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境分析

生态环境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环境分析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第1篇

>>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大学生创业的生态环境探析 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的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瓶颈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方向的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综述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 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创业环境关系比较研究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分析 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分析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5-04/2015-6-10.

[2]周作守.创新人才培养的话语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4):1-6.

[3]兰建平,苗文斌.着力扶持创新型创业发展――从创新型创业的内涵与特征谈起[J].浙江经济,2007(10):26-27.

[4]张建钢.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浅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2-54.

[5]黄葳,贾汇亮.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与建设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56-60.

[6]李勇.建设高水平研究性大学 提高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58-60.

[7]杨文斌.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76-81.

[8]刘灿,毛洪涛.架构实践性教学体系 打造创新性财经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32-34.

[9]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1-5.

[10]钟巍,温金海.杭州:以创业促就业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J].中国人才,2010(4):19-20.

[11]周建新.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0(5):270-271.

[12]丁晓娟.传媒视野中大学生创业明星的教育示范作用[J].新闻战线,2015(3):181-182.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第2篇

构成要素

节目能否生存,首先取决于这类节目是否有需求,即它有无相应的媒体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受内部的、社会的和受众的多种环境要素制约。

内部生态环境。目前广播的信息化程度日渐加强,各个频率每逢整点的信息播报成为节目的骨架。这种信息高密度的传播,使广播在信息爆炸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这种功能也使广播存在着严重的“生态位”(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有的位置)重叠。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新闻媒体必须进行定位创新和内容创新,并利用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实现生态位分化。如果说信息量的快速、海量传播延展了广播的长度,那么,针对重要信息的详尽解读和多角度评论则开掘了广播的深度,彰显了独家思考的媒介个性。由此,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开始推出一系列的深度新闻专题节目,高端访谈节目应运而生。高端访谈节目不仅让听众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更为重要的是,传递出一种判断和思考,有观点的产生,有思想的碰撞,更有媒体的视角和关注。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思考视角、采用对话的方式和选取人们关注的新闻作为题材,因而比一般新闻报道具有更多的外延和内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

社会环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阶层的受众在不断地扩大,对大众媒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的直播形态凸现广播的贴近性、互动性,真正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广播节目内容开始更加注重生活化、娱乐化,这和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受众群形成严重错位,知识阶层的受众希望听到来自学者、专家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解读。另外,在经济转型期,中产阶级、知识阶层表达观点、发出声音的愿望愈来愈强烈,政府也给予他们更为宽松的展示平台。经济领域中话语权的开放甚为明显,高端访谈节目给专家、学者们畅谈自己对某些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判断搭建了平台。

受众环境。广播媒介受众影响力的高端拓展,是高端访谈节目传播的驱动力。凤凰卫视的受众定位是“影响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广播同样需要这样的受众群体。这个群体不是远离普通百姓,而是对普通听众有所帮助,甚至在媒体的影响下有更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行的人,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人。广播在迎合受众需求的同时,还要引导、提升受众,这样才会彰显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改善举措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播在移动人群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广播伴随收听的功能,使受众养成了可以不专心听广播的习惯。目前高端访谈节目对大众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强,收听率不是很高,节目受众的定位和媒介实际受众生态环境的错位较大。面对生态环境的失衡风险性,广播高端访谈节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科学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这类节目应放在广播的早、中、晚黄金时间播出,或者在晚上10点以后播出,这是一个高端受众能静心思考的时间。如果节目错过了以上时间的选择,放在任何一个时段都会是事倍功半。

强化节目的人际传播功能。高端访谈节目除了节目内容外,节目的参与性也很重要。主持人访谈的问题很多时候体现的是主持人的关注点,并不完全代表受众。如果节目访谈的内容对于受众来说没有兴奋点、没有吸引点,那么主持人和嘉宾谈得再热闹,其效果也是归于零。做这类节目需要开通短信甚至热线电话,给受众向嘉宾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这种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形式会强化节目的有效传递。

注意节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高端访谈节目如果经常访谈同一个专家、学者,容易出现观点单一、偏颇的问题。例如对某个经济现象的背景分析、未来判断、措施建议等,专家、学者的声音应该多种多样,没有正确与否。如果节目就某一问题只和一位学者侃侃而谈,对于内行人来说,会觉得观点不客观,对于外行人来说会起到误导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到节目的客观、公正性很重要。可以采用观点不同的两位嘉宾博弈的形式和除了访谈之外的各家观点集结播出的内容融合。

