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团体表象”概念。他认为,一切来自于个体经验的感受,实际上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属于“团体表象”(13)。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民族意识即是典型的“团体意识”,它的存在是先行的“团体表象”造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民族内部成员的个体意识。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的个体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很大的稳定性,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在侗族祭祀舞蹈“多耶”里,众人拉手、搭肩成圈,有节奏地踏步徐行,双膝微颤,双手摆动。这种集体舞蹈,具有民族认同、强化血缘亲情、凝聚宗族力量的功能,也显示了特别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地缘环境中历经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浓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种内在灵魂,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推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渗透在其风俗习惯、艺术活动之中,内化于民族成员个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民族成员个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使本民族成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指导民族实践行为。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汉族的大型舞龙活动,含有民族意识的认同,含有一种潜在的凝聚力。通过舞龙,强化了巍巍中华自强不息、奋起腾飞的民族精神,刚健有力、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会表现出民族成员性格的共同性,它影响人的形体动作特征与形体表达。维族性格开朗活泼、幽默风趣,他们高兴时会摇头摆颈,这些动作被吸收到了“赛乃姆”里,形成了移颈、摇头动作。羌族的民族性格勇武不屈、豪放豁达,“跳盔甲”手执兵器、分列对阵而舞,威武雄壮,尽显粗犷性格。朝鲜族性格既沉着坚韧又内敛含蓄,故其舞蹈风貌是潇洒柔婉与刚劲跌宕兼而有之。因此,民族舞蹈也是“性格舞”,其动作性格正来源于民族性格。
作为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的民俗,如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是民间的、群众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传承性文化,由民众和群体传习而得以嬗变和发展。它既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又是群体所享受的文化。独特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加强同样起着积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许多民族岁时节令几乎都是载歌载舞,如红河哈尼族人“苦扎扎”节跳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拉祜族“库扎节”跳芦笙舞。一个民族的民俗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劳动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与之有关的习俗不外乎是希望生产顺利、硕果累累。在白族“田家乐”里,霸王鞭、白鹤舞、蚌舞等穿插其间,整个活动囊括了水稻栽插劳动的全过程,表现出白族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希冀。民俗舞蹈和民俗的传承载体均为特定的民族群体,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寨、乡、县,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在民俗活动的特定时空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别是通过集体舞蹈的方式强化、凝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婚丧习俗是民族舞蹈的重要内容,婚嫁舞蹈主要功能是祝福、庆贺。从“龙纵舞”、“洒米舞”的哈尼族婚礼舞蹈,到“奎翮嘎”和“腊叉嘎”的怒族婚礼舞蹈,都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与送鬼祭魂仪式相配合的丧葬舞蹈主要是安抚死者的亡灵,如景颇族丧葬舞蹈“格本歌”欢乐豪放,“思港斋”稳健低沉,“金寨寨”粗犷而充满原始气息。就民俗与舞蹈的关系而言,“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14)。
目前我国的室外建筑设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设计理念,从单一的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朝着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有益融合的方向发展。在现有的室外建筑设计中,多数的设计方案都能够将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在设计中考虑进去,在室外建筑设计时,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为我们服务,使建筑设计方案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比如,在实际的室外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将建筑物的朝向向难,这样以来就可以更多的利用自然光,而减少了照明系统的用电量。又如,在室外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将室内设计成南北通透的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室内的通风量,减少对空调的过度依赖,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减少了氟利昂的排放。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室外建筑对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多,如何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室外建筑设计这一源头入手,在室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引入节能环保的理念,实现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统一。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不但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还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室外建筑设计依靠节能环保来提升自己的档次和品质,节能环保通过室外建筑设计实现自己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互相促进、紧密联系。
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的具体措施
要想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就要对室外建筑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室外建筑从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外部装修都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特性。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选取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要想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建筑施工的源头抓起,即:建筑和装饰材料。我国原有的室外建筑物主要是红砖结构,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现在的室外建筑早已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陶粒砌块的外墙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建筑能达到冬暖夏凉的的特性。在选择装饰材料的时候,也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这样做不但提升了室外建筑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室外建筑的环保特性。所以,要想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材料选取环节入手,从材料源头保证建筑物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可以说,建筑和装饰材料的选用,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特性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优化外墙保温结构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做好建筑物的保温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目前室外建筑设计中,都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域,选取了合适的外墙保温结构,保证了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符合要求。