计《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获得了区一等奖的好成绩。从而扭转了过去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切实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四、正视存在问题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今年是我县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决战之年。作为创建工作的牵头部门,我局紧咬目标,勇挑重担,全力以赴,一着不让推进创建各项工作。5月、9月,我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分别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和省级考核,通过积极整改,12月6日,省环保厅发文向国家环保部推荐申请国家考核验收。

1、强化组织领导。适时调整、充实了创建领导小组,各部门、各镇明确了生态创建工作分管负责人和联络人,全县224个村明确了环保监督员,生态创建和环保组织网络逐渐健全。多次召开生态创建推进会、指挥部成员会议等,通报情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各镇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开展模拟考核。我局成立了6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每个工作组挂钩联系2-3个镇,每周赴镇督查2次以上,重点围绕组织机构建设、目标责任落实、重点工程进展、管理体系运行等方面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查找问题,通报情况,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工程建设。一是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投资4470万元新建了城区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县政府出台了《县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关于加强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工作意见》,安排104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补助各镇污水管网建设,2011年新建镇污水管网65公里。投入250万元为13座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COD、氨氮、流量计),目前,各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正常运行。二是规范垃圾无害化处理。投入3000多万元的运西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容工程顺利完工,投资3500万元的运东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在紧张建设。县财政投入800万元添置垃圾压缩设备及转运车辆,由县统一负责垃圾转运和处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体系逐步建立并正常运转。三是加快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备用水源建设,投入3300万元、供水能力2.5万吨/日的潼河水厂一期工程已于5月1日开工建设,将于2012年元月10日前投入运行。编制县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加强水源地日查日报工作,强化汛期和枯水期水源地水质监控,及时协调水务、自来水公司应对水质异常情况,保证我县供水安全。

3、强化长效管护。专门出台《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十万人清洁家园”大行动,着重抓好村庄保洁、河道疏浚、道路管护、绿化美化、集中供水和改厕等重点工作,定期督查、考核、通报,并组织现场观摩会进行部署推进,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同时,加紧构建农村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县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实施意见》,今后每年将投入12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四位一体”长效保洁队伍建设,全县1889人的保洁队伍全面上岗。

4、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学校、农村、企业和社区,开展“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人居”、“绿色系列创建”、“节能减排”等宣传活动,全面展示我县环境保护、生态创建的进程和成果。定期组织开展“中国绿歌会”环保文艺演出、生态摄影展、中小学生环保征文竞赛、企业家环保座谈会等创建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县“两台一报”、各级网站、《环保资讯》、《创建生态县简报》及大型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墙体标语、村务公开栏、公交站台、生态创建成果展、宣传车、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开展创建宣传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启动县级绿色机关、绿色宾馆创建活动,今年创成县级绿色机关10个、绿色宾馆3个,市级绿色社区12个、绿色学校21所,省级绿色学校6所、绿色社区3个。

5、强化资料整理。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五个基本条件和22项考核指标逐一细化分解到各镇、相关部门,通过组织资料员培训、上门指导、召开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切实提高资料收集质量,确保创建工作档案规范齐全、资料充分完整、数据翔实可靠。撰写了创建工作报告、整改报告、技术报告等,制作了创建汇报片、技术报告片。尤其是省技术评估整改报告,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报告清楚、完整,具有示范性。

二、强化督查,挖潜提效,在污染减排上取得新成效

1、狠抓工程减排。督促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并对一期工程进行深度处理改造,将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提高至一级A,增加污染物削减能力。督促天禾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食品加工企业建设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推进机动车减排工程,淘汰黄标车,实施出租车油改气,整体减少机动车NOX排放量。开展畜禽养殖减排,对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求严格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离,采取畜禽养殖粪便制沼气,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措施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投入近1亿元积极筹建县经济开发区北区污水处理厂,将于近期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后开工建设。

2、狠抓结构减排。关闭县北港羽绒厂、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县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排污量较大的企业。指导县协鑫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争创省级环境友好企业、布利杰针织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提高装备、工艺和循环利用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有效地实现了节能降耗。

3、狠抓管理减排。把“保运行”和“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污染设施和减排工程运行监管,确保有效规范运行。注重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状况。加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步伐,对国控企业和县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实施第三方运营;对13座镇污水处理厂统一采购、安装了COD、氨氮自动监测设备及流量计并与县中心平网;督促仙荷污水处理厂建成总磷自动监控设施,并开工建设自动监控标准化站房。

三、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环境执法上推出新举措

开展行业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为全县经济发展打造优美、安全、和谐家园。

1、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监管。对全县58家重点企业建立了“一厂一档”,建立健全污染源现场检查和月度分析制度,对重点污染源实行严密监控、加密监测、严防死守。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突出环境问题专项行动、涉铅企业专项行动、百日环保专项行动,对问题企业限期整改,依法关停欧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县东钻电源有限公司以及县凤蝶染化有限公司红、黑两个品种染料生产线,拆除了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的华盛化学品公司危险化学品储罐和展鹏肥业码头;下达限期改正整改通知书95份,实施行政处罚4起;对水晶、电镀、食品行业共46家企业实施规范整治,新上污染防治设施6套。

