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道运输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合肥;站场规划;道路运输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32-01
1 完善道路运输网络体系
目前,就合肥市来说,站场规划、建设已经相对滞后,随着城市的扩大,东、南、西、北四个换乘中心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为此,我们的政府部门要结合运输市场的需求和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实际,根据城市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地调整站场网络布局规划。例如:2005年年底,合肥市胜利路一带汽车站场的调整等,这就是对站场布局进行调整,实现合理规划的途径,调整后,胜利路一带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好的改观。所以,我们要积极构筑与城市发展和市场变化相适应的站场层次和网络布局,同时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减少换乘次数,实现“零换乘”,促进综合运输的发展。
2 抓好结构调整
企业自身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运输企业是主体,政策是关键。由于受市场发展的局限性与盲目性制约以及利益的驱动等因素,企业难以自发进行主体合并、整合,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对现代道路运输企业而言,集团化是一种创新趋向。作为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支持运输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提高运输生产力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现规模经营、网络化经营和连锁经营,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利润来源,形成区域性相对垄断优势。
鼓励车辆更新改造,进一步优化运输装备的技术结构,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装备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班车更新改造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方针,鼓励使用高档次、舒适性好、低能耗、安全可靠的车辆,车辆设计要人性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水平的车辆,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不同需求。
优化运输产品结构。运输产品要适应多极化、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旅客运输要根据客运需求的特点和变化,以人为本,不断调整运输产品结构,推出新的运输“产品”即新的运输服务项目,使运输服务多样化,为不同层次与不同需要的旅客提供运输服务,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出行的需求。近年来,我们在芜湖及蚌埠线上实行的“商务化”改造,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旅客的需求来进行的。
3 全面推行优质服务
道路运输业的“产品”是无形的,那就是服务。提供优质服务是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本质要求。道路运输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的要求,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行业竞争能力。现代道路运输业倡导的是服务的延伸,让旅客从进入车站购票、候车、乘车、车辆途中运行直到安全到达目的地的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我们的服务能为他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能否提供针对不同需求的、高质量的、标准化的全程服务将成为现代道路运输业一个重要的标志。
4 建立信息平台,推广和应用新技术
现代道路运输业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传统道路运输业向现代道路运输业迈进中,如何消除企业内外的“信息孤岛”现象,整合包括客户管理、车辆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监控、财务管理等系统资源,建立起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是一个主要课题。
关键词:综合运输 格局 分工
综合运输从概念上分为狭义综合运输和广义综合运输。狭义综合运输指灵活运用各种运输形式所具有的安全性、准时性、大量性、高速性、舒适性等特性,综合组成最有效和最适合运输需求的运输系统;广义综合运输不单纯着眼于运输的质和量方面所要求的直接目的,还考虑对沿线产业和居住条件的影响、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对节能的效果等间接影响,从综合和长远的观点上把各种运输形式最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运输系统。
随着社会向个性化、高龄化的发展和价值观的转变,未来的使用者对运输工具的需求特征将发生变化。即由量的需求转向质的需求,由硬件转向软件,由物质转向精神,对舒适性和个性化的要求将日益提高。因此,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规划,应改变过去只根据各自的立场,相互孤立的做法,而应在综合运输前提下,根据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形式的特性,正确认识它们各自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做出各自的规划,建立有效的综合运输网。
1. 综合运输形式分析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形式组成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也是组成综合运输形式的基本构架。为了更好地运用现有各种运输手段使各种运输形式能力的构成渐趋合理,应根据各运输方式的特点,相互取长补短,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按各运输因素的功能来分,交通运输系统由运输工具、线路、站场三部份组成。因此在研究综合运输系统时,除按经济、资源、地理特征选好运输线路外,还应特别注意各运输形式的站场配置问题,以使旅客能方便的中转、货物能方便的换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运输的优越性。进一步分析组成交通运输系统的各因素在运输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各种因素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等同的,从运输技术发展史中可以看出运输工具的技术发展出现于运输线路和站场设施的技术发展之前,是这些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所以,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运输格局及合理分工时,首先应分析各运输形式的特点及运输工具的发展。
