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民健身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全民健身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体单一,社会参与度较低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由政府主导,但并非政府是建设的唯一主体。受过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政府”治理体制和观念的影响,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主体,既是公共服务的组织者,又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社会力量难于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当中。[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和社会组织政策的逐步放宽,鼓励并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石家庄市由于处于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和突破,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使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有所改善,社会力量开始参与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但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体育健身需求相比,这种参与仍显得不足,还存在较大差距。
2、对城乡一体化理论认识尚有不足,城乡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城乡一体化是石家庄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这个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致使建设效果受到影响。[2]
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应只是全民健身设施。
体系的城乡一体,还应包括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活动和全民健身信息体系的城乡一体,只有每一个子体系达到城乡一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同时,全民健身公共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较薄弱,尚未形成城乡一体的格局。此外,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城乡相融合,但是就目前石家庄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基本还是城市建城市的,乡村建乡村的,城乡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所以,要真正实现城乡融合,还要转变这种城乡分割的观念。
3、全民健身公共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从目前石家庄市全民健身公共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来看,还不够完善,其内容还比较单薄,每一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首先,就全民健身组织管理而言,一方面有些基层政府不够重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意识较差;另一方面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依旧匮乏,整体素质仍然偏低。其次,就全民健身资金投入而言,一方面财政拨款十分有限,尤其是社区、农村等基层财政更为困难,而且有限的经费多用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其他方面则相对较弱;另一方面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未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再次,就全民健身法规政策而言,一方面政策类规范性文件较多,而相关法规较少。另一方面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体育社团组织影响力较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不够规范和全民健身经费投入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最后,就全民健身考核评价而言,一方面政府部门考核多以量化指标的形式进行,缺少实际质量的评定;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单位不理解考核的真正用意,存在为了考核而考核或应付考核的现象。所以,如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保障体系,是石家庄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二、石家庄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式,推动建设主体多元化
政府主导作为石家庄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当前建设过程中得到重要体现。然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石家庄市千万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光靠政府机关的几个部门、几个工作人员必定是难以完成的,这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式的两仪,缺一不可。要提高社会参与度,就要将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与政府一道作为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性和作用,共同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府购买和税收优惠等方式,向企业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挥企业专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次,社会组织作为市场和政府的补充,兼具公益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也应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之一。随着国家对社会组织政策的开放,要注重全民健身类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其承担起建设百姓身边的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指导和全民健身活动等的责。
2、促进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融合,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石家庄市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少城乡之间的交流融合。虽然城乡都在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但是城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之间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要摆脱这种城乡分割、各自为政的境况,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推进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要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平。其次,要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最后,要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结果大体相等。
3、健全全民健身公共保障体系,维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运转
全民健身公共保障体系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血脉和活力源泉,它可能不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那样让人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它却时时刻刻保障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转。针对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3]
第一,健全全民健身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强化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
第二,拓宽全民健身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资金投入体系。
第三,加强全民健身法制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法规政策体系。
第四,实行全民健身目标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民健身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7-10.