2、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坚持把投诉作为发现环境隐患的第一信号,畅通“12369”24小时环保举报热线,实行领导带案下访制、领导接访日制、重点件包案到人制、重点分析预警制和回访制,认真处理好每一件环境、投诉。今年以来处置环境件381个,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90%以上。

3、狠抓秸秆禁烧。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农作物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并与各镇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部门挂包、定期通报和联动巡查制度。我局成立5个工作组分昼、夜两班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今年被环保部卫星监控到8个着火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3%,秸秆焚烧现象有了较大改观。

4、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实施《县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指导三和化工等6家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3次。今年先后3次妥善快速处置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化学危险品泄漏污染事件,有力保障了全县环境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编制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对“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编制完成了《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报告。合理确定了我县“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21个规划指标,认真谋划并编制完成了《县“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

四、把好关口,创新方式,在项目服务上培植新亮点

1、切实把好项目审批关口。坚持“绿色招商”理念,坚守环保审批“底线”,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建设。今年审批建设项目361件,否决不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重污染项目51件,涉及投资额近10亿元。同时,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加强“三同时”验收管理,今年共履行环保竣工验收项目225个。

2、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用活政策,守住底线”的服务原则,不断优化项目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成立绿色通道项目服务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设立县重大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绿色通道的通知》文件,制定了《县环保局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工作流程》,设立了重大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重大项目、“一主两特”产业延伸项目,以及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投资项目,第一时间捕捉重大项目信息,主动提前介入,协调各方,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在帮办总投资近11亿元的昌辰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4.5万吨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及投资12亿元的宝生聚酯等重大项目时,局领导亲自介入,多次跑省去市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联系环评单位,协助提供项目报批所需相关资料,助推企业早落地、早建设。

3、“下乡入企”送服务。坚持开展“下乡入企服务行”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受理、踏勘、审批、验收“五位一体”现场服务流程,现场审批验收项目136个,方便企业快捷办理手续。主动送法上门,发放“环保服务联系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性地提供环保指导与服务。同时,积极指导企业编报上争项目,今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到账2267万元,比去年增长37.05%。

五、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在自身建设上推出新举措

1、加强压力传递。年初,将生态创建、污染减排、环境执法、资金争取等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头,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刚性约束,实行周查月报季过堂。同时,建立周六学习培训制度,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切实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

2、深入开展“双评”活动。在局月度办公例会上,由科室负责人推荐,民主投票评选“环保服务明星”和“先进服务科室”,每月开展述职、考勤考核、业绩评比,以数字说话,凭实绩争先。同时,严格评选标准,实行政务信息报送“一票否决”制。通过评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赶超争先热情。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最近一段时间,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理想大厦的远方动力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酝酿着新的变化。一批行业顶尖人物纷纷加盟其中。刘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太阳能专家,原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的副所长,入驻远方动力,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位。这个出生于1967年的工程师擅长各种光伏发电工程的设计、施工。他的加入,标志着远方动力向太阳能工程应用领域的重大战略转移。除刘宏之外,另有一批行业权威人士也相继加盟了远方动力。

伴随人才的加盟,一些资本也纷纷注入远方动力。据可靠消息,中关村发展集团经过多轮考察,决定给该公司注入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中海投集团紧随其后也将对远方动力注资。

在光伏行业遭遇低迷,诸多公司面临危机的时刻,远方动力是凭借什么力量逆势发展,并获得多方援助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前往远方动力进行了采访。

从零部件起家

远方动力于2005年成立,当时做的是太阳能的控制器和逆变器部件,比如太阳能智能控制器、逆变电源、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LED恒流源等产品,也包括风力发电控制器。其中路灯控制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并网逆变器的生产也初具规模。在控制器和逆变器部件制造领域,国内公司以前一度依赖进口。远方动力的产品上市后,有时会把一些产品的价格压到欧美产品的一半以下,而其性能却十分适合中国市场的应用。所以产品很受欢迎。

2011年开始,远方动力开始做组件,进军太阳能工程项目。公司开始“两条腿走路”。

现在,在远方动力的公司介绍里,已经郑重地写着:提供各种应用系统及工程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为客户设计策划出优化的可再生能源发、供电技术、经济方案。

行业危机的背后

在远方动力公司略显朴素的小会议室里,刘宏等科研人员为记者澄清了所谓太阳能行业危机的实际情况。以前太阳能行业,绝大数情况下都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电池片的生产,现在出现的问题其实是电池制造等领域的产能远远大于了需求。“现在的产量是需求量的2到3倍,制造业已经把五年后的事干掉了。”刘宏说。

