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谓人口老龄化,说白了其实就是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过高。既然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归根结底都是由在职人员缴纳并提供的,那么,这个比例越高,社会养老的压力必然越大,在职人员所需支付的养老金也将越高,而这也将意味着对社会财富积累及投资的挤压。而由于人口老龄化使得经济发展放缓,甚至步入经济停滞与下行,不少国家也都曾经历过向老龄化社会转型的阵痛。
只不过,相比发达国家往往是在富裕之后才步入老龄化,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而言,老龄化局面无疑更加严峻。既然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在职人口的比例偏低,那么,通过一定的措施增大在职人口的比例,自然也就不失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的放矢之举。而增大在职人口比例,通常人们想到的都是延迟退休时间,而这往往会遇到不小的阻力,毕竟延迟退休其实相当于单方面改变退休时间的约定,而对于很多接近退休年龄的人群而言,由于身体和精力的原因,一刀切的延迟退休时间,的确也并不合宜。
而扩大在职人员比例,本不只有延迟退休一个方向,缩短中小学学制,让年轻人早点上岗则是增加在职人员的另一个方向,而只需少在中小学“浪费”几年时间,便可以多出几年的在职时间,而相比延迟退休的老龄劳动者,提前上岗增加的则是年轻的生力军。不仅如此,压缩学制也更容易获得支持,连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都曾竭力压缩学制,学业难度不大的基础教育似乎应该更有被压缩的空间,此外,家里的孩子能早几年走入社会,寻求自立,也有望减轻家庭的负担,相比延迟退休的阻力,压缩学制也更容易获得支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
胜利召开,改革开放践行30余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奇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看,2013年我国GDP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与之相差的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增加低于发达国家同期增长水平,可谓“未富先老”。人口出现了老龄化问题,这是一种致命伤害,不仅不能化人口资源为优势,而且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一、“未富先老”现象的基本概况
未富先老,这是一个新锐词语,是专家在1982年人口普查后提出的,它反映的是中国的生育率快速下降,人口的平均寿命却提高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在我国今年的《社科院蓝皮书》指出: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个数据已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属于成年型,而短短20年左右,人口年龄结构就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三是地区老龄化差异大。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以上海最高,约16.38%;新疆最低,约为5.43%。东部城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比西部地区严重。四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民收入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2013年人均国民收入才达到6000美元。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
纵观历史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更是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在经济领域,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老化。社会的运行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来维持,而老年人所占比例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年龄较大的人在工作中掌握了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年龄的增长,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反应能力变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弱,劳动效率也跟着低下。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繁琐,要求人们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新的知识,显然青年劳动力更符合社会的需要。中老年人过多,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不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社会领域,人口老龄化需要家庭提供更多的赡养功能。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制定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的家庭基本是独生子女。子女结婚的另一半很可能也是独生子女,对这个家庭来讲,基本是由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这样家庭的赡养功能就显得更加突出。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父母更是与子女同吃同住,对自己后代的依赖能力也是更强的。家庭赡养能力的突出需要子女更多的付出,这样无形中加重了下一代的负担。然而大量的独生子女赡养老年的能力一般,急需社会养老功能的发挥,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在政治领域,人口老龄化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养老保险基金源于人们的工薪收入,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富裕与否,决定了基金筹集的可能规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发展,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政府承担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重的负担。现如今社会上涌现一批“啃老族”、“蚁族”,他们本身生存都是比较艰辛,有很大一部分缺乏为长辈提供各种养老资源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政府需要对社会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予以帮助,因而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的责任愈发重。
三、 对人口老龄化几点建议
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愈来愈严峻,许多专家预言,我国人口问题会在2030年到2050年迎来最严峻时期。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经济、制度等各方面准备的还不足。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爆发的高峰期前,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做好各种的准备。以下是对缓解人口问题的建议:
(一) 长期稳定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年人口。
人口政策是一项缓慢产生效应的政策,无法一时看到成效,所引起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只有长期稳定生育水平,减缓老年人口增加的速度,从宏观政策上予以一定程度的控制。我们这一代人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严峻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来才可以,不能只说不做。
