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道运输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长输油气管道 山区施工 运布管 技巧
长输油气管道施工最常用布管方式采用吊管机,但吊管机的最大负荷爬行坡度为18°,且在地质条件差的地方,这种布管方式将受到极大限制。尤其是山区施工。如果采取大幅度降坡以贯通施工作业带,势必会发生巨大的爆破及开挖工作量,破坏后的地貌也无法恢复。通过近几年来的管道施工,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采取经济合理的履带式设备拉爬犁运管法、卷扬机牵引炮车拉运布管法、卷扬机配合轻轨运布管法和溜管法等多种运布管技巧。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山区试验段第九标段工程,管道沿方斗山大山脉敷设,所经地段山高坡陡,地形极其复杂,陡坡断崖和“V”字型冲沟交替出现,全线19.05km中,纵向坡度在20°以上的就有89处。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管材拉运成了施工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保证管材顺利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中项目部结合不同的地形特点分别采取了履带式设备拉爬犁运管法、卷扬机牵引炮车运管法和溜管法,解决了运管难的问题,并最小程度的减少了对地貌的破坏。
1 履带式设备拉爬犁运管法
在土质松软路面泥泞地段可采用履带式设备(如220推土机)牵引爬犁进行布管。爬犁为自制,底部和四周为封闭式,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加大承载力,防止泥土进入爬犁内部。在水稻田地段或山区轮式车辆通行困难路段(坡度小于15°时),可采用爬犁运管,拉管数量根据管道自重确定。
爬犁运管时,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并对管子防腐层采取保护措施,如爬犁两侧应装护栏,且将管材捆牢,防止串管;管子与爬犁之间用软质材料隔开等,山区施工这种方式运布管比较常用。
2 卷扬机牵引炮车拉运布管法
在陡坡、断崖段(坡度>35°),所有爬行设备都无法通行,此时可以在管沟完成后,在坡顶安装卷扬机(安装地锚进行固定,如果坡度较短,且坡顶有足够空间,可以利用吊管机或推土机行走牵引),用炮车沿管沟将防腐管拉上坡顶或下放到坡底。经过实践证明,卷扬机的固定和发电都较好解决,主要是要计算好卷扬机的大小和钢丝绳的粗细和长度,同时要保证防腐管在拉运过程中不倾翻、不碰沟壁。这种方式要求沟底顺直、坚实,尽量取消变坡点。
炮车为自制,材料为槽钢、汽车轮胎、弧形钢板和捆绑吊具等。在中间安装大车轮轴,管子两头安装小支撑轮,保证了拉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管口的保护。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山区试验段第九标段工程BSZG026~BSZG027侧陡坡坡度较为顺直,该段自然地貌坡度在35~45°之间,坡长375m,坡底即是张家河,经过多次勘查现场地形、分析比较后,我们选取在BSZG026侧采用炮车拉运布管法。施工时只要求完成管沟开挖,作业带稍做平整即可,并将原设计的5个冷弯管减少为1个,即变坡点越少越好,石方段沟底要求爆破平直,土方段找平后将虚土夯实,便于炮车通过。选用JJM-8型卷扬机,配备50Kw移动电站1台,自制炮车重350Kg,配备配套卡具。1根壁厚17.5mm的钢管从坡顶运送到坡底的时间是15分钟,来回1次只需要25分钟,而挖掘机空车从坡顶行走至坡底的时间是20分钟,由此可见,运用炮车拉运布管法大大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安全隐患。
3 卷扬机配合轻轨运布管法
对距离较长的陡坡地段,如果需运管数量较多,可考虑采用轻轨进行沟下运布管。
轻轨运布管是自制轻铁轨滑车,用绑带将管道固定在滑车上,再用卷扬机牵运钢丝绳拉动固定管段的轻轨小车,轨道规格应根据拉运管道重量和坡度选取。这种布管方式对沟底平整度和密实度要求较高,且投入的成本较大,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运用。在隧道施工中,这种方法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4 溜管法
在长度较小的陡坡段,在管沟挖好后(石方段在沟底垫上土袋,并加以固定),可采用通过管沟从上向下溜管的方法布管。即先用柔性物(草袋、毛毡)将管道包裹,外表面用铁丝绑扎竹片进行保护,再将两个自制的半圆形管卡紧紧箍在管体上,通过挂在管卡上的钢丝绳,利用卷扬机或吊管机牵引,慢慢将管段从陡坡沟顶沿顺沟底向下滑到预定位置。
当第一段管道的尾端到达预定时,停止溜管并将其稳住,用设备吊装第二段管段进行组装作业。
第一、二段管道焊接后,如果急需无损检测和防腐应及时进行,完成后,在吊管机的配合下,牵引设备向冲沟方向移动,使管道缓缓向下移动,达到预定的位置。
如果斜坡较长,还需要继续焊接管道,可重复以上方法直至达到要求长度,然后焊接坡顶管道,坡顶场地应满足大小放坡长度需要。管道最后的稳定可通过续接坡底管道生根或完成顶部平段管道一定长度并拆除牵引装置后实现。这种方法既可用于管材倒运又可用于沟下直接组对焊接。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山区试验段第九标段工程BSZG070桩自然坡度在40~65°之间,坡长45m。在坡顶平整出一块纵坡坡度小于12°场地,用于牵引设备行走跑道和组焊场地,跑道长40m。牵引设备选用40T吊管机1台,根据管道最大下滑力计算,选用两根直径22mm钢丝绳,所需单根钢丝绳长42m,自制半弧型卡具1套,溜管与焊接同时进行,安装方向为自上而下。为保护管道外防腐层,在防腐层外部包裹1层毛毡,再等间距捆绑竹条,并在石方段沟底铺上装土编织袋,将第一根管就位在管沟内开始溜管,当上端管口溜至斜坡顶时,利用吊管机将管道稳住,再由单斗将另外一根管吊来同沟下钢管进行组对,待焊接完成后继续溜管,当后组对的钢管上管口接近坡顶时停止溜管,开始组对下一根管,如此进行,直到管道到达坡底预计位置且沟内管道长度满足需要时,溜管完成,由吊管机将管段完全稳住,开始坡底水平段管道的正常组对焊接。
关键词:油气输送管道;运行特点;常见故障
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竞争开发和利用地质油气资源,国内外输油输气管道得到飞速发展,管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管网和数量直线上升,随之油气管道各类事故也在频频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因此,管道安全运行和日常高效管理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油气输送管道的运行特点及常见事故显得尤为重要,寻找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和日常高效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依据更为必要。
1 油气输送管道的运行特点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它的安全运行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气息息相关。长距离输油气管道除了具有管径大、输送距离长、工作压力高、输油气量大和长年连续运行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的特点:
1.1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的站间管路只有一条,没有备用管路,一处发生事故而导致输送中断,就要全线停输。采用加热输送的原油管道,如果停输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凝管事故。
1.2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除了少数跨越河流、铁路和公路的管段为架空敷设外,绝大部分管段为埋地敷设。管道埋地敷设的优点是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小,管道不易遭受外部机械作用的损坏,而且土壤能对加热输送的管道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使管道基本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其缺点是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不容易被发现。
1.3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多在野外,处理线路上的事故时,大部分在远离基地的野外进行。抢修作业施工条件差,工作量大,机械化水平要求高,交通运输不便,因而管道事故抢修作业的难度很大。
1.4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的输送距离长,线路可能经过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地层断裂带、高山陡坡、沼泽盐碱地、沙漠、河流等地形条件非常复杂,地形的复杂性使管道不可避免会存在许多自然和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也给管道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 油气管道常见事故
2.1 油气泄漏事故
输油气生产中,石油或天然气由管道或设备中漏出,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的事故称为油气泄漏事故。易发部位和原因为:管道干线腐蚀穿孔、管道焊缝破裂、阀门跑油(冻裂或阀门误操作)、油罐溢罐、设备(管道)密封损坏、管道断裂(自然灾害或材质问题)、管道人为破坏等。
2.2 凝管事故
输油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原油粘度增大而失去流动性,被迫停止生产运行的事故称为凝管事故。管道凝管事故主要发生于:投产初期油源不足,又无反输工艺流程;运行管道处理其他事故或采用间歇输油工艺使停输时间超过允许停输时间;管道输量低于允许最低输量,且输送温度偏低,热处理或加降凝剂试验技术不成熟或与加热输送工艺交替方法不当;长期不清管的含蜡原油管道,在清管中发生蜡堵。
2.3 火灾爆炸事故
石油蒸气和天然气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则发生火灾或爆炸,原油罐火灾还会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油气管线发生火灾能造成生产设施的严重破坏,危及人身安全。易发火灾的事故地点有:输油设备与工作间(加热炉、油泵房)、电气设施、罐区储罐、天然气清管站等。
2.4 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指输油气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输油气主要设备损坏。容易损坏设备的事故有:锅炉烧干、加热炉爆炸、油罐抽瘪、阀门憋压或冻裂、输油机泵(燃气轮机)故障、设备超负荷运转等。
2.5 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指输油电气系统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常见的电气事故多发生在变电所和场站高压设备的检修、维护中。易发事故有:电机烧瓦、油开关油质失效合闸爆炸、变电所带负荷合闸、维修触电死亡等。
2.6 管输过程中的憋压事故
输油泵在正常运行中,由于出口管线上阀门的阀板突然脱落、倒错流程、误将出口管线上某一阀门关死、管线清蜡时清管器卡阻、蜡堵、操作不平稳时引起的水击、油品粘度太高阻力增大、输量太小时管线初凝等都能造成憋压,严重时会将泵体密封面、法兰接口、阀门垫片等处憋漏,甚至将管线憋爆,造成跑油事故。管线憋压是输油工作中一大忌。工艺流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先开后关”,即确认新流程已经导通后,方可切断原流程,以防止管线憋压。运行中可根据不同情况下泵出口压力、汇管压力和出站压力判断泵及管线是否憋压。
如果是泵出口阀阀板脱落,泵压会突然上升,汇管压力和出站压力会突然下降,此时可以立即停泵并启动备用泵;如果是站内出口管线上某一阀板脱落,泵压和汇管压力会同时上升,出站压力突然下降,应停泵检修;如果是下一站进站阀板脱落,泵站汇管压力、出站压力会同时上升,可立即打开内循环阀门进行站内循环,事故确认后再安排停泵及检修。
本站或下站倒流程时,由于关错阀门造成流程不通,压力会上升,造成事故。由于阀门开关有一段时间间隔,所以这种事故的压力上升速度稍慢一些,可以根据泵压、汇管压护等。
压力自动调节就是当出站压力超高或进站压力超低时,使用泵站出站调节阀进行节流调节,使出站压力下降,进站压力上升,保证泵站的进出站压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工作。
泄压保护是在管道某些位置安装泄压阀门。当发生水击以及管道出现超压情况时,通过自动开启的泄压阀门将管道内部分液体泄放至泄压罐,从而削弱水击压力,防止水击造成危害。泄压阀一般安装在泵站的进站及出站处。安装在进站处的称低压泄压阀,安装在出站处的称高压泄压阀。
关键词:管道运输 压缩天然气 CNG系统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由于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势而逐渐普及到广大居民的生活之中。传统的天然气供应方式是通过管道输送,随着天然气供应规模地扩大,管道输送的方式更加节约成本,安全高效。
一、我国天然气使用现状
1.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不断加重污染气体和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我国的天然气以燃气为主,长期以来,城镇燃气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之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传统燃气的污染产物如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大量产生。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普遍产生的雾霾天气与燃气的大量使用和污染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城市要想发展,必须要从改善环境做起,必须要在燃气上取得突破。
2.缓慢发展
