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物化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77-01
一、运用多媒体便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由于认知手段的单一性,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但利用多媒体可以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它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比如讲“血液循环”时,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心脏的结构比较复杂,涉及到的血管很多,学习起来容易混乱,特别是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个腔连接的血管,各腔的壁的厚薄及瓣膜就一目了然,容易理解。对于循环过程及血液成分的变化,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分别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flas课件演示,再将整个循环演示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就比较清晰了。通过反复操作,印象加深,最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巩固练习,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只要恰当地加以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便于突破知识的抽象化为形象化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虽然初中生物的大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够很好的理解,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很抽象的知识,光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必须要配有一定的动画效果,通过感官的认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分抽象知识。特别是生理方面的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便于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生物教学中常常有因受地理分布区域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的动植物,或因节令、时间的限制而难以与教材同步的动植物,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各种生物及现象搬到课堂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如在严寒的冬天,很难寻找到桃花;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大西北很难见到一些名贵的植物品种,学习保护动物儒艮时,学生多数没见过这种海洋生物,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辽阔的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展示在我们的学生面前;学习企鹅时,教师不可能带学生去南极洲亲自考察吧。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南极洲的光盘,同学们一看,企鹅的生境、形态、运动、孵卵、育雏等一目了然,形象直观生动。
四、运用多媒体便于突破观察范围的限制
有些生物的生理活动过程是微观的、连续的,因而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地、科学地展示。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以化微观为宏观。将微观的变化宏观的再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如学习病毒相关知识时,病毒个体非常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利用超微摄影技术记录病毒的录像。在解剖并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较小,学生很难看清,通过实物投影,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讲“分析尿液的形成”时,其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整个过程是微观的生理过程,常规教学无法直观地、科学地展示出来,我在搜索到相关的一个课件,它采用了三维动画技术,制作一个肾小管的模式图,用不同颜色的小圆圈代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用大些的圆圈代表蛋白质、用更大的圆圈代表血细胞,用以说明肾小球过滤的原理。当动画播放时,学生犹如亲临其境,目睹了整个微观动态的生理过程,对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记忆。
五、运用多媒体突破生物变化速度的限制
【关键词】化学 生物化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4-02
生物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教学课程,课程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难,发展速度很快,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由于这门课涉及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分子结构庞大、复杂,对许多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的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生物基础底子薄、基础差,掌握好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况且,目前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授课时数较少,我院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授课时数只有36学时,这让教学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使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突出化学特色,又要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掌握生物化学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应用技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实现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的目标。
一 结合化学专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生物化学教材较多,如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这三种教材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是公认的比较优秀的教材,各具特色。以上三本教材虽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但由于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兴趣以及知识基础不同,在使用这类生物专业通用教材时,常常会感到不适应,给教和学都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太适合化学专业学生,因此,结合化学专业实际,选择适合化学专业学生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主要选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因为该教材是专门为化学专业而编写的,全面反映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介绍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在阐明重要的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同时,也介绍生物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且根据化学专业学生的需要和知识基础,更多地应用化学的观点和理论来讨论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综上所述,化学专业使用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材比较适宜,同时辅以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和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学参考书。
