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观 消费情况
一、研究当今大学生消费模式的背景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校园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处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这个群体,自然会呈现出多种经济状况,有人花钱如流水,有人却节衣缩食。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的性别、年级、家庭情况介绍。
在接受调查并返回问卷的228名同学中,男生所占比率为50.88%,女生为49.12%,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其中,大一学生的比例为75.44%,大二、大三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8.86%、5.26%,大四学生占0.44%。大多数同学来自城镇乡村,家庭经济情况稍差,部分同学来自大中小城市,经济情况较好。总体来说,参与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比例均衡,确保了调查的普遍性与真实性。
(二)分析。
1.大学生消费水平
在月平均消费的调查中,生活费低于300元的占2.63%;300-500元之间的占7.89%;500-1000元之间的占33.77%,1000-1500元之间的占37.72%;而1500元以上的为17.98%。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83%的同学月消费不超过1500元,而有33%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之间。我们可以得出,我校的生活花费,500-1500元还是被大家所认可的一般水平。所以大部分的同学消费水平还是比较适中的。
2.大学生消费来源
大学生的消费资金主要从哪里来呢?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学要依靠父母,只有少数的同学的资金来源于各方面的困难补助,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或兼职补贴日常开销。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是生活费里不包括学费,住宿费等,要是加上这些“巨款”,我相信来自父母的资金比例将更高。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基本还是一个纯消费者。
3.大学生饮食消费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饮食方面支出居400元以上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也许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这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以及个人饭量有关,从侧面或许反映了我校食堂饭菜定价略高及学校餐馆饭店的定价偏高的问题。
4.大学生通讯消费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大学生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他们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别达到27.63%和56.14%,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者每个电话都很短。既是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5.大学生娱乐和学习消费
通过调查,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在娱乐方面进行适当消费,相比于饮食消费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应地,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较均衡。不过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远远小于娱乐消费,希望这种重娱乐轻学习的现象不要得以蔓延。
6.大学生消费计划
综合分析调查问卷,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储蓄观念薄弱,基本没有消费计划。对于资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宏观的安排,更无详细的打算。大多数同学都坦承自己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现“经济危机”。只有少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资金有简短的计划,并且有记账的习惯。 部分同学还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一般这些消费都是用在促销品及服饰上。也有少部分同学倾心于新型的电子产品,采用超前消费的方式进行购买。
(三)调查小结。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了解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以及消费趋势。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校多数学生只是纯消费者,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学会科学合理的理财方式。开学的时候拼命花钱,到了学期末就四处举债,这样的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又如何能面对更多的风险与挑战?大学时代弹指即逝,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轻视了这一点,认为学生消费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其次注重于品牌,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所以大学生消费观念还有待提高,而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消费的责任还任重道远。
三、解决措施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事物要靠大学生自己去判断,自己去选择。外界信息很容易左右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为了让自己有更独立的判断事物的能力和适合自身状况的消费观念、理财技巧、大学学习节奏,都需要一个很强的自我认知。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和社会开展的一些相关课程学习中,通过多种途径增长自己的理财、消费、投资等的知识。大学生只有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做出合理的行为;同时,大学生应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个合理的规划,要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业,对自我认知上应做到“完整性、特征性、目的性、辩证性。”
(二)家庭方面。
国际教育基金会在 《培养心情与人格―人生基本目标教育》一书中提到:“家庭是人格的熔炉,潜移默化地‘传授着’诚实、忠诚、信任、自我牺牲、个人责任和尊重他人等美德,更为根本的是,它是爱心和人际关系的学校,是学习爱的奉献以及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等基本能力的最佳场所。家庭中蕴含着使道德和人际能力自然成长的活跃机制,那就是由家庭里子女、手足、夫妻和父母等角色组成的机制。”模仿是人最初的能动反映,父母长辈等大人一直是小孩学习效仿的榜样。因此,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环境,应以身作则,合理消费,在家庭创建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
(三)学校方面。
各大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在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的培养,针对该方面教育的缺乏,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案,开设相应课程,并加强实践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开展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投资理财的积极性;老师也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在引导学生的时候提出的意见才能更切实可行。
(四)社会方面。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国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大学,作为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地方,学校领导应树立并弘扬正确的消费观,对改善社会风气、树立社会正气、净化社会消费环境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优良的社会风气也为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环境创造了条件,这样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就会趋于理性化。
参考文献:
[1]黎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11.
[2]闫缨,任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J].昆明大学学报,2004,1.
