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务;营销稽查;监控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SG186营销系统也在各个电力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公司的电费管理、线损管理、电价执行和售电量统计等均实现了完全的信息化,另一方面,SG186营销系统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营销数据的全面稽查和管理,以现实的营销业务为基础,找到更加准确的工作切入点,避免数据稽查和分析工作存在的不便[1]。电力营销工作具有客户接触多、时效性高、流程复杂、作业分散、业务量大以及点多面广等基本特征,因而极易受到工作态度、政策理解和业务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各项标准与政策常常落实不到位。SG186营销系统正是针对电力营销稽查监控工作而建立起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有助于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信息化和集中化发展[2]。

1.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SG186营销系统在我国电力公司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电力公司在电费管理、线损管理、电价执行以及售电量等营销业务方面,基本上达成的全面信息化的目标。电力营销业务同时具有与客户接触多、时效性高、流程复杂、作业分散、业务量大、点多面广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因为信息化的电力营销业务系统在综合分析、横向集成和数据深度挖掘等方面仍有欠缺,无法实现集中式、实时化、全过程的客户服务和营销业务稽查监控,因而营销稽查监控资源较为分散,监控体系仍不健全。

2.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

电力营销业务中营销稽查监控技术应用的是B/S式结构设计,以网省公司一级为系统的部署基础,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一体化的营销稽查监控,再将调度“SCADA”系统、“SG186”生产管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动车充电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SG186”营销系统等利用“ESB”企业服务总线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营销稽查监控的再控、能控、可控,以及营销相关信息业务系统的实时数据共享。

3.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功能模块

3.1 运营动态监控

运营动态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动态地获取营销运营数据信息,并对信息所展现出的功能进行实时监控,其监控项目涉及省级电力公司的对外展示、客户服务、稽查动态、智能用电、经营指标、市场发展、电力供需和基本营销情况等几大模块,利用多维图表对营销业务总体运行状态进行全面展示。营销管理者在对整体营销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控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营销策略,从而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在国家产业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对供用电市场情况进行整体把握。

3.2 营销业务监控

第一,分析与查询功能。对客户档案资料、市场管理、电能信息采集、计量点管理、资产管理、95598 业务处理、用电检查管理、账务管理、电费收缴、核算管理、抄表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变更用电以及新装增容等相关电力专题调研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查询。全面收集和分析电力市场、资产设备、计量采集、客户服务、电费回收、销售收入、电价、电量、合同管理以及客户发展情况等相关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属性,并与稽查和监控异常信息相结合 。

第二,数据质量稽查与监控。通过统计和校对电力营销年度业务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向问题库提交存在矛盾与缺失的数据档案,并进行稽查。对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资产类数据准确程度、用电客户类数据准确程度、资产类数据完整程度以及电力用户类数据完整程度等资料进行强化稽查,同时,对计费计量不准、稽查报表错误以及客户档案数据质量过低等对电力营销业务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稽查和监控。

第三,工作质量稽查与监控。通过全面监控报表管理监控、档案信息管理、市场管理、电能信息采集、计量体系管理、计量点管理、资产管理、95598 业务处理、用电检查管理、电费账务和收缴、核算管理、抄表管理、供电合同管理、变更用电、新装增容等电力营销业务相关工作质量,对电力营销业务过程中存在的违反规定现象进行全面核查,从而降低营销业务异常现象发生率 。

4.营销稽查监控技术应用效果

4.1 全面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电力营销业务稽查监控系统,能够以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基础,全面监控服务标准执行情况、服务渠道运转效率、服务时限以及对供电质量等相关指标,这一系统的955598省级故障抢修成功率能够达到 100%,且其业扩回访率能够达到100%。经过“十分钟缴费圈”概念的打造,电力营销业务稽查监控系统还能够提供非现金缴费比例监控等业务,从而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

4. 2 高效全面的电力营销稽查系统

一般情况下,对电力营销业务的延伸问题和主题进行核查,需要1至3d左右的时间,且要经过现场核查、基础数据核对与人工统计分析等几个环节,但是,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仅仅需要约30min的时间即可完成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这就大大减少了电力核查人员的工作量,使其避免陷入庞大的数据之中,从而保证了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有序、高效、顺利开展。