2. 运输形式的特点及运输工具的发展方向分析
在时间就是效率和财富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速度被视为现代交通运输质量的核心,成为社会的客观需求。2020年前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将快速发展,人口将缓慢增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员流动及人际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运输需求,尤其是旅客运输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社会节奏加快,时间价值观念越来越强,运输市场由单纯的数量需求转变为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需求,且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同时,旅客运输速度也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带动技术进步的龙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运输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旅客运输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速度的竞争。旅客运输的高速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刺激着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改进性能提高速度,以适应旅客运输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旅客运输的高速化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土地、能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远大于其他国家,同时我国人口众多,疆域广阔,人口布局和工业布局不平衡等决定未来客运量呈量大、集中、运距长等特点,决定了我国主要应发展大容量、低能耗、少占地、适应性强的公共交通体系。因此发展具有能力大、密度高、速度快、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技术经济优势的高速铁路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密集城市群较为理想的旅客运输工具之一,在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综合交通网中,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的性能与特点互不相同,它们各有自己适应的运输服务对象与经济运距,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的经济运距是不同的。据统计分析,目前公路经济服务在200公里以下,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的建立及国家主干道的逐步建成,公路经济服务范围可扩展到300公里左右,但公路运输受国家能源政策和石油价格上涨的制约,以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公路经济服务范围难以继续扩展。目前国内客机的经济巡航速度为500~700公里/小时,经济服务范围在10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的经济服务范围在150~1000公里之间。
2.1 铁路运输
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十分紧张,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脆弱,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许多区段能力利用率已达100%,而且除少数几条已运营的客运专线外,均采用客货混跑模式,客运快速与货运重载难以兼顾,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并影响了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为适应运输市场发展的要求,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实行客货分线运输,是扩大运输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是促进铁路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2.1.1 运输特点
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在铁路旅客运输中,应灵活运用铁路在安全性、大运量、高速度、能源效率高等优点,提高服务质量,使铁路更好地发挥作用。
城市间旅客运输:从运输需求量的大小和城市结构扩展来看,对大城市而言大运量铁路在将来仍然是大动脉,是密集城市群较为理想的旅客运输工具之一,在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长距离货物运输:铁路的优势最容易发挥,经济上最为有利。
大宗货物运输:如石油、水泥、钢铁、汽车、煤、粮食、矿石、水产品等都可使用专用铁路货车运输。
2.1.2 运输工具的发展
高速铁路能实现350公里/小时,对于相距200~1000公里的城市来说,这种交通方式将是非常理想的。
2.2 公路运输
2.2.1 运输特点
公路建设技术要求和地形要求较其它运输方式低,特别是农村及山区能发挥很大作用。公路输送速度虽然较铁路、航空低,但就整个运输方式的效率而言,仍然较高,因为公路运输可实现门到门运输,并为其它运输方式起集散旅客、货物的作用。特别是农村、山区,铁路、航空不能普遍建设,水运又受航道限制,只有公路能适应这种条件,担负起运输任务来。
2.2.2 运输工具的发展
由于公路运输方式耗能多、成本高、载运量小、运行持续性差,在运输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将大力发展行驶速度高、交通条件好、运输成本低、通行能力大、交通事故少的高速公路,对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高速公路所需高质量、大装载能力、高速度的各种类汽车提供技术保证。
2.3 航道运输
2.3.1 运输特点
运载能力大、航道通过能力高、技术发展有潜力;成本低、燃料省;建设投资省、见效快;有利于国际间的远洋运输;适宜大件货
物、特殊货物、散装货物及集装箱运输。
2.3.2 运输工具的发展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船舶建造周期的缩短,各种专用船、多用途船的出现,使水运运量不断提高,尤其在世界贸易中占重大比重的石油、煤、粮食、矿砂等货物的运输,水运的优势是其它运输方式所不及的,故各类专业化、大载重量的船舶将不断出现,水运会有大发展阶段。
2.4 航空运输
2.4.1 运输特点
低运量时,空运更适合把孤立之地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市场创始阶段空运比其它运输方式的运费便宜;速度快、可节约时间;节约土地;适合旅游业及高附加值产品运输。
2.4.2 运输工具的发展
由于航空将把旅客或货物迅速送到急需的地方,使国家经济平衡发展。空运便利生产因素活动,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助于抵消都市中心的吸引力,促进新兴地区发展。因此飞艇开发、大型飞机研发、支线飞机研发、热气球飞艇等将成为被重视的对象。
2.5 管道运输
2.5.1 运输特点
运输量大、连续性强、安全可靠、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占用土地少;建设速度快,费用低;运输效率高,损失少;运输成本低,效益高。