[3]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4]秦云,祝志杰.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原则浅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5]彭锦霞.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3.
[6]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7]张迪.当代大学生消费现象透视及消费心理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1.
[8]刘浏.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9,6.
[关键词]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50-0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作为大学生自由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内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对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基本情况
用于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1所高校学生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录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0人,占49.48%;女生194人,占50.52%;城市学生120人,占31.25%;乡镇学生60人,占15.63%;农村学生204人,占53.12%。
2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是指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性别角度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2.1 大学生每月总消费支出情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费总额”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间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习惯。我们对大学生的“每月总消费额”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11.5%;每月消费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43.8%;每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35.4%;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9.3%。
2.2 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调查,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30.2%;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32.8%;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28.1%;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8.9%。
2.3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资料,分别计算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和“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进而算出“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从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785.42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为每月838.46元;农村女生最低,为每月744.44元。从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82.81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为每月95.24元;乡镇男生最低,为每月75元。从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来看,全部学生的平均比重为10.54%,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为11.76%;最低的是城市女生,为9.17%。对比表4中的各行数据,可以发现:
(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低于中学;有24%的学生表示与中学持平;只有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高于中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而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是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觉得在学习上的压力明显下降,课余时间大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读书则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动力不足,导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消费支出都会减少。
(2)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总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农村女生的总消费支出最低,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与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对要高出26.17%。我们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他们升学前的学习环境有关。城市女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她们天生爱美,喜欢打扮,导致了她们的总消费支出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环境优越,课外阅读条件与大学相差不大,她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课外阅读消费的心理需求不会很大。而农村女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她们在大学里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较低。但农村女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她们经常会感到知识面不广,缺少兴趣和特长,这时候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会让她们想方设法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无疑会导致农村女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则与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比农村男生相对要高出10.31%。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识类书籍,而有69%的农村男生表示对专业书籍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和持久的学习方式,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阅读现象明显,从众心理强,选择能力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教育体制和有效的导读机制。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图书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读什么书。大学生阅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导读讲座和开设导读课程,鼓励学生读好书。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以团委、学生会牵头组织成立各种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还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满足他们交际娱乐的愿望,激发他们更为浓烈的阅读热情。
此外,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阅读方法。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改进课外阅读状况的根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忙碌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心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明,等.武汉地区大学生课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0(4).
[2]何玲华,周琼.“80末”大学生阅读状况――来自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课堂的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Abstract: A sampl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injuries of students i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and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The survey shows significantly high injury rate among the students,and the causes are discussed. More interestingly,the survey shows that some particular parts of our body are more vulnerable to injuries and in some specific way we can avoid these injuries. The data from the survey are really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reduce injuries afterwards. This article is about in-class injury of students and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cause of injuri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or avoiding injur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ell-being,relieving their stress,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学生;体育课;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Key words: students;PE class;sports injuries;surve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16-02