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相对比较迅速,但是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诸多差距。我国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很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资源集中于四川盆地以及青海等西部地区,海上资源于东海和南海相对集中。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管道输送成本高、供应缓慢,大中城市供应网络已经建立,但是一些小城镇没有被纳入天然气供应体系,资源分布不均,对供应需求无法及时满足,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新式燃气资源和供应方式。
二、传统供气管道和新式压缩天然气的比较
1.综合比较
传统供气管道技术落后,尽管供应规模大,普及性广,但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特别是中小城镇对于燃气的需求。我国居民分布广泛,没有规律性,给传统的管道供应造成众多不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研究出的新式压缩天然气则拥有更多的优势,首先,压缩天然气不需要大量的管道,极大地减少了修建管道供应的成本,压缩天然气需要的加气站、运输站、配气站综合成本要低于管道供应天然气的长输管道和门站费用;其次,在供应规模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压缩天然气和管道运送天然气的成本都要增加,但压缩天然气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地位越突出。
2.压缩天然气的使用前景
传统落后的管道运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气方式必须要改进,压缩天然气的优势尤为突出,但由于压缩天然气刚刚起步,还有较多不完善之处,进行技术全面改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毫无疑问的是,压缩天然气的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三、CNG技术
CNG加气系统分为母站和子站,源于天然气汽车加气系统,子母站系统使用方便,运用灵活、相比独立加气站投资少,该系统主要包括取气点加压站、城镇输配管网、城镇卸气站、钢瓶拖车等组成。采用特制的储气钢瓶通过加压设备对其实行高压压缩,类似于液化气,储存在汽车中进行能源供应。
1.技术优势
我国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为CNG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燃烧汽油相比可以大大节省燃料和空间,运输成本降低,方便快捷经济实用。其次可以降低噪音,增加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替代性,在汽车的运用当中具有较大优势,CNG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大大降低污染气体和有毒物质的排放,燃烧彻底,生成绿色产物,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有效避免温室效应的产生,有益于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对环保起到很大作用。
2.供应方案的比较
受拖车数量以及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CNG供应规模不宜过大。
在运输规模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运距的增加,CNG供应和管道工业成本都增加但是CNG增加幅度小。在运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供应规模的增加,CNG投资规模迅速增加,远远超过管道运输。当供气规模比较小,成本不超过1.6元/m?时,此时运距较小,长输管道略有优势,但当供气规模达到5万户,成本超过1.9元/m?时,CNG供应在技术、成本、安全性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根据取气点的不同,比较的结果也不同。管道运送和CNG运气在多数方面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果遇到具体问题,在这两种方案当中都不能合理选择的时候,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供应方案。
G具体问题分析
钢瓶拖车压力
普通的钢瓶拖车的重装压力一般为在最高温度下25MPa,车载组内温度与外壁温度近似相等,约为50℃,热力过程不能忽略。在运输过程中,钢瓶拖车的压力和车载组的温度要准确合理控制,不能因超标而造成危险
三、工艺流程
由卸气柱将天然气压缩至储气瓶中,然后给天然气汽车进行能源供应,简单快捷。由于我国CNG技术还未完全普及,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主,而且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加气站,在供应上也有较大差别,目前还是CNG系统的主力军,出租车体积小,快捷便利,但是在供气过程中会有不稳定现象,如产生高低峰,压力差距过
大,温度难以合理调控,该项技术还在改进和不断发展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风景线,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会选择购买私家车来方便自己的生活,然而CNG技术在私家车中的普及应用效果不甚良好。这是一项巨大的市场资源,子母站合建,设置不同压力的储气瓶组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汽车,可以将高压和中压储气瓶组合低压储气瓶组分开,在汽车加气站设置高压和中亚储气瓶组,直接用站内车载瓶组作为低压瓶组,综合考虑,节约成本和费用,也为了系统达到效率最大化和最优化,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传统管道运输天然气的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新式的压缩天然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在供气供热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尤其是CNG天然气汽车供气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相信不久的将来,压缩天然气一定会走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文献:
要想安全储存液化天然气,就要提前置换罐体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要在罐体内留有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来维持正压,防止填装时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出现爆炸事故。保证液化天然气储存安全,除了解决安全技术问题,还要加大对罐体内部压力的监控与管理力度,避免罐体内部压力增加导致超压,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压力控制装置的完善也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安装安全阀,确保储存罐体内部的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加强对罐体压力的监测,对于压力异常的罐体,要提前采取措施。如果液化天然气储罐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一切火源,及时警戒并疏散人群,在安全的条件下完善阀门和挡板。当出现液化天然气泄漏问题之后,要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缩小泄漏范围。
2液化天然气运输安全技术研究
2.1液化天然气的具体运输渠道研究
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高效和环保等特点,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农作当中,液化天然气是比较重要的燃料。要想发挥液化天然气的高效性能,就必须对天然气采取杂物清除措施和相关杂质清除措施。液化天然气除杂过程和后期冷却过程比较复杂,在比较小的区域和场地当中无法完成,必须通过液化天然气的有效运输,才能使得液化天然气在人们的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液化天然气运输渠道主要有三个:①罐车运输。在罐车运输当中,必须保证相关技术都符合标准要求,不仅要应用到支撑技术和布局技术,还应当应用流程技术等。罐车运输具有运输灵活、速度较快和经济成本较低等优势。②管道运输。与液化天然气罐车运输相比较,该运输方式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格,但在早期的管道运输中,其管道铺设成本较高,管道维护费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所以相比于罐车运输来说,其经济成本比较高。但管道运输也有其优势,例如方便控制,稳定可靠,且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适合长时间运行。另外,液化天然气管道运输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常见,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③船舶运输。相比于前两种运输方式,该种方式的发展时间较长,运输量大,在早期运输液化天然气时,成本比较低,但船舶运输也有缺点,即在海洋运输中,对环境要求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多,运输中潜在风险也比较多,需要采取大量对策来规避风险。
2.2液化天然气的具体运输安全技术研究
液化天然气的三种运输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在具体的安全技术应用当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液化天然气罐车运输时,其标准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罐车运输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运输,要注意对运输车和相关设备的有效选择,最好应用牵引车,也可以应用半挂车。通过应用这两种运输车,可以大大提升运输车的驱动运行效率和附着功能。在液化天然气罐车运输过程中,对于罐车来说,通常都要紧急切断阀门,并安装相关设备,这样在遇到紧急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关闭罐车阀门。在罐车运行过程中,要保证干粉灭火器充足、有效,并能及时扑灭可控的泄漏起火和牵引车着火引发的初起火灾。由于运动罐内物料会不断积累不平衡的电荷,如果不及时排除积累的静电,一旦发生泄漏,就会有被自身静电引燃的风险,所以罐体静电的消除也是比较重要的。罐车导电带可以消除大部分静电,从而降低静电存在的风险。为车辆配备GPS,以此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监控,减少司机超速、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此外,还要注意罐车对流问题。对于液化天然气管道运输来说,要做好材料选取和工艺优化工作,有效落实管道铺设工作。在选择管道时,最好选用镍钢,其不仅能够满足管道运输相关要求,还可以避免管道内部涂层被破坏等问题的出现。对于液化天然气船舶运输来说,未来会朝着薄膜型船舶运输的方向发展,船舶运输风险比较高,所以要着重进行风险防治,要在保证技术性能达标的基础上选用船舶运输方式。
3结束语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当,易造成运输效率不高及运输费用长期无法降低这一尴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运输的重要性,概述了几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得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形成合力,阻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这一观点。因此,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需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以提高运输的综合效率,为企业增加收益。
关键词:运输方式;合力;运输效率
1.运输的重要性
《辞海》中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费用较高,在全部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接近50%,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的最具潜力的领域。而运输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以达到在确保运输质量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运输环节,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至目的地的目标。那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对其发展实十分有利的。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运输来解决,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种运输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运输方式