2.5.2 管道运输展望
管道除了输送液体和气体外,随着社会对运输系统在技术上、生态上、经济上的要求,新型管道运输将为运输事业开辟广阔前景,将开发水力管道、风动管道、集装胶囊运输和管道旅客运输系统等。
3. 综合运输格局及合理分工
3.1 运输格局
在现代化的综合运输形式中,最有力量的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客货运输在数量上要求越来越大,速度上越来越快,质量上越来越高,经济上越来越合理,而无论那种运输方式很难达到该要求。因此运输格局由各运输方式间相互合作,范围由小到大,时间由临时到长期,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直至组成综合运输网。
铁路建设投资大,在运输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比重较大,只有在大运量条件下,才使单位运量的投资和运输成本得到降低,则大宗货物用铁路;铁路运输成本中到、发作业费高于公路运输成本而低于水运成本,故在中长距离条件下用铁路。水运投资较省,运行成本低,但换装成本高,货物送达时间长,所以大宗低值物资的长距离运输以水运为宜。公路送达时间短,机动灵活,运输成本较高,而到、发作业费用较低,适宜于小批量、鲜活易腐货物运输和近距离旅客运输。航空运输成本最高,但速度最快,远距离旅客运输易用飞机;高价货物长途运输以航空运输为好,虽然费用最高,但可以节约流动资金。管道目前被大规模用来运输石油、天然气和煤粉浆,运送固体的管道也在研制之中。
因此综合运输网格局就是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枢纽等运输设施相互合作、同心协力,协调配合,既能扩大运输能力,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3.2 合理分工
根据以上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取决于交通体选择运输方式的行为,这种选择又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交通体的交通需求特性――客运还是货运,客运中是因公出行还是因私出行;货运中是何种货类,运距长短,批量大小等。其二是不同运输方式的服务特性――运输费用、送达时间、便捷性、舒适性、可靠程度等。一般情况下,不同交通体对各种运输服务特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别,选择何种运输方式,主要取决于这些服务特性满足其需求程度的大小,该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多目标的优化决策过程。而五种运输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形成联运的基础上发挥各运输方式优势,达到合理分工的目的。
3.2.1 旅客运输
国际间客运:基本利用航空运输;长距离客运:主要由铁路完成,沿海地区及沿长江地区,水运占有一定份额,民用航空发展较快,但占比例不大,却具有发展前途;中距离客运:由铁路及公路完成;市郊运输:中心城市与市郊间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从运量和速度分析,轻轨运输具有发展前途;与地方联系的交通:为了把广大乡村和城市联系起来,公路交通有相当的重要作用,支线航运是重要辅助手段;地方内部交通:乡村之间的交通,由公路运输完成。
3.2.2 货物运输
国际货运:随着飞机的大型化,空运货物显著增加,但从运量来看,水运占绝对优势;长距离货运:以内、外水运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铁路,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也占一定比例。铁路运输中,除大宗货物集散地间的专车直达运输外,在集装箱运输中将有巨大潜力;中距离货运: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对大宗货物的直达运输,铁路非常适宜;地方货运:是公路运输的市场。
综上所述,研究综合运输系统的运输形式及特点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运用现有各种运输手段,而且还有利于运输规划,使各种运输形式能力的构成渐趋合理,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综合运输体系;演变;分析
1 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
在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外首先提出了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综合运输体系是相对于单一的运输方式而言的,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统一的运输过程中和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按照其经济特征所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2 综合运输体系的演变
综合运输体系的演变即为运输体系结构或各运输方式地位的改变,通常用各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客货总运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
2.1 客运结构演变规律
2.1.1 发达国家客运结构演变
在发达国家,很多早期的铁路就是为客运而建的,所以曾有一个时期发达国家的城间旅客运输几乎全部由铁路承担。在公共汽车、小汽车和客运飞机出现以后,铁路仍作为一种主要的运输方式持续了几十年。铁路客运量的高峰是在2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公路的改善和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铁路客运量减少了。40年代后期,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铁路客运量增加之后,铁路客运量又持续下降。迅速发展的长途航空运输以及公路设施的全面改善几乎将铁路客运置于死地,航空客运周转量到1957年已超过铁路,而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在中短途客运市场上的竞争力,铁路客运量明显下降。
2.1.2 我国客运系统的演变
在我国客运系统的构成中,铁路仍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铁路客运周转量在不断增加,但它在客运总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这说明了其他运输方式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中,公路和航空运输地位不断上升。由于水运受航道和天气等因素影响,在客运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2 货运结构演变规律
2.2.1 发达国家的货运结构演变趋势
经济发展初期,各国货运结构中均以铁路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英、美、法、日、前苏联等国,铁路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经济发展,公路运输方式大量替代铁路运输,甚至在德国、英国、法国公路运输已占运输总量的首位,航空运输方式有所增长,但比重不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各国货运结构中水运方式所占比重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2.2.2 我国的货运结构演变