0引言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它的特点在于体育运动项目,运动技术动作,锻炼者的身体情况,场地措施等情况和人体所发生的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校体育运动中损伤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将造成残疾死亡。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制.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运动损伤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了解运动中易发生损伤的项目,过程及预防措施,并能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在体育教学中结合运动技能的特点传授有关运动生理,运动解剖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方法。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将损伤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底限度。从而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将对西安体育学院二本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作了调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特点及原因进行调查,找出防伤的方法和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点启示与帮助。
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及课外活动中时有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以探讨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这对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减少身心上的痛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并为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安体育学院06级人体科学系、社会人文系学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平均年龄20岁。
1.2 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了解其总体情况,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②问卷调查法:采用统一印制的运动损伤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发出调查表50份,收回40份,回收率80%。③数理统计表:两样本率的比较和卡方检验。④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训练,比赛和课外活动。
2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
在所调查的人员中,受伤人数及损伤率见表1。
从表1可查看出,40人有损伤者占85%,同时对男女损伤率是否存在着差异进行检验,结果两样本率比较P>0.05,即从总体发病率上看是完全一样的,不存在差异,但总的发生率达85%。说明学生损伤率较高,值得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有必要查找一下损伤的原因,常发部位及规律,以提出防伤的措施,达到较好的教学和训练效果。
2.2 运动损伤岁季节变化的规律通过调查及大量资料表明,不同季节学生的受伤情况不尽相同,学生的损伤情况与季节的变化有着明显的规律可循,即运动损伤呈现出时间的双波峰期,即4,5月份和9,10月份,是损伤发生较多的季节。
原因分析:主要是季节的影响和4,10月份处于运动竞赛期所致,半年损伤高峰出现的小双波峰说明,每学期初因学生体力相对不足,易引起损伤。经过一个恢复期后体力逐渐上升,损伤相对减少,随后到4,5月份由于竞赛期的到来损伤加大,下半年即学期初与上同,但到11,12月份由于季节的转换,天气变冷,肌肉的粘滞力增大,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损伤同样增大,而整个曲线图中的低谷中逢学生的假期。
2.3 运动损伤常发部位及损伤种类调查发现,运动损伤就发生部位而言不尽相同,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表2说明,运动损伤常发部位在肘、膝、踝,其次是大腿、小腿、足。
原因分析:肘、踝、膝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属各关节及牵连的解剖结构,担负着多种生理功能,倘若曲伸,磨檫,旋转超过起生理限度,尤其是受到疾病、外力、冲出、挤压时,极易致伤。特别是在足球运动的诸多运动中,踝关节在跳跃运动中能引起软损伤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损伤多因场地不平,违反规则,动作粗野等引起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体育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的遵守比赛规则并注重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性教育,以便防止损伤和避免损伤。
同时,调查表明损伤常发部位决定了损伤的性质和种类,损伤种类见表3。
表3显示,以肌肉拉伤的最多,占23.5%,查材料表明损伤种类与损伤的项目和部位有明显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某部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温度太大,场地器械的质量不好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由此可见,要注意加强屈肌和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这是防止肌肉拉伤的有效措施。对西安信息技术学院大一年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并对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原因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学生运动损伤的分布特征、防治状况,拟提出重点干预措施。西安信息技术学院新生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平均损伤发生人次均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学生上课、意外事故是损伤的高发场合和主要原因;肌肉拉伤发生率最高;治疗多采用中药及理疗等手段,治疗效果良好,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保健政策,加强对体育专业新生体育安全意识教育,强化运动损伤知识传授,改善医疗条件。
2.4 运动损伤发生的场合由于运动者机制所承受的负荷不同,导致了不同场合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有所不同,见表4。
此表说明,多数损伤发生在比赛中其比例占40.52%。其次是上课时,占31.62%。而损伤发生在操场中为最少52.70%。经过检验,比赛、上课与其他三项相比损伤率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比赛中负荷大且犯规动作的学生在疲劳在粗野的动作下易发生损伤。
2.5 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众多,除了主观因素外客观及外界条件也是引起损伤的重要原因如表5所示。
此表说明,学生局部负荷过大是发生损伤的首要原因,占22.3%。其次是教学或比赛中过度疲劳及动作粗野分别占17%和14.9%。将负荷过大与教学或比赛疲劳的百分比进行X的平方检验后发现P〉0.05。而负荷过大与动作粗野进行检验后发现,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究其原因发现,学生肌肉力量较差。普遍身体素质较低。在教学或比赛中运动量较大。一旦超过肌体的承受能力便造成损伤。故在教学或训练中应该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例外,调查发现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其中能够经常坚持锻炼和训练的占23.7%。不能正常进行的占61.9%,能局部运动的占14.4%。损伤病愈的占70.6%,有合病的占29.4%。从校医院反馈信息说明现疗的伤员中有6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
3结论
①春秋两季即4,5月份和10,11月份是运动损伤发生较多的季节。②损伤发生的场合以教学与比赛较多,其次是课外锻炼、训练和早操。③运动发生的部位以膝、踝、手、肘较多,其次是大腿、小腿、足。④损伤的性质以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擦伤,韧带损伤,脱臼等。⑤损失的原因主要是局部负荷较大,其次是教学或比赛中过度疲劳和动作粗野,准备活动不充分和场地问题多。⑥损伤引起的功能影响以急性的为多,不能照常训练和局部运动的占多数。
4建议
4.1 加强防伤教育新生在刚开始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树立起正确对待运动损伤的思想。增强防范观念采取防范措施
4.2 加强全身的身体素质训练由于局部负荷过大是损伤的主要因素而教学和比赛又是损伤的主要场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
4.3 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重要性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在于提高枢神经的兴奋性,促使达到适宜的水平。特别是冬季植物的情况,同时是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弹性增强有利于防止损伤的发生。
4.4 加强易伤的部位的训练与保护如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时要戴护踝、护膝、护腕加强关节。特别是踝关节力量训练提高主要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5 加强场地器材的保护与管理预防因场地与器材的导致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黄有基,管文光.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安徽体育科技,1989,(1).
