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范文第1篇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加大**镇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努力将**镇打造成为全市样板镇、示范镇,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要求,现将试点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建设情况

(一)群策群力部署规划设计。立足长远,规划先行,累计投资近千万元编制了**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启动区控制性规划设计、**镇总体规划(2013-2030)、**镇镇区(金樟组团**片区启动区)控制性详规、**村传统村落保护性规划、**镇核心区村庄规划,启动了**镇旅游小镇及文石古村旅游专项规划,提出了“铸精品显特色打造庐陵风韵雅镇,高标准快节奏建设美丽新区山水新城”的工作目标。

(二)稳扎稳打搞好城镇建设。一是稳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余万元新增总长**公里的“两纵四横”的镇区路网,初步形成核心区路网框架,其中**大道已成为连贯吉泰走廊南北两极的关键通道之一。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个一”(**中心幼儿园、郊野公园、**广场、群众健身中心、步行街、集散地、垃圾中转站、公共停车场、**医院、镇区农贸市场)。二是稳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七个一”(镇区污水处理站、连锁商业超市、一批金融网点、水冲式公厕、自来水主管网、一批交通设施、天网工程),其中**广场、群众健身中心等场所成为镇区群众人气聚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稳健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市场化运营手段,将镇域市政、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进行外包和绩效考核,有效改善了全镇整体面貌,创新了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我镇组建了镇综合执法局,扩大了人员队伍,加强对“两违”、卫生、安全生产、水务等领域开展行政执法,探索综合整治机制。特别是在“两违”管控方面,通过镇执法队伍每日不定时巡查,村民、村干部两级匿名举报,农村建房联审制度三者结合的有效方式,摸索出符合**镇情的“两违”管控路子,对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项目推进的及时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全心全意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大力丰富发展镇区业态。镇区建有商业步行街,商业店面已逾**多平米,形成集餐饮、五金、服饰、宾馆、超市、物流等于一体的商业聚集区,进一步夯实镇级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依托**及**流量,不断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二是着力推进发展职业教育。初步划定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范围,现已启动职业教育园区征迁工作、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工作。三是加快保护开发**古村传统村落。强化古村保护开发小组、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力量,为古村旅游项目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完成编制《**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力争获取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资金。启动**村传统村落保护工程规划设计,积极探索引进旅游公司参与保护开发的商业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平台建设受客观因素制约。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瓶颈仍广泛存在,特别是镇区核心范围内划定的基本农田过多、用地指标不足等制约因素,致使许多镇重点项目难以推进实施,同时受经济下行等要素制约,项目招引落地困难,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压力。

二是产业发展培育遭遇瓶颈。**镇自身产业基础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主导产业培育和人气聚集受先天影响较大,受社会经济整体环境影响,工业企业发展阻力加大,投资者的观望心理影响到镇区重点项目的落地。

三是攻坚克难的阻力仍然存在。重点工程项目多,涉及征迁工作多,战线较长,触及群众利益面广,遗留问题处置难,旧的方式方法已不再适用,矛盾化解的长效机制未能建立完善,社会维稳管控压力大。

四是干部队伍人才还需配齐。大部分机关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政策法规认知和相关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偏低,适应不了当前城镇化建设新形势、新问题、新治理,需要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建设、司法、发改、土地管理等口子人才的引进。

三、具体措施

牢牢抓住**镇改革试点等多重发展机遇,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以推进绿色城镇化为特色”的发展思路,努力将**打造成为人气聚集、业态丰富、生活智能、人文底蕴厚重的绿色生态雅镇。

(一)打造人气集聚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实施**等综合项目,健全完善现代化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抓好新金融网点、大型连锁商业超市等多元化业态招商、入驻工作,聚集镇区人气。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范文第2篇