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如果保温结构选择的不好,将导致建筑物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在取暖上,不但浪费了能源,也与节能环保的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优化外墙保温结构,通过增加外墙厚度、在外墙表面做保温层、采用混凝土浇筑外墙结构等多种方式,提高外墙的保温特性,使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在室外建筑的使用中,电能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室外建筑中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将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美观,经常在建筑物表面增加亮化景观。比如霓虹灯亮化、广告牌亮化和电子大屏幕亮化等几种方式。这几种亮化方式各自取得的效果不同,但都对电能有较强的依赖。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设计这几种亮化方式的时候,需要选择对电能消耗少的方式。并且可以尝试着增加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亮化装置提供电能,减少对常规电能的消耗。所以,要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点恩那个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2.4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
室外建筑设计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要尽可能的利用周边的环境为我所用。因此,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建筑物的墙面颜色选择上,就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配套,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颜色和谐统一。又如,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源,而减少大面积玻璃墙的使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再如,要注意控制建筑物的噪声,空调系统要使用低噪音的设备,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重要。
2.5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们的正常需求,使节能环保深入
到每一个细节中室外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既要实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的特性,又要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将节能环保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主要包括:首先,优化温度调节系统,使建筑物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程度,并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其次,优化照明控制系统,使照明系统与自然管线有效结合,保证了照明需要的同时,又不浪费多余的电能。再次,优化声音环境氛围,不但使用户能够享受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不对建筑周边环境造成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想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实现节能环保的特性,就必须对每一个设计环节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2.6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因为兴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周边的地势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树木植物等情况,确定室外建筑设计的方案,使室外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实际。其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增加节能环保的特性,并且要降低建筑物由于能源消耗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再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7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物预留出未来应用新式节能环保技术的空间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许多先进的建造理念和环保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因此,在目前的室外建筑设计中,一定要使建筑物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在将来应用更新式的节能环保技术,更好的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的特性。现有的室外建筑设计手段,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深入发展,室外建筑设计将会有更多节能环保技术可以选择,这就为室外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保障。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物预留出未来应用新式节能环保技术的空间,方便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扩展。
3.实现室外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生态园林的建设,符合社会当前的现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园林的出现,也标志着现代园林的建设方向。生态园林的生态功能,不仅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也能为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从3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具有生态特性,符合一般的生态系统观念,能够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二是具有园林特性,生态园林也是园林的一种,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活动空间,符合一般园林的基本要求。三是具有科学特性,生态园林是一项较为科学的设计,里面的植物都具备一定特性,有独立的意义。同时也会进行科学管理。总之,生态园林是现代园林建造中的首选。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要点
2.1场地的测量与勘察
在园林设计时,应当考虑选地的地质问题,对预选场地进行一定的勘察,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对当地的气候也应做一定的调查,只有符合建设园林的条件,有一定的把握,才能作为生态园林建设的场地。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应考虑当地植物的特性是否与需要种植植物存在一定的共同点,需要种植的植物是否满足地质气候等条件。我们不能为了生态园林美观种植一些不符合气候的植被,导致生态收益较低。在生态园林植物搭配中,以生态特性和美观特性为主。在园林中种植一些能改善生态环境又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被。
2.2考虑绿地自然情况
在植物配置方面,要考察当地绿地的自然情况,让后结合考察分析的结果,选择一些符合种植的植被。考虑到植被的生长规律,然后,将这些植被进行合理的搭配,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干扰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植物的季节搭配
季节的变换,也使得植物在不同地变换。但是有些植物是一年四季几乎长青不变。我们可以考虑在园林中适当地栽种一些长青植物,避免因进入冬季,整个园林呈现“光秃秃”的尴尬场面,使园林看起来死气沉沉,不符合生态园林建设的宗旨。
2.4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
在树种的选择中,也要考虑是否对外界造成影响的问题,例如杨树,春天时候杨絮飞舞,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在生态园林中不能种植此类影响他人的植物。园林树种的选择要慎重考虑,避免选择种植以后还需不断更换的植物。
3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例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中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3.2关于植物群落
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群落性,并且有一定的范围。通过研究观察,不同层次的分析可以判断群落的组成,然后分析这些构成的植被,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在不同层次的群落都有一定的良好生长。在植被群落方面,要下足功夫,还可以引进外来适应能力强的物种。根据不同的物种,搭配不同植物群落,能够展现出不同生态系统,使园林的生态系统展现多元化。在植物群落中,还可以进行人工调整,人工修剪等。