(二) 建立健全老年医疗健康保障制度。
改革、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多种合作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医疗经费来源,逐步形成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医保体系。就目前而言,国家要尽可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口和他的家庭不会因为看病而变得贫穷。社区还要积极开展以老年然为主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研究。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建立健全老年病防治研究机构尽可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三)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均国民收入
人口老龄化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不够发达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可以说是富与老同时或者是富先于老。而中国的国情不同,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比较少,所以我们是“未富先老”。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把改革和发展,作为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又好又快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同许多发达国家都要面对的,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突出表现是“未富先老”,这说到底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不适应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是多方的努力,本文的见解还是比较浅显,无法找出一条能明确解决人口问题的出路,还是需要个人,集体,社会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http:///workspace/index;jsessionid=CF5AB80A28F358712B06F9AA2C451478?m=gjnd
[2]朱忠祥.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01)
[3]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决策选择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1998,(01)
关键词 更替水平;权衡;人口平衡状态;老龄化;人口迁移
中图分类号 C92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10-0114-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0.016
随着欧洲各国工业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骤降和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这使得他们开始尝试通过移民来改变人口年龄结构(United Nations[1]; Juham[2])。然而,中国目前也正面临同样的人口生育率大大低于更替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困境,并由此会导致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较为严重的人口负增长状态(彭秀健[3]; 彭希哲,胡湛[4]; 张熠[5])但是通过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负增长的时间会在2020年之前(国家统计局网站)出现,这将会使得这种趋势进一步被提前。中国能否在这仅剩的6年的时间里做好应对人口负增长状态呢?从欧洲16国家的人口政策来看,一方面,均鼓励国民生育,国民的生育会是一种丰厚的“福利”;另一方面,他们均采取了“高技术”移民来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迅猛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模式来缓解人口结构失调性的矛盾呢?鉴于此,笔者将结合欧洲16国的人口结构及移民状况来分析这一问题。
1 文献综述
从目前已有的人口增长理论和人口模型来看,其假设均是人口的增长是指数形式的(Keyfitz[6]; Espenshade. et al[7]; 贾绍凤, 孟向京[8]; 朱农, 曾昭俊[9]; 胡鞍钢[10]),这不符合实际状况,特别是当把人口预测和优化目标区间设定在30年以上时,研究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使得研究结论失真。尽管不同的静态模型可以用不同的方程表达,这也能够提供一定的解释力,但是这些模型的构建是在人口迁移率为常数的前提下展开的(Mitra[11];Schmertmann[12];唐家龙,马忠东[13];王桂新等[14];陈沁,宋铮[15])。实际上,人口迁移并不总是常数的形式,迁移率与人口的年龄规模是成正比的(Rogers[16])。为了使得研究更加符合现实人口迁移状况,本文假定,正向或负向的队列净迁移与人口出生状况是成正比的。这将便于我们分析生育和迁移变量组的均衡点。本文采用了人口封闭状态下的相关方程对人口增长率和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和测算。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将队列净迁移与人口出生状况成正比的假设引入模型,并且采用欧洲16国及中国的相关人口数据来对迁移生存函数作经验分析。第三部分,笔者将重点分析净迁移对出生率的影响效应,并且将测算生育-迁移的均衡点,也就是生育和迁移的动态变化形成的人口相对静止状态。进一步地,笔者将基于北欧国家的相关人口数据给出经验估计的结果。采用北欧福利国家的人口抚养比数据,分析移民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效应。最后一部分,笔者将针对中国相对静态人口格局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总结,然后,从两个视角提出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
让λ=0,可以得到静态人口的特殊形式,表1结果表明,目前的迁移水平对欧洲16国家人口增长率产生了正向效应。接下来,笔者将重点通过欧洲典型国家人口结构变化情况来分析人口增长均衡的问题。上文中我们提到,近似的稳定状态在F=1时,并且在不存在人口迁移的状况下是成立的,但如果存在人口的迁移,情况将会产生较大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如果北欧4国中,挪威的生育率降到0.70,则在目前生育概率和生育分布不变的情况下,净迁移率应该达到0.35左右来维持这种平稳状态。数组已经用“*”标在图中,北欧4国的相关数据可通过表1展现出来,挪威生育和净迁移率数组为(0.84,0.28),瑞典为(0.76,0.34),丹麦和芬兰分别为(0.78,0.14)和(0.78,0.12),而中国的生育和净迁移数组为(1.18,0.15)。挪威数组值在其均衡曲线的上方,芬兰和丹麦显著性的在其均衡曲线的下方,瑞典基本上位于其均衡曲线上,这说明瑞典稳定状态的人口增长率趋于零。这种横向比较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口迁移对人口增长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对于不同的国家影响程度也是有较大差别的。要达到稳定状态,丹麦的人口净迁移应该达到0.28,但芬兰的人口净迁移应该达到0.39,这种差异性取决于不同国家的H(x)函数的变化值。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中,通过对欧洲16国及中国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变量的估计,我们测度了人口迁移和其生育率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建立了稳定状态的人口模型。