4.3 稽查监控分析准确客观

随着客户服务、用电检查、计量管理、抄核收管理、电价电费与业扩报装等SG186营销业务系统监控项目的增加,这一系统能够实现以异常阀值为基础,准确提取异常的服务方式、电费结算、计量方式、运行负荷、客户基本信息等方面信息,在稽查监控者准确全面甄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定位问题的具体发生位置,且异常记录的系统提取准确率能够达到87%左右,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工作时间。

参考文献: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输电网

一、中国智电网建设背景

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电力工业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网负荷变化剧烈、不同区域负荷分布不平衡。此外,电网架构依旧非常薄弱,急需进行坚固与补强。

由于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以及经济发展均很不均衡,因此,必须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发展大跨度、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加强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形成统一调度运行的统一或联合电网。智能电网作为整个电网发展过程所衍生出来的高级产物,必将引起一场新的电力工业的改革,这场改革将会涉及到电力行业的各层各面,也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中国智能电网的五大内涵

(一)坚强可靠。坚强、灵活的电网结构是以后智能电网的基础[1]。坚强可靠是指在极端的故障及其干扰事件发生时,电网依旧能保持着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以此来保证供电能力。

(二)经济高效。在我国火力发电中只有1/3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由于输电网络设备等的结构,还有8%的电能在输电过程之中损失。因此,引入智能电网可以提高我们的资源使用率、电网设备的利用率、输电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降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修成本以及建造成本,从而实现了经济高效的主要目标。

(三)清洁环保。清洁型能源产业,尤其是以太阳能及风能所带动的产业在全球崛起。但是清洁能源的间歇性以及不稳定性所引起的功率来回波动对电网的坚强可靠性提出巨大挑战,智能型电网的建设使得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得到了有力保障,从而实现了电网建设清洁环保的目标。

(四)友好互动。友好互动的智能电网是指电源与负荷方都主动与电网进行协调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促使电力用户发挥更加积极有力的作用,达到电力运行高效化、社会效益增强、环境保护实现等多方面的成效。

(五)透明开放。透明开放是指保障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兴的清洁能源能够合理的接入,集成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新兴分布式发电、保安电源等多种类型的电源,实现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运行,从而达到满足电力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的目标。透明开放的智能化接管控制平台将实现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开发及高效利用。

三、中国智能电网技术特征

智能电网在技术层面上包含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互动化这四项基本特征。

(一)信息化

电力系统信息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力系统和通信的传输方式主要以光纤、数字微波为主,电缆、卫星、电力载波等各种方式一同存在。第二,电力企业同时也开展信息化管理。第三,国家电网公司从“十一五”规划期间便开始实施GS186信息化工程,并已取得一定的优异成绩。

(二)数字化

我国卢强院士指出,数字化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安全、管理、运行等信息的传递、获取和使用的数字化。而智能化阶段的基本目标则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全局性决策以及智能决策的自动分解、执行[3]。现在电力系统的离线仿真软件都是机电暂态分离与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主要步骤还是依靠数模混合仿真统。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仿真必然朝着整个过程实时全数字的方向发展[4]。

(三)自动化

传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按照领域可划分为调度自动化、厂站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DA)。新一代的系统自动化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Internet技术、Java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安全防护技术、中间件技术、多技术、厂站自动化技术、电力市场运营技术等为基础,实现了最新的突破[5]。智能配电网具有新技术内容多、与传统电网区别大的特点,对于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体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互动化

智能电网中的互动化包含两层含义:发电与电网之间的互动以及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的参与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必然趋势。发电侧开放和用户侧开放,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用户侧同时拥有可并网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可以根据实时电价信息,积极地参与到电力平衡的供需中。但目前我国用户侧还停留在大用户直购电的试点阶段。

四、智能电网建设中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技术特性,本文拟首先从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这四方面对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智能输电网及智能配电网这两方面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一)智能电网建设中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

1.在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缺少统一的标准体系,存在重复建设;信息孤岛众多,信息集成度低,无法互相合作发挥整合效益;生产控制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相互分离;在信息化飞速的建设过程中,过多地投入到了自动控制设备、数据信息的收集共享,主要忽视了对信息的整理和挖掘。