产能本来就已经严重过剩,同时祸不单行,欧洲“双反”又开始夹击。两个加起来对太阳能制造业是沉重的打击。现在很多太阳能大企业的产能太大了,一旦没有订单,就会出问题。

产业链的前端(制造环节)出现问题,并不意味着后端(应用环节)就一损俱损。远方动力的产品恰恰主要在太阳能产业的应用端。刘宏认为现在做太阳能应用方面的系统集成正是一个机会。“刚开始的三到五年,电池制造业等都是暴利,经过洗牌和打击之后,暴利全被挤掉了。比如硅材料,以前的利润是十倍,现在大部分都被挤掉了。同时,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了,现在为止,太阳能发电的价格成为4元钱一瓦,这个对太阳能运用是很有利的。这样的价格在一些地区,比如说像南方一些省份甚至北方的北京地区,已经接近上网价格了。”这种用电成本降低的情况,比行业专家们的预测的大概提前了三年,这也导致了后面的应用比较好做。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种种因素加起来,光伏应用出现一个井喷是很可能的。

何谓系统集成应用?据了解,远方动力的系统集成应用包括户用电源、独立电站、太阳能路灯以及大规模并网电站等。系统集成相当于一个较完整的解决方案。比如独立电站就是一些单位如边防哨所等地的太阳能电站,可以解决常规电力暂时无法传输的地方的用电问题。

分布式发电的美好未来

分布式发电是一个电力行业的大概念,也是一种趋势。它指的是由各个单位分散开来自己发电,它的规模可以小到几个千瓦,甚至将来可能像欧洲国家一样,几百瓦的规模也可以发电,不需要传输设备、储能设备,自发自用,或者把用不完的电并到电网上。远方动力下一步的计划是做分布式发电。系统集成产品也主要应用于做分布式发电。

刘宏预计,除了欧美国家以外,在太阳能产业方面,发展中国家有相当大的市场,新兴市场起来以后远方动力的国外份额会进一步增大。

既然市场的前景看好,远方动力正是积蓄自己实力的时候。他们在以下各个方面在做出努力。公司加强了研发部门的力量,目前该部门有13个研究生、31个本科生。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沟通,公司除了倡导自学之外,将星期六定位公司的学习日,所有员工都要来学习。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十报告里论述,这正是远方动力很愿意看到的事。他们正要做的分布式发电主要是应用于城市的,太阳能发电对城市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减排有重大的贡献,可以让所在地区的天更蓝、景更美。

说到生态文明建设,在海淀,远方动力已经做出了一定贡献。圆明园修复工程第二期的时候,里面安装的一些太阳能仿古灯就是远方动力提供技术方案的,这种灯既有古代特色,又能保护环境。远方动力还参与到海淀区的对外交流中去。阿根廷的拉法尔达市是海淀区的友好城市,远方动力为这个城市捐赠了二十万左右的太阳能照明设备。

最近,远方动力的专家为海淀区编撰了《海淀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上报北京市。据悉,该专家团队正在为海淀区起草《海淀区新能源发展规划》。

不能不承认,一个国家或地区推进新能源产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大会有跳跃性发展。而在此背景下,远方动力的发展速度只能说均衡、平稳。目前来看,分布式发电国外市场有局限,国内市场运用也不算很多,但前景又看好。对于远方动力而言,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不管是企业本身的扩张,还是做业务需要铺垫的资金,所需的量都不小。2013年开春后,光伏的国内开发、应用可能会大规模地起来,那时候才真正需要资金。不过,问题正在缓解。政府部门和风投,已经对它产生兴趣。

依靠技术蓄势待发

太阳能工程项目的市场前景看好,当然会导致各路企业觊觎。目前国外的太阳能企业很有实力,国内则是群雄并起,那么,远方动力凭什么可能赢呢?

远方动力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公司有四张“王牌”,即四方面的优势,那就是:好的产品和解放方案的设计、好的选材、能组织高质量的建设、能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做到这四点其实依靠的是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人才队伍。目前远方动力已建立了良好的人才队伍以及智力库支撑。他们和国外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德国、美国、日本的专家指导团队,可提供后备技术支持;公司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澳大利亚的设计软件,可提供模式化的快捷的设计,这个在国内是领先的;公司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应变器厂商的产品,这也会给公司带来品牌附加值;公司成立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公司的人才背景却比较深厚,比如刘宏本人就已经做光伏20年了,有丰富的经验。公司在施工的时候对质量方面的把关是非常严的,口碑也相当好;公司的服务在行业内也有口碑,到现在公司里面没有一桩投诉。

目前,远方动力的一些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百分之七十,在国外也有很多应用。除了物美价廉之外,另外的一个独到之处是创新。目前公司拥有的7个专利中有6个是针对公司的产品。而因为拥有知识产权,产品就更有竞争力。

企业的机遇和勇气

再好的技术也需要推广,而推广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能源行业以前更多是非完全开放的市场化领域。因此,谁能抓住机遇、主动应变,谁就可能抓住先机。

远方动力的第一款产品是太阳能的控制器。当时正好赶上北京的新农村建设,北京的郊区都要做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发电系统里必须要用到控制器。当时市面上用的都是德国的控制器,单价288元人民币。而远方动力新推出的产品的单价是88元,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即便是88元的价格也没人愿意用——因为这是新品牌。