一、坚持做优品牌,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力
全民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县不仅有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健身气功,广场舞等体育品牌活动,而且还有10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为有效实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切实发挥体育公共职能,将区域优势资源转化为全民健身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政府指导,以及社会力量来共同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2013年初,我局因地制宜制定了《县“一乡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评选标准及办法》。
1、明确品牌定位:“一乡一品”是指多年来充分利用本乡镇资源优势,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传统活动,是居民参与率较高,在全县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能够代表本乡镇形象、特色,提升本乡镇知名度的品牌活动;
2、制定评选标准和办法:要求各乡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要求申报的活动特点突出,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宣传有力,持续发展,参与广泛;
3、各级政府提供经费保障。县体育局根据县政府的安排,投入一定资金,对被评为“一乡一品”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予以一次性扶持,各乡镇政府对创建“一乡一品”的活动在经费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扶助,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
二、实施网络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我县在坚持“一县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创建基础上,再创“一乡一品”的品牌建设,通过这一方式认真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广泛开展“一乡一品”活动以达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使全民健身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建“一乡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中,把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支持、群众踊跃参与的活动运行机制。大力倡导群众体育生活化理念,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努力提高全民体质。以围绕“白云深处、人家”幸福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增强全民身体素质,作为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了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县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截止年底,11个乡镇,75个行政村、3个社区,共建立了全民健身指导站、点89个,覆盖率达到了100%。
1、我县现有55个行政村新建了农宿文化体育广场,为此,县财政为每个广场投入了8万元,2013年,我局从体彩公益金中也拿出了50万元,近年来,全县各级共投入了近1000多万元。目前,基本做到了村村有体育活动场所,有广场舞队伍、秧歌队、篮球队等,截止2013年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全部覆盖。全县共有89个指导站、点,而且均配备了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健身活动场地。为此,我局还投入资金18万余元,为每个站、点配备了各种体育器材如:拔河绳、羽毛球拍,篮球、乒乓球拍等,有效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为了配合网络建设工作的开展,以全民健身指导站、点为互动平台,我局连续举办了两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各乡、镇、村先后共派出17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
3、推进居民体育活动生活化。以社区全民健身指导站为阵地,依托县老年体协、健身气功协会、排舞协会、自行车协会、青少年俱乐部等体育协会,以创建体育特色社区为抓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三、重点抓好普及、彰显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的魅力
在实施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过程中,我们努力让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城镇乡村。围绕城乡稳定、区域经济、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有特点、点面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归纳起来主要特点体现了“五个结合”:一是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相结合。为了推出地方特色,打造品牌,发展体育文化,我县高湖镇在西头村接连举办了“吕阳洞溯溪帐篷节”,活动紧扣“清凉一夏”的主题,有西头古道穿越、吕阳洞溯溪、神仙谷漂流、观音岩登山、北河园赏花、中部梦幻城游乐等,共吸引了2000余人报名参加。同时还举办了“美丽乡村、幸福生活”文体活动。还设立了文明健康高湖人宣传展示、享受农家风情等群众互动活动,促进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二是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宝峰镇连年举办“农宿文化节”运动会。项目有篮球、拔河、田径、骑自行车载重、播种、肩稻谷赛跑、摘棉花比赛、广场舞、太极拳、太极扇、柔力球、顶棍、秧歌腰鼓,传统诗词、书法比赛等在内的20余个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弘扬民俗体育文化。三是与传统群众文化教育相结合。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根据各地特色、春节期间在全县组织了元宵舞龙、舞狮、马灯、船灯、茶花灯会。并专门推出了水口乡桃源村的城门灯、仁首镇象务村草龙灯在全县各地表演和县城集中汇演。尤其仁首草龙灯,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除了在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展现龙的元素以外,并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午节还举行了龙舟比赛,并于今年10月成功举行全县乡镇腰鼓队表演大赛。全国第五个“全民健身日”,在县清华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了全民健身广场舞展示活动,800多名队员参加。此项活动已荣获了“舞动赣鄱健康”2013年省全民健身广场舞活动“县区优秀组织奖”。四是与低碳绿色休闲理念相结合。2013年9月24日,省首届海峡两岸自行车联谊赛暨第六届泛长珠闽国际自行车三爪仑挑战赛在我县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旨在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其主题为“白云深处、人家,百里画廊、骑景最佳”。我局作为执行单位,全程负责组织了此次赛事的进行,并受到了赛事组委会的高度评价。五是与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相结合。我县积极整合体育资源,维护维修了县城的体育场馆,根据群众的健身需求,以“服务群众、大众参与”为主题,每天晚上体育广场为全民免费开放,并提供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网球、篮球等相关活动场地,而且提供便捷、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促进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满足了全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极大的推进了全民健身长效化、健身方式科学化、健身形式大众化机制的形成。
四、2014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农宿文化体育广场建设,争取一至两年内,村村都有农宿文化体育广场;
摘 要 武术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展而形成的,它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因其内容丰富、适合于不同的群体、习练过程中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所以在全民健身过程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武术 全民健身