2.在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如下问题:厂站侧的数字化进程在调度侧之后;调度侧的高级应用系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和先进,但是厂站侧大多停留在数据采集、传输阶段,当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仍然处于示范阶段,离实际的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调度侧的高级应用系统缺少统一和集成的标准,对某些元件的数学模型还得有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3.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调度侧各种控制系统或辅助决策系统,种类多,缺少集成和统一标准。另外,调度侧仍需要人工手动参与才能实现闭环控制这样的举措,除了这些还缺少智能专家系统支持。厂站端的自动控制装置依然以PID控制为主,在一些场合下PID并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对自动化的要求。

4.在电力系统互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发电商竞价上网的过程中,“三公”(公正、公开、公平)原则的力度远远不够,其主要原因是电力市场透明度不够,这样不能够真正实现发电与电网的互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飞速增长。但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相关研究(如对系统影响、并网技术规范等)相对较晚一些。用户侧软件配置和硬件装置还不具备与各个电网智能互动化的条件。

(二)智能输电网建设存在问题

世界各国在建设智能电网时需要首先处理的问题都不同,但是总体来讲电力系统的统一配置是否能够保证解决智能电网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大约一下几点实际问题:智能化设备和设备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和智能化系统、新材料、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能质量、远距离输电、多端直流输电和柔性输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输电线路防雷、防污秽等。信息安全已逐渐成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性运行和可靠供电的重要基础,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重要部分。

(三)智能配电网建设存在问题

智能配电网是将通信技术和高级配电技术互相结合,计算机技术与测控技术相结合为现为用户提供优质终端服务的系统。智能配电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配电系统自动化涉及专业多、覆盖面大,系统接入设备型号多样化,通道形式多样,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尚未统一。

五、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网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智能网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外国智能电网建设经验,更需要结合我国发展背景及其国情所需;不仅需要电力行业的相互配合,更需要 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在遵循国家电网公司既定政策的基础上,要统筹全局,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协调优化。对重点技术难关加大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建设,实现输电网、配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迎接来自环境、市场、用户、新兴技术等方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汤涌.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17):66-70.

[2]卢强.数字电力系统(DPS)[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 24(9):1-4.

[3]张弥,吴国青,吴小辰.“数字南方电网”构想[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3):94-98.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DES、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中图分类号:TM61;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41-01

引言

分布式电源作为大电源的重要补充,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将成为我国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布式电源是促进风电、太阳能等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能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布式电源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电源的重要补充,与大电源、大电网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分布式能源系统并不是简单地采用传统的发电技术,而是建立在自动控制系统、先进的材料技术、灵活的制造工艺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低污染排放,灵活方便,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新型能源生产系统。

分布式电源的概念

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EnergySystem,简称DES)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之上,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设施。它通过在需求现场根据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实现温度对口供应能源,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能的最大化。

分布式能源是以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最优化来确定机组配置和容量规模的系统,它追求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组合配置,可以满足用户多种能源需求,能够对资源配置进行供需优化整合。分布式能源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化、网络化控制和远程遥控技术,可实现现场无人职守。同时,它也依靠于能源服务公司体系的社会化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专业化运作,以保障各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界定标准,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1) 直接向用户供电,电流一般不穿越上一级变压器。这是分布式电源的最本质特征,适应分散式能源资源的就近利用,实现电能就地消纳。

(2) 装机规模小,一般为10MW及以下。但从实际并网情况来看,接入66kV电压等级的大容量分布式电源所占比例很少。

(3) 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网。

(4) 发电类型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高能效天然气多联供

组成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电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效地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成热和电;

(2) 现场端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3) 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分布式电源的分类

分布式发电技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智能发电,燃料电池等。

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阵列吸收的能量先经过全桥逆变和电感滤波,再由升压变压器隔离,升压后再并入电网运行。从其电路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光伏系统一般需要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当系统发生发生短路时,由于逆变器的自身特性,其不可能承受电网短路电流,将会迅速关断(但是当其所带负荷小于额定负荷时,逆变器将会向系统短时输入一定的电流,其值等于额定电流和运行电流之差)。这样光伏系统相当于脱离电网,使系统恢复到无DG的状态。