而且,当时的远方动力还没有资格去参加新农村建设的招商、投标。当北京的相关政府机构郊区召开投标会议的时候,远方动力的员工就在会场外做了一个展板,连上灯,做了一个小系统,主动向参会人员介绍自己的产品。

就这样,在顺义的新农村建设招投标现场,远方动力拿到了第一笔单子。那些中标的企业就知道了有这么一家企业以及这样的产品,可以在采购零部件时考虑。

为了鼓励客户尝试自己的新产品,远方动力还采取了赠送的方式,让客户免费体验,然后才陆续地打开市场。保定等周边市场就是这样做起来的。“当时我们的这种方式在能源行业是比较少见的。我们给这个行业带进来了有点‘狼性’的销售模式。”远方动力副总经理鞠婷说。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抓主导产业培育。要在继续改造提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六六”产业的基础上,对具备较大规模和发展空间潜力,较高产出效益和财政贡献,且有利于吸引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扩散,能形成特色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以培育领军企业、开发补环产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进高科技人才为重点,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做大产业总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通过3-5年努力,逐步形成2-3个支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要着力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加大引进力度,加快推进丽人集团高档纤维板、源光照明公司节能灯管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市内企业通过收购、合作、参股或开展“二次创业”等途径提升竞争力;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促进红火、双氧水、纪元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上市;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占领市场和资源,大力培育区域性企业集团,力争全市新增规模企业45家、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企业1家。

抓工业平台拓展。要围绕“一心三区”总体空间布局,完成城北工业新城、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等总规及详规编制,深化细化强化“二区四基地”规划。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的功能配套,提升平台开发档次;抓好山海协作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做好莲华山区块前期开发工作,探索建立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实行规划、开发、政策、管理“四统一”;研究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其“造血”功能和滚动开发能力;最大限度地加快征地、拆迁、平整、配套进度,确保全市年内有2000亩以上工业用地滚动开发。发挥项目落地审议协调等机制的作用,把好产业、项目准入关,严格按照各平台功能分区要求促进产业、企业集聚发展。要超前谋划,切实做好连片优质土地的“留空留白”,努力为承接大项目、好项目预留空间。

抓科技服务创新。要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创牌保牌力度,力争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免检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个。充分发挥技改贴息、科技创新、专利补助等专项资金杠杆作用,鼓励企业对接国家“863”、火炬、新产品计划项目,争取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个以上。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成果转化,争取专利授权量100个以上。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高校*产学研工作站、网上技术市场、工业110、科技信箱等科技服务平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8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同时,要积极举办和组织参加科工会、展销会等活动。

抓节能减排。要深化生态市建设,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扩大清洁生产试点,积极创建绿色企业,做到“治旧”、“控新”两手抓,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清洁型转变,确保新增清洁生产企业3家、绿色企业1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强化节能降耗,启动实施30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分解落实能耗控制责任指标,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加快实施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改造;成立能源监察大队,加强对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督指导。推进污染减排,启动新一轮三年环境污染整治,认真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重点污染企业的跟踪监测;鼓励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继续抓好*经济开发区江东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等区域的污染企业整治;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清湖至十里牌区块排污主管网铺设,充分发挥鹿溪污水处理厂在治污减排中的作用。

二、突出招商选资,在扩大经济外向度上要有新突破

强化招商选资。要转变理念,完善考核办法,推进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单打式招商向捆绑组团式招商、项目落地从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要创新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充分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建立产业招商项目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进一批战略性项目、产业龙头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突出定向招商,紧盯杭、甬、温等省内先进发达地区和*、*、*等外资集中地区,把握其产业转型、升级、转移的时机,积极引进与我市产业配套的产业、企业;突出专业招商,发挥专职招商员作用,扩大蹲点招商,提高招商实绩;突出以商引商,完善落实企业招商办法,发挥广大企业主体、同乡联谊会的积极性,实现以企引企,扩大招商成果。要规范落地,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谋划、把关、布局、落地等协调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管理办法,促进产业、企业按照“二区四基地”功能分区要求集聚。要强化服务,坚持重大项目“四个一”制度,做好引进项目后续跟进服务,提升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态度,降低商务成本,着力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投产率。力争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8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深化对外经贸合作。要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强化对接协作,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与周边县市区合作,培育区域性补型、配套型产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挑战,顺应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形势,切实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出口业务培训、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多形式引进和培养外贸人才;以争创蜂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省级示范点为契机,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加快外贸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产品等外贸出口;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强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要落实省委省政府鼓励企业进口的相关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我市经济外向度。力争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家。

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要积极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式,推动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金向同时注重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变。引导企业在国(境)外设厂、联合办厂、收购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和原料基地,直接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通过“走出去”利用外资。帮助企业精心包装推介一批项目,通过项目招商吸引外资。鼓励我市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或上新项目,通过现有企业扩大利用外资。加强与台商、侨商和台湾、香港同乡联谊会以及与发达地区外资企业的联络,通过“以外引外”引进外资。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以上。