节目要传递媒介的思考。选择何种新闻作为高端访谈节目的内容体现着媒介的关注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决定着媒介的思考方向,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展示着媒介的思想。深度思考要追求独家性,要在独家性上下工夫。虽然可能没有最后的结论,但是媒介关注的方向很重要,它会引起受众格外的关注。

主持人要有对弈的能力。高端访谈节目表面上看起来听的是被访谈者的观点和解读,但节目亮点在于主持人的精彩提问。这种提问不仅仅是事前的精心准备,更重要的是现场的灵活掌控。主持人通过追问、反问、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受众觉得很过瘾,虽然有时候他们未必对节目内容感兴趣,但会被主持人紧追不舍、环环相扣的提问吸引,会被主持人与嘉宾谈笑风生的节目氛围感染,这不失为节目重要的一个吸引点。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第3篇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沿甘肃省穿流而过,途经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和白银市,不仅滋润了三地市干涸的土地,为生活在这三地市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生活、工业、农业水源,而且也为三地市的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该地市的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环境承载力是对某地的环境做出科学的评估。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环境承载力对发展黄河沿岸三地市的生态旅游意义重大。通过研究生态承载力,可以为三地市的生态旅游决策做出指导性帮助。

1生态旅游的科学含义生态旅游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洲人提出的。1980年,美国学者豪金斯在其编著的论文集《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中收录了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题为《由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的论文。该文率先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主张将旅游者与风景、生活方式、氛围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并不破坏它们。生态旅游具有保护性,保护较好的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前提;生态旅游的对象是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旅游,可使人接受生态教育,获得生态知识,优化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具有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趋势。据此,可将生态旅游的含义概括为:为缓解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们到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欣赏生态景观,感受生态氛围,增强生态意识,促进环保行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

2承载力的起源、演化和发展承载力(CarryingCapacity)原为物理力学的一个物理量概念,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环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具有力的量纲,可以通过野外的或室内的力学试验得到具体数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力学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当人们区域经济发展时,普遍借用了这一概念,用来描述区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最大承受能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承载力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早在1921年,帕克(Park)和伯吉斯(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某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区内的人口承载力。在群落生态中,其含义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对多种生物的研究表明,种群开始形成时期增长缓慢,在环境条件较好时,增长加快,往往会生长过头,待种群数量达到一定值超过其承载容量后,由于环境阻力限制,种群会大批死亡而导致种群数量骤然下降,然后再重新回到新的平衡,用数学公式表示为:dNdt=rN(K-N)K式中的r为种群在无限制环境下的增长系数,即内禀自然增长率;N为种群数;K为种群增长最高水平,称为该物种的环境承载量。可以说,在地球进化史上,所有生物的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而唯一例外的是人类。

3生态承载力的特点

3.1生态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生态承载力的客观存在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固有功能之一,这种固有功能一方面为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生态系统向更高层次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3.2生态承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说,生态承载力虽是客观的,但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类应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3.3生态承载力体现在多个水平层次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不仅表现在小单元的生态系统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景观、区域、地域以及生物圈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水平上。同样,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也表现在上述各个水平层次上,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生态承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稳定,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大的景观或更高层次的管理上。

4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生态承载力估算

4.1评价指标量化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是定量分析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关键。资源系统的发展质量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可用资源承载-压力指数来反应;环境承载力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可用一定的环境标准、环境容量来反映;环境的发展质量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可用生态弹性度来反映。生态系统的弹性度高,表明人类的活动余地大,可选择的机会多,可承受的自然灾害等冲击力高。

4.2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生态弹性度、承载指数、水土资源承压度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指标权重法、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特征法等。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由美国统计学家皮尔逊创立的主成分分析法是从多指标分析出发,运用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提取少数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性指标,而保持其原指标所提供的大量信息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设有N个相关变量(i=1,2,...,N),由其线性组合成N个独立变量(i=1,2,…,N),使得独立变量的方差之和等于原来N个相关变量的方差之和,并按方差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这样就可以把P个相关变量的作用看做主要由为首的几个独立变量(i=1,2,…,N)(M<N)所决定,于是N个相关变量所建立成M个独立变量,(i=1,2,…,N)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成分。为了进行生态弹性度、承载指数评价,将生态弹性度、承载指数、承压度分别定义为M个主成分加权和。