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主要是通过原动机(风力机)捕获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后并网运行。风力发电机一般分为鼠笼式异步发电机、转差可调的饶线式异步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低速同步发电机等。按其并网方式将其分为二类:直接并网(鼠笼式异步发电机);通过逆变器并网(双馈异步发电机等)。同太阳能发电相似,通过逆变器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由于逆变器的自身特性,其不可能承受电网短路电流。所以,通过逆变器并网的风机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将会迅速关断,使系统恢复到无DG的状态;对于直接并网的风机,其接入位置的不同以及容量的不同对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富含氢的燃料(如天然气,甲醇)与空气的氧气结合生成水,氢氧离子的定向移动在外电路形成电流,类似电解水的逆过程。它并不燃烧电池,而是通过化学的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般而言,燃料电池和太阳能发电的并网方式相似,都是通过逆变器并网的。虽然分布式发电技术种类多样,但是通过其并网方式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二类,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并网和直接并网。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这二类DG都会对系统电压形态、有功及无功潮流等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我们就需要区别对待:直接并网的DG由其容量和位置的不同,提供不同的短路电流;通过电流型逆变器并网的DG由于电子元件的自身特性,其迅速关断,相当于脱离系统,不会对系统故障产生影响。但通过电压型逆变器并网的DG将会向系统输送无功功率,虽然这对故障时支持系统电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他可能会影响到功率方向保护,从而产生误动。

结束语

如果说电力市场化是电力行业的重大改革,那么分布式电源可认为是电力行业的重大技术改革,两者共同作用将使未来世界的电力行业呈现全新的面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分布式电源也可为一些用户提供一种"自立"的选择,使其更能适应易变的电力市场。此外,由于分布式电源设施的安装周期短,不需要现存的基础设施,而且与大型的中央电站及发电设施相比总投资较少,因此在电力竞争性市场建立后分布式电源的作用将会日益明显和重要,从而可与现有电力系统结合形成一个高效、灵活的电力系统,提高整个社会的能源利用率,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电力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4)61-66,70.

[2] 梁有伟,胡志坚,陈允平,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电网技术,2003,Vol. 27 No. 12:71-75,88.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质量管理,;社会效益;有效策略

开拓电力市场,抓好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突出管理效益,这对供电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电力生产、流通和消费(包括输送、销售、分配和使用)紧密相连,在瞬间完成,这一基本特征反映了电力工业的客观规律,也决定了新形势下供电公司的营销思想、策略、组织和措施有别于其他商品,电力系统营销管理中先进的理念、细化的管理、明确的目标,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对电力营销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电力系统营销问题分析分析当前供电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所面临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电网建设依然滞后,电力产品质量不过硬。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城市电网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按照国际惯例,电网建设应遵循“适当超前”的原则,而事实上,电网建设无论在宏观的投入,还是微观的布局上,都存在与经济建设脱节的情况,从而在用户端出现电压不稳、可靠性低的普遍质量问题,使电力无法畅通无阻地输送到任何一个有电力需求的地方,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

(二)电力价格不足以反映市场需求。电力作为一项公用性行业,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其价格一直由国家控制,这是必需和必要的,但当前电力价格制定不适应市场需求也是不争事实。不以满足市场客户需求去定价格种类,而是沿袭计划体制下的价格分类,分类原则又不是很清晰。同时,价格管制太死,企业不能随市场需求调整价格。虽当前这种体制有所松动,但尚处于萌芽状态,而且其变动基本处于电一煤博弈的被动阶段,供电企业并未从中受到任何利益。

(三)停留于以设备为中心的事物管理,忽视人的主体地位。供电企业是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围绕设备实行标准化、规范化,这种管理体制强调生产为主导,忽视消费的差异性。但事实上,现代化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电力作为商品,面对的市场千差万别,营销要适应这种需求,必须重视人的存在,强调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四)尚未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体系。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关系国计民生。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内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而比较忽视市场营销及配套服务。目前,我们电力部门仍没有专门从事营销的专业人员,没有完善的营销体系,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营销知识结构。所以说,供电企业关注和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及策划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二、电力系统营销管理对策供电企业在市场搏击中不能只等待用电市场的自然延伸,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并促进电力市场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并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一)环保能源的宣传推广。电能的优势是清洁、高效、快捷,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特别是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通过宣传,使人们认识电能是公认的最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大量煤炭直接燃烧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它被替代已是必然趋势。根据电力营销环保能源的总体策略定位,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在宣传和推广的基础上树立环保能源的品牌,并成为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依据现行的能源政策,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