三、突出项目投入,在增强区域发展后劲上要有新突破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安排市级以上重点项目74项,总投资62.9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1.99亿元,其中“310工程”51项,总投资47.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5.02亿元;并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年内突出抓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910”绿化精品工程年度任务、残疾人康复工程等十项实事。要围绕上述重点项目,明确责任要求,加强要素保障,创新机制办法,抓开工、抓进度、抓完工、抓投产运行。同时,对一批已签约招商项目以及重点续建项目,要跟踪督查,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抓紧抓实项目前期。加强项目谋划专业化培训指导,切实提高谋划项目的水平。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广泛调动全市上下谋划项目的积极性,对接省“三个千亿”工程,挖掘谋划“基础网络、惠民安康、产业提升”三个百亿工程项目,不断充实市级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优化项目包装,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重点围绕温州华侨工业园、大唐发电、*植物园、*港综合整治开发等重大前期项目,充实工作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以上重点。

着力缓解要素制约。抓住国务院在我省开展土地利用总规修编试点的有利时机,加快我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及时将建设用地调整到位,并抓紧做好报批工作,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出台闲置土地盘活流转政策,在规划许可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实施“零增地”技改,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已供地项目,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适时启动“田中村”搬迁,力争新增用地指标3000亩。继续举办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强化金融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功能,积极争取温州银行来江设立支行,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继续对接产业需求,抓好用工培训,办好劳务集市,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创新育才引智方式,大力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创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投资4亿多元,完成电力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建成220千伏清漾变、110千伏凤林变及35千伏四都、石门、新月等输变电工程,新建新农村电气化村(镇)85个,力争年内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市。

四、突出扶农惠农,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提升特色产业促富民。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效益化发展的理念,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畜禽养殖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食用菌、蜜蜂、竹木、果蔬、茶叶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资源,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施,形成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产业群、产业带和块状农业经济竞相发展新格局。力争全市食用菌栽培量突破3亿袋,蜂群饲养量稳定在25万箱,建成瓜果蔬菜基地5万亩、无公害精品茶园2万亩。要落实“扶农强龙”政策,抓好“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闯市场、抗风险能力,力争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积极包装推介农业项目,努力引进工商资本和市外大公司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现代装备的投入,吸引外部资本投资优势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全面实行责任农技推广、农资连锁配送等制度,优化农村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上规模、上档次。

培育新型农民促创业。围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着力抓好以低收入农户、下山异地脱贫户、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民创业带头人为重点的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力争全年培训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8000人,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等,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支持农村能人开店办厂,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以“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有序推进”的原则,采取整体搬迁、梯度转移、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稳妥推进下山脱贫工作,重点抓好7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实现新搬迁山区农民2000人以上。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扶贫政策,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拓展增收门路,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市80%以上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人均纯收入高于省定目标。

建设农村设施促提高。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的要求,积极开展中心镇、中心村以及规模调整村规划修编,加大经济强镇、中心镇培育力度,推进集镇建设,整治镇容镇貌,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增强其辐射带动力;扎实抓好特色村创建,重点推进清漾毛氏、和睦彩陶等特色文化村规划建设。完善实施黄衢南高速江郎山、峡口、廿八都互通口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南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全面实施复合型生态公益林,将重点生态公益林每亩补助标准从12元提高到15元,确保完成造林更新1万亩以上,新增3个省级、10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启动实施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建成林区道路200公里。继续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以“两线整治”为重点,连线整片推进村庄整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农民饮用水、千里渠畅、水库除险保安、农村改厕等一批民心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面貌。推行林权登记抵押贷款,完善森林、非农建设用地等农村要素资源市场化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公路、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五、突出品位提升,在打造宜居城市上要有新突破

强化规划引领。要在市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一规两案”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理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着手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市域分区规划、城市亮化总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入城口详规、西山公园总规、城市形象CIS标志标识融入城市家具设计方案,完善老火车站广场绿化提升、老城区历史展示点建设等方案。

推进“三化”提升。力促绿化提升,重点抓好虎山公园主入口、达岭溪、迎宾大道新区段、文教路等绿化项目建设,力争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加大文化融入,做好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须江公园、老东门古城门、周家青广场等文化融入项目的规划建设;启动文化艺术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三塔修缮亮化、西塘古民居维修。着力优化功能,制定出台特色商业街扶持政策,以江滨路特色餐饮街、西山特色休闲街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引导餐饮业、休闲娱乐业提升档次;加快城区菜市场建设,推进农贸城、*街、*等菜市场改造提升;加快实施管道燃气建设、须江游览桥、黄陈岗垃圾填埋场改造以及西山路、凝秀南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同时,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要求,有序推进城北新城的开发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巩固扩大“创优”等成果,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力争通过验收;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前期工作,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编制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加快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积极创建和谐社区;进一步抓好市容市貌整治,继续推行城市“牛皮癣”清洗、绿地管护等市场化运作,筹建城市废品收购集中经营点;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要广泛开展市民道德文化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素质。