在生育率和净迁移率相对稳定的动态条件下,研究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本文假定的是一个开放的人口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人口迁移率与生育率是成正比的,人口的流入具有稳定性。实际上,一个国家的人口也是有一定的流出率的,其与人口的规模也是成正比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不变的净流动率假设暗含了流入人口的规模是可容纳人口规模的线性函数。从这个视角来看,这两种假设没有看上去的差异那么大。净迁移水平和移民生存函数对人口年龄分布结构有显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否定人口迁移能够加重当地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可能性。然而,这种效应具有敏感性。移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口增长率,这会使得人口的年龄分布更加年轻化。但是,如果控制人口增长率,增加的人口在会低生育率的条件下,使得人口分布更加趋于老龄化,因为迁入的人口总是比新生人口更加老化。我们最期望的结果是人口的老龄化是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然而,如果人口老龄化的发生是因为人口的负增长,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从广义的生态学意义上来看,尽管我们会认为正的人口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但是通过减少人口的净迁移来规避人口急剧下降问题,会减少处于工作年龄的人口的赡养负担,从而增加他们的福利,这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还有增长的空间,那么,日益增长的净迁移能够显著性的降低人口老龄化状态,对于一个具有较低净迁移率的国家,其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于该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导致的人口老龄化状态。但是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这种效应是在递减的。他们已经把这种“移民效应”发挥到最大作用了,其稳定的人口增长已经为正。如果他们目前期望在不加剧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通过降低净迁移率,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增加本国人口的生育率。
我们假设移民和本国人口生育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缓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假定是合理的。因为过去的移民是目前稳定的人口基础。然而,如果移民有更高的生育率,那么这些国家的老龄化率将会比预测的更小。鉴于上述对欧洲16国家的人口结构、移民状况和老龄化趋势的均衡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本文认为,这对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缓解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以从两个视角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5.1 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中国内部人口的生育率
从目前中国人口的更替水平来看,中国已经陷入了“超低生育率”陷阱。在未来50年中国不单单是劳动力人口快速下降,老龄化比率会迅速提高。而且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保障水平的提高,人口的生育模式以及生育理念会进一步的改变。按照发达国家的相关生育状况来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生育率会逐渐下降。这会与目前及今后中国逐步依赖内部消费来驱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是相悖的,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中国内部人口的生育率。选择适当的生育模式,进一步落实父母“单独”家庭的“二孩”的生育政策。从而,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中国内部人口的生育率。
5.2 制定各种吸引政策,鼓励国外高素质人力资源移民中国,更好的完善人力资源结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欧洲的做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国家通过比较优势,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中获得优质劳动力资源,我们称之为“高技术”移民,这些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处于劳动力年龄的人口,更多的还是在科技上有高能力的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实际上,欧洲很多国家中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及科技和信息是因为他们高度发达的教育培养的以及通过比较优势获得国外优秀劳动力人口建立起来的,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人口堆积。而且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站在经济和信息化的制高点,而不仅仅是拥有劳动力。因此, 本文建议,中国应该制定更多的吸引政策,鼓励国外高素质人力资源移民中国,更好的完善中国人力资源结构,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结构,远未达到优化状态,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
延长,退休年龄并未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仍然维持在20世纪50年代的
水平。为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劳动力人口结构,本文认为,应逐步建立激励性的
弹性退休机制。允许劳动力人口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及退休收入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这
方面,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弹性退休金制度,来设定和优化适合中国的激励性弹性退
休机制,也就是通过退休年龄段的选择、工资税的差异及阶梯式的替代率来达到激励劳动
力人口延迟退休的目的。劳动力人口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年龄段退休,相应地享受不同替代率
水平的养老金水平,最终使得劳动力人口结构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United Nations. Replacement Migration [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8.
[2]Alho J. Migration, Fertility, and Aging in Stable Populations [J]. Demography, 2008, 45(3): 641-650.
[3]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J]. 人口研究, 2006, 30(4):12-23. [Peng Xiujian.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nalysis of General Equilibrium Applied [J]. Population Research, 2006, 30 (4): 12-23.]
[4]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1,23(2):121-141. [Peng Xizhe, Hu Zhan.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olicy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23 (2): 121-141.]