一、武术的内容与特点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其长期发展、演化、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下特点:第一,武术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是其它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第二,武术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展而形成的,它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第三,武术的内容和练习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类别的武术项目其练习方法、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负荷不尽相同,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加以选择。第四,武术运动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这种广泛的适应性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全民健身计划内涵及意义
1995年6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中指出:“既立足当前,在本世纪末建成初具规模的全民健身体系,又着眼未来,最终在我国建成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规模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适应整个中国改革的发展需要。”全民健身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充满希望、朝气和活力的表现,体育发达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大众体育在制度上、措施上有了有力的保证。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满足了人们对群众体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武术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项目首选之一,是因为群众武术的内容丰富,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动作随意灵活,练习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
(一) 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身心兼练
武术是内外合一、身心兼练的活动。武术运动具有强烈的感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动作随心所欲,出神人化,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尤其是坚持基本功训练能加强人体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大关节运动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增强人体素质,可抵抗外邪侵入。同时还可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武术可以防身自卫
武术可以使人们防身制敌、主持正义、有备无患;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武术的防身自卫价值还能激发人们习武的积极性,增强防卫意识。在当今社会,处处存在着竞争和挑战,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习武练功是件苦差事,习武不但能培养练习者战胜困难的意志,而且能增强人们竞争意识。
(三) 武术可以修身养性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讲究身心合一、内外兼修,既可强身健体,又能在练习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武术以仁爱主义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际和谐为价值目标,成为人们德行修养的一种途径,体现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文化形态。在习武中培养传统武德,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的道德情操,是习练武术的真谛。
(四)休闲娱乐
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武术的切磋、交流、表演以及套路形式的单练、对练、集体练习,表现武术的造型美、劲力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以及攻守协调美,欣赏之中,人们不仅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也培养了高尚的品格。
人们通过参加武术练习或武术表演可以获得身心愉悦的效果,武术的攻防格斗的哲理性与养生修养的健体性的和谐统一.使武术产生了特殊的艺术价值取向、真正的技艺美、精神意境美、均衡对称美。
四、结语
当前,大力推广普及武术,发挥武术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改善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将大众武术与全民健身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必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1995.6.20.
[2] 亓传琴.试述武术与全民健身[J].浙江体育科学.2004(1):47-48.
[3] 刘劲松,陈盼.中国武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30-32.
[4] 武冬.传统武术评价、整合和推广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
[5] 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 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8(8):81-85.
一、统一思想,围绕主题,努力创导浓郁的羽毛球运动的氛围。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既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市羽毛球协会根据市体育总会关于开展2010上虞市全民健身节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及时召开了理事会,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会议提出要围绕今年我市全民健身节活动的主题,结合协会的自身特点, 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的工作思路,努力使今年的全民健身节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整合资源,制定方案,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的羽毛球运动。
为了让今年的全民健身节活动落到实处,协会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据我市现有的羽毛球活动场馆偏少偏紧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资源整合的一系列工作设想,扎实开展了全民健身节活动。一是组织了二次赛事。协会组织了第二届“特安杯”羽毛球邀请赛和市级机关“大康杯”羽毛球比赛,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羽毛球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业余文体生活,同时也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节活动的开展;二是落实了活动的场所。协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六万元,与城北实验中学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体育馆的租借合同,每晚向全市羽毛球爱好者免费提供训练和活动的场所,使我市开展羽毛球运动在时间、内容、场地三个方面有了保证,受到了全市广大羽毛球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为了有效的开展全民健身节活动,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好工作。
关键词:黑龙江省 健身路径 建设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21-02