建国初期,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长距离、低价格的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优势地位,铁路占货运周转量的78.96%。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对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必然越来越多。公路运输和水运所占比重持续上升,铁路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到2008年底,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91.7亿吨,比建国前增长了190多倍,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3%;水运货运量、货运周转量达到28亿吨和64284亿吨公里,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12%和63%;铁路货运量只占综合运输体系的12.8%。管道运输由于其运输对象性质特殊,所占比重较低。民用航空在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但微乎其微。
在我国运输系统构成中,铁路是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年铁路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都不断增加,但它在货运周转量中所占比重却逐渐下降,这说明其他运输方式得到更快的发展。尤其是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快速发展,成为服务范围最广、承担运量最大、运输组织最灵活、运输产品最多样、就业人员最多的运输方式。1980年以后,实行全面的对外开放,沿海、沿边地区经济高速发展,远洋物流蓬勃发展,水运货运周转量明显提高,站综合运输系统之首。管道运输由于起步晚,所占比重很低。民用航空由于其运价高,只承担附加价值高、时效性强的货物运输,所占比重很低。
3 影响综合运输体系演变的因素
3.1 运输技术进步
运输技术进步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新的运输方式的产生,增加了综合运输体系的构成要素。一种新的运输方式的产生,以其独特的技术和经济特性吸引着相应的运输对象,分割了原有的运输市场,对原有的运输体系结构产生冲击。
2)已有运输方式本身技术性能的改善。主要是通过运输基础设施、运输工具、牵引工具、装卸设备等运输手段和运输组织管理手段的进步来体现。其结果是,运输速度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增加,技术速度与运输费用成正比,使得人们在追求高速度的同时必须花费更大的投入,因而多种运输方式。
3.2 运输需求的变化
各国经济和运输发展史表明,运输结构的变化是适应运输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果。货物运输需求结构变化的根源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产品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货种结构变化,而不同的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不同,适用对象与优势范围也不同。因而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速度也相应变化,致使货物运输结构随之变化。
旅客运输需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在客运需求中,除生产性和工作性的客运需求外,生活性的客运需求如探亲、访友、旅游、外出休闲等也占很大比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客运需求量增加,与此同时旅客对于运输需求的层次也相应提高。此外,由于人们的时间价值以及对于生活要求的提高,使得人们追求安全、快捷、舒适、方便的运输方式,而对于价格的反应灵敏度相对降低。
3.3 基本国情
从影响综合运输体系的角度看,基本国情主要体现在国土面积、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分布、人口数量等。国土面积影响着运输的空间范围,影响长途、中途、短途运输需求的构成。地形地貌一方面影响着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布局,另一方面还影响着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投入,以致影响着运输成本。分析国内外运输线路布局可知,运输线路布局总是从地形地貌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步向地形地貌条件较差的地区推进。由于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要求不同,致使其在不同地形地貌条件的地区的地位作用不同。自然资源分布通过影响产业的布局来影响货物以及旅客的流向、流量及流转距离。但不同的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具有其自身的优劣势,因此各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就人口数量而言,当国土面积一定时,人口的数量决定了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大的国家或地区,客运需求规模大,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客运需求规模小。
3.4 国家管制
一、上半年的工作特点和措施
(一)扎实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
针对运管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如何同舟共济,携手共度难关,是每一名运管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每个运管人员的考验。面对发展和机遇,为克服不良现象,塑造运管对伍新形象,我处大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通过教育,同志们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四处说情的人少了,干实事的人多了,真正体现了“运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通过教育,大家思想觉悟提高了,争创一流的信心倍增。管理手段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环境得到转变,广大经营业户经营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二)春运工作圆满完成,运输安全再创新佳绩
春运工作在省局领导下进行的,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按照省局的精心指导和县委、政府统一安排,在交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有序、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的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春运领导小组,严密制定春运工作方案,多次召开运输企业春运工作会议,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了广大父老乡亲走的安全、走的及时、走的舒心。春运期间共发客运班次52588台次,完成客运量80余万人次,并成立了春运流动服务站4个,包车加班119个,运送滞留旅客4.7万人。突出了安全、优质、高效的主题。圆满完成了春运工作,实现零事故,得到社会各界和省局的肯定。