(二)优质可靠的产品保障。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电力商品质量包括电源和电网两个方面。从电源而言,应对老化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降低发电成本;调整电源结构,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以大代小举措,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保障电力商品供应;加强电源企业的科学管理,降低电源企业的上网电价。从电网而言,应大力加强主干电网的建设与改造,降低供电损耗;加快城乡电网改造,降低线损等,提高输电效果,减轻用户负担;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优化调度,合理分配电网流量流向,降低网损,实行计算机远程抄表。通过这些措施,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高效的产品保障,是较为重要的实施内容。

(三)加强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工作。加强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工作,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客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四)逐步扩张的销售策略电力销售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降低电价,最终有利于用户,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必定会逐步放开电力销售市场,打破现有的专营体制,抓住机遇,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实行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一是营销地域的扩张;二是能源市场的扩张,通过完善地区的电网架构建设,主动出击,以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搞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工作,扩大电力营销市场。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自然垄断的供电企业也逐步引入了竞争机制,已从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同时也由生产管理向营销管理转变。电力营销处在市场的最前沿,肩负着在服务中追求效益的重任,要想营造出一个有潜力、有实力的电力市场,就应当了解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现状,端正思想定位,探讨措施对策,创新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新营销观念,依靠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赢得客户,占领市场,不断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带动和刺激电力消费的增长,形成独具特色的电力系统营销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推进,提高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 吴健安等.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Abstract:how to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rporate culture, staff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improve corporate culture,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enterpris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orporate culture can enhance the internal cohesion and solidarity, external to image and expanding the influence is on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作者简介:佟伟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助教;解敬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一、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电力企业除了和其他生产行业有生产、运输、销售的环节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它集生产、销售、运输于一体,从生产电能到送达用户是以光的速度进行的,电能生产出来不能储存,必须马上输出,可以说是生产与销售同时完成的。由于电能的特殊性,不能大量储存,只能随用随发,所以发电、供电、用电必须保持平衡,保障供电的质量,因此需要电力设备必须有足够的备用容量,电力生产必须安全有效。

电力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决定了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电力企业文化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行业宗旨,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的根本方针。

一是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它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完善和发展最好传统的价值理念。

二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心。电力人员职业道德特别强调职业生活的高度组织纪律性,要以高度自觉又不盲从的态度执行命令和听从指挥。这是电力生产系统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电业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铁的组织纪律。

三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电力企业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高,需要连续生产作业,需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团结互助、奋力拼搏是电力生产的要求,也是电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但同时也兼顾到质量、效益和市场。质量是与安全理念有紧密联系的,也是电力企业传统理念之一。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电力企业为了适应时代要求,迎接市场挑战,就必须加快建设并成为学习创新型组织,适时改革其落后、僵化的管理方法,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并结合电力行业自身的特点、习惯、传统,构建电力行业企业文化。这不但是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电力企业文化也必然由松散、肤浅、简单企业文化升华为系统性、深层次、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中国电力走在世界电力行业前列。外部大环境要求我们尽快构筑电力企业文化体系,企业自身发展也必然要求尽快建设电力企业文化体系。

三、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国有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日益凸显,大部分国有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特别是与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品牌形象,员工的价值观等“软件”方面,即企业文化上的差距。国有企业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企业的“软件”――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创建学习型文化

学习型文化是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实行企业文化再造的重要组织保证。它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再造获得成功。

(三)培育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第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第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第三,团队的价值观。第四,管理的价值观。第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第六,电力文化的价值观。

(四)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文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搭建员工发展平台,提供员工发展机会,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达到员工价值体现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五)根据行业特点,建立客户至上的优质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文化

优质服务是占领市场的根本保证,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电力企业履行管电职能,习惯于把客户作为管理对象来对待,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真正把用户作为客户对待,作为"上帝"对待,围绕客户需求开展用电优质服务,全体员工要充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

(六) 务求实效,促进发展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真务实,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避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改革的深化紧密结合,按照系统、科学、实用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今后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