一、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动因

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是__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立足__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乡镇一级统筹能力的需要。乡镇一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引领村级发展的“龙头”,乡镇不强就难以强县、兴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就难以落到实处。从我市总体情况看,乡镇一级还比较薄弱,经济实力弱、收入水平低、产业基础差、统筹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全市156个乡镇中,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的只有6个,其中3个还位居900名之后,多数乡镇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加快培植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引领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我们开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是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需要。__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到74%;__又是煤炭资源大市,未来几十年内,采煤塌陷地将多达近400万亩,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仅靠大中城市和城市大工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最现实、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这个支撑产业无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在农业“母体”产业基础之上的、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招、引、联和城市工业辐射转移,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兴工业化必须节约用地、保护环境、集约发展,走园区化的路子。__市虽现有94个建制镇,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去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__市的农业基础较好,但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较慢,特别是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育慢、数量少。我们建设的新型乡镇,主要模式是依托现有的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实行“镇区(园)合一”,以区为主,以区带镇,以镇促区,相互促进,加快建成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强园区、强乡镇,实现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融合发展的目标。这个发展过程,就是加快推进“项目进园区、居民进社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是加快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过程。

三是实现创新发展,突破当前改革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需要。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必然会遇到传统习惯的挑战,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改革创新更是如此,必须以试点探路和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必须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深层次和关键领域突破。当前从发展上看,面临着“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的制约,体制机制障碍是“无形”制约,土地和发展资金问题是最突出的“有形”制约,“无形”甚于“有形”,“无形”制约不破解,“有形”制约也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创新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改革的发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需要深化完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行政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讲多少年来没有大的改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和难点也集中体现在了乡镇这一层面,有些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譬如,加快工业化步伐,是以工促农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园区建设上存在着与相关乡镇“两张皮”的体制障碍;县乡两级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但多数是“吃饭财政”,缺乏统筹实力和服务能力,建不成服务型政府,统筹变为“通愁”;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充满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但传统的用人和分配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和持续保持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土地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是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都需要建设用地,土地从哪里来?必须立足当地实际,走好挖潜存量、用好增量的路子。我市现有村庄占地近150万亩,其中不同程度的“空心村”占到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闲置近50万亩;传统的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所节约腾出的土地不到三分之一,如走好社区化、公寓化建设路子,就能节约腾出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潜力巨大,但必须解决开发建设上的诸多难题,需要典型引路。全市近几年内有近600个压煤村庄需要整体搬迁,长期的压煤搬迁村多达3600个,如何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和小城镇建设,切实解决好搬迁村群众“安居”与“乐业”的问题也需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在稳定和完善现行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需要在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勇于创新的先行者。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求上讲,都需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我们推

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就是为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现实选择,力求把试点乡镇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于上述考虑,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组织专门班子首先在市内开展调研,然后到成渝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江浙一些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学习,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有关政策,制定了《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于今年5月份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正式启动。

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基本设想

我市首批试点乡镇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依托12个县市区所属1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省级工业园,与所涉及乡镇村进行整合,除市中区不具备整合条件外,11个县市区各有一个“镇区合一”的试点镇,其中兖州、邹城各另有一个“镇园合一”的试点镇。试点工作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把此项试点工作定名为“新型乡镇建设”,就是要在以下九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一是推行“镇区(园)合一”的新模式;二是调整区划拓展发展新空间;三是下放权力赋予乡镇一级更大的行政管理新职能;四是理顺乡镇一级财政体制,建立名副其实的镇级新财政;五是探索破解一些发展方面遇到的难点问题有新突破;六是配套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优化发展新环境;七是形成激励约束新机制激发内部新活力;八是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九是走出一条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在发展目标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各试点镇要达到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形成产业支撑新优势;二是实现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新突破,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构筑城乡公共服务新体系,形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局面;四是健全镇村管理服务新体制,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目标。每项目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二)基本原则。鉴于这项工作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模式、领导方式等各个层面,要求在试点工作中必须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坚持把新型乡镇建设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大格局中,防止盲目发展,无序建设。二是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支持改革、激励创新,允许改革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固步自封、无所作为。三是坚持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强镇富民、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走以产业发达推进城乡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振兴的路子。四是坚持动态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在试点乡镇管理上能进能出,不搞“终身制”;在干部使用上能上能下,搬倒“太平椅”;在经济待遇上有高有低,论功行赏。