[5]张熠.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速减缓与普享金计划[J]. 财经研究, 2014, 40 (1):16-25. [Zhang Yi. The Aging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Growth Slowed down and Enjoying the Pension Plan [J]. Finance and Economics Research, 2014, 40 (1): 16-25.]
[6]Keyfitz N. Introduction to the Mathematics of Population [M]. MA: AddisonWesley, 1997.
[7]Espenshade T J, Bouvier L F, Arthur B W. Immigration and the Stable Population Theory [J]. Demography, 1982,19(1):125-133.
[8]贾绍凤, 孟向京.中国仍应严格控制人口增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12(6):135-137. [Jia Shaofeng, Meng Xiangjing. China Still Should Strictly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relationship Betwee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12 (6): 135-137.]
[9]朱农,曾昭俊.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4,26(5):9-18. [Zhu Nong, Ceng Zhaojun. The Analysis on Chinas Determinants of City Population Growth[J]. Chinese Population Science, 2004,26 (5): 9-18.]
[10]胡鞍钢,刘生龙,马振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人口研究, 2012,36(3):14-26. [Hu Angang, Liu Shenglong, Ma Zhenguo. Population Ag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rovincial Panel Data[J]. Population Research, 2012,36 (3): 14-26.]
[11]Mitra S. Generalization of the Immigration and Stable Population Model[J]. Demography, 1983, 20 (1):11-15.
[12]Schmidbauer H, Rsch A. Population with Constant Immigration[J]. Mathematical Population Studies,1995,78(5):341-58.
[13]唐家龙,马忠东.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 2007,31(5):42-51. [Tang Jialong, Ma Zhongdong. Selectiv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Mig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ve Census Data[J].Population Research, 2007,31 (5): 42-51.]
[14]王桂新, 潘泽瀚, 陆燕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2,34(5):24-32. [Wang Guixin, Pan Zehan, Lu Yanqiu.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Regional Pattern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2000 and 2010 Census Data[J]. Chinese Population Science, 2012,34 (5): 24-32.]
[15]陈沁,宋铮.城市化将如何应对老龄化?从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到养老基金平衡的视角[J].金融研究, 2013,33(6):1-15. [Chen Qin, Song Zheng. How Urbanization will Deal with Aging Problem?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Flow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 to the Pension Fund Balance [J]. Financial Research,2013,33 (6): 1-15.]
[16]Rogers A. Multiregional Demograph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Extensions[M]. New York:Wiley,1995.
Studying on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 of Migration and Fertility Rate in the State
of Steady Population
WANG Zengwen1,2
(1.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 and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23,China;
2.Institute of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 and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23,China)
Abstract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股票价格;负相关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前言
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行列当中,如今正处于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社会阶段。不少学者提出国家应当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等建议,否则中国经济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阻挠。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股市受到剧烈冲击,上证指数从6000多点到如今的2100点左右,低迷的股市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经济发展压力日益增大,让人不禁思考,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股票价格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是否是抑制股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口老龄化和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人口老龄化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机制
1.人口老龄化影响资产供求
从总的资产供求方面来看,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出于中国老年人的传统想法,现金在手才是最安全的,于是老年人会纷纷减持资产,套现以获得资金,这样一来,资产的需求减少,而供给相对增加,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下降。以沪市为例,2001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沪市投资者开户数中所占比例为7.03%[1]。随着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开户数和所持资产规模不断增大,相应其投资行为对股票价格影响变大,老年人一旦减持资产,会给股票价格带来不小的冲击。
2.人口老龄化通过利率传导影响股票价格
从影响利率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如果老年人人口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再引用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
其中,r表示利率, 是消费者的初始消费,e是自主投资,b是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y是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β是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当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时,边际消费倾向增大,利率r就相应增大,利率上升,就会引起债券、股票等证券价格的下降。
3.人口老龄化迫使企业转型,影响股票价格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社会整体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这些低端制造企业发展受限,迫使其积极转型。从短期来看,企业转型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利润,引起其股票价格的下降,但从长期看,转型成功即意味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会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企业效益增加引起股票价格的升高。
4.人口老龄化带来潜力巨大的老年产业
据悉,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到2026年将达到3亿[3]。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必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来自国家老龄委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产业的规模达到近1万亿,预计205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5万亿元,这给我国的老年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特别是食品、医疗、营养保健等行业是老年消费群体主要需求,护理、服装、餐饮、旅游、娱乐健身等正成为其新增需求点,保险、金融领域吸引力也日益扩大。因此,行业的蓬勃发展会带动股市的繁荣,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升。