最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国际上在300km以内。①适合短距离运输,但运输车辆的车型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设投资高,营运缺乏弹性,货损较高。
⑶按照国际惯例,500km以上的货物运输应采用水路运输,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是最早采用的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等),可及性差,运送速度慢,在途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⑷ 航空运输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主要是进行航空邮件的传递。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达到3500人。[1]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航空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
⑸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的。
2. 2其它运输方式
⑴集装箱货物运输
集装箱被称作20世纪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适用与水路运输、铁路及多式联运。
集装箱在应用上有诸多的优点,集装箱货物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能帮助节省费用,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简化了货运手续,便利了货物的运输集装箱运输方式把传统的齐全运输串联成为连续的成组运输,可以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⑵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②提高运输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运送,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3.物流活动中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对公路运输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建设的加快,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运输还可以在灵活、方便的基础上选择多挂车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货量。
而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还存在“满载超轴”的优势。
在水路运输成本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距离经济——“拖带顶推”,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
3.1.4 航空运输
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对航空运输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民航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水平,决定着行业内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3.1.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
4.综合效率的研究
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将这几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经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最高经济效益,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货物特性、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组合。
结合运输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和环境,选择最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的一种综合运输的方法。
在集装箱业务下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在国际和国内的货物运输中都得到了体现。建立集装箱货运站,联运网点,必须设备,联运路线,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动力。
5.结论
现代运输强调物流的系统观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将各种运输机能有效地联结起来,而且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率,在流通过程中追求综合价值链中的利润。我国的多式联运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物流资源整合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当中,多式联运的发展有着可观的前景, 对改善我国运输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张敏,黄中鼎.物流运输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0.
[3]范军.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3:103.
[4]阎子刚.物流运输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12-02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当,易造成运输效率不高及运输费用长期无法降低这一尴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运输的重要性,概述了几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得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形成合力,阻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这一观点。因此,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需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以提高运输的综合效率,为企业增加收益。
关键词:运输方式;合力;运输效率
1.运输的重要性