(三)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推行“镇区(园)合一”模式。将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与相关乡镇合二为一,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实行“特区模式、以块为主、自我运作、自我管理”的管理体制。为扩大新型乡镇规模和拓展发展空间,将园区发展规划所涉及乡镇或部分村统一整合到试点乡镇管理。整合中调整行政区划涉及29个乡镇(街道办)、140个村(居),共减少建制镇4个,除个别镇外,试点镇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二是扩大新型乡镇管理权限。按照“依法下放、支持发展、责权统一”的原则,将市、县(市、区)发改、规划、建设、财政、税务、国土、环保、经贸、外经贸、人事、劳动保障、交通等部门的部分行政管理和审批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下放给新型乡镇。同时本着有利于促进发展、不增加乡镇负担的原则,市、县两级有关行政执法权限,凡是能下放和授权、委托的,都下放给新型乡镇行使,并由其承担相应责任。三是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新型乡镇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收入分配与工作实绩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干部的使用管理彻底解决等靠熬、论资排辈和干好干孬工资奖金一个样的问题。四是理顺财税管理体制。按照分税制要求和财权与事权相一致、增加基层财力的原则,建立以新型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的镇级财政体制。新型乡镇财政收入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部分外,市及市以下留成的新增财力按不低于50%比例返镇,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型乡镇规划区范围内按有关规定征收的各项规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省部分外,市留成部分全部返镇,县市区留成部分80%返镇。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里将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的工业发展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推进对外开放资金等专项资金加以整合,重点向新型乡镇倾斜,同时要求县市区尽力支持试点乡镇建设和发展。五是探索完善土地管理使用新路子。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计划适当向新型乡镇倾斜。新型乡镇规划区内通过搬迁改造建设集中居住区腾出的土地,积极申报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区以外撤村建居、合村并点腾出的土地,按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要求,一部分等量复垦为耕地,其余部分可转换为建设用地,鼓励支持建设新型社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转让、转包、入股等形式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鼓励发展农业公司、合作农场等规模经营。六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乡镇可成立建设发展投资公司,具体承担资本运营服务。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新型乡镇开展业务,对新型乡镇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予以支持。允许农民以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等作抵押贷款,引导支持建立村镇银行和信贷担保组织,积极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鼓励支持各类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范文第3篇

一、社会经济情况

二、城镇规划情况

2004年我镇邀请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对双塘镇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到目前为止,该镇第二轮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并对重点地段规划进行细致调整,超前建设,以带动周边发展。在规划执行方面,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能够按照职责搞好建设规划并严格审批,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首先到双塘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双塘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现场勘察后,拿出具体意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验收。镇区建设工程发证率达到100%。对不按规划设计施工的,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整改,对违章建筑坚决依法拆除。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四、城镇管理情况

镇党委、政府把示范镇建设作为统揽工作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陈生伸为组长,主管副职和城建、国土、工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镇建设领导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抓落实、督查检查,主管领导具体抓、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完善了项目资料库,项目合格率达到100%,无乱搭乱建情况。为了提高认识,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负责人到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实地观摩。通过考察学习,真正使镇村干部提高了对示范镇建设的认识,并根据全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列出了各自的工作规划和发展方向,使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范文第4篇

你们好!

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为镇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经济的腾飞作出新的贡献,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过你们的接力棒,本届党委、民政府经过探索、分析、研究和实践,明确了我镇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建立“农业重镇、旅游旺镇、工业强县、科教大镇、交通要镇”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现将我镇各项工作向你们汇报如下:

近几年来,镇农业上逐步建起蔬菜基地、油茶基地、桔橙基地、养殖基地以及松杉、把竹等35个林特基地,基本形成了粮、菜、果、油、茶、鱼、禽、特等农业支柱产业。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达36325万元。

工业上逐步形成了农机制造、五金工具、塑料制品、建筑建材、煤炭采掘等六大支柱产业。年民营企业达386家,从业人员2.4万人,年产值可达57886万元。

招商引资上切实找准市场前景广阔、适合发展,能增加群众收入、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项目。到年共引资4.8亿元,先后建起了烟花厂、大理石厂、自来水厂、页岩砖厂等120多个项目。