综合上述四个传导途径来看,人口老龄化对股票价格既有促进作用亦有抑制作用,为得到二者效应强弱,本文将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由于2005年至2008年期间,国家实行股权分置改革、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特殊事件的发生,本文对其予以剔除,就通过对2001~2005年和2009~2012年正常年间的上证综合指数(年度收盘值)y和老龄人口比例x(年度数据)建立相关回归模型,分别得到ln y=10.8659-0.4896x,y*=13400.48-1200.45x*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10%下,二者皆通过显著性检验,且y与x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08,-0.9377,表明人口老龄化与股票价格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人口老龄化加剧会抑制股票价格的上升。
三、对策与建议
1.未来全面放开二胎,改善人口结构
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会议通过了男女双方或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这一政策,表明国家已意识到计划生育与当今国情的不符。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国家要结合试点实际情况,在合理预测和控制人口总量的前提下,实行二胎全面放开人口政策,改善人口结构。
2.促进企业升级转型,存优弃劣
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困难的低端制造企业自动退出市场,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国家要积极扶持和引导有潜力的企业进行转型,加强技术创新。从长期来看,生存下来的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股价上升,提振了市场信心,进而推动股市发展。
3.积极和正确引导老年人投资股市
本文认为,政府联合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等金融中介机构要在老年人群体当中积极开展宣传,定期举办股市投资教育和培训等活动,吸引和正确引导更多的老年人投身于股市投资当中,使其投资方式趋向多元化,未来形成股市个人投资者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这对促进股票价格的上升和股市的繁荣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成鲜,王浣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3(0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研究这人口老龄化可以促进人口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1、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年人口迅速增长,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重大。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相当惊人,老龄人口增速过快,增长率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地区及城乡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受到我国幅员广阔、地区间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不断上升,表现出一致性。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存。随着人口向高龄化迈进,劳动力年龄也将出现高龄化现象,随着高龄劳动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短缺问题。那时,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
2、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我国的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作为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多种因素:例如人口规模、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劳动者个人偏好以及劳动制度、工资制度等,都会对劳动力的供给造成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发展,相关的制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也会对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的后期阶段,随着这些人成为中年和年长劳动力时,期内人口老龄化还不会过度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技术结构转型,并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来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生病产生的医疗费用会加大企业的经济负担,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比较困难,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将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抑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任何事物和问题都是利弊相连的,老年型劳动力多从事经验型、熟练型劳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条件对体力的要求越来越低,而年轻劳动力多从事创新性劳动,只要合理分工均能说明老龄化不会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当今知识经济的爆发式发展,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合适的劳动力技术结构与之相匹配。但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所不同,老年人对商品市场中的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较大。政府是推动老龄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发展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产业和老龄服务产业。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经验包括各种各样的养老金制度,多种多样的退休制度,形形的老人服务机构和其他一些对策。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养老保障必须法制化,我国必须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时,靠完备的法制强制推行,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养老保险基金在来源上应多样化。建立长效稳固的社保资金筹措机制,在运营上应向商业化发展,政府制定某些重要项目的全国统一标准,在基金管理体制上尽可能避免过快地分散化。应充分重视家庭养老的作用,强调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使家庭内各成员间的社会保障相关联,努力在社会上形成家庭成员内“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3、对策与建议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合理措施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人口政策。面对21世纪的战略新机遇,应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适应人口年龄结构带来的变化,优化产业结构。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努力提高企业技术的创新升级,要充分考虑到老年食品和衣服需求大量增加的特点,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化养老制度改革。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主旨在于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不同时期的福利状况来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就业选择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微观决策,进而影响宏观经济中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中国应探索建立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搭配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这两种制度。调整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尽可能缩小公共养老金支出中财政负担的比例,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积累起充足的养老金储备,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并创造条件延长人口优势,缓解越来越多的公共养老金开支给经济增长造成的障碍,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一种经济增长优势。充分发挥老年服务事业的社会养老的功能。老龄产业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由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宏观经济政策应给予适当倾斜,制定老龄产业优惠政策。其次,研制、开发、生产适宜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产品,通过市场运作有序发展老龄产业。政府应从多方面创造条件支持老龄产业发展,应积极研制、开发、生产适宜老年人特点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应简化项目立项和审批手续,实行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激活老人经济,形成具有特色的老年产业服务体系。
总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抓住机遇,发展经济,调制完善各种措施和制度,保持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