二 基于“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修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的纲领性文件。不同专业要求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作为专业选修课来要求的化学专业,必须强调生物化学的应用性。因此,我们以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学蓝本,基于“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编写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和考试大纲及本科生物化学教师备课提纲。上述教学资料着力于优化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对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了详尽说明。每年开课前可根据生物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陈旧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及时修正与更新。教学时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科书作为学生的参考书,另向学生推荐一些新版专著及相关的综述文章以及生物学网址作为参考。这样,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教材“旧”与进展“新”的矛盾,保证教学内容不落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不依赖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物化学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主动性。当然,这对授课者来讲要求更高,既要通晓各章节理论知识,还需侧重具体实践应用。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时,要联系磺胺药的发现,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药行业和农药等行业的应用,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 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基本概念多等特点。因其涉及的理论与技术较多,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水平,需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1.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抓住学科发展前沿
在教学内容上,要对生物化学一般性内容进行融合、压缩、削减和取消,保留必须的基本部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在授课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应用,重在启发学生兴趣,对在21世纪可望有重大突破的新的研究内容给予重点加强。
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注重发展智能转变,通过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短短的几十个学时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生物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重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着重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学生感知孤立、零散的概念纳入体系之中。
2.利用化繁为简的动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讲解起来非常抽象,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呆板单一的教学内容安排转变为生动、多彩的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以生物化学在化工、制药、环境工程、材料学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把静态的、被动的接受专业知识变成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典型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四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总课时极少,实验课更少,一般仅有6个课时,所以不能安排更多的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开展《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工作,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试验设计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研和工作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五 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理论为主、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对于化学专业来说,生物化学课程性质为选修,加上课时较少,因此,学生对其缺乏兴趣,经常缺席,学习态度不端正。生物化学的考核不应只看期末考试成绩,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对生物化学进行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考评。首先主要体现在优化考试的成绩比例上:期末考试成绩占60%、作业占20%、实践占20%。在平时作业的设置上多一些理解型、应用型强的题目,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适当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知识,可以给出三种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并提供等电点,让学生设计一种简单方法分离这三种蛋白质溶液。这样的题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古练权等.生物化学(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曾虹燕、刘跃进、张小云等.构建工科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73~175
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崭新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化学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科学,在我校生物化学更是全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生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有较丰富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工业、农业、食品、医药和环境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成为为生命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1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先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生物化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精选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把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在现代教育平台之上,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教”为主,方法主要是单边灌输,我们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主动探求知识,更缺乏一种对学习的创新精神。现在的教学改革运用多种辅助方式教学,强调学生以“学”为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我们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我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2 对生物化学教学的认识
2.1 课前结合专业考研需求,优化生物化学内容
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故一些概念和反应过程十分抽象,难以理解。针对这一特点及各专业对生物化学的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删繁就简,浓缩基础教学内容,突出主线。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当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把重点、难点讲通、讲透。同时结合专业考研需求,将近几年的考研趋势以及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及时调整经重点、难点等,尽量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热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1]。比如今年的H1N1型流感,老师对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学生加深了对这种病毒的了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想、学有所用。
2.2 课后用竞赛的方式强化知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今年期末,教研室组织进行了一次生物化学知识竞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在团体赛中,38名学生分为4个小组,做必答题、问答题,题型全部是课内习题,基本上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中,既加强学生间团队合作意识,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个人赛中,80 %的题型是课内习题,20 %是创新题,即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需要综合各方面知识去解答,更利于强化生物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生物化学的热情。
3 生物化学对学生的思维的锻炼
3.1 对放射性思维的锻炼
以一个知识占为中心,把相关内容像蜘蛛网一样不断向外延伸,有利于深化和渗透知识,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比如糖、脂、氨基酸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通过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6-磷酸葡萄糖等关键物质达到相互转化,学生可以依靠这个关系把糖、脂、氨基酸代谢中相关反应都放射性的添加到其中,就可以从整体来看3大物质代谢,从而减少记忆某些反应产生的概念混淆。