3.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在城市园林中栽种的植物应依据地方特色来配置,各个城市由于文化、自然条件、经济、历史等的不同,建造的规模也不同,在植物配置时要融入当地的地方特色,体现当地的自然风格,由于每个地方的环境不同,所处的自然也会不同,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才会建造出属于当地特有的人文景点,不仅会为当地增添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的建设,不是简单的种植植物就行,还需要科学管理,科学种植。在这方面,我们要多学习,多思考中国园林的精髓,参考外国园林的建设,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绿色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刘红,邹凤云.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生态理念,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坚持绿色、节能、节水等原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设计原则,阐述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理念;城市园林设计
1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时,应根据美学、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景观形态和结构进行合理布设和配置,科学塑造视觉景观,全面考虑城市园林周围的环境要素,使自然生态环境和园林建筑相协调。为了提高城市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在规划设计城市园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运用生态学原理。城市园林在创建生态系统中应坚持生态平衡原则,从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角度出发,结合沈阳市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情况,有效调节城市园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绿化系统,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健全的群落复层结构,使不同植物可以良好的共生共处。(2)保护生态多样性。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保护生物环境,特别注意保护具有地带性的植物种群,如野生植物栖息地、当地乡土植物等,并且城市园林设计应有节制的引种,分析植物的生物特性,使植物和城市园林环境相协调,使其快速良好的生长。
2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策略
2.1种植乡土树种
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区域功能、绿地水系土壤特征,有效结合人工生态景观和原地形生态景观,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优化植物结构设计,尽量种植本地植物,这些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成活率比较高,可以满足城市园林设计要求,节省养护成本。例如,沈阳市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选择凹叶景天、金叶景天、八宝景天、红叶景天等耐旱性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耗水量较少,而且养护管理简单。
2.2使用生态物料
基于生态理念,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态物料,提高生态资源和物料利用率,保护城市园林生态环境,节约各种资源,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设计城市园林时,增加园林土壤土层中的有用物质,绿色植物养护和栽培需要遵循很多原则,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园林规划建设时,应仔细分析当地的土壤环境,结合实际的土壤环境,有针对性地添加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其次,积极运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资源,城市园林施工设计需要应用很多的建设材料,为了提高节能性和环保性,应尽量采用环境友好型,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和材料,科学规划和布设园林景观,提升园林设计水平。最后,城市园林设计应尽量节省施工资源和物料,减少能源消耗。
2.3优化植被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需要选择多种类别的植被,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优化不同地区的布景设计,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效果,增加生态园林的人性化和生态性设计,给人们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结合不同植物独特的生长特性,合理搭配绿色植物,例如,在城市园林水质环境周围搭配和布设合适的水生植物;在远离水质的区域种植一些耐旱植物。选择不同物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的艺术表现、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等因素,结合城市园林周围生态环境和实际的园林空间,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生态园林。
2.4保护园林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多注意整洁性和美观度,当前现代化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涨,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持续恶化,这对城市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和谐性和协调性,结合城市景观环境现状,根据现有规划、土地条件和人文特色,分析人们生活质量目标、环境质量目标、生态目标,优化园林规划设计,选择当地的绿色植被。依据城市园林周围环境的地形、水质、土壤,构建和谐的园林景观,采用合适的移栽方式,降低园林设计成本,做好植被的养护和栽培,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理念,坚持人性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运用生态学原则,结合不同城市的气候和水文环境情况,严格把关城市园林设计的各个环节,优化和改进园林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降低植物的栽种和养护成本,推动城市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高子岚 单位: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基本原理中指出,物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计划,使物质产生质变。将这一基本原理引用到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的产生,能够清晰看到生态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的吃、穿、住等都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智力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对物质的需要不断膨胀,而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也在逐渐加深,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当某一个部分或机体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内部就会出现问题,生态环境由于人的破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不断加剧超出生态环境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影响生态环境自身的修复与运转,生态环境内部失衡,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激化,生态问题出现,生态问题不断加剧造成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向自然界扩张,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在人类不停歇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变逐渐增加,演变为质变,引起生态危机。土地荒漠化是人类不断开垦草地、砍伐森林导致土壤质变的结果,大气污染是人类不断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变的结果,水体污染也是同样的原因,都是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环境,导致环境自身发生巨变,引发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破环生态环境,不断向自然扩张索取的质变反应,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不断提醒人类要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于人,为人的发展找到正确的道路是重点。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可承载量之间的矛盾。人是这一矛盾运动中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人。