六、突出旅游带动,在培育现代服务业上要有新突破

培育提升旅游休闲业。巩固扩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以江郎山“申遗”、黄衢南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创新营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启动实施省旅游经济“十百千”工程,加快实施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完成清漾、和睦等特色文化村项目一期工程,支持江郎山赛马场建设,丰富提升一批“农家乐”,进一步增强景区吸引力。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推行标准化管理,着力提高我市旅游服务业接待能力和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2万人次以上,旅游经济收入超9亿元。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认真组织实施服务业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完善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开展重点商贸企业认定,鼓励引进和发展连锁超市、特许经营、专卖、仓储、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规范提升经营管理,促进商贸流通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南门商业街区、时代广场、滨江高档娱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大南门商业核心圈。以江滨路特色餐饮街建设为突破口,引导餐饮业提升档次,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左邻右舍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启动装饰材料综合市场、浙闽赣物流基地、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全力推进46省道外移、黄衢南高速*互通至*北接线、花峡线花园岗-清漾-江郎山公路等项目建设,争取黄衢南高速*段建成通车,谋划建设*至广丰、*至遂昌高等级公路、*港航道等,发挥交通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提升交通服务发展、引领发展和支撑发展的能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整合提升会展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举办大型经贸旅游文化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业品牌。大力发展社区物业管理、医疗保健、家政等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培育产品设计、科技咨询、项目策划包装、人力资源培训等各类中介服务业,逐步完善城市服务配套功能;扶持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同时,要继续加强房地产业规划和用地调控,强化开发时序计划管理,优化房地产结构,确保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七、突出改善民生,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抓好教育卫生工作。深化省教育强市创建工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增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投入,将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从230元、330元提高到300元、450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投入1亿多元,加快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抓好滨江高中、江外二期、双塔初中、坛石初中、周家青小学、淤头小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深化课程改革,巩固基础教育,做强职业教育,提升幼儿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打响教育品牌。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启动省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监测预警等五大体系,做优做强市级医院,扶持发展民营医院。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第四专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工程。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山区库区农民、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对象的就业工作,以培训和推介为抓手,着力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帮助2000名以上失业人员、500名以上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加大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实施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切实保护用工双方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启动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在财政补贴标准提高一倍的基础上,将人均筹资标准从62元提高到100元,继续为21万农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对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每年补助500元医疗费。大力开展慈善捐赠和救助活动,完善落实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低保边缘户分层分类救助等制度。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市场监管和应急储备,做好低收入群众的动态物价补贴工作。落实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政策,对300户农村困难户实施危房改造救助;完成70套农民工公寓、第五批100套廉租房建设。

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融入“一规两案”,以古道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打造“清漾毛氏”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举办欢度元宵、首届工人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快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组织3000场电影、100场戏、2万册图书到农村,为60个村配送文体活动器材。完成广电中心搬迁、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村村通”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企业羽毛球赛、首届工人运动会。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加大计划外生育防控、社会抚养费征收、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实行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扬全国双拥模范城优良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为抓手,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关心残疾人事业。

着力加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启动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推进科技强警建设,完善防控网络,加大对涉黑涉恶、黄赌毒、非法传销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防范和打击等组织破坏活动,整治治安复杂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事故安全隐患整治,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确保监管责任、排查整改、应急处置三到位。完善落实各项维稳机制,加强联合接待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认真做好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多员合一”省级试点。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稳妥推进村规模调整后续工作,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落实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行经费、村主职干部最低报酬保障、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障、综治人员工资报酬等补助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创新创业;深入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面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八、突出自身建设,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要有新突破

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要创新思维,顺应市场经济、法制经济的要求,更多地用社会化、市场化思路,创新管理,发展事业。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各项行政决策制度,整合行政审批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做到“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竭力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商务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佳”的城市。要创新方法,更多地运用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手段,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

要在为民上下功夫。要加快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和收入水平。要强化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求实效。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及群众来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在务实上下功夫。要转变作风,注重调查研究,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突出重点,抓好工业提升、项目招商、新农村建设、矛盾调处等有利于发展和稳定的工作。要落实责任,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逐项抓好落实。要提高效率,加强绩效评估,做到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行必有果,取信于民。要加强督查,对全年和阶段性的重点工作,重要会议决定事项及领导交办任务的落实情况,加大督查通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

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2011年迎新春老干部团拜会,共谋发展,共话未来。首先,向各位老领导、老干部以及全县广大退休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并致以新年良好的祝福,祝各位老领导、老干部健康长寿,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2010年全县工作情况和2011年思路和打算。

一、2010年工作情况

2010年,是我县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和最有收获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全面引深“一三三”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牢牢把握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完成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11%;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065亿元,增长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6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亿元,增长26.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1566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亿元,增长15%。

(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着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将2010年作为制定规划年,以“十二五规划”为龙头,以县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两翼,实行“三规联动”,指导带动其它多项专项规划,科学描绘未来发展蓝图。“十二五”规划方面,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确立了30个研究课题,目前,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其他专项规划方面,《全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修编、《太行板山总体规划》、《太行龙湖A区生态园总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蟠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和《镁工业生态示范园区规划》已完成;《县城规划控制性详规》、《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专项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正在组织评审。