3.2 对框架性思维的锻炼
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提炼和消化书中的内容,将有关或相近的知识点通过有条理的比较、分析、归纳成固定模式框架,进行高效的学习。如在基因信息传递这一章中,可以把复制、转录、翻译进行比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对探索性思维的锻炼
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不断向未知的领域探索,如对基因工程进行探索,人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冈崎片段等。在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值得探索的知识很多,如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多少个ATP等。
4 小结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这种复杂的发展变化,灵活掌握、灵活运用[2]。在课堂中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断探索更新、更实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护理 生物化学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职护理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医疗卫生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近年来,我国的护理人员需求旺盛,高职护理职业教育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高职护理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我国尚没有专门培养卫生类的师范院校,老师完全依靠普通高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新老师,一边要适应“学生—老师”身份的转变,一边参照本科的学科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忽略了“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教学指导方针,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①。目前,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必修科目,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因此,如何根据生物化学的特点和护理岗位的职业特点科学选择重点授课内容就成了目前面临的难题。
1 高职护理生物化学的教学特点及现状
1.1 高职护理生物化学的教学特点
(1)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目标明确。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育强调的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生理功能和意义在护理岗位上的具体应用,为接下来学习护理技能操作提供理论基础,针对性非常明显。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高职生物化学的课程安排是作为基础课程,同时课时也较少,以免影响技能训练。而生物化学内容是根据将来的护理岗位选择设计的,高职护理学生经过学习生物化学,为学习后续的课程提供一定的基础。
(2)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更加强调专用性、实用性。高职护理生物化学强调专用性, 旨在培养高职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岗位上应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职业性比较强。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打好生物化学基础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1.2 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目前,中国的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是借鉴了前苏联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记忆为导向、以讲授理论为途径、以考试成绩为终点开展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由于比较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甚而放弃学习,挫伤整个班级学习的积极性②。这种现象的持续存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高职生物化学的老师基本毕业于普通高校的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从本科就开始接受普通高校的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受其影响较深,潜意识中也会将这种教学方式带到日常的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授课过程中;(2)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授课目标不明确,不确定高职护理教育的特点,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模式,未能以具体的护理工作要求为导向、以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
2 根据护理工作需要进行授课内容的选择
2.1 授课内容的选择应结合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目前,中国高职护理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与授课内容选择,主要参照普通高校的学科型的教学方式,单纯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未能对学生即将走进的护理工作实际需求进行明确的分析,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地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护理教育培养的人才将走上护理岗位,生物化学教学应以护理职业为导向,把护理职业的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授课内容选择的基础,提高整个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的针对性。
2.2 授课内容应紧紧围绕生物化学在高职护理中的实际应用
授课内容是实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元素之一,其选材应体现护理工作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生物化学教学应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做到与护理工作相关,减少生物化学中过难过深而应用性较差的理论知识,同时增加生物化学在护理中应用的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课时少,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护理工作中用到的生物化学知识,而不是要求学生“大撒网式”地学习。
2.3 教材的选择要结合高职护理的职业特点
高职护理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技能性、实践性和知识的专用性,这就要求教材的选择应尽量与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一直以来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材主要选用卫生部高职生物化学规划教材,然而单纯依据教材并未体现出高职教育知识专用性的特点和护理岗位的时代性,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缺少针对性和时代特色。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将来的工作要进行基本的了解,把具体工作要求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授课内容选择的依据。同时可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部分:理论知识可以按具体护理工作岗位要求的需要进行选择,避免枯燥地将理论知识一一介绍;实践能力部分可将高职护理学生即将从事的护理工作课常见的病例作为切入点,将该病例中生物化学发生的变化分析给同学们听,并将与之相关的护理操作穿去。然而,现实的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并没有提供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③,这就对生物化学授课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授课老师可以根据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特点,同时结合时代特点主动开发适合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的讲义。
3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
3.1 高职院校老师的现状
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学校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对护理行业的了解,同样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的职业性和针对性。然而,我国尚没有专门培养卫生类的师范院校,高职院校老师完全依靠普通高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新老师,一边适应“学生-老师”身份的转变,一边参照本科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特点。老师对护理岗位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过程中,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生物化学知识在护理中具体应用也日渐生疏。培养高职护理生物化学老师对护理行业的认识,尤为重要。