商业上基本形成了以鄂东南边贸市场和城南新区市场为主体、辐射周边近二十个乡镇,以粮油、竹木、畜禽、水果、农产品、小商品批发为特色的商品集散地。年全镇个体工商户2600多家,商品零售额5.8亿元,从业人员1.6万人。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全镇3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电、通邮、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37个村通油路172公里,26个村通自来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600人,自来水普及率75%,生活用燃气、沼气普及率58%,年居民储蓄存款可突破2亿元。对于今后发展,要以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文明向乡村延伸、覆盖、辐射以及城镇特色建设,要突出中心,把握重点,紧握红色旅游主线,加强城镇化配套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功能化建设,努力把我镇构建成一流的楚天名镇。

各位领导、老同志、老干部,的今天离不开你们的奉献、离不开你们的关心与支持,今后,我们将定期向各位老同志通报工作情况,传达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政治活动、娱乐活动,主要是为老同志的学习和活动创造良好条件,给老同志创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环境,让老同志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好老同志是我镇党委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我们过去和今后工作的必须常抓不懈的。老同志的生活过得好不好,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不优越的检验;尊不尊重老同志是对我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得好不好的检验;关不关心老同志是对我们工作作风和素质好不好的检验,我们要用三个检验统一我们对离退休老干工作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老同志和重视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字:城市化 非正规就业 安徽省 政策落实

一、引言

城市化是指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动态过程。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正在发生着从传统城镇化战略朝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转型的一系列积极变化,即朝着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方向发展。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将城镇化建设提升到最大化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上来,表明我国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安徽省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将城镇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上升为2012年的46.5%,上升了18.5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54个百分点。以2000年和2012年为例,与全国的城市化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8.09%缩小为2012年的6.30%,与相邻省份浙江的差距减少了3.36个百分点,与中部省份湖南的差距减少了1.91个百分点,与陕西的差距减少了1.95个百分点。这说明安徽省的城市化建设在21世纪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安徽省为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省份,截至2012年末,全省城乡户籍人口约6900万,城市人口只有2784.4万,其余皆为农村人口。鉴于安徽省今后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必将转向依靠内需拉动,发展非正规就业,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如果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非正规就业者不能尽快实现从职业“城市化”到身份“市民化”的彻底转变,非正规就业者的收入水平如果不能合理提高,那么,这部分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便不能迅速开发。于是,便难于摆脱“非正规就业者收入水平低下――潜在购买力不能变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非正规就业者收入水平低下”的恶性循环。这无论对于整个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于非正规就业者自身的切身利益来说,均是百害而无利的。在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安徽,非正规就业作为省内重要的就业形式,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中非正规就业能否得到必要的重视和健康发展,对于能否取得城镇化建设的预期目标,以及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二、2000年以来安徽省非正规就业发展及主要特征

安徽省非正规就业人员主要由本省和外省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构成。2000年以来,安徽省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非正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安徽省政府和各市政府陆续出台了10余项旨在促进省内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通知和规定,也出台了专门针对扶持非正规就业组织发展的政策规定,如2004年10月,蚌埠市劳动保障局等部门印发了《蚌埠市扶持发展非正规就业组织暂行办法》;2007年安徽“两会”上,代表孔庆福提出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2008年淮北市免费为全市临时务工人员、用工单位及个人提供良好的洽谈环境和服务场所,开展了对非正规劳务市场进行规范的初步尝试;2009年,安徽肥东将各种非正规劳动就业组织按从事方向进行分类指导,然后统一搬进园区,试图将非正规就业组织“转正”,等等。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除了最后一项比较具有针对性,大多政策规定也好,倡议主张也好,着力点无不放在以城镇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上,而对于省内非正规就业的主体,及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问题,除了一两条关于帮助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的通知外,则缺乏有力帮扶。