[2]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
[3]陆美琳.高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色调研与预防.体育与科学,1997,(7).
[4]张文青.体育专业学生严重损失的现状与分析.四川体育科学,2003,(1).
[5]程伟.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4,(3).
[6]陆文龙.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分析与研究,2004,(4).
[7]程丽平,邰崇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8]赖炳森,杜光宁,古文东,黄峰.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2,(6).
[9]韦李.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及预防[J].柳州师专学报,2003,(2).
[10]朱鹏屏.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防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0).
[11]王爱莉,张俊英.普通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规律及预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12]刘勇.踝关节韧带损伤因素与防治[J].中国临床康复,2003,(4).
[13]李亮.对师专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8,(2).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作为在物质丰富年代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们,其消费取向和行为受到时代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本次调查以南京某大学的大一至大三学生为总体,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98名,女生90名,男女人数基本持平。
一、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通常,一个人可支配的金钱数目决定了其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对其消费取向又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大学生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钱数目、消费的大致情况及消费观念进行了了解。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88名大学生中,月可支配金钱数目位于800―1000区间段的人有93人,占到了49.5%;在1000―1500区间内的也有53人,占到了28.2%,即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月可支配金额主要集中在800―1500的区间内。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是父母,尚未实现自立自主。研究发现,98.9%的大学生仍是依靠父母的资金供给,依靠自己能力兼职或依靠奖助学金的还在少数。
而相应的月末生活费剩余情况(见图1)则是16%的人有较多剩余,50%的人有较少剩余,24.5%的人恰好差不多用完,8%的人经常在月末出现经济危机。通常认为,当一个人可支配金额多的时候月末剩余通常也会比较多,而调查发现,月末生活费剩余情况与个人的可支配金额两者在95%的置信度下相关系数仅为0.154,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二、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为进一步细致地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具体情况,笔者对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结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是比较有集中趋势的,即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消费都处于同一水平上,在饮食、学习、通讯、休闲娱乐、电子产品、护肤品等方面的情况大致是趋同的。
1、饮食消费
每月基本的伙食费大致处于在350-500间的有41.5%,加上落在区间相邻的左右两端的达到了92.6%。但也存在个别的极低消费和极高消费,分别在250以下和60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答案的设计并未按照等距的原则来设置,而是结合具体情况做了不等距的划分,具体见表1。
2、学习消费
考量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时,由于考虑到可考量因素太过多元化,故采取了两个指标即询问参加培训班的意愿与最舍得花钱购买的书籍。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到最舍得花钱购买的书籍杂志时,选择专业书和用于考证或考试的各种辅导书的学生占到了总体比重的62.3%,说明大学生在消费书籍杂志时倾向于花更多的钱在学习方面。
而在被调查的188名大学生中,上过各种培训班的人有39名,占总数的20.7%,虽然比重不是特别的大,但联系到培训班的费用往往是很高昂的,动辄上千,且样本数目相对于整个总体而言毕竟在少数,其中就有20.7%的人参加过培训班,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消费是很不吝啬的,准确说,是很大方的。
3、通讯消费
手机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机不离手,拇指经济在大学生的催动下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学生在通讯方面的消费自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统计结果表明,手机消费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学生的月手机消费甚至占其月生活费的八分之一。
除了手机,网络也是现代通讯的重要途径,当然,大学生上网的目的远远不局限于通讯。为了解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在网络上的金额,我们仅简单询问了一月网卡费用,发现大多数人的上网费用并不多,在35元以下的占有56.9%。
4、数码消费
上网需要电脑,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188名大学生中,电脑的拥有率已经高达85.6%,同时,在被调查者中,大一的学生有75名占总人数的39.9%。这些数据说明电脑已经比较普及,而他们所拥有的电脑的价位最高的是在8000以上,有27.6%;而7000―8000的也占到了23.8%。两者合计51.4%,说明大学生的电脑价位普遍较高,具体见图2。
5、娱乐消费
休闲娱乐方面,大学生消费的主要趋向是聚餐,其次是KTV,其他诸如郊游、影院、健身等则相对少了很多。毕竟聚餐是群体性的,既可以交流感情,又大多是AA制,比单独个人花费的要少,说明大学生消费时还是比较理性的。同时大学生旅行的频率并不高,大多是半年或三个月一次,与放假时间相对吻合。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休闲娱乐方面消费时仍是相对理性的。
三、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了调查,涉及恋爱消费、请客消费、超前消费、理想消费等方面。
1、恋爱消费观
人们常说,大学里的爱情是相对纯洁的,不会如踏入社会后的爱情那样世俗而现实,但也不乏有诸如“长期饭票”之说,也不少听见恋爱中的人抱怨着钱不够花,那么大学生对于恋爱消费到底是持有怎样的态度呢?调查发现,188名被调查者中有122名认为恋爱后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多消费一些,也有12名学生表示花再多也没有关系,36名学生认为花多花少无所谓,只有17人认为不应该有变化即不赞成在恋爱上多做花费(见图3)。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恋爱消费是可以接受并且是应该的,只是要量力而行。
2、应酬消费观
作为社会的小小缩影,大学里请客吃饭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究竟大学生是否会经常作请客消费?消费的是多或少呢?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上过生日或拿奖学金等时候,大学生倾向于做出请客消费,虽然有40.4%的人回答会视情况而定,但不排除可能性,只有10.6%的人回答不怎么请客,请客会花费很多的占到了15.4%。