《辞海》中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费用较高,在全部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接近50%,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的最具潜力的领域。而运输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以达到在确保运输质量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运输环节,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至目的地的目标。那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对其发展实十分有利的。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运输来解决,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种运输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运输方式
最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国际上在300km以内。①适合短距离运输,但运输车辆的车型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设投资高,营运缺乏弹性,货损较高。
⑶按照国际惯例,500km以上的货物运输应采用水路运输,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是最早采用的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等),可及性差,运送速度慢,在途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⑷ 航空运输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主要是进行航空邮件的传递。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达到3500人。[1]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航空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
⑸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的。
2. 2其它运输方式
⑴集装箱货物运输
集装箱被称作20世纪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适用与水路运输、铁路及多式联运。
集装箱在应用上有诸多的优点,集装箱货物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能帮助节省费用,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简化了货运手续,便利了货物的运输集装箱运输方式把传统的齐全运输串联成为连续的成组运输,可以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⑵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②提高运输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运送,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3.物流活动中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对公路运输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建设的加快,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运输还可以在灵活、方便的基础上选择多挂车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货量。
而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还存在“满载超轴”的优势。
在水路运输成本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距离经济——“拖带顶推”,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
3.1.4 航空运输
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对航空运输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民航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水平,决定着行业内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3.1.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
4.综合效率的研究
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将这几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经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最高经济效益,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货物特性、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组合。
结合运输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和环境,选择最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的一种综合运输的方法。
在集装箱业务下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在国际和国内的货物运输中都得到了体现。建立集装箱货运站,联运网点,必须设备,联运路线,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动力。
5.结论
现代运输强调物流的系统观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将各种运输机能有效地联结起来,而且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率,在流通过程中追求综合价值链中的利润。我国的多式联运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物流资源整合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当中,多式联运的发展有着可观的前景, 对改善我国运输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张敏,黄中鼎.物流运输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0.
[3]范军.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