虽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 但我们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做一些粗略的了解。根据2002年度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 2002年城镇从业人员 562.5万人, 而全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仅为 336万人。城镇从业人员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226.5万人,占城镇从 业人员的40.3%。到了2008年,省内城镇从业人员901.9万人,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372.9万人,城镇从业人员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529万人,占城镇从 业人员的58.65%。而2009年城镇从业人员中未签订劳动合同人数占城镇从 业人员比重为40.6%。由于统计数字比实际数字要小,故安徽省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比重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2002年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人数603万人,其中向外省输出490万人。占全省跨地区流动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比例高达 81.26% 。而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省外出流动人口为1611万人,其中,流动到省外的人口达1038万人,占全部外出流动人口的64.5%,该数据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安徽省非正规就业的一大特点是以省外输出为主。而另外一方面,2010年外省进入安徽省常住人口总量为71.7万人,由此可以推断,外省进入安徽省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人数必然小于71.7万这一数字,据此,考虑到人口省际流动“进”、“出”的双向自由性,从1038万和71.7万这两个数字对比中,则可以发现另外一个粗略的事实,即安徽省省内非正规就业环境相对其他部分发达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劣势”。此外,安徽省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与其他地区非正规就业群体具有共同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维权意识差,市场谈判地位低,面对该群体的社会保障的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

三、安徽省非正规就业者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

事实上,安徽省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当前的处境甚为“尴尬”。

首先,职业技术层次过于低端,缺乏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对于在省外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来说,其处境的“不乐观”,可以从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民工荒”的发生中看出。这是由于“民工荒”更多表现为“女工荒”和“廉价农民工荒”,而女性和廉价农民工正是非正规就业者的构成主体,对于“用工荒”的原因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全社会生活水平(包括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逐步提高必然会推动农民工的工资上涨,而当实际工资水平未能满足劳动供给者的要求时,在城乡就业比较收益不利于农民工的状况下,大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就是有可能的[1],其原因就在于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过低而挤压了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空间。

其次,从省内来看,省内城镇化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就业吸引力较为有限。其原因包括:其一,安徽省GDP总量和人均GDP无论在全国还是与中部地区整体水平相比,不甚理想。2013年新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2)》指出,2011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中,安徽省仅排第16位,比2010年下降2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而在中部六省的排名中,则从中部第2位下降到中部第3位[2]。其二,安徽省收入分配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仍然存在。近年来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宏观上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减少,国民收入向企业和政府部门倾斜,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微观上,居民收入仍然偏低,城乡间、行业间、地区间等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仍有拉大趋势,其中城乡收入相对收入差距(城乡收入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虽经历了2006年前升后降,但仍由2000年的2.74扩大到2011年的2.99,位居中部省份第二,仅低于山西。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也由2000年0.23扩大到2011年0.32[3],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空间在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作用下更加狭小。其三,县域经济不发达,非正规就业者在城镇就近就业难以获得预期收益。相对于周边省份,安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状态,县域经济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突出薄弱环节。有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全省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都在下滑[4]。此外,有研究表明,中东部地区差距主要不在城市经济上,而是体现在县(市)域经济上。从全省范围来看,尤其是合肥等重点城市,尽管自2005年起,县域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出现“V”型大反转,步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交通通讯、电力、公用设施已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但县(区)以下大多数地区基础设施欠账仍然较多,投资缺口很大。县(市)域内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市场等基础设施也欠账较多,地方政府限于财力拮据,无力采取挖隧道、架路桥、建设高速公路的大手笔投资来改变现状,从而制约了这些县域经济在招商和迎接产业转移方面优势的发挥[5]。

再次,省内吸引务工人员就“地”务工的政策环境供给不力。具体来说,近年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力度客观上虽有所加大,但新的问题,如大多政策倾向于片面追求覆盖面扩大,政策到农民手中的渠道实际不畅通,各执行部门在执行政策时多有“折扣”致使农民工实际受惠有限,重政策的应急性而缺乏站在帮扶对象立场上的长远规划等问题层出不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最终非正规就业者在就业习惯或者说就业“惯性”的作用下,陷入在“本省(地)还是到外省(地)”就业的“徘徊不定”的艰难选择中。

四、促进安徽省城市化建设中非正规就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财政资金向县域倾斜

按照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必须统筹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更大力度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发展,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突破的关节点之一。针对县级财政可用财力不足,工业投入资金困难的状况,故一要加大金融部门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尽快通过市场化渠道缓解“融资难”困境,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6]。此外,要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对县域项目建设的支持,简化审批手续,严格执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为保证现有的规定得以有效执行,建议对《意见》贯彻实行问责制,以切实保证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建设用地管理、支持开发区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等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二)将非正规就业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分类指导