3、超前消费观
随着思想和观念的多元化,超前消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信用卡的数量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涨着,大学里随处可见某某银行推销某某信用卡的推销点,大学生的钱包里花花绿绿的信用卡耀眼夺目,刷卡消费已成为时尚,卡奴也从新兴名词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现象。大学生是时尚的追随者,其超前消费亦不甘于人后。针对大学生是否超前消费、是否理智地超前消费,我们设计了三个连环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3.2%的大学生拥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而使用信用卡进行超前消费的并不多甚至很少,对于信用卡使用的基本知识,如还款期、到期还款利息、年费等知识完全了解的仅25%。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询问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态度问题,当问到已经身无分文但朋友邀请去游玩时会怎么做, 只有8%的人表示会当即找朋友借钱;问到发生经济危机时倾向于怎么做时,有78.7%的人表示会找父母要,只有1.6%的人表示会用信用卡预支。表明大学生在超前消费方面也是理性的。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们调查了大学生们心目中理想的合理的消费状态,发现35.6%觉得应该按照计划消费,50%的人则希望每月都有盈余以供支出,事实上,有记账和计划消费习惯的人仅42.6%。见表2。
四、结语
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次、频率、内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进行消费时主要的金钱来源仍然是父母,说明大学生还是比较依赖于父母,未能完全自立。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比较合理的,消费也比较理智,不简单地作出高消费、乱消费的判断,即大学生基本上具有理性消费、兼顾时尚前卫的消费心理。消费状况存在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表现出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等特点。与此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等因素,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依然存在。因此,开展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形成理性的消费方式必然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磊、黄建陵: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消费经济,2007(2).
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1)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消费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消费中却表现出时尚、新潮的消费特点,在消费过程中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不仅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需要商品美观、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愉悦感。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性认识还不够,大多依靠感性认识,当外界事物对他们的情感产生一定影响时,他们就会跟着感觉做事。而且随着大学生独立性的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时更多依靠直觉和情感,容易感情用事。
(2)形象消费
当前的大学生不再是只会学习的学生,他们追求时尚、感性、率性,在消费时容易出现冲动。在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以及人力资源的紧张,大学生们不得不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形象魅力。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1)盲目消费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愿在消费过程中听从家长的安排,开始要求自我选择,自己对消费性行为进行支配。大学阶段的学生十分愿意交朋友,聚餐、出游等活动都需要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并且这些资金都能够为自己的所支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就需要依靠家长的帮助,但是这种突然由自己进行金钱支配,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计划会出现盲目消费不理性消费的情况。
(2)虚荣、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以及心理需求后,需要获得尊重需求,他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在消费领域中,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求其实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表现,而攀比心理是一种好胜心,在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追求时尚与流行。
(3)恋爱消费和超前消费
在大学生的恋爱过程中,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也是比较强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不仅是甜蜜浪漫的,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的。而且当前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大学生中出现很多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现象。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的途径
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影响的,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科学的规划,消费计划要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符合,并且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过度消费的现象。大学生在消费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出现盲目攀比、虚荣等消费心理,很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到自己的情感的影响,盲目做出消费的决定,因此应在大学生中提倡文明消费的行为,避免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
学校应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做好教育工作,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指导。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个别指导,更好的了解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同时,应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将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作为长期的工作重点抓,教会学生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同时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寻求更多勤工俭学的工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