全民健身路径是国家刚出台的新事物,其存在着很多问题,健身路径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我国对于健身路径的实践研究还比较薄弱,一方面,政府不断地投入资金,在建设更多的健身路径;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健身路径情况知之甚少,这使健身路径活动处于放任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已限制了健身路径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这样的管理不能科学地发挥健身路径的全部作用。从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上看,就器材设置而言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种类少、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等;就管理上而言,存在着管理不及时、器械被损严重等问题;目前已有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很多健身路径破损严重,已经无法使用,对于这样的器械该如何报废更新,这都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当然还有更多没有被考虑到问题。总之,民健身路径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 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意义
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全民健身路径上面,同时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也是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路径的深入开展,它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身体健康和丰富国民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城市、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中国健身人群所选择频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全民健身路径是政府从人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广大群众出台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这为政府树立了良好的为人民服务形象;与此同时,大量健身路径器械的安装与使用,促进了我国对于室外健身器械的研发与生产,推动了健身市场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为广大群众无偿提供了健身器械,丰富了群众强身健体的手段,增加了我国健身人口的数量,同时提高了群众的健身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
自1997年全民健身路径在全国大范围的建设以来,到十之后全民健身工程上升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黑龙江省省一直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地投入到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当中。
根据调查,黑龙江省大多数全民健身路径设置在小区内,在小区内设置健身路径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条件,还可以为不同身体层次的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避免了交通、路况等存在的安全隐患。经济发达的城市会设有1~2个规模较大的公园健身点,同时农村乡镇因为资金的缺乏,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使得健身路径的建设缓慢。48.07%的居民对于健身路径的种类、健身路径间的距离以及健身路径的布局环境是满意的,其中老年人满意程度最高,其次是青少年,而中青年的满意程度是比较低的。
因为黑龙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很多人会选择冰雪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忽略了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但是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在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群众中仍然有31.32%的居民每次健身会保持在30~60 min。对于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来说。女性锻炼者大于男性锻炼者,老年人大于中年人。这是因为目前女性更注重身体健康,而老年人有更充裕的实践去锻炼身体,同时消磨时间。其中有46.78%的锻炼者是为了强身健体;有25.13%的锻炼者使用全民健身路径是为了放松、娱乐。同时全面健身路径的设置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据调查,社区间各健身路径点仅靠社区自身力量来管理,缺乏与外界沟通,不利于交流经验,不利于提管理效应。对于公园的健身点来说,由于是公共场所,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据调查,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由于缺乏专业的健身路径指导员,再加上群众对于健身路径缺乏了解,这使很多群众无法正确的、科学的使用健身路径,这样的锻炼不仅伤害锻炼者的身体,还会加快健身路径的损坏率。健身路径完全受损占10.2%,部分受损占64.2%,这说明黑龙江省健身路径器械受损比例是非常高的。同时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制度需要改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部分受损的健身路径无人问津,器械的维修和经费无法落实。
3 结语与对策
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参与锻炼者的锻炼效果和使用状况是比较好的,但是全民健身路径在建设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这使全民健身路径很难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希望通过改善功能的开发、布局的合理、质量的提高、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几个方面,更好地去解决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功能上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全民健身路径的功能设计上,在设计符合大众的健身器械的同时,能够根据该省冬季寒冷而漫长的特点,设计出更符合我省人民需要的具有地域特点健身器械。
第二,在健身路径的布局上应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点人群的需要。在城市当中,应安装在小区,机关单位住宅区;在乡镇农村中,应安装在乡、镇、行政村或自然村的中心地区;同时也可安装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在器械安装的间距上,不要选择在路边或者场地范围太小的地方,同时健身路径最好不要建在道路两旁,因为长期吸入汽车尾气和灰尘对健身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第三,全民健身路径的质量一定要比一般的室内健身器械的质量要高。主要是因为:首先,健身路径是放置于室外的,其磨损与损坏程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其次,健身路径是面向全社会的各类人群,他们对器械的了解以及保护意识是不同的;还有就是人们对器材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全民健身路径选择的材料还要根据各地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变换。如,南北的差异性。
第四,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的投资主体要趋于多元化,逐步朝着政府与社会多渠道投入,共同建设的方向来发展。所以,在积极引导地方加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投资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从而实现全民健身路径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五,管理的制度化,即在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上,必须要建管并重,健全责任制,同时建立路径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和防风险机制;人力资源的管理,即各个健身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中维修的制度化,即管理措施要跟上,这样群众对器械自觉保护的意识也会随之增强,就会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充分利用媒体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参考文献
[1] 于可红,江铁锋.杭州市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与管理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2):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