(三)大力开展依法行政,运输市场秩序有了新起色
(1)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我处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运政管理队伍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同时切实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
(2)清理整顿客运汽车站场。我处严格要求汽车站场不准随意接纳未经批准,营运手续不全的客车进站经营,重点解决客运站站场环境脏、服务差、管理乱的问题,加强汽车站务管理,以“三优、三化”为标准,深入扎实开展创优评先活动,严格考核制度,克服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倾向,狠抓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解决服务态度上的“冷、横、硬”和脱班、晚点等问题,为旅客提供良好的站务环境。
(3)打击非法营运,取缔无证经营。无经营许可无道路运输证的客运经营业户要坚决取缔;不依线运行,任意窜线经营,违规经营的客车、出租车严厉打击,对客运经营的拉客、宰客、甩客、倒客、兜客、骗客等行为要重点查处,对沿街叫卖、站外经营、乱停乱放的客车要坚决查纠,在整顿过程中,下达了各类法律文书570份(法制室归档),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起,电视曝光 1起,电视公告6次,电视滚动的字幕1条。
(4)严格技术管理、坚决淘汰一批技术状况差的营运客车。营运客车必须经我处定期进行技术等级评定,车况达不到一级标准的营运车,不得经营高速公路客运和运距在800公里以上的一类客运班线客运,对经维修后车况仍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客车,要坚决予以淘汰,严禁继续营运;禁止自行改装车进行客运;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达到规定报废里程的车,坚决按规定报废。
(5)依据《道条》,依法打击超载超限车辆。我处依据《道条》和治超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企业负责人把“治超”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从源头上治理“超限超载”行为,同时,为了保证“治超”工作落到实处,指派了稽查大队和各分所的骨干近百名深入市场,在货运站、货运集散地和公路路口进行“治超”稽查工作。为了使广大经营业户充分认识“超限超载”的危害,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整顿,取得了良好效果。
(6)密切协作及时兑现燃油补贴。我处认真贯彻落实固始县2006年度石油价格调整财政补贴方案,从3月份以来到6月15日运管部门积极协助财政部门将全县的燃油补贴100多万元全部兑现到位。
(四)大力加强场站建设,运输基础设施有了新进展
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加快道路运输场站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我处继续完善场站管理体制改革辖区内客运站全部完成改革任务;继续完善场站建设基础工作,建立场站建设计划台账、工程进度台账、验收台账、实行一站一档制。目前我县客运站和招呼站全部开工建设,正在建设的客运站11个,招呼站130个。建成以后将方便农民的出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扎实开展年度审验工作,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新提高
我处严格要求广大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进一步端正思想,改进服务态度,克服机关衙门作风,搞好运输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年度审验工作使我们的业务工作和技能水平得到了一次学习机会,提高了我们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树立了整体行业形象;通过年度审验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办事程序和业务衔接。审批中心的同志们为了更好地服务经营业户,从来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坚持把最后一位业户,送走为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正规的工作秩序以及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已审验车辆3000余台。
(六)推行经营权转让,三产创收有了新发展
以检测线的租赁及远诚驾校的承包为发展点,拓展了经费的来源,取得收入近200万元,处总支一班人始终坚持“以运管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工作思路,做强做大“三产”,想方设法分流人员,实现运管工作可持续发展,检测线的租赁、驾校的承包是处总支明智之举,是运管处全体职工的正确选择。
(七)加大科技投入,运管科技含量有了新增加
我处为了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节约开支,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网络建设。大力推进运政信息化建设,在省运输局的关心指导下,运管处不断加强运政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科学规划、周密布置、积极建设、强化应用,现已初步建成了以省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运政网”)为核心的内部局域网。
(八)认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执法水平有了新提高
我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认真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推进运政稽查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高。运政稽查人员是监管道路运输市场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市场监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运管队伍整体形象,因此我处专门组织培训学习。通过考试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业务能力提高了,学习氛围增浓了。目前68%的执法人员都能单独下一套完整的法律文书。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因家属楼搬迁,单位依然存在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公交线路弃冷跑热,以及出租车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增加车辆,影响运输市场稳定;
(三)营运车辆不断增加,但运管费不能随车辆变动而增加,经费紧张影响正常管理工作。
三、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安排和保证措施
下半年是实现运管飞跃的重要时期,我处将大力推进改革进程,树立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新观念。
(一) 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运管行业精神文明,优化运输市场环境,全力构建固始招商引资的平台,在客运班线方面将开展“精品班线”评选活动;在汽车站将开展“文明汽车站”评选活动,在出租车方面将开展“五星级出租车”评选活动;