二是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以《蟠洪工业园区产业规划》为指导,出台了《蟠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实施方案》;《蟠洪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属镁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和信电力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意见、园区地形地貌、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等基本情况已上报,正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二期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投资580万元的蟠洪工业园区大桥主体完工,园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三是传统支柱产业巩固提高。煤炭产业,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圆满完成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煤炭产能达到1100万吨/年。东庄、新村两个90万吨矿井续建项目全部完工,今年上半年可达产达效。电力产业,和信电厂二期2×600MW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完成,《土地勘界及预审》取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报请国土资源部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稿编制完成,将积极争取尽快报批立项。与山西汇功昌靖水泥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引进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日产3000吨水泥熟料及配套建设6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总投资3.28亿元,今年5月份可投产运行。焦炭产业,泰昌焦化公司二期30万吨焦炉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已投入试生产;祥辉华远公司100万吨焦炉及化产技术扩建项目和万吨金属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通过省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技术评估;万吨金属钙项目环评经环保部门初审通过,土地租赁、水资源,双回线路架设等前期工作完成。金属镁产业,五矿盛盈合轻金属3万吨镁合金及100万件压铸件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设备已订购,前半年可投入生产;山西融聚远镁业公司一期2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项目总投资2.48亿元,其中一期1万吨金属镁及5000吨镁合金项目前半年投入试生产;泰昌焦化有限公司3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项目一期年产6000吨金属镁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完成投资4850万元,已投入试生产。

四是新型产业项目招商取得突破。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以开放引进为动力,先后引进香港新恒基集团文化旅游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中国“两弹一星”国际基金会“两弹一星”国防教育园项目、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文水锦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3000万只/年肉鸡养殖、屠宰及饲料加工项目、山西鑫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加工基地项目、香港新恒基干细胞生物组织工程项目,与国际能源集团公司七大板块项目初步达成意向,与珠海查理科技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和深圳东江环保垃圾发电有限公司分别就秸杆植物综合利用项目、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与中煤保险公司达成建设中煤保险呼救中心及金融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与山东临沂初步达成建设“•临沂商城”的合作协议。

五是节能减排收效明显。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2010年,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01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065万吨,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减排任务,顺利通过国务院核查组验收。积极开发和利用甲醇燃料、煤层气、天然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引进香港新恒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科技文化产业园区,联合开展集中攻关,发展和创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

六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三项行动”,引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年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2起,死亡12人,与去年同期减少2起3人,分别下降5.9%、20%,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稳步好转的良好态势。

(三)以八路军文化旅游业为引领,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八路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深度挖掘革命老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八路军文化,把八路军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县转型发展的引擎,启动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纪念园、《太行山》大型实景剧等一批支撑项目,带动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展。截至目前,八路军文化园(一期)、八路军游击战纪念园(一期)主体全面完工,今年八月份可全面开放;《太行山》实景演出正在进行舞台基础施工,今年八月份即可上演。在全省首家引进中国港中旅集团和深圳华侨城集团两个中国“旗舰型”旅游管理团队,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1.2亿元的太行大酒店主体完成,今年可投入使用。综合办公大楼、煤运大厦、交警征费大楼、二十轨制高中、汽车站、游泳馆、涅河大桥等一批基础性民生工程顺利竣工投用,南泊湾商务大厦、县医院综合楼、寄宿制初中等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三是现代物流等各类服务业蓬勃发展。总投资5900万元的红星杨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完成。引进临沂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与临沂商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新型流通形式和营销方式带动我县传统物流产业升级。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改造农家便民店300个。深入推进“家电、汽摩下乡”活动,销售收入突破3239万元,发放补贴421万元。

(四)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目标,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以谷子为主的小杂粮面积达到11万亩;以“三个十”工程为抓手,特色农业产业化迈出坚实步伐。石北设施农业园区、故城万亩蔬菜园、监漳立体瓜菜园区等十大产业化园区稳步发展,区域发展特色更加明显。完成农业调产面积17万亩,发展反季节蔬菜5000亩,旱地西红柿5000亩,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400个,种植中药材3万亩,新植核桃2万亩、梅杏1.1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93个,牛存栏4.8万头,猪存栏3.3万头,牧养鸡存栏104万只。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县财政出资700万元对十大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龙头带动辐射作用明显增强。大山禽业百万牧养鸡及绿色循环综合利用项目、老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小杂粮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汇丰农产品开发公司万吨果汁生产线扩建项目共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带动分社农户超过3万户。通过多方努力,与山东六和集团•文水锦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3000万只肉鸡屠宰深加工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引进了新动力。