建议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尽快制定本省非正规就业对象认定,将非正规就业工作从本省困难就业群体中独立出来,成立非正规就业专门领导小组,根据下岗工人、高校毕业生、本省农民工等不同来源分类指导开展工作。组织上,可以考虑在省级部门负责一手统抓的指导下,将工作目标和要求下发至各市县及城镇街道基层单位。省级以下的各基层负责单位定期向省劳动社会保障厅汇报工作,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向省人民政府汇报,最后由省人大审议通过。在具体帮扶措施上,需重点考虑探索全省范围内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的非正规就业培训统筹管理办法。一是由各市、县人民政府建立统一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尽快出台全省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规划,落实工作人员、服务场所、办公设备、工作制度、工作经费等基本平台设施要求,全省范围内动态就业信息,并使用财政补贴资金,设立符合本乡镇就业需求的按照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进行分类培训,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二是积极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并建设完善的就业联系机制。三是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建立健全职业培训补贴与职业技能鉴定、促进就业效果相挂钩的机制。四是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建设,积极发展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建设若干规模较大、装备水平较高、专业特色鲜明的公共实训基地,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公共实训体系。

(三)细化政策规定,纳入政绩考核,确保政策 “可行” 且“可达”

一是各项管理规定或扶持政策需明确提出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期限;二是尽量减少政策管理规定中的“有关部门”等字眼,力争每项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都能明确具体化;三是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务必实现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就业管理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门、统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多个部门之间联动,建立起非正规就业保障扶持的宏观管理体系;四是以具体可行、可操作的详细措施细化各条政策建议。五是将发展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成果纳入到各级政府主管单位的政绩考核体系。总而言之,切实优化非正规就业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资金的各种优惠政策力度,同时确保政策配套和政策落实。

(四)完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拓展非正规就业保障渠道

在尊重安徽省基本省情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双重作用。为此,就必须下狠决心为中小和小微企业“减负”。可以在省、市两级层面,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的信贷和担保制度,切实解决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创办及经营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充分就业,省、市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实行对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的税收优惠和其他优惠政策,简化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开办的各种登记注册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废除不合理收费项目。同时,在经营场所、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等方面降低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的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建立为小型企业服务的信息服务、经营咨询服务体系,大力沟通它们与正规部门的密切联系[7]。此外,鼓励其参加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险,并制定不同保障水平的、灵活、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障服务,拓展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五)管理与建设并重,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城镇化建设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关键是管理要精细。

一是事前规划需真正统筹各方面,做好不同类型城镇的发展定位工作,尤其是县域层面的规划需进一步细致化。区域特色挖掘工作有待深化,特别是县级以下城镇特色不鲜明,建设标准较低,文化建设更是滞后。

二是农民市民化建设缺乏经验。加快城镇化进程,最急迫的是要使长期在城镇生活,有工作、有稳定住所的农民工固定下来;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真正使进城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目前安徽省人口异地城镇化趋势非常明显,2009年流向省外的人口达到了911.9万人,在皖江地区存在用工缺口的情况下,这实际上是弱化了本省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故首先未来皖江地区应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吸引外出人口回流,促进城乡融合和“城”“人”融合。对此,前提是畅通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征用法制化、民主化。其次,要加快研究本省财政、金融、税收、住房等各方面的农民工市民化支持政策,形成体系,建议将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设细化到针对本省农民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及城市购房等各项具体政策的研究落实中去。此外,要加快充分研究本省农民工省外权益保护对策,建议成立省级省内维权组织,负责与外省市相关的职权部门相沟通。

三是研究制定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到各级政府部门主管官员的政绩考核中去。要彻底改变“口号响亮,行动寡寂”,只说不做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用工荒”问题综合分析(摘自《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2)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过劲松.对安徽省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安徽省统计信息网. 2013-1-14.

[4]陈中楼. 奋力崛起中的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探析.人民网.2006-08-08.

[5]谢 培 秀.中部崛起:安徽省情再认识及发展战略取向(摘自《2006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