4.3生态承载力综合计算公式生态承载力=2i=1Σ权重×第i因子在这个式子中,权重用每个主成分相对应的贡献率来表示。各变量的权重赋值见下表从而得出各计算公式为:生态弹性度计算公式:CSI=0.93×CSI(1)+0.07×CSI(2)①CSI为生态弹性度;CSI(1),CSI(2)为生态弹性度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的第一、第二主因子。以此类推,水资源承载指数计算公式:R水=0.79×R水(1)+0.22×R水(2)②土地资源承载指数计算公式:R土=0.69×R土(1)+0.32×R土(2)③水-土资源承载指数计算公式:R水-土=0.84×R水-土(1)+0.16×R水-土(2)④水-土资源承压度计算公式:P水-土=0.83P×水-土(1)+0.17×P水-土(2)⑤

4.4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利用上述公式,可计算出甘肃省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生态弹性度、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资源-环境承压度。利用生态承载力分级评价表可进行甘肃省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生态承载力分级评价。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压力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面积

自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确立以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方法和战略的研究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加拿大经学家Ree教授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强可持续性测量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但该模型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而在对省、市区域研究时存在各因子如何选取及数据精确性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该模型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状况。

一、本地生态足迹模型

(一)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本地生态足迹主要反映某个特定区域所承受的压力,某区域的生态足迹反映了在一特定时期内提供该区域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其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占用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化石燃料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六类土地的占用。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地区总人口数;ef 为人均生态足迹;为均衡因子;为第i项实际占有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分别表示第 i项人均年消费量和世界年平均生产力。

(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产量因子,很少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产量因子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本地生态承载力,即:

(2)

均衡因子同上式;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系数,等于此类土地在研究区域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同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三)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压力指数是指单位生态承载力的土地面积需承受的本地足迹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3)

二、湖南省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依据上述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本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

(一)本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平的提高,近10年来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9年的1.535468hm2 增加到2008年的2.098231hm2 ,增加了0.562763hm2 。其中,2003―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三年增加了0.352908hm2,年均幅8.3%。人均生态足迹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需要耗费的各种资源也在逐步增加,该地区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年加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在这10年中变化波动不大,维持在0.7hm2左右,2008年同1999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010821hm2。从表中数据反映出,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几乎同步增长,且其增长速度较快。1999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4188hm2,2008年增长为1.406924hm2,增幅0.592736hm2,且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035倍,这表明该地区生态供给量远小于其生态需求量,区域生态环境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若要满足当前消费需求,需从外部进口大量资源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生态压力指数动态分析

生态赤字说明该地区拥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满足其生产和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需求,其值只反映了超载的大小,难以体现其严重程度,不能直观反映该区域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计算生态压力指数作进一步分析。如表所示,该地区这十年来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 2, 2007年开始超过3.0,2008年达到达到3.0351。3.0351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意味着该地区每公顷土地提供了3.0351公顷土地才能提供的资源和生态服务,该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不断增长的生态压力指数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脆弱性增强。同时也反与映了湖南省对于消耗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该地区将会出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下降。

表1 湖南省1999―2008年本地生态足迹汇总表

年份 人均本地足迹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hm2 人均生态赤字/hm2 生态压力指数

1999年 1.535468 0.702128 0.814188 2.1839

2000年 1.586248 0.742129 0.844119 2.1374

2001年 1.620777 0.736919 0.883858 2.1994

2002年 1.639833 0.715547 0.924286 2.2917

2003年 1.726829 0.710983 1.015846 2.4285

2004年 1.827223 0.699915 1.127308 2.6106

2005年 2.079737 0.700110 1.379627 2.9706

2006年 2.082024 0.715351 1.366673 2.9105

2007年 2.090526 0.689660 1.400866 3.0312

2008年 2.098231 0.691307 1.406924 3.0351

三、结语

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南省近10年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态脆弱性较强,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该地区这些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其资源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剧生态赤字,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减少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轻生态系统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这将是湖南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和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 et al . 199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 .Econ.1999,29 (3):375~390.

[2] Simon Dietz,Eric Neumayer. Weak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SEEA: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617~626.

[3] Monfreda, C., Wackernagel, M., Deumling, D. 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s. Land Use Policy,2004,21:231~246.

[4]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甘肃省1998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5]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1):142~145.

生态环境分析范文第5篇

提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给全球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经将人类逼上了危险的境地。要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