三是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造林49730亩,其中通道绿化248公里,村庄绿化297个,义务植树37万株,特别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县城南山绿化工程,为建设山水园林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四是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全县92个新农村重点村完成总体规划,150个新农村完成“四改四化”和“六个一”工程,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较大提高,民生问题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五是扶贫开发工作收效明显。完成155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涉及群众7万人;投资3000万元,新建续建58个移民点,涉及15个乡镇,129个自然村。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推荐就业200余人。革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项目成效显著,今年共发展核桃经济林2万亩,惠及3个乡镇、76个行政村、2万余农户。

(五)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今年,全县确定了115项重点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达12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亿元。启动了八路军风情一条街、太长线县城过境段改线、涅河县城段综合整治、马牧河治理北延伸、县城垃圾处理场二期等工程。完成了县城新区大桥工程,县城发展空间进一步拉大,品位进一步提升。投资2600万元完成通达(通畅)工程34个村,新增通车里程86.6公里;启动了太长线过境段改造工程,目前完成投资1710万元;投资185万元改造榆洪线10公里;投资1220万元完成5条乡级公路连接线工程,新增通车里程34.5公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投资1亿元对全县150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加固改造,投资1.4亿元的二十轨制高中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00万元新建职中学生宿舍楼两幢,投资680万元新建了职中实训楼工程。新办幼儿园10所,全县幼儿园达到25所。同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新招聘134名特岗教师充实到了教育一线。

二是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新建故县、涌泉两个乡镇文化站,实现一个乡镇一个文化站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新建农民书屋226个,137个贫困村的51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免费看137场戏、4488场电影,拥有20.4万册图书的目标。先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0余项,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全县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参合农民163785人,参合率达到96.88%。扎实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造,监漳、故城两所中心卫生所主体全部完工。启动了县医院综合门诊楼改造项目,人民群众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63人。新建、改建9所乡镇敬老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阳光小区东延伸工程已投入使用,太行西街、东沟、兴隆、外贸等保障性住宅小区主体完工,完成投资1.12亿元。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为优抚对象解决医疗费240元;发放低保、五保、医疗救助金7185.6万元,临时救助1.5万人,发放救助金60余万元。

五是创业就业成效显著。有效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残疾人培训、再就业保障等资金和政策。对全县小煤矿、小工厂职工进行了岗前培训2600人,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0人,开发就业岗位780个,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

六是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全覆盖,总投资1亿元,现已全部完工;54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村于2009年全部完成;10个村、47.8公里通村公路全覆盖任务全面完成并全部通车;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已全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共解决68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19315口人饮水安全。

在如此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们依然能够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是全县上下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各位老同志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们向为全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老干部、老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在“一三三”战略取得全面性胜利谋求新突破之年。在1月4日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县委提出了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建设”为引领(建设全国镁合金终端产品制造中心区,建设全国最大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周边地区的服务性中心),“五项措施”作保障(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产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承载,以创新为路径),深入实施“一三三”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老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再造一个新。

围绕这一思路,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全面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使循环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四大煤业集团7个120万吨矿井技改;加快和信发电有限公司二期2×1000MW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祥辉和泰昌两个焦化企业200万吨产能项目,实施“主化副焦”战略,鼓励焦化企业发展核心转向化工产品领域。要培育壮大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以五矿盛盈合为龙头,重点建设焦炉煤气、煤层气综合利用冶炼镁项目、高品质镁合金及其坯料项目、镁合金挤压、压铸项目、镁合金板材轧制项目、新型镁合金锻压、锻轧项目,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打造国内知名的镁合金终端产品制造中心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抓住替代能源汽车和煤化工等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重点推进五矿盛盈合500万件压铸件、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公司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山西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开发利用天然气、煤层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积极向高科技产业进军,加强与香港新恒基集团合作,推进干细胞组织工程项目早日落地。

二是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关键,夯实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基础,以《全县农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出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规划,在稳定绿色谷子、小杂粮等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制定核桃、旱地西红柿、梅杏、牧养鸡等专项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规模化。坚持旅游为体、文化为魂,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筹建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方面,突出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围绕八路军文化这个主题,以规划为引领,打造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重点实施“两园一剧”项目,今年八月份全部竣工并试运营,努力打造全国唯一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要抓住创意这个核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内生动力。旅游产业方面,坚持大服务引领,加强与中国港中旅、深圳华侨城等“旗舰型”集团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管理,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服务层次,力争有更多的景点景区进入国家4A、5A级行列。加强同省内各城市资源整合,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现代物流业方面,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以红星杨物流中心为龙头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强与山东临沂商会战略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投资落户,开工建设临沂商城,大力发展现代新型物流主体,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打造周边地区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全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形成“一体两翼”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要把城乡生态化贯穿于城镇化建设始终,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下功夫,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的成果,以创建省级宜居县城为抓手,以建设绿化、气化、净化、健康为目标,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园林绿化工程、“蓝天碧水”工程,加快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东部工业乡镇污水处理场建设和以煤层气、天然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工程。

五是坚持民生为先,切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针对教育、医疗、保障、住房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逐步加以解决。要继续实施“五大惠民工程”,全面提高“五个全覆盖”水平。要加快教育资源配置和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覆盖和免费进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