3.2 提高高职护理生物化学老师对护理的认识
高职护理的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护理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性、实践性和知识的专用性。授课的老师应参加护理或相关岗位的实践,以保证我们高职护理老师对护理岗位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我们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才有针对性。
如何使高职护理生物化学老师对护理岗位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有足够的认识呢?进入一线的医院,走进护理岗位,进行实践。只有进入医院,我们才能了解护理的技能性和实践性;进行具体的实践,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加深我们对护理职业的特点的认识。
4 结语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应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更好地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护理的授课内容指明了方向,重视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护理生物化学作为高职护理的必修科目,将社会对护理实践能力需求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增强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正是高职教学的目标要求,也是满足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具有实践性的内在要求。
注释
① 梁月丽,陈东景.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68-70.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生物化学;绪论教学
一、引言
生物化学是高职院校医学生必修课之一,它属于医学基础课,与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科目紧密相联系。但是,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组成和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内容普遍比较抽象,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联系繁杂,学生普遍都对生物化学望而生畏。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心学,积极学就显得相当重要。绪论是生物化学的第一堂课,是从整体的高度来对生化的教材进行一个说明,讲的好,学生才有兴趣往下学,而讲不好,学生便从第一堂课就开始弃课。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论述绪论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讲好绪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讲好绪论的重要性
第一,,讲好绪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生化的绪论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生化的内容、发展历史以及它与医学的关系,是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跟随老师认识生物化学。然而,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一直在压缩医学基础课的课时,因此很多老师想当然的认为要让学生多学知识就必须把绪论砍掉,直接不讲。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不知道生化究竟是怎样的学科,也不知道怎么去学。而突然专业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一头雾水,积极性直接被打击。相反,如果我们花费两个课时认真的讲解绪论,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事半功倍。第二,讲好绪论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行为方式引导学生朝教师期待的方向前进[1]。如果在讲解绪论时,教师刻板教学,照本宣科,势必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古板无趣。而如果一个教师在讲解绪论时,对本科目知识性手拈来,能熟练的将书上的内容结合临床和科学前沿知识做深入的介绍,学生势必会在第一堂课就对老师肃然起敬,对老师渊博的学识,横溢的才华佩服不已,从而充分树立起了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的教学形象。
三、如何讲好绪论
第一,从已知到未知,变学习为探究。我们在进行生化概念和具体研究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做好课堂提问的设计。新时代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创新,进行探索式学习。先从学生已知的知识来入手,当老师提问学生时,学生都可以以自我已知知识来回答,学生自然觉得很有成就感,兴趣也就随之提升。然后再一层扣一层的提问,让学生不停的深入问题的实质,探索问题的根源。比如我们在陈述生化概念里面的研究对象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在以前的高中或者其他医学学科里面,所谓的“生命”是什么?学生会很开心的回答你高中生物学老师怎么怎么说的,生理学老师又是怎么怎么解释的等等。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再最后总结并得出,所谓的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具体包括一切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这些仍然是概念性的知识,有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记住却无法充分理解。这时,老师可以直接指向上课的讲台,将讲台上的桌子和老师自己做一个直观比较,让学生思考究竟哪个是生命体,哪个是非生命体。当这个强烈的对比出现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生命是什么了。接着,老师就在这个对比下继续让学生思考,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在特征上有什么区别,进而继续提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在这样的提问中,从已知的知识入手,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探索,学生们就非常牢固的掌握了新的知识。第二,以人为本,激发学习热情。我们在讲授生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时,可以结合从古到今的优秀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生化的热情。比如我们在讲解胰岛素在临床上的出现时,给学生重点介绍胰岛素的发现者--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FrederickGrantBanting)。他是加拿大的医学家,为了在实验室里面提取胰岛素,他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换取实验资金,日日夜夜工作在实验室里面,食无定时,居无定处。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因此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2]。这些从古到今的历史人物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生化的艰苦发展历史和这些科学家为生化所作出的艰辛劳动,自我精神得已净化,甚至可以唤起自我的科学使命感[3]。第三,个性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我们在讲解生化与医学的关系时,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教学。甚至可以超越教材,将最前沿的生化知识介绍给他们,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充分明白生化是一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联系的医学基础学科。比如在三年制临床大专的课堂上,我们侧重介绍如何进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以及什么基因芯片等,将临床上的最新的关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实例介绍给学生;再比如在三年制检验大专学生的课堂上,我们则要重点介绍临床上的一些常见病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最新用于疾病检测的生化指标有哪些,具体如何实施,结果又如何去判断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讲好绪论就是生物化学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良好开端,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如果我们在绪论教学中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第一堂课就开始探索式学习,对后面的具体内容的讲解将会有莫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郑凯迪王建光毛孙忠等.讲好绪论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大学教育,2013(13):118-119.