目前社会的发展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导致人的物质需求在不断膨胀,最终演化为生态危机,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膨胀的阶段,人对自然的需求就不会如此没有节制。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量变到质变的反应,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疾患是质变的重点,想要改善日益加剧的生态问题,就要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利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如果放任不管,使之继续恶化,在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的同时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发展以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找到矛盾出现的根源,有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矛盾的出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找出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摒弃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是主要动力,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而自然环境可供应和可承载的物质是有限的,当人的需求不断膨胀,以至于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之时,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激化,矛盾运动开始出现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状况,生态问题产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精神的发展,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才能控制人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才能使人不在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扩张得到控制,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改善,生态危机才能缓解。
二、生态意识与
哲学指出,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观念的东西是被人脑改造且被反映出来的物质的东西。生态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危机的出现提示人们建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人的不断发展,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人类不加节制的获取使得生态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不和谐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意识到人应该为自作出一些改变,生态意识慢慢开始萌芽。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对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恶化的生态问题的反思,也是对人自身发展不全面的反思。生态意识的出现为生态危机的解决开辟了道路,是人逐渐发展的表现。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问题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哲学指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积极地能动作用。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其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建立与普及,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生态问题的改善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也能够改善目前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困境。生态意识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反思过去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发展方式,也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正确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正确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环极其严重,当这种严重的破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自然环境就会将这种破坏作用于人类身上,人的生存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生态意识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类反思其发展历程的产物,也是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的重要体现。
生态意识的建立需要公众的参与,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危机的改善和人类的进步发展要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注重生态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加强自然知识的普及,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要清楚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清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及其角色定义,这就需要人们充分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科学的普及过程,教育将是重要的方式,教育对知识的普及与传承有十分有利的优势,在自然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利用这种优势。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一种意识的出现是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的客观反映,社会对意识的出现起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主要潮流走向反应的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走向,引导生态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生态意识的建立健全将是非常重要的推动,所以说,要实现生态意识的普遍建立,社会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第三,要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过程中,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这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的人毫无节制的物质需求欲望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危机的改善需要人实现从物质需求阶段向精神需求阶段的飞跃,达到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其物质需求旨在满足其生存和持续发展,而不会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从而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历程由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进步与否关系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是生态危机解决的最终途径。
三.生态行为与
生态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了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我们除了要普及生态意识、深化生态意识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的指导下改善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哲学指出,人类的活动属于两大类活动,即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意识的建立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而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属于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行为是公众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所做出的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活动,其目的在于从日常的生活行为出发改善人类目前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