(二) 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提高管理部门调控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三)加大场站建设力度,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确保运输安全生产;
(五)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完成家属楼的返迁工作;
[关键词] 客专铁路;通信工程;传输线路;设备;施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31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53- 01
在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客专铁路中构建铁路通信网络系统,对于保障列车正常、稳定、安全运行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铁路通信网络系统的有效运用,可以实时掌控列车运行情况,确保铁路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当然,实现铁路通信网络系统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光缆线路和光传输设备这两个主要的信号传输介质。光缆线路和光传输设备相当于传输系统的动脉和心脏,提高两者施工质量,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网络系统的性能,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具有很大作用。
1 客专铁路通信传输系统概述
1.1 客专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信息内容
为满足信息传输需要,需要构建一个功能齐全、容量较大、可靠性较高、可集中维护、统一管理的传输网络系统。客专铁路通信传输系统主要负责控制通信系统控制中心和各个子系统之间传输的各类信息。
1.2 客专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模式
纵观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发展史,主要有同步传输模式、异步传输模式和开放式信息传输其模式。现阶段光同步传输模式趋于成熟,它实现了光纤上的同步信息传输、交叉连接与复用;伴随着网络服务的日益多样化,需要借助网络完成邮件接收、传送等应用工作,这依赖于异步传输系统平台;为满足传输系统传输信息多样性、高速率和大容量等需求,构建了开放式信息传输模式,此种模式具有灵活多变、经济适用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铁路通信中。
1.3 客专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功能
传输系统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在整个铁路通信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它能够为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和自动控制管理系统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它能够高效、准确地传输不同类型专用电话、公务电话、广播等所有列车运营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2 客专铁路通信工程光缆传输线路和设备的施工
本文以秦沈客运专线通信工程为例,对通信工程光缆传输线路和设备的施工进行分析。为满足具体的施工需要,在各个施工单位内部成立相应的工程指挥部,主要负责各个施工路段的指导、协调、组织、质量检查等工作。
2.1 光缆传输线路的施工
依据工程设计要求,需要在秦皇岛和沈阳通信站之间铺设一条20芯光缆,其中顺着铁路线右侧,面对沈阳通信站方向铺设16芯光纤,4芯5光纤,顺着铁路线左侧铺设一条12芯光纤。由于大多数左侧光缆和信号电缆同沟,因此,应控制光缆铺设和信号电缆的外侧,与信号电缆平行,且空间距离超过0.1米。采用直接埋设的方式铺设新设光缆,对于穿过市区以及中间站的光缆采用管道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对于不同规格桥上的光缆应将其铺设在事先预留的电缆槽内。在进行光缆传输线路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质量档案卡制度。对于光缆传输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物资及施工工序都要进行质量跟踪卡控制,促使物资运输、物资保管、电缆传输线路施工、光缆传输线路检测等相关方面的质量都记录在质量跟踪卡上,保证光缆传输线路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查。
(2)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材料是光缆传输线路建设的基本要素,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光缆传输线路施工质量,加强埋设光缆的深沟防护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在具体进行光缆传输线路施工中一定要对施工材料质量予以严格的控制,即工程监理人员采用旁站监控,依据施工规范要求,就所应用的施工材料予以严格的检测,确保光缆传输线路施工所应用的材料都是高质量的,符合施工要求。
2.2 光传输设备的施工
光传输设备与光缆传输线路密不可分,秦沈客专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光传输设备主要由两层网系统组成。其中第一层负责本线区间中继通信工作,并预留充足干线话路,该层主要由TM、ADM、REG设备构成。第二层传输系统主要负责本线车站以及区间内各种信息的传输工作。在设备生产厂家的监督指导下,由施工单位完成光传输设备的安装工作,在安装光传输设备的过程中,若出现设备与设计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在获得工程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许可后,结合设计方案,就设备安装进行分析,找出设备安装与设计方案不符的症结。再结合相关资料及相关程序,就设备安装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促使设备分布设置更加合理、规范。在进行具体的光传输设备安装施工前,选取一个样板站进行光传输设备安装模拟,待光传输设备安装施工可以熟练地、准确地、标准地进行时,进行具体的光传输设备安装。这样便可以保证光传输设备安装质量。
3 结 语
铁路通信工程建设在铁路自身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输系统是通信工程的核心,光缆传输线路是传输系统的动脉,光传输设备是传输系统的心脏。因此,在客专铁路通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全面控制传输系统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和工程监理应严格参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原则规范操作,切实保证通信工程的施工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鹏.客专铁路通信工程传输系统的施工探